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地理人文 » 中国文化地理与地域文化人群

中国文化地理与地域文化人群

发布时间: 2021-02-25 11:53:25

1. 中国南北地域文化差异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不同的地域造就不同的文化,中国的南北文化
差异很大。主要是受到了气候地形的影响,人们的生活方式有了显著的差异,还受到历史的影响~!

2. 中国地域文化的特点

中国地域文化的特点:
第一, 中国地域文化是在一定的地域范围内长期形成的历史遗存、文化形态、社会习俗、生产生活方式等。中国地域文化首先在于它具有明显的地域性。一个地区与另一个地区在文化形态上的不同,才使得我们中华民族的文化呈现多样化,由于古代交通不便和行政区域的相对独立性,使各地的文化形态也具有了各自不同的风格,一地有一地的特点,如汉文化、关陇(三秦)文化、巴蜀文化、中原文化、松辽文化、吴越文化、荆楚文化、岭南文化等。
第二,地域文化形成过程的长期性。中华民族形成,经历了几千年的历史,各地的文化形态也在几千年演化中形成各自的特点。一个地区历史遗存越多,它的地域文化就越发达。大多地域文化的命名就是源于二三千年之前的春秋战国时诸侯国名如上述的“巴”、“蜀”、“荆”、“楚”、“吴”、“越”等,这些诸侯国虽然不存在了,但作为各自的文化形态却延续了下来,长期影响着这个地区的人们。
第三,地域文化具有相互渗透和包容性。任何形态的事物都不可能孤立存在,尤其在我国古代,大多数时期是统一政权,各地人群的相互流动,自然使文化习俗互相渗透,互相影响,作为宗主区域的文化,自然就包容了外来的文化;尤其在几个文化区域的交汇地带,更形成了兼具几种地域文化特点的特色文化,如地处汉水上游的陕西汉中地区,就兼有北部的关陇文化、西部的氐羌文化、南部巴蜀文化、东部的荆楚文化的特点,从而形成独具特色的汉文化。第四,地域文化表现形式的广泛性。作为大概念意义上文化,它包含了从社会意识形态到生产生活的各个层面,不同地域的人们,其生产生活习俗语言都表现出别处的不一样。

3. 中国的地域文化包括哪些文化

中国抄地域文化包括敦煌学、藏学和徽学。

中国地域文化区包括新疆荒漠-绿洲文化、内蒙古草原文化、东北黑土地文化、青藏高原文化、黄土高原文化、华北平原文化、四川盆地文化、江南水乡文化、云贵高原文化、华南妈祖文化。


(3)中国文化地理与地域文化人群扩展阅读

在我国,地域文化一般是指特定区域源远流长、独具特色,仍发挥作用的文化传统,是特定区域的生态、民俗、传统、习惯等文明表现。它在一定的地域范围内与环境相融合,因而打上了地域的烙印,具有独特性。

地域文化中的“地域”,是文化形成的地理背景,范围可大可小。地域文化中的“文化”,可以是单要素的,也可以是多要素的。

4. 中国文化地理概述的内容简介

中国文化地理研究中国文化的分布规律,包括区域文化特征及其形成背景,文化中心的形成及其地域转移,文化的扩散路线与融合过程,综合文化区以及宗教区、语言区、民俗区等部门文化区。中国文化地理是边缘性学科,在地理学科、社会文化艺术学科和自然技术学科的交融中成长,既要吸收相关学科的研究成果,又要发扬本学科的特色,防止与相关学科重叠。中国文化地理是中国区域地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文化地理研究可以防止就经济论经济,就自然资源论经济,可以把握区域发展的深层次原因,把握区域发展的规律性。
一、文化的结构
文化是人类创造的精神成果和物质成果的总和,是一个庞大的体系。
(一)意识文化 制度文化 物质文化
通常将文化分成三个层次。
第一层次,意识文化,又称精神文化、观念文化。意识文化包括两部分:(1)纯意识文化,如心理、心态、观念、思想、价值观、认知方式等;(2)理论化和对象化的意识文化,如哲学、伦理、道德、宗教、美学、音乐、诗歌、文学、绘画等。
第二层次,制度文化。制度文化包括三部分:(1)反映社会形态的基本制度,如封建制度、资本主义制度;(2)具体制度,如政治、法律、经济方面的制度,家庭、婚姻等方面的制度;(3)一般规章制度,如生产管理条例、奖惩条例。
第三层次,物质文化。物质文化是在物质产品中融有意识文化要素。建筑、园林、服饰、饮食等物质产品都有文化内涵,在不同程度上都是意识文化的载体。

5. 介绍中国地域文化与人群性格的书

易中天,中国书系.
闲话中国人,读城记 中国的男人和女人 还有一本叫什么名我记不起来了.
总之.

完全符合你的要求.

