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地理人文 » 国家地理控

国家地理控

发布时间: 2021-02-24 23:50:34

『壹』 国家地理位置如何划分

常用国家地理位置划分

欧洲:政治上的东西欧是按冷战时,受美国控制的是西欧,受苏联控制的是东欧。南欧是按多瑙河和阿尔卑斯山和比利牛斯山脉划分。北欧是按波罗的海分的。 现在地理上的划分是这样的: 北欧国家:冰岛、挪威、丹麦、瑞典、芬兰。 西欧国家:英国、法国、爱尔兰、比利时、荷兰、卢森堡。 中欧国家:瑞士、德国、奥地利、捷克、斯洛伐克、波兰、列支敦士登。 南欧国家:西班牙、葡萄牙、安道尔、意大利、梵蒂冈、圣马利诺、马耳他、克罗地亚、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斯洛文尼亚、马其顿、塞尔维亚、黑山(门特内哥罗Montenegro)、阿尔巴尼亚、罗马尼亚、希腊、保加利亚、匈牙利是南欧国家。 其中克罗地亚、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斯洛文尼亚、马其顿、塞尔维亚、黑山(门特内哥罗Montenegro)、阿尔巴尼亚、罗马尼亚、希腊、保加利亚、匈牙利这些巴尔干国家往往又被称作东南欧国家。 剩下的是东欧国家,其实也就是所有由前苏联独立的欧洲国家:俄罗斯、乌克兰、白俄罗斯、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摩尔多瓦、格鲁吉亚、阿塞拜疆、亚美尼亚(后三者在地理位置上应该在亚洲,但和在经济、文化、政治上亚洲关系不密切,所以往往还算在欧洲)。美洲:北美洲:格陵兰(丹)、加拿大、圣皮埃尔和密克隆群岛(法)、美利坚合众国、百慕大群岛(英) 中美洲:墨西哥合众国、危地马拉共和国、伯利兹、萨尔瓦多共和国、洪都拉斯共和国、尼加拉瓜共和国、哥斯达黎加共和国、巴拿马共和国、巴哈马国、特克斯和凯科斯群岛(英)、古巴共和国、开曼群岛(英)、牙买加、海地共和国、多米尼加共和国、波多黎各自由邦(美)、美属维尔京群岛、英属维尔京群岛、圣基茨和尼维斯联邦、安圭拉(英)、安提瓜和巴布达、蒙特塞拉特(英)、瓜德罗普(法)、多米尼克国、马提尼克(法)、圣卢西亚、圣文森特和格林纳丁斯、巴巴多斯、格林纳达 特立尼达和多巴哥共和国、荷属安的列所、阿鲁巴(荷) 南美洲:哥伦比亚共和国、委内瑞拉共和国、圭亚那合作共和国、苏里南共和国、法属圭亚那、厄瓜多尔共和、秘鲁共和国、巴西联邦共和国、玻利维亚共和国、智利共和国、阿根廷共和国、巴拉圭共和国、乌拉圭东岸共和国、马尔维纳斯群岛(英)东南亚:东南亚总共有11个国家:越南、老挝、柬埔寨、缅甸、泰国、马来西亚、新加坡、印度尼西亚(以下简称印尼)、菲律宾、文莱和东帝汶,其中东帝汶是经全民公决后,于2002年5月20日从印尼独立出来的,是东南亚最年轻的国家。 东南亚总面积447万平方公里。总人口约5.3亿,大部分为黄种人,包括有属于汉藏语系、印地语系、南亚语系、南岛语系的多个民族。其中人口较多的有爪哇族、京族(越族)、泰族、缅族、老族、高棉族、苏禄族等。华侨、华人约3000万人,是世界华侨、华人最集中,人数也最多的地区之一。新加坡的华人比例占 70%以上,其次是马来西亚,约占30%。东南亚人口分布不均,主要集中于沿海平原、大河两岸平原、河口三角洲地区和岛屿,雨林地带则人口稀少。 东南亚国家中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国家是印尼,其面积约有190万平方公里,人口约1.2亿,是东南亚名副其实的大国,人口居世界第四位,仅次于中国、印度和美国;面积最小的国家是新加坡,一个国家就是一座城市,其面积仅600多平方公里,东西南北的宽度和长度都只有约三十公里,驾车一天可以跑遍全国。新加坡虽然面积是最小的,但人口却有401万,比拥有5767平方公里面积的文莱要多得多。文莱只有30多万人,是东南亚人口最少的国家。拉丁美洲(拉美)(葡萄牙语和西班牙语总称为拉丁语.美洲所有说拉丁语和附近几个国家组成拉丁美洲,也就是南美和北美除美国\加拿大\格零兰的国家 委内瑞拉 洪都拉斯 哥斯达黎加 巴西 阿根廷 牙买加 苏里南 萨尔瓦多 圣卢西亚 安提瓜和巴布达 智利 巴哈马 巴拿马 玻利维亚 厄瓜多尔 尼加拉瓜 圣基茨和尼维斯 古巴 伯利兹 乌拉圭 巴巴多斯 格林纳达 多米尼加 特立尼达和多巴哥 海地 圭亚那 巴拉圭 哥伦比亚 危地马拉 多米尼克 圣文森特和格林纳丁斯 非洲国家
非洲在地理上习惯分为北非、东非、西非、中非和南非五个地区。
北非:通常包括埃及、苏丹、利比亚、突尼斯,阿尔及利亚、摩洛哥、亚速尔群岛和马德拉群岛。其中埃及、苏丹和利比亚有时称为东北非。其余国家和地区称为西北非。北非的面积8 2 0 多万平方千米,人口约1 2 0 0 0 万,阿拉伯人占7 0 %左右。西北部为阿特拉斯山地,东南部为苏丹草原的一部分,地中海和大西洋沿岸有狭窄的平原,其余地区大多为撒哈拉沙漠。本区不少农矿产品占世界重要地位,原油占世界总产量5 %,磷酸盐占2 2 %,棉花约占5 %,阿拉伯树胶占8 0 %以上,其它还有栓皮、油橄榄、柑橘、葡萄、椰枣、无花果等。
东非:通常包括埃塞俄比亚、厄立特里亚、索马里、吉布提、肯尼亚、坦桑尼亚、乌干达、卢旺达、布隆迪和塞舌尔。有时也把苏丹作为东非的一部分。东非面积约3 7 0 万平方千米,人口1 3 0 0 0 万,主要是班图语系黑人,分布在南部;其次是阿姆哈拉族,盖拉族和索马里人,分布在北部。北部是非洲屋脊---埃塞俄比亚高原,南部是东非高原,印度洋沿岸有狭窄的原,东非大裂谷纵贯东非高原中部和西部,本区所产咖啡约占世界总产量1 4 %,剑麻约占2 5 %以上,丁香供应量占世界丁香供应量的8 0 %以上。茶叶、甘蔗、棉花也在非洲占重要地位。
西非:包括毛里塔尼亚、西撒哈拉、塞内加尔、冈比亚、马里、布基纳法索、几内亚、几内亚比绍、佛得角、塞拉利昂、利比里亚、科特迪瓦、加纳,多哥、贝宁、尼日尔、尼日利亚和加那利群岛。面积约6 5 6 万多平方千米。人口1 5 0 0 0 多万,其中黑人约占总人口的8 5 %,其余多为阿拉伯人。本区北部属撒哈拉沙漠,中部属苏丹草原,南部为上几内亚高原,沿海有狭窄的平原。本区所产金刚石约占世界总产量1 2 %,铝土矿约占非洲总产量9 0 %以上,可可和棕榈仁均占世界总产量5 0 %以上,棕榈油约占3 8 %,花生约占1 1 %,咖啡、天然橡胶在世界上也占有一定地位。
中非:通常包括乍得、中非、喀麦隆、赤道几内亚、加蓬、刚果(布)、刚果(金)、圣多美和普林西比,有时也把赞比亚、津巴布韦和马拉维作为中非的一部分。面积5 3 6 万多平方千米,人口约5 6 0 0 多万,其中班图系黑人约占8 0 %,分布在南部。其余为苏丹语系黑人,分布在北部。本区北部属撒哈拉沙漠,中部属苏丹草原,南部属刚果盆地,西南部属下几内亚高原。刚果盆地面积约3 3 7 万平方千米,中心部分最低处海拔仅2 0 0 米,四周的高原、山地一般高达海拔1 0 0 0 米以上。所产金刚石占世界总产量3 0 %左右,锰矿石占1 2 %,铜、钴、铀、锡、镭、铌、钽等矿物产量都在世界上占重要地位。棕榈油、棕榈仁、天然橡胶、可可也很重要。
南非:通常包括赞比亚、安哥拉、津巴布韦、马拉维、莫桑比克、博茨瓦纳、纳米比亚、南非、斯威士兰、莱索托、马达加斯加、科摩罗、毛里求斯、留尼汪岛、圣赫勒拿岛和阿森松岛等。面积6 6 1 万多平方千米,人口约为一亿,其中班图语系黑人占8 5 %,马来-波利尼西亚语系的马达加斯加人占9 %,欧洲白种人占5 %以上:南非高原为本区地形的主体,高原中部地势低洼为卡拉哈迪盆地,四周隆起为高原和山地,本区所产金约占世界总产量71.83%,金刚石、铬矿石约占28.17 %,铜、钒、锂、铍、铍、钴,石棉的产量在世界上也占重要地位。

