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拍中国海南地理位置
❶ 航拍中国都有哪些城市
航拍中国第一季中的景点
航怕中国第一季:新疆、海南、黑龙江、陕西、江西、上海
1. 新疆:
天山天格尔峰、博格达峰冰川、天池、天山草原、开都河倒影、天鹅自然保护区、乌鲁木齐国际大巴扎、石河子棉花田、番茄地、晒辣椒、安集海大峡谷彩色砂岩和泥岩;伊犁河谷杏花、熏衣草、特克斯八卦城、哈萨克金雕、赛果高速、赛里木湖环湖自行车赛;吉力湖东岸海上魔鬼城、准噶尔盆地魔鬼城、克拉玛依油田、古尔班通古特沙漠、沙漠的东侧卡拉麦里蒙古野驴、普氏野马;阿尔泰山三号矿坑、古老岩画、喀纳斯湖哲罗鲑鱼、福海池沼公鱼、雪岭云杉;塔里木盆地塔克拉玛干沙漠、塔里木河胡杨林、骆驼、鹅喉羚、罗布泊盐湖、戈壁滩、楼兰古城遗址;吐鲁番盆地火焰山、葡萄园、坎儿井;帕米尔高原“冰山之父慕士塔格峰、天门;喀什巴扎、艾提尕尔清真寺。
2.海南:
马鞍岭火山、跨海轮渡、南渡江入海口、海口骑楼、临高角灯塔、木兰头灯塔、海南岛东部椰海长廊、红树林海滩“跑海鸭”、博鳌、南湾半岛猕猴、海南的坡鹿、蜈支洲岛、三亚南山海上观音、天涯海角、尖峰岭原始森林、船型屋、采槟榔、牙胡梯田、万泉河、古盐田、文昌航天发射场、大洲岛沉船、潭门镇、。“三沙一号”交通补给船、永兴岛、七连屿赵述岛、永乐群岛蓝洞。
3.黑龙江:
漠河北极村、库尔滨水电站、雾淞奇观、滑雪、大庆市奥园牡丹江冬泳、哈尔滨冰雪大世界雪雕冰灯、太阳岛国际雪雕博览会、牡丹江市双峰林场雪乡、镜泊湖吊水楼瀑布温泉、火山口地下森林;黑河市老黑山火山口、石海、五大连池、笔架山、药泉山、兰格拉球山、伊春市嘉荫恐龙地质公园;大兴安岭火车、漠河县松苑公园“五六”火灾纪念馆、伊春市五营国家森林公园、小兴安岭红松、火车、金山鹿苑梅花鹿、哈尔滨市东北虎林园、海林市横道河子东北虎林园;黑龙江松花江汇合三江口、三江平原(北大荒)、八五六农场、兴凯湖、大庆市连环湖冬捕、大庆油田、铁人纪念馆、龙凤湿地、大沾河湿地公园、扎龙自然保护区恐龙、丹顶鹤、南瓮河自然保护区;龙江第一湾、黑河市中俄冰球赛、中俄双子城;林海市威虎山影视城、横道河子镇机车库、火车站、哈尔滨松花江特大桥、滨州铁路桥、阳明滩大桥、防洪纪念塔、中央大街、圣索菲亚大教堂、哈啤厂、老道外、大剧院。
4.陕西:
秦岭太白山朱鹮、汉中市佛坪自然保护区大熊猫、安康市皇冠镇金丝猴、羚牛、秦岭中部终南山、华山青龙背长空栈道、西安市泾河与渭河交汇处、渭河汇入黄河处、西安市兵马俑复制厂、秦始皇兵马俑、秦始皇陵、榆林市明长城遗址、榆林市建安堡、延安市富县秦直道遗址、咸阳市乾陵、西安市大雁塔、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城墙、钟楼、汉江、安康市旬阳县旬河、江汉平原、汉中市南郑县油菜田、汉阴县凤堰古梯田、铜川市哭泉梯田、宝鸡市陇山关山草原、黄土高原、延安市黄帝陵、合阳洽川黄河湿地、延安市宝山塔、黄土高原窑洞、咸阳市地坑院、榆林市苟池盐田、榆林市沙漠农业、榆林市统万城遗址、无定河、延长油田、风电场、光伏电站、榆林市红碱淖遗鸥、陕晋黄河大峡谷、榆林市莲花辿、延安市·黄河蛇曲国家地质公园、乾坤湾太极图、壶口瀑布。
5.江西:
庐山开先瀑布、五老峰、牯岭镇西式别墅、美庐别墅、白鹿洞书院、庐山西海、柘林湖心形岛;婺源县油菜花、徽派建筑、马头墙、菊径村+秋溪村板凳龙、宁都县石上镇帮灯、婺源县鸳鸯湖、晓起村白腿小隼、篁岭村晒楼晒秋、南昌市安义古村、吉安市钓源村古樟树、渼陂村、抚州市南丰县傩神庙;三清山女神峰、玉灵观、上饶市铅山县竹海;龙虎山丹霞地貌、绝壁悬棺+采药表演;井冈山朱毛会师广场、大井毛泽东故居;长江+赣江、湖口县石钟山长江下游、鄱阳湖国家湿地公园、饶娥女神、落星墩、水中永吴公路、大湖池候鸟东方白鹳、长江江豚;上饶市余干县鸬鹚捕鱼;景德镇市古窑民俗博览区龙窑、清代镇窑;赣州市崇义县上堡客家陡峭梯田、龙南县燕翼围屋、乌石围、关西新围、赣县白鹭村打轿、烧瓦塔火焰;赣州市赣江、东津浮桥、南昌八一大桥、八一起义总指挥部旧址、滕王阁、秋水广场、红谷滩新区。
