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中国临夏调研
『壹』 临夏东乡达板地理气候状况
位于东乡族自治县东部偏南,洮河西南侧。东西宽6千米,南北长18千米,面积53.49平方内千米。2008年末,容农业人口3890户24558人。辖11个行政村。镇政府驻达板村,距县城40千米。锁(南)达(板)公路过境。
『贰』 关于甘肃临夏的地理知识
积石山抄脉高,4636米达里架山是全州最高点。积石山脉系祁连山脉延伸部分,西坡较缓,山脚高,东坡较陡,山脚海报2600米~2750米。
太子山脉古称太峙山、露骨山,系秦岭北条大山西延部分西段,是州境内南部东西走向天然屏障界山,海报3000米以上山峰三座,公太子山(4162米)、母太子山(4332米)、乃旺岗(4304米),平均海拔3000米,总长74公里,海报2600米以上的过渡带遍布次生林和多种中药材材资源。山体高大阴山面宽,对州内南部气候影响巨大。位于阴山的临夏县铁寨乡新发村年降雨量达1030毫米,是全省最大降水点。
『叁』 临夏回族自治州和政县地理环境
夏回族自治州位于黄河上游,甘肃省中部西南面,东临洮河与本省定西市相望,西倚积石山与青海省相毗邻,南靠太子山与甘南藏族自治州搭界,北濒湟水与甘肃省会兰州接壤,地处青藏高原与黄土高原的过渡地带。临夏历史悠久,是远古人类生息繁衍地之一。 五千年前就有先民居住生活,两千年前秦汉王朝就设县、置州、建郡。临夏州现辖临夏市和临夏、康乐、永靖、广河、和政5个县以及东乡族自治县、积石山保安族东乡族撒拉族自治县两个自治县。面积8169平方千米,人口27万。其中,回、东乡、保安、撒拉族等少数民族人口约占总人口的56.4%。1
中文名称: 临夏回族自治州
外文名称: Linxia Hui Autonomous Prefecture
别名: 河湟雄镇
行政区类别: 自治州
所属地区: 中国西北
下辖地区: 临夏市、和政县、康乐县等
政府驻地: 临夏市红园路84号
电话区号: 0930
邮政区码: 731100
地理位置: 甘肃省中南部
面积: 8169平方千米
人口: 207万(2010年)
著名景点: 和政太子山,黄河三峡姊妹峰,松鸣岩森林公园等
车牌代码: 甘N
行政区划代码: 622900
分享网络名片:
简介
临夏历史悠久,是远古人类生息繁衍地之一。五千年前就有先民居住生活,两千年前秦汉王朝就设县、 置州、建郡,古称枹罕,后改导河、河州,是历代兵家必争之地,古丝绸之路南道之要冲,唐番古道之重镇,茶马互市之中心,是明代著名的四大茶马司之一,有”河湟雄镇”之称。1949年8月22日临夏解放,1956年11月19日成立临夏回族自治州,实行民族区域自治。
临夏回族自治州位于黄河上游,甘肃省中部西南面,东临洮河与定西市相望,西倚巍峨雄壮的积石山与青海省毗邻,南靠奇峻翠秀的太子山与甘南藏族自治州搭界,北濒湟水与兰州市接壤,地处青藏高原与黄土高原过渡地带。总面积8169
地图
平方公里,人口207万,。州内山谷多,平地少,地势西南高,东北低,由西南向东北递降,呈倾斜盆地状态,平均海拔2000米。自治州大部分地区属温带半干旱气候,西南部山区高寒阴湿,东北部干旱,河谷平川温和。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四季分明,气候适宜。年平均气温6.3℃,最高气温32.5℃,最低气温零下27.8℃,年平均降雨量 537毫米,蒸发量1198至1745毫米,日照时数2572.3小时,无霜期137天
『肆』 临夏的地理环境
临夏市位于甘肃省西南部,距省会兰州117公里,属兰州一小时经济圈范畴。市域东与临夏回族自治州东乡族自治县接壤,南西北与临夏回族自治州临夏县毗邻,地理坐标地处北纬35°31'至35°39',东经103°0'至103°16'。区域面积88.6平方公里。
临夏市地处大夏河下游,河床纵坡径流量均大,落差显著,从临夏州西川电站滚坎至木湖峡长23公里的河段,落差达165米。电力蕴藏量比较丰富。总蕴藏量为43820千瓦,可开发利用的发电量为19980千瓦,至2013年已开发利用的发电量为2468千瓦。实际开发分别占可开发量和蕴藏量的八分之一和十分之一。
水能资源的应用临夏始于明清时期,以水磨为代表的水力资源利用极为普遍。明嘉靖乙卯年(1555年),河州有水磨“共一千八百有奇”,经清代、民国均以水磨加工面粉居全省之冠,解放后逐渐以电磨代替。 临夏市迄今尚未发现有可供开采的金属矿。非金属矿主要有石灰石和红粘土。