亚太地区:
亚洲及太平洋地区,泛指太平洋沿岸的大国。
澳大利亚、美国、加拿大、日本、韩国、新西兰、印度尼西亚、菲律宾、马来西亚、泰国、新加坡、文莱、中国、墨西哥、智利、巴布亚新几内亚和台湾、香港两个地区。

『贰』 美国国家地理和美国探索频道

美国国家地理学会简介

1888年1月13日,33人在美国华盛顿的宇宙俱乐部聚会,成立了一个以“增进和普及地理知识”为宗旨的学会——美国国家地理学会,同年10月,新成立的学会创办了自己的会刊,这便是如今享誉全球的美国《国家地理》杂志。从那时起到如今,国家地理学会走过了115年,并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非盈利的教育与科学机构。

国家地理学会通过杂志、地图、书籍、电影和交互式媒体,深入浅出地反映整个世界和世界上的所有事物。

除《国家地理》外,美国国家地理学会还有:1984年问世的国家地理旅行家杂志、国家地理儿童杂志、1999年4月推出的国家地理探险杂志等;

自1907年出版第一本书以来,国家地理已经用23种语言出版了2000多种书籍。每年出版80多种成人和儿童书籍,除了定期出版摄影专辑和地图集外,国家地理学会的书籍涉及的主题还包括人脑、科学历史、世界文化和宇宙;国家地理电视电影提供激动人心的冒险、科学、自然历史和人们感兴趣的故事。国家地理每周一次的系列节目《探险家》以及标志性的长期播出的《国家地理任务》节目和超大屏幕的电影已经荣获了800多个奖项,其中包括122个艾美奖和 2个奥斯卡奖提名;2000年6月,国家地理频道与中国内地40多家地方电视台合作推出了《神奇的地球》和《狂野周末》两档节目。开播以来,该节目以其卓越的品牌质量和深厚的文化内涵,感染并吸引着数以万计的中国内地观众。

国家地理属下还有:国家地理视频公司、国家地理地图公司、国家地理学会网站、国家地理探险委员会、国家地理保护基金等实体、机构。

从创立至今,美国国家地理学会资助过的人类探索与科研计划已超过7000件。国家地理学会的研究与探索委员会每年为各种学科的项目提供资助,他的研究重点是环境科学。

Discovery探索频道简介

Discovery探索频道简介

Discovery探索频道,Discovery传播公司的旗舰电视网,致力于打造全球最高品质的纪实节目,力求成为电视荧屏上最富活力的电视网之一。 Discovery探索频道于1985年开播,是世界上发行最广的电视品牌,目前到达全球16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3亿零6百多万家庭,以35种不同语言播出节目。

Discovery探索频道自1994年在亚太区开播以来,一直是Discovery亚洲电视网旗下的主打电视频道。该频道提供24小时高品质纪实节目,带领观众深入洞察我们周边世界的内在奥秘。Discovery探索频道目前在亚太区拥有1亿1千2百多万订户,始终保持迅速增长的强劲态势,吸引来自不同文化的各阶层观众。据2005年泛亚媒体调查(PAX)的结果显示,Discovery探索频道在富裕成人*中连续9年被公认为亚洲地区收视人口最多的有线及卫星电视频道。在新加坡举办的2004年"亚洲电视大奖"评选中,Discovery探索频道还荣膺"年度最佳有线及卫星电视频道 "。
Discovery探索频道通过泛美8号卫星播出节目,其订户遍及澳大利亚、文莱、中国大陆、中国香港、印度尼西亚、日本、马来西亚、新西兰、巴布亚新几内亚、韩国、菲律宾、中国台湾、泰国、越南、新加坡和南太平洋诸岛。

