当前位置:首页 » 地理人文 » 地理中国探密白骨洞

地理中国探密白骨洞

发布时间: 2021-02-25 20:02:56

1. 孙悟空与如来的对话中,看出孙悟空有什么特点

无知者无畏。(闹天宫时与如来对话)
自知者明。(取经时与如来对话)

实力相差太远。

2. 美猴王是在西游记的哪个情节

好像就在第一回吧,美猴王出世。

3. 西游记中孙悟空性格和作者塑造这一形象的目的

(一)能人也!本领超强,不受约束。对组织目标基本认同,但比较任性,喜欢冲锋陷阵天马行空,这样的人当一把手会有点问题,和你好的时候一起喝得烂醉,翻脸的时候能拿棍子抡你。对待像孙悟空这样的下属,当领导的应该适当宽容一些,只要他对组织目标基本认同、能够发挥特长铲除妖魔就可以了,紧箍咒不可以经常念,念烦了猴子就撂挑子跑回花果山去了。一般这样的人比较容易招人烦,但是在一个组织里,像孙悟空这样的人却决不能少,否则真正大难来临,像猪八戒和沙和尚这样的饭桶脓包是根本派不上用场的。
(二)顽皮机智的孙悟空
花果山是孙悟空的诞生之地。美丽的山水、飘香的花果养育了聪明机智富有灵性的悟空,也造就了他不惧任何艰难险阻的大无畏精神的英雄气概。在他被压在五行山下之前,确是一个天真浪漫、调皮任性的“野猴”。且看他的屡屡“战功”:夺走老龙王的镇海之宝———定海神针;游乐地府撕碎阎王爷的“生死簿”;大闹天宫,高喊玉帝为“玉帝老儿”;回归花果山,高挂的旗号是“齐天大圣”……这个时期的孙悟空正如林语堂老先生所说的那样:“他代表了人类精神中最顽皮的部分”。但是从五行山下出来以后的悟空,虽说是顽猴的“劣性”不改,但那让他头晕目眩的紧箍咒使得他归顺、听话了。孙悟空的超级本领在这时才有了用途,一路保驾师父到西天取回三十五部真经。其实这也是悟空聪明机智的一面,如果不听话,就要上“紧箍”,甚至被赶回花果山,完成不了保驾师父西天取经的任务。林语堂说这代表“不甘约束的人类精神与神圣的规范之间的冲突”。孙悟空———美猴王,聪明勇敢的化身,我们心中崇高的形象。
他脾气急躁,但也不乏沉着冷静。它表达着世人与天神和妖魔鬼怪抗衡的美好愿望,作者与黑暗的官场相抗衡的精神。个人应适应所在社会的游戏规则

4. 《西游记》精彩语录或章回赏析,拜托了!

《三调芭蕉扇》赏析
“三调芭蕉扇”包括第五十九回“唐三藏路阻火焰山,孙行者一调芭蕉扇”、第六十回“牛魔王罢战赴华筵,孙行者二调芭蕉扇”、第六十一回“猪八戒助力败魔王,孙行者三调芭蕉扇”三个章回。
“三调芭蕉扇”之所以精彩,首先因为故事的矛盾交错集中,尖锐激烈,结构上前呼后应。作者将多种矛盾集中起来了,形成了尖锐、激烈的冲突。取经人与铁扇公主是基本矛盾。但这个矛盾又是由过不去火焰山,即与自然的矛盾触发的。只有铁扇公主借出芭蕉扇,才能煽灭火焰顺利西行。而偏偏铁扇公主死不肯借扇,因为在此之前孙悟空请观音收伏了火云洞的红孩儿,又打败了红孩儿的叔父解阳山的如意真君,红孩儿之母铁扇公主已和孙悟空结下了冤仇,这就使矛盾更加尖锐了。然而,在故事的发展过程中,作者又引进了铁扇公主的丈夫、性情执拗的牛魔王。牛魔王曾经是孙悟空的结拜兄弟,而现在偏又处于矛盾的对立面;牛魔王喜新厌旧,停妻再娶,与铁扇公主有矛盾,现在为了对付孙悟空,他们却暂时又结合了起来,这就使矛盾处于错综复杂的状态。孙悟空钻了牛魔王与铁扇公主间隔阂的空子,变作牛魔王,从铁扇公主那儿骗得宝扇;而牛魔王反过来利用过去熟悉的情况,变化成猪八戒又倒骗了孙悟空,双方骗来骗去使矛盾推进到不可调和的程度。作者也没忘记交代火焰山的来历:原来这横在去路烈火熊熊的火焰山,竟是当年孙悟空大闹天宫时,踢倒了老君的炼丹炉,落下两块火砖才造成的。造成火焰山挡路的“祸首”原是孙悟空自己。
“三调芭蕉扇”之所以精彩,还与孙悟空在其中扮演的角色有关。在这个故事中孙悟空的形象更加丰满,惹人喜爱。
一方面,为了护送师父过山,孙悟空先后与罗刹女、牛魔王争斗,不达目的誓不罢休,被火烤,被风吹,他都没有动摇,表现了他为达取经目的,坚韧不拔、勇往直前、不胜不止的战斗精神,这是孙悟空一惯的性格和可贵的地方,也突出表现了这一故事的主题:反映了中国人民积极进取、克服困难的理想主义精神和摧毁一切邪恶势力及征服大自然的愿望和信心。这里要澄清这样一个事实:牛魔王和孙悟空是拜把兄弟,罗刹女也并非作恶的魔王,孙悟空为何苦苦相逼,并要剑棒相见呢?难道没有其它方法通融吗?除了前面所说,孙悟空与罗刹女的私人恩怨外,就孙悟空而言,“西天取经”是一项“普渡众生”的光明、正义的事业,师父为此立下大誓愿,所以,凡是参加、维护、支持这一事业的,不管他的身份是妖魔还是神佛,都是正义的,都是朋友,而反对、阻碍和扼杀这一事业的,就代表着邪恶,也不管他的身份是妖魔还是神佛,都是敌人。就这一点来说,孙悟空的行为又是合理的,正义的。

