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地理人文 » 天朝国家地理领导

天朝国家地理领导

发布时间: 2021-02-24 10:18:21

1. 太平天国诸王名单

1、东王杨秀清。

初封“秀师赎病主左辅正军师东王”后加封“劝慰师圣神风秀师赎病主左辅正军师东王”。所刻东王印称“传天父上主皇上帝真神真圣旨圣神上帝之风雷劝慰师圣师左辅正军师顶天扶朝纲东王杨秀清”。

1-1、幼东王洪天佑。

封“殿前统领转奏左辅正军师顶天扶朝纲王五殿下幼东王九千岁”。

2、西王萧朝贵。

封“右弼又正军师西王”。所刻西王印称“传救世主天兄基督太子圣旨圣神上帝之雨电右弼又正军师顶天扶朝纲西王萧朝贵”。

2-1、幼西王萧有和。

封“殿前赍奏节钺右弼又正军师顶天扶朝纲幼西王八千岁”。

3、南王冯云山。

封“前导副军师南王”。

3-1、幼南王萧有福。

封“殿前公议前导军师顶天扶朝纲幼南王七千岁”。

4、北王韦昌辉。

封“后护又副军师北王”。

5、翼王石达开。

封“左军主将翼王”。后封称“殿前吏部又正天僚开朝公忠又副军师顶天扶朝纲翼王喜千岁”。

6、燕王秦日纲。

7、豫王胡以晃。

7-1、幼豫王胡万胜。封“殿前礼部正春僚顶天扶朝纲幼豫王强千岁”。

8、安王洪仁发。

8-1、信王洪仁发。由安王改封“殿前京内又正总鉴顶天扶朝纲信王显千岁”

9、福王洪仁达。

9-1、勇王洪仁达。

由福王改封“殿前京内副总鉴御林兵马顶天扶朝纲勇王伦千岁”

10、恤王洪仁正。

封“殿前工部正冬僚顶天扶朝纲恤王利千岁”

11、巨王洪和元。

封“殿前京内又副总鉴顶天扶朝纲巨王显千岁”

12、宗王洪利元。

封“殿前京外正总鉴顶天扶朝纲宗王显千岁”

13、元王洪科元。

封“殿前京外又正总鉴顶天扶朝纲元王显千岁”

14、长王洪瑞元。

封“殿前京外副总鉴顶天扶朝纲长王显千岁”

15、见王洪现元。

封“殿前京外又副总鉴顶天扶朝纲见王显千岁”

16、唐王洪瑭元。

封“殿前正总铸宝顶天扶朝纲唐王显千岁”

17、同王洪同元。

封“殿前又正总铸宝顶天扶朝纲同王显千岁”

18、次王洪锦元。

封“殿前副总铸宝顶天扶朝纲次王显千岁”

19、定王洪钰元。

封“殿前又副总铸宝顶天扶朝纲定王伦千岁”