关于Discovery 传播公司

Discovery传播公司是全球领先的纪实媒体公司。它已从其核心资产 - 1985年在美国首次开播的Discovery探索频道,成长为目前到达一百七十个国家和地区、累计订户近十四亿的全球媒体巨擎。Discovery国际电视网旗下拥有十七个电视品牌,提供35种语言定制的节目到达七亿零四百万累计订户。Discovery传播公司有四大股东:Discovery控股公司(纳斯达克代码:DISCA、DISCB)、考克斯通信公司、前进/纽豪斯传播公司以及公司创办人兼董事长约翰 S. 亨德瑞先生。

『叁』 国家地理:世界上最脏的城市是什么样

  1. 大烟山国家公园 Great Smoky Mountains National Park

大烟山这个名字,在听惯了黄石、优胜美地、大峡谷的耳朵里也许略显陌生。但是我们之所以把它放在第一位可绝不是因为它小众,相反,这里是美国年访问量TOP1的国家公园,也是世界遗产之一。想知道美国人最爱去的国家公园长什么样?

送你三个字:来这里。

大烟山山脉是阿巴拉契亚山脉(Appalachian Mountains)的分支,位于北卡罗来纳州和田纳西州的交界处。之所以被称之为“大烟山”(又译“大雾山”),是因为墨西哥湾的暖气流在这里沿山脉上升,总是形成大范围的雾气(也有说法称这里特有的白雾是因为绵延的山脉所披覆的大量植被进行呼吸作用而产生的)。著名的蓝岭公路(Blue Ridge Parkway)连接着这里和北边的仙那度国家公园,每到深秋时节,七百多千米的公路两旁就会变得五彩斑斓,是美国独一无二的赏秋胜地。


(Mary Anne Baker摄)

由于大烟山山脉海拔高度变化剧烈,降雨量充沛,在这里你能看到各种各样的动植物,除了目前已知的约17000种动植物之外,估计没有记录在册的还有约30000至80000种之多。这里的代表性动物不仅有数量庞大的黑熊和种类繁多的蝾螈,其特有的“同步发光萤火虫”在六月萤火虫节的夏夜里更是一道独特的风景线。如果你想去看萤火虫,记得4月就要抢票,夜幕降临时成千上万的萤火虫在林间同步闪烁的壮观景象,绝对会让每个人终生难忘。

2. 黄石国家公园 Yellowstone National Park


说到美国国家公园,每个人都会想到黄石。她不仅是世界上第一个国家公园,也是美国国家公园里景观组合最丰富的一个:雪山、森林、峡谷、湖泊、河流应有尽有,而这里最特别的景观就则是各种地热,比如作为地标之一的大棱镜热泉。此外,各种各样的野生动物也是园内一大亮点,麋鹿、驼鹿、黑熊、棕熊、羚羊和各种鸟类都很常见,要是赶上成群的野牛在路上闲庭信步,还会阻碍交通。


Bauer, Erwin and Peggy 摄

黄石公园是仅次于死亡谷的美国第二大自然公园,内部主要分为五个区:西北的猛犸象热泉区(Mammoth Hot Springs)是已知的世界最大的碳酸盐沉积温泉;东北的罗斯福区由于印第安人早先在此狩猎,开凿了班瑞克步道(Bannack Trail),拥有古老的西部景观;中间的峡谷区主要景观为黄石大峡谷与瀑布;东南的黄石湖区是欣赏湖光山色的好地方;西南的间歇泉区则有各色的间歇泉、温泉、喷气孔、泥潭等。


Michael G?bler 摄

值得一提的还有黄石旁边的大提顿国家公园(Grand Teton National Park)。虽然她的光芒总是被黄石掩盖,但这里壮观的雪山与宁静的冰湖仍然令人神往。要知道,在大提顿,海拔3048米以上的山峰就有二十余座,派拉蒙Logo上的雪山也坐落在此,是名副其实的登山者的乐园!只要提及大提顿,很多美国人都会严肃地告诉你,全美最挺拔、最有魅力的山峰都在大提顿,尤其是其中的大提顿峰,还保有存留至今的冰川。

3. 大峡谷国家公园 Grand Canyon National Park

美国前总统西奥多·罗斯福曾如此描述大峡谷:“是用时间缓慢雕刻出的惊心动魄,是上帝的杰作”。大峡谷,亦称作科罗拉多大峡谷,她之所以被称为世界七大自然景观之一,是因为这里集险峻的地势、斑斓的色彩、雄伟的地貌、悠远的历史于一身,色调各异、层次分明的岩层完美体现了这片土地近20亿年所经历的地质变迁。


大峡谷国家公园是指由国家公园管理局管辖的部分大峡谷,分为南缘(South Rim)和北缘(North Rim)两大景区,分别位于科罗拉多河的南北两侧。南缘全年开放,也是大峡谷的精华所在,开阔的视野既可欣赏峡谷的壮美,又可远眺科罗拉多河的蜿蜒,还有地质博物馆、印第安人聚居地遗址、画室等景点可以参观。游览方式也非常便利——乘坐园内的3条接驳巴士就可以从多个观景点、各个高度和角度体会大峡谷的壮美。


北缘距离南缘16公里,由于冬季积雪,北缘仅在每年5月15日至10月15日间开放。相比南缘,北缘海拔更高、气温更低,高海拔的森林草甸提供了一个更为宁静轻松的环境,更适合时间充裕的休闲度假者游玩。

大峡谷西缘距离拉斯维加斯约2.5小时车程,这里虽不属于国家公园范围内(需另行购票进入),但是悬于大峡谷1200多米悬崖上的空中走廊(Grand Canyon kywalk)仍能挑起无数人猎奇和探险的神经。步道伸出峡谷边缘21.34米,在玻璃走廊上行走,像是悬浮于峡谷之上,既能观赏大峡谷的壮美,又能充分体验惊险刺激的悬空感受。此外,著名的马蹄湾(Horseshoe Bend)、波浪谷(The Wave)以及羚羊谷(Antelope Canyon)都坐落在大峡谷国家公园附近的佩吉镇(Page)以及周边,如果时间充裕(波浪谷的话还需要些运气)可以一并游玩。

