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代地理学先驱是谁
⑴ 被誉为中国近代科学先驱的科学家是谁
1中国近代科学的先驱者——徐光启
徐光启(1562-1633), 字子先,号元扈,谥文定,上海徐家汇(今属上海市)人,他是明末著名的科学家,第一个把欧洲先进的科学知识,特别是天文学知识介绍到中国,可谓我国近代科学的先驱者。
徐光启在数学、天文、历法、军事、测量、农业和水利等方面都有重要贡献。
在天文历法上,徐光启介绍了古代托勒玫旧地心说和以当代第谷的新地心说为代表的欧洲天文知识,会通当时的中西历法,主持编译了《崇祯历书》。在历书中,他引进了圆形地球的概念,明晰地介绍了地球经度和纬度的概念。他为中国天文界引进了星等的概念;根据第谷星表和中国传统星表,提供了第一个全天性星图,成为清代星表的基础;在计算方法上,徐光启引进了球面和平面三角学的准确公式,并首先作了视差、蒙气差和时差的订正。
《崇祯历书》的编纂对于我国古代历法的改革是一次飞跃性的突破,它奠定了我国近三百年历法的基础。徐光启的编历工作为中国天文学由古代向现代发展奠定了一定的思想理论和技术基础。
2中国近代科学的先驱李善兰
李善兰在数学上独创性的一系列方法,连当时西欧的数学家也为之赞赏,更为李善兰感到惋惜,如果李善兰不是在中国出生的话,那他的成就将与尤拉等大数学家齐名,当时的数学家将他的函数方法与西欧的方法相对照,发现李善兰的方法不但简明,而且相当有内涵,这也是李善兰能名列于近代知名数学家的因素。
3中国近代科学的先驱徐寿
徐寿一生致力于科学事业,是我国近代化学的先驱。
⑵ 被誉为近代科学界的先驱的是魏源吗
林则徐: 第一次“鸦片战争”时期,林则徐以虎门销烟、奋力抗英而闻名中外,成为一代名臣、民族英雄,为后人称颂。他最大的功绩是领导了中国历史上轰轰烈烈的禁烟运动——虎门销烟,指挥了抗英斗争,维护了国家主权和民族的尊严,成为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位民族英雄和爱国者。领导了轰轰烈烈的“虎门销烟”运动,使当时的很多中国人开始觉醒,从新定位中国在世界上的位置,维护了中华民族的尊严。此外,这次运动也间接推动了中国近代史的发展。此外,林则徐在学术界也有相当大的影响。其一生著有《云左山房文钞》、《云左山房诗钞》、《使滇吟草》等。所遗奏稿、公牍、日记、书札等辑为《林则徐集》。 名言“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力千刃无·欲则刚。” 在广东禁毒期间,为了解中国以外的世界,林则徐殚精竭虑,求知若渴,令自己身边通晓英语的人员,翻译了英国人瑞慕所著的《世界地理大全》,辑成《四洲志》书稿,其中记述了30多个国家的地理和历史,开创了中国近代学习和研究西方的风气,是中国近代维新思想的先驱。林则徐、魏源合作完成的《海国图志》是中国近代介绍西方文明的开山之作,对日本社会的重大变革所发生的影响尤其巨大。据王晓秋《鸦片战争对日本的影响》一文介绍说,魏源的《海国图志》、《圣武记》等书出版后,随中国去日本的商船带到日本出售,供不应求。日本幕府中的四位“老中”(幕府中的最高官员),一人买了一套。由于内容的重要,日本人纷纷翻译《海国图志》,扩大发行,此书在日本从官方到民间,很快风靡一时。当时的日本,也是一个封闭的、落后的国家,《海国图志》一书,对日本人了解世界的情况起了启蒙的作用。林则徐打破历来以“天朝”自居的妄自尊大和闭关锁国的保守思想,肯于了解外国情况,吸收新事物。