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地理人文 » 人文地理大学本科课程

人文地理大学本科课程

发布时间: 2021-02-25 02:42:21

Ⅰ 大学地理专业都具体开设什么课程

还有地球概论,很难也很有意思的天文学

Ⅱ 地理科学专业大学本科主要学习哪些课程请地理科学专业的学生回答下

这个每个学校的具体情况不一样的。
基本上专业课有地图学、地质学与内地貌学容、气象学与气候学、水文学、土壤地理学、植物地理学、环境科学概论、地理信息系统、遥感导论、经济地理学、人文地理学、中国地理等课程。
公共课根据各个学校的安排,基本上都有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形势与政策,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当代世界政治与经济,英语,高数,线形代数等课程。
实习也有主要是地质地貌实习,植物地理和土壤地理的实习。
实验课主要有地质地貌的,气象气候的,土壤的,水文的,植物的,GIS的,RS的
总之就是课多。。。

Ⅲ 中山大学地理系本科上哪些课程最好能列上人文地理、区域经济、规划类的课程的教材。

中山大学地理系培养目标: 该专业主要培养具有现代教育理念、掌握现代教育技术与方法,德、智、体全面发展,掌握地理科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与基本方法,能胜任地理学科教学和研究工作的教师、教学研究人员及其他教育工作者。
主要课程:课程设置主要有三个系列:
1.地理科学课程(地球概论、地质学基础、气象与气候学、自然地理学、地图与测量学、人口地理学、文化地理学、旅游地理学、城市地理学、经济地理学、地理信息系统、资源与环境、中国地理、世界地理等)
2. 教育类课程(中小学教育学、教育心理学、地理教学论、地理实践活动与设计)
3. 计算机技术课程(现代教育技术基础、计算机辅助教学等)。此外,本专业还开设各类实践教学,主要包括:地图与测量学、地质学、自然地理学和人文地理野外实习,地理信息系统实训以及中学地理教育实习;还可选修计算机制图实用软件操作等课程。
就业方向:能胜任中等学校地理必修课、选修课、活动课和班主任工作,能从事地理教学研究和其他教育工作或从事中小学的地理资源环境教学、计算机应用教学、地理学研究与应用、旅游、地图制图等相关工作。
地理信息系统与地图制图技术
培养目标:地理信息系统是管理和研究空间数据的技术系统,是当今空间信息技术领域发展的最前沿技术学科,也是一门技术性和实践性很强的学科。该专业旨在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具有地理信息科学与技术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掌握地图制图学理论与技术、遥感技术与地理信息系统工程技术、计算机软件设计与开发等,能在城市、区域、资源、环境、交通、人口、住房、土地、基础设施和规划管理等领域从事与地理信息系统有关的数据处理、应用研究、技术开发、生产管理和行政管理等工作的地理信息系统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专业课程设置分为三大系列: 1.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课程(数据库技术(vfp)、编程语言VB、Photoshop图像处理技术等) 2.地理科学课程(自然地理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地图学概论、测量学基础、城市规划原理等) 3.地理信息系统科学与地图制图技术课程(地理信息系统原理、遥感影像处理(erdas)、全球定位系统应用技术、Mapinfo制图基础、Arcview制图技术、AutoCAD制图技术、网络地理信息系统、arcGIS空间分析、GIS开发基础等)。此外,还可选修计算机制图实用软件操作等课程。 就业方向:空间数据采集人员,GIS数据处理、建库人员,GIS应用平台维护、设计人员,GIS程序设计员,GIS应用人员,GIS教育人员,GIS软件销售和技术服务人员,与GIS、RS、GPS有关的其他行业。就业单位以公司、企业为主,并适用于国土、资源与环保、测绘、城建等部门的相关岗位。

Ⅳ 大学里人文教育专业(人文地理方向)都学什么

主要课程说明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逻辑学

逻辑学是四年制人文教育本科专业必修的专业基础课程。

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逻辑学的对象、性质、作用、研究与学习方法,命题逻辑基础,传统词项逻辑,现代谓词逻辑,模态逻辑基础,归纳逻辑和科学逻辑方法,语用逻辑基础,论辩逻辑,辩谬逻辑。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系统地学习和掌握逻辑学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通过自觉地进行逻辑思维和表述论证的训练,提高思维的准确性和敏捷性,增强论证的逻辑力量并培养学生的分析理性精神和创新意识。同时,为进一步学习和理解其他各门具体科学知识提供必要的逻辑分析工具。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人文科学概论

人文科学概论是四年制人文教育本科专业必修的专业基础课程。

本课程从宏观上介绍人文社会科学的对象、任务、性质和研究方法,科学和人文科学分类系统结构,人文科学的功能系统、历史发展及规律,当代人文科学发展的趋势和人文科学研究成果的评价,以及人文科学工作的主体素质和人文科学工作管理等。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整体把握马克思主义人文科学体系,增强对人文科学知识的全面了解,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掌握收集人文科学信息的途径与方法。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自然科学概论

自然科学概论是四年制人文教育本科专业必修的专业基础课程。

本课程以科学发展的历史为线索,比较全面、系统地介绍古代、近代和现代自然科学的主要部门和技术革命的主要内容,重点讲解20世纪50年代以来出现的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耗散论和协同论的基本概念、原则、方法,使学生对自然科学的研究对象、特点、功能、体系与发展规律有一个基本了解,具备自然科学的基本知识。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中国通史