4. 拱门国家公园 Arches National Park


拱门国家公园位于美国犹他州东部,是美国西部大环线中的重要景点,也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天然砂岩拱门地貌集中地。在这里,你可以徒步于各式拱门间,感受自然无声而磅礴的力量。


精致拱门(Delicate Arch )是公园内最著名的景点,也是犹他州的地标性景观之一。拱门常年受风雨侵蚀而形成独立式自然拱状,又因其孤悬岩上,独置荒漠而经年不倒,所以成为犹他州乃至美国的经典景观。黄昏是观赏精致拱门的最好时间,深橙色的拱门与微微泛蓝的山崖简直是绝配。


平衡石(Balanced Rock)是拱门国家公园另一个颇具盛名的景点。平衡石经数百万年的侵蚀而成,总高度约39米,其底座之上是一块体积相当于3辆校车巴士、高达16.75米的巨石。它看似晃晃悠悠不稳定,实则与基座达到了精准的平衡,能抵御风雨,稳固上万年之久。

南北窗拱门(The Windows )由一面巨大山墙上的南窗口和北窗口两个巨大拱门组成,就像两只长达25米、高约12米的大眼睛镶嵌在大岩壁上。南北窗拱门周边有许多造型奇异的岩石,值得细细游逛。这里是公园中除精致拱门外又一个拍日落的好地方,如有机会在月圆之夜抵达公园,拱门和满月同时入镜会非常美丽。

另外,拱门国家公园内的各个景点会因不同的太阳照射角度而产生多样的光影效果。朝霞中灿灿金光的双拱门、景观拱门,余晖下呈现鲜亮红褐色的精致拱门、平衡石都要比平时多一分亮色,如果想要拍摄拱门国家公园最美的瞬间,请不要错过日出日落时分。

5. 德纳利国家公园 Denali National Park Preserve

从阿拉斯加(Alaska)中部的平原拔地而起的德纳利山(Mt Denali,也有译为丹奈利),是美国乃至整个北美洲的最高峰。由于坐落在平原地区,因此若从相对高度(山顶与山脚之间的海拔高差)来看,这座山甚至比珠穆朗玛峰还要高。“德纳利”这个词在阿萨巴斯坎原住民语言中本身就是“大山”的意思,俄语中的“Большая Гора”也来自于此说法,可见这座惊人的山峰在人们心中的地位。


Tim Rains摄

拜访这座国家公园的人们,大多会去到 Wonder Lake ——这里是观看德纳利山的最佳地点。天气晴好时,你可以在湖边守候,等待清晨和傍晚的日照金山倒映在湖面。然而,由于夏季雨水较多,看到这座山的几率只有三成,来阿拉斯加的旅行者们总是苦于这座山的难得一见。


Jacob W. Frank 摄

不过你也无需太过担心,即使天气不佳,这座公园还是有很多值得看的东西,比如每到秋季,雪山背面大片大片的苔原就会变成连绵的深红色,仿佛在燃烧。这个国家公园也是无数野生动物的故乡。在进入公园深处的大巴上,你很容易可以看到山羊、北美驯鹿、驼鹿和棕熊的身影(由此也可看出这座公园另一大特色——野)。巨大的公园内只有一条泥土公路,而且只能靠公园的巴士来往,也因此保留了最原生态的阿拉斯加荒野。

6. 优胜美地国家公园 Yosemite National Park

优胜美地国家公园地处加利福尼亚州东北部,内华达山脉西侧,曾是印第安原住民阿瓦尼奇人(Ahwahneechee)的故乡。在他们的语言中,“Yosemite”并没有“优胜美地”这么文雅,而是“杀手”的意思。


上亿年前的大陆板块造山运动、几百万年前的地震断层和火山岩浆沉积、几十万年前冰川侵蚀,一同造就了今天优胜美地刀削斧凿的壮美景观。这里有层峦叠嶂的山峰,高耸入云的岩石,有飞流直下的瀑布,泠泠淙淙的溪流,还有百转千回的小径和数千种野生动植物,随时可能给你意外的惊喜。


优胜美地国家公园主要有四大景区,中央的优胜美地谷最为著名,被称为“无与伦比的山谷”。优胜美地谷是典型的冰河山谷,有着完美的“U”型曲线,高山冰河缓缓流经峡谷,在两侧留下陡峭的山谷与平坦的山谷底。山坡上的花岗岩受到融冰侵蚀作用的影响,留下了大块巨硬无比的岩石(如高度达1095米的酋长岩,即著名的El Capitan)。这里的半圆顶山(Half Dome)得名于它类似圆屋顶的奇特外形,任何一位登山者如果能将它列入攀登成功的记录,一定会拥有无比的成就感!最热门的景点还有冰川点,这里令人难忘的优胜美地瀑布落差高达740米,傲视整座山谷,是北美洲最高的瀑布。当然,最南端的杉树林也绝对不容错过。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由于优胜美地开发历史悠久,设施相当完善,几乎所有重要观景点都有公路到达,即便是“零体力”的旅行者也可以欣赏到绝大部分景点。除了没有亲自征服大自然的成就感以外,观景体验丝毫不。这也应该算是一个加分项吧!

大家都知道Mac OS X Yosemite就是以这个国家公园命名的,从这一代操作系统开始的内置壁纸中有几张官方照片,在此特别说明一下:

这两张就是酋长岩(El Capitan)


这三张是半圆顶山(Half Dome)


7. 奥林匹克国家公园 Olympic National Park


美国西部的野性不仅仅的是荒漠和牛仔,也可能是濒危的野生动物、漫无边际的海岸荒原、常年被冰雪和冰川覆盖的山巅,还有茂密的原始森林……恩,没错,奥林匹克国家公园就将前面这些全都集合在了一起。


奥林匹克国家公园位于华盛顿州西北一隅的奥林匹克半岛上,三面环海。由太平洋吹来的温暖而潮湿的空气受到奥林匹克山脉阻挡而被迫爬升,在高山上形成降雪,半山腰则降雨,造就了世界上少有的温带雨林,也孕育了无数当地特有动植物,其中就包括了濒危的北部斑点猫头鹰、斑海雀和海鳟等等。这里的名气虽然不如黄石、优胜美地响亮,但却难得地结合了海岸、山脉、雨林三种完全不同的生态环境,可以说是美国西北部最值得前往的国家公园。


