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南海断续线划定的地理学依据
A. 为什么中国海上的国界断断续续
中国领海长度为12海里,没有岛屿的地方由于海域长度超过12海里,所以被算作公海,这也就是为什么美国舰船可以肆无忌惮的航行在南海海域里。
B. 为什么说南海是中国的历史依据有哪些
中国南海疆域是在历经两千多年历史,在中国人民最早发现、最早命名、最早经营开发并最早由历代中国政府行使连续不断的行政管辖的基础上而逐步形成的,这一发展过程拥有充分、确凿的历史依据。
根据史料记载,早在秦汉时期,我国人民已经开始了在海上的航行活动。最晚在汉代,我国人民首先发现了南海诸岛,并对南海有了初步认识。在中国早期史籍中关于“涨海”的记录频繁出现,可以确定,在古代以“涨海”泛称南海已被人们普遍接受和采用。至隋唐两代,“焦石山”和“象石”两地名的出现,更加明确表明中国人民在南海的生产经营活动范围已远至西沙群岛。
至宋代,始以石塘、长沙等若干专用名称明确指称南海诸岛。宋代继承前朝行政设置,将南海列入“琼管”范围,这标志着南海诸岛纳入中国版图初现端倪。至清代,中央政府将南海诸岛正式列入中国版图并明确置于广东省琼州府万州辖下。值得注意的是,从宋代起南海诸岛及其附近海域不仅成为中国人民经常性生产、经营活动的区域,而且更成为水师巡防的重要海域。
1933年,法国殖民者侵占我南沙“九小岛”,中国政府予以严正交涉。1934年,“水陆地图审查委员会”审定了中国南海各岛礁中英岛名,并公布“关于我国南海诸岛各岛屿中英地名对照表”,正式将南海诸岛分为4个部分:东沙岛、西沙群岛、南沙群岛(今中沙群岛)和团沙群岛(亦称珊瑚群岛,今南沙群岛)。1935年,水陆地图审查委员会出版《中国南海各岛屿图》,图中较为详细地绘出了南海诸岛,并将南海最南端标绘在大约北纬4度曾母滩。
1946年9月,中国政府发布了关于收复西南沙群岛的训令,顺利接收了西沙和南沙群岛,并分别竖立“太平岛”、“南沙群岛太平岛”、“南威岛”、“西月岛”等石碑,重申中国对南海诸岛的主权。
1947年4月14日,国民政府内政部召集各有关部门就《西南沙范围及主权之确定与公布案》予以讨论,会议决定:“南海领土范围最南应至曾母滩,此项范围抗战前我国政府机关学校及书局出版物,均以此为准。”12月1日,内政部重新审定东、西、中、南四沙群岛及其所属各岛礁沙滩名称,正式公布了南海诸岛新旧地名对照表,其中东沙群岛3个、西沙群岛33个、中沙群岛29个、南沙群岛102个,合计167个岛礁沙滩洲。此外,在图中西起北仑河口,南至曾母暗沙,东至台湾东北共标绘11段线,构成了呈“U”型的断续线。1948年2月,内政部公布《中华民国行政区域图》,其附图即《南海诸岛位置图》,该图标志着以曾母暗沙为中国最南端、以断续线标示南海疆域四至范围的格局基本形成,中国南海疆域得以确立和固定。
新中国成立后,延续了业已形成的中国南海疆域,只是在1953年删减了北部湾的两条断续线,最终形成了目前的南海“九条断续线”。
与中国南海疆域逐步发展形成明显对照的是,在汉、唐、宋、元乃至明、清时期,南海周边国家对南海诸岛几乎一无所知。因此,中国南海疆域的逐步形成具有唯一性和连续性。在断续线公布之后相当长的时期,不仅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对此提出异议,且多数国家在各自地图的标绘上沿用了中国南海断续线的标示方法,反映出各国对中国在南海的疆域范围和主权地位的承认。
但近年来,南海周边国家对我国南海“断续线”提出质疑,甚至极力否认南海“断续线”所具有的效力。随着1982年《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颁布以及国际海洋新秩序的逐步建立,赋予“九段线”新的法律地位是必要的。但用后来缔约的国际海洋法去衡量两千年以来所形成的中国南海疆域以及近代以来即已形成的南海断续线是否合理、是否符合国际法的要求,甚至对中国南海疆域、南海断续线予以断然否定,显然是站不住脚的。