6.上海:
吴淞口灯塔、长江入海口、黄浦江外滩、信号塔、海关大楼、汇丰大楼、南京路;苏州河外白渡桥、河口水闸;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发电厂)、外高桥造船厂;朱家角古镇(小苏州)放生桥、龙华古寺、龙华塔;豫园九曲桥、灯会;石库门老房子、新天地北里、中共一大旧址、长阳路摩西会堂旧址、犹太难民名单墙、“风雨同舟”纪念雕像;上海影视城;秦皇岛路渡口码头、杨浦大桥、卢浦大桥;浦西陆家嘴、东方明珠广播电视塔、上海证交所、金茂大厦云中步道、环球金融中心大厦(开瓶器)、中海中心大厦(632米)风力发电机组、雨水收集系统;人民广场相亲角、上海市博物馆、市政府大楼;迪士尼乐园奇幻童话城堡、野生动物园、浦南林地獐子;奥迪国际赛车场、新江湾城SMP滑板、淀山湖、东方体育中心月亮湾、上海体育场;东滩湿地、中国商飞飞机楼、大场基地总装、浦东基地大飞机;佘山天文台、天马射电望远镜;东海大桥、洋山深水港区。
❷ 从《航拍中国》纪录片中提出几个地理问题并回答。
1.形成镜泊抄湖、五大连池等独特景观的岩石所属类型?
答案:喷出型岩浆岩
2.海南省主要的气候类型,和形成的原因。
答案:热带季风气候,成因: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3.新疆地区主要的流水补水类型?
答案:季节性积雪融水
❸ 央视纪录片《航拍中国》之海南岛,你喜欢吗
《航拍中国》是抄中国有史以来航拍规模最大,
第一季共6集,选取了上海、新疆、黑龙江、江西、陕西、海南六地作为拍摄对象。全部拍摄动用了16架载人直升机、57架无人机,总行程近15万公里,相当于环绕赤道4圈。
(1)海南篇:琼州海峡的成因
❹ 航拍中国哪些地方出现了经纬度
《航拍中国》共五季,以空中视角俯瞰中国,涉及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和个特别行政区。无论你来自祖国的天南海北,在这部片里或许都能找到家乡的影子。 2016年11月30日,《航拍中国》宣传片登上了美国纽约时代广场,在纳斯达克巨型屏幕上,连续播放三天。江河、湖海、密林、莽原、山的脊背、海的瞳孔……无数海外游子含泪感叹:美哭了,真的美哭了。目前播出的第一季,包括黑龙江、上海、江西、海南、陕西、新疆6集,让观众震撼于祖国自然山川的神奇与美丽。在片中,天山的雪水,静静地流淌;大片的胡杨林,在沙漠中层林尽染;雾凇在阳光中绽放,林间透着暖暖的光;亿万年前的蓝洞,犹如大海的瞳孔……在这里,天鹅拖家带口地飞翔在比大海更蓝的湖泊上;一只东北虎狂奔而来,腾空跃起抓向镜头;草原中骏马奔驰,呼啸而过…… 第一集:海南拍摄的旅程从海南北部开始,探索火山如何塑造岛屿。从古老的渔村到度假天堂博鳌镇,不断变化的风景里, 蕴藏着海南更新迭代的故事。离开现代都市,进入中部山区,除了蓝天碧海,海南还有现代的色彩…… 第二集:陕西这一集展示了华山、渭河、乾陵、大雁塔、大明宫、古城墙的风貌,更介绍了朱鹮、大熊猫、金丝猴、羚牛等许多珍稀动植物。有意思的是,由于视角够高,摄制组竟然拍到了一群野生羚牛——当地向导20多年都没有见过的动物。 第三集:新疆该集的空中旅程从海拔超过5000米的天山开启,然后向西飞进新疆最大的草原——巴音布鲁克草原。从乌鲁木齐到石河子,飞越一片色彩丰富的土地;在峡谷地带,看河流如何在大地上绘画;进入卡拉麦里,追踪比狼跑得还快的蒙古野驴,寻找地球上仅存的野马种群;从空中一探传说中水怪生活的喀纳斯湖,也前往福海见识了渔民高超的捕捞技术,更跟随哈萨克牧民踏上转场的旅途…… 第四集:黑龙江该集展示了黑龙江亿万年地质变化,火山运动塑造出镜泊湖、五大连池等独特景观。在700多万公顷的大、小兴安岭上,见证了东北虎、梅花鹿等动物的广阔家园,也展示了赫哲族、鄂伦春族、鄂温克族的生存之地。此外,该集还有充满极光惊喜的北极村、“九曲十八弯”的漠河、有着最肥沃黑土的三江平原,等等。 第五集:江西节目组带观众飞越庐山,1600多座岛屿散落湖面;婺源古镇里,油菜花和粉墙黛瓦格外古朴。三清山上,品味奇峰怪林;铅山之中,见证竹子生长的奇迹。而在鄱阳湖上,碰上了一场70多万只候鸟汇聚的盛大派对。第六集:上海从空中俯瞰拥有20多栋西式建筑的外滩,以及入夜后灯火璀璨的滨江路、南京路。摄制组还从全新角度拍下了东方明珠、证券交易所、金茂大厦、环球金融中心、上海中心大厦……把这座大家熟悉的城市拍出了不一样的风韵。