中国通史是四年制人文教育本科专业必修的专业基础课程。

本课程系统介绍中国历史上有重大影响的历史事件和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及规律,重点介绍近代以来中国人民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的奋斗史,特别是新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史,使学生懂得中国走社会主义道路和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必然性,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热情,树立科学的历史观和历史方法论,增强民族自信性和历史责任感。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世界通史

世界通史是四年制人文教育本科专业必修的专业基础课程。

本课程简介世界上古史、中古史,系统地介绍世界近现代历史的基本线索和基本知识,使学生了解世界各国各地区的经济、政治、文化等发展概况及特点,了解各国各地区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把握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基本过程和客观规律,具备深入学习世界历史的方法和能力。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马克思主义哲学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四年制人文教育本科专业必修的专业基础课程。

本课程系统介绍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唯物论、辩证法、认识论和唯物史观等基本内容,使学生准确地把握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确立辩正唯物的物质观和意识观、唯物辩证的发展观、科学的认识论、真理观和价值观、唯物辩证的历史观,科学地理解毛泽东哲学思想、邓小平哲学思想特别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哲学基础,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提高理论思维水平和运用马克思主义科学世界观、方法论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中国哲学概论

中国哲学概论是四年制人文教育本科专业必修的专业基础课程。

本课程主要讲授先秦儒家哲学(孔子、孟子、荀子)、道家哲学(老子)、法家哲学(管子、韩非子)、墨家哲学(墨子)、两汉经学、魏晋玄学、隋唐佛教哲学、宋明心性理学、清代实学、当代哲学等内容。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中国哲学的主要内容,吸取传统文化之精华,增强辩证思维能力,提高自身之人文素质与修养,并铸造健全之人格。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西方哲学概论

西方哲学概论是四年制人文教育本科专业必修的专业基础课程。

本课程将概要介绍希腊哲学的精神和问题、早期自然哲学、智者运动和苏格拉底、柏拉图哲学、亚里士多德哲学、晚期希腊哲学、基督教哲学的诞生、早期经院哲学、经院哲学的亚里士多德主义、英国的经院哲学家、文艺复兴时期的哲学思想、近代哲学与自然科学的精神、笛卡儿的唯理论、唯理论的发展、英国经验论、法国启蒙哲学、康德的批判哲学、绝对唯心论、黑格尔哲学体系和黑格尔哲学的余波等。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西方哲学的基本知识和方法,引导学生思考哲学与人生问题,培养学生的历史感、批判精神和创造性思维的能力。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伦理学

伦理学是四年制人文教育本科专业必修的专业基础课程。

本课程系统介绍伦理学的产生和发展过程,伦理学的结构与本质,伦理学的规范及其价值功能,伦理学与法、宗教、哲学、政治的关系等。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伦理道德观,用共产主义的道德品质来指导自己的行为。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应用写作

应用写作是四年制人文教育本科专业必修的专业基础课程。

本课程主要讲授求职用文体、礼仪用文体、办公用文体、策划用文体、商务用文体、调研用文体、财经用文体、法律用文体、科技用文体等应用类文体的基本理论和写作方法。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常用的应用类文章的实际用途及其写作要领,培养和提高为高级应用型人才所必备的文章写作能力和文章分析与处理能力。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中国文学

中国文学是四年制人文教育本科专业必修的专业基础课程。

本课程主要内容为分析和讲解中国文学史上著名的作家作品,并简要介绍中国文学发展的概况。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阅读和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使他们了解我国历代文学的辉煌成就和发展历史,从而提高文化素养,增强民族自豪感。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外国文学

外国文学是四年制人文教育本科专业必修的专业基础课程。

本课程教学内容主要包含除中国以外的世界各国文学发展和外国文学思潮的演变历史,世界文学史上重要的代表作家及其代表作品。通过学习本课程,使学生初步了解外国文学发展的基本线索以及主要的流派、作家及其代表作,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培养学生分析和鉴赏外国文学作品的能力。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政治经济学

政治经济学是四年制人文教育本科专业必修的专业基础课程。

本课程以生产关系为研究对象,在揭示社会经济制度与经济运行一般原理的基础上,系统阐述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实质和经济运行,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实质与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和经济运行,以及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国际经济关系与中国经济发展的基本问题。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和观点,深刻认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和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实质,把握反映社会化大生产客观要求的经济运行的一般规律,全面认识资本运行和社会主义经济运行的基本问题,把握经济全球化发展的大趋势,以及认识在这一趋势下世界经济发展的新变化与中国经济发展面临的新问题,从而科学认识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人文地理学

人文地理学是四年制人文教育本科专业必修的专业基础课程。

系统介绍人文地理学的研究对象、方法、地位和作用,人地关系理论,人口的变化、构成及与生态环境的关系,城市的形成和城市化,人类文化现象的分布、空间组合及发展演变规律,国家和领土,世界政治格局等。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人文地理学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规律,具备一定的分析和处理人文地理问题的能力。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自然地理学

自然地理学是四年制人文教育本科专业必修的专业基础课程。

本课程系统介绍自然地理要素的特征、形成机制和发展规律,以及各要素之间的物质和能量变换关系,自然地理环境的空间分布规律,自然区划和土地类型划分,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的评价,以及合理利用和改造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的途径及方法等。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自然地理学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规律,具备一定的分析和处理自然地理问题的能力。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法学概论

