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口地理中心
Ⅰ 中国人口地理分界线
由东北至西南,从黑龙江黑河到云南腾冲作一直线,就是我国的人口地回理分界线,由地理学答家胡焕庸于20世纪三十年代提出,故又称胡焕庸线。以此线为界,东南半壁占国土面积的42.9%,人口占94.4%,西北半壁占57.1%,而人口仅占5.6%。
黑河──腾冲线基本上和我国400毫米等降水量线重合,两边地理、气候迥异,所以它不仅是我国人口民族地理分界线,也是我国自然地理分界线。
Ⅱ 中国的中心在哪里
说起中心,有的人说是北京,因为这是政治文化中心嘛,北京的一举一动,影响着全中国。这个中心从明朝的皇帝朱棣把京城从南京迁到北京就成型了。
还有人说是上海,中国的一个经济中心,当然,上海的这个中心史就不那么久了,以前还是滩涂地。因为租给了洋人,这里开始发展了起来。到了民国时期,这里已经成了国际大都会,而到了改革开放后,这里再次崛起,因为浦东的开发,成为中国的经济中心。
不过,今天要聊的是地理上的中心,如果在中国版图上找一个中心点,打一个孔,穿一根绳子,然后拉起来,中国的版图能够达到一个平衡。
那么,这个点会在哪里呢?
中国现在有一个大地原点,这个原点也可以称为中国的地理中心点。
什么叫原点呢?我们知道地球有经纬度,这个是以经过英国格林尼治天文台的经线为零度经线,赤道为纬度零点来划分的,通过这里,我们可以把地球的每一个点标上一个数字。但是,这是世界性的,中国需要一个自己的国家坐标系,以前我们是没有这个的,我们采用苏联的,从列宁格勒的普尔科夫天文台算起,这当然不准确啦,而且也不方便。
到了七十年代,中国开始搞自己的国家坐标系,最终确立了一个原点,这个原点在陕西泾阳县永乐镇石际寺村。
这个地方从地理上看,正好处于中国的中心,它离中国正北为880公里,正东1000公里,正南1750公里,距正西2930公里。考虑到中国的地理特征,这个点可以说是比较理想的点。从这一点也可以看出,为什么西安会成为中国的核心,大概在数千年前,老祖宗们就知道,陕西这里就是中国之中。
现在这个村有个塔楼,里面有个原点坐标石。大家有机会可以去看看。
但是,这个地点是我们新中国后面确立的。而确立中国之中到底在哪的工作在很久以前就开始了。在周朝的时候,周公就派人到全国各地去测量,最后,他确立豫州就是中州之中。
天下分为九州,豫州是九州之中。那豫州的中心点在哪呢?
汝南!
周公一测,发现汝南这个地方就是天下的中心点,当然,这个地方后面很有名啦,李斯、韩非子都跟它沾着边。只千不该万不该,这里建起了驿站,是中国第一个驿站所在地,也成为了驿站的代名词,这不,现在名字叫驻马店,就是停马歇脚的地方。
说回中国之中。当时测好之后,周公就下令在这修一座山做为标志。这个山不高,3.6米,五百多平方,但却是中国之中的标志山,称为天中山。
传言,这里是中国最具灵气的地方,因为民谣讲:天中山,三尺三,来到天中山,一步可登天。
要登天,不必去喜马拉雅爬8848,也不必到泰山,到这里,三米满足你登天的愿望。
所以,这是中国最具图腾象征意义的小山包,是人与天地沟通的核心点。
这里现在是个公园,附近还曾建有颜鲁公庙。因为颜真卿曾经亲笔写了天中山的碑文,等于给这个小山包送了文化加持。此地还有一座无影塔,在夏至日中午没有影子。而刘禹锡登此山后,才有感叹: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那么,只有三米高的仙山,你是登还是不登呢?