❺ 航拍中国中哪些地方出现了经纬度
《航拍中国》共五季,以空中视角俯瞰中国,涉及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和2个特别行政区。无论你来自祖国的天南海北,在这部片里或许都能找到家乡的影子。 2016年11月30日,《航拍中国》宣传片登上了美国纽约时代广场,在纳斯达克巨型屏幕上,连续播放三天。江河、湖海、密林、莽原、山的脊背、海的瞳孔……无数海外游子含泪感叹:美哭了,真的美哭了。目前播出的第一季,包括黑龙江、上海、江西、海南、陕西、新疆6集,让观众震撼于祖国自然山川的神奇与美丽。在片中,天山的雪水,静静地流淌;大片的胡杨林,在沙漠中层林尽染;雾凇在阳光中绽放,林间透着暖暖的光;亿万年前的蓝洞,犹如大海的瞳孔……在这里,天鹅拖家带口地飞翔在比大海更蓝的湖泊上;一只东北虎狂奔而来,腾空跃起抓向镜头;草原中骏马奔驰,呼啸而过…… 第一集:海南拍摄的旅程从海南北部开始,探索火山如何塑造岛屿。从古老的渔村到度假天堂博鳌镇,不断变化的风景里, 蕴藏着海南更新迭代的故事。离开现代都市,进入中部山区,除了蓝天碧海,海南还有现代的色彩…… 第二集:陕西这一集展示了华山、渭河、乾陵、大雁塔、大明宫、古城墙的风貌,更介绍了朱鹮、大熊猫、金丝猴、羚牛等许多珍稀动植物。有意思的是,由于视角够高,摄制组竟然拍到了一群野生羚牛——当地向导20多年都没有见过的动物。 第三集:新疆该集的空中旅程从海拔超过5000米的天山开启,然后向西飞进新疆最大的草原——巴音布鲁克草原。从乌鲁木齐到石河子,飞越一片色彩丰富的土地;在峡谷地带,看河流如何在大地上绘画;进入卡拉麦里,追踪比狼跑得还快的蒙古野驴,寻找地球上仅存的野马种群;从空中一探传说中水怪生活的喀纳斯湖,也前往福海见识了渔民高超的捕捞技术,更跟随哈萨克牧民踏上转场的旅途…… 第四集:黑龙江该集展示了黑龙江亿万年地质变化,火山运动塑造出镜泊湖、五大连池等独特景观。在700多万公顷的大、小兴安岭上,见证了东北虎、梅花鹿等动物的广阔家园,也展示了赫哲族、鄂伦春族、鄂温克族的生存之地。此外,该集还有充满极光惊喜的北极村、“九曲十八弯”的漠河、有着最肥沃黑土的三江平原,等等。 第五集:江西节目组带观众飞越庐山,1600多座岛屿散落湖面;婺源古镇里,油菜花和粉墙黛瓦格外古朴。三清山上,品味奇峰怪林;铅山之中,见证竹子生长的奇迹。而在鄱阳湖上,碰上了一场70多万只候鸟汇聚的盛大派对。第六集:上海从空中俯瞰拥有20多栋西式建筑的外滩,以及入夜后灯火璀璨的滨江路、南京路。摄制组还从全新角度拍下了东方明珠、证券交易所、金茂大厦、环球金融中心、上海中心大厦……把这座大家熟悉的城市拍出了不一样的风韵。
❻ 航拍中国第一季都拍了哪些地方
航拍中国第一季选取新疆、海南、黑龙江、陕西、江西、上海六地为拍摄对象。
《航拍中国》体量巨大,计划拍摄中国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和2个特别行政区,共34集。
已经播出的第一季,仅六集,拍摄用时一年。动用了16架载人直升机、57架无人机,总行程近15万公里,相当于环绕赤道4圈,积累了大量珍贵的4k空中影像。
六集里,新疆、海南、黑龙江、陕西、江西、上海,展现了截然不同的地形地貌、气候环境、自然生态,兼顾了中国东西南北的地域特点。每一集的拍摄都尽量捕捉最有代表性的画面,展示春夏秋冬的季节变换。
