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地理人文 » 中国八大菜系形成的地理环境

中国八大菜系形成的地理环境

发布时间: 2021-02-25 00:00:43

⑴ 中国八大菜系分布地

中国八大菜系分布地是鲁、川、苏、粤、闽、浙、湘、徽
八大菜系分布成因的地理解释:
(1)位置
八大菜系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符号,其形成历史也源远流长。我国古代封建王朝大多分布于中原地区,而中原地区是我国东西、南北文化传播与交流的必经之地,也是各民族、各地区文化交融碰撞的主要地区,因此饮食文化也会吸收各方文化而成为“大杂烩”,失去应有的特色。然而,八大菜系的分布区,多位于封建王朝的偏远地区,这些地区经济落后,交通不便,受外来饮食文化的影响极小。因此,地方特色饮食文化形成与传承能够保持其地域特色。而且沿海地区水产品等原料丰富,能够形成区别于内地地区的饮食风格。
(2)地形
八大菜系分布地区多为丘陵山地,川菜分布区为封闭的四川盆地。一方面,山地由于地带性和非地带性因素的影响,形成了复杂的立体气候,就一个山体来说,气候变化受海拔高度、坡向、下垫面状况的影响,一般每升高100米,年平均气温下降0.51℃,≧10℃积温减少170℃,生长期减少4-6天。降水量在一定高度内呈递减趋势。因而山地出现河谷热、丘陵暖、山区凉、高山寒的气候特点。[]而且山地丘陵地区还有阳坡与阴坡光照、热量、水分条件的差异,也有迎风坡与背风坡降水条件的差异,这些差异有利于多种多样动植物的生长。另外山区地区多河流,也有利于多种水生动植物的生长,为八大菜系的形成提供了丰富的食材。另一方面,崎岖不平和封闭的地形也是制约交通发展的主要因素,使得这些地区与外界的交流较少,食物的烹制方法受外来文化的影响小。再者,多山地区人类活动强度较小,动植物生长环境受人类活动的影响小,动植物生长能够保持其原有的品质,也成为这些菜系独成一家的重要原因。平原、高原地区环境的区域差异小,动植物多样性少,食材种类单一,而且这些地区交通相对交便利不同文化的融合交流频繁,难以形成地方特色。
(3)气候
从气候角度来看,八大菜系分布地区都位于我国东部季风气候区。夏热冬温,四季分明,季风发达。最热月均温一般高于22℃,最冷月平均气温在1-15℃之间,年降水量在150-1000mm以上,夏半年降水量占全年的70%。[]而且水热条件配合好。一方面这些地区的农作物能够达到一年两熟或两年三熟,土地的年产量高,食物食材产量大且来源丰富。另一方面,这也为多种食材的生长提供优越的气候条件,同时也为食物的制作与储藏提供了良好的条件。然而,我国广大西北、青藏及北方地区由于热量及降水的限制而食材相对缺乏且种类少,难以形成独具特色的菜系文化。
不同的地理环境孕育特色明显的地域饮食文化,位置、气候、地形是地理环境形成的基础,也是形成环境地域差异的基础,同样也是形成不同地域特色饮食文化的基础。中国广阔的土地形成了差异巨大的自然地理环境,同时更孕育了中国百花齐放的菜系文化。

⑵ 八大菜系的形成与当地自然环境和经济状况有什么关系

中国八大菜系简介

中国八大菜系简介

中国菜肴在烹饪中有许多流派。其中最有影响和代表性的也为社会所公认的有:鲁、川、粤、闽、苏、浙、湘、徽等菜系,即被人们常说的中国“八大菜系”。
一个菜系的形成和它的悠久历史与独到的烹饪特色分不开的。同时也受到这个地区的自然地理、气候条件、资源特产、饮食习惯等影响。有人把“八大菜系”用拟人化的手法描绘为:苏、浙菜好比清秀素丽的江南美女;鲁、皖菜犹如古拙朴实的北方健汉;粤、闽菜宛如风流典雅的公子;川、湘菜就象内涵丰富充实、才艺满身的名士。
中国“八大菜系”的烹调技艺各具风韵,其菜肴之特色也各有千秋。