C. 南海问题
是中国的没错,处在相关的方面那就变得复杂起来,美国的重返亚太的战略势不可阻回,日本为了答分散中国在钓鱼岛的注意必然会于航道及能源安全为由介入,印度为了抵消中国北面的威胁及在印度洋愈加的影响力,东扩的的趋势明显,俄罗斯等相关的西方大国也表示相当的“关心”也想插上一手分一杯羹,在加上菲佣跟越南极力的拉拢西方势力介入,问题越变得更加的复杂,但是南海的问题拖不得,也没有太多的时间等待中国实力强大到可以解决的那天,越南侵占的岛屿到了2020年的时候必须解决,因为越南从1970年开始占据这些岛屿,按照相关的国际的海洋法的规定,一旦争议的岛屿被一方实际的控制达到五十年的时间,那便默认其拥有该岛屿的实际主权,所以现在的局势是一种危机,也是一种变相的机遇,我们把巡航变为一种常态,我们的主张得到伸张,但是国人认为这种的力度还未够,我们的海军需要发展,我们海军需要拥有一个可以保障国家主权的完整及能源运输航道安全的需要的实力,未来的十年是一个挑战的十年,也是一个机遇的十年。其最深层的博弈变为中美在亚太的博弈。
D. 为什么中国的海南诸岛边界不是封闭的,而是断断续续的虚线
因为以前条件的限制海洋的边界无法确定,如今就变得很有争议了,再说没有确定边界,也给中国的边界扩张预留了一定空间!
E. 哪一版地图确认南海九段并为标准国界线样图
在中国出版的世界或中国地图上,人们可以看到南海区域上面有一条由九条短线组成的U形断续线,俗称“U形线”或“九段线”。有心人可能会注意到,类似的线不但在中国的黄海、东海并不存在,在世界其他地区也极少看到。那么,为什么在南海会有这样一条九段线?它意味着什么?是我国在南海的国界线吗?要弄清楚这些问题,还得从一个世纪以前说起。
一.历史由来
中国自古以来就对南海诸岛进行管辖,但进入近代,西方列强不仅屡屡入侵中国,还霸占越南等周边各国,进而觊觎地处边陲的中国海岛。1909年,清朝广东水师提督李准前往西沙群岛巡视,每到一岛即勒石命名,竖黄龙国旗,以示该岛为中国领土。占领越南的法国当时并未抗议,多年后却又宣称中国对西沙的主张“从未得到正式的承认”,公开显露其窥伺之意。除西沙群岛外,法国还企图染指南沙群岛。1933年4月,法炮舰“阿美罗德”号和测量舰“阿斯德罗拉勃”号侵入南沙群岛“考察”,以示“占领”。同年12月,交趾支那(在越南南部)总督克劳泰默签署法令,把南沙群岛的这些小岛合并到安南的巴地省。
面对法国的侵略,当时的民国政府感到有必要固我主权。 1934年12月21日,在民国政府“水陆地图审查委员会”举行的第25次会议上,审定了中国南海各岛礁的中英文地名。1935年1月,该委员会编印了第一期会刊,上面较详细地罗列了南海的132个岛、礁、沙、滩的名称。同年4月,该委员会又出版了《中国南海岛屿图》,确定了中国最南的疆域线至北纬4度,曾母暗沙被标在疆域线之内。这就是中国地图上最早出现的南海疆域线,也就是今日中国南海地图上U形断续线的雏形。
日本侵略中国后,强行占领了南沙群岛,并将其改名为“新南群岛”,划归台湾(当时台湾为日本殖民地)管辖。1943年12月,中美英三国签署的《开罗宣言》,规定“三国之宗旨……在使日本所窃取于中国之领土,例如满洲、台湾、澎湖群岛等,归还中华民国。”1945年7月中美英三国促令日本投降的《波茨坦公告》规定:“开罗宣言之条件必将实施,而日本之主权必将限于本州、北海道、九州、四国及吾人所决定其他小岛之内。”《宣言》和《公告》虽然没有明确指出日本应将南海诸岛归还中国,但在明确限定日本的主权范围后,其所侵占的领土当归还原拥有国,南海诸岛自应归属中国。此时,重返越南的法国亦图谋重新占有南沙群岛。刚从美国统治下独立的菲律宾亦蠢蠢欲动,也想对群岛实行有效的控制。
