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际地理形势
A. 中国目前的国际形势
还是不看国际形势了~~~世界原油涨了咋也涨,跌了咱还涨
B. 中国当前国际形势
美军远东司令官麦克阿瑟在白宫保释日本天皇,其实是为自己日后在远东的发回展大了一个答小算盘。
中国周围,如日本与东南亚,已形成“发华包围圈”!其实全是在日本与美国挑拨下进行的!
中国与俄罗斯自中苏关系而化后一直没有太好的合作!
日本,那更是不用提,真糟糕!
朝鲜,还凑合,应为它是中国扶持起来的。
美国,奥巴马之前以至于中国不太好!(应为中国共产党层打败过他)
C. 中国当前国际形势
一、国际局势保持总体和平、缓和与稳定态势,但局部性的战争、动荡与紧张有所加剧。
当前,大国关系继续以合作为主调并保持相对稳定。美欧、美俄之间因伊拉克战争出现的矛盾有所缓和,虽然双方之间深层次的矛盾和分歧并未消除;中美关系在台湾问题、经贸问题等方面面临新的考验,但双方的合作领域与共同利益仍在扩大,双边关系中的相互依存性进一步加强;中俄、中欧战略伙伴关系进一步巩固,合作关系继续加深;中日政治关系虽因日政界对二战态度、双方领土争端等问题而受到较大干扰,但双方经贸合作、文化交流和民间往来仍然高潮迭起,足见中日友好与合作基础深厚,日趋成熟,双边关系发展大势已不为局部问题所左右;中印政治与经济关系均保持积极态势,对促进地区的和平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相对稳定的大国关系,反映和平与发展作为当今世界的主流不可逆转。
然而,当前国际形势亦有相当严峻的一面。地区性的战争和暴力冲突此起彼伏,局部性的动荡与紧张有所加剧,当今世界很不太平,和平与发展面临的问题愈加紧迫。局部性的战乱、动荡与紧张已从三个方面对世界和平、稳定与发展带来严重冲击。其一,不同程度地破坏甚至摧毁了有关地区的和平与发展环境。这不仅使一些地区的人民生活被置于水生火热之中,而且使这些地区与世界其他地区的发展水平拉大,导致世界发展不平衡问题进一步加剧。其二,间接影响了整个世界的发展环境。如今国际石油价格居高不下,相当程度上是由于国际冲突和国际地缘政治因素中的不确定因素引起的。其三,增添了大国关系中的隐患,从而威胁整个世界的和平与稳定。当今许多局部冲突和地区争端都发生在国际地缘政治和地缘经济的敏感地带,直接间接牵动世界主要国家在这些地区的战略利益。事实上,在当今多数地区性冲突的背后,都有不同大国之间的利益角逐。地区性冲突、战乱的增多和加剧,必然导致大国利益关系的复杂化,对大国关系构成负面冲击,在一定情况下甚至有可能引起大国之间矛盾的激化,不利于世界的和平与稳定。
二、霸权主义是当今世界动荡不安的主要根源;美霸权主义在伊拉克虽遭受挫折,但元气未伤,美谋求单极世界霸权的势头仍将延续相当一段时期;单极与多极之间的国际秩序之争,仍是国际斗争的主线。
当今世界多数热点问题,如伊拉克战争的各种后遗症、巴以冲突的持续和升级、朝鲜半岛形势的紧张,虽涉及各种复杂因素,但从根本上说都与霸权主义干预密切相关。霸权主义直接间接地引起、激化或加深了当前世界的许多地区性冲突、动荡和紧张,是不争的事实。
