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高中人文地理课本
⑴ 高中地理中关于美国需要掌握哪些内容
美国:25°N-49°N,120°W-75°W
国土组成:本土48个州,1个特区,还有阿拉斯加州(最大州)和夏威夷州(有檀香山)。
优越的自然条件:
①有利的位置——本土都在温带(南部为亚热带),阿拉斯加在高纬度, 属于寒带和亚寒带,夏威夷在热带。
②便利的海运——本土三面濒临海洋(东临大西洋,西临太平洋,南临墨西哥湾),众多的良港。
③优越的地形和气候条件——平原面积占全国面积一半以上,耕地占世界的10%,气候具有多样性,水热组合较好。
④庞大而完整的水系——密西西河和五大湖为灌溉、航运和发电提供便利,是世界第四长河。
⑤矿产、森林、草原等自然资源丰富——发展工矿业、农牧业条件优越,是世界最大矿产生产国。
·矿产地有:阿巴拉契亚北部、西部的煤,五大湖西部的铁,德克萨斯州内陆及墨西哥沿岸的石油。
·不利的条件有:缺乏热带气候,成为最大的热带经济作物进口国;西部高原山间盆地的干旱区需要灌溉水源;有冬季寒潮、霜冻,夏秋飓风等气象灾害,西部多地震。由于资源的高消费和浪费仍大量进口钢材等产品,也是世界进口石油、矿产最多的国家。
多民族国家和种族间的不平等。人口2.7亿,白种人占80%以上,有色人种主要是黑人,旧金山、洛杉矶、纽约有华人聚居,人口分布在沿海平原和五大湖区域,东北部人口稠密,西部高原人口稀疏(原因:东北部气候湿润,交通便利,港口优良,殖民者最先到达,是世界工业最发达、金融贸易区)。近几十年来,人口由东北部向南部、西部“阳光地带”迁移(原因是:南部、西部新兴工业的兴起,提供多种就业机会;阳光充足,环境优美洁净;旅游业的发展)。
农业生产特点:现代化和专业化,是农业大国,农产品输出最多的国家,但热带农产品需进口。农业实现高度机械化,劳动生产率高。农业生产地区专门化:分为棉花带、玉米带、小麦带、乳畜带、畜牧和灌溉农业带等,便于充分利用自然条件,大规模使用农业机械,提高农业生产技术。
发达的工业:工业现代化程度高,是输出工农业产品数量最多、产值最大的国家。本国消费量大,是世界进口小汽车、钢铁、石油、纺织品最多的国家,并且进口大于出口。美国在中国的品牌有:麦当劳、肯德基、微软、摩托罗拉、宝洁、通用、沃尔玛等。由于西欧、日本的兴起,其经济地位在下降。
三大工业区:以落基山为线分为①东北部地区(开发最早,煤铁资源丰富,运输便利,平原土壤肥沃;集中了钢铁、汽车、化学等部门);②南部地区(有新兴的石油、飞机、宇航、电子等工业);③西部地区(地域最广,矿产资源丰富,宇航、电子、飞机发展快,加利福尼亚州最发达)。
美国各工业部门:能源-石油消费量占世界1/3,火电占全国的80%,核电发电总量世界第一。
钢铁-匹兹堡曾是“钢都”,后来芝加哥、底特律、克利夫兰、布法罗兴起。
机械-是美最重要工业部门。底特律是汽车城,洛杉矶、亚特兰大也是中心。航空航天-洛杉矶、西雅图是飞机制造;休斯敦是宇航中心,卡纳维拉尔角是火箭发射基地。
主要城市: ①纽约-美国最大城市,最大工商业、金融、贸易中心和港口,联合国总部所在地。自由女神像是标志,市中心在曼哈顿岛上,华尔街是金融街。大西洋岸有波士顿、纽约、费城、华盛顿等“波士华”城市带。 ②华盛顿-政治中心,有白宫、国会大厦,70多万居民,黑人占70%(黑人比例最高城)。 ③芝加哥-中部地区最大城市,密歇根湖南部,有机械、钢铁、肉类加工。 ④休斯敦-南部最大城,全国最大石油工业、炼油中心,发展石化、宇航中心。南部还有重要港口新奥尔良,重要城市伯明翰、达拉斯、亚特兰大,佛罗里达的迈阿密。 ⑤旧金山-美国华人最多城市,东南面的硅谷是微电子工业中心。 ⑥洛杉矶-西部最大城市,附近有好莱坞影城。
⑵ 北美人文地理
地形
大陆海岸线长约6万公里。西部的北段、北部和东部海岸比较曲折,多岛屿和峡湾;南半部海岸较平直。半岛总面积约为210万平方千米。岛屿总面积约400万平方千米,居各洲之首,其中格陵兰岛为世界最大岛。
全洲平原和丘陵约占总面积的42%,海拔500米以上的高原和山地约占58%,平均海拔约为700米。大陆地形的基本特征是南北走向的山脉分布于东西两侧与海岸平行,大平原分布于中部。地形明显地分为三个区:
== ※东部山地和高原 ==
圣劳伦斯河以北为拉布拉多高原,以南为阿巴拉契亚山脉,地势南高北低,海拔一般为300~500米。阿巴拉契亚山脉东侧沿大西洋有一条狭窄的海岸平原,西侧逐渐下降与中部平原相接。
== ※中部平原 ==
位于拉布拉多高原-阿巴拉契亚山脉与落基山脉之间,北起哈德逊湾,南至墨西哥湾,纵贯大陆中部。平原北部多湖泊和急流,南部为密西西比河平原。平原西部为世界著名的大平原。
== ※西部山地和高原 ==
属科迪勒拉山系的北段,从阿拉斯加伸展至墨西哥以南,主要包括三条平行山脉,由东至西为:落基山脉、阿拉斯加山脉-加拿大海岸山脉-喀斯喀特岭-内华达山脉、加拿大西部沿海岛屿-美国海岸山脉,其中阿拉斯加山脉中的麦金利峰海拔6194米,为北美洲最高峰。东部山脉和中部山脉之间为高原和盆地,大盆地南部的死谷低于海平面86米,为西半球陆地的最低点。
气候
北美洲地跨热带、温带、寒带,气候复杂多样。由于所有的山脉都是南北或近似南北走向,故从太平洋来的湿润空气仅达西部沿海地区;从北冰洋来的冷空气可以经过中部平原南下;从热带大西洋吹来的湿润空气也可以经过中部平原深入到北部,故北美洲的气候很不稳定,冬季有时寒冷,有时温暖,墨西哥湾沿岸的亚热带地区,冬季也会发生严寒和下雪的现象。
水文
北美洲的外流区域约占全洲面积的88%,其中大西洋流域面积约占全洲的48%,太平洋流域约占20%。除圣劳伦斯河外,所有大河都发源于落基山脉。落基山脉以东的河流分别流入大西洋和北冰洋,以西的河流注入太平洋。内流区域(包括无流区)约占全洲面积的12%,主要分布在美国西部大盆地及格陵兰岛。
密西西比河是北美洲最大的河流,按长度为世界第四大河。重要的河流还有:马更些河、育空河、圣劳伦斯河和格兰德河等。北美洲的河流上多瀑布,落差最大的瀑布是约塞米蒂瀑布,落差达700米;尼亚加拉瀑布,落差51米,宽1240米。
北美洲多湖泊,淡水湖总面积约40万平方千米,居各洲首位。湖泊主要分布在大陆的北半部。中部高原区的五大湖:苏必利尔湖、休伦湖、密歇根湖、伊利湖、安大略湖,总面积为245 273平方千米,是世界上最大的淡水湖群,有“北美地中海”之称。其中苏必利尔湖为世界第一大淡水湖。
人口
全洲人口分布很不平衡,绝大部分人口分布在东南部和西南部沿岸地区。面积广大的北部地区和美国西部内陆地区人口稀少,有的地方甚至无人居住。居民主要为来自欧洲移民的后裔,其中以盎格鲁萨克逊人最多,其次是黑人、印第安人、混血种人,还有少数的犹太人、日本人和华人等。主要信基督新教和天主教。通用英语和西班牙语。
经济
美国和加拿大是工业基础雄厚的发达国家,科学技术先进,农业也极为发达,农业生产机械化程度很高。北美洲其他国家除墨西哥外,多为单一经济国家。中部平原是世界著名的农业区之一,农作物以玉米、小麦、棉花、大豆、烟草为主。中美洲和加勒比海诸国主要产甘蔗、香蕉、咖啡、可可等热带农作物。
可以参考维基网络
⑶ 中国地理和世界地理是高中的哪个课本
高中地理书大体是按“人文地理”和“自然地理”两个模块划分的回,初中地理则答是“世界地理”和“中国地理”。而中国地理和世界地理里面都有人文地理和自然地理两部分。比如气候属于自然地理,而农业工业属于人文地理。所以,高中地理没有明确的中国地理和世界地理部分,有的穿插在自然地理、人文地理之中,有的则需要初中课本进行补充。
⑷ 高中人教版地理课本为什么没有涉及加拿大的内容
加拿大虽然是发达国家,但是他在国际上的话语权不大,没有什么国际影响力,课本的例子讲的都是典型,而加拿大没有什么典型的特点。关键还有更重要的一个国家在他下面。。。
⑸ 人教版高中地理课本有几本书啊
一共有9本,分别是:
3本必修:
必修1自然地理、必修2人文地理、必修3区域地理
6本选专修:
选修1宇宙与地球、属选修2海洋地理、选修3旅游地理、选修4城乡规划、选修5自然灾害与防治、选修6环境保护
高中地理中的自然地理(主要是上册),学习时应该采用偏重理科的学习方法,理解重于记忆,会用为目的,侧重于对地理原理、地理规律的运用,联系实际分析解决问题。
(5)美国高中人文地理课本扩展阅读:
高中地理中的自然地理(主要是高中地理上册部分),包括宇宙、大气、海洋、陆地等,主要属于理科内容。特别是其中的地球运动及时间计算、太阳高度角、各种日照图以及气候、洋流、各种等值线图等内容,具有鲜明的理科特点,需要较多的逻辑思维。
学习时,应该采用偏重理科的学习方法,强调理解重于记忆,以会用为目的,侧重于对地理原理、地理规律的理解运用,联系实际分析解决问题。平时还应多做练习,重视解题思路,特别要多画图,以加深理解和巩固所学知识。
高中地理中的人文地理(主要是高中地理下册和选修教材一)和区域地理(选修教材二),主要属于文科内容,适合采用偏重文科的学习方法,在理解的基础上加强记忆非常重要。
参考资料:网络-高中地理
⑹ 美国人文地理简介
美国国土地形变化多端,地势西高东低。东海岸沿海地区有着海岸平原,南宽北窄,一直延伸到新泽西州,在长岛等地也有一些冰川沉积平原。
人口3.24亿(截至2017年1月)。非拉美裔白人占62.1%;拉丁裔占17.4%,非洲裔美国人占13.2%,亚裔占5.4%,混血占2.5%,美国印第安人和阿拉斯加州原住民占1.2%,夏威夷原住民或其他太平洋岛民占0.2%(少部分人在其他族群内被重复统计)。通用英语。
美国人平均寿命在2009年首次突破78岁,达到78.2岁。人口死亡率也创历史新低。
美国国会为最高立法机构,由美国参议院和美国众议院联合组成。国会的主要职权有:立法权、行政监督权、条约及官员任命的审批权(参议院)和宪法修改权。对总统、副总统的复选权等。
美国2001年美国经济在经历长达十年的增长后陷入短暂衰退,之后进入新一轮繁荣期。2007年美国经济下行因素增多,7月次级房贷危机全面爆发。2008年9月,随着雷曼兄弟等多家金融机构接连破产、被兼并或由政府接管,美国次贷危机迅速升级演变成大萧条以来最严重的国际金融危机。
(6)美国高中人文地理课本扩展阅读:
美国的国家象征:
1、国旗
星条旗(Stars and Stripes)。呈横长方形,长与宽之比为19:10。主体由13道红、白相间的宽条组成,7道红条,6道白条;旗面左上角为蓝色长方形,其中分9排横列着50颗白色五角星。红色象征强大和勇气,白色代表纯洁和清白,蓝色象征警惕、坚韧不拔和正义。
2、国徽
主体为一只胸前带有盾形图案的白头海雕(秃鹰)。白头海雕是美国的国鸟,它是力量、勇气、自由和不朽的象征。盾面上半部为蓝色横长方形,下半部为红、白相间的竖条,其寓意同国旗。
3、国花
玫瑰花,象征着美丽、芬芳、热忱和爱情。1985年经参议院通过定为国花。
4、国鸟
白头海雕(秃鹰)。美国是世界上最先确定国鸟的国家。白头雕最早出现于美国的旗帜上是在独立战争期间。1776年7月4日第二次大陆会议发表了《独立宣言》并决定新生的美国必须有一个特殊的国徽。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美国
⑺ 美国地理的人文地理
17 世纪以前,北美广大原野仅有印第安人和爱斯基摩人居住,但经过百余年专的移民,这里已成为欧洲属人的新家园,而其中最主要的为英国人所建立的 13 州殖民地。 1776 年 13 州宣布脱离英国而独立, 1783 年美英签定巴黎条约,结束了独立战争。之后几经协商与改革,联邦体制的美国于法国大革命前夕,正式登上世界舞台。 19 世纪初的西拓运动和 1861 年的南北战争,不但拓展了疆土,也巩固了联邦政府的中央领导。
⑻ 推荐几本关于美国各城市或各地人文地理的书,要详细的,谢谢。
游遍美国(图说天下)
⑼ 美国人文地理简介
【人文地理】17 世纪来以前自,北美广大原野仅有印第安人和爱斯基摩人居住,但经过百余年的移民,这里已成为欧洲人的新家园,而其中最主要的为英国人所建立的 13 州殖民地。 1776 年 13 州宣布脱离英国而独立, 1783 年美英签定巴黎条约,结束了独立战争。之后几经协商与改革,联邦体制的美国于法国大革命前夕,正式登上世界舞台。 19 世纪初的西拓运动和 1861 年的南北战争,不但拓展了疆土,也巩固了联邦政府的中央领导。
⑽ 请问关于美国地理的书哪本好呢
关于美国地理方面较好的书籍:《美国国家人文地理杂志》、《环球人文地理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