20、汉王洪釪元。

封”殿前正开矿顶天扶朝纲汉王伦千岁“

21、封王洪春元。

封”殿前兵部又正夏僚顶天扶朝纲封王猛千岁“

22、请王李开芳。

封”殿前春季电察天军顶天扶朝纲请王合千岁“

22-1、请王李永保。

袭李开芳爵。

23、求王林凤祥。

封”殿前夏季电察天军顶天扶朝纲求王协千岁“

23-1、其子袭求王爵。

24、祝王吉文元。

封”殿前秋季电察天军顶天扶朝纲祝王洽千岁“

25、嘏王庐六。

封”殿前冬季电察天军顶天扶朝纲嘏王让千岁“

26、勤王林启容。

封”殿前兵部副夏僚顶天扶朝纲勤王茂千岁“

26-1、其子袭勤王爵。

27、光王洪天光。

28、明王洪天明。

29、瑛王洪春魁。

30、琅王洪魁元。

31、英王陈玉成

32、干王洪仁玕

33、请王(威王)林凤祥

34、求王(毅王)李开芳

35、辅王杨辅清

36、赞王蒙得恩

37、幼赞王蒙时雍

38、章王林绍璋

39、侍王李世贤

40、顺王李春发

41、补王莫仕睽

42、戴王黄呈忠

43、首王范汝增

44、正王徐广琛

45、佐王朱一波

46、慕王谭绍光

47、遵王赖文光

48、纳王郜云官

49、诸王黄文金

50、烈王方成宗

51、宁王张学明

52、随王杨柳谷

53、听王陈炳文

54、庄王(祝王)吉志元

55、翰王项大英

56、奖王陶金曾

57、以王陈金刚

58、顾王吴汝孝

59、松王陈得风

60、慰王朱兆英

61、扶王陈得才

62、康王汪海洋

63、宁王周文康

64、对王洪春元

65、襄王刘官芳

66、奉王谷隆贤

67、来王陆顺德

68、护王陈坤书

69、启王粱成富

70、导王陈仕荣

71、孝王胡鼎文

72、航王唐正财

73、相王陈潘武

74、古王蓝成春

75、比王钱桂仁

76、从王陈得德

77、康王汪安钧

78、保王康容海

79、归王邓光明

80、会王蔡元隆

81、谐王谭体元

82、淮王邱远才

83、敬王林大居

84、畏王秦日南

85、直王林得英

86、趋王黄章桂

87、爱王黄崇发

88、善王陈观意

89、匡王赖文鸿

90、循王魏超成

91、梯王练业绅

92、金王钟万信

93、荣王廖发寿

94、挺王刘得功

95、佑王李远继

96、乐王谭应芝

97、享王刘裕鸠

98、昭王黄文英

99、感王陈荣

100、潮王黄子隆

101、凛王刘肇钧

102、拱王杨张安

103、湘王黄子澄

104、广王李恺顺

105、武王汪有维

106、纪王黄金爱

107、祥王黄隆芸

108、贵王陈得胜

109、扬王李明成

110、守王方海宗

111、利王朱兴隆

112、显王袁得厚

113、志王陈志书

114、然王陈时永

115、粱王凌国钧

116、邹王周林保

117、柬王赖桂芳

118、怀王周春

119、献王王文发

120、养王吉庆元

121、佩王冯真林

122、跟王蓝仁得

123、沛王谭星

124、誉王李瑞生

125、稽王吴玉堂

126、陪王谭富

127、幼陪王谭标

128、赞王赖阿养

129、报王秦日富

130、奏王苗沛霖

131、端王蓝大顺

132、文王蓝二顺

133、周王汪麻子

134、卫王杨雄清

135、成王陈聚成

136、贡王粱凤超

137、穰王黄绍忠

138、列王黄明厚

139、萧雅泗黄宗保

140、奋王罗大纲(追封)

141、沃王张乐行(捻军)

142、鲁王任化邦(捻军)

143、荆王牛宏升(捻军)

144、魏王李蕴泰(捻军)

145、粱王张宗禹(捻军)

146、勇王龚德树(捻军,追封)

(1)天朝国家地理领导扩展阅读:

1、天王

洪秀全(1814年1月1日—1864年6月1日),原名火秀 ,族名仁坤,后来为了避上帝“爷火华”(“耶和华”的谐音)名讳而改为现名,太平天国建立者,清末太平天国运动领袖,民族英雄。

1814年出生于广东花县。道光年间屡应科举不中,但其坚信“古来事业由人做”,遂吸取早期基督教教义中的平等思想,撰《原道救世歌》以布教,主张建立远古“天下为公”的盛世。

1851年1月11日洪秀全领导发动金田起义,建国号太平天国,号天王。1853年定都江宁(今南京),改称天京。

在主权原则上,洪秀全对满清政府与帝国主义签订的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一概不予承认,并积极抗击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英国政府曾派使者与洪秀全联系,表示如果洪秀全承认英国在华利益就对太平天国提供援助,但遭到洪秀全严词拒绝。

由于洪秀全始终拒绝承认不平等条约,不肯出卖国家主权而使得列强转而支持满清政府。1864年洪秀全在天京病逝,其逝世后轰轰烈烈的太平天国运动就在满清政府与西方列强的联合绞杀下失败。

洪秀全领导的太平天国革命席卷了大半个中国,从1851年金田起义到1864年天京陷落,洪秀全领导的这场农民起义历时十四年,势力发展到十八省,先后攻占六百多座城市,给中外反动势力以沉重打击,在中国近代历史上留下了深远的影响。

太平天国革命之所以能成为几千年来中国农民起义的巅峰,与洪秀全的巨大贡献是分不开的。乃至中国近代伟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也自诩“洪秀全第二”,可见其对后世的深远影响。

2、东王

杨秀清(1823年-1856年),原名杨嗣龙,祖籍广东嘉应(今梅州),出生在广西桂平市紫荆山平隘新村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以耕山烧炭为业。

1846年加入拜上帝会,1851年参与发动金田起义,同年12月被天王洪秀全封为“东王”,称“九千岁”,是太平天国重要领袖之一。

1856年6月,太平军攻破清军江南大营后,杨秀清已经集教权、政权和军权于一身,是太平天国实质上的首领。1856年9月,杨秀清在天京事变中被杀害,家人僚属几无幸免。

3、西王

萧朝贵(约1820—1852),族属未定(有汉、壮、瑶、客家四种说法)。生于清嘉庆末年,广西武宣罗渌垌人。金田起义的核心领导人之一,太平天国运动初期的重要军事将领,被洪秀全封为西王。

地位高隆,位居洪秀全、杨秀清之下,冯云山、韦昌辉、石达开之上。

4、南王

冯云山(约公元1815年—公元1852年),又名乙龙,号绍光。广东花县(今属广州市)禾落地村人。汉族客家人,原籍广东龙川县石灰窑村 。

自幼喜读经史、天文、地理,曾参加科举考试,后在村中设馆授徒,以塾师为业。是拜上帝会的始创人之一,太平天国运动初期的重要领袖之一。

1852年6月太平军路经蓑衣渡时,冯被埋伏于此的清军江忠源部炮火命中,伤重身亡。官封南王,七千岁。

5、北王

韦昌辉(1823年-1856年),壮族,原名志正,又名正。太平天国前期领导人之一,祖籍广东南海县。明末清初,其先祖迁广西,定居桂平金田村。他家资富有,少曾读书,知文义,有才华,遇事能见机应变。

道光二十八年(1848)入拜上帝会,不久成为中坚,与洪秀全、冯云山结为兄弟,称天父第五子。金田起义后任后护又副军师,领右军主将,官封北王,称六千岁,地位次于天王洪秀全、东王杨秀清,西王萧朝贵,南王冯云山。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太平天国诸王名单

2. 太平天国的五大领袖

1、洪秀全

洪秀全(1814年1月日—1864年6月1日),曾用名火秀 ,族名仁坤,后来为了避上帝“爷火华”(“耶和华”的谐音)名讳而改为现名,太平天国建立者,清末太平天国运动领袖。