被称为“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一面积极备战,增设西洋大炮,一面积极了解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政治、军事、经济情况,设立译馆,翻译外文书报、律例、军事技术等著作,先后辑有《四洲志》、《华事夷言》、《滑达尔各国律例》等,成为中国近代最早介绍外国的文献。他还是第一个了解国际法,运用国际法与英国人作斗争的中国人。 清代著名思想家、史学家魏源对林则徐作了全面和崇高的评价:“品望重当朝,犹忆追陪瞻雅范;褒荣垂史乘,徒殷景仰吊遗徽。”
⑶ 中国地理学家第一个领导人是谁
竺可桢(1890.3.7-1974.2.7)。
竺可桢是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近代气象学家、地理内学家、教育家。中国近代地理学和容气象学的奠基者。
1934年竺可桢与翁文灏、张其昀共同成立中国地理学会。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曾先后担任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中国气象学会理事长、名誉理事长,中国地理学会理事长等职。他对中国气候的形成、特点、区划及变迁等,对地理学和自然科学史都有深刻的研究。竺可桢是中国物候学的创始人,对中国气候的形成、特点、区划及变迁等,对地理学和自然科学史都有深刻的研究
⑷ 谁是著名的气象学家地理学家教育学家也是气候变化研究的七先驱者
竺可桢是中国近代气象学家、地理学家、教育家。中国近代地理学和气象学的奠基者。
⑸ 中国的地理学家有哪些人
中国地理学家 听语音
古代
中国古代地理学家众多,体现在旅游、方志、建筑、测量测绘、天文学等多个方面。[1]例如:
郦道元
沈括
徐霞客
张衡
一行
南宫说
郭守敬
裴秀
徐光启
乐史
罗洪先
贾耽
朱思本
晏谟
王士性
何秋涛
严如煜
顾炎武
徐继畲
杨守敬
于钦
另外有一些人物,也对古代地理学发展产生了重大作用,例如:
张骞父子
班超父子
法显,晋代高僧
玄奘,唐代高僧
郑和
近现代
中国近现代地理学发展迅速,涌现出一批著名地理学家。以下列举部分:
白光润
白眉初
白永平
包安明
宝音
保继刚
鲍觉民
蔡建霞
蔡孟裔
蔡强国
蔡运龙
曹桂发
曹延藩
曹有挥
陈百明
陈朝辉
陈传康
陈尔寿
陈发虎
陈广庭
陈国阶
陈汉欣
陈静生
陈俊合
陈可馨
陈立人
陈能
陈沈良
陈述彭
陈曦
陈效逑
陈亚宁
陈永勤
陈永森
陈振楼
陈忠暖
谌湛溪
成升魁
承继成
程国栋
程和琴
褚广荣
褚亚平
崔功豪
崔鹏
代合治
邓辉
邓先瑞
丁四保
丁永建
董治宝
杜德斌
段汉明
范文纪
方创琳
方凤满
方俊
方修琦
冯德显
冯起
冯学智
傅伯杰
傅先兰
甘枝茂
高峻
高前兆
高全洲
高抒
高泳源
葛剑雄
葛全胜
葛绥成
宫辉力
龚胜生
谷人旭
顾朝林
顾祖禹
郭来喜
韩茂莉
韩昭庆
何秋涛
贺灿飞
侯仁之
侯甬坚
胡焕庸
胡序威
华林甫
黄秉维
黄国璋
黄健民
黄锡畴
景才瑞
蓝勇
李春芬
李德仁
李国平
李吉均
李润田
李四光
李小建
李小文
李旭旦
梁溥
林炳耀
林超
刘东生
刘科伟
刘培桐
刘兴诗
刘兴土
陆大道
陆林
罗洪先
罗开富
马溶之
满志敏
宁越敏
秦大河
任美锷
沙学浚
沈玉昌
施雅风
石泉
史念海
宋家泰
孙鸿烈
覃成林
谭其骧
唐晓峰