山东菜系:由济南和胶东两部分地方风味组成味浓厚、嗜葱蒜,尤以烹制海鲜,汤菜和各种动物内脏为长。代表菜肴:油爆大哈、红烧海螺、糖酥鲤鱼

四川菜系:有成都、重庆两个流派。以味多、味广、味厚、味浓著称。代表菜肴宫爆鸡丁、一品熊掌、鱼香肉丝、干烧鱼翅

江苏菜系:由扬州、苏州、南京地方菜发展而成。烹调技艺以炖、焖、煨著称;重视调汤,保持原汁。代表菜肴:鸡汤煮干丝、清炖蟹粉、狮子头、水晶肴蹄、鸭包鱼

浙江菜系:由杭州、宁波、绍兴等地方菜构成,最负盛名的是杭州菜。鲜嫩软滑,香醇绵糯,清爽不腻。代表菜肴:龙井虾仁、西湖醋鱼、叫花鸡

广东菜系:有广州、潮州、东江三个流派,以广州菜为代表。烹调方法突出煎、炸、烩、炖等,口味特点是爽、淡、脆、鲜。代表菜肴:三蛇龙虎凤大会、烧乳猪、盐局(左加火旁)鸡、冬瓜盅、古老肉

湖南菜系:注重香辣、麻辣、酸、辣、焦麻、香鲜,尤为酸辣居多。代表菜肴:红煨鱼翅、冰糖湘莲

福建菜系:由福州、泉州、厦门等地发展起来,并以福州菜为其代表。以海味为主要原料,注重甜酸咸香、色美味鲜。代表菜肴:雪花鸡、金寿福、烧片糟鸡、桔汁加吉鱼、太极明虾

安徽菜系:由皖南、沿江和沿淮地方风味构成。皖南菜是主要代表。以火腿佐味,冰糖提鲜、擅长烧炖,讲究火工。代表菜肴:葫芦鸭子、符离集烧鸡

----------------------------------------------

⑶ 我国八大菜系的形成与当地自然环境和经济状况有什么关系

NO:1 八大菜系之鲁菜

八大菜系之首当推鲁菜。鲁菜的形成和发展与由山东地区的文化历史、地理环境、经济条件和习俗尚好有关。山东是我国古文化发祥地之一。地处黄河下游,气候温和,胶东半岛突出于渤海和黄海之间。境内山川纵横,河湖交错,沃野千里,物产丰富,交通便利,文化发达。其粮食产量居全国第三位;蔬菜种类繁多,品质优良,是号称“世界三大菜园”之一。如胶州大白菜、章邱大葱、苍山大蒜、莱芜生姜都蜚声海内外。

NO:3 八大菜系之川菜

川菜系也是一个历史悠久的菜系,其发源地是古代的巴国和蜀国。据《华阳国志》记载,巴国“土植五谷,牲具六畜”,并出产鱼盐和茶蜜;蜀国则“山林泽鱼,园囿瓜果,四代节熟,靡不有焉”。当时巴国和蜀国的调味品已有卤水、岩盐、川椒、“阳朴之姜”。在战国时期墓地出土文物中,已有各种青铜器和陶器食具,川菜的萌芽可见一斑。川菜的形成大致在秦始皇统一到三国鼎立之间。

NO:5 八大菜系之闽菜

闽菜系历来以选料精细,刀工严谨,讲究火候、调汤、佐料,和以味取胜而著称。其烹饪技艺,有四个鲜明的特征,一是采用细致入微的片、切、剞等刀法,使不同质地的原料,达到入味透彻的效果。故闽菜的刀工有“剞花如荔,切丝如发,片薄如纸”的美誉。如凉拌菜肴“萝卜蜇”,将薄薄的海蜇皮,每张分别切成2~3片,复切成极细的丝,再与同样粗细的萝卜丝合并烹制,凉后拌上调料上桌。