1814年出生于广东花县。道光年间屡应科举不中,但其坚信“古来事业由人做”,遂吸取早期基督教教义中的平等思想,撰《原道救世歌》以布教,主张建立远古“天下为公”的盛世。

1851年1月11日洪秀全领导发动金田起义,建国号太平天国,号天王。1853年定都江宁(今南京),改称天京。

在主权原则上,洪秀全对满清政府与帝国主义签订的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一概不予承认,并积极抗击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

英国政府曾派使者与洪秀全联系,表示如果洪秀全承认英国在华利益就对太平天国提供援助,但遭到洪秀全严词拒绝。

由于洪秀全始终拒绝承认不平等条约,不肯出卖国家主权而使得列强转而支持满清政府。1864年洪秀全在天京病逝,其逝世后轰轰烈烈的太平天国运动就在满清政府与西方列强的联合绞杀下失败。

2、杨秀清

杨秀清(1823年-1856年),原名杨嗣龙,祖籍广东嘉应(今梅州),出生在广西桂平市紫荆山平隘新村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以耕山烧炭为业。

1846年加入拜上帝会,1851年参与发动金田起义,同年12月被天王洪秀全封为“东王”,称“九千岁”,是太平天国重要领袖之一。

1856年6月,太平军攻破清军江南大营后,杨秀清已经集教权、政权和军权于一身,是太平天国实质上的首领。1856年9月,杨秀清在天京事变中被杀害,家人僚属几无幸免。

3、萧朝贵

萧朝贵(约1820年—1852年),族属未定(有汉、壮、瑶、客家四种说法),生于清嘉庆末年,广西武宣罗渌垌人。

金田起义的核心领导人之一,太平天国运动初期的重要军事将领,被洪秀全封为西王。地位高隆,位居洪秀全、杨秀清之下,冯云山、韦昌辉、石达开之上。

4、冯云山

冯云山(约1815年—1852年),又名乙龙,号绍光,广东花县(今属广州市)禾落地村人。汉族客家人,原籍广东龙川县石灰窑村 。

是拜上帝会的始创人之一,太平天国运动初期的重要领袖之一。自幼喜读经史、天文、地理,曾参加科举考试,后在村中设馆授徒,以塾师为业。

1852年6月太平军路经蓑衣渡时,冯被埋伏于此的清军江忠源部炮火命中,伤重身亡。官封南王,七千岁。

5、韦昌辉

韦昌辉(1823年—1856年),壮族,原名志正,又名正,太平天国前期领导人之一,祖籍广东南海县。明末清初,其先祖迁广西,定居桂平金田村。

他家资富有,少曾读书,知文义,有才华,遇事能见机应变。道光二十八年(1848)入拜上帝会,不久成为中坚,与洪秀全、冯云山结为兄弟,称天父第五子。

金田起义后任后护又副军师,领右军主将,官封北王,称六千岁,地位次于天王洪秀全、东王杨秀清,西王萧朝贵,南王冯云山。

3. 国家地理杂志由谁创办

吉伯特·格罗夫纳(贝尔也是创办人之一)详见:
1888年10月,国家地理杂志问世,他的创办人之一,便是发明了电话的科学家贝尔。当时它仅是一份学术性质的科学杂志,读者仅限于一小群具有专业背景的人。那时的国家地理杂志封面是暗棕色的,完全没有图片,只有辛勤治学的研究成果。

国家地理杂志的改变,是在1899年上任的当时年仅23岁的第一位专职总编辑吉伯特·格罗夫纳手里启动的。经过之后数十年时间的淬炼精进、琢磨技术,才有了今日的面目。

[被屏蔽广告]
格罗夫纳是最早为地理杂志树立的传统之一,以第一人称撰写平铺直叙的文体。到了1910年国家地理杂志又树立了另一项传统:黑白与淡彩照片和生动的插画用得越来越多,封面也加上了橡树、月桂叶片、橡实、半球图样的花边,此后60年封面一直是这样的基本格式。到了20世纪的20年代,国家地理杂志首次刊登了一连串探险活动的纪实报道,并附有彩色图片。30年代莱卡相机和柯达底片的使用,更为国家地理杂志增添了两项利器,可以将远方国家的实景送到读者家中。

1959年9月,国家地理杂志开始固定用彩色照片作封面,这期间,封面上的花边也逐步去掉,1972年7月首次使用不带树叶的封面版式,仅留作为国家地理杂志品牌标志的黄框,以突显封面的照片。1979年9月,开始永久使用现在的封面版式。

国家地理杂志封面上那个著名的黄色长框,是国家地理杂志品牌的组成部分,在越来越多的国家和说着不同语言的人们的心目中,这著名的黄色长框代表着冒险与质量。因此维持这个黄色长框,也就成为国家地理杂志品牌维护的重要部分。

自创刊以来,国家地理杂志在一个多世纪的时间里都是只有英文版,直到1995年,国家地理杂志才出版了第一个外文版,然后无论从发行量还是国际版数量上,它都取得了高速的发展,到2001年已经在世界上出版了20种文字的版本,发行量已经达到1000万。