法学概论是四年制人文教育本科专业必修的专业基础课程。

本课程从法学的基本原理入手,重点讲授我国的宪法、民法、刑法、诉讼法、市场秩序法等法律制度,通过具体的案例,分析不同部门法的概念特征,进而阐述我国法律的基本原理和基本内容。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法学的一般原理,了解我国宪法及其他法律的主要规定,增强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并能够运用所学法律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存在的一般法律问题。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美学

美学是四年制人文教育本科专业必修的专业基础课程。

本课程的主要内容包括审美、审美经验 、自然美、工艺美、艺术美 、生活美、审美价值、审美功能等。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系统掌握美学的基础知识和方法,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文化学

文化学是四年制人文教育本科专业必修的专业基础课程。

本门课程的主要内容包括文化的含义、文化的起源和发展、文化的本质与特征、文化的结构与类型、文化的模式与规律、文化的变迁与转型、文化传统与现代化。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系统掌握文化学的基础知识和方法,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修养。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社会学

社会学是四年制人文教育本科专业必修的专业基础课程。

本课程系统介绍社会学的形成与发展过程、社会的本质与结构,社会角色与人的社会化,基本群体与社会组织,阶级、阶层与社区,社会制度、社会生活方式与社会交往,社会流通与社会变迁,社会文化,社会问题与社会控制,社会保障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社会学的研究方法,提高科学地看待和分析现今社会问题的能力。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政治学

政治学是四年制人文教育本科专业必修的专业基础课程。

本课程主要研究国家起源和发展、国家本质、国家消亡的一般理论,重点分析与讲解国家类型与职能、国家结构、国家政治体制等,同时介绍政治权力、政治文化、政治心理、政治道德等。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政治学的基本理论,树立正确的政治观,具备运用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政治现象的能力。

Ⅳ 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 所学课程有哪些

1、课程名称:自然地理学
课程简介:自然地理学是和人文地理学并列的地理学两大分支之一,是地理学的重要基石,是高等院校地理学一级学科的专业必修课之一。现代自然地理学是研究地球表层(即自然地理环境)的科学,它主要阐明地壳、大气、水文、土壤等各自然地理要素的特征,分布规律及其相互作用而形成的自然地理环境整体特征和分异规律,是其它地理学课程的基础。本课程的基本教学任务是通过向学生传授自然地理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培养其地理观察能力、综合分析能力及空间思维能力,为进一步学习资源环境城乡规划管理专业课程奠定基础。
2、课程名称:城市规划原理
课程简介:本课程的教学对象是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的本科学生。作为其专业骨干课程,对学生专业素养和专业技能的提高具有重要作用。其任务就是使学生通过学习本课程,能够基本认识城市规划工作的意义和阶段、了解城市规划发展的历史、掌握重要的规划思想,以及城市规划基本内容。
3、课程名称:经济地理学
课程简介:经济地理学是地理学的重要分支学科,主要研究地理环境与人类经济活动之间的关系。1998年我国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学科专业介绍》,将经济地理学列为地理学所有三个专业必修的专业基础或主干课程,同时,这门课程也被作为相邻专业的主要必修课程,在地理学各专业课程体系中居于十分重要的地位。本课程的主要任务是:(1)使学生较全面地了解现代经济地理学的基本理论、基本内容与基本研究方法,并为今后进一步学习区域经济地理学与部门经济地理学奠定必要的基础。(2)通过经济地理学的教学,为培养将来能从事经济地理研究与经济建设的人才服务。
4、课程名称:地理信息系统
课程简介: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是集地球科学、信息科学与计算机技术为一体的高新技术,在国外已成为一门蓬勃发展的新兴产业,在国内也日益受到各级政府和产业部门的高度重视。目前,GIS技术已广泛应用于资源管理、环境监测、灾害评估、城市与区域规划等众多领域,成为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有效的辅助决策支持工具。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多种GIS软件的使用、数据结构和数据组织关系,加深对地理信息的认识和空间数据的可视化表达方法,并了解各种软件的空间数据转换关系,了解空间数据的采集、编辑和空间数据的分层处理方法、空间数据的分析功能等。
5、课程名称:计算机辅助制图
课程简介:本课程的基本目的是让学生掌握用AutoCAD、Photoshop等软件进行制图的基本步骤、方法,能独立运用此软件上机完成一个制图项目。教学内容“精要”、清晰易懂,让学生较轻松地全面地熟悉和了解主要制图软件的基本内容和制图方法,基本能自如运用。在基本掌握上述内容的基础上,达到增长学生动手能力、提高学生素质的基本目的。
6、课程名称:地图学
课程简介:地图学是地理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地理信息的载体。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地图的基本原理以及各种地理现象在地图上的表示方法和表现形式,了解地图的构成、特性以及编制地图的方法、程序;具有阅读各种地图和分析地图的能力;掌握地图的编制方法。
7、课程名称:遥感概论
课程简介:遥从19世纪60年代开始,随着传感器技术、微波技术及计算机技术的发展,遥感应用在技术上不断创新,其应用广度不断拓宽,应用深度不断加强。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和掌握遥感科学的基本理论、方法、基本技能和发展动态,初步掌握应用遥感技术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了解遥感技术的发展动态与实际应用。
8、课程名称:环境科学
课程简介:《环境科学概论》是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的一门专业必修课程。它是自然地理学的重要分支学科,与该专业开设的自然地理学、城市总体规划等课程的关系密切。通过对本课程的系统学习,要求学生掌握自然环境的组成结构和人类的生产、生活消费活动对环境的影响,尤其是污染物的排放对环境所造成的危害以及改变了以后的环境对人体、生物的反作用;掌握污染物质在自然环境中的迁移转化规律;要求掌握城市环境问题及减轻城市环境污染危害的途径和措施;人为活动所造成的全球性环境问题及其危害;充分认识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形成正确的环境伦理观念、环境经济观点和环保意识。
9、课程名称:区域分析与区域规划
课程简介:区域分析与规划是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一门应用性理论课程,是在学习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经济地理学等专业基础课程的基础上而开设的。通过该课程的教学,为今后学习有关专项规划等方面的后继课程打下良好的基础,同时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获得有关区域发展、区域规划方面的基本知识,为从事人口、资源、环境等方面的教学和研究打下基础,也可提高学生的地理素养。10、课程名称:规划及相关政策法规 课程简介:城市规划是一项政府职能,必须依法行政。城市规划从编制、审批到实施管理是一个有机的过程。城市规划师应该具备城市规划管理与法规方面的专业知识。本课程主要介绍城市规划法规、政策和职业道德的有关知识。介绍了城市规划师需要掌握、熟悉和了解的我国城市规划法制建设的历程,城市规划法及其相关的全国性的配套和相关的法规文件,以及城市规划和建设方针政策和行业职业道德。
11、课程名称:城市详细规划
课程简介:本课程是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的专业必修主干课,是一门理论与实践并重的课程。通过学习,要求学生能较好地了解城市详细规划中的重要性,熟悉详细规划的任务、编制内容和程序,掌握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内容、编制方法、成果要求。熟练掌握居住区详细规划的任务、内容等,掌握居住区的组成、规模、类型、规划结构,掌握居住区规划设计的基本原则和方法要求,牢固掌握居住建筑、公共建筑及其用地的规划布置,以及居住区道路交通、绿地等的规划布置,掌握居住区规划的技术经济指标和计算方法,并通过课程规划实践将居住区规划的理论方法灵活地运用到居住区的规划、房地产开发等工作,从而为全面、科学地从事城市规划的实践工作、管理工作以及研究工作奠定较为坚实的理论和实践基础。