石灰石分布在牛津河宽100米,长2万米,深7米的1400完立方米的主流河床上,市境内可开采面宽70米、长3000米、深1.5米约31.5万立方米,含氧化钙(CaO)54.38%。
红粘土含二氧化硅(SIO2)52.86%,塑性指数大于13,粘土中碎石、砾石、钙质结粒总和小于3%,基本符合质量要求。
大量河沙及河卵石,分布于大夏河大桥上下游河床中,来源主要为上游岩石风化物经流水冲刷逐年沉积与下游河床的沉积岩石粒。
『伍』 临夏县自然地理环境特征(包括水文.气候.土壤.地形.植被等特征 )
临夏县自然推理特征相对比较干旱,降水量比较少,水流量少,蒸发量大嗯,地形以沙地嗯,山地高高原为主,植被以草甸为主
『陆』 甘肃临夏的地理位置
介于东经来102′41—源103′40,北纬34′57— 36′12之间,东西长136公里,南北长183.6公里,总面积8169平方公里。
临夏回族自治州位于黄河上游,甘肃省中部西南面,东临洮河与定西地区相望,西倚巍峨雄壮的积石山与青海省毗邻,南靠奇峻翠秀的太子山与甘南藏族自治州搭界,北濒湟水与省城兰州接壤,地处青藏高原与黄土高原过渡地带。介于东经102′41—103′40,北纬34′57— 36′12之间,东西长136公里,南北长183.6公里,总面积8169平方公里。临夏是全国两个回族自治州之一,辖临夏市、临夏县、永靖县、和政县、广河县、康乐县、东乡族自治县、积石山保安族东乡族撒拉族自治县,总人口190万,其中,回、东乡、保安、撒拉族等少数民族人口占56.4%,东乡族和保安族是我州独有的两个民族。临夏历史悠久,秦汉王朝时就在此设县、置州、建郡,古称枹罕,后改河州、导河,是历代兵家必争之地,唐蕃古道之重镇,茶马互市之中心,有“河湟重镇”之称。临夏平均海拔2000米,年平均气温6.3℃,降雨量537毫米,无霜期157天,境内山峦叠嶂,河流纵横,物产丰富,资源富蕴,气候温和,风景优美。
『柒』 临夏市具体地理位置在哪里及详细的介绍
临夏是一个回族自治州、也就是和市一级的。位于甘肃省。 临夏回族自治专州概况 临夏属回族自治州介于东经102′41─103′40,北纬34′57─ 36′12之间,东西长136公里,南北长183.6公里,总面积8169平方公里。临夏是全国两个回族自治州之一(另一为新疆昌吉回族自治州),临夏州下辖临夏市、临夏县、永靖县、和政县、广河县、康乐县、东乡族自治县、积石山保安族东乡族撒拉族自治县,首府临夏市,全州总人口190万,其中,回、东乡、保安、撒拉族等少数民族人口占56.4%,东乡族和保安族是临夏州独有的两个稀有少数民族。临夏历史悠久,秦汉王朝时就在此设县、置州、建郡,古称枹罕,后改河州、导河,是历代兵家必争之地,唐蕃古道之重镇,茶马互市之中心,有“河湟重镇”之称。临夏平均海拔2000米,年平均气温6.3℃,降雨量537毫米,无霜期157天,境内山峦叠嶂,河流纵横,物产丰富,资源富蕴,气候温和,风景优美。 记得选我满意。
『捌』 临夏和宁夏的区别
临夏和宁夏的区别如下:
1、行政级别不同
临夏全称是临夏回族自治州,属于甘肃省,行政级别相当于地级市;宁夏全程是宁夏回族自治区,行政级别相当于省。
2、面积不同
临夏回族自治州总面积8169平方公里,宁夏回族自治区总面积6.64万平方公里。
3、地理位置不同
临夏回族自治州位于黄河上游、甘肃中部西南面,临夏州北邻兰州市,南靠甘南藏族自治州,东连定西市,西接青海省;宁夏回族自治区位于中国西北内陆地区,界于北纬35°14'-39°14',东经104°17'-109°39'之间,东邻陕西,西、北接内蒙古,南连甘肃。
4、成立时间不同
临夏回族自治州成立于1956年11月,是全国两个回族自治州和全省两个少数民族自治州之一;宁夏回族自治区成立于1958年,是全国最大的回族聚居区。
5、行政区划不同
截止到2019年8月27日,临夏回族自治州下辖临夏市1个县级市,临夏县、康乐县、永靖县、广河县、和政县5个县,东乡族自治县、积石山保安族东乡族撒拉族自治县2个自治县;宁夏回族自治区共辖5个地级市,分别是银川市、石嘴山市、吴忠市、固原市、中卫市。
参考资料来源:临夏回族自治州人民政府—临夏州概况
参考资料来源: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宁夏概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