地理杂志的视角遍及全球,从极地到内陆,从海底到月球,从草原森林中残存的部落,到现代化都市中奔忙的人群,都有地理杂志记者们的身影,他们发回的报道文字和图片,融合了历史、文学、科学和人类学,因此在大多数读者的眼中,它不仅仅是一本杂志,而是一本网络全书。因为它不但记录地理的概貌,而且纪录了100多年来世界政治、经济、历史、文化的变迁,记录了人类的梦想与追求。

鉴于他的视角如此广泛,国家地理杂志在创刊之初即有一则编辑方针:“不论任何国家、任何民族的题材,只宜刊登好的一面:不雅的描述、不当的批评,一概不予刊登。”然而到了1970年,杂志的领导层打破了这一坚持了几十年的传统,迈进具有争议的领域,开始报道化学污染、核能发电、非法野生动物买卖和人类演化等等课题。

国家地理的成功和卓越,除了它的成功的办刊方针及发展策略外,还要归功于聚集在他旗下的一大批优秀的摄影师。他们不仅学识精湛、技能高超、敬业执著,更是一群对我们这个世界始终保持着激情与好奇的人,所以我们从地理杂志的大量精美绝伦的图片中,感受到的既有朴素的自然状态对我们视觉的巨大冲击,更有被它唤起的发自内心的感动。这也正是国家地理杂志注重人文关怀的鲜明特色。

国家地理杂志数年来坚持的千分之一的选片率,虽然显得有些苛刻,但却由此而诞生了一大批充满理想和浪漫主义的优秀摄影师,同时国家地理杂志所选中的那些有灵魂、有激情的摄影佳作也已经成为了摄影作品的一种标准,几乎全球的摄影师们都以能在国家地理杂志上刊登自己的摄影作品为摄影生涯的极大荣誉。

国家地理杂志对它的文字的要求同样严格,它讲究字字珠玑,强调文字与图片的和谐。它注意带给读者的不仅仅是知识,更是艺术感。当我们阅读国家地理杂志的时候,除了为它的精美所折服外,又总会为它所表达的人与自然之间以及不同文化之间的碰撞、沟通与交流所震撼,所感动,这也正是国家地理杂志唯美却不自赏,与一般唯美主义和猎奇摄影有着本质区别的地方。

追求革新是国家地理杂志“与生俱来”的品质,它把这个品质一直保持至今。国家地理杂志的发展历史充满了创新精神,诸如以会员制发行杂志而不是通常的招收订户的方式;把2/3的篇幅让给图片;封面的形式等等,但每一个创新都绝不是为了简单的迎合,而是一种“引领”,是对时代脉搏的把握。

4. 多角度分析太平天国定都天京的原因

太平天复国当时定都天京(南京)制,主要是出于战略和地理位置的考虑。
1、从金田起义到攻占天京,太平军一路都实行游击战,没有建立稳固的根据地。定都天京后,改变了过去流动作战的方针,建立了以天京为中心的根据地,使太平军处于出可以战,退可以守的有利战备地位,结束了流动作战,推动了革命高潮的到来;也可以增强太平天国的凝聚力,有利于形成与清朝对峙的革命政权。
2、南京地处长江中下游扼守长江门户,上可控制长江中游,下可控制江浙一带(当时江浙一带是中国最发达,富庶的地区)。南京位于长江南岸,是天然屏障。
3、南京是六朝古都,著名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建都条件优越。

5. 在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社工作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目前我在面试杂志设计的新媒体设计师职位,公司先通知我去面试,(提前会版在邮箱中发邮件让我们权填写简历)另外第二天带自己的作品去给领导看(HR人不错的)面试过程大概持续那么一个小时左右,会详细询问你的工作能力,人品、工作态度问题等等,会考察你这个人的具体水品怎么样,目前所在的杂志社开始转向电子杂志方面和新媒体的交互设计,针对IPAD和IPHONE制作相应的电子刊物,具体薪资4000左右吧,第一个月是适用期。不过现在我刚完成公司安排下来的任务,(就是制作下iPAD或者其他种类的杂志)目前我也在等待面试结果,耐心等待吧。

