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冲国家地理
㈠ 中国国家地理中瑷珲腾冲线在黑河哪里
黑河市位于黑龙江省西北部,小兴安岭北麓,北纬47°42′-51°03′,东经124°45′-129°18′之间
㈡ 中国国家地理全套电子书下载
这里是中国国家地理网的网站http://www.cng.com.cn/
下载1
http://blog.xunlei.com/web/category.html?uin=shen329907&category_id=54&keyword=%e4%b8%ad%e5%9b%bd%e5%9b%bd%e5%ae%b6%e5%9c%b0%e7%90%86
下载2
http://blog.xunlei.com/web/category.html?uin=646490837&category_id=133&keyword=%e4%b8%ad%e5%9b%bd%e5%9b%bd%e5%ae%b6%e5%9c%b0%e7%90%86
下载3
http://58.61.39.221/down?cid=&t=13&fmt=-
㈢ 哪里有下载2007年的《中国国家地理》杂志PDF版
《中国国家地理》2007年合集共12本 PDF电子版杂志百版度云盘下权载
http://www.zz5100.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361
㈣ 国家地理中国一生必去的50个地方
中国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
不同的文化,不同的地理
孕育出了不同的美景
经常看到有粉丝留言说:
其实不必去国外,此生能把中国走遍
眼睛便已经装满了山川大海
心胸自然开阔
这不《国家地理》评选了
中国一生必去的50个地方
每一个都让人向往
不用去国外
中国四季的美景足以令你沉醉
-49-
龙门石窟
-50-
大足石刻
一个人的行走范围,就是他的全世界,
如果你不走出去,
那这狭小的空间就会是你的全世界。
试着开始旅行吧,走出熟悉的这座围城,
你会发现,原来外面的世界
每一处都美到心惊,每一处都闪闪发光
这50个美景
欢迎在下方留言告诉我哦
祖国的大好河山
值得你去邂逅
㈤ 黑河-腾冲线是如何确定的
瑷珲—腾冲一线(或作“爱辉—腾冲一线”、“黑河—腾冲一线”)是我国著名地理学家胡焕庸(1901~1998)在1935年提出的划分我国人口密度的对比线。瑷珲—腾冲一线,在中国人口地理上起着画龙点睛的作用,一直为国内外人口学者和地理学者所承认和引用,并且被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田心源教授称为“胡焕庸线”。在地理学(特别是人口地理学与人文地理学)以及人口学上,具有重大意义。
2009年,值新中国成立60周年、中国地理学会成立百年、我国近现代地理学创立和发展百周年之际,《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社与中国地理学会共同发起了“中国地理百年大发现”的评选活动。入选的就有:1935年,胡焕庸提出黑河(爱辉)—腾冲线即“胡焕庸线”,首次揭示了中国人口分布规律。
这条线从黑龙江省瑷珲(1956年改称爱珲,1983年改称黑河市,今黑河市爱辉区)到云南省腾冲,大致为倾斜45度基本直线。线东南方36%国土居住着96%人口,以平原、水网、丘陵、喀斯特和丹霞地貌为主要地理结构,自古以农耕为经济基础;线西北方人口密度极低,是草原、沙漠和雪域高原的世界,自古游牧民族的天下。因而划出两个迥然不同自然和人文地域。
地理学家胡焕庸(1901~1998)引进西方近代地理学理论和方法,从人地关系的角度研究我国人口问题和农业问题。提出中国人口的地域分布以瑷珲—腾冲一线为界而划分为东南与西北两大基本差异区。
20世纪30年代,胡焕庸就在《地理学报》上发表了我国人口地理和农业地理方面第一批论文。其中,最重要的论文包括《中国人口之分布》。
《中国人口之分布》里,第一次用等值线的方法,绘制《中国人口密度图》。《中国人口之分布》一文着重分析我国不同地区的人口密度,特别是我国东南部和西北部在人口密度方面的鲜明对比。我国东南部地狭人稠,而西北部地广人稀。这是人所共见的。
