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地理人文 » 海南岛自然地理人文地理

海南岛自然地理人文地理

发布时间: 2021-02-25 04:22:36

1. 急急急!!求解答台湾岛和海南岛的地理区域差异!!(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两方面答)

我来补充一点吧,台湾一直被殖民很久,从荷兰到日本,还有就是国民党迁过专去属的传统文化以及国宝,文化多样性上比海南要丰富的多,从地理位置上讲,海南岛,没有腹地的支撑,周边国家都是发展中国家,而且难以发挥港口的功能。

2. 南北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不同简洁一些

自然地理有:

1.南方是亚热带季风气候,北方是温带季风气候.

2.南方冬季一月气温高于0度,北方低于0度.

3.南方植被类型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北方是温带落叶阔叶林.

4.南方耕地类型为水田,北方为旱地.

人文地理有:

1.南方屋顶多为尖顶,北方平顶.

2.南方方言众多,北方多为普通话.

3.南方水陆交通运输便利,北方陆上交通便利.

4.南方人喜食大米,北方主要以小麦为食.

3. 人文地理学作文 写三亚的

三亚市地处中国海南省(海南岛)最南端.这里四季如夏,可谓三冬不见霜和雪,四季鲜花常盛开,素有"东方夏威夷"之称。这种气候最宜旅游休闲度假。全市面积1919.6平方公里,境内海岸线209.1公里,有19个港湾。主要港口有三亚港、榆林港、南山港、铁炉港、六道港湾等。主要海湾有三亚湾、海棠湾、亚龙湾、崖州湾、大东海湾、月亮湾等。有大小岛屿40个,主要岛屿10个,面积较大的是西岛、蜈支洲岛。

三亚古称崖州,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据考证三亚落笔洞一万年前就有人类活动;沿海一带还发现古波斯人的墓群。早在秦始皇时期设置南方三郡崖州是其中之一的象郡。因其远离帝京,孤悬海外,自古以来一直被称为"天涯海角"。名僧鉴真,宋代名相赵鼎和纺织家黄道婆等先后来过崖州,现在相关景点都有雕像以示纪念。

三亚市是汉、黎、苗、回等20多个民族聚居的地方。全市总人口45.6万(城区人口13万人),其中黎族17.3万人,苗族0.3万人,回族0,6万人。各民族勤劳智慧,能歌善舞,创造了源远流长的文化艺术。少数民族仍保其特有的文化和风俗。浓郁的乡土气息,多姿的民族风情,多彩的民族艺术吸引了大批中外游客前来探访。

悠久的历史和多民族聚居铸就了多姿多彩的民间文化艺术也孕育了极有浓郁乡土风情的工艺精华、宗教文化。传统的风俗与文化生活令人怦然心动。三亚文化艺术有神话传说、民间舞蹈、民族音乐、雕塑、园林、宗教、工艺品等等。体裁多样,形式各异,美化了三亚,精装了三亚,使游客们赏心悦目,叹为观止。

黎苗歌舞是三亚舞蹈艺术的代表,其舞姿提炼于狩猎耕作基本动作,其旋律提炼于民间传统歌谣。每逢丰收,新春佳节,"三月三"黎苗同胞不约而同,携妻带子,来到村寨开阔之地燃起火把,敲响铜锣,舞起"打鹿舞"、"鹿回头"、"椰壳舞"等欢庆舞蹈,自娱自乐,唱也融融,舞也融融。其中《跳柴舞》被评为全国优秀舞蹈节目,并被定为全国少数民族保留舞蹈之一。

姿态各异的椰工艺品、贝雕工艺品及各种海洋动物标本、蝴蝶标本,是三亚新近崛起于海南旅游商品市场的工艺美术新品种。民间艺人利用椰壳资源,摄取生活中的神话传说为表现体裁精心雕刻,再现生活。三亚的民间编织历史悠久,扬名海内外。大体可分为:布织和竹织。布织主要以黎族织绵为代表,图案精美,色彩斑澜。有毯、布巾、腰带、头盖、背包、裙等各种款式;民间竹织以山间竹子为材料,经劈刮、刷亮等复杂工序,制成品种齐全、观赏实用皆宜的竹器工艺美术品。

天之涯,海之角,千里迢迢路茫茫,“同是天涯沦落人”让多少谪官贬臣凄楚悲沧,泪洒天涯路。可今日的三亚已非昨日的天涯,“万丈炎荒无觅处,花映天涯海角新”。三亚以其山海奇观、阳光沙滩、椰风海韵吸引着无数中外游客。这座总面积

1919平方公里、人口 44. 5万、聚居着黎、苗、回等少数民族的滨海旅游城市,宛如一颗美丽的浮珠镶嵌在南海碧波之中……

当北国千里冰封、万里雪飘之时,三亚这片热土依然绿意盎然,暖风袭人。“海外风光别一家,四时杨柳四时花。寒来暑往无人会,只看桃行纪岁华”。明朝琼州知府方向的这首诗描写三亚四季如春、风景秀丽的独特自然景观,已被人们广为流传。这里集中了阳光、海水、沙滩、空气、森林