NO:7 八大菜系之苏菜

苏菜系即江苏地方风味菜。江苏是名厨荟萃的地方。我国第一位典籍留名的职业厨师和第一座以厨师姓氏命名的城市均在这里。制作野鸡羹供帝尧食用,被封为大彭国,亦即今天的徐州,故名彭铿,又名彭祖。夏禹时代,“淮夷贡鱼”,淮白鱼直至明清均系贡品。“菜美之者,具区之菁”,商汤时期的太湖佳蔬韭菜花已登大雅之堂。春秋时齐国的易牙曾在徐州传艺,由他创制的“鱼腹藏羊肉”千古流传,是为“鲜”字之本......

NO:2 八大菜系之粤菜

粤菜系由广州菜、潮州菜、东江菜三种地方风味组成。 广州菜包括珠江三角洲和肇庆、韶关、湛江等地的名食在内。地域最广,用料庞杂,选料精细,技艺精良, 善于变化,风味讲究,清而不淡, 鲜而不俗,嫩而不生, 油而不腻。夏秋力求清淡, 冬春偏重浓郁,擅长小炒, 要求掌握火候和油温恰到好处。潮汕菜故属闽地,其语言和习俗与闽南相近。

NO:4 八大菜系之湘菜

湘菜系即湖南菜,是以湘江流域、洞庭湖地区和湘西山区等地方菜发展而成。湘江流域的菜以长沙、衡阳、湘潭为中心,是湖南菜的主要代表。其制作精细,用料广泛,品种繁多,其特色是油多、色浓,讲究实惠。在品味上注重香酥、酸辣、软嫩。湘西菜擅长香酸辣,具有浓郁的山乡风味。湘菜历史悠久,早在汉朝就已经形成菜系,烹调技艺已有相当高的水平。

NO:6 八大菜系之浙菜

南菜系以杭州、宁波、绍兴三种地方风味菜为代表,成名较早。浙菜系的历史也相当悠久。京师人南下开饭店,用北方的烹调方法将南方丰富的原料做得美味可口,“南料北烹”成为浙菜系一大特色。如过去南方人口味并不偏甜,北方人南下后,影响南方人口味,菜中也放糖了。汴京名菜“糖醋黄河鲤鱼”到临安后,以鱼为原料,烹成浙江名菜“西湖醋鱼”。

NO:8 八大菜系之徽菜

皖南的徽州菜是徽菜系的主要代表,起源于黄山麓下的歙县,即古代的徽州。后因新安江畔的屯溪小镇成为“祁红”、“屯绿”等名茶和徽墨、歙砚等土特产品的集散中心,饮食业发达,徽菜的重点逐渐转移到屯溪,在这里得到进一步发展。宋高宗曾问歙味于学士汪藻,汪藻举梅圣俞诗对答“雪天牛尾狸,沙地马蹄鳖”。牛尾狸即果子狸,又名白额。徽菜系在烹调技艺上擅长烧、炖、蒸,而爆、炒菜较少,重油、重色、重火工。 鲁菜 多海鲜如鱼虾之类,因为靠海 海洋资源丰富;
粤菜 多生猛海鲜 味清淡 因靠海 而且是南方 气候湿热 味道不宜咸重;
川菜 多麻辣 因四川地处盆地 夏闷热 冬严寒 需多吃辣子发汗 疏散筋骨;
湘菜 河鲜烹饪较多 因湖南河流湖泊较多 有“鱼米之乡”之称;
浙菜 靠海而且地处温带 气候条件适宜 食物品种较多 食用方法也多
风味各有独到之处;
苏菜 南北交通枢纽 东西经济文化中心 地位独特 饮食文化 吸取四方之美,
适应八方只需,河湖海水鲜 无所不有;
徽菜 安徽地处商贸兴盛之地,商贾繁多,人民生活富裕且多山地丘陵,
因此土特产品众多
闽菜 烹饪历史悠久 上朔之商周时期,多陶瓷器皿,靠海 海鲜丰富,
海上商贸兴盛