到这里看

《西游记》http://ke..com/view/2583.htm

5. 西游记的精彩片段(50字左右)

镇海寺那些和尚,全无男子汉血气。他们既盼着有人来为他们灭除妖怪,让自己过上舒心日子,又各人只管自己念经,坐在蒲团上闭关入定,连“莺啼鸟语闲争斗”之类事情,也是任之由之,更不敢去惹妖怪,说自己百十人只够妖怪一饱。

这种坐享其成,想着天上掉馅饼的好事,在现实中怎么可能实现?这个故事里,是有一个孙悟空替他们出头除妖,现实中又哪里去寻孙悟空的影子?除了自己奋斗,不可能再有神仙为你帮忙。

但他们的话,又代表旧时许多人的想法——跟坏人斗,自己只有一条命,怎么斗得过呢?还是不斗吧。不斗,还可苟全性命。大家都这样想,坏人也就更加肆无忌惮、为所欲为了。怪不得孙悟空听了这话就生气。



(5)地理中国探密白骨洞扩展阅读:

《西游记》的创作背景

唐太宗贞观元年(627年),25岁的和尚玄奘天竺(印度)徒步游学。他从长安出发后,途经中亚、阿富汗、巴基斯坦,历尽艰难险阻,最后到达了印度。在那里学习了两年多,并在一次大型佛教经学辩论会任主讲,受到了赞誉。

贞观十九年(645年)玄奘回到了长安,带回佛经657部,轰动一时。后来玄奘口述西行见闻,由弟子辩机辑录成《大唐西域记》十二卷。但这部书主要讲述了路上所见各国的历史、地理及交通,没有什么故事。

及到他的弟子慧立、彦琮撰写的《大唐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则为玄奘的经历增添了许多神话色彩,从此,唐僧取经的故事便开始在中国民间广为流传。



6. 西游记三打白骨精内容概括

梗概:

唐僧师徒四人为取真经,行至宛子山前。在宛子山波月洞内,住着一个凶残、狡猾,善于伪装的千年尸魔白骨精。为了吃唐僧肉,先后变幻为上山送斋的村姑和朝山进香的老妪,全被孙悟空识破。

唐僧却不辨人妖,反而责怪孙悟空恣意行凶,连伤母女两命,违反戒律。白骨精心有不甘,又第三次变成成老丈又被孙悟空识空。

白骨精利用唐僧心慈,又假冒佛祖名义从天上飘下素绢,责备唐僧姑息孙悟空。唐僧盛怒之下写下贬书,将孙悟空赶回了花果山。唐僧失去了孙悟空的保护,白骨精轻而易举将其擒获,只有猪八戒逃出真奔花果山。孙悟空不计前嫌,立即赶往波月洞。

途遇白骨精之母金蟾大仙,孙悟空将其打死,变成金蟾大仙的模样。让白骨精在唐僧面前重现三次变幻的伎俩,唐僧幡然醒悟。孙悟空现出本相,消灭了白骨精及众妖魔。师徒四人经过此番磨难,重又踏上征途。