目前,由于在伊拉克遭受一定挫折,美霸权战略的策略和手法有所调整。美在伊战后治理问题上面临的困境超出布什政府当初的想象。伊战后,美在伊拉克迅速稳定局势、以美式民主改造伊拉克社会以及将投放在伊拉克的大批美军战略力量抽出他用等计划不仅一一落空,而且不得不面对伊战带来的种种问题和压力,如伊境内连绵不断的恐怖袭击和暴力事件、持续攀升的美军伤亡人数、美军虐俘丑闻、以及始终不能为发动伊拉克战争找到一条法理上站得住脚的理由,等等。美为借助联合国及国际社会帮助其解脱在伊拉克等问题上的窘境,单边主义姿态有所收敛。不过,迄今为止,美谋求霸权的势头没有因此而受到根本性遏制。美在伊拉克等问题上的姿态变化虽暴露美难以单枪匹马独步世界,但与越南战争不同,在伊拉克受到的挫折并未使美伤筋动骨,没有动摇美推行强权政治所依赖的实力基础,亦难以使布什政府对其霸权战略进行全面反思,从根本上吸取教训。
D. 目前中国面临的国际形势
第一部 政治篇
一 冷战结束后的国际政治新格局
1 不可逆转的多极化趋势
2 美国企图依恃超强实力构建单极世界
3 “单极”和“多极”的斗争与协调
4 新世纪多极格局之下的联合国
二 新世纪国际秩序面临严峻挑战
1 国际形势复杂多变
2 “新干涉主义”威胁国际秩序
3 国际社会对“新干涉主义”进行“反遏制”
三 无法回避的周边热点问题
1 阿富汗:内忧外患,危机四伏
2 克什米尔:印巴冲突的难解仇结
3 朝鲜半岛:阳光并不能遽然消融的冷战冰川
4 台海风云,风起云涌
5 不平静的南中国海
四 面向新世纪的中美俄大三角关系
1 美俄关系:不平衡的较量
2 中美关系:无论“伙伴”还是“对手”,谁也离不开谁
3 中俄关系:开创历史新纪元
4 中美俄大三角与欧盟
五 21世纪世界新格局中的中国
1 中国:大展身手的21世纪
2 挑战与回应:中国21世纪面临的压力及应对策略
3 “中国威胁论”可以休矣
第二部 经济篇
一 世界经济面临转折点
1 世界经济阴晴不定
2 经济发展前景光明
3 产业结构调整是发展的动力
4 中国面对的经济课题及相应措施
二 经济全球化——不可逆转的潮流
1 经济全球化的初步解读
2 经济全球化是一柄双刃剑
3 经济全球化与区域经济合作
4 中国如何面对经济全球化
三 亚洲金融危机与国家经济安全
1 往事不堪回首
2 亚洲金融危机的原因
3 金融危机过后的反思
4 中国维护经济安全的对策
四 面对入世的机遇和挑战
1 入世带给我们的机遇
2 入世后我们必须面对的挑战
3 深入学习,准确把握世贸规则
五 连绵不断的贸易战
1 发达国家之间的贸易战
2 中国也已置身于贸易战的硝烟之中
3 贸易战带给我们的启示
六 直面反倾销
1 倾销究竟为何物?
2 为什么受伤的总是我们?
3 积极应对反倾销
4 反倾销也应该成为我们手中的利器
第三部 军事篇
一 充满变数的世界军事形势
1 一超多强的过渡时期格局
2 军事同盟违背潮流长足发展
3 地区冲突频发、局部战争不断
4 各国竞相发展军事力量
5 维和与反恐——本本都是难念的经
二 美国调整军事战略重点
1 美国的“敌人”和“假想敌人”
2 美国的战略调整及表现
3 美国战略调整原因何在
4 美国将战略重点移向亚太了吗?
5 对我国安全构成的战略威胁
三 印度军事力量悄然崛起
1 印度军事实力状况——面向“一等军事强国”
2 “争当世界一等强国”的扩张战略
3 印度扩张战略对我国的威胁
四 不甘心只做经济大国的日本
1 死灰复燃——军国主义的复活
2 不遗余力——军事实力不断壮大
3 转守为攻——军事野心的膨胀
4 鉴史察今,警惕日本危害亚太安全
五 加强国防建设,保卫国家安全
1 对和平不能抱不切实际的幻想
2 军事建设是国家安全的根本保证
3 驾驭现代战争的基本样式
4 把握对战争影响重大的决定性因素
5 人民战争是打赢高技术局部战争的必然选择
六 打赢高技术局部战争必须拥有“杀手锏”
1 高技术武器装备在现代战争中的地位空前提高
2 先进的武器装备是决胜高技术战争的物质基础
3 中国发展高技术武器装备的重大成果
4 什么是我们的“杀手锏”?