动物、温泉、岩洞、风情和田园等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并形成了山、城、沙、海、港自然结合在一起的奇特景观。到处可见山峦翠绿。碧波环抱、椰林掩映,呈现着一派旖旎的热带海滨风光,置身其中,犹如仙家境地。闻名中外被称为“东方夏威夷”的“天下第一湾”亚龙湾,享有“三亚归来不看海,除却亚龙不是湾”的美誉。日间看云观潮、纵情碧波,夜里听涛入眠、梦系蓬莱的大东海,沙平水暖,是冬泳胜地。鹿回头山顶公园上的巨型石雕,在默默地诉说着黎家猎手和鹿女的美丽动人的爱情故事。被国外游客称为“北览万里长城,南游天涯海角”的天涯海角风景区,巨石突几,惊涛拍岸。以“缥缈云天外,海际树千帆”而著称的海山奇观旅游区。以佛教文化为主的南山文化旅游区。古崖州城、伊斯兰古墓群、羊栏清真寺……独具一格的人文景观,让游人抚古思悠,驻足留连留恋。玩海面、住海边、吃海鲜,充分展示了这座滨海旅游城的特色。宽阔洁白的沙滩、清澈湛蓝的海水、多姿多彩的海底世界,使三亚成为日光浴、潜水、帆板和沙滩体育活动的最佳去处。宾馆酒店鳞次栉比,凯莱度假酒店、南中国海大酒店、珠江花园酒店等傍海而立,占尽海水沙滩、阳光空气之优势,东方大酒店、三亚国际大酒店等则身居闹市,争得便客之利。生猛海鲜都是现捞现做,令游人大快朵颐。在滨海路一带的装饰别致的海鲜店,游人头顶澄澈蓝天,身沐习习椰风,坐看渔帆点点,品尝美味海鲜,旅途又凭添了一番情趣。

漫步街头,随处可见各种热带佳果、热带海产干品和琳琅满目的贝雕、椰雕等旅游工艺品。“一去一万里,千之千不还”是古人对琼崖远离中原的慨叹。

4. 关于海南的人文地理趣闻

海南省陆地面积由海南岛及西、南、中沙群岛等岛屿组成,海南岛占了99%的陆地面积,并划分为海口市、三亚市、五指山市(原通什市)等18个市县。海南岛的中部地区集中了海南省的主要山脉, 由六百多座海拔千米以上的山峰和部分低山组成,而这些山脉被万泉河一昌化江自中间分了东西两半,东部已开发为旅游区的有海南岛的最高峰五指山(海拔1867米)、吊罗山(海拔1250米),七仙岭(也叫七指岭,海拔1107米)等,西部则有黎母山(海拔1441米)、尖峰岭(1412米)等。这些山峰阻挡了从太平洋吹来的水汽,因而山中常常积聚雾,形成山区温凉湿润的气候,无论你在什么季节到山区旅游,这里给你的感觉始终是清凉的。高耸的山体还削弱了暴虐的台风及偶然袭岛的寒流,这使海南岛西部的多个市县成了无台风、无寒流的地区。
中部的水资源和天然林资源都非常丰富,海南三大河流南渡江、万泉河、昌化江都发源于此。林中有许多珍稀树种,对保持海南西部的生态平衡起着重要作用。
海南省拥有长达1617.8公里的海岸线,沿岸滩涂面积广阔,海南省所辖的18个市县中有13个均属临海市县,这些市县环岛分布,临海的地方许多已经开发成海滨旅游区,如三亚的亚龙湾、大东海,海口的带状公园,琼海的博鳖,万宁的石梅湾等。更多的则开辟为码头、渔港、盐田等, 由于海南处在太平洋和印度洋之间,是日本、朝鲜、越南等国之间航运的必经之地,本岛的海洋捕捞业也依靠这些港口得到发展,也正是因为渔业的蓬勃,才使游客有机会品尝到经济鲜美、品种丰富的海鲜,海南的港口可说是海南经济腾飞的跳板之一。
海南岛丰富的温泉资源是不可忽略的,岛上已发现34处大大小小的温泉群,分布在岛的东南部及西北部,已开发的有七仙岭、蓝洋及兴隆等8处。海南岛上的温泉大多都依山傍海地融合在大自 然之间,其中以七仙岭温泉最为天然。
海南岛上天然湖泊较少,但河流众多,人们利用这些河流建起水库电站,开发水利及水电事业,不仅具有防洪供电的社会经济效益,而且形成了海南岛另类的岛湖风光,较出色的有松涛水库、大广坝水库、南丽湖、云月湖等。
海南省是全国冬季温度最高的省份,严格来说海南省并没有冬季,只有零散的冬日。最冷的时候是1月份,大部分地区的平均气温在17℃以上, 3~11月平均气温超过20'C,海南岛南部沿海地区及西、南,中沙群岛气温则还要更高一些。海南省每年的最高气温大多出现在4~5月春夏之交的时候,往往让人不能察觉暑热的来临。7月份是海南省的盛夏,然而由于周围有海洋的调节,也并不会使人觉得闷热难熬,再加上盛夏时节常有雷雨临岛,阵雨过后的凉爽会让人觉得特别的舒适。盛夏时节的海南中部山区最高温度也只有大约27℃,许多森林公园便成了天然的避暑山庄。因为海南岛四面环海,风力资源非常丰富。另外,海南省还是世界上同一纬度中雨量最多的地区,风雨相夹之下,使台风成为海南的“常客”。海南省的雨季在每年的5~10月,台风也发生在这期间,其中7~10月是台风最活跃的时候。台风来临时的那种天昏地暗的景观是长期生活在内陆的人所少见的。要得知最确切的海南省天气预报,不妨收听在1952年就开始播音的海南省人民广播电台。

海南岛是中国第二大岛,位于祖国领土的最南端,形成于约100万年以前的新生代第三纪中晚期, 由于地壳断块作用琼州海峡下沉,海南成为脱离大陆的岛屿。1988年建省后,全省陆地面积仅有35351平方公里,占全国陆地面积的0.35%,是全国最小的省份, 然而却是全国最大的海洋省。 包括海南岛及其西沙、南沙、中沙群岛等岛屿,所辖海洋面积达200万平方公里。 海南省辖9市、10县(自治县)和西沙、南沙、中沙群岛办事处, 其中省会城市海口市和三亚市、琼山市、儋州市等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
海南岛北隔琼州海峡与雷州半岛相望,西临北部湾与越南相邻,东濒香港、台湾省,东南是菲律宾,南部与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新加坡相接,是我国与日本、朝鲜、东南亚各国交往的十字路口,地理位置十分优越。海南地处亚热带,属季风热带气候,年均气温23.8摄氏度,凉爽的椰风吹散了盛夏的炎热,明媚的阳光温暖了冬季的大海,没有真正的酷暑和寒冬。是冬泳和避寒的胜地。岛上四季长青,空气清新,被誉为“回归大自然的好去处,未受污染的长寿岛。”
椰树是海南标志树,因而海南有椰岛之称,“椰风海韵” 是海南最好的写照。在海南女人勤劳善良的口碑之下,海南男人不可避免地推进了另一个话题。有人将海南男人框进了老爸茶馆,有人认为创业奔忙中的海南男人也不容小觑,而有人更将海南男人按地域逐一圈点品评嫁娶。南国都市报记者就此进行一番了采访。