⑷ 中国八大菜系是什么

中国菜肴在烹饪中有许多流派。其中最有影响和代表性的也为社会所公认的有:鲁、川、粤、闽、苏、浙、湘、徽等菜系,即被人们常说的中国“八大菜系”。
一个菜系的形成和它的悠久历史与独到的烹饪特色分不开的。同时也受到这个地区的自然地理、气候条件、资源特产、饮食习惯等影响。有人把“八大菜系”用拟人化的手法描绘为:苏、浙菜好比清秀素丽的江南美女;鲁、皖菜犹如古拙朴实的北方健汉;粤、闽菜宛如风流典雅的公子;川、湘菜就象内涵丰富充实、才艺满身的名士。
中国“八大菜系”的烹调技艺各具风韵,其菜肴之特色也各有千秋。

http://www.hnet.org.cn/cnms/8c/8c.html
http://zhuanti.club.news.sohu.com/user_webpage/webpages/commuser/web1_4749.html

⑸ 中国八大菜系是怎么来的都是哪些地区的菜系

你好!
鲁、川、粤、淮扬四大菜系形成历史较早,后来,浙、闽、湘、徽等地方版菜也逐渐出名,就形成了我国权的八大菜系。
八大菜系是:山东(鲁菜)、四川(川菜)、江苏(苏菜)、广东(粤菜)、福建(闽菜)、浙江(浙菜)、安徽(徽菜)、湖南(湘菜)

⑹ 中国八大菜系的详细资料

中国菜肴在烹饪中有许多流派。其中最有影响和代表性的也为社会所公认的有:鲁、川、粤、闽、苏、浙、湘、徽等菜系,即被人们常说的中国“八大菜系”。

一个菜系的形成和它的悠久历史与独到的烹饪特色分不开的。同时也受到这个地区的自然地理、气候条件、资源特产、饮食习惯等影响。有人把“八大菜系”用拟人化的手法描绘为:苏、浙菜好比清秀素丽的江南美女;鲁、皖菜犹如古拙朴实的北方健汉;粤、闽菜宛如风流典雅的公子;川、湘菜就象内涵丰富充实、才艺满身的名士。

