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入秋时间地理吧
⑴ 入秋了,还能去东戴河吗
时钟指向2010年11月11日,香港佳兆业集团董事局副主席黄传奇一行来到绥中滨海经济区,就东戴河国际旅游新城项目规划事宜进行洽谈。在那次洽谈中,阿特金斯设计公司规划设计的东戴河国际旅游新城项目规划原则上予以通过,随之而来的是由绥中滨海经济区万家新城更名为东戴河新城的二期建设的如火如荼。由此,“东戴河”的字眼儿在滨城人的眼里开始变得不再那么陌生,甚至开始在省、市各大媒体上高频闪现,“东戴河建设”迅速升温为滨城百姓热议的话题之一。
也许你去过南戴河,也许你到过北戴河,但你知道东戴河吗?
一.前世今生——戴河生态圈
最早是以北戴河优越的海滩形成环渤海避暑度假目的地,近年来南戴河也逐渐跟进。虽然度假海滩越来越多,但仍然满足不了激增的旅游人数。渴望远离喧嚣的人们越来越渴望能去安静惬意的海滩度假,在这种大环境下,东戴河逐渐走入人们的视线。
二.东戴河发展契机
渤海湾为中国三大湾区之一,国家“十一五”期间的发展重点区域
渤海湾作为中国三大海湾之一,随着国家沿海开发、开放政策中心的向北转移,环渤海地区已成为国家“十一五”期间的发展重点。环渤海地区是我国北方经济最活跃的地区,城市建设及新型产业发展势头强劲。
东北亚地区国际开发合作的独特优势
环渤海已经形成了发达便捷的交通优势,雄厚的工业基础和科技教育优势,丰富的自然资源优势,密集的骨干城市群等五大优势。这些优势同时集中地表现为环渤海地区加强东北亚地区国际开发合作的独特优势。戴河生态圈成为国家环渤海经济圈“十一五”发展的重点,片区获得国家重点政策及巨资投入,注入多元复合发展形式,在南北戴河的之后,将整合东戴河资源,一个“大戴河生态经济圈”将崛起。
环渤海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第三极
从经济总量看,环渤海经济圈经济增量稳步提升,在全国的比重增加。2006年环渤海五省市(北京、天津、河北、辽宁、山东)的地区生产总值达54775.4亿元,占全国国内生产总值209407亿元的26.16%,接近于长三角和珠三角的总和。长三角与珠三角的地区生产总值之和为60984亿元,占全国GDP的比重为29.12%。这三大经济区的发展速度均要远高于全国的平均经济增长速度。这在一定意义上表明,环渤海区域已经和长三角、珠三角地区一样成为中国经济的“增长极”,它在中国经济发展中的引领和带动作用已日益显现。
三.东戴河地理位置
环渤海经济区的核心,京-津-冀-辽渤海城际圆心 [距离北京298公里,距沈阳300公里]“1空,3路、1轨、1高速,1海”的海陆空立体交通网络,2小时交通便达,覆盖首度经济圈-华北经济圈-东北经济圈
距天下第一关山海关5公里
1空:离秦皇岛国际机场12公里
3路:102国道、渤海大道、滨海大道
1轨:北京至沈阳的动车轨道,途经山海关站。北京至山海关全程2小时15分钟,未来规划高铁1小时达北京
1高速:京沈高速,从京沈高速万家出口直行仅3分钟即可到达本项目
1海:秦皇岛港直达大连、青岛
“北纬37°海岸,拥有最适宜人类居住的气候条件°
A——文明之源。在地球上大约90%的古文明发源地,70%古建筑遗迹。(味蕾上的城市——波尔,西方文明的摇篮——雅典,高尔夫球运动的天堂——首尔,前沿科技之城——旧金山。)
B——最宜人气候。处北温带位置在北纬37°。夏无酷暑,冬无严寒,多年平均气温10.7℃。相比三亚热带海洋,这里是避暑的圣地,夏天在东戴河,夜晚不用开空调。
专享4公里北中国最高生态等级海岸线
【海】渤海湾唯一未经开垦环抱式内海,鱼群遨游风平浪静,洁白沙滩延绵31公里,纯净国度
【山】燕山余脉,角山、连峰山、长寿山等国家级森林公园,千万亩天然森林氧吧
【河】北方阡陌,关外江南,九江河、金丝河交汇入海,纯自然水岸景观
【湖】近千亩原生内湖,纯自然湖景
【湿地】近百种海鸟栖息的天堂
四.东戴河人文环境