涂长望
王成组
王恩涌
王鸿祯
王缉慈
王乃昂
王乃梁
王守春
王颖
王庸
伍光和
魏清泉
翁文灏
吴传钧
吴殿廷
吴尚时
吴松弟
吴中伦
徐建华
许学强
许学工
严德一
严如煜
阎小培
杨纫章
杨吾扬
叶嘉安
尤联元
曾刚
曾世英
曾昭璇
张其昀
张伟然
张文忠
张相文
张晓虹
张修桂
赵荣
周立三
周尚意
周廷儒
周一星
周振鹤
朱鹤健
朱思本
朱震达
竺可桢
邹代钧
邹逸麟
左大康
⑹ 中国第一位地理学家也是最伟大的科学家是谁
张相文(1866-1933),字蔚西,号沌谷,江苏省泗阳县城厢南园人.他自清光绪26年(1900)起版,即从事地理学的教学、研究和权著述工作,并创建我国第一个地理学术团体“中国地学会”和第一种地理学术期刊《地学杂志》,推动我国地理学发展达二三十年之久,为本世纪我国第一位著名的地理学家.张相文的一生,正处在我国旧的舆地学末期和近代地理学从萌芽状态到初步形成的过渡时期,他是改革我国旧地学和推动地理学发展的先驱.
⑺ 说张相文是我国近代地理学的奠基人,有何根据
我国地理学在清末得到迅速发展,并逐渐摆脱作为历史附庸 的地位,成为一门真正独立的学科。在这一过程中,中国近代地 理学的先驱者起了重要作用,其中张相文更被称为中国近代地理 学的奠基人。张相文(1866—1933),字蔚西,号沌谷,江苏泗阳县人。 甲午战争时期,他经常阅读地图了解战局,由此开始研究地理 学。甲午战争后,帝国主义掀起瓜分我国的狂潮,更加激起张 相文钻研地理学的决心。他在认真阅读我国古代地理著作的同 时努力学习日语,积极学习和吸收西方近代地理知识,并将我 国传统地理学与西方近代地理学结合起来,创立了我国近代地 理学。张相文编著出版了我国第一批地理教科书。张相文一生主要 以教书为职业。他在上海南洋公学(上海交通大学前身)、天津 北洋女子高等学校以及北京大学等学校讲授过地理学课程。在地 理教学中,张相文吸收西方地理知识,结合我国特点,编著出版 了我国第一批地理教科书。如1901年上海南洋公学出版《初等 地理教科书》2册;1901年上海兰陵社出版《中等本国地理教科 书》4册;1908年上海文明书局出版的《地文学》10册。其中 《初等地理教科书》和《中等本国地理教科书》是我国人编著的 近代教育的最早教科书。我国有教科书,始于地理,“教科书” 一名也由此创立。这两种书的影响极大,推动了近代地理教育和 近代地理研究在我国的兴起与发展。而他撰写的《地文学》不但 是我国自编的第一部地理著作,还是我国最早的自然地理教 科书。全书分为星界(宇宙)、陆界、水界、气界和生物界5编。 直到今日,普通自然地理学著作的编写,其基本内容仍不出这五 个方面。张相文在此书中首次增加了生物界一编,将无机自然界 与有机自然界联系起来,这是近代地理学上的一个重要进展。张 相文编著的《地文学》的出版,无疑是我国近代地理学兴起的又 一标志,它也为发展我国近代地理学奠定了初步基础。1909年9月28日,在天津河北第一蒙养院召开的中国地学 会成立大会上张相文被推选为第一届会长。中国地学会是我国第 一个地学学术团体,为中国地理学会、中国地质学会的前身。它 的成立促进了我国舆地学向近代地理学的转变。中国地学会成立 之后,张相文就决定出版《地学杂志》,作为学会的会刊,并长 期负责编辑工作。《地学杂志》作为我国最早传播新地学的刊物, 有力地推动了我国地理学的发展。总之,张相文的这些活动都积极宣传、扩大了科学地理学思 想在我国的传播和影响,为我国近代地理学的建立和发展做出了 重大贡献,不愧为我国近代地理学的先驱者。
⑻ 中国第一位地理学家是