6. 我想去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社实习,请问该怎么做

要求文章用第一人称“我”来讲述,把读者带入现场,设立编辑规范,做好每篇文章的大标题、小标题、引言、抽言等;要求把知识融于话题中,提出了“由头+知识”、“事件+知识”、“人物+知识”的模式和“记者+学者+诗人+哲学家”的文体。突出图片和地图独立语言的作用,图片与文字并重,版面达到1︰1。要求精心选取图片并大量选取大尺度的航拍片,写好每张图片说明,充分表达图片信息,保证有足够的文字量和空间。地图是杂志的地理特色,除常用的平面图和晕渲图外,大量采用三维地形图、卫星影像图和高分辨率的卫星遥感图以及手绘图等。2000年第8期首次在专辑中赠送大幅单张地图区域综合性原则:以自然为核心的选题必须揭示其对人类的影响,而人文类选题的命脉则是梳理其兴衰传承的自然背景;差异演替性原则:所有自然的更替、人文的盛衰都是在特定的时空范围内进行的,无论是“以今证古”还是“以古喻今”的地理思维,都需要展示大尺度的时空变化;原创首发原则:研究性的选题制度以及专家型的制作队伍,确保杂志内容的原创性;而互联网检查制度,又保证了发表内容的独家性。一是要求杂志整体视觉设计风格的完整一致,保证杂志视觉形象的协调统一。二是强调信息传达的直接、有效。要求版面设计要有信息的切入点,要第一时间调动读者的阅读兴趣。自改版以来,逐步引入国际上行之有效的网格设计理念,遵循视觉规律,通过理性的设计将大量信息进行有效的规划和梳理,从而使编辑意图表现更加充分,读者阅读过程更加流畅。三是版面设计追求简约、灵性,有意味的设计形式,强调设计形式对内容的依附性,注重信息传达与阅读趣味之间的平衡,通过设计阅读的延展,拓展想象的空间,丰富阅读的体验。2005年10月号选美中国特辑:“中国最美的地方”排行榜,厚达550页,专辑累积发行突破300万册,国家外文局将该期翻译成英、法、德、俄、日、韩、意、西班牙、阿拉伯等文字,由外文出版社出版,面向全世界发售。2006年10月号“中国人的景观大道”专辑410页,中文简体字发行突破100万册;英文版版权由境外公司取得,并以上下卷的形式在全球发行超过20万册;2007年10月号“塞北西域珍藏版”专辑366页;2008年10月号“东北专辑”386页;2009年10月“中国地理百年大发现”400页。“中国最美的地方”专刊2008年7月成为北京奥组委特选礼品能否被公众认可和接受是决定传媒存亡兴衰的关键,而这又要以获得关注为前提。《中国国家地理》2006年以来期平均发行量稳定在100万册以上。根据该刊总编李栓科先生提供的官方解释,这是因为他们始终践行了“内容为王”的原则,是内容自身的价值决定了销售。所谓重构常识也就是用新的观念来替代既有观念的常识地位。由于常识在公众知识的体系架构中具有这样的独特地位,使得对它的重构尝试必然会同时遇到双重境遇:在引来关注的同时也会遭来质疑。重构必然意味着要有所颠覆,而公开地试图对既有常识加以颠覆,本身就足以引来公众的关注。对于《中国国家地理》而言,以颠覆常识来吸引公众目光是它的常规战术。例如在它隆重举荐的“中国十大最美名山”中,不仅五岳有四座落选,而且高居榜首的是此前名头并不是特别响亮的南迦巴瓦峰。再如,2003年出刊的四川专号明确表示峨嵋青城并非是典型的蜀山,它们带来的最直接结果就是当期销量明显上升。“编辑部和经营部门是完全独立的,还是那句老话,内容为王。我们很少就一个内容去进行营销,而是内容自身的价值决定了我们的销售。”社长李栓科说。“景观大道”专辑带来的成功,印证了李栓科的话。而用编辑们的话来说,为了这个计划中的发行量,整个9月,他们就跟上了发条一样。说及“景观大道”的策划,李栓科介绍:“我们希望找到能代表我国辽阔国土、壮丽山河的象征物,而寻找的结果是,发现大致沿着北纬30度线延伸的长达5000多公里的318国道是最佳选择。”而为了这个发现,杂志社不但派出了专门的考察队,还邀请了众多著名的作家、学者,分头探访。“对于一本杂志来讲,最重要的是编辑部,包括背后的专家支持。如果没有打不烂、揉不碎的编辑部,市场运营就是缺少根基的。”李栓科表示。伴随着内容的提升,是发行量和广告价格的增长。这一路走来,不能不提及杂志创刊55周年之际,持续一年之久的“中国最美的地方”的评选与报道。“其影响力远超我们的预想。”回顾那段经历,李栓科仍然很感慨。据介绍,杂志社首先组织了一个专家协会组、一个媒体组。专家协会组负责制定详尽的评选标准,跟媒体的合作则是希望在每一个省市都进行评选,“比如广东的一些媒体,组织当地的专家合作,并调动读者参与评选,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中国国家地理》杂志会员俱乐部组织了首次“青藏线龙脊行”会员户外科学考察活动,从此,参与会员户外科考的人数每年成倍递增。10月,《地理知识》正式更名为《中国国家地理》,她以更大的气魄和胆识来展示中华的博大。6月,《中国国家地理》中文繁体版在台湾及大陆以外的其他地区发行,成为大陆地区惟一原创并由出版人购买版权发行他种文本的杂志。10月,《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社组建新的发行团队。1月,《中国国家地理》日文版以《中国地理纪行》为刊名在日本上市发行,这是中国第一家在发达国家完整落地的媒体。1月,第一届发行年会召开,发行渠道由原来的40多家增长到70多家,发行市场数量比01年翻了两番。6月,中国国家地理中文网正式开通,网站功能为每期杂志的内容介绍;地理论坛同时开放,简单的留言板功能。年底,《中国国家地理》首次广告客户答谢会在北京京城大厦举。6月,推出“典藏三峡”专辑,9月推出“四川专辑”,10月推出“青藏高原科考50年”不仅是CNG“认识中国”的高潮,也为以后10月特辑的推出奠定了基础。