一方水土一方人

即便同为“离太阳最近的男人”,但一方水土一方人,海南男人在不同的风俗人情地质物化的熏陶之下,势必特质不一。其中文昌男人、澄迈男人、万宁男人则因个性鲜明,褒贬不一,而时常被人分门别类,一一说道。

游走在全国各地最多的要数文昌男人,就连远赴南洋的木船上,挤得最多的也是文昌男人,所以文昌成了著名的侨乡。文昌男人不惧远游,因此“大男子主义”自然名声在外。用符姐的话来说,文昌女人的勤劳贤惠基本是被文昌男人“熏陶教育”出来的。符姐两口子都是文昌人,丈夫老林在机关上班,尽管工作并不繁忙,但家务却极少沾手。符姐说,自古文昌属于文化之乡,文昌男人多因仪表俊朗谈吐得体而被海南女人青睐,而且文昌男人事业在外,在他们心里大事和小事区分很开,男人和女人该做的事也分得很清楚,琐碎家事自然属于小事,这些他们几乎不闻不问就丢给了妻子,文昌男人家里很懒家外很勤,而且喜欢牢牢掌握话语权,所以文昌男人行走仕途的比较多,因此“文昌倌”属于事业心较强的海南男人。

而对于现代女性而言,“文昌倌”并不像想象中那么吃香。吴小姐说,如果让她择偶她不会考虑文昌男人。她说都市女性大多自立,已不需要通过婚姻通过丈夫的前途改变命运,相反她会更实惠地考虑夫妻之间的感情和生活质量,她希望丈夫是个体贴细致,懂得疼惜女人照顾家庭的人,而这点上她所认识的文昌男人普遍表现不佳。

同扛“大男子主义”大旗的万宁男人则相对要实在一些。话未说出就吼上两嗓子骂上两句的万宁男人很多,但和妻子一同下地耕田、卸货开店的万宁男人也不在少数。刘先生是万宁女婿,也与很多万宁男人结交了朋友,关系都很铁。他说,从地域而言,万宁地理特点为大镇小村,居住在小村落的万宁男子喜好广交朋友,重情重义。他认为万宁男人算海南男人中最为勤劳的。行走各市县,都会看见万宁男人的足迹,高至居官,低至废品收购、踩三轮车,只要能挣钱,再辛苦也无所谓。刘先生说,从万宁男人身上有人还真能看到一股子平地拔楼的闯劲,挺可贵,有人还曾戏称万宁人算是海南的“犹太人”。

万宁男人的缺点和优点同样鲜明,脾气暴躁的万宁男子没少让女人望而却步,但熟悉他们的人都知道这也许是纸老虎。刘小姐说父亲就是万宁人,脾气急噪发起火来谁都害怕,但父亲最疼儿女。她觉得,儿女和家庭永远都摆放在万宁男人心里最重要的位置,父亲辛苦奔波一辈子,全心全意都是为了儿女。

在张小姐看来,澄迈男人是最温暖可亲的,光从那口软绵绵的澄迈方言便可见一斑。张小姐说,今年9月底她准备回家完婚,丈夫小王就是澄迈人。通过她和小王家人的接触,她觉得澄迈男人脾气很好,热情诚恳,没有太多男人的架子,做事也很细致。而作为即将成为丈夫的小王,体贴就是最让她满意的地方。她觉得质朴热情不仅是澄迈男人的优点,也是大多数海南男人的优点。

茶里的海南男人

在很长久的印象中,“海南男人”是和“老爸茶”捆绑着出现在人们的视野的,甚至在一些外乡人眼里,他们成了等同意象,可以相互诠释。

曾有人总结:“海南女人在地里,海南男人在茶里。”从此海南男人被打上懒散的印记。云者纷纷,但极少人会问津老爸茶的渊源,殊不知这半碗凉茶水还曾经成就了海南男人的骄傲。

老爸茶最初起源于海甸溪边的得胜沙。民间仍有一说,老爸茶的兴盛和渔民有关。过去出海捕捞的渔民中多为男人,连续数月在海上作业,面对不可预测的风浪侵袭,一旦满载而归安全登陆,这些疲惫不堪的打着赤脚的打渔男人们则围坐在小茶馆里,随手在裤管上擦去鱼腥味,一壶热乎乎的老爸茶,信马游缰天南海北地神侃,把几个月憋在海上的话都倒出来。他们自信满满,满船渔利就是实力证明。而这样说来,老爸茶反倒成了海洋文化的派生品。总之,喝茶成了岛民的一种生活。

曾经,喝茶的男人也是“干事业”的人,而当时海南男人喝老爸茶无论在自己眼里,还是在女人眼中都是那么和谐自然的一件事儿。在那个经济不甚发达的年代,闭塞迟缓的海岛没有外来冲击,没有参考速度,任何事情都可以闲散经营,连时间都富余得无处挥霍,喝一天茶任日头划下西天又算得上什么?