奥林匹克国家公园最好走的入口是位于北部安吉利斯港口以南的飓风岭(Hurricane Ridge)。虽然正如它的名字所暗示的那样,万一运气不佳的话可能遭遇恶劣天气的袭击,但可以眺望奥林匹斯山的美景和相对良好的路况依然让这里成为了最受旅行者欢迎的入口。公园内部的安德森山(Mt Anderson)、新月湖(Lake Crescent)、奎诺尔特湖(Lake Quinault)、霍河雨林(Hoh River Rainforest)、Rialto海滩、Ruby海滩等也都是非常值得探访的亮点。

8. 梅萨维德国家公园 Mesa Verde National Park

梅萨维德国家公园,亦称弗德台地国家公园,位于美国科罗拉多州蒙特苏马(Montezuma),与之距离最近的小镇为科特斯(Cortez)。这里是全美唯一的专为保护人造建筑而设立的国家公园,拥有美国最著名、保护最完好的古印第安人生活遗迹,早在1978年就被列入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名录。梅萨维德公园历史印记深厚,古人遗迹精巧,是藏在美国中部高山峡谷间的一块人文瑰宝。


梅萨维德在西班牙语中是“绿色台地”的意思,该地区看似是一片从谷底升起的台地,但其实是科罗拉多州西南部沙漠和多峡谷地带中的一座单面山。为避开外敌的侵扰,普韦布洛印第安人(Pueblo Indian)在悬崖峭壁间建设房屋、延续印第安文明,在此生活了逾700年,并留下了大量生活遗迹。现在已知的考古遗址有近5000个,其中包括600处岩壁民居。这些建造在悬崖上的建筑群被称为“悬崖城”,最早的建造时间可追溯至11世纪,其数目众多、功能齐全、结构巧妙且保存完好,是北美印第安文明的代表。如果你对印第安文化有兴趣,可千万别错过这里。

公园内最集中的两大建筑群为绝壁宫殿(Cliff Palace)和云杉树屋(Spruce Tree House)。前者有近200个房间,全部沿崖壁而建,布局迥异。后者功能多样,建筑造型多变,包括住房和祭祀室在内共有一百余间屋子。此外,公园内还保留了不同时期建造的农业和水控制系统、天文观测站、岩画壁画等遗迹。


由于园内道路狭窄、蜿蜒盘旋,且数个著名景点需要攀爬峭壁和楼梯才能参观,所以为保证冰雪天气的行车和游览安全,公园的部分道路和大多数景点会在冬季关闭。而在每年5月底至9月初公园会开放所有景点,且有工作人员对其进行讲解,建议旅行者在此期间来近距离参观公园内颇负盛名的多处景观。其中查平梅萨考古博物馆(Chapin Mesa Archeological Museum)和云杉树屋除感恩节、圣诞节和新年之外会全年开放。由于梅萨维德公园距离主要的大城市稍远,虽位于美国西部大环线之内,但毕竟不处于核心地区,加之数个经典景点并不全年开放,故而每年的游览人数相较其他著名国家公园要少很多。公园周边还有著名的四角纪念碑(Four Corners Monument)、纪念碑谷(Monument Valley)等印第安人保留地景区,也可一并游览。

9. 死亡谷国家公园 Death Valley National Park

世界平均气温最高的地区不在撒哈拉沙漠,而在死亡谷。死亡谷国家公园距离拉斯维加斯大约2小时车程,炎热、高温、干旱、昼夜温差极大都是这里的标签。西半球海拔的最低点——Bad Water 也位于这里。


和色彩斑斓、景致多样的的黄石、优胜美地国家公园相比,死亡谷拥有着除现代文明生活和钟灵毓秀的自然景色之外的一切:沙漠、戈壁、荒山、巨石、盐碱地、丹霞地貌,还有“行走的石头”(Moving Rocks)才是这里的主宰。除了春暖花开时有可能可以赶上难得一见的超级花海(Super Bloom)之外,来到这里体验的就是单调、苍凉和静默……哦对了,还有由于远离城镇而带来的绝美星空。

Tips:

由于公园内常年高温干旱,最好在10月至次年5月之间前往(11月-1月的冬季最佳)。如果无法避免夏季出行,一定要佩戴墨镜和帽子,涂抹大量防晒霜,并备有充足的水。建议尽量在17:00-18:00之后进入公园,早上的话则一定要在10:00之前离开。否则……等着被烤焦…… Σ(っ °Д °;)っ

10. 火山国家公园 Hawai'i Volcanoes National Park

提到夏威夷,人们总会想到阳光、沙滩、比基尼,其实这里也拥有狂野莽苍的自然奇迹,位于夏威夷大岛的东南角的火山国家公园(Hawai'i Volcanoes National Park)便是其中之一。

『肆』 跪求国家地理 伟大工程 高清视频下载种子

本系列节目来将纪录全球源最具野心和愿景的工程建筑案是如何展开的。藉由各式各样的档案以及高解析度、专业拍摄的影片,节目里将叙述每项工程落成背后的精彩、戏剧性、充满英雄胆识的故事。由主要设计师、工程师、专案经理及工地人员,来说明他们如何克服挑战,打造现代最高、最长、最快和最复杂的工程建筑案。 当你阅读这篇文章时,你可能正坐在某栋建筑物或某种交通工具内。我们在其中生活和工作,搭乘它们往返住家和公司,但我们是否全然领略到建筑的伟大?想要大开眼界,一窥鬼斧神工的话,请拿起您的遥控器,转到国家地理频道。在《伟大工程巡礼》系列节目中,观众们可以见识建构我们日常生活的建筑工程奇观。 从大桥到隧道及其他林林总总的建筑,尽在国家地理频道的《伟大工程巡礼》。