8月,《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社与新疆阿尔金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委会联合举“回望阿尔金山20年”综合科学考察活动,开启CNG联合国内著名主流媒体共同关注原生态保护区的媒体联盟报道。杂志每月拥有固定会员人数达到1万。1月,《中国国家地理》青少版《博物》创刊,她的宗旨是:博学成就梦想,知识改变人生。2月,《中国国家地理》发行量经bpa国际媒体公司认证7月,推出“大香格里拉”专辑,开始了CNG圈点中国的里程。《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社员工川藏线培训。《中国国家地理》杂志创刊55周年。《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社员工青藏线培训。2-9月,联合全国31个省份的主流媒体开始“中国最美的地方”评选活动。3月,读者见面会南京站。4月,读者见面会西安站。5月,读者见面会广州站。6月,读者见面会上海站。7月,读者见面会北京站。10月,出版的纪念特刊“中国最美的地方排行榜――选美中国”特辑创造了传媒界的奇迹,现已被翻译十种外文版本全球发行。10月,《中国国家地理》杂志创刊55周年庆典在北京嘉里中心举行,中国科学院院长路甬祥先生及500多位嘉宾共飨盛典。每月固定会员人数激增到2万6。《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社员工南疆培训。3月,《中国国家地理》手机杂志广东移动全线推出。10月,《中国国家地理》推出“中国人的景观大道”专辑,打造了一条属于国人的景观之路。此专辑也创造了高档杂志单期发行100万册的传媒界奇迹。10月10日,《中国国家地理》单期发行100万册庆典在北京华联印刷厂举行。启动“《中国国家地理》杂志校园基金”项目,支持高校环保社团的公益活动。11月,对公众免费开放的“中国国家地理大讲堂”开讲。《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社员工北疆培训。1月,《中国国家地理》手机报作为中国移动惟一人文类手机报全国重点推出。10月,《中国国家地理》推出“圈点大西北”专辑,用干旱半干旱区的地理概念带领国人重新认识西北。10月,圈点大西北图片展在北京东方新天地及上海正大广场巡回展出。3月,与中华书局合作发行《中华遗产》杂志。5月,《中国国家地理》手机电视在中国移动平台上线。6月,《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社员工内蒙徒步培训。6月,开启“触摸中国”之旅,对中国的八大极限进行全方位考察。推出《地震专辑》7月,港澳繁体字版创刊号上市。7月,《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社长李栓科先生作为北京奥运会火炬手参与奥运火炬传递活动。《选美中国》作为北京奥组委特选礼品。8月,中国国家地理网全新改版,域名正式变更。9月,《中国国家地理》杂志英文版创刊号上市。10月,《中国国家地理》推出“东北专辑”特刊。12月,《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社在北京举行了隆重、盛大的庆典活动。12月,《中国国家地理》与《辽沈晚报》、《生活报》发起了征集最佳旅游线路的活动1月非著名山峰颁奖典礼在贵州举行,并得到了贵州日报社的大力支持,中共贵州省委副书记王富玉出席了颁奖典礼。3月,中国国家地理与致远协创达成合作共同推行“绿色工作”4个月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社与LAMER海蓝之谜共同主了“珍爱海洋”摄影展。4月举第二届“飞羽瞬间”摄影大赛。6月杂志社与Jeep共同完成“极致之旅”之“2010重返冰河时代”,对中国的冰川现状做了一次大规模的系统考察。7月《中国国家地理》创刊60周年庆系列活动启动:收藏创刊号寻找传读世家重温最有影响力的观点征集改变最大的地方首届“校园行知客”挑战赛10月推出杂志社耗时1年制作的“海洋中国”专辑聚焦海洋。该期也是杂志总第600期。12月,中国国家地理IPAD全新客户端上线,用户可看到中国国家地理、中华遗产、博物杂志、行天下、中国国家地理手机报(地理周报)等产品,《行天下》还增加了中国国家地理影视公司提供的视频延展内容。1月9日举《中国国家地理》创刊60周年庆典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社在北京国贸大酒店隆重举行“中国国家地理六十周年庆典典礼”。与来自国家新闻出版总署、中国科学院及京城各大媒体的领导、院士专家、摄影师作者以及常年支持这本刊物的读者、广告商、发行商等近400位嘉宾共度60华诞。马艳丽和胡海泉出现在盛典现场。他们不仅是《中国国家地理》的忠实粉丝,也是热爱自然,关注生态环保、提倡绿色出行的积极倡导者。此次他们接受邀请成为“中国国家地理荣誉会员”,将以的实际行动影响公众,共同珍爱我们的家园。2月,该刊刊发的关于千岛湖水下古城的报道引起各方关注。3月,社长李栓科获第一届优秀出版人物;杂志获第二届中国出版政府奖期刊奖。3-4月,该刊推出上下两辑《盐专辑》,用精美的大图片展示了“盐是一种景观”和“盐与健康”的主题,其间恰逢日本地震海啸引发抢购盐的风潮,该专辑选题被网友赞誉为“未卜先知,想不火都不行。”6月,联手Jeep,完成“非凡故事路”的年度品牌活动。9月16日,举最美山河水60年经典摄影作品展。12月荣获“全国新闻出版‘走出去’先进单位”称号。4月,中国国家地理“百年追寻”图片展在伦敦举行5月,在香港举“四川最美的地方”大型图片展11月,“中国国家地理号”首航南极1月8日举“我们的2012”嘉年华6月6日“中国国家地理号”首航北极