老甘居住在南渡江东,世代渔民,但他和儿子现在都摒弃了祖业在镇上做起了修理生意,生活十分殷实。年过一年儿子快20岁了,他认为得给儿子在海口张罗一份“正业”,很快便从朋友有了线索。

“出来喝个茶,到时再说。”老甘放下电话心里美滋滋的,第二天天不亮就起了个大早,摆渡过江,在长堤路的茶楼里请朋友喝了个早茶。

一种思维习惯已经深深嵌进海南男人的骨子里,要谈事,先喝茶。事情成不成都先把茶砌上,茶桌是酝酿事业的地方。而茶桌文化所带来的闲散、庸懒也被一代又一代海南男人带着上路,雄心和意志被渐渐掩埋。而在市场嘶杀节奏迅猛的当下,这样的闲散状态,显然已沦为桎梏。

文先生是典型的老海口,但除了应酬性的早茶外,他几乎不踏足街边茶坊。他说,海南男人多爱喝茶,这是好习惯,但上茶馆喝的则分为两种,业务繁忙的和无业游人。而现在业务繁忙的为了讲求效率,也无暇以茶为幌,所以剩下的大多为无业的人。这些人去茶馆并不为喝茶,只是为了说话。更让他生气的是,茶桌上的男人还迷上了彩经,宁愿坐等馅饼,也不愿拼闯耕耘,其中不乏年轻人。一些海南男人时常说的想的都比做的多,正是因为这样,事业难有起色,让人痛心,最后人们将厌恶归咎于“老爸茶”。 海南是仅次于台湾的全国第二大宝岛,有迷人的海滨风光。从海口到三亚的海南东线上有博螯(红色娘子军塑像、博鳌水城、博鳌亚洲论坛会址、万泉河入海口)、兴隆(兴隆植物园、兴隆热带花园)和陵水猴岛三个主要区域旅游景点,如果在海口休息一晚,早晨早点出发可以在一天时间内游遍三处,傍晚到达三亚。博鳌比较有特色的是万泉河的入海口,可以在此同时脚踏河海两边,博螯会址也很有气势。
海南中线是以五指山市为中心,包括保亭、琼中、屯昌等县在内的海南中部旅游区。五指山为海南岛主峰,气势格外磅礴。琼中的琼崖纵队旧址则为现代革命纪念地。保亭的七仙岭温泉以热带雨林和野溪温泉为特色,环境幽静小资。此外,中线一带是黎苗族的世代聚居区,黎苗风情是当地特色,农历的“三月三”是黎族最隆重的节日。

5. 南方和北方在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方面的不同

首先,对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地形、气候、河流流量和自然景观(主要体现植被)做对比描述来体现。从地形图上可以看出: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都位于地形地势的第二级和第三级阶梯上。北方地区的西部是黄土高原,东部是东北平原和华北平原;南方地区西部是云贵高原和四川盆地,东部是长江中下游平原和东南丘陵。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以秦岭—淮河为界。第二,区域内自然地理要素仍然存在差异。哈尔滨和北京的气候条件也有所不同。同属北方地区的东北地区与华北平原在自然景观上有显著的差异:表现出即使是在同一区域——北方地区,自然条件仍然存在巨大差异。同理,我们可以看出同属南方地区的武汉和广州的气候条件也有差异,从中反映出的海南岛与长江流域的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的景观也有明显的不同。所以首先要找到南北方两大区域各自地理事物的共性,即区域的明显特征。从气候来看,北方地区最热月(7月)平均气温在25℃左右,最冷月(1月)平均气温在0℃以下,年降水量较少,主要集中在7、8月;而南方地区最热月(7月)平均气温接近30℃,最冷月(1月)平均气温在0℃以上,年降水量较多,各月降水都比较丰富。第三,分别就上述自然地理要素在区域间进行比较。从气候上讲,北方地区与南方地区的不同之处:北方地区的1月平均气温在0℃以下,而南方地区1月的平均气温在0℃以上;北方地区的年降水量明显少于南方地区,北方地区降水季节变化比较明显,南方地区的各月降水都比较丰富。 秦岭—淮河以北地区 秦岭—淮河以南地区
1月平均气温(高于0℃/低于0℃) 低于0℃ 高于0℃
年降水量 少 多
主要地形 高原、平原、山地 高原、盆地、平原、丘陵
继续进行活动1,分别可以比较河流流量和植被类型。教材中用长江代表南方地区的河流,用黄河代表北方地区的河流,通过分析河流流量过程线,比较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河流水文特征的差异。通过图5.9中的两幅景观图可以看出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植被类型的差异。 秦岭—淮河以北地区 秦岭—淮河以南地区
河流流量 小 大
典型植被类型 温带落叶阔叶林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其他
第四,分析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自然差异的主要原因,突出自然地理要素之间的联系。继续完成活动2。从植被类型来看,北方地区主要分布有落叶阔叶林和针叶林,南方地区主要分布有常绿阔叶林,表现为植物的生长要受到气候条件的制约。从河流流量来看,北方地区河流的流量小,南方地区河流的流量大,主要原因是与当地的降水量有关。因此,形成北方和南方自然差异的主导因素应当归结为气候的影响。

6. 阅读材料和地图,回答下列问题.材料:2012年6月21日,国务院批准海南省设立地级三沙市,下辖西沙、中沙

读图可知,(1)数码抄表示的海峡和岛屿的名称是:①琼州海峡②西沙群岛.(2)海南岛的河流流向是从岛中心呈放射状流向周边海洋,由此可知其地势特征是中高周低.(3)某影视单位拟在海南岛建“影视拍摄基地”,有三亚和五指山两种选址方案.会选择三亚,理由是:蓝天碧海、沙滩椰林,海滩风光秀丽.(4)多年来,“三沙”海域受到周边某些国家的侵扰,其原因是:三沙”海域资源丰富;是连接太平洋和印度洋海上交通要道,战略位置重要.(5)开放“三沙旅游观光”需要进得广告宣传.假如是编剧,“三沙”风光的设计场景和画面是:椰风海韵,游人如织;晚霞满天,渔船归港.根据题意.