『伍』 国家地理质量靠谱吗,国家地理拉杆箱怎么样

如果不是收集控,周边不建议买,周边价格一般虚高。。

『陆』 转载国家地理的照片有法律问题吗

私自转载侵犯作者著作权。如果标着严禁转载,那么请不要转载;声明转载要标明出处,那转载时一定要标明出处。还有,即使没有说明,如果用于商业目的转载,还是需要征询国家地理方同意才行。
中国著作权法对作品转载的规定:
著作权人依照著作权法第三十二条第二款声明不得转载、摘编其作品的,应当在报纸、期刊刊登该作品时附带声明。
著作权法第三十二条第二款规定的转载,是指报纸、期刊登载其他报刊已发表作品的行为。转载未注明被转载作品的作者和最初登载的报刊出处的,应当承担消除影响、赔礼道歉等民事责任。
中国涉及计算机网络著作权法律解释
第一条 网络著作权侵权纠纷案件由侵权行为地或者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侵权行为地包括实施被诉侵权行为的网络服务器、计算机终端等设备所在地。对难以确定侵权行为地和被告住所地的,原告发现侵权内容的计算机终端等设备所在地可以视为侵权行为地。
第二条 受著作权法保护的作品,包括著作权法第三条规定的各类作品的数字化形式。在网络环境下无法归于著作权法第三条列举的作品范围,但在文学、艺术和科学领域内具有独创性并能以某种有形形式复制的其他智力创作成果,人民法院应当予以保护。
第三条 网络服务提供者通过网络参与他人侵犯著作权行为,或者通过网络教唆、帮助他人实施侵犯著作权行为的,人民法院应当根据民法通则第一百三十条的规定,追究其与其他行为人或者直接实施侵权行为人的共同侵权责任。
第四条 提供内容服务的网络服务提供者,明知网络用户通过网络实施侵犯他人著作权的行为,或者经著作权人提出确有证据的警告,但仍不采取移除侵权内容等措施以消除侵权后果的,人民法院应当根据民法通则第一百三十条的规定,追究其与该网络用户的共同侵权责任。
第五条 提供内容服务的网络服务提供者,对著作权人要求其提供侵权行为人在其网络的注册资料以追究行为人的侵权责任,无正当理由拒绝提供的,人民法院应当根据民法通则第一百零六条的规定,追究其相应的侵权责任。
第六条 网络服务提供者明知专门用于故意避开或者破坏他人著作权技术保护措施的方法、设备或者材料,而上载、传播、提供的,人民法院应当根据当事人的诉讼请求和具体案情,依照著作权法第四十七条第(六)项的规定,追究网络服务提供者的民事侵权责任。
第七条 著作权人发现侵权信息向网络服务提供者提出警告或者索要侵权行为人网络注册资料时,不能出示身份证明、著作权权属证明及侵权情况证明的,视为未提出警告或者未提出索要请求。
著作权人出示上述证明后网络服务提供者仍不采取措施的,著作权人可以依照著作权法第四十九条、第五十条的规定在诉前申请人民法院作出停止有关行为和财产保全、证据保全的裁定,也可以在提起诉讼时申请人民法院先行裁定停止侵害、排除妨碍、消除影响,人民法院应予准许。
第八条 网络服务提供者经著作权人提出确有证据的警告而采取移除被控侵权内容等措施,被控侵权人要求网络服务提供者承担违约责任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著作权人指控侵权不实,被控侵权人因网络服务提供者采取措施遭受损失而请求赔偿的,人民法院应当判令由提出警告的人承担赔偿责任。
说明:转载至少要注明出处,实在不知道也要写明来自地点,实在不清楚也要写"来自网络",写"原创"的人已经侵犯了原作者的著作权。

『柒』 国家地理标志保护的标志意义

国家地理标志商标是指由对某种商品或者服务具有监督能力的组织所控制,而由该组织以外的单位或者个人使用于其商品或者服务,用以证明该商品或者服务的原产地、原料、制造方法、质量或者其他特定品质的标志。