(6)地理中国探密白骨洞扩展阅读

1、一打:山野里出现一位年轻村姑,悟空说:“它是个妖精,是来骗你的。”说着,就朝妖精劈脸一棒。

打死了妖精的替身,妖精则灵魂出窍逃走了。

2、二打:山坡上闪出一个年满八旬的老妇人,手拄着弯头竹杖,一步一声地哭着走来。(这样的伤心可以说是肝肠寸断、悲痛欲绝、痛不欲生)

悟空见又是那妖精变的,也不说话,当头就是一棒 (看俺老孙一棒!)。妖精又灵魂出窍逃走了。

3、三打:悟空把金箍棒藏在身边,走上前迎着妖精,笑道:“你瞒得了别人,瞒不过我!我认得你这个妖精。”

悟空抽出金箍棒,怕师父念咒语,没有立刻动手,暗中叫来众神,吩咐道:“这妖精三番两次来蒙骗我师父,这一次定要打死它。你们在半空中作证。”众神都在云端看着。悟空抡起金箍棒,一棒打死了妖精,妖精死后化作了一堆白骨。

该回主要角色简介:

1、白骨精,又称为“白骨夫人”、“尸魔”,她是中国古典神话小说《西游记》中的妖怪,本是白虎岭上的一具化为白骨的女尸,偶然采天地灵气,受日月精华,变幻成了人形,习得化尸大法,后来白骨精发现了唐僧,想吃他的肉长生不老。于是经过多次变化,最终被孙悟空识破继而将她打死

白骨精在小说原著中所占篇幅很少。戏曲“孙悟空三打白骨精”则是中国妇孺皆知的故事。电视及电影上白骨精多以白色的骷髅骨型态出现。

2、孙悟空又名孙行者、悟空,被花果山众妖尊为美猴王,玉帝封其为“齐天大圣”。花果山顶有一块仙石,困长期吸收天真地秀、日月精华,一日从中蹦出一只石猴。他发现了花果山上的水帘洞,被众猴尊奉为王,遂称“美猴王”。

他被菩提祖师收为弟子,习得了高强本领,还闯到东海龙宫,强夺了“如意金箍棒”作为自己的兵器。之后他手持金箍棒,自封为“齐天大圣”,大闹天宫,将十万天兵天将打得落花流水。玉帝请来西天如来佛祖解救,如来施法将悟空压在了五行山下。

五百年后,观音菩萨将悟空度人佛门,让去西天如来处取佛法真经的大唐高僧唐三藏将他救出。悟空从此成了唐僧的大徒弟。

一路上,他和师弟猪八戒、沙和尚护佑师父跋山涉水,降伏了白骨精、蜘蛛精、牛魔王等形形色色的妖魔鬼怪,战胜了九九八十一难,终于成功取到了真经,修成了正果。他本人被如来封为“斗战胜佛”。

7. 西游记中4个主人公性格评价

孙悟空:他天资聪敏,思想跟行动都敏捷如风,学得一身高强的法术,吹一口气,就能够七版十二变,并且有法权宝金箍棒,缩小如针,放大如铜棒,筋斗云一驾,就能够上天下地。悟空仍有猴性,他精明顽皮,爱作弄。
唐僧:诚心向佛、顽固执着,举止文雅、性情和善,佛经造诣极高。他嫉恶如仇,不怕困难,坚忍不拔,英勇无畏,但有时过于顽劣,不守纪律,我行我素.
猪八戒:八戒好吃懒做,贪财好色,贪生怕死,但又性格温和,憨厚单纯有时也很英勇;经常被妖怪的美色所迷,难分敌我。他对师兄的话言听计从,对师父忠心耿耿,为唐僧西天取经立下汗马功劳,是个被人们喜爱同情的喜剧人物。
沙和尚:沙和尚保护唐僧西天取经路上,任劳任怨,忠心不二;沙僧心地善良、敦厚朴实,老实忠诚,默默无闻。但同时又过于老实,缺乏主见.

热点内容
鹿特丹港国家地理 发布:2021-03-15 14:26:00 浏览:571
地理八年级主要的气候类型 发布:2021-03-15 14:24:09 浏览:219
戴旭龙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发布:2021-03-15 14:19:37 浏览:408
地理因素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发布:2021-03-15 14:18:30 浏览: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发布:2021-03-15 14:16:36 浏览:425
工地质检具体干些什么 发布:2021-03-15 14:15:00 浏览:4
东南大学工程地质考试卷 发布:2021-03-15 14:13:41 浏览:840
中国地质大学自动取票机 发布:2021-03-15 14:13:15 浏览:779
曾文武汉地质大学 发布:2021-03-15 14:11:33 浏览:563
中国冶金地质总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网 发布:2021-03-15 14:10:10 浏览: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