当时的中国政府为了维护南海诸岛的主权,除与法国进行交涉外,还及时采取了一些必要的措施。首先,对南海诸岛各岛群的名称做了调整,将原南沙群岛改名为中沙群岛,将原团沙群岛改名为南沙群岛。第二,派兵舰前往接收。1946年秋,由中华民国海军宿将,民族豪杰林则徐后人林遵率领的太平、永兴、中建、中业四舰前往西沙群岛和南沙群岛,并在太平岛(以太平舰命名)设立了南沙群岛管理处,隶属于广东省政府管辖。第三,为了使确定的南海领土范围具体化,当时的内政部方域司于1947年印制了《南海诸岛位置图》,正式在南海海域的东沙群岛、西沙群岛、中沙群岛和南沙群岛的四周标出了U形的断续线。1948年2月,这幅图被收入《中华民国行政区域图》中,由商务印书馆公开对外发行。新中国成立后,经政府有关部门审定出版的地图在同一位置上也标绘了这样一条线,只是原来的11段断续线被改为9段断续线,这就是俗称的九段线。
二.法律地位
那么,九段线究竟意味着什么呢?概括起来,国内外学者有关九段线法律地位的认识主要集中在如下4个方面:
1.国界线
该主张认为九段线划定了中国在南海的领土范围,线内的岛、礁、沙、滩以及海域均属于中国主权管辖范围,线外区域则属于其他国家或公海。这一主张认为,九段线是一条用国界线符号在图上标绘的线,当然应将其视作国界线。而且,民国政府刚开始规划这条线时,也是将其作为国界线来看待的,因为断续线画在中国南海诸岛的外缘岛礁与周边国家海岸线之间的等距离中线上,这是明显的国界线画法。反对者则认为,九段线是一条断续线即未定国界线,与正常国界线的法律地位是不相同的。从事实而论,历届中国政府从来没有宣布过线内整个海域是中国的领海,也从来没有对它行使过领海权。从法理来说,国际海洋法有一条基本原则,即陆地统治海洋。沿海国有权在其海岸外选定一条领海基线,将这条线作为起始线来划定本国的领海,但不能脱离陆地,在地图上标绘一条线来圈定领海范围。当然,有人也指出,九段线划定在先,而海洋法制定在后,不能以海洋法的原则去套历史上的情况。在海洋法制定过程中,未能把九段线为国界线这一体现中国国情与利益诉求的情况考虑进去,是一个重要的遗憾。
2.历史性水域线
这一主张认为,中国对于九段线内的岛、礁、沙、滩以及海域均享有历史性权利,线内的整个海域是中国的历史性水域。历史性水域线最初是由我国台湾方面提出来,1993年台“立法院”通过《南海政策纲领》,其“前言”部分声明:“南沙群岛、西沙群岛、中沙群岛及东沙群岛,无论就历史、地理、国际法及事实,向为我国固有领土之一部份,其主权属于我国。南海历史性水域界线内之海域为我国管辖之海域,我国拥有一切权益。”但有专家指出,迄今为止,历史性水域一直没有像领海、专属经济区、大陆架等一样成为国际社会普遍承认的国际海洋法律制度。而且,历史性水域即使成立,必须同时具备有效管辖、长时期管辖和其他国家默认三个条件,中国在南海并不具备这些条件。还有学者认为,历史性水域一般是近岸的海湾,通常被认为是内水,在国际法上被列在领海基线的规则之外。对于内水而言,外国船舶未经准许是不容许航行和通过的。所以,很难将准许外国船只自由通行的南海确定为历史性海域。鉴于这些争论,台湾方面后来放弃了“历史性水域”的提法。
3.历史性权利线说
在历史性水域线主张被台湾方面放弃后,一些大陆和海外学者提出了“历史性权利”的主张。根据该主张,中国拥有对九段线内的所有岛、礁、沙、滩的主权和对于线内内水以外的海域和海底自然资源的主权权利,但承认其他国家在这一海域内的航行、飞越、铺设海底电缆和管道等自由。较历史性水域而言,历史性权利这一概念更能与当代海洋法相衔接。《联合国海洋法公约》虽然没有为历史性权利一词下过定义,但在公约的第15条承认了这个法律名词,上面写道:“……如因历史性权利或其他特殊情况,而有必要按照与上述规定不同的方法划定两国领海的界限,则不适用上述规定。”但也有学者提出,上述历史性权利说所主张的实际上是对于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的特定主权权利,而在国际实践中,历史性权利概念一般都是在“历史性所有权”的意义上使用的,它意味着主权或所有权,这两个概念在质和量上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区别,不能够混淆在一起。