张相文(来1866-1933),字蔚自西,号沌谷,江苏省泗阳县城厢南园人。他自清光绪26年(1900)起,即从事地理学的教学、研究和著述工作,并创建我国第一个地理学术团体“中国地学会”和第一种地理学术期刊《地学杂志》,推动我国地理学发展达二三十年之久,为本世纪我国第一位著名的地理学家。张相文的一生,正处在我国旧的舆地学末期和近代地理学从萌芽状态到初步形成的过渡时期,他是改革我国旧地学和推动地理学发展的先驱。
⑼ 被誉为‘中国近代科学先驱的科学家’是谁
中国最早生物化学家先躯,中国近代和现代最伟大的科学家之一。
吴宪(1893-1959),福建福州人。生物化学家、营养学家、医学教育家。中央研究院第一届院士。1912年赴美入麻省理工学院攻读造船工程,后改习化学,1916年获理学士学位后留校任助教;1917年被哈佛大学医学院生物化学系录取为研究生;1919 年获博士学位;1920年回国任北京协和医学院生物化学系任教;1946年任中央卫生实验院北平分院院长兼营养研究所所长。吴宪一生发表研究论文l63篇,专著3种。他开拓的领域主要包括:临床生物化学、气体与电解质的平衡、蛋白质化学、免疫化学、营养学以及氨基酸代谢等方面,此外,还涉及到性激素、抗生育等方面。美国学者里尔顿·安德森(J·Reardon-Anderson)将他誉为“中国化学的巨人”,并评价道:“毫无疑问,吴宪是20世纪前半叶中国最伟大的化学家,或者说是最伟大的科学家。当他在1919年发表他的第一项研究时,在中国还没有任何一类的化学研究。他在国际上,是美国科学促进会会员、美国化学会会员、美国生物化学家协会会员、美国实验生物学和医学会会员、荷兰《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学报》顾问委员、原德国自然科学院名誉院士、美国亚拉巴马州科学院院士、美国自然科学荣誉学会(Sigma Xi Society)会员,以及联合国粮食农业组织营养顾问委员会常务委员(1948-1949年)和热能需要量委员会委员(1949-1950年)。他的名字被收入《国际医学名人录》(International Who's Who in World Medicine)、《美国科学名人录》(American Men of Science,第九版)、《中国名人录》(Who's Who in China)、以及《科学家传记大辞典》(Dictionaryof Scientific Biography)等书。他开拓的《一种血液分析系统》引发了一场血液化学方面的革命。吴宪对于国际生物化学和中国科学事业的贡献卓著,并赢得了国际学术界的崇高声望和在中国科学界的地位。
⑽ 被誉为‘中国近代科学先驱的科学家’是谁
如果是这道题:
被誉为“中国近代科学先驱”的是 [ ]
A、张衡
B、祖冲之
C、徐光启
D、李时珍内
那很明确,就是容徐光启。其他三个人不能称之为是近代。
但是,这是不是最科学的评价,有待商榷。毕竟这是一家之言。
附带徐光启简历
徐光启(1562.4.24-1633.11.8),字子先,号玄扈,天主教圣名保禄,汉族,上海县法华汇(今上海市)人,明代著名科学家、政治家。官至崇祯朝礼部尚书兼文渊阁大学士、内阁次辅。
徐光启毕生致力于数学、天文、历法、水利等方面的研究,勤奋著述,尤精晓农学,译有《几何原本》《泰西水法》《农政全书》等著书。同时他还是一位沟通中西文化的先行者。为17世纪中西文化交流作出了重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