比如新疆的春天,漫山遍野的杏花开放,绚烂如彩云;到了夏天,薰衣草花田绽放出清雅的紫色;秋天,阳光下的胡杨林闪耀着金色光芒,华美醉人;冬天,天池蓝色的山、蓝绿色的水和皑皑白雪,构成了一幅色彩斑斓的画卷。
(6)航拍中国海南地理位置扩展阅读:
《航拍中国第一季》是中央电视台推出,央视纪录国际传媒有限公司承制的航拍纪录片,共6集,余乐任总导演。
该片是一部以空中视角俯瞰中国的纪录片,以前所未有的航拍视角给观众视觉上的满足,无论是高空拍摄还是近地拍摄全部使用航拍,无任何地面摄像机进行补拍,真正达到了“俯瞰中国”。
最初选择拍摄点时,导演组按照“大、美、奇、变”的创作原则,从每个省级行政区选出100多个适合航拍的拍摄点,然后从空间、季节等方面都做了相应的考虑,逐一进行讨论调研,最后每个省筛选出40多个拍摄点。在50分钟的片子里,时长方面长点的可以出现一分半钟,短的仅有三十四秒。
此纪录片赢得了极高的口碑赞誉,并因此获得了如下奖项:
1、2017年 第十四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 优秀作品奖
2、2018年 中广联合2017年度中国最具影响力十大纪录片 最具影响力纪录片
3、2018年 第二十五届电视文艺“星光奖” 电视纪录片奖
❼ 航拍中国第五季哪些省
6位粉丝
航拍中国第一季选取新疆、海南、黑龙江、陕西、江西、上海六地为拍摄对象。
《航拍中国》体量巨大,计划拍摄中国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和2个特别行政区,共34集。
已经播出的第一季,仅六集,拍摄用时一年。动用了16架载人直升机、57架无人机,总行程近15万公里,相当于环绕赤道4圈,积累了大量珍贵的4k空中影像。
六集里,新疆、海南、黑龙江、陕西、江西、上海,展现了截然不同的地形地貌、气候环境、自然生态,兼顾了中国东西南北的地域特点。每一集的拍摄都尽量捕捉最有代表性的画面,展示春夏秋冬的季节变换。
比如新疆的春天,漫山遍野的杏花开放,绚烂如彩云;到了夏天,薰衣草花田绽放出清雅的紫色;秋天,阳光下的胡杨林闪耀着金色光芒,华美醉人;冬天,天池蓝色的山、蓝绿色的水和皑皑白雪,构成了一幅色彩斑斓的画卷。
(7)航拍中国海南地理位置扩展阅读:
《航拍中国第一季》是中央电视台推出,央视纪录国际传媒有限公司承制的航拍纪录片,共6集,余乐任总导演。
该片是一部以空中视角俯瞰中国的纪录片,以前所未有的航拍视角给观众视觉上的满足,无论是高空拍摄还是近地拍摄全部使用航拍,无任何地面摄像机进行补拍,真正达到了“俯瞰中国”。
最初选择拍摄点时,导演组按照“大、美、奇、变”的创作原则,从每个省级行政区选出100多个适合航拍的拍摄点,然后从空间、季节等方面都做了相应的考虑,逐一进行讨论调研,最后每个省筛选出40多个拍摄点。在50分钟的片子里,时长方面长点的可以出现一分半钟,短的仅有三十四秒。
❽ 《航拍中国》第二季中的海南是怎么描述的
你见过什么样的中国?是960万平方公里的辽阔,还是300万平方公里的澎湃?是四季轮转的天地,还是冰与火演奏的乐章?当你像鸟儿一样离开地面,冲上云霄,前往平时无法到达的空中,你会看见专属于空中的奇观……春节期间,央视1套和9套播出了纪录片《航拍中国·海南》,让观众惊奇于空中海南的美丽。1月31日至2月2日,海南广播电视总台多个频道重播该片,本报今日刊发该片解说词,以帮读者进一步领略片中海南风采。
1
海南省位于中国版图的最南端,它带着南海众多岛屿贡献了相当于中国陆地面积四分之一的广阔海域。南部的南沙群岛,界定了中国最南的国界;北部的琼州海峡,隔开了海南岛与内陆。我们的旅程从北部开始,探索火山如何塑造岛屿,前往一座洋溢着闯荡精神的城市。沿着北部海岸线,邂逅三座风格迥异的灯塔。
这是一条30公里宽的海峡,它的南岸是中国第二大岛——海南岛。海南岛本来是内陆的一部分,6000万年前,地壳运动让部分陆地下陷,海水淹没了这里,形成了古琼州海峡。伴随着塌陷和海峡形成,火山开始喷发。火山喷发物不断堆积,海南岛北部的面积随之扩大。