Ⅲ 什么是人口地理分部
人口的分布受自然条件、经济发展以及社会、历史等因素的综合影响与制约。地区经版济发展水平不一权、致使中国各地的人口分布差异显著。中国人口分布
1、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人口逐渐稀少。中国人口的分布极不均衡,绝大多数人口集中在东南部地区,西半部人口稀分散。
2、平原地区人口稠密,随地势增高人口渐少。中国人口分布除在水平方向上极不均衡外,在垂直方向上也呈现出平原区人口密集,由平原向周围的丘陵、高原和山地,随地势增高存在人口递减的规律。
3、人口绝大多数分布在乡村。由于历史的原因,至今中国的工业生产水平不高,城镇化水平较低,城镇人口比重小。
4、中国东部地区地势低平,经济发达,农村人口密集;而在西部地区广布山地、少田缺水,农村人口稀疏。但乡村人口呈面状散布则是全国普遍的共同特点。
Ⅳ 中国人口地理分界线是什么
由东北至西南,从黑龙江黑河到云南腾冲作一直线,就是我国的人口地理分界线,由内地理学家胡焕庸于20世纪容三十年代提出,故又称胡焕庸线。以此线为界,东南半壁占国土面积的42.9%,人口占94.4%,西北半壁占57.1%,而人口仅占5.6%。黑河──腾冲线基本上和我国400毫米等降水量线重合,两边地理、气候迥异,所以它不仅是我国人口民族地理分界线,也是我国自然地理分界线。
胡焕庸首次创造性地揭示了中国人口分布存在着一条重要的地理分界线──爱辉(今黑河)-腾冲线,这条被国内外学者名之为“胡焕庸线”的人口地理分界线时至今日不仅基本稳定存在,而且被发现对其他人文地理景观也很适用,具有广泛的科学价值,对于我国现阶段的西部大开发仍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Ⅳ 中国地理中心
(1)、平常意义上的我国地理中心(不包括领海的),指的就是陕西泾阳县永乐镇石际寺村 。
(2)、曾经阅读过一篇地理文章,说的是中国人口分布中心在河南信阳。什么意思呐?
正如楼主引用的,……“我们可以把祖国的版图想象成一个巨大的纸片(各部分的厚度相同),如果考虑的细致些,这个纸片是稍微弯曲的(因为地球的曲率).理论上说,可以只在这张纸片的下面一个唯一合适的点施加一个向上的力,就可以使它稳住而不会向任何方向倾倒,这就是这一物体的重心,如果纸片是无限薄的,那就是它的中心.我所设想的中国地理中心就是这个意思”……这个提法是在考虑各处密度相等的情况下得出的结论。
楼主一定知道正方形的重心就在这个正方形的对角线的交点上,那么我问楼主,如果是有个正方形,他的左半部分是由棉花做的,右半部分是由黄金打造的,那么我们还能在那个正方形的对角线的交点上把它支起来吗,显然不能。我们知道他会象黄金那边倾斜(当然,不是说他贪财),因为黄金这边重,密度大就把他压过去了。要想找到这个力的平衡点,就得把支点往密度大的这边移动。
好,现在咱们回到题目中去,楼主,一定知道我过人口密度是东部大,西部小。同时考虑我国的地理中心在陕西(没必要记住在哪个镇,知道在哪个省就够用了),那么如果要想找到个点把我国的地图顶起来。那是不是要把这个支点向密度大的地方移动呢?这样就从陕西移动到了河南。
PS:当然,我个人认为,这都是一些论文作者的一家之言。
Ps(2):,《中华人民共和国测绘法》第22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和管辖的其他海域的位置、高程、深度、面积、长度等重要地理信息数据,由国务院测绘行政主管部门审核,并同国务院其他有关部门、军队测绘主管部门会商后,报国务院批准,由国务院或者其授权的部门发布。”国家测绘局的主要职责之一,是根据授权审核发布重要地理信息数据。中国陆地地理中心位置,涉及重要地理信息数据,在未经国家测绘局审核,并报国务院批准前,任何单位、个人无权确定中国陆地地理中心。