Ⅵ 人文地理专业学些什么

人文是个大专业,其中也分很多小专业。这些专业名称的背后,究竟隐藏着什么样的“人文内涵”呢?或者说,什么样的人、什么样的性格,更适合哪一个专业呢?
秘书学专业:最适合那些可以安下心来、处理琐碎事务的人群,这一专业看上去似乎比较简单,但办事不细心、没有条理性的人还是不适合的。另外,这一专业的就业起点比较低,要可以从基层做起、耐得住寂寞的人。
汉语言文学专业:这是我们一般意义上对“中文系”的狭义理解,没错,它学的就是文学,一般要涵盖现当代文学、古代文学、古代汉语、外国文学、文艺理论等等基础课程,它适合对文学有天然爱好的人们,以及思想比较深邃、可以一下子抓住事物本质的人。
中国古典文献学专业:这是很多人都觉得很枯燥的一个专业,整天与“故纸堆”打交道。说实在话,每天翻阅那些没有句读、竖排版、繁体字的古代文献,不仅要有相当的耐心和敬业精神,还绝对需要古文天赋和深厚的专业知识。山东大学的古文献学全国首屈一指。
中国古代文学专业:在本科学习阶段,古代文学和现当代、外国文学、文艺理论等等是一起上的,都是作为中文系文学类的本科生所必须掌握的知识。到了本科快要毕业、写学位论文的时候,就要涉及这一方向比较专门的知识了。它要求我们要熟练、精确掌握古代文学知识,这是必然,另外还有古代文论--从很大程度上说可以算作我国古代与文学有关的“哲学”理论,还有相当的古文字功底。比较适合准备继续深造的考生。这一专业比较“强”的是一“南”一“北”--北京大学和南开大学。
戏剧戏曲学专业:有些高校的此专业名称为“影视戏曲”等,是文学与艺术学相结合的学科,适合想象力丰富的同学们来大展身手。但此专业在高校中并不算普及,最棒的当然是中国传媒大学(即前北京广播学院)。
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不喜欢中国传统文学?我可以理解,就像我有一个学哲学的朋友,就是喜欢西方哲学,打死也对中国哲学不感兴趣,一个道理。我们在高中时后接触的“闲书”,大多是“世界名著”,外国文学对我们的文艺感觉有“启蒙”之功啊。要想向这一方向努力,首先,多看著作;其次,学好外语;再次,有在比较中发现问题的能力和天赋(因为对外国文学的研究都是伴随着与中国文学的对比进行的);最后,学好文艺理论。适合比较活泼、接受能力强的同胞选择。
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这个专业与“古代文学”专业同理,是本科的基础学习之后的向一个固定方向的精深发展。就看你对当代文学感兴趣,还是对古代文学感兴趣了。还有,“现当代文学”的意思,是从1919年五四运动开始的文学,一般认为改革开放以前叫做“现代”,开放以后叫做“当代”。武汉大学的现当代专业实力在国内无二。
汉语言文字学专业:虽然也有“语言”,但这个专业的主要研究重点还是在“文字”,以研究文字为主、研究语言为辅助,这一方面的人才将来一般从事对外汉教的工作或者专门的研究、教学工作。
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这才是真正专门研究语言学的专业了。可以说,语言学与文学的研究方法截然不同,如果说文学的感性因素多一些的话,语言学简直就是文科中的“理科”,需要科学的实据(语料调查)和严密的推理。近几年语言学在我国的发展非常火爆,因为下设的应用语言学可以用于对外汉教、计算机语言处理等等领域。北京大学的本专业无人可比,很多名师、大家。
文艺学专业:“文艺学”是什么?它即不是文学,又不同于艺术,通俗的说,就是进行文学、艺术创作或欣赏的指导性理论,我们学习这个专业,要做的就是结合作品阐述理论,或者结合理论分析、评价作品,是人类文艺欣赏和创作经验的总结。适合善于哲思、逻辑性强的同胞们选择。
地理是个大专业,其中也分很多小专业。在叶宝明主编的《人文地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中,主要分支学科划分为:1.人口地理学 2.资源地理学 3.经济地理学 4.政治地理学 5.文化地理学 6.旅游地理学 7.历史地理学 8.聚落地理学 9.社会地理学 10.社区地理等、
我佷赞同复旦大学副校长陆昉的观点:
他认为:首先,开展通识教育!
这也是实际上世界各个高校努力建设一流大学的目标所辐射带来的结果。
牛津、剑桥、哈佛这样的世界一流大学,都采用了通识教育的培养模式,在这些学校,通识教育是大学教育的一个主体部分,各个学科课程逐渐向科学与人文、专业与通识紧密融合的方向发展。其次,上世纪90年代后,科技飞速发展,技术更新的周期越来越短。 大学里所学的知识实际上已经跟不上社会发展的需求。 事实上,现在不少国内外名企在招聘毕业生过程时,已经不看重学生在大学里所学的专业,他们更看重能力与综合素质。 如果你有能力,经过培训以后马上就可以满足职业化的需求。 比如他所指导的研究生,学的是半导体物理,以前去微电子行业发展的比较多;金融危机后,该领域对这类毕业生的需求减少,他的学生就转到其他领域工作,到银行、保险公司总部、证券公司,甚至房地产公司。在许多非主流领域都表现较为出色。