『捌』 中国国家地理简介

一、《中国国家地理》简介
《中国国家地理》是一本关于地理的期刊,因该社隶属中国科学院,有一大批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专家学者作为该社顾问,同时还有许多战斗在科考第一线的工作者与杂志社保持着密切的联系,因此具有很强的独家性和权威性。该刊的文章和图片经常被中央及地方媒体转载。另外,该刊具有很强的可读性和收藏价值,国内外很多家图书馆已经把该刊作为重点收藏期刊。 现任杂志社社长兼总编辑为李栓科(1997年至今),执行总编为单之蔷。 《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社社长李栓科于2003年荣获第七届中国科学院杰出青年的称号。
[编辑本段]二、《中国国家地理》发展史
《中国国家地理》的前身《地理知识》,创刊于1950年,当时整本杂志祗有8页,一年后增至16页。当时的内容包括地理思想、中外国地理、自然地理、地图及地理调查法、地理教学、地理资料等。 1954年,《地理知识》因发表披露中国国内的工业地理文章,被中国官方认为是“泄密”而遭受重创。但不久后影响消失,该杂志的内容继续扩充,至1957年时增至48页,发行量达到了2万册。 中国大陆的一些科学杂志在大跃进及文化大革命中遭受重大打击,《地理知识》也不例外,在此期间,《地理知识》发行很不稳定,时断时续,该情况在文革结束后才有所改善。 1998年,该杂志全面改版,页数增至84页,翌年增至100页。 2000年10月,《地理知识》杂志更名为《中国国家地理》,随后亦在台湾、香港等地推出繁体字版乃至在日本推出日文版。 2004年,《中国国家地理》增至148页,并推出青少年版《博物》。 2005年10月,在其创刊55周年之际,推出550页的“选美中国”特刊,出版量达到55万册的历史新高。该特刊深受消费者的好评,一上市便被抢购一空,乃至出现了部分地区的书报亭出现囤积居奇哄抬价格的情况。 2008年3月,《中华遗产》正式成为了《中国国家地理》杂志品牌下的一员。 2009年1月,杂志价格提升至20元,页码加到176页
[编辑本段]三、《中国国家地理》发展思路
1929年,美国《国家地理》杂志记者梅纳德·威廉斯在给主编的信中说:“最痛快的事情莫过于能够通过照片和文字,带领125万国家地理学会的会员一起登上高山,俯瞰世界……”这段话,成了《国家地理》杂志所有记者为之骄傲的工作理由。 如今在中国,《中国国家地理》的记者们也带着类似的激情跋涉于祖国的名山大川。2006年10月号杂志以“318国道——中国人的景观大道”为主打,其主办者称发行量突破100万册。 在杂志社社长李栓科看来,这是他们在互联网时代的夹缝中,杂志发展再一次强力突围。
内容为王
李栓科是在中科院地理研究所新大院的办公室内接受《第一财经日报》采访的,其办公室靠着经营部门,编辑部则在另一栋楼办公。“编辑部和经营部门是完全独立的,还是那句老话,内容为王。我们很少就一个内容去进行营销,而是内容自身的价值决定了我们的销售。”李栓科说。 “景观大道”专辑带来的成功,印证了李栓科的话。而用编辑们的话来说,为了这个计划中的发行量,整个9月,他们就跟上了发条一样。 说及“景观大道”的策划,李栓科介绍:“我们希望找到能代表我国辽阔国土、壮丽山河的象征物,而寻找的结果是,发现大致沿着北纬30度线延伸的长达5000多公里的318国道是最佳选择。”而为了这个发现,杂志社不但派出了专门的考察队,还邀请了众多著名的作家、学者,分头探访。 “对于一本杂志来讲,最重要的是编辑部,包括背后的专家支持。如果没有打不烂、揉不碎的编辑部,市场运营就是缺少根基的。”李栓科表示。 伴随着内容的提升,是发行量和广告价格的增长。 这一路走来,不能不提及去年杂志创刊55周年之际,持续一年之久的“中国最美的地方”的评选与报道。“其影响力远超我们的预想。”回顾那段经历,李栓科仍然很感慨。 据介绍,杂志社首先组织了一个专家协会组、一个媒体组。专家协会组负责制定详尽的评选标准,跟媒体的合作则是希望在每一个省市都进行评选,“比如广东的一些媒体,组织当地的专家合作,并调动读者参与评选,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科学的真实
杂志在近几年获得高速成长,李栓科理解的原因是,“和天时地利人和有关”,“改革开放使国力增强,中国人对未知世界有发现的欲望,同时对已知世界也有再发现的愿望。《中国国家地理》就定位于此——讲述社会难点、热点、疑点地理故事,并对科学上的新发展进行前瞻性的报道。” 据了解,《中国国家地理》的前身《地理知识》从1950年创刊开始,一直是以传播基本科学知识、弘扬科学精神为己任,这一定位在当时来说是合理的,也曾有过鼎盛时期。但从1982年开始,在读者市场分化以后,《地理知识》与其他老牌纸媒一样,面临相同的命运转变。 1998年,《地理知识》变身为《中国国家地理》。在改版后的几年时间里,杂志发行量上升了十多倍。2001年,《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繁体版在中国台湾创刊,2002年日文版也正式上市。 李栓科说:“我们的选题,就是要向读者传递真正的科学知识。比如沙尘暴对人类造成的伤害,其实很多媒体是在妖魔化沙尘暴。从科学的角度来说,沙尘暴还能减轻酸雨的危害。这是因为沙尘暴里面的气溶胶物质颗粒,中和了酸雨当中的绝大部分东西。” “另外像全球变暖,正是因为有了沙尘暴的作用,从而大大减缓了全球变暖的步伐。对于沙尘暴来讲,靠植树造林来解决更是一个谎话。因为沙尘暴是在高空的,靠大气层输送,带到很远的地方。” “而这些也就是我们要做和能做的事,以科学的态度去解读热点问题。把这些内容做好了,发行和广告自然就很轻松了。”李栓科告诉记者,“最关键还是内容,独家视角的内容才是王。我们80%的精力、物力和财力,都是用在编辑部。”
以颠覆常识来吸引公众目光
能否被公众认可和接受是决定传媒存亡兴衰的关键,而这又要以获得关注为前提。 《中国国家地理》的前身是创刊于1950年的《地理知识》,1997年月发行量约为1万册。1998年大幅度改版,2000年改现名,2006年以来期平均发行量稳定在100万册以上。根据该刊总编李栓科先生提供的官方解释,这是因为他们始终践行了“内容为王”的原则,是内容自身的价值决定了销售。 这一思路还大有进一步具体和深化的可能和必要。任何内容都要经过被关注、认知和解读,其内在价值才能被受众所认识和接受。而受众会注意什么又受到他们既有认识的影响。媒体传递的内容如果既可以归属到他们所熟悉的领域,同时又能提供新的信息,就更容易引起他们的关注。 受众的既有认识是诸多观念的有机结合,各种各样的常识是他们构建自己观念世界的基本骨架。其实常识原本就是既为公众普遍知晓,又被他们视为理所当然的观念。所谓重构常识也就是用新的观念来替代既有观念的常识地位。由于常识在公众知识的体系架构中具有这样的独特地位,使得对它的重构尝试必然会同时遇到双重境遇:在引来关注的同时也会遭来质疑。重构必然意味着要有所颠覆,而公开地试图对既有常识加以颠覆,本身就足以引来公众的关注。 对于《中国国家地理》而言,以颠覆常识来吸引公众目光是它的常规战术。例如在它隆重举荐的“中国十大最美名山”中,不仅五岳有四座落选,而且高居榜首的是此前名头并不是特别响亮的南迦巴瓦峰。再如,2003年出刊的四川专号明确表示峨嵋青城并非是典型的蜀山;它们带来的最直接结果就是当期销量明显上升。[1]
[编辑本段]四、《中国国家地理》大事记
1950年 我国老一辈的地理学家施雅风、吴传钧等先生从自己的工资里拿出“折实”,在南京创办了《地理知识》杂志,经典由此开始。 1972年 《地理知识》是文革后期中国最早复刊的杂志之一。 1998年 李栓科正式接手《地理知识》并酝酿全新改版,她用全新的视角和形式来诠释地理的内涵。 1999年 1月, 《地理知识》杂志新增“卷首语”专栏,由执行总编单之蔷执笔,此专栏成为杂志的亮点。 2000年 10月,《地理知识》正式更名为《中国国家地理》,她以更大的气魄和胆识来展示中华的博大。 《中国国家地理》杂志会员俱乐部组织了首次“青藏线龙脊行”会员户外科学考察活动,从此,参与会员户外科考的人数每年成倍递增。 2001年 6月,《中国国家地理》中文繁体版在台湾及大陆以外的其他地区发行,成为大陆地区惟一原创并由出版人购买版权发行他种文本的杂志。 10月,《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社组建新的发行团队。 2002年 1月,《中国国家地理》日文版以《中国地理纪行》为刊名在日本上市发行,这是中国第一家在发达国家完整落地的媒体。 1月,第一届发行年会召开,发行渠道由原来的40多家增长到70多家,发行市场数量比01年翻了两番。 6月,中国国家地理中文网正式开通,域名为:www.cng.com.cn,网站功能为每期杂志的内容介绍;地理论坛同时开放,简单的留言板功能。 年底,《中国国家地理》首次广告客户答谢会在北京京城大厦举办。 2003年 6月,推出“典藏三峡”专辑,9月推出“四川专辑”,10月推出“青藏高原科考50年”不仅是CNG“认识中国”的高潮,也为以后10月特辑的推出奠定了基础。 8月,《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社与新疆阿尔金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委会联合举办“回望阿尔金山20年”综合科学考察活动,开启CNG联合国内著名主流媒体共同关注原生态保护区的媒体联盟报道。 杂志每月拥有固定会员人数达到1万。 2004年 1月,《中国国家地理》青少版《博物》创刊,她的宗旨是:博学成就梦想,知识改变人生。 2月,《中国国家地理》发行量经bpa国际媒体公司认证 7月,推出“大香格里拉”专辑,开始了CNG圈点中国的里程。 《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社员工川藏线培训。 2005年 《中国国家地理》杂志创刊55周年。 《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社员工青藏线培训。 2月—9月,联合全国31个省份的主流媒体开始“中国最美的地方”评选活动。 3月,读者见面会南京站。4月,读者见面会西安站。5月,读者见面会广州站。6月,读者见面会上海站。7月,读者见面会北京站。 10月,出版的纪念特刊“中国最美的地方排行榜――选美中国”特辑创造了传媒界的奇迹,现已被翻译十种外文版本全球发行。 10月23日,《中国国家地理》杂志创刊55周年庆典在北京嘉里中心举行,中国科学院院长路甬祥先生及500多位嘉宾共飨盛典。 2006年 每月固定会员人数激增到2万6。 《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社员工南疆培训。 3月,《中国国家地理》手机杂志广东移动全线推出。 10月,《中国国家地理》推出“中国人的景观大道”专辑,打造了一条属于国人的景观之路。此专辑也创造了高档杂志单期发行100万册的传媒界奇迹。 10月10日,《中国国家地理》单期发行100万册庆典在北京华联印刷厂举行。 启动“《中国国家地理》杂志校园基金”项目,支持高校环保社团的公益活动。 11月,对公众免费开放的“中国国家地理大讲堂”开讲。 2007年 《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社员工北疆培训。 1月,《中国国家地理》手机报作为中国移动惟一人文类手机报全国重点推出。 10月,《中国国家地理》推出“圈点大西北”专辑,用干旱半干旱区的地理概念带领国人重新认识西北。 10月,圈点大西北图片展在北京东方新天地及上海正大广场巡回展出。 2008年 3月,与中华书局合作发行《中华遗产》杂志。 5月,《中国国家地理》手机电视在中国移动平台上线。 6月,《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社员工内蒙徒步培训。 6月,开启“触摸中国”之旅,对中国的八大极限进行全方位考察。 推出《地震专辑》 7月,港澳繁体字版创刊号上市。 7月,《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社长李栓科先生作为北京奥运会火炬手参与奥运火炬传递活动。《选美中国》作为北京奥组委特选礼品。 8月,中国国家地理网全新改版,域名正式变更为:www.dili360.com。 9月,《中国国家地理》杂志英文版创刊号上市。 10月,《中国国家地理》推出“东北专辑”特刊。 12月,《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社在北京举行了隆重、盛大的庆典活动。 12月,《中国国家地理》与《辽沈晚报》、《生活报》发起了征集最佳旅游线路的活动 2009年 1月,举办“竹韵人生”摄影大赛的颁奖典礼 3、4月,推出《福建专辑》上下册 4月,中国国家地理联合央视网、央视移动传媒,打造大型国庆献礼活动:新中国成立60年—献给祖国“中国最美的地方”。活动将利用央视网的互动平台,依托中国国家地理“选美中国”评选活动中展示的17大类别114处自然人文景观资料,发动广大驴友参与,分阶段推出评选活动。同时利用CCTV电视平台、央视网、央视公交移动电视、中国国家地理杂志及手机及网络平台进行全程推广。 4月27日,举办“我的城市我的家”摄影大赛 5月,举办“花影炫色”、“荒野传奇”摄影大赛。 5月,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社签约摄影师计划启动。 5月,杂志社与Jeep携手启动“寻找中国的Rubicon之路”活动 10月,时逢新中国六十华诞和中国地理学会成立一百周年,《中国国家地理》联合中国地理学会推出《发现中国 中国地理百年大发现专辑 地理学会成立百年珍藏版》,而其子刊《中华遗产》亦同时推出加厚版特辑《最具文明意义的100个考古大发现--中国百项考古大发现专辑》,带给读者又一次科学与视觉盛宴。 2010年,推出《宁夏专辑》上下册(2010年第2、3期)