Ⅵ 中国地图人口分界线(从什么地方到什么地方)
中国地图人口分界线是黑河—腾冲线。
即瑷珲-腾冲线,或胡焕庸线(英文:Hu Line),是一条贯穿中国版图的假想直线段。是我国著名地理学家胡焕庸(1901~1998)在1935年提出的划分我国人口密度的对比线。该线从中国东北边境的黑龙江省黑河市(原名“瑷珲”)一直延伸到中国西南边境的云南省腾冲县,大致地划分出了中国人口在区域上的分布,体现了中国人口东南和西北的分布区域之悬殊差异。
瑷珲—腾冲一线,在中国人口地理上起着画龙点睛的作用,在地理学(特别是人口地理学与人文地理学)以及人口学上,具有重大意义。它是一条奇特的线,也是中国历史与地理发展的一个分水岭。
后来在1984年,我国将这条线修订沿长至瑞丽。这条线在人口地理学和历史地理学中如此重要。后来人们就以它的考订着的名字命名,称之为“胡焕庸线”。
72年之后,这条看不见的线仍然主宰着中国东、西部的人口地理分布,与72年前相比,西部有些地区的人口增加了,但东多西少的格局基本上没有什么太大的变化。
(6)中国人口地理中心扩展阅读
我国东南部地狭人稠,而西北部地广人稀。文章通过分析对比,找出一条可以显示两侧人口稀密悬殊的明确界线,那就是自黑龙江之瑷珲(即爱辉,今黑河)向西南直到云南之腾冲的直线。
在此线之东南,全国36%的土地,养活全国96%的人口。反之,在此线之西北,在全国64%的土地上,只有全国4%的人口。这就是说,同全国平均密度相比,东南部高出2.67倍,而西北部仅及其1/16。在二者之间,平均人口密度成42.6与1之比。
很明显,爱辉—腾冲一线,在中国人口地理上起着画龙点睛的作用,一直为国内外人口学者所承认和引用,并且被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田心源教授称为“胡焕庸线”。
Ⅶ 哪里是中国地理上的中心
大地原点,亦称大地基准点,是国家地理坐标——经纬度的起算点和基准点。大地原点是人为界定的一个点。我国的大地原点在陕西省泾阳县永乐镇石际寺村境内。大地原点的整个设施由中心标志、仪器台、主体建筑、投影台等四大部分组成。高出地面25米多的立体建筑共七层,顶层为观察室,内设仪器台;建筑的顶部是玻璃钢制成的整体半圆形屋顶,可用电控翻开以便观测天体;中心标志埋设于主题建筑的地下室中央。它在我国经济建设、国防建设和社会发展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具体位置在:北纬34°32′27.00″东经108°55′25.00″。
Ⅷ 简述中国人口地理分布情况
人口的分布受自然条件、经济发展以及社会、历史等因素的综合影响与版制约。地区经济权发展水平不一、致使中国各地的人口分布差异显著。中国人口分布
1、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人口逐渐稀少。中国人口的分布极不均衡,绝大多数人口集中在东南部地区,西半部人口稀分散。
2、平原地区人口稠密,随地势增高人口渐少。中国人口分布除在水平方向上极不均衡外,在垂直方向上也呈现出平原区人口密集,由平原向周围的丘陵、高原和山地,随地势增高存在人口递减的规律。
3、人口绝大多数分布在乡村。由于历史的原因,至今中国的工业生产水平不高,城镇化水平较低,城镇人口比重小。
4、中国东部地区地势低平,经济发达,农村人口密集;而在西部地区广布山地、少田缺水,农村人口稀疏。但乡村人口呈面状散布则是全国普遍的共同特点。
Ⅸ 中国的人口地理中心在什么地方
大地原点抄,亦称大地基准点,是袭国家地理坐标——经纬度的起算点和基准点。大地原点是人为界定的一个点。我国的大地原点在陕西省泾阳县永乐镇石际寺村境内。大地原点的整个设施由中心标志、仪器台、主体建筑、投影台等四大部分组成。高出地面25米多