故答案为:(1)琼州;西沙;(2)从岛中心呈放射状流向周边海洋;中高周低;(3)三亚;蓝天碧海、沙滩椰林,海滩风光秀丽;(4)“三沙”海域资源丰富;是连接太平洋和印度洋海上交通要道,战略位置重要;(5)椰风海韵,游人如织;晚霞满天,渔船归港.

7. 中国三十四个省级行政区的自然人文地理特征 简短概括 然后最好有表格

1、北京市位于华北平原西北部,是中国的首都,也是全国的对外交往中心,中国最重要的陆路交通枢纽和航空交通枢纽之一。战国时为燕国都城,故也称“燕京”。
2、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是中国面积最大的省级行政区,约有一百六十六万平方公里,占了整个中国面积的六分之一。它位于中国的西北部,其人民政府所在地是乌鲁木齐市,简称为“新”。
3、陕西省,春秋战国秦国的所在地,故简称“秦”。人民政府所在地是西安市,丝绸之路起点,世界历史名城,钟馗刘海故里,华夏精神故乡之一。古长安,古代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之一,是世界四大文明古都之一,陕西临潼是秦兵马俑的故乡。延安是著名的革命圣地。
4、山西省,西临黄河,东临太行山脉,位处黄土高原,是华夏文明的发源地之一,有着“煤海”之称,因位于太行山的西面而得名,因在战国时代为晋国领地,故简称“晋”,人民政府所在地是太原市,是中国重要的能源重工业基地,也是中国重要的能源供应基地,山西文物众多,非物质文化遗产丰富。
5、河北省因位于黄河北边而得名,在战国时期,河北的南部属于赵国,北边属于燕国,所以河北又成为燕赵之地,在古代它的部分土地属于冀州,故简称“冀”,人民政府所在地是石家庄市,北戴河与承德均为避暑胜地,唐山是新兴的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河北省是中国非常重要的农业大省、资源大省、交通枢纽、工业大省。
6、河南省大部分地区位于黄河南边,它是中国古代“九州”中的“豫州”,故简称“豫”,因居于天下之中,又称“中州”和“中原”。河南自古是兵家必争之地,“逐鹿中原”,方可“鼎立天下”。洛阳市、开封市、安阳市和郑州市是中国八大古都中的四个。 河南是中华民族和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又是一个前进中的农业大省、人口大省和新兴的工业大省、经济大省。
7、内蒙古自治区横贯我国东北、华北、西北,简称“内蒙古”,人民政府所在地呼和浩特市,意思是“青色的城市”。是蒙古族的发源地,煤炭储量居全国第一、稀土偖量世界第一。
8、辽宁省因省内有一条辽河而得名,简称“辽”,人民政府所在地是沈阳市,另有计划单列市--大连市。有“钢都”鞍山。
9、吉林省位于东北平原的中心,简称“吉”,人民政府所在地长春市,是中国的“汽车城”,也是中国的“光学之都”。
10、黑龙江省有着“北大仓”(粮仓)之称,是中国最北和最东的省份,简称“黑”。人民政府所在地哈尔滨市,又称“冰城”,每年的元旦到春节期间,这里举办冰雕艺术节。
11、甘肃省是中国古代“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人民政府所在地是兰州市。简称“甘”或“陇”,古所辖地为甘州(现张掖市)和肃州(现酒泉市),是故甘肃。
12、宁夏回族自治区位于中国的西北部,人民政府所在地是银川市。简称“宁”。
13、青海省因青海湖在其境内而得名,青海湖古代叫“西海”,是我国最大的内陆湖和咸水湖,蒙古语称“库库诺尔”,意思是“青色的湖”。也是中国唯一以湖泊而得名的省,人民政府所在地是西宁市。简称“青”。
14、西藏自治区位于中国的西南边疆。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即位于本区。从公元七世纪开始就与内地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经常往来,促进了藏族、汉族两民族之间的交流与发展。简称“藏”。人民政府所在地拉萨市,在藏语中是“圣地”或“佛地”的意思。又因这里一年四季晴空万里,日照时间长,人们把它叫做“日光城”。
15、云南省是中国西南边疆省份,同缅甸、老挝、越南三国相邻,简称“滇”或“云”。云南省有五十二个民族,是中国民族最多的省级行政单位。云南省人民政府所在昆明市,是中国的历史文化名城之一,也是闻名中外的“春城”。云南省大部分地区冬暖夏凉,气候温和,四季如春。
16、贵州省简称“黔”或“贵”,人民政府所在地是贵阳市。中国最大的瀑布也是闻名于世界的黄果树瀑布位于离贵阳一百五十公里处的安顺市镇宁布依族自治县。仁怀市出产的茅台酒被列为世界三大蒸馏名酒之一,也是中国的国酒。
17、四川省因物产丰富而被称为“天府之国”,简称“蜀”或“川”,人民政府所在地是成都市。
18、湖北省因地处洞庭湖以北而得名,简称“鄂”,人民政府所在地武汉市。水陆交通便利,被人们称为“九省通衢”和“江城”,夏季气温高,是“四大火炉”之一。
19、湖南省因位于洞庭湖以南而得名。因境内最大的河流湘江纵贯全省,故简称“湘”,人民政府所在地是长沙市,夏季气温高,是“七大火炉”之一。
20、江西省地处长江中下游南岸,因从唐代开始设江南西道而得名,又因为赣江是省内最大的河流,故简称“赣”。人民政府所在地是南昌市,南昌是“四大火炉”之一。 景德镇是中外闻名的瓷都。上饶的三清山、圭峰则是世界自然遗产,九江有举世闻名的庐山即世界文化遗产。
21、安徽省出产“文房四宝”中的纸、墨、砚,简称“皖”,古有徽州和安庆二府,各取一字,乃为安徽。人民政府所在地是合肥市。
22、山东省因位于太行山以东而得名,在古代是齐国和鲁国的所在地,故简称“鲁”。人民政府所在地济南市,是中国著名的“泉城”。 另有一计划单列市--青岛市。
23、江苏省位于中国华东地区 。江苏建省始于清代初年,取江宁(现南京)、苏州两府的首字而得名,人民政府所在地南京市,是著名的“六朝古都”,也是副省级城市。 江苏的经济,建筑和服务在全国一直处于领先地位。
24、浙江省位于中国东南部沿海的中段,简称“浙”(Zhè),境内最长的河为钱塘江,钱塘江曲折多弯,又名“折江”, “折”与“浙”谐音,是为“浙江”。人民政府所在地杭州市,风景优美,是我国“七大古都”之一。另有一计划单列市--宁波市。
25、福建省位于中国东南沿海的南段,简称“闽”,因境内第一大河闽江而得名。人民政府所在地福州市,又称“榕城”,因城中榕树多而得名。另有一计划单列市--厦门市,位于福建省东南沿海。境内有“海上花园”与“钢琴之岛”之称的鼓浪屿是著名的旅游景点。而古老的泉州市是多元文化宝库,海峡西岸名城。
26、广东省位于中国南部沿海,简称“粤”。人民政府所在地广州市,有“羊城”之称,有着悠久的革命历史,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发展最为迅速。广东三大民系是指广东汉族人里的广府人、客家人、潮汕人,他们占了广东汉族人的大多数。广东集中了深圳,珠海,汕头三个经济特区 ,成为中国改革开放的窗口。广东GDP一直保持全国第一,成为改革开放的领头羊。
27、广西壮族自治区,简称“桂”,因桂林在历史上长时间为省会,故广西的简称由此而来。人民政府所在地南宁市,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会议所在地。由南宁、北海、钦州、防城港四市辖区组成的北部湾经济区是连接中国与东盟的桥头堡。
28、海南省是仅次于台湾岛的中国第二大岛,简称“琼”,人民政府所在地海口市。是中国最南端也是最年轻的省份。
29、台湾省与福建省隔海相对,是中国的宝岛,简称“台”,岛上居民以汉族为最多,他们的祖先大部分是从福建和广东迁居过去的,通用普通话、闽南话和客家话,风俗习惯和闽南差不多。最大城市为台北市,高雄市则是第二大城市和最大港口。