所以说学为所学,学为实用,学用泛用的最终目的是要:杷我们的大学教育去引导学生不仅仅单以传授知识为目的的教育体系。而是向学生传递一种科学精神和人文素养,培养学生的品格、能力和智慧。
现在教育当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导致单纯的专业教育模式已经不能适应当今社会发展需要,教育改革也就呼之欲出。 通识教育逐步走进中国的大学校园,目标就是要寻求人文精神的回归,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使命感,使学生在知识的融会贯通中,集聚智慧,获得心智的提升,使他们不仅要具备创新精神,批判性的思维以及熟练掌握跨学科知识,同时,也应该要具有爱心、责任心、崇高的道德水准,人与人和谐共处、共赢的健全的人格。通识教育逐步走进中国的大学校园,目标就是要寻求人文精神的回归,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使命感,使学生在知识的融会贯通中,集聚智慧,获得心智的提升,使他们不仅要具备创新精神,批判性的思维以及熟练掌握跨学科知识,同时,也应该要具有爱心、责任心、崇高的道德水准,人与人和谐共处、共赢的健全的人格。
这就是专业学些什么?该学些什么!
说了些文不对题的话,我想也引人深思!

Ⅶ 有关大学本科地理科学专业

1 地理学引论
课程内容: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地理学的产生发展和主要学派,基本地理过程和基本地理规律,人地关系的区域协调和持续发展,地理技术,现代地理学发展趋势以及中国地理学近期重点研究的领域。
考核方式:作业、开卷考试
教 材:《地理科学导论》王铮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1993年;《地理学思想简史》杨吾杨,高等教育出版社1989年
参考书目:《地理科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科学出版社1989年;《论地理科学》钱学森,浙江教育出版社1994年;《理论地理学概论》王铮、丁金宏等,科学出版社1994年;《现代地理学辞典》左大康主编,商务印书馆1990年

2 地球概论
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 学时:48 学分:3 考核方式:闭卷
课程目的: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整个大的宇宙空间以及基本的天文学知识,同时了解地球内部的基本结构,即对地球系统知识进行初步的了解与认识,为学习地理学其它专业课程打下基础。
课程内容:地球概论是关于行星和地球的基础知识。它是以地球的整体为研究对象,其研究内容分为两个方面,即地球的天文学和地球的物理学。前者主要讲地球的运动及其地理意义以及地球和月球的关系,这是本课程的重点,这部分还包括地球的宇宙环境及地理坐标和天球坐标。后者简要讲述地球的形状、大小、内外结构及其物理性质。
参考书:刘南,地球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

3 地质学基础
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 学时:56 学分:3 考核方式:闭卷
课程目的: 地理科学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它对引导学生进行地理知识学习和培养地理思维的有重大作用,能够使学生树立科学的地球观和世界观,初步掌握地质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同时也为其他地理专业课程的学习奠定基础。
课程内容:主要包括三部分。 课堂讲授——侧重于地质学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的论述、说明;室内实验——室内实习是使学生加深、融会贯通课堂讲授内容的过程,安排在有关章节授课之后,在实验室中,借助实物标本、模型、等教具进行观察分析和实验操作;野外实习——结合课堂和校内教学内容,使学生在野外对矿物、岩石、构造等地质基本现象、基本概念、基本原理进一步深入理解。
参考书:陈智,基础地质学,地图出版社;宋春青等,地质学基础,高教出版社;赵不亿等,普通地质学,地质出版社;张宝政等,地质学原理,地质出版社。