4.岛屿归属线或岛屿范围线
该主张认为,九段线内的岛屿及其附近海域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受我国的管辖和控制。我国著名的南海问题专家李金明即持此说。他提出,断续线这种画法实际上是一种地理速记的简单方法,即以群岛最外缘的岛礁为界,把众多岛礁全部包括在一条界线之内,省得逐一罗列出来。这种方法在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曾在国际间广泛使用,而南海九段线就是在那之后出炉的。李金明还认为,1947年民国政府内政部方域司最初印制有这条断续线的地图就命名为《南海诸岛位置图》,其意就是线内群岛的归属图。此外,内政部在主持编绘出版《南海诸岛位置图》的同时进行的两项活动,也可以进一步证明九段线是为标明南海诸岛的范围而专门设置的一条线。一是1947年4月14日内政部同有关部门讨论了“西、南沙群岛范围及主权之确定与公布案”,并就“南海领土范围最南应至曾母暗沙”等事项做出了决定。二是同年同月,内政部又为了“西、南沙群岛的范围和主权的确定与公布”事由,专门向广东省政府发出公函,商请后者“查照办理”。这些活动都有一个明确的指向,即确定和公布南海诸岛的范围和主权。
三.中国主张
1947年中国在南海地图上标出U形断续线后,当时的国际社会并未提出异议,周边的东南亚国家也从未提出过外交抗议。然后,进入20世纪70年代之后,南海争端开始升级。而海洋法颁布之后,南海周边国家都宣布了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主张,与中国九段线海域有很大的重叠。对于线内诸岛特别是南沙群岛,一些周边国家也积极侵占。在这种情况下,如何界定九段线的法律地位,捍卫我国领土领海主权与合法权益,就成了一件非常迫切的事情。
从文字上看,新中国成立后,中国政府一直没有对南海九段线的法律地位和涵义作过正式说明。但实际上,如果我们纵览中国政府有关南海问题的一系列声明、法规和谈话,就可以发现中国主要是把九段线作为岛屿归属线或岛屿范围线来对待的。如1958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关于领海的声明》规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12海里领海宽度,并宣布此项规定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领土,包括中国大陆及其沿海岛屿,和同大陆及其沿海岛屿隔有公海的台湾及其周围各岛、澎湖列岛、东沙群岛、西沙群岛、中沙群岛、南沙群岛以及其他属于中国的岛屿。”在上一世纪70年代一些国家挑起南海争端以后,中国政府的惯常表述方式也是:南海诸岛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中华人民共和国对这些岛屿及其附近海域享有无可争辩的主权。但1998年6月26日公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法》第14条也指出,“本法的规定不影响中华人民共和国享有的历史性权利。”可见,中国政府对于九段线的法律主张实际上是岛屿归属线与历史性权利线的结合。