省级行政区名称由来及简称
1、北京市初称蓟,春秋战国时为燕都,辽时为陪都,称燕京,金、元、明、清至民国初期为都城。1928年设市,简称京。 2、天津市明初取天子津渡之间称天津并设卫,清为天津府治,1928年设市,简称津。 3、河北省因位于黄河以北而得省名。元属中书省,清为直隶,1928年始称河北省,简称冀。 4、山西省位于太行山以西,春秋时为晋国,元属中书省山西道,清为山西省,简称晋。 5、内蒙古自治区 清为内蒙古地区,1947年成立内蒙古自治区,简称内蒙古。 6、辽宁省因境内有辽河而得名,清初为盛京,后改奉天省,1929年改辽宁省,简称辽。 7、吉林省因境内吉林城得省名,唐为渤海地,明为女真地,清末置吉林省,简称吉。 8、黑龙江省因边境大河黑龙江得省名,清初为黑龙江将军辖区,清末置黑龙江省,简称黑。 9、上海市相传吴淞江近海一段古称沪渎,宋设镇,始称上海,1920年设市,简称沪或申。 10、江苏省清初属江南省,后取江宁(南京)和苏州各一字,置江苏省,简称苏。 11、浙江省境内有大河钱塘江(旧称浙江)得省名,唐置浙江东西两道,始称浙江,清为浙江省,简称浙。 12、安徽省西周时皖山(今桂山)附近为皖伯封地,清初取安庆和徽州各一字置安徽省,简称皖。 13、福建省唐代从福州、建州各取一字,设“福建经略使”,南宋置1府5州2军,故称八闽,因境内最大水系闽江,故称闽。 14、江西省唐属江南西道,宋属江南东西两路,元置江西行省,清为江西省,因其境内有大河赣江,故简称赣。 15、山东省位于太行山以东而得名, 明字置山东布政使司,清为山东省,简称鲁。 16、河南省大部分位于黄河以南,古属豫州,元代置河南省,简称豫。 17、湖北省位居长江中游,洞庭湖之北,清置湖北省,古代部分地区属鄂州,故简称鄂。 18、湖南省大部分在洞庭湖之南,清置湖南省,因境内有大河湘江,故简称湘。 19、广东省春秋战国时为百越(粤)地,宋为广南东路,明清为广东省,简称粤。 20、广西壮族自治区秦置桂林郡,宋为广南西路,清为广西省,1958年成立广西壮族自治区,简称桂。 21、海南省三国时始称海南,明设琼州府,清为琼崖道,1988年由广东省分出独立建立海南省,简称琼。 22、四川省春秋战国时为蜀国地,北宋置川峡四路,元置四川行省,明清起为四川省,简称川或蜀。 23、重庆市隋唐属渝州,1997年从四川省分出后,设中央直辖市,简称渝。 24、贵州省秦置黔中郡,唐置黔中道,明置贵州布政使司,清为贵州省,简称贵或黔。 25、云南省旧以云岭以南得省名,战国楚时为滇国地,元代置省,简称云或滇。 26、西藏自治区1965年成立西藏自治区,简称藏。 27、陕西省清为陕西省,简称陕或秦。 28、甘肃省秦置陇西郡,清置甘肃省,简称甘或陇。 29、青海省因境内有青海湖得省名,隋置西海,河源等郡,1928年建青海省,简称青。 30、宁夏回族自治区1928年置宁夏省,1958年成立宁夏回族自治区,简称宁。 31、新疆维吾尔自治区1955年成立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简称新。 32、台湾省清初置台湾府,属福建省,1885年置台湾省,简称台。 33、香港旧以运送莞香得地名,清代属广东省新安县(今深圳市)。1842年后被英国占领,1997年7月1日归还中国,并设香港特别行政区,简称港。 34、澳门旧属广东省香山县(今中山市),16世纪被葡萄牙占领,于1999年12月20日归还中国,并设澳门特别行政区,简称澳。