中国“八大菜系”的烹调技艺各具风韵,

其菜肴之特色也各有千秋。

山东菜系

流派:由济南和胶东两部分地方风味组成

特点:味浓厚、嗜葱蒜,尤以烹制海鲜,汤菜和各种动物内脏为长。

名菜:油爆大哈、红烧海螺、糖酥鲤鱼

四川菜系

流派:有成都、重庆两个流派。

特点:以味多、味广、味厚、味浓著称。

名菜:宫爆鸡丁、一品熊掌、鱼香肉丝、干烧鱼翅

江苏菜系

流派:由扬州、苏州、南京地方菜发展而成。

特点:烹调技艺以炖、焖、煨著称;重视调汤,保持原汁。

名菜:鸡汤煮干丝、清炖蟹粉、狮子头、水晶肴蹄、鸭包鱼

浙江菜系

流派:由杭州、宁波、绍兴等地方菜构成,最负盛名的是杭州菜。

特点:鲜嫩软滑,香醇绵糯,清爽不腻。

名菜:龙井虾仁、西湖醋鱼、叫花鸡

广东菜系

流派:有广州、潮州、东江三个流派,以广州菜为代表。

特点:烹调方法突出煎、炸、烩、炖等,口味特点是爽、淡、脆、鲜。

名菜:三蛇龙虎凤大会、烧乳猪、盐局(左加火旁)鸡、冬瓜盅、古老肉

湖南菜系

流派:注重香辣、麻辣、酸、辣、焦麻、香鲜,尤为酸辣居多。

名菜:红煨鱼翅、冰糖湘莲

福建菜系

流派:由福州、泉州、厦门等地发展起来,并以福州菜为其代表。

特点:以海味为主要原料,注重甜酸咸香、色美味鲜。

名菜:雪花鸡、金寿福、烧片糟鸡、桔汁加吉鱼、太极明虾

安徽菜系

流派:由皖南、沿江和沿淮地方风味构成。皖南菜是主要代表。

特点:以火腿佐味,冰糖提鲜、擅长烧炖,讲究火工。

名菜: 葫芦鸭子、符离集烧鸡

参考资料:http://qiuyi.fx120.net/bjysl/jkysl/yswhl/200503011613152584.htm

⑺ 中国八大菜系的分布省份

1、山东(鲁菜)来——宫廷最大源菜系,以孔府风味为龙头。

2、四川(川菜)——中国最有特色的菜系,也是民间最大菜系。

3、江苏(苏菜)——宫廷第二大菜系,古今国宴上最受人欢迎的菜系。

4、广东(粤菜)——国内民间第二大菜系,国外最有影响力的中国菜系,可以代表中国。

5、福建(闽菜)——客家菜的代表菜系。

6、浙江(浙菜)——中国最古老的菜系之一,宫廷第三大菜系。

7、湖南(湘菜)——民间第三大菜系。

8、安徽(徽菜)——徽州文化的典型代表。

⑻ 请问中国八大菜系是哪8大

中国八大菜系
中国菜肴在烹饪中有许多流派。其中最有影响和代表性的也为社会所公认的有:鲁、 川、 粤、 闽、 苏、 浙、湘、 徽 等菜系,即被人们常说的中国“八大菜系”。 一个菜系的形成和它的悠久历史与独到的烹饪特色分不开的。同时也受到这个地区的自然地理、气候条件、资源特产、饮食习惯等影响。有人把“八大菜系”用拟人化的手法描绘为:苏、浙菜好比清秀素丽的江南美女;鲁、皖菜犹如古拙朴实的北方健汉;粤、闽菜宛如风流典雅的公子;川、湘菜就象内涵丰富充实、才艺满身的名士。 中国“八大菜系”的烹调技艺各具风韵,其菜肴之特色也各有千秋。 鲁菜 宋以后鲁菜就成为“北食”的代表。明、清两代,鲁菜已成宫廷御膳主体,对京、津东北各地的影响较大,现今鲁菜是由济南和胶东两地的地方菜演化而成的。其特点是清香、鲜嫩、味纯而著名,十分讲究清汤和奶汤的调制,清汤色清而鲜,奶汤色白而醇。济南菜擅长爆、烧、炸、炒,其著名品种有“糖醋黄河鲤鱼”、“九转大肠”、“汤爆双脆”、“烧海螺”、“烧蛎蝗”、“烤大虾”、“清汤燕窝”等。胶东菜以烹制各种海鲜而驰名,口味以鲜为主,偏重清淡,其著名品种有“干蒸加吉鱼”、“油爆海螺”等。建国后,创新名菜的品种有“扒原壳鲍鱼”.
NO:1 八大菜系之鲁菜