在海南岛的北部,火山运动的痕迹随处可见。这片面积仅有108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坐落着40多座火山。
马鞍岭火山是其中的明星,它由一座主火山、一座副火山和两座小巧的寄生火山组合而成。就像父母带着自己的一双儿女。如今,植被已经把火山层层覆盖,人们在这里建造了公园,沿着火山缺口处的步行通道,可以一直走到69米深的底部。大约在13000年前,马鞍岭火山完成了最后一次喷发,随后陷入沉寂。但不能小看它的威力,这是一座休眠火山,没有人知道它会在什么时候醒来。
轮渡是往返于内陆和海南岛之间的班车,只需要50分钟就能横渡琼州海峡。这是一艘载重量超过4000吨的轮船,除了汽车和旅客,船舱之中还有一列跟随它渡海的火车。跨海前,火车被拆分开装入船舱。轮渡靠岸后,首先完成铁轨的对接,接着列车车厢被拉出船舱,重新组接成完整的火车。海口是它们在海南岛旅程的第一站。
海口是海南岛离内陆最近的城市,90%的进出岛货物都在海口中转。
全岛最大的淡水河南渡江从这里入海,“海口”因此得名。
在海口,有一条盛极一时的骑楼商业街。一楼是店铺,二楼以上是人们居住的地方,一部分向外探出,就像骑跨在人行道上,所以叫做“骑楼”。这是海南人从东南亚带回来的建筑样式。对于他们来说,大海并不意味着阻隔,而是通往远方的道路。从清代开始,这里就有下南洋的热潮。出海闯荡的人们捎回不少新奇玩意儿。小到咖啡,大到骑楼这种设计,甚至连造房子的水泥都是从南洋运回来的。闯荡南洋的人们脚步未远,从内地驶来的轮船已经响起靠岸的鸣笛。1988年海南建省,并成立了中国最大的经济特区。自由与梦想激励十万闯海人横跨海峡,从海口登陆,踏上这座充满无限可能的岛屿。如同“闯关东”、“走西口”,当年的闯海人勇于冒险,走在了开放的前沿。“下海”是他们贡献给那个时代最具代表性的流行词。
即便是最靠近陆地的地方,海洋的力量也不可小觑。北部是海南岛最凶险的海岸线之一,灯塔成为航海人最愿意看到的老朋友。
这是海南灯塔中最年长,相貌也最出众的一座,它守望临高角已经120多年,红白条纹是它最明显的标识。临高角灯塔见证了不少历史。1894年,法国人为了控制琼州海峡而修建了它。50多年后,解放军在临高角艰难登陆,解放了海南。激战过后,灯塔如旧,但海南已经成为一个全新的世界。
木兰头灯塔守卫着一片危险的水域。因为水流速度极快,不少船只在这里遇险。破损的木板被冲到海岸上堆积起来,这片水域被称为“木烂头”,后来人们将其改名为“米兰头”,期望海难不再发生。真正发挥作用的,是这座74米高的亚洲第一灯塔,它如同茫茫大海中的路牌,为远道而来的船只指引方向。
2
追寻一座岛屿和树木之间的奇妙缘分,平凡的椰子有着最传奇的身世。貌不惊人的红树林,在绝境中力挽狂澜。退潮后,加入螃蟹和鸭子的队伍,与它们一起重新发现海滩。
在海南岛东部,有一条绵延15公里的椰海长廊,200万棵椰树,演绎了极致的椰岛风情。椰树和海南岛的亲密关系众所周知,可关于它们相识的经历,却始终是个谜。有一种说法比较盛行,海南岛上原本并没有椰树,最早的椰子来自马来半岛。数千年前,一些成熟的椰子从马来半岛的椰树落下,被潮水带入海中开始漂泊。搭乘洋流的班车,它们必须在两个月之内遇见陆地,否则等待着它们的就是死亡。这样艰险的旅程失败了很多次,直到某一颗椰子率先登陆了海南岛。这是幸存者的胜利,一颗椰子最终繁衍出一片椰林。
告别椰林,继续向前,海水逐渐接管陆地,我们惊诧地发现,一片树林生长在海水之中。这片树林聚集了不同品种的红树科植物。它们或许是自然界最名不副实的树木,明明是绿色,却叫做红树林。其实,这些树木富含一种叫做单宁酸的特殊成分,树干或树枝断裂以后,便会氧化成红色。更不可思议的是,红树林已经习惯了海水的包围,为了活下来,它们进化成一座座海水淡化器,除了树根能从咸水中过滤出淡水,它们还能将多余的盐分排出体外。对人类来说,红树林是最好的海岸卫士,当台风来袭,它们消解了风浪的力量,保护着身后的农田和村庄。