5 如何发展我们的现代化武器装备
第四部 科技篇
一 知识经济风起云涌
1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2 知识经济及其特点
3 知识经济拉大贫富差距
二 三驾马车拉动21世纪的高科技
1 信息技术全面开花
2 生物技术突飞猛进
3 纳米技术崭露头角
4 高科技给人类带来新难题
三 新世纪的竞争归根结底是科技的竞争
1 科学技术推动了五次世界生产力高潮
2 经济发展的竞争主体是科学技术
3 科技竞争力:一个国家国际竞争力的核心
四 全球竞相抢占科技制高点
1 不在同一起点上的竞争
2 美欧一马当先
3 亚非拉不甘落后
4 争夺科技制高点:中国两代领导人一脉相承的战略思路
五 中国构筑面向21世纪的科技创新体系
1 国家创新体系
2 技术创新工程
3 高等教育“211工程”
4 知识创新工程
E. 当前中国面临的国内外形势措施
是挑战?也是机遇!
现如今世界形势正在经历着巨大的变革,尤其是新冠病毒疫情,更是对世界未来的发展铺上了一层谜团。那么在这层谜团下,我们又应该如何发展自我才能获得最大利益呢?
科技发展是重中之重
科技依旧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增长最重要的推力,在新旧动能转化的过程之中,我们的创新驱动明显相比其他国家有些不足,总体上依旧有着很大的进步空间。并且传统经济方式体积过大也是我们所面临的一大挑战之一,如何减缓负担,进行供给侧改革,拉动国内对高端质量产品的需求,这是中国未来最要注重的问题。
因此只要我们在国内做好规划,突破中等收入陷阱,就能为中国未来发展打下一层很好的后盾。
推动多极化
现如今世界正在混乱状态之中,有人说这是两极化世界,有很多人说这依然是多极化世界,作为世界一级的中国,我们的最好策略应该是推动多极化发展。毕竟国有国之间实行的是丛林法则,所有人都在尽可能的追求利益,并且互相是不信任的。在这种不信任之下,人们都会下意识的想去削弱其他国家对自己的威胁,但是如今各个国家之间都有地理隔阂,并且武器的杀伤范围也越来越大,大家不得已选择彼此共存的策略,而不是互相倾轧。
包括我们在未来过程中快速崛起,那么势必会碰到其他人的利益蛋糕。这个过程中没有对错之分,大家的立场不同,利益不同,自然选择的道路也会不同,只要利益冲突就会立刻翻脸。面对其他国家的打压和争夺利益,蛰伏自己的策略已经走不下去,我们应该思考如何选择对策。
在冷战之后,我们一直在推行多极化,试图用其他国家的角逐和自己的崛起来分散世界霸主的强权,而这也是对于世界稳定、未来发展最好的道路。
对于我们自己而言,多极化也是最有利于中国发展的道路,只有世界百花齐放,那我们才能够借此找到可以合作的伙伴,不顾外界打压实行策略。不管世界有什么样的状态,让我们完成推行多极化的目的,让我们便不会四面受敌。
现如今,在科技封锁之下实现创新飞跃,推动多极化发展,争取人民币的货币交流地位……这都是中国将要面对的挑战和机遇。
F. 中国的地理形势
1.位置
我国的海陆位置:亚洲东部、太平洋的西岸。
我国的经纬度位置:我国领土南北跨越的纬度近50度,大部分在温带,小部分在热带,没有寒带。我国东西跨越经度60度多,最东端的乌苏里江畔和最西端的帕米尔高原高原时差4小时多。
2.辽阔的疆域
我国领土辽阔广大,总面积约960万平方千米,仅次于俄罗斯、加拿大,居世界第3位,差不多同整个欧洲面积相等。我国领土的四端为:最东端在黑龙江和乌苏里江的主航道中心线的相交处(135ºE多),最西端在帕米尔高原附近(73ºE),东西跨经度60多度,东西相距约5000千米,南端在曾母暗沙(4ºN)、最北端在漠河以北黑龙江主航道的中心线上(53ºN)多,南北跨纬度约50度,南北相距约5500千米。
3.疆界和邻国
我国陆上疆界两万多千米与我国相邻的国家有14个。东邻朝鲜,北面是俄罗斯、蒙古,西北和西南面同哈
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尼泊尔、不丹接界。南接越南、老挝、缅甸。
我国大陆海岸线长达18000多千米,自北向南濒临的近海有渤海、黄海、东海和南海。我国的领海,是指从海岸基线向海上延伸到12海里的海域。渤海和琼州海峡为我国内海。沿海分布有台湾岛、海南岛、舟山群岛、南海诸岛等5000多个大大小小的岛屿。同我国隔海相望的邻国有:韩国、日本、菲律宾、马来西亚、文莱和印度尼西亚六个国家。
4.行政区划