7. 太平天国将领排名座次

洪秀全为“天王”,称“万岁”;杨秀清为“东王”,称“九千岁”;萧朝贵为“西王”,称“八千岁”;冯云山为“南王”,称“七千岁”;韦昌辉为“北王”,称“六千岁”;石达开为“翼王”,称“五千岁”。

1、天王

洪秀全(1814年1月1日—1864年6月1日),小名火秀,族名仁坤,后来为了避上帝“爷火华”(“耶和华”的谐音)名讳而改为现名,太平天国建立者,清末太平天国运动领袖,民族英雄。

1814年出生于广东花县。道光年间屡应科举不中,但其坚信“古来事业由人做”,遂吸取早期基督教教义中的平等思想,撰《原道救世歌》以布教,主张建立远古“天下为公”的盛世。

1851年1月11日洪秀全领导发动金田起义,建国号太平天国,自号天王。1853年定都江宁(今南京),改称天京。

在主权原则上,洪秀全对满清政府与帝国主义签订的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一概不予承认,并积极抗击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

英国政府曾派使者与洪秀全联系,表示如果洪秀全承认英国在华利益就对太平天国提供援助,但遭到洪秀全严词拒绝。

由于洪秀全始终拒绝承认不平等条约,不肯出卖国家主权而使得列强转而支持满清政府。1864年洪秀全在天京病逝,其逝世后轰轰烈烈的太平天国运动就在满清政府与西方列强的联合绞杀下失败。

2、东王

杨秀清(1823年-1856年),原名杨嗣龙,祖籍广东嘉应州的客家人 ,出生在广西桂平市紫荆山平隘新村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以耕山烧炭为业。

1846年加入拜上帝会,1851年参与发动金田起义,同年12月被天王洪秀全封为“东王”,称“九千岁”,是太平天国最重要的领袖之一。

1856年6月,太平军攻破清军江南大营后,杨秀清已经集教权、政权和军权于一身,是太平天国实质上的首领。1856年9月,杨秀清在天京事变中被杀害,家人僚属几无幸免。

3、西王

萧朝贵(约1820—1852),族属未定(有汉、壮、瑶、客家四种说法)。生于清嘉庆末年,广西武宣罗渌垌人。金田起义的核心领导人之一,太平天国运动初期的重要军事将领,被洪秀全封为西王。

地位高隆,位居洪秀全、杨秀清之下,冯云山、韦昌辉、石达开之上。

4、南王

冯云山(约公元1815年—公元1852年),又名乙龙,号绍光。广东花县(今属广州市)禾落地村人。汉族客家人,原籍广东龙川县石灰窑村。

自幼喜读经史、天文、地理,曾参加科举考试,后在村中设馆授徒,以塾师为业。是拜上帝会的始创人之一,太平天国运动初期的重要领袖之一。

1852年6月太平军路经蓑衣渡时,冯被埋伏于此的清军江忠源部炮火命中,伤重身亡。官封南王,七千岁。

5、北王

韦昌辉(1823年-1856年),壮族,原名志正,又名正。太平天国前期领导人之一,祖籍广东南海县。

明末清初,其先祖迁广西,定居桂平金田村。他家资富有,少曾读书,知文义,有才华,遇事能见机应变。道光二十八年(1848)入拜上帝会,不久成为中坚,与洪秀全、冯云山结为兄弟,称天父第五子。

金田起义后任后护又副军师,领右军主将,官封北王,称六千岁,地位次于天王洪秀全、东王杨秀清,西王萧朝贵,南王冯云山。

6、翼王

石达开(1831年3月—1863年6月27日),小名亚达,绰号石敢当,广西贵县(今贵港市港北区奇石乡)客家人,祖籍地在今广东省和平县。

石达开是太平天国主要将领之一,中国近代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革命家、战略家,武学家,诗人,书法家,爱国将领,民族英雄。

1851年12月,太平天国在永安建制,石达开晋封“翼王五千岁”。

1857年,封“左军主将翼王”,天京事变曾封为“圣神电通军主将翼王”,军民尊为“义王”(本人谦辞不受)。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永安建制

8. 天朝大国下的战争特点(鸦片战争时期)

1、以商品输出取代直接抢掠为主要方式,以相互勾结、发动战争打开中国国门为主要手段。列强凭借不平等条约和低关税,雇用大批买办,在中国建立起一整套产品推销网、原料收购网和金融控制网,逐步控制了中国市场。侵华的主要国家是英法美等资本主义工业强国
2、每一次列强侵华,都有赔款!
这加深了列强对中国经济的控制!这不仅使中国在土地上半殖民化,而且加深了中国经济的半殖民化!

鸦片战争的爆发,深层次的原因是英国资本主义实力的增强,需要更多的商品销售市场和原料产地!
3、从地理方面看:英国与中国两国在地理上相距甚远,国土面积中国大于英国,鸦片战争是英国与远洋作战,主要供大众各国的沿海相对商品经济发达的地区,战略是攻打以点为主,第一次鸦片战争主要攻打南方城市,二次鸦片战争也是从南方开始,不同的是打到北京,第一次只有英国侵略,而第二次是英国和法国一同侵略。
4、从政治方面看:第一次是英国作为世界上的第一个资本主义国家侵略我国,而当时的社会还处在封建社会,落后的封建制度无法战胜先进的资本主义制度,而第二次鸦片战争是资本主义在欧洲得到较快的发展,法国也开始兴起,英法的经济水平得到较快提高,而中国还远远落后。
失败的原因:落后的社会制度,清政府的腐败无能,军队纪律涣散,战斗力不强,武器装备差还有很多冷兵器,闭关锁国的政策导致了中国与世界的隔离!