红树林还有一批忠实的拥护者。每天落潮后,鸭子们便浩浩荡荡涌向红树林旁的滩涂。海滩上滞留的小鱼虾,是它们挚爱的食物。大自然的馈赠,给鸭子提供了免费的天然饲料。这种赶海觅食的鸭子,有人称呼它为“跑海鸭”。寻求美食的道路从不孤单,退潮后,和尚蟹也开始扫荡海滩。并不是所有的螃蟹都只能横行,和尚蟹就很擅长向前直走。平均重量只有两克的身体,让它们能够迅速移动。它们喜欢集体出行,这样看起来更像是一只庞然大物,可以吓唬一些胆小的捕食者。
大海在每一次涨落之间将大自然的礼物馈赠给海边的人们。落潮时分,到海滩上就可以捡拾最新鲜的海产。潮水退得越远,留给赶海人的沙滩就越多。熟悉地形的渔民,甚至可以下到数百米外的海滩上采贝。以海为田,靠海吃饭,他们就这样过了数千年的赶海时光。
3
从古老的渔村到度假天堂,不断变化的风景里蕴藏着海南更新迭代的故事。和海上人家打个照面,探访不远处的南湾半岛,那里是猕猴的天堂。飞往中国顶级的旅游胜地,体验花样玩海的无穷乐趣。
这里原本只是一个小渔村,博鳌,正是鱼多鱼肥的意思。2002年,第一届亚洲论坛在博鳌举行,亚洲各国的政要、商人和学者齐聚于此。
之后这里被确定为亚洲论坛的永久举办地。博鳌一夜成名的传奇至今为人乐道。从渔村一步跨入现代城市,海南的许多地方都经历了急速的升级换代。
让我们去看看在此之前这座岛屿童年的模样。海南的大多数旅游地原先都是这样的小渔村。新村港是疍家人世代居住的港湾,疍家人是沿海地区水上居民的统称。数千年来,他们靠海为生,以船为家,从不上岸生活。这一个个木质方格,当地人称为鱼排,鱼排之下是养殖海产的网箱。今天的疍家人,以养殖和出海捕鱼谋生。他们在鱼排上搭建木屋,鱼排连成片,木屋连成村。祖辈们留下来的传统劳作方式依然在延续。只是如今,一些疍家人不再漂泊海上,他们上岸建了房子,过上了海上劳作,岸上生活的日子。
疍家人的邻居,住在不远处的半岛上。眼前这座山,就是猕猴的乐园。南湾半岛生活着上千只猕猴,它们分成24个群落,每群猴子都有自己的专属领地。每天下山,不同的猴群路过对方的地盘时,总要打上一架。南湾的猕猴个头较小,体重一般不超过10公斤。小个头更容易散热,这是他们为了适应炎热的海岛气候,在进化过程中做出的改变。中午时分,猕猴们纷纷下水避暑。猴王担负起教练的职责,它只在岸上观望,从不下水是它的原则。毕竟,湿漉漉的毛发有失猴王的威严。
为适应环境而进化,这是大自然不变的法则,海南的坡鹿就是最好的例子。从名字上看,很多人会以为坡鹿生活在山坡上。可是在海南方言中,坡是平地的意思,这是一种生活在平地的鹿。它们拥有敏锐的视觉和听觉,坡鹿奔跑迅速,还特别善于跳跃,一米多高的灌木丛,都能轻松地一跃而过。
往南飞行,逐渐靠近海面上的一座海岛,热带岛屿的风情扑面而来,向往蜈支洲岛的人们,很多是潜水爱好者。这是拥有极为透澈的海域,海水的能见度有时能达到20多米。初学者经过培训之后,下潜到十几米的深处,海底的世界便一览无余。见风使舵是帆船运动的关键,海上的风,隔二三十米就迥然不同。
有人喜欢风力条件上乘的岸边环境,有人愿意纵向深海以躲避大浪。在探索海洋的过程中,人类不断迸发出享受海洋的新灵感。玩海的方法层出不穷,海面之上可以随心所欲地绘画。辽阔的海没有束缚,玩家们可以体验最快的速度,人们以不同姿势投入海水柔软的怀抱。
一些前往三亚的航班,在降落前会在这里绕行。108米高的海上观音,是全球最大的观音像。在环绕飞行之后,飞机将停在往东23公里的凤凰国际机场。
三亚市是人们常说的天涯海角,在古代,它是贬谪官员、流放囚犯的荒凉之地。千年后,人们看到它炙手可热的未来。旅游业的发展,重塑了人们对边远之地的浪漫想象。今天,三亚已经被打造成中国顶级的度假天堂。俯瞰三亚,这座城市正演绎着自己的快与慢。在快速发展的时代,变化无处不在。人们需要加快脚步,才能抓住涌动的财富契机。同一片土地上,另一群人却慢得出奇。他们不远万里来到这里享受假期,只为了寻得片刻宁静。这就是属于三亚的双城记。
4
离开现代都市,进入中部山区,除了蓝天碧海,海南还有另外的色彩。寻找第一批拓荒者的足迹,前往南渡江,参加一场夏日盛会。来到东部,看万泉河如何滋养一片生命的乐土。海南的中部,分布着大片山脉,它们占据着岛屿四分之一的土地。