中国的主张有着充分的历史与法理依据,但有些问题还需要澄清。第一,“附近海域”的范围是多少?是12海里?还是几十海里?抑或是200海里?第二,历史性权利究竟包括哪些?是传统捕鱼权?还是包括对更广泛资源的权利?仍然需要明确。不管如何,在南海地图上存在达半个多世纪之久的九段线是一个客观存在,并得到世界上不少国家的认可。无论其法律地位最后如何认定,我们都要充分发挥它在实践中、法律上的作用,更加有效地维护我国主权与合法海洋权益。
F. 中国九段线哪年开试的
九段线
九段线是中国在南海海域国界线的一种叫法。1947年,当时的中国政府内政部方域司在其编绘出版的《南海诸岛位置图》中,以未定国界线标绘了一条由11段断续线组成的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经政府有关部门审定出版的地图在同一位置上也标绘了这样一条线,而只是将11段断续线改为9段断续线。
一、前世今生
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政府根据1943年12月签署的《开罗宣言》和1945年7月签署的《波茨坦公告》,1945年10月25日开始收复台湾,随后则正式收复西沙群岛和南沙群岛。
为了使确定的南海领土范围具体化,1947年12月1日,中国民国政府内政部重新审定南海诸岛地名172个,并进行公告。原南沙群岛改名为中沙群岛,团沙群岛改名为南沙群岛。同时还出版了《南海诸岛位置图》,在南海标出东沙、西沙、中沙和南沙四群岛,并采用四群岛的最外缘岛礁与邻国海岸线之间的中线在其周边标绘了11条断续线,线的最南端标在北纬4°左右。这就是在中国南海地图上正式标出的U形断续线。
1948年2月,中国民国政府将此图收入《中华民国行政区域图》公开发行。因该线的形状像英文字母“U”,故称其为“U形线”。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经政府审定出版的地图在同一位置上也标上这条断续线,只是在1953年将11段断续线去掉北部湾、东京湾2段,改为9段断续线。195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在其关于领海的声明中规定,领海宽度为12海里,并宣布此项规定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领土,包括中国大陆及其沿海岛屿和同大陆及其沿海岛屿隔有公海的台湾及其周围各岛、澎湖列岛、东沙群岛、西沙群岛、中沙群岛、南沙群岛以及其他属于中国的岛屿”。至此,就中国立场而言,涉及南海的“九段线”的法律地位已经明确了。
二、被“架空”的九段线
在1947年民国政府最初的11条断续线公布之时,当时的国际社会并未对此提出任何异议,周边的东南亚国家也从未提出过外交抗议。许多国家包括南海周边国家以及苏联、日本、法国、德国、英国出版的地图上也画上了11条断续线,并注明归属中国。
但在签署《旧金山对日和约》时,情况发生了变化。美、英应法国的要求,把西沙和南沙群岛的处理包括在条约之中,并同意法国将其盟国———老挝、柬埔寨和越南都带到会议上,而中国大陆和中国台湾却没有被邀请参加会议。
在1951年《旧金山对日和约》草案中,美、英故意不提西沙群岛和南沙群岛的主权归还问题,为以后的南海领土争端埋下了祸根。更严重的是,和约仅写日本放弃对西沙和南沙群岛的一切权利,而没有明确指出将其归还中国。
《旧金山对日合约》为南海周边新独立的东南亚国家提供了争夺南海领土的机会,为以后的南海争议埋下了祸根。
三、为何十一段线变成了九段线
1947年,当时的中国政府内政部方域司在其编绘出版的《南海诸岛位置图》中,以未定国界线标绘了一条由11段断续线组成的线。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由于与越南关系友好让出北部湾、东京湾两条线 ,将这11条改为9条,“九段线”因此而得名。此外各段线的位置和各段线的弧、直也有调整。