『玖』 控的意思。国家地理控

控,出自日语“复コ制ン(kon)”,取complex(情结)的前头音,指极度喜欢某东西的人,喜欢的东西要冠在“控”字之前,例如:萝莉控、正太控、大叔控等,基本解释和“癖”相似。也可以放在名词前面做动词,表示强烈的嗜好和喜欢。把喜欢某一事物的人称为某某控,有时并不含贬义。或者也可以这么理解:被什么控制着你的爱好,你就是什么控。

『拾』 求:国家地理伟大工程巡礼(共118集)高清种子,要全的.

本系列节复目将纪录全球最具野制心和愿景的工程建筑案是如何展开的。藉由各式各样的档案以及高解析度、专业拍摄的影片,节目里将叙述每项工程落成背后的精彩、戏剧性、充满英雄胆识的故事。由主要设计师、工程师、专案经理及工地人员,来说明他们如何克服挑战,打造现代最高、最长、最快和最复杂的工程建筑案。
当你阅读这篇文章时,你可能正坐在某栋建筑物或某种交通工具内。我们在其中生活和工作,搭乘它们往返住家和公司,但我们是否全然领略到建筑的伟大?想要大开眼界,一窥鬼斧神工的话,请拿起您的遥控器,转到国家地理频道。在《伟大工程巡礼》系列节目中,观众们可以见识建构我们日常生活的建筑工程奇观。


已上传至附件,手机看不到附件,请用电脑下载。

热点内容
鹿特丹港国家地理 发布:2021-03-15 14:26:00 浏览:571
地理八年级主要的气候类型 发布:2021-03-15 14:24:09 浏览:219
戴旭龙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发布:2021-03-15 14:19:37 浏览:408
地理因素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发布:2021-03-15 14:18:30 浏览: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发布:2021-03-15 14:16:36 浏览:425
工地质检具体干些什么 发布:2021-03-15 14:15:00 浏览:4
东南大学工程地质考试卷 发布:2021-03-15 14:13:41 浏览:840
中国地质大学自动取票机 发布:2021-03-15 14:13:15 浏览:779
曾文武汉地质大学 发布:2021-03-15 14:11:33 浏览:563
中国冶金地质总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网 发布:2021-03-15 14:10:10 浏览: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