八大菜系之首当推鲁菜。鲁菜的形成和发展与由山东地区的文化历史、地理环境、经济条件和习俗尚好有关。山东是我国古文化发祥地之一。地处黄河下游,气候温和,胶东半岛突出于渤海和黄海之间。境内山川纵横,河湖交错,沃野千里,物产丰富,交通便利,文化发达。其粮食产量居全国第三位;蔬菜种类繁多,品质优良,是号称“世界三大菜园”之一。如胶州大白菜、章邱大葱、苍山大蒜、莱芜生姜都蜚声海内外。
NO:2 八大菜系之粤菜
粤菜系由广州菜、潮州菜、东江菜三种地方风味组成。 广州菜包括珠江三角洲和肇庆、韶关、湛江等地的名食在内。地域最广,用料庞杂,选料精细,技艺精良, 善于变化,风味讲究,清而不淡, 鲜而不俗,嫩而不生, 油而不腻。夏秋力求清淡, 冬春偏重浓郁,擅长小炒, 要求掌握火候和油温恰到好处。潮汕菜故属闽地,其语言和习俗与闽南相近。
NO:3 八大菜系之川菜
川菜系也是一个历史悠久的菜系,其发源地是古代的巴国和蜀国。据《华阳国志》记载,巴国“土植五谷,牲具六畜”,并出产鱼盐和茶蜜;蜀国则“山林泽鱼,园囿瓜果,四代节熟,靡不有焉”。当时巴国和蜀国的调味品已有卤水、岩盐、川椒、“阳朴之姜”。在战国时期墓地出土文物中,已有各种青铜器和陶器食具,川菜的萌芽可见一斑。川菜的形成大致在秦始皇统一到三国鼎立之间。
NO:4 八大菜系之湘菜
湘菜系即湖南菜,是以湘江流域、洞庭湖地区和湘西山区等地方菜发展而成。湘江流域的菜以长沙、衡阳、湘潭为中心,是湖南菜的主要代表。其制作精细,用料广泛,品种繁多,其特色是油多、色浓,讲究实惠。在品味上注重香酥、酸辣、软嫩。湘西菜擅长香酸辣,具有浓郁的山乡风味。湘菜历史悠久,早在汉朝就已经形成菜系,烹调技艺已有相当高的水平。
NO:5 八大菜系之闽菜
闽菜系历来以选料精细,刀工严谨,讲究火候、调汤、佐料,和以味取胜而著称。其烹饪技艺,有四个鲜明的特征,一是采用细致入微的片、切、剞等刀法,使不同质地的原料,达到入味透彻的效果。故闽菜的刀工有“剞花如荔,切丝如发,片薄如纸”的美誉。如凉拌菜肴“萝卜蜇”,将薄薄的海蜇皮,每张分别切成2~3片,复切成极细的丝,再与同样粗细的萝卜丝合并烹制,凉后拌上调料上桌。
NO:6 八大菜系之浙菜
南菜系以杭州、宁波、绍兴三种地方风味菜为代表,成名较早。浙菜系的历史也相当悠久。京师人南下开饭店,用北方的烹调方法将南方丰富的原料做得美味可口,“南料北烹”成为浙菜系一大特色。如过去南方人口味并不偏甜,北方人南下后,影响南方人口味,菜中也放糖了。汴京名菜“糖醋黄河鲤鱼”到临安后,以鱼为原料,烹成浙江名菜“西湖醋鱼”。
NO:7 八大菜系之苏菜
苏菜系即江苏地方风味菜。江苏是名厨荟萃的地方。我国第一位典籍留名的职业厨师和第一座以厨师姓氏命名的城市均在这里。制作野鸡羹供帝尧食用,被封为大彭国,亦即今天的徐州,故名彭铿,又名彭祖。夏禹时代,“淮夷贡鱼”,淮白鱼直至明清均系贡品。“菜美之者,具区之菁”,商汤时期的太湖佳蔬韭菜花已登大雅之堂。春秋时齐国的易牙曾在徐州传艺,由他创制的“鱼腹藏羊肉”千古流传,是为“鲜”字之本......
NO:8 八大菜系之徽菜
皖南的徽州菜是徽菜系的主要代表,起源于黄山麓下的歙县,即古代的徽州。后因新安江畔的屯溪小镇成为“祁红”、“屯绿”等名茶和徽墨、歙砚等土特产品的集散中心,饮食业发达,徽菜的重点逐渐转移到屯溪,在这里得到进一步发展。宋高宗曾问歙味于学士汪藻,汪藻举梅圣俞诗对答“雪天牛尾狸,沙地马蹄鳖”。牛尾狸即果子狸,又名白额。徽菜系在烹调技艺上擅长烧、炖、蒸,而爆、炒菜较少,重油、重色、重火工。

⑼ 八大菜系的形成与当地自然环境和经济状况有什么关系跪谢!