8. 海南岛和夏威夷相比 那个地方更好

夏威夷比抄较好

夏威夷(袭Hawaii)地处北太平洋,由130多个岛屿组成。“夏威夷”一词源于波利尼西亚语。夏威夷地处热带,但受海洋环抱,气候并不炎热,四季如春,雨量丰富,阳光充足,林木茂盛,各种热带植物争奇斗艳。由于没有大工业污染,所以空气格外清新。优美的海湾,起伏的青山,组成了一幅幅层次分明、景色秀丽的画卷,成为世界上罕见的休憩风景胜地。夏威夷给人深刻印象的还有遐迩闻名的夏威夷衫,那色调鲜艳而浓郁的衬衫正好配合着夏威夷亮丽热烈的南海风光。而当地妇女套穿的拖地长裙,既无曲线,又无纽扣,但却显得别具风情。夏威夷草裙舞是最令人念念不忘的了,跳舞的女郎,挂着花环,穿着金色的草裙,配合音乐旋律和节奏、表现出优美的姿态。纯洁的感情,如画的情调,令人陶醉,流连忘返。

9. 人文地理,自然地理分别包括什么我上初

初一初二地理人教版来以章节源为单位,分地理位置,自然地理,人文地理三个版块归纳主要内容:
人文地理:市场,交通,政策,劳动力,科技水平,工农业基础,历史传统, 宗教信仰;
自然地理:地形,气候(即气温与降水),土壤,水文,植被,动物。