Ⅹ 中国人口地理界线的其中一个端点位于哪里,,另一个端点位于哪里
黑河,是中国首批沿边开放城市,地处中国东北边陲,以黑龙江主航道中心为界,与俄罗斯阿穆尔州隔江相望,是一个幅员辽阔、区位优越、资源富集、美丽神奇的边境地区。黑河辖2市3县1区(北安市、五大连池市、嫩江县、逊克县、孙吴县、爱辉区),幅员68726平方公里,人口172.9万。有汉、满、回、蒙古、鄂伦春、达斡尔等31个少数民族。黑河市的气候为寒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冬长夏短。冬季气温-10°C—-30°C,夏季气温5°C-32°C,年降雨量450-650毫米。
腾冲位于滇西边陲,西部与缅甸毗邻,历史上曾是古西南丝绸之路的要冲。腾冲是著名的侨乡、文化之邦和著名的翡翠集散地,也是省级历史文化名城。腾冲在西汉时称滇越,东汉属永昌郡,唐设羁靡州,南诏时设腾冲府。由于地理位置重要,历代都派重兵驻守,明代还建造了石头城,称之为“极边第一城”。
腾冲与缅甸接壤的国境线长达148.7公里,从腾冲到克钦邦首府密支那217公里。特定的区位优势使之成为云南省工商业的发祥地之一。从宋、元以来,就是珠宝玉石的聚散地,首开翡翠加工之先河。到了清代,翡翠的加工、销售业已十分兴盛,现在,翡翠的加工、交易空前活跃,商业贸易、旅游等行业日益兴盛,“翡翠城”正以崭新的面貌吸引着海内外和客商。
腾冲属热带季风气候,所平均气温14.8℃,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全年适于旅游观光。腾冲森林密布,到处青山绿水,景色秀丽迷人。境内有傣、回、傈僳、佤、白、阿昌六种世居少数民族,民族风情丰富多彩。其中傈僳族在刀杆节表演的“上刀山,下火海”惊心动魄,令人叹为观止。
神秘雄奇的高黎贡山和怒江天险,从三江并流区自北向南逶迤而下,以独特而丰富的生物资源,属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被世界野生生物学会列为具有重要要际意义的A级保护区。她壮丽而神奇,走进高黎贡山,就像走进了奇山异水的长轴画卷之中。在这个被誉为“天然植物园”和“物种基因库”的地方,你会看到拨地参天的大树杜鹃之王、秃杉之王、银杏之王;你会看到云南山茶的始祖,看到世界上最大的人工秃杉林,还有很多稀世的珍禽异兽……
在这里有中国最密集的火山群和地热温泉。90多座火山雄峙苍穹,80余处温泉喷珠溅玉,温泉泉眼数以万计。壮观的热海大滚锅、热箭四射的万年哈蟆嘴、令人浮想联翩的醉鸟神泉、怀胎奇井、美女仙池、扯雀魔塘……种种奇观妙景,展现出国家级火山热海风景名胜区的百态千姿和无穷奥秘。
腾冲,这座南方丝绸之路上的历史文化名城,历经沧桑,积淀了丰实深厚的历史文化,边陲古道的马铃声,记录着中、缅、印的商贸历史;春秋战国时期的铜案、铜鼓凝集着两千多年悠久灿烂的文明;石雕佛像,闪烁着中原与东南亚文化交流的光芒;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中国军民在这片絷土上抗击日本侵略军,首创全歼侵略者的战例,捍卫了中华民族的尊严。庄严肃穆的国殇墓园里安息着为国捐躯的抗日英烈,数千座墓碑向后人昭示着民族精英抵御外辱的浩然正气。
当你走进腾冲名人的故居,走进一座座明清古寺、古碉、古城,走进一座座清幽古老的院落和一道道石板小巷,你会在一种特别的文化氛围中受到震撼。在古老的侨乡和顺,还有一座建于1928年,至今仍然是全国规模最大、藏书最多的乡村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