文章中称:“今试自黑龙江的瑷珲,向西南作一直线,至云南腾冲为止,分全国为东南与西北两部:则此东南部的面积计四百万平方公里,约占全国总面积的36%;西北部之面积,计七百万平方公里,约占全国总面积的64%。惟人口之分布,则东南计四亿四千万,约占总人口的96%;西北部之人口,仅一千八百万,约占总人口的4%。其多、寡之悬殊,有如此者。”
文章通过分析对比,找出一条可以显示两侧人口稀密悬殊的明确界线,那就是自黑龙江之瑷珲(今黑河)向西南直到云南之腾冲的直线。根据作者当时的分析,在此线之东南,全国36%的土地,养活全国96%的人口。反之,在此线之西北,在全国64%的土地上,只有全国4%的人口。这就是说,同全国平均密度相比,东南部高出2.67倍,而西北部仅及其1/16。在二者之间,平均人口密度成42.6与1之比。
很明显,瑷珲—腾冲一线,在中国人口地理上起着画龙点睛的作用,一直为国内外人口学者所承认和引用,并且被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田心源教授称为“胡焕庸线”。
由于当时的“瑷珲”地名的变迁,该线就出现了“瑷珲—腾冲一线”、“爱辉—腾冲一线”、“黑河—腾冲一线”等三种表述(另有夹住括号的写法)。
在学术上前两种表述都较多使用,但客观交流上造成了一定不便。如果从历史名词的角度考虑胡焕庸当时提出时官方使用的名称为瑷珲,可按旧称“瑷珲—腾冲一线”。如果从1956年至1983年出版的文献角度考虑,国务院开始改称爱辉,表述改称“爱辉—腾冲一线”也无可厚非。但随着1983年爱辉改为黑河,很多人仍使用旧称“瑷珲—腾冲一线”,学界暂无定论,几种写法同时并存。
详见http://ke..com/view/1979083.htm
㈥ 为什么用黑河——腾冲一线为分界线
黑河-腾冲线是一条重要的地理分界线,但是黑河与腾冲这两个地方是怎么确定下来的?如果把黑河换成黑河旁边的一个市那么这条线的意义是不是会完全不同?为什么?要详细说明。
一、
是一条贯穿中国版图的假想直线段。该线从中国东北边境的黑龙江省黑河市一直延伸到中国西南边境的云南省腾冲县,大致地划分出了中国人口在区域上的分布,体现了中国人口东南和西北的分布区域之悬殊差异。
二、
瑷珲—腾冲一线(或作“爱辉—腾冲一线”、“黑河—腾冲一线”)是我国著名地理学家胡焕庸(1901~1998)在1935年提出的划分我国人口密度的对比线。瑷珲—腾冲一线,在中国人口地理上起着画龙点睛的作用,一直为国内外人口学者和地理学者所承认和引用,并且被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田心源教授称为“胡焕庸线”。在地理学(特别是人口地理学与人文地理学)以及人口学上,具有重大意义。
2009年,值新中国成立60周年、中国地理学会成立百年、我国近现代地理学创立和发展百周年之际,《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社与中国地理学会共同发起了“中国地理百年大发现”的评选活动。入选的就有:1935年,胡焕庸提出黑河(爱辉)—腾冲线即“胡焕庸线”,首次揭示了中国人口分布规律。
这条线从黑龙江省瑷珲(1956年改称爱珲,1983年改称黑河市,今黑河市爱辉区)到云南省腾冲,大致为倾斜45度基本直线。线东南方36%国土居住着96%人口,以平原、水网、丘陵、喀斯特和丹霞地貌为主要地理结构,自古以农耕为经济基础;线西北方人口密度极低,是草原、沙漠和雪域高原的世界,自古游牧民族的天下。因而划出两个迥然不同自然和人文地域。
地理学家胡焕庸(1901~1998)引进西方近代地理学理论和方法,从人地关系的角度研究我国人口问题和农业问题。提出中国人口的地域分布以瑷珲—腾冲一线为界而划分为东南与西北两大基本差异区。
㈦ 黑河—腾冲一线以东的地区,人口稠密的社会原因(注意 社会原因)
一、
是一条贯穿中国版图的假想直线段。该线从中国东北边境的黑龙江省黑河市一直延伸到中国西南边境的云南省腾冲县,大致地划分出了中国人口在区域上的分布,体现了中国人口东南和西北的分布区域之悬殊差异。
二、
瑷珲—腾冲一线(或作“爱辉—腾冲一线”、“黑河—腾冲一线”)是我国著名地理学家胡焕庸(1901~1998)在1935年提出的划分我国人口密度的对比线。瑷珲—腾冲一线,在中国人口地理上起着画龙点睛的作用,一直为国内外人口学者和地理学者所承认和引用,并且被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田心源教授称为“胡焕庸线”。在地理学(特别是人口地理学与人文地理学)以及人口学上,具有重大意义。