我国现在行政区基本划分为省(自治区、直辖市)、县(自治县)和乡(镇)三级,省级行政单位包括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和2个特别行政区。在历史上全国划分东北区、华北区、华东区、中南区、西南区和西北区6个大区。香港、九龙、澳门是我国领土的一部分。中英两国政府于1984年12月签署有关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我国政府于1997年7月1 日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在香港设立香港特别行政区,实行“一国两制”。
我国同葡萄牙政府于1987年4月在北京共同签署了关于澳门问题的联合声明,声明重申,澳门是中国领上。我国政府已于1999年12月20日对澳门恢复行使主权,在我国行使主权下的澳门实行“一国两制”。
G. 论当今中国国际国内形势
当前乃至今后一个时期,既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也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战略机遇期。这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认识:
第一,从国际环境来看,随着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趋势的不断发展,随着我国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随着我国和世界的相互联系日益加深,所有这些都对我们党同国际社会交往的能力,包括妥善处理国际事务,妥善处理各种经贸摩擦,妥善处理市场、人才、资源等方面的竞争,维护我国的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安全的能力,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同时,这也为我们党加强这方面的能力建设提供了难得的机遇。
第二,从国内环境来看,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我们党的历史方位发生了两个根本转变:一是从革命党转变为执政党;二是从一个受到外部封锁和实行计划经济条件下领导国家建设的党,转变为一个在对外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领导国家建设的党。这是一项前无古人的开创性事业,既没有成功的先例可循,也没有现成的模式可鉴,唯有通过不断总结自身执政实践的经验,又不断借鉴其他国家执政党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才能不断提高我们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提高抵御风险和拒腐防变的能力。这当然同时也为我们加强这方面能力建设提供了难得的机遇。
第三,从发展环境来看,随着我国进入由人均国内生产总值1000美元向3000美元跨越的关键时期,我们既迎来了我国的“黄金发展期”,也进入了一个“矛盾凸显期”。如果我们能正确反映、妥善协调、充分兼顾不同方面群众的利益,并不失时机地建立起正确处理新形势下人民内部矛盾的工作机制和社会利益协调机制,就会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在这个阶段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加快推进我国的现代化建设;反之,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就可能出现停滞甚至倒退。因此,这对我们党的执政能力是一个严峻考验,同时也为我们党加强这方面的能力建设提供了难得的机遇。
第四,从国家主权和安全环境来看,加强国防建设和军队建设,以及按照“一国两制”方针保持香港和澳门的繁荣稳定、完成祖国统一大业,同样是对我们党的执政能力的重大考验。“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最早是为解决台湾问题提出来的。如果香港、澳门问题处理得好,就会对解决台湾问题起到重要示范作用。反之,就会对台湾问题的解决带来十分不利的影响。所以,处理香港、澳门问题和解决台湾问题,既考验我们党的执政能力,又锻炼和提高我们党的执政能力。这当然也为我们党加强这方面的能力建设提供了难得的机遇。