6. 历史上哪些地理因素对中国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产生过较

1、黄河中下游一来带是是中国历源史上百姓生存和繁衍的最适宜地区,在中国占主导地位的传统文化,无论是物质的,还是精神的,都是建立在农业生产的基础上的,它们形成于农业区,也随着农业区的扩大而传播。农业文明对中国文化的延续性起了很大的作用。
2、地理环境对中国文化多样性的影响主要表现为,地理障碍对人类活动、特别是交通运输的影响。不同的地理环境与物质条件,形成了不同人群的不同生活方式与思想观念,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外来文化影响。
3、地理障碍对文化的传播有很大的影响,也使中国的不同地区所受的外来文化影响和影响程度各不相同。
4、地理环境对开放与封闭的影响是相对的,首先,不存在绝对的开放或封闭的地理环境;其次在不同的生产力条件下,影响的程度是不同的;再次自然地理环境也不是决定开放与否的唯一条件,海洋并不是开放的唯一途径。
5、中国历史上确实长期缺乏开放的动力,但从某种意义上说,根本的原因并不是地理阻隔,而是中国的地理条件过于优越。

7. 12,中国文化地理环境是怎样的,对中国文化

地理环境对于人类的意义不言而喻。人类依靠地理环境进行生活和生产,也是以地理环境为依托专,文化才能形成属和发展起来。当然,中国文化也不例外。在地理环境的影响下,中国文化形成了延续性、多样性、封闭性和独立性的特点。除此之外,它对中华民族的伦理道德也有不可忽视的影响。

8. 中国文化区域差别巨大的几个因素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地域文化形成的第一个条件就是自然环境。人要靠自然环境生活,自然环境决定着人们的生活质量和状态。比如说,黄河流域的原始建筑,多半是半地穴式,而江南地区流行栏杆式的居所。很明显,气候的干湿起决定作用。
江南名郡苏杭并称,经济与文化发达。但是地利优厚并不代表文化一定发达。比如岭南籼米四季不缺,原始居民没有改良品种的必要。而长江中下游地区四季变化明显,人们必须改良品种,提高产量,才有充足粮食。这说明,自然条件优厚导致人们“不劳而获”,不利于文化的发展。不过,自然条件太恶劣也不利于文化的创造,比如沙漠。
地域文化差异的第二个因素,是地理条件的特殊。比如古代燕齐地区的人们因为海市蜃楼而信仰神仙,扬州和周围地区因为处于运河中心,所以商业文化盛极一时。
第三个因素,是特定区域的人群有明显的区域意识,并与其他区域的人群形成竞争关系。在这样情况下产生的区域文化最具历史深度、广度和高度。典型的例子就是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文化的异彩纷呈。
第四个原因就是典范人物潜移默化的影响。比如安徽桐城县,自古以文章出名,现今当地中学生文章水平也普遍很好。清代 浙东一带重视史学,是因为黄宗羲的影响,徽州一带崇尚经学,那是因为戴震的影响。更近的来说,当代安徽安庆盛行现代诗歌,是因为海子的影响。

9. 地域的地理条件与地域文化的形成有着怎样的关系

地理环境为地域文化的形成提供基础条件。文化的形成都是发生在一定的回地域中,这个地域的答自然条件在一定程度上影着该地区内文化的形成;环境条件对文化发展的影响——加速或减缓作用。在一定条件下,自然条件的优越与否影响着文化的发展。环境的差异性,使地理环境赋予不同地区以不同的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因此生产方向也将不同。
地域文化形成的首要条件就是自然环境。它决定着一个地区的人们的生存质量和心理状态。人在自然中寻讨生计得以生存,越是人类生活的早期,作用越大。地理条件的特殊或得天独厚。适合长远居住的环境。不同的地理条件所产生的风俗也必然不同。长久的发展,会形成独特的生活文化饮食作业的习惯。特定区域的人群将有明确的区域意识,并与其他区域的人群形成竞争关系。在这样情况下产生的区域文化最具历史的深度、广度和高度。

热点内容
鹿特丹港国家地理 发布:2021-03-15 14:26:00 浏览:571
地理八年级主要的气候类型 发布:2021-03-15 14:24:09 浏览:219
戴旭龙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发布:2021-03-15 14:19:37 浏览:408
地理因素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发布:2021-03-15 14:18:30 浏览: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发布:2021-03-15 14:16:36 浏览:425
工地质检具体干些什么 发布:2021-03-15 14:15:00 浏览:4
东南大学工程地质考试卷 发布:2021-03-15 14:13:41 浏览:840
中国地质大学自动取票机 发布:2021-03-15 14:13:15 浏览:779
曾文武汉地质大学 发布:2021-03-15 14:11:33 浏览:563
中国冶金地质总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网 发布:2021-03-15 14:10:10 浏览: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