苍茫的山林正在向我们靠近,这是一片由次生林和人工林组成的森林海洋。
寻找真正的原始森林,可以前往尖峰岭。这里保存着中国为数不多的原始热带雨林。凶险的地形,阻隔了热切的探索,中部山区的有些山峰,一百多年来很少有人踏足。与世隔绝未尝不是好事,这让大自然能以自己的节奏繁衍生息。
山林深处,生活着海南岛的第一批拓荒者,数千年前,黎族先民乘船渡海而来。据说在海南上岸后,他们把船反过之后一扣,底下用四根柱子支撑起来就成了船型屋。传说寄语的是美好想象,船型屋更像是黎族人为了适应环境而做出的精心设计。屋顶边缘尽可能向外探出,既可遮阳,又可挡雨,十分适合海南炎热多雨的天气。
采槟榔是黎族人擅长的高超技艺,人们常说,黎族的阿哥爬树比猴快,爬的就是槟榔树。槟榔树一般十几米高,最高的可以达到30米。为了采槟榔爬这么高的树,看来人们真的很喜欢槟榔。
黎族人原先以采集、狩猎为生,漫长的岁月中,他们学会了精耕细作。牙胡梯田见证了这种生活方式的转变。海南气候湿热,一年可以种植三季水稻,第一季水稻成熟的时节,正是端午前后。
赛龙舟算得上此时海南岛最热闹的水上盛会,澄迈当地参赛的龙舟手大多是渔民,他们将和专业运动员同场竞技。赛龙舟不是花哨的表演,速度是它的最大看点,最快的龙舟,每秒可以前进4米。想要取胜,龙舟手的动作必须整齐,只有当两侧的划桨同时用力,龙舟才能保持直线前进。
中国的海岛超过7000个,但具备居住条件的海岛,不到500个,因为缺乏淡水,大多数海岛无法居住,海南岛的幸运在于,它拥有充足的淡水水系。
从中部山区发源的四条大河,分别流向岛屿的四个方向,其中,万泉河在海南东部,冲积出一片片沃土,造就了海南最大的粮仓。上天并非总是眷顾这里,偶尔它也会发发脾气,因为处于台风走廊的入口,海南东部一年要接受台风两三次正面袭击,得益于河流的滋养,这里依然成为仅次于海南北部的人口稠密区。
5
海南岛前进的每一步,都是充满挑战的智力游戏,为温饱开辟的盐田,为速度而飞驰的列车,为探索而升腾的火箭,古老和新兴的科技轮番登场。
1200年前,人们发现海岸边的许多石头,有天然形成的凹槽,退潮后,海水被留在了凹槽里,经过风吹日晒,残留的海水蒸发,留下了洁白的盐。这个现象启发了人们,他们搬来更多的石头,在石头上凿出盐槽,密密麻麻地排列在海边。这是古代儋州人取盐的好方法,潮水涨落之间,智慧的光芒闪现。
现代海盐场的规模,比古盐田要大得多,海水被引入蒸发池中,浓缩成含盐量极高的卤水。为了加快水分蒸发,人们需要常常翻动卤水。经过一周左右,卤水就能结晶成盐。
阳光和温度是最好的加速器,热带气候让海南的植物飞速生长。在内地,培育一个农作物新品种需要八到十年;在这里,周期节省了三到五年。今天,我们食用的农产品里,有5000多个品种,是在海南问世的。
这片土地,从来不掩饰对于快的热爱。这里的人们,也继承了快的基因。这是全球第一条环岛高铁,只需要3小时,就可以绕岛一周。海南岛中部高,四周低,人们多数生活在靠近岛屿边缘的平原上,沿着最外围的平原,海南建立了环岛交通系统,快速的交通网络,将分散的城市和乡镇串联起来,并覆盖了全岛大约90%的人口。
跟随环岛高铁前往文昌,文昌拥有中国最接近赤道的航天发射场,在这里发射的火箭,可以更轻松进入轨道。总装厂房是发射场的核心区域,用来组装不同量级的火箭。准备发射前,火箭被推送到发射塔架,塔架四周有避雷塔,塔架下是深达20多米的导流槽,用来导流火箭发射时产生的巨大热量。这是目前中国最开放的航天发射场。2016年,两万多人近距离观看了“长征七号”火箭升空,2017年“嫦娥五号”月球探测器也将从文昌登天。
6
南海的旅程令人向往,在大洲岛发现年代久远的沉船,跟随潭门镇渔民,前往南海,俯瞰汪洋上的翡翠,凝视大海的瞳孔,在旅程的终点,我们将邂逅经验之外的震撼。
大洲岛的两侧,有着截然不同的风景,一面波涛汹涌,一面风平浪静,这正是所有航海者梦寐以求的天然良港。海南岛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补给站,在它漫长的海岸线上,曾经有过不少像大洲岛这样的停靠站。沉没在大洲岛附近的古船,是那段岁月留下的标本。南海之下,还沉睡着许多比它还要大的船只,它们曾经是这片海域上勇敢的开拓者。