H. 当前中国面临着怎样的国际国内形势
其一,世界经济多“愁”善“感”,国际经贸规则博弈加剧。金融危机爆发八年之后,世界经济复苏仍动力不足,IMF预测年增长3.6%。2015年末,美联储正式开启加息进程,预计2016年将循序渐进、逐步加息,以免美国经济复苏因加息过猛过快而“熄火”。由于全球需求持续不振,国际大宗商品行情看跌,油价维持在超低位,加之随着美联储加息导致新兴经济体资金加速外逃,依赖资源能源出口的新兴市场国家将受到更大冲击,其金融与债务风险累积,一些拉美国家面临社会和政治风险。
与此同时国际经贸规则博弈加剧。美国热衷搞“小圈子”,包括对新兴经济体利诱分化,一面加快落实TPP,一面加紧推进TTIP等谈判,企图以新规则体系排挤孤立新兴大国,竭力围堵中国的“一带一路”与亚投行等。
其二,大国关系的演变需高度关注。表现在一是西方大国加紧“抱团”。美欧将进一步强化北约,以共同应对俄罗斯“扩张”、中东乱局与国际恐怖主义带来的挑战,在此过程中美欧的分歧亦现;美日同盟加固,美对日倚重与日替美“分忧”同步加强,针对中国崛起相互利用的一面增加;日本欲藉主办七国集团峰会将自己打扮成原子弹乃至二战的“受害国”,企图混淆是非、自我漂白。
二是美俄矛盾的一面凸显,竞争激烈。美俄围绕乌克兰问题的制裁与反制裁将继续,彼此地缘角逐延伸至叙利亚等中东地区。此外,美国对中国崛起的危机感与焦虑感增大,对华政策逞强使绊的一面更为突出。
其三,“选举年”相关国家政局变动带来变数。
周边多国迎来换届。蒙古国将举行议会选举,执政的民主党与在野的人民党势均力敌;越南共产党即将举行十二大,越内政外交变化的不确定增加;缅甸将进入民主联盟上台执政新时代,新总统预计于3月就职,缅军方与民盟进入博弈磨合期,缅甸走向尚待观察。
美国总统大选牵动全球。民主与共和两党均难获得绝对优势,“巧妇”希拉里在民主党内胜出的可能性大,而共和党则混战不已,“奇葩”特朗普能走多远存疑。在两党恶斗加剧的情况下,竞选双方可能再度拿中国“说事儿”,乃至竞相对华抹黑,中美关系舆论氛围不容乐观。在此背景下中美竞合博弈将趋复杂激烈,竞争面会更突出,应做好风险管控预案。
其四,亚太、中东、东欧仍是三大热点地缘板块。
在中国周边,外力作用将致使海洋争端持续“发烧”。美国以“维护航行自由”为幌子,针对中国南沙岛礁建设持续施压,正策划美日等在南海的联合军演、巡航等。菲律宾挟美自重,对中国倒打一耙开展所谓法律战,其“南海仲裁案”可能在2016年6月作出裁决,中国的南海维权主张面临挑战。日本加紧推行“新安保法”与扩军备战。朝鲜半岛不确定性仍大,特别要高度关注朝鲜进行核试验的动向。阿富汗塔利班暴恐活动有加剧趋势,安全形势依然严峻。
中东乱局步入第六年后,围绕打击极端组织“伊斯兰国”的各方复杂角力,地区秩序重建异常艰难。尽管政治解决叙危机进程已启动,但没有一方占据压倒性优势,新的一年中主要大国加大介入力度,“挺巴(沙尔)”、“倒巴(沙尔)”两方阵线分明,也直接影响到打击“伊斯兰国”的效果。此外,也门战乱将持续,巴以矛盾紧绷短时间内难以缓解。
乌克兰问题正呈现长期化趋势,由于北约与俄罗斯针锋相对,乌东部战火重燃不无可能。各方对落实“新明斯克协议”意愿不足,俄与西方的地缘矛盾难以解决。
其五,全球性挑战有增无减,全球治理体制变革仍任重道远。
由于“伊斯兰国”等暴恐势力在全球扩散流窜,国际反恐形势持续严峻,西方大国固执双重标准致使国际反恐合作成效不彰;网络空间治理规则之争将更趋激烈,中方近日提出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受国际社会好评,但美国仍谋网络霸权;美国将于2016年3月主办新一轮核安全峰会,伊核协议达成后兼顾和平利用核能与维护核不扩散机制面临新契机,但确保核材料与核设施安全的挑战犹存;G20进入中国时间,中国将力争为全球经济发挥应有的领航作用,人民币被纳入IMF特别提款权货币篮子后将于2016年10月1日正式生效,中国在全球经济治理中的话语权提升。此外,2016年联合国秘书长面临改选,新“掌门人”竞争激烈,女性人选呼声较高,是否有第一位女性秘书长产生值得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