北中国现存最优质海滩——环渤海区域唯一一块未经开垦的处女海。水清沙细,海岸线沙滩绵长达31公里,浅海平缓,
北中国最大的森林氧吧——因毗邻大海,林中负离子含量极高,经常性浓度保持在3000-8000个/cm3,最高实测浓度高达14000个/cm3,是一般城市的10-20倍,
—— 追溯秦汉文化之根
中国最早的皇家海洋——2000年前,这里是帝王御用看海的地方。秦始皇行宫遗址群,曹操观沧海原址,碣石遗址群
中国福文化发源地——靠山面海,风水俱佳,徐福求仙入海处
中国情海——这里特别适合谈恋爱,唯美的大海,稀少的人群,容易制造浪漫,是京津冀大城市情侣的秘密圣地;
未经商业大量开发,缓慢、惬意的生活节奏,北中国滨海小镇淳朴、热情奔放好客的民风,成就家庭亲近大海,体验海生活的最佳目的地;区域内没有航道,可以体验在海边放孔明灯的浪漫,也可以体验自己放烟火的刺激与快乐。
⑵ 美国什么时候立秋
美国有立秋吗?有的话大家都是一个地球,应该大差不差,和中国的时间专一样吧。即使不一样属,是茶叶就十一到是三个小时,所以立秋的时间应该也是差十一到是三个小时吧。
注意,美国是比中国晚十一到十三个小时。大家划分立秋的方法应该是一样的,只是因为地区不同所以接受日晒的角度也不同,所以应该会有十几个小时的差距,但是这个差距并不大,应该可以忽略,就当美国的立秋和中国的立秋是一个时间好了。
盛夏的余热未消,立秋就已经来临。立秋后,我国许多地区开始刮偏北风,偏南风逐渐减少。小北风给人们带来了丝丝凉意。有一句俗语说:“立秋一日,水冷三分”,虽然现在还有“秋老虎”坐镇,依旧酷暑难耐,但是凉爽的日子就在后面。
⑶ 地理:中国的南方比北方晚天黑对吗
不对哦
夏半年时太阳直射北半球,北半球越北的地方昼越长,北极圈内昼长24小时专,而赤道永属远是12小时,所以夏半年中国的北方比南方晚天黑哦
冬半年时太阳直射南半球的,所以跟上面的相反。所以南方就比北方晚天黑了。
春秋分时全球昼长都是12小时,日出都是地方时6时,日落18时,而同经度上的地方时相同,所以在同经度的地方是同时日出同时日落的。
⑷ 全国都入秋了,广东人照样还在玩水,广东人都不怕“冷”吗
地理位置的介绍:
广东省,简称“粤”,省会广州,是中国大陆南端沿海的一个省份,位于南岭以南,南海之滨,与香港、澳门、广西、湖南、江西和福建接壤,与海南隔海相望。省内土地丰足、水资源丰富。广东省被划分为珠三角、粤东、粤西和粤北四个区域,其中珠江三角洲地区是世界上大都会区和大都市区之一。然而在入秋之际为何他们对玩水还是情有独钟呢?是由于温度太高的变化,还是本身就耐寒的一个表现呢。
即使时间轴来到了十月份,昼夜温差大这种东西在广东仍然像是不存在一样,让人还想继续延续夏天的乐趣,和水花做个亲密接触。
⑸ 为什么中国时间比英国早也比美国早
简单的说,是因为地球自转的关系。在地球上,依据你的题意,每一个版“太阳日”,都是先发权生在中国,然后英国,最后才是美国。这跟地球的自转,以及该地区的经度有关。
世界各地的人都习惯于把太阳处于正南方(即太阳在中天)的时刻定为中午12点,而此时正好背对着太阳的另一地点(在地球的另一侧),其时刻必然是午夜12点。
到1928年世界各时区时间有了更明确的划分标准。世界时区以格林威治的本初子午线为准。规定格林威治为“零时区”,当地时间叫做格林威治时间。由零时区的两个边界分别向东和向西,每隔15经度划一个时区,东、西各划出12个时区。每跨一个时区,正负一个小时。原则是往东就是往前一个小时,以此类推。
⑹ 《地理中国》第1期播出时间《地理中国》栏目是何年何月开始播出的
大概是第一季的话,应该是十多年前的吧发展历史还是很久的,我记得我小时候都在看的,所以说应该比原来现在主持人也更换了以前是盛春。,现在是一个老人家了。
⑺ 地理在中国有地区不使用北京时间吗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有新疆时间,一般称乌鲁木齐时间或新疆时间。与北京时间大约相内差两容小时,也就是说,北京时间上午8点相当于新疆时间6点。所以新疆地区通常上班时间和学生上课时间为北京时间上午10点或说新疆时间(也可说乌鲁木齐时间)上午8点。而晚上通常是北京时间7-8点才下班。作息时间比北京晚两小时。