中国八大菜系简介

中国八大菜系简介

中国菜肴在烹饪中有许多流派。其中最有专影响和代表性的也为社会所公认的属有:鲁、川、粤、闽、苏、浙、湘、徽等菜系,即被人们常说的中国“八大菜系”。
一个菜系的形成和它的悠久历史与独到的烹饪特色分不开的。同时也受到这个地区的自然地理、气候条件、资源特产、饮食习惯等影响。有人把“八大菜系”用拟人化的手法描绘为:苏、浙菜好比清秀素丽的江南美女;鲁、皖菜犹如古拙朴实的北方健汉;粤、闽菜宛如风流典雅的公子;川、湘菜就象内涵丰富充实、才艺满身的名士。
中国“八大菜系”的烹调技艺各具风韵,其菜肴之特色也各有千秋。

山东菜系:由济南和胶东两部 要是觉得我的回答满意,请采纳!

⑽ 中国八大菜系分别形成与哪个流域

中国汉族饮食文化的菜系,是指在一定区域内,由于气候、地理、历史、物产及饮食风俗的不同,经过漫长历史演变而形成的一整套自成体系的烹饪技艺和风味,并被全国各地所承认的地方菜肴。早在春秋战国时期,中国汉族饮食文化中南北菜肴风味就表现出差异。到唐宋时,南食、北食各自形成体系。发展到清代初期时,鲁菜、苏菜、粤菜、川菜,成为当时最有影响的地方菜,被称作“四大菜系”。到清末时,浙菜、闽菜、湘菜、徽菜四大新地方菜系分化形成,共同构成中国汉族饮食的“八大菜系”。除”八大菜系“外还有一些在中国较有影响的菜系,如东北菜、京菜、冀菜、豫菜、鄂菜、本帮菜、赣菜、客家菜、清真菜等菜系。 汉族发明了炒(爆、熘)、烧(焖、煨、烩、卤)、煎(溻、贴)、炸(烹)、煮(氽、炖、煲)、蒸、烤(腌、熏、风干)、凉拌、淋等烹饪方式,又向其他民族学习了扒、涮等方式,用来制作各种菜肴。经历代名厨传承至今,形成了各具特色的菜系:除影响较大的鲁菜(山东)、川菜(四川)、苏菜(江苏)、粤菜(广东)、浙菜(浙江)、闽菜(福建)、湘菜(湖南)、徽菜(徽州)八大菜系外,还有东北菜(东北)、京菜(北京)、冀菜(河北)、豫菜(河南)、鄂菜(湖北)、本帮菜(上海)、赣菜(江西)、客家菜、清真菜等地方特色菜系,代表了各地色、香、味、形俱佳的传统特色烹饪技艺。 下表主要列出八大菜系口味菜系口味鲁菜咸、鲜川菜麻辣苏菜甜、黄酒味 粤菜原汁原味 闽菜酸甜(北部)、香辣(南部) 浙菜鲜、荤油味、黄酒味湘菜辣徽菜咸

热点内容
鹿特丹港国家地理 发布:2021-03-15 14:26:00 浏览:571
地理八年级主要的气候类型 发布:2021-03-15 14:24:09 浏览:219
戴旭龙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发布:2021-03-15 14:19:37 浏览:408
地理因素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发布:2021-03-15 14:18:30 浏览: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发布:2021-03-15 14:16:36 浏览:425
工地质检具体干些什么 发布:2021-03-15 14:15:00 浏览:4
东南大学工程地质考试卷 发布:2021-03-15 14:13:41 浏览:840
中国地质大学自动取票机 发布:2021-03-15 14:13:15 浏览:779
曾文武汉地质大学 发布:2021-03-15 14:11:33 浏览:563
中国冶金地质总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网 发布:2021-03-15 14:10:10 浏览: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