4 气象学与气候学
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 学时:72 学分:4 考核方式:闭卷
课程目的: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气候变化基本规律以及天气变化的基本原因,为深入理解地理环境形成、演变规律等奠定基础。
课程内容:系统介绍气象学与气候学有关内容,包括大气能量、水分和大气运动、大气环境、大气系统,在此基础上分析气候系统的形成、气候属性、气候变化及人类对气候的影响,青藏高原对气候的影响,城市气候等。
参考书:周淑贞、张超,城市气候学导论,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5;王绍武,气候系统引论功,气象出版社; Lockwood JG ,气候成因,卢言文芳译,气象出版社,1985。

5 地貌学
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 学时:54 学分:3 考核方式:闭卷
课程目的: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认识各种地貌并理解各自的形成原因,是地理专业野外考察的必备知识。
课程内容:地貌学是地理专业的必修基础课程,主要研究地表的形态特征、成因、分布及其发育规律。先修课要求:地质学基础。
参考书:地貌与第四纪地质,高等教育出版社;地貌学,高等教育出版社。

6 水文与水资源学
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 学时:54 学分:3 考核方式:闭卷
课程目的: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水资源的分布和利用现状,理解水循环规律,并认识水圈在地球表层系统的角色和作用,是地理及相关专业的必修基础课程。
课程内容:主要介绍水文要素的基本知识和基础理论,以水循环和水量平衡为纲,着重研究水的性质、分布、循环、运动变化规律及其与地理环境、人类社会之间相互关系。
参考书:黄锡荃,水文学,高等教育出版社;武吉华,自然地理基础,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熊怡,中国的河流,人民教育出版社。

7 土壤地理学
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 学时:72 学分:4 考核方式:闭卷
课程目的: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土壤的形成原因,土壤肥力及其土壤的基本物质循环,并认识土壤圈在地质大循环和生物小循环中的作用,充分理解土壤在生态环境变迁中的响应和反馈功能,认识土壤环境变化对全球变化研究的重要作用和保证人类粮食安全的关键性。
课程内容:主要内容包括土壤的组成、性质和分类、土壤的形成条件及地理分布规律;土壤基本实验,土壤学野外采样及其土壤剖面野外判别常识和土壤化学基本理论。
参考书:李天杰,土壤地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南京大学等,土壤学基础与土壤地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中国土壤,科学出版社;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土壤系统分类课题组等,中国土壤系统分类(修订方案),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

8 植物地理学
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 学时:63 学分:3 考核方式:闭卷
课程目的: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常见的植物,并系统学习植物的分类知识,掌握植物生长和演替的基本规律,并了解基本的生态学知识,认识地理环境因素对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和植物的逆境生理。
课程内容:各种生态因素对生物生长发育的影响(包括人类活动及生物之间的影响),生态系统,生物群落及其主要类型,生物区系,生物地理野外调查方法。
参考书:武吉华、张绅编,植物地理学,哈尔滨地图出版社;北京大学等编,植物地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

9 地图和测量学
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 学时:72 学分:4 考核方式:闭卷
课程目的: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地图和测量学的理论知识,培养学生运用地图和绘制教学地图的能力,同时掌握基本的土地、工程测量基本技能。
课程内容:地图和测量学是以地图信息传递为中心的、探讨地图的理论实质、制作技术和使用方法的综合性科学,同时包括土地、工程基本测量知识和实践技能。
参考书: 蔡孟裔,新编地图学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测量与地图学,高教出版社。

10 地理信息系统
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 学时:54 学分:3 考核方式:闭卷
课程目的:设置本课程的目的是使学生掌握地理信息系统常用软件的应用,硬件设备的操作,以及信息处理的一般步骤和方法。
课程内容:地理信息系统是地理科学专业必修课程。主要内容包括地理信息系统的基本知识、遥感数值图像处理系统与地理信息系统的结合、地理信息系统对图形图像的三维仿真表达方法和实际应用、专题应用信息系统和电子地图以及常用地理信息系统软件等。
参考书:地理信息系统概论,黄杏元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地理信息系统实习教程,黄杏元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地理信息系统,张超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地理信息系统导论,Kang-tsung Chang 著,陈健飞等译,科学出版社。

11 遥感概论
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 学时:54 学分:3 考核方式: 闭卷
课程目的: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遥感基本原理、遥感图像的获得和解译方法,并了解遥感的最新技术进展。
课程内容:遥感基本概念;遥感理论基础,包括遥感电磁辐射基础、遥感光学基础;遥感数据获取,包括传感器、航空遥感、航天遥感和微波遥感;遥感数据处理,即图像校正和增强;遥感信息提取,包括图像目视判读和计算机信息提取,以及遥感技术应用。
参考书:梅安新等,遥感导论,高等教育出版社;刘慧平,遥感实习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吕国锴等,遥感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彭望禄,遥感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