“九段线”所包含的南中国海域是世界上最复杂的水域之一,周边有包括中国在内的9个国家。断续线内岛礁与水域,除东沙群岛、中沙群岛及周边水域无争议外,西沙群岛及南沙群岛存在一定的争议。其中属南沙群岛争议最为显著。在南沙群岛中,属于中国控制的只有9个,其中大陆占8个,台湾占1个。而被越南、菲律宾、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和文莱所占的却多达45个。另外一些较小的岛礁也有许多处于他国的控制之下,“九段线”已名存实亡。
四、在南海划界的问题上,对中国最有利、最关键的证据就是"九段线"。
当时中国国民政府内政部成立了一个水陆地图审查委员会,于1934年12月召开了第25次会议,专门审定中国南海中英名的对照。1935年1月,他们将南海各岛礁的中英名对照表予以公布。
实际上,它只是公布了名称,并没有划线。但这是中国政府官方第一份公开的标准命名。它把北纬4度的曾母滩作为中国的最南端。其实这个名称表里有很多跟现在不一样的地方。比如当时的'南沙群岛'实际上是现在的中沙,现在的南沙当时叫'团沙群岛'。实际上,这也是今日中国南海地图上'九段线'的雏形。
1934年12月21日,中国“水陆地图审查委员会”作出了审定中国南海诸岛中英文地名的决议。
1935年1月,中国“水陆地图审查委员会”公布了审定后的《中国南海各岛屿中英文对照表》,详细地罗列了南海诸岛132个岛、礁、沙、滩的名称,第一次将南海诸岛划分为四个部分:东沙岛(今东沙群岛)、西沙群岛、南沙群岛(今中沙群岛)和团沙群岛(今南沙群岛)。
1935年4月,中国“水陆地图审查委员会”出版了《中国南海岛屿图》,确定了中国南海最南的疆域线至北纬4°,把曾母暗沙标在疆域线之内。这幅地图1936年被收入由地理学家白眉初主编的地图集———《中华建设新图》,另名为《海疆南展后之中国全图》,图中在南海疆域内标有东沙岛、西沙群岛、南沙群岛和团沙群岛,其周围用断续线标明,以示南海诸岛同属中国版图。这就是中国地图上最早出现的南海疆域线,也就是九段线的雏形。
抗日战争时期,南海诸岛沦陷。1939年,日本强行占领了中国南沙群岛,划归台湾总督管辖。南沙群岛被改名为“新南群岛”,西沙群岛也改名为“平田群岛”。随后正式收复西沙群岛和南沙群岛。中国海军收复南海诸岛期间,实测和绘制了南海诸岛地图,包括《南海诸岛位置图》、《西沙阿斯蒂芬群岛图》、《中沙群岛图》以及《南沙群岛图》等。
为了使确定的南海领土范围具体化,1947年12月1日,中国民国政府内政部重新审定南海诸岛地名172个,并进行公告,原南沙群岛改名为中沙群岛,团沙群岛改名为南阿萨德沙群岛。 同时还出版了《南海诸岛位置图》,作为现代中国南海地图的重要蓝本。
1948年2月,中华民国内政部公开发行《中华民国行政区域图》,向国际社会宣布了中国政府对南海诸岛及其邻近海域的主权和管辖权范围,其附图即《南海诸岛位置图》,标明了这条断续线。这条断续线既经中国政府审定,标绘在中国官方地图上,是中国政府对外主张的一种权利。南海周边国家以及苏联、日本、法国、德国、英国出版的地图上也画上了11条断续线,并注明归属中国。据《凤凰周刊》考证,最初并无“十一段线”这一说法,台湾至今较多以“U形线”称之。
G. 我国南海的边界怎么划定的
1947年,当时的中国政府内政部方域司在其编绘出版的《南海诸岛位置图版》中,以未定国界线标绘了一条权由11段断续线组成的线。新中国成立后,经政府有关部门审定出版的地图在同一位置上也标绘了这样一条线,而只是将11段断续线改为9段断续线。这一条线通常被称为传统疆界线,因其形状为“U”形,所以也被称为“U”形线。
H. 请帮忙解释一下中国地图上中国南海九条断续线的法律意义,请专业准确一些~~谢谢咯
没有任何法律意义,因为其不符合国际公认的领海线的原则。
所谓回当时联合国各成员国都承认答,请问相关的文件出处?