2009年,值新中国成立60周年、中国地理学会成立百年、我国近现代地理学创立和发展百周年之际,《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社与中国地理学会共同发起了“中国地理百年大发现”的评选活动。入选的就有:1935年,胡焕庸提出黑河(爱辉)—腾冲线即“胡焕庸线”,首次揭示了中国人口分布规律。
这条线从黑龙江省瑷珲(1956年改称爱珲,1983年改称黑河市,今黑河市爱辉区)到云南省腾冲,大致为倾斜45度基本直线。线东南方36%国土居住着96%人口,以平原、水网、丘陵、喀斯特和丹霞地貌为主要地理结构,自古以农耕为经济基础;线西北方人口密度极低,是草原、沙漠和雪域高原的世界,自古游牧民族的天下。因而划出两个迥然不同自然和人文地域。
地理学家胡焕庸(1901~1998)引进西方近代地理学理论和方法,从人地关系的角度研究我国人口问题和农业问题。提出中国人口的地域分布以瑷珲—腾冲一线为界而划分为东南与西北两大基本差异区
㈧ 什么是国家地理公园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地质公园,可简称为中国国家公园,由中国行政管理部门组织专家审定,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国土资源部正式批准授牌的地质公园。中国国家地质公园是以具有国家级特殊地质科学意义,较高的美学观赏价值的地质遗迹为主体,并融合其它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而构成的一种独特的自然区域。
简史
中国国家地质公园的计划其实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等机构推动的「全球地质景点计划」的试点计划。该计划是首先在1972年在法国巴黎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17届大会被提出的。1989年正式启动。中国大陆国务院的国土资源部在2000年8月正式建立国家地质公园的申报和评审机制。到目前为止,中国大陆已批准建立国家地质公园85个。
一、什么是地质公园?
地质公园是以具有特殊地质科学意义,稀有的自然属性、较高的美学观赏价值,具有一定规模和分布范围的地质遗迹
景观为主体,并融合其它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而构成的一种独特的自然区域。
二、建立地质公园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建立地质公园的主要目的有三个:保护地质遗迹,普及地学知识,开展旅游促进地方经济发展。
三、地质公园按管理层次分为几个等级,它们的名称是什么?
分四级:县市级地质公园、省地质公园、国家地质公园、世界地质公园。
四、什么是世界地质公园?
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组织专家实地考察,并经专家组评审通过,经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的地质公园,称世界地质公
园。
五、中国国家地质公园的标徽含义?
标徽的主题图案由代表山石等奇特地貌的山峰和洞穴的古山字和代表水、地层、断层、褶皱构造的古水字、代表古生
物遗迹的恐龙等组成,表现了主要地质遗迹(地质景观)类型的特征,并体现了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是一个简洁醒目、
科学与文化内涵寓意深刻、具有中国文化特色的图徽。
六、世界国家地质公园的标徽含义?
该徽由约克 . 佩诺先生设计,图案上部的“UNESCO”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英文缩写,下部的“GEOPARK”是新创
造的英文名词,译为“地质公园”。中部的图案象征着地球,是一个由已形成我们环境的各种事件和作用构成的不断变化
着的系统。整个徽志的寓意是在UNESCO的保护伞之下,世界地质公园是地球上选定的,其所含地质遗产已受到保护,并为
可持续发展服务的特别地区。图案抽象色彩浓厚。
七、为什么要设立地质遗迹景点?