12 环境学概论
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 学时:54 学分:3 考核方式:闭卷
课程目的:设置本课程的目的是使学生了解人类与环境的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本课程的理论性较强,教学中要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科学的环境观。
课程内容:环境学概论是地理科学专业必修课程。主要内容是人类环境的基本理论、人类与环境的关系、环境污染及其治理、人类环境保护等。
参考书:刘培桐主编,环境学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刘翊亭等,环境学导论,清华大学出版社。

13 人文地理学
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 学时:54;学分:3 考核方式:闭卷
课程目的:通过学习,使学生具备必要的人文基础知识并能对其实践研究奠定了必要的理论基础,并充分了解当前人文地理学所面临的人口、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等重大问题。
课程内容:全面阐述人文地理学的基本理论(人地关系论、行为论、区位论等)和主要方法,以及人文地理学的各分支学科(人口地理学、旅游地理学、城市地理学、文化地理学、政治地理学、行为地理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
参考书:张小林等,人文地理学导论,测绘出版社;金其铭等,人文地理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王恩涌,人文地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

14 经济地理学
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 学时:54 学分:3 考核方式:闭卷
课程目的: 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经济地理学的基本理论和研究方法,并为进一步深入研究为经济建设服务,奠定必要的理论基础。
课程内容:经济地理学导论是地理科学专业必修课程。全面阐述经济地理学的基本理论(重点介绍:产业结构和产业布局以及区域经济规划和发展的基本理论和演变规律)和主要方法,介绍国内外经济地理学发展动向和各派学说观点。
参考书:李小建主编,经济地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 经济地理学导论,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刘再兴,生产布局学原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陈才等,经济地理学基础,高等教育出版社;刘再兴,工业地理学,商务印书馆;周起业等,区域经济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5 中国自然地理
课程类别:专业核心课 学时:54 学分:3 考核方式:闭卷
课程目的: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中国的自然地理概况,自然地理的分布和区划等。
课程内容:系统论述全国性的主要自然地理问题,包括自然结构及其评价,海域与岛屿,灾害与环境等;并分区阐述各区域发展的自然环境条件,自然区划问题。
参考书:赵济主编,中国自然地理,高等教育出版社;上海师大等编,中国自然地理,人民教育出版社。

16 中国经济地理
课程类别:专业核心课 学时:54 学分:3 考核方式:闭卷
课程目的: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现状,以及中国的区域发展战略,了解经济发展的地区差异和产业布局规律。
课程内容:系统论述全国性的主要经济地理问题,包括人口与经济规律,文化传统与现代化,景观与区划,国土整治与区域发展战略等;区域分析部分将全国分为 8个综合区,分区阐述区域经济发展的特点,开发利用中的问题及区域发展方向。先修课要求:人文地理学、自然地理学等。
参考书:吴传钧主编,中国经济地理,科学出版社;谢光辉,中国经济地理,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17 世界自然地理
课程类别:专业核心课 学时:54 学分:3 考核方式:闭卷
课程目的: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世界的自然地理概况,自然地理的分布和区划等;培养学生对全球问题学习的理解能力、研究全球问题的创新能力和捕捉全球问题新信息的能力。
课程内容:系统论述全球性的主要自然地理问题,包括全球地表形态与全球气候,全球陆地自然带的基本格局,灾害与环境等;并分区阐述各大洲自然环境条件,自然区划问题。
参考书:刘德生主编,世界自然地理,高等教育出版社;冯忠江,世界自然地理,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18 世界经济地理
课程类别:专业核心课 学时:54 学分:3 考核方式:闭卷
课程目的: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世界区域经济发展现状,以及中国的区域发展战略,了解经济发展的地区差异和产业布局规律。
课程内容:系统论述全球性的主要经济地理问题,包括全球人地关系发展的历史轨迹,全球人类活动的基本地理格局,分别阐述了各洲及其主要国家或地区的经济与社会发展的特点,人地关系问题及对外经济与社会关系问题等。
参考书:陈才主编,世界经济地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19 综合自然地理学
课程类别:专业选修课 学时:36 学分:2 考核方式:闭卷
课程目的: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部门自然地理学之间的关系,掌握自然地理学的综合性概念和一般性原理,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课程内容:自然地理学的一般原理和综合性概念,论述了综合自然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发展简史、自然地理系统的整体性、物质与能量结构、时间结构、地域分异规律、综合自然区划、土地分级与分类、土地评价、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人类与自然地理系统的相互关系及综合自然地理学的应用研究等。
参考书:伍光和,综合自然地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葛京凤,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20 城市地理学
课程类别:专业选修课 学时:54 学分:2 考核方式:闭卷
课程目的:通过对城市化、城市地域结构和城市体系的理论与方法的学习,掌握城市发展的机制与规律。培养学生分析、解决城市城市问题的能力。
课程内容:城市化原理、城市地域结构、城市体系、城市问题。
参考书:许学强、周一星、宁越敏,城市地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周一星,城市地理学,商务印书馆;顾朝林,中国城市地理,商务印书馆。

21 计量地理学
课程类别:专业选修课 学时:36 学分:2 考核方式:闭卷
课程目标:培养学生既掌握一定的计量地理学基本理论知识和基本研究方法,又能结合我国社会经济建设的需要,具备运用计量地理学的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课程内容:研究地理系统的分析方法、地理模型的建立、地理要素统计分析、地理预测和地理决策等,从质和量两个方面揭示地理系统的变化规律。
参考书:徐建华,计量地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张超,计量地理学基础,高等教育出版社。