要知道当时南海周边不是法国的殖民地,就是英国或荷兰的殖民地或者是美国的保护国。请问这些国家的领导人会脑子进水到承认这种违背起码的领海划线原则,把领海线划到他们的家门口的划法吗?至多只不过是在联合国备案而已。要知道联合国是没有裁决各国领土或领海的权利的。你和别人的领土和领海只能是和相关的国家,当时是英国,法国,荷兰和美国去谈。就像当年台湾政府很牛的宣布当年和苏联签订的《中苏友好同盟条约》作废一样,有些人也说这是得到联合国承认的。要知道这是中国和苏联之间的条约,只有中苏两国一致才能宣布其作废。否则我们现在就宣布从1840年以来的所有不平等条约作废,岂不是更痛快。请问联合国会承认或有这个权利承认吗?要知道联合国在60年前就宣布巴勒斯坦和以色列都有建国的权利,请问为啥到今天巴勒斯坦还没有真正的建国?
I. 请教南海九段线划分的溯源,以及相关国际法或惯例的依据是什么
九段线是中国对本国南海海域权益边界的一种叫法。1947年,当时的中国政府内政部方域司在其编绘出版的《南海诸岛位置图》中,以未定国界线标绘了一条由11段断续线组成的十一段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经政府有关部门审定出版的地图在同一位置上也标绘了这样一条线,而只是将11段断续线改为9段断续线,取消中国海南岛与越南之间的两个线段。
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政府根据1943年12月签署的《开罗宣言》和1945年7月签署的《波茨坦公告》,1945年10月25日开始收复台湾,随后则正式收复西沙群岛和南沙群岛。
为了使确定的南海领土范围具体化,1947年12月1日,中华民国政府内政部重新审定南海诸岛地名172个,并进行公告。原南沙群岛改名为中沙群岛,团沙群岛改名为南沙群岛。同时还出版了《南海诸岛位置图》,在南海标出东沙、西沙、中沙和南沙四群岛,并采用四群岛的最外缘岛礁与邻国海岸线之间的中线在其周边标绘了11条断续线,线的最南端标在北纬4°左右。这就是在中国南海地图上正式标出的U形断续线。
1948年2月,中华民国政府将此图收入《中华民国行政区域图》公开发行。因该线的形状像英文字母“U”,故称其为“U形线”。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经政府审定出版的地图在同一位置上也标上这条断续线,只是在1953年将11段断续线去掉北部湾(原也称东京湾)2段,改为9段断续线。195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在其关于领海的声明中规定,领海宽度为12海里,并宣布此项规定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领土,包括中国大陆及其沿海岛屿和同大陆及其沿海岛屿隔有公海的台湾及其周围各岛、澎湖列岛、东沙群岛、西沙群岛、中沙群岛、南沙群岛以及其他属于中国的岛屿”。至此,就中国立场而言,涉及南海的“九段线”的法律地位已经明确了。
J. 南海九段线划分是怎么回事
九段线是中国在南海海域国界线的一种叫法。1947年,当时的中国政府内政部方内域司在其编绘出版的容《南海诸岛位置图》中,以未定国界线标绘了一条由11段断续线组成的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经政府有关部门审定出版的地图在同一位置上也标绘了这样一条线,而只是将11段断续线改为9段断续线,取消中国海南岛与越南之间的两个线段。
国家与国家之间的界线叫做国界线,包括已定国界、未定国界以及特殊的政治、军事分界。在地图上这三种国界是用不同的符号标注的,不可混淆。但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版图中,在中国南海中存在一条由9条断续的线组成的U形线,通常称为“九段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