10. 自然地理过程和人文地理过程的区别与联系

自然地理包括宇宙中的地球、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自然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四部分,是高三地理复习的重点和难点。在高中地理三大知识板块(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区域地理)的复习中,同学们普遍认为自然地理是最难的。对文科生来说,自然地理是文科中的“理科”,学习中的“瓶颈”,考试中失分的“重灾区”。如何优化复习过程,提高效率,提高地理思维能力和应试能力,是高三师生普遍关心的问题,笔者认为可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战略决策——精确1.研究高考地理试题,把握复习重点研究历年真题,尤其是近三年高考题,有助于同学们准确把握高考命题趋势、锁定复习重点。建议同学们分专题总结近三年高考中出现的知识点,如“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这一专题在近三年高考各地试卷中知识点分布情况如下表所示:整体性海南(2008年):不同植被相同降雨强度下,泥沙量的大小分析
重庆(2008年):自然带类型的判断?
海南(2009年):自然带类型的判断?
安徽(2010年):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及表现 差异性山东(2008年):山地垂直自然带的判断?
宁夏(2008年):纬度地域分异规律的表现?
上海地理(2008年):从赤道向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樱花开放时间的差异)?
北京(2009年):某地区山地降水量的垂直变化、山地自然带的垂直变化规律?
上海地理(2009年):地理环境的地域性差异(南美洲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全国新课标卷(2010年):据雪线分析地形分布特点、雪期与降雪量的成因差异、丘陵区融雪侵蚀严重的原因?
福建(2010年):雪线高度变化趋势、成因?
江苏(2010年):山地垂直带谱、山体位置判断经过这样的整理和分析,我们可以得出如下结论:①该专题往往以自然带为切入点,综合考查自然地理要素的非地带性分布及其主要影响因素、山地垂直地带性规律(不同山脉或同一山脉的不同坡向自然带数量、基带,同一自然带在山体不同坡向的高度、雪线高度等)②相比较而言,差异性比整体性在高考中出现的频率更高。复习时可将差异性作为本专题的重点。③整体性会以热点作为背景,厄尔尼诺、拉尼娜等气候异常事件,以及大型工程建设对环境的影响等都可成为命题切入点。2.考纲是高考复习的纲领和指南在复习过程中应该注意:①明确考纲对知识范围的要求;②明确考纲对能力方面的要求;③明确近几年考纲的变化;④仔细研读考纲中的试题范例。复习过程——科学1.夯实“双基”,形成自然地理知识的骨架(1)夯实“双基”高考以能力立意,但能力源于知识,虽然高考考查的知识点只是全部知识点的一部分,这有限的内容仅仅是对学科内容的抽取,但这种抽取具有极大的不确定性,且每年高考试题都是变化的、求新的、不可准确预测的。因此地理备考要夯实基础。在夯实基础的过程中,对知识的掌握要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可将复习方式由结论性知识的获取转移到对知识形成的分析上来,以学习过程的探究性达到学习成果的前瞻性,培养思维能力和知识迁移能力。一是分析知识形成的情境,情境材料有文字,也有各种图表等,同学们可通过分析各种情境材料推导出结论,从而自己发现知识,如观察分析图表,据“图”明“理”,统计分析地理数据,以“数”说“理”,在丰富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形成鲜明、准确而深刻的知识。二是分析知识形成过程。如地球运动、大气运动,大气环流形成变化等,同学们在由浅入深、由简到繁地分析并综合概括,推导出概念、原理和规律的过程中,能形成思路清晰、因果关系明确的条理化知识。这样在探究知识的形成过程中,既夯实了“双基” ,体验到了学习的过程,掌握了学习方法,又能培养逻辑思维能力。这也为后面建立知识间的联系线索、形成自然地理知识骨架打下基础。(2)建立知识间的联系线索建立知识间的联系线索,是对知识的加工和重组,需要掌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明确联系途径和方向,这样在遇到新问题时,才能提取应用。旧知识在新的指导思想下,经过重新组合、归纳、联系、迁移,就成为“有组织的”新知识。例如:空间分布的接近联系或对比联系如:世界大洲的分布—板块的分布—世界火山、地震带的分布—年轻的褶皱山脉的分布—年轻的高原的分布—某些有色金属矿的分布—古老的高原的分布—主要平原的分布—与冲积平原有关的大河的分布。地理事物间因果关系的联系如:太阳辐射在地球上的不均衡分布—气压带、风带的分布—洋流的分布—气候类型的分布—植被的分布—自然带的分布。地理事物间平行并列关系的联系如:各种外力作用,共同影响或共同作用于同一地理事物的各种因素(如影响气候的因素)。地理事物间主次从属关系的联系如:外力作用与其包含的风化作用、侵蚀作用、搬运作用、堆积作用;自然资源与其包含的土地资源、大气资源、水资源、矿产资源等。地理事物间大小包含关系的联系如:总星系—银河系—太阳系—地月系及其他行星系统;地球上的水—海洋水及陆地水—地表水(河流水、湖泊水、冰川)、地下水(潜水、承压水)等。 (3)形成自然地理知识的骨架知识具有系统性、关联性,就像一棵大树枝繁叶茂,且有纵横交错的根。构建网络可以使零散孤立的知识系统整合,既有利于同学们知识迁移能力的培养,又使同学们从宏观上整体把握该部分知识。2.深刻理解自然地理基本原理与规律(1)掌握地理基本概念熟悉地理概念是学好地理的基础,是掌握地理规律的关键,也是正确解答地理问题的前提。建立自然地理知识结构要把握自然地理基本概念,建立概念群体系,既要了解它们的内涵,还要理解它们之间的区别和联系。例如,地质作用与地质构造、生长边界与消亡边界、自然资源与能源、水文特征与水系特征等。(2)重视地理原理和规律的归纳如通过分析太平洋、大西洋和印度洋三大洋的洋流系统,根据洋流的分布和成因,可归纳出:①每个大洋都有完整的洋流系统;②除印度洋北部外,各洋流在北半球热带、副热带海区呈顺时针方向流动,南半球呈逆时针方向流动;③每个环流系统的西部都是暖流,东部都是寒流。上述结论,就是通过对三大洋洋流分析,推理出来的普遍规律。又如海水盐度的成因分析思路和方法一般为:①若两地的纬度位置不同,靠近回归线的地区盐度高,远离回归线的地区盐?度低;?②若两地的纬度位置相同,寒流流经地区盐度低,暖流流经地区盐度高;有河流径流汇入的地区盐度低;③高纬度海区结冰量大或融冰量小的海域盐度高,而结冰量小或融冰量大的海域盐度低。(3)突出基本原理、规律的实际运用理论联系实际是地理学科复习的基本原则,复习中要把学到的基本原理、规律等应用于实践中,以此来解释社会现象和自然现象,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要从多角度、多层面、运用多种知识和方法去分析和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复习自然地理知识首先要理解运动规律,如地球运动、大气运动、水循环、生物循环、地壳物质循环、地壳变动规律等,要搞清楚“为什么会运动”“怎么运动”;其次要掌握分布规律,并将其与自然现象紧密结合,如正午太阳高度的时空分布规律,昼夜长短的时空分布规律,降水的时空分布规律,气候类型的分布规律,自然带的分布规律,火山、地震带的分布规律,要搞清楚“为什么这样分布”“怎样分布”。要用联系的观点看待这些运动规律和分布规律,如太阳直射点的移动与正午太阳高度、昼夜长短的变化有联系,也和气候的成因等有联系。下面以“热力环流”的复习为例来说明这一复习思路和方法。运用热力环流的基本原理,绘制相关的热力环流图,并据图正确解释现实生活中的相关地理现象:绘制城市与郊区之间的热力环流图,并进一步分析热力环流对城市工业(有空气污染的工业)布局的影响,或解释“城市雨岛”的成因;绘制山谷风的热力环流示意图,并分析山谷或盆地地区多夜雨的原因等。运用热力环流的基本原理和规律分析三圈环流的形成原因及其对气候的影响,分析气旋、反气旋的形成原因及其对天气的影响等。3.正确处理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区域地理的关系地理试题多以区域地理为载体,以自然地理为基础,以人文地理为主要切入点,以人地关系和可持续发展为主线。所以,在复习中要把自然地理与人文地理、区域地理有机地结合起来,这样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比如,与大气单元结合的世界各大洲气候要点:亚洲三种季风气候的形成原因、特征比较、分布地区;非洲气候带沿赤道呈对称分布的原因、非地带性因素对非洲气候的影响;温带海洋性气候和地中海气候的分布地区及其在欧洲分布广,而在其他大洲分布范围小或无分布的原因;北美洲气候的主要类型及其分布地区,地形对北美洲气候的影响;安第斯山对南美洲气候类型形成和分布的影响;澳大利亚气候类型呈半环状分布的特征及其原因;南极洲的气候特点及其成因等。每个高三的学生都是一颗种子,蕴含着无限希望,在高考试卷发入手中之前一切都是有可能的,关键看你现在如何想、如何做,是否能将希望孕育成传奇。祝同学们来年高考取得喜人的成绩!

热点内容
鹿特丹港国家地理 发布:2021-03-15 14:26:00 浏览:571
地理八年级主要的气候类型 发布:2021-03-15 14:24:09 浏览:219
戴旭龙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发布:2021-03-15 14:19:37 浏览:408
地理因素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发布:2021-03-15 14:18:30 浏览: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发布:2021-03-15 14:16:36 浏览:425
工地质检具体干些什么 发布:2021-03-15 14:15:00 浏览:4
东南大学工程地质考试卷 发布:2021-03-15 14:13:41 浏览:840
中国地质大学自动取票机 发布:2021-03-15 14:13:15 浏览:779
曾文武汉地质大学 发布:2021-03-15 14:11:33 浏览:563
中国冶金地质总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网 发布:2021-03-15 14:10:10 浏览: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