设立地质遗迹景点是营造地质公园氛围、保护珍贵的地质遗迹、发挥地质公园科学普及功能的重要手段,也是地质公
园有别于其他公园的关键所在,它在提升地质公园科学内涵、增加游览项目、吸引更多的游客、增加综合的旅游收入等方
面都有重要的价值。
第一批国家地质公园
江西庐山世界地质公园
云南石林世界地质公园
湖南张家界世界地质公园
黑龙江五大连池世界地质公园
河南嵩山世界地质公园
云南澄江国家地质公园
江西龙虎山国家地质公园
四川自贡恐龙国家地质公园
四川龙门山国家地质公园
陕西翠华山国家地质公园
福建漳州国家地质公园
第二批国家地质公园
安徽黄山世界地质公园
河南云台山世界地质公园
广东丹霞山世界地质公园
安徽齐云山国家地质公园
安徽淮南八公山国家地质公园
安徽浮山国家地质公园
甘肃敦煌雅丹国家地质公园
甘肃刘家峡恐龙国家地质公园
内蒙古克什克藤国家地质公园
云南腾冲国家地质公园
四川海螺沟国家地质公园
四川大渡河峡谷国家地质公园
四川安县国家地质公园
福建大金湖国家地质公园
河南内乡宝天幔国家地质公园
黑龙江嘉荫恐龙国家地质公园
北京石花洞国家地质公园
北京延庆硅化木国家地质公园
浙江常山国家地质公园
浙江临海国家地质公园
河北涞源白石山国家地质公园
河北秦皇岛柳江国家地质公园
河北阜平天生桥国家地质公园
黄河壶口瀑布国家地质公园
山东枣庄熊耳山国家地质公园
山东山旺国家地质公园
陕西洛川黄土国家地质公园
西藏易贡国家地质公园
湖南郴州飞天山国家地质公园
湖南莨山国家地质公园
广西资源国家地质公园
天津蓟县国家地质公园
广东湛江湖光岩国家地质公园
第三批国家地质公园
河南王屋山国家地质公园
四川九寨沟国家地质公园
浙江雁荡山国家地质公园
四川黄龙国家地质公园
辽宁朝阳古生物化石国家地质公园
广西百色乐业大石围天坑群国家地质公园
河南西峡伏牛山国家地质公园
贵州关岭化石群国家地质公园
广西北海涠周岛火山国家地质公园
河南嵖岈山国家地质公园
浙江新昌硅化木国家地质公园
云南禄丰恐龙国家地质公园
新疆布尔津喀纳斯湖国家地质公园
福建晋江深沪湾国家地质公园
云南玉龙黎明老君山国家地质公园
安徽祁门牯牛降国家地质公园
甘肃景泰黄河石石林国家地质公园
北京十渡国家地质公园
贵州兴义国家地质公园
四川兴文石海国家地质公园
重庆武隆岩溶国家地质公园
内蒙古阿尔山国家地质公园
福建福鼎太姥山国家地质公园
青海尖扎坎布拉国家地质公园
河北赞皇嶂石岩国家地质公园
河北涞水野三坡国家地质公园
甘肃平凉崆峒山国家地质公园
新疆奇台硅化木恐龙国家地质公园
长江三峡(湖北、重庆)国家地质公园
海南海口石山火山群国家地质公园
江苏苏州太湖西山国家地质公园
宁夏西吉火石寨国家地质公园
吉林靖宇火山矿泉群国家地质公园
福建宁化天鹅洞群国家地质公园
山东东营黄河三角洲国家地质公园
贵州织金洞国家地质公园
广东佛山西樵山国家地质公园
贵州绥阳双河洞国家地质公园
黑龙江伊春花岗岩石林国家地质公园
重庆黔江小南海国家地质公园
广东阳春凌宵岩国家地质公园
㈨ 国家地理评选50大中国必去的地方
香格里拉、九寨沟、西双版纳、阳朔、西湖、洱海、稻城、婺源、伊犁、扎龙、大专兴安岭、卧龙、属呼伦贝尔草原、黄果树瀑布、壶口瀑布、鸣沙山、乌尔禾魔鬼城、石林、泰山、黄山、庐山、纳木错、青海湖、阿里、珠穆朗玛峰、乔戈里峰、贡嘎山、梅里雪山、雅鲁藏布大峡谷、神农架、腾冲、四姑娘山、长江三峡、怒江大峡谷、丽江古城、乌镇、平遥古城、周庄、凤凰古城、安徽民居、福建土楼、开平碉楼、万里长城、北京故宫、都江堰、苏州园林、布达拉宫、云冈石窟、龙门石窟、大足石刻。
㈩ 云南25个与东南亚接壤的边境县,你知道几个,又去过几个呢
云南,中国面向南亚和东南亚的南天门,西接缅甸,南邻老挝、越南,边境线总长4060公里。
有8个州市的25个边境县市分别与老挝、越南和缅甸接壤。
这25个云南边境小城,你知道几个,去过几个呢?
怒江州
贡山县
松山战役抗日战场遗址
著名景点:松山战役抗日战场遗址
在抗日战争全面爆发之后,日军切断了中国沿海所有的对外交通线,滇缅公路成为了当时中国唯一的国际援助交通线。
中国所需要的各种战略物资都要通过滇缅公路来补给,为了守住中国抗战的生命线,中国远征军在云南松山展开了一场惨烈的战役松山战役。
德宏州
瑞丽市
瑞丽市与缅甸接壤,是中国唯一按照“境内关外”模式实行特殊管理的边境贸易区,县境内生活着6个少数民族。
瑞丽是中国西南最大的内陆口岸,是重要的珠宝集散中心,是首批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之一。
瑞丽还是中国17个国际陆港城市之一,也是中缅油气管道进入中国的第一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