这从来不是一片寂寞的海洋,几千年前,中国人就开始了对南海诸岛的探索。潭门镇的渔民把南海叫做祖宗海,从宋代起,他们的祖先仅凭一个罗盘,就敢闯荡南海,依靠世代积累的经验,先人们总结出最佳航行路线。600多年前,潭门镇人就拥有了一本南海超级地图,天气好的时候,潭门镇的渔民会带着家中的男孩,到附近海域练习潜水。和其他地方的渔民不同,潭门镇人出海捕鱼,还有一项特殊的本事,他们可以潜到面之下的珊瑚礁中,捕捞海珍品。据说,最厉害的渔民能下潜到10多米深的海域,等到男孩们练成这个本领,他们跟着父辈们到南海捕鱼的日子也就到了。
“三沙一号”是一艘交通补给船,每月4次往返于海南岛和三沙之间。海水颜色由浅变深,意味着轮船进入深海。当深蓝褪去,海水再次变回浅色,西沙群岛就在不远处了。经过大约13个小时的航行,“三沙一号”到达第一站——永兴岛。
永兴岛是三沙市人民政府驻地。
三沙市管辖着西沙群岛、中沙群岛、南沙群岛的岛礁及其海域。永兴岛上,中心主干道长约300米,两旁分布着银行、超市、医院等生活服务设施。
永兴岛北面的这几座小岛,看起来并不完全相连,但它们被称为七连屿。这是因为,在水面下有一个巨型礁盘,托住了这些小岛,这是它们共同的基座。西沙群岛的岛屿,大部分都由珊瑚虫的遗骸累积而成,在新陈代谢中,珊瑚虫会分泌石灰质变为自己生存的外壳,它们聚居在一起,一代代生长繁衍,石灰质不断黏合压实,就成为如今我们看到的珊瑚礁。
七连屿中的赵述岛,绿树葱茏,岛上的居民主要是来自潭门镇的渔民。赵述岛的基础设施逐步完善,人们安居乐业,并于2009年成立了赵述岛居民委员会。
离开七连屿,前往永乐群岛。从高空看,这仿佛是大海的瞳孔,人们称它为蓝洞,这是一种形成于亿万年前的自然奇观。冰川融化后,海水灌满了曾经的溶洞,形成了一个蓝色的深渊。这是目前世界上已知的最深海洋蓝洞。它的深度超过300米,未知领域激发着科学家探索的兴趣,想要接近蓝洞,需要等待合适的时机。蓝洞四周岛礁密布,人们只有在潮水最高的时候,才能乘坐小船进入,沐浴着和煦的阳光,往日起伏的海面仿佛被熨平,大海变得安静。
飞行在这片蔚蓝之上,我们可以听到大海平缓的呼吸。面向海洋,更能感受到风的来向。一个新的时代正乘风破浪而来,海洋,愈加成为中国联通世界的桥梁。
❾ 看了《航拍中国》海南篇有什么样的读后感
看了《航拍中国》海南篇有什么样的读后感:
《航拍中国》是2016年中央电视台的重点项目,同时也是中央电视台有史以来拍摄难度最大、单集投资最高的纪录片。
1月28日那天是大年初一,央视《航拍中国》节目第一季第一集聚焦大美海南。以空中视角俯瞰美丽海南,立体化的展示了海南历史人文景观、自然地理风貌及经济社会发展,全景式俯瞰一个大家既熟悉又新鲜的美丽海南、生态海南、文明海南。
海南省位于我国版图的最南端,它带着南海众多岛屿贡献了相当于中国陆地面积四分之一的广阔海域。南部的南沙群岛,界定了中国最南的国界;北部的琼州海峡,隔开了海南岛与内陆。旅程从北部开始,探索火山如何塑造岛屿,前往一座洋溢着闯荡精神的城市。沿着北部海岸线,又邂逅三座风格迥异的灯塔。
在蔚蓝的天空下我看到了:
琼州海峡:这是一条30公里宽的海峡,它的南岸是我国的第二大岛——海南岛。海南岛本来是内陆的一部分,6000万年前,地壳运动让部分陆地下陷,海水淹没了这里,形成了古琼州海峡。伴随着塌陷和海峡形成,火山开始喷发。火山喷发物不断堆积,海南岛北部的面积随之扩大。海口市石山火山群国家地质公园:在海南岛的北部,火山运动的痕迹随处可见。这片面积仅有108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坐落着40多座火山......
飞行在这片蔚蓝之上,透过电视屏幕我仿佛听到大海平缓的呼吸。面向海洋,更能感受到风的来向。我感受到一个新的时代正乘风破浪而来,海洋,愈加成为我国联通世界的桥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