9. 美国《国家地理杂志》从那一年开始纪录世界政治,经济,历史,文化的变迁

c
吉伯特·格罗夫纳(贝尔也是创办人之一)详见:
1888年10月,国家地理杂志问世,他的创办人之一,便是发明了电话的科学家贝尔。当时它仅是一份学术性质的科学杂志,读者仅限于一小群具有专业背景的人。那时的国家地理杂志封面是暗棕色的,完全没有图片,只有辛勤治学的研究成果。

http://www.nationalgeographic.com/
官方网站

http://lava.nationalgeographic.com/pod/
这个栏目每天向大家提供一幅配有背景资料介绍的国家地理杂志上的照片.内容包

国家地理杂志的改变,是在1899年上任的当时年仅23岁的第一位专职总编辑吉伯特·格罗夫纳手里启动的。经过之后数十年时间的淬炼精进、琢磨技术,才有了今日的面目。

格罗夫纳是最早为地理杂志树立的传统之一,以第一人称撰写平铺直叙的文体。到了1910年国家地理杂志又树立了另一项传统:黑白与淡彩照片和生动的插画用得越来越多,封面也加上了橡树、月桂叶片、橡实、半球图样的花边,此后60年封面一直是这样的基本格式。到了20世纪的20年代,国家地理杂志首次刊登了一连串探险活动的纪实报道,并附有彩色图片。30年代莱卡相机和柯达底片的使用,更为国家地理杂志增添了两项利器,可以将远方国家的实景送到读者家中。

1959年9月,国家地理杂志开始固定用彩色照片作封面,这期间,封面上的花边也逐步去掉,1972年7月首次使用不带树叶的封面版式,仅留作为国家地理杂志品牌标志的黄框,以突显封面的照片。1979年9月,开始永久使用现在的封面版式。

国家地理杂志封面上那个著名的黄色长框,是国家地理杂志品牌的组成部分,在越来越多的国家和说着不同语言的人们的心目中,这著名的黄色长框代表着冒险与质量。因此维持这个黄色长框,也就成为国家地理杂志品牌维护的重要部分。

自创刊以来,国家地理杂志在一个多世纪的时间里都是只有英文版,直到1995年,国家地理杂志才出版了第一个外文版,然后无论从发行量还是国际版数量上,它都取得了高速的发展,到2001年已经在世界上出版了20种文字的版本,发行量已经达到1000万。

地理杂志的视角遍及全球,从极地到内陆,从海底到月球,从草原森林中残存的部落,到现代化都市中奔忙的人群,都有地理杂志记者们的身影,他们发回的报道文字和图片,融合了历史、文学、科学和人类学,因此在大多数读者的眼中,它不仅仅是一本杂志,而是一本网络全书。因为它不但记录地理的概貌,而且纪录了100多年来世界政治、经济、历史、文化的变迁,记录了人类的梦想与追求。

鉴于他的视角如此广泛,国家地理杂志在创刊之初即有一则编辑方针:“不论任何国家、任何民族的题材,只宜刊登好的一面:不雅的描述、不当的批评,一概不予刊登。”然而到了1970年,杂志的领导层打破了这一坚持了几十年的传统,迈进具有争议的领域,开始报道化学污染、核能发电、非法野生动物买卖和人类演化等等课题。

国家地理的成功和卓越,除了它的成功的办刊方针及发展策略外,还要归功于聚集在他旗下的一大批优秀的摄影师。他们不仅学识精湛、技能高超、敬业执著,更是一群对我们这个世界始终保持着激情与好奇的人,所以我们从地理杂志的大量精美绝伦的图片中,感受到的既有朴素的自然状态对我们视觉的巨大冲击,更有被它唤起的发自内心的感动。这也正是国家地理杂志注重人文关怀的鲜明特色。

国家地理杂志数年来坚持的千分之一的选片率,虽然显得有些苛刻,但却由此而诞生了一大批充满理想和浪漫主义的优秀摄影师,同时国家地理杂志所选中的那些有灵魂、有激情的摄影佳作也已经成为了摄影作品的一种标准,几乎全球的摄影师们都以能在国家地理杂志上刊登自己的摄影作品为摄影生涯的极大荣誉。

国家地理杂志对它的文字的要求同样严格,它讲究字字珠玑,强调文字与图片的和谐。它注意带给读者的不仅仅是知识,更是艺术感。当我们阅读国家地理杂志的时候,除了为它的精美所折服外,又总会为它所表达的人与自然之间以及不同文化之间的碰撞、沟通与交流所震撼,所感动,这也正是国家地理杂志唯美却不自赏,与一般唯美主义和猎奇摄影有着本质区别的地方。

追求革新是国家地理杂志“与生俱来”的品质,它把这个品质一直保持至今。国家地理杂志的发展历史充满了创新精神,诸如以会员制发行杂志而不是通常的招收订户的方式;把2/3的篇幅让给图片;封面的形式等等,但每一个创新都绝不是为了简单的迎合,而是一种“引领”,是对时代脉搏的把握。

http://www.nationalgeographic.com/
官方网站

http://lava.nationalgeographic.com/pod/

热点内容
鹿特丹港国家地理 发布:2021-03-15 14:26:00 浏览:571
地理八年级主要的气候类型 发布:2021-03-15 14:24:09 浏览:219
戴旭龙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发布:2021-03-15 14:19:37 浏览:408
地理因素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发布:2021-03-15 14:18:30 浏览: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发布:2021-03-15 14:16:36 浏览:425
工地质检具体干些什么 发布:2021-03-15 14:15:00 浏览:4
东南大学工程地质考试卷 发布:2021-03-15 14:13:41 浏览:840
中国地质大学自动取票机 发布:2021-03-15 14:13:15 浏览:779
曾文武汉地质大学 发布:2021-03-15 14:11:33 浏览:563
中国冶金地质总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网 发布:2021-03-15 14:10:10 浏览: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