在新疆生活的汉族通常爱用北京时间,而少数民族爱用新疆时间。所以每当与人约定时间时通常会补充一句“是北京时间XX点或新疆时间XX点”。
⑻ 地理知识中国气候
中国国土辽阔,从南到北有热带、亚热带、暖温带、温带、寒温内带几种不同的气候容带。其中亚热带、暖温带、温带约占70.5%,并拥有青藏高原这一特殊的高寒区。南部的雷州半岛、海南省、台湾省和云南南部各地,全年无冬,四季高温多雨。长江和黄河中下游地区,四季分明。北部的黑龙江等地区,冬季严寒多雪。广大西北地区,降水稀少,气候干燥,东冷夏热,气温变化显著。西南部的高山峡谷地区,依海拔高度的上升,呈现出从湿热到高寒的多种不同气候。此外,中国还有高山气候、高原气候、盆地气候、森林气候、草原气候和荒漠气候等多种具体气候。
中国气候多样,大陆性季风气候是其基本特点。主要具有以下三个主要特征:
一、气温年较差和日较差较大,冬夏极端气温较差更大。
二、降水分布很不均匀。主要表现年降水量自东南向西北逐渐减少,比差为40:1。在季节分配上,冬季降水少,夏季降水多,且年际变化很大。
三、冬夏风向更替十分明显。冬季的冷空气来自高纬度大陆区,多为偏北风,寒冷干燥。夏季的风主要来自海洋,多为偏南风,湿润温暖。
⑼ 地理中国的气候知识点
我们一起来看一下这篇八年级地理中国的气候知识点总结吧!
1、认识我国的三大火炉(重庆,南京,武汉) ,我国夏季平均气温最低的地区是青藏高原,这是由于海拔高度高而造成的。我国夏季气温最高的地方是吐鲁番盆地,冬季最冷的地方是漠河。认识我国的五个温度带(热带,亚热带,暖温带,中温带,寒温带,青藏高原区)
2、我国的降水空间分布特点: 降水量自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我国降水的空间分部的规律是南多北少。根据一个地方的降水量和蒸发量对比关系,我国四类干温地区是干旱地区、半干旱地区、半湿润地区、湿润地区。东多西少降水最多(火烧寮)和最少(托克逊)的两个地方。我国降水时间分布特点:全年降水集中在夏季,冬季降水一般不足全年降水的10%。夏秋多,冬春少。我国冬季气温分布的特点是:越往北去,气温越低,南北温差大。我国南北温差大的主要原因是纬度位置,冬季风。我国夏季气温分布的规律是:南北气温相差不大,全国大部分地区普遍高温。
3、我国的平原主要集中在东部地区,是我国农业发达、城镇集中、经济繁荣的地区。
4、秦岭准河一线是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它是我国一月份0度等温线经过的地方,是我国暖温带与亚热带的分界线,是我国800毫米等降水量线经过的地方,是我国半湿润和湿润地区的分界线。是我国北方和南方的界线。
5、我国重要的气候特征是气候复杂多样,季风气候~大陆性气候显著。
6、我国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界线习惯上以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一线为界。界线东南受夏季风的影响,属季风区,界线西北夏季风很难到达,属非季风区,全年都较干旱。我国东部的降水主要由夏季风带来的,主要降水类型是锋面雨。
7、阿拉伯半岛与长江中下游平原纬度位置大体相同,气候和景观差异很大的原因是:两者的海陆位置不同,后者地处亚欧大陆东岸,深受雨热同期的季风气候的影响。
8、我国季风气候带来的各种灾害性天气主要有寒潮、台风、洪涝、干旱。
⑽ 《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社策划了“三纵一横”四条路线寻访秋天的活动,线路分布如右图所示。图中标注的日期
小题来1:B 小题1:C 小题1:A 热点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