22 全球变化
课程类别:专业选修课 学时:36 学分:2 考核方式:闭卷
课程目标: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全球变化研究最新进展,以及全球变化的基本研究方法,培养学生的全球观念和意识。
课程内容:全球变化研究的基本问题、全球变化研究的主要方法、环境演变与全球变化、人类活动与全球变化。
参考书:张兰生,全球变化,高等教育出版社;杨达源,全球变化与区域响应,化学工业出版社;朱诚,全球变化科学导论,南京大学出版社。

23 旅游地理学
课程类别:专业选修课 学时:36 学分:2 考核方式:闭卷
课程目标:通过这门课的教学,让学生了解旅游地理学,并将所学的知识应用到教学和实践中,同时对其自身的旅游活动也有指导作用。
课程内容:了解旅游者行为,旅游需求,旅游环境容量在旅游规划中的应用,旅游资源评价方法,了解旅游开发对区域的影响,了解规划的程序并能在实践中应用。
参考书:保继刚,楚义芳编著,旅游地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现代旅游地理学,卢云亭编著,江苏人民出版社;旅游资源学,苏文才,孙文昌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中国旅游资源,石高俊编著,江苏教育出版社。

24 中学地理教法
课程类别:专业核心课 学时:54 学分:3 考核方式:闭卷
课程目的:着重培养学生在地理教学中的基本教学技能与地理教学研究的能力,使其成为合格的高水平的地理教师。
课程内容:中学地理教法以中学地理教学为研究对象,主要内容包括地理教学的目的、任务、内容、中学生的学习心理、教学的基本方法、教师素质及其评价等方面。
参考书:王树声,中学地理教材教法,高教出版社;刁传芳,中学地理教学法,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王民等,地理与环境教育,广西教育出版社;王民等,地理教学法——概念,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陈澄,地理教学论,上海教育出版社。

我也特别喜欢地理的高三毕业生。不过今年考得不太理想
怕上不了喜欢的学校,和专业了

祝你有好运

Ⅷ 大学地理科学专业应该学些什么东西

地理科学本科专业介绍
地理学专业文理兼招,由于此专业偏重于理论知识,所以设此专业的院校多以师范类院校。

地理科学本科就业前景
地理科学专业发展前景指数:
地理科学专业毕业生认为该专业发展前景很好和比较好的比例为23%,27%的毕业生认为该专业发展前景为“不太好”或“很不好”。按照10分制进行计算,该专业的发展前景指数为5.78,与其他专业相比,发展前景指数为中等。

地理科学本科学习课程
地图与遥感、自然地理学、人文地理学、经济地理学、中国地理、世界地理、地理信息系统、地理教学论、区域分析与规划、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等。

地理科学本科培养目标与要求
本专业培养地理科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在科研机构、学校、企业从事科研、教学、管理、规划与开发及在行政部门从事管理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地理科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方向的科学思维和科学实验的训练,具有较好的科学素养,掌握运用地图遥感及地理信息系统与资源环境实验分析的基本技术。

地理科学本科必备能力
1.掌握数学、物理、化学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

2.掌握地理科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实验技能;

3.了解相近专业如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地理信息系统的一般原理和方法;

4.熟悉国家科技政策、知识产权等有关法规;

5.了解地理科学的理论前沿、应用前景和最新发展动态;

6.掌握资料查询、文献检索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相关信息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实验设计,创造实验条件,归纳、整理、分析实验结果,撰写论文,参与学术交流的能力。

Ⅸ 大学选修课 文化地理和人文地理概论主要学什么 哪个好

人文地理学简复而言之就是制是研究人文现象与地理环境相互关系的科学。
文化地理学简而言之就是是研究文化现象与地理环境相互关系的科学。
那么其区别就在于“人文”与“文化”了。
而人文与自然相对应,是包括文化的,所以文化地理学属于人文地理学,是人文地理学的一个分支。
人文地理学最主要的包括:人口地理学、经济地理学、城市地理学、旅游地理学、文化地理学、政治地理学、行为地理学等。
文化地理学主要包括:民族地理学、宗教地理学、语言地理学、艺术地理学等。
当然,两门学科是有交叉和重叠的,比如文化区、文化扩散、文化景观等基础内容都是会讲的。
因此,
两个都是大学地理学科类专业很重要的课程,选哪个还的看自己的兴趣爱好。如果想学全学范的话就选人文地理学,如果想学部分学精一点的话就选文化地理学。但如果两个都能选的话,建议两个都学。

热点内容
鹿特丹港国家地理 发布:2021-03-15 14:26:00 浏览:571
地理八年级主要的气候类型 发布:2021-03-15 14:24:09 浏览:219
戴旭龙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发布:2021-03-15 14:19:37 浏览:408
地理因素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发布:2021-03-15 14:18:30 浏览: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发布:2021-03-15 14:16:36 浏览:425
工地质检具体干些什么 发布:2021-03-15 14:15:00 浏览:4
东南大学工程地质考试卷 发布:2021-03-15 14:13:41 浏览:840
中国地质大学自动取票机 发布:2021-03-15 14:13:15 浏览:779
曾文武汉地质大学 发布:2021-03-15 14:11:33 浏览:563
中国冶金地质总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网 发布:2021-03-15 14:10:10 浏览: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