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地理环境角度中国古代文明持续不断发展的原因
A. 灿烂的中国古代文明出现的原因
中国古代科学,文化灿烂辉煌的原因:
国家统一、政权巩固、社会安定、疆域辽回阔为文化繁荣发达创造了必答要的前提。
经济繁荣是文化繁荣的物质前提。
民族交往,对外交往频繁,促进了文化的繁荣发达。
统治阶级的重视,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和对外政策,也是文化繁荣的重要因素。
文化发展的继承性。中国古代文化连绵不断,前朝文化的繁荣为后期文化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后人在继承前人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了前人的成就。
广大人民的辛勤创造。劳动人民不仅是物质资料的直接创造者,也是科技文化成果的直接创造者。
B. 从中国地理环境角度出发,分析中国人文旅游资源古老独特的原因。
处在世界上人类五大发源地之一 地理环境优越 资源丰富 还有靠海 交通方便 便于交流 还有历史文化的沉淀 毕竟中国有五千年的历史。。。
C. 地理环境对世界古代文明发展道路的影响
自古以来繁华强大的国家总会有很好的地理环境,而且大多都是在海洋或河流沿岸,像古希腊就是一个海洋文明。靠水就可以更快的运输货物,增加各国间的贸易交流,也可以使各国文化相互借鉴和了解,对文明的多元化起促进作用。
D. 试论述环境对古文明的起源,发展的影响
浅谈地理环境对古希腊文明的影响兴仁一中鲁家敏任何一种文明的产生、发展和衰亡,取决于很多因素,其中地理环境与之密切相关。它是文明赖以产生和发展的客观条件。一般来说,地理环境是指人类生存和发展所依赖的各种自然条件的总和,包括地形、气候、土壤、山林、湖泊、河流、海洋、动植物分布以及陆地和水中的矿藏等等。它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永恒的、必要的前提,对社会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和制约作用。世界各地独特的地理条件,自然环境的差异性,多样性和变动性,影响着各族人民的体格、习惯、风尚、乃至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发展水平。因此,文明才呈现出独特性和多样性,其中,以古希腊的海洋文明最为突出和典型。一、古希腊的地理环境古希腊文明,发源于海洋。古希腊地区包括希腊半岛、爱琴海诸岛和小亚细亚半岛西岸,扼欧、亚、非三洲的交通要冲。古希腊半岛80%是山地,适宜农耕的土地较少。三面环水,东有爱琴海,西有伊奥尼亚海和亚得里亚海
摘 要世界四大文明古国是人类文明的摇篮。它们的产生和发展,既有其共同特性,又呈现出各自不同的发展过程和结果。本文从地理环境的角度,分析了四大文明古国形成、发展与各自的地理环境之间的关系。最后得出结论,文明古国的兴衰与起周围的地理环境有着比不可分的关系。
关键词文明古国;地理环境;关系
0 引 言
古埃及、两河流域、印度、中国的古代文明被世界公认为!四大古文明∀。在人类社会文明早期,人类改变自然的能力比较弱,因此自然地理环境对人类文明中心的形成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但是,自然在给人类来带来丰富的物质条件的同时,也会给人类带来灾难和破坏。古埃及、古印度、古巴比伦的消亡就与自然环境有着一定的联系。
1 四大文明古国的自然环境概况
1.1 古埃及。古埃及的文明起源就以尼罗河为依托。尼罗河是一条狭长条带状的通道,其间没有破碎的地理单元,为交通和行洪提供畅通的孔道。除了尼罗河谷、三角洲和法尤姆绿洲之外,大片的沙漠覆盖了大片的古代埃及大地。它的东面是阿拉伯沙漠高原,西面是撒哈拉沙漠,南部为山地,北部为地中海沿岸。优越的地理环境,使这里成为理想的可以避开外族入侵的农业文明生长之地。古代埃及的气候比较干燥,除了北部沿海一带为亚热带地中海气候之外,广大内陆地区均属干燥的热带沙漠气候。
1.2 古巴比伦。从地理位置看,两河流域位于西亚中心,东接伊朗,西连小亚细亚和叙利亚,南达阿拉伯与巴勒斯坦。西亚地区的美索不达米亚平原上有两条大河###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两河下游肥沃的冲积平原是两地文明孕育和成长的地区。在气候方面,两河流域也属于炎热干旱地区,雨量稀少。
1.3 古印度。古印度三面环海,北背高耸的喜马拉雅山,所以在地理上是一个独立的三角形半岛。其北部有平原,还有两条大河流域,即印度河和恒河。南部有高原,有富饶的森林和矿藏。印度半岛主要位于北回归线以南,赤道以北,属热带季风气候区和热带森林气候区。
1.4 古中国。古代中国文明起源于黄河流域。当时的黄河流域属于亚热带气候,雨量丰沛,土壤肥沃,资源充裕黄河中下游地区的丰富土地资源使因农业发展而需求土地的文明交汇此处,并不断碰撞、冲突、交流,最终融为一体,形成了以宗族为组织进行大规模协作的农业生产方式。
2 四大文明古国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2.1 文明古国的起源与地理环境的关系。可见,气候湿润、地形平坦、水源和动植物资源丰富的平原地区和河流中下游地区,是四大文明古国起源的重要地理因素。由于早期的人类生产力水平十分低下,对自然环境要素的改造作用十分微弱,对环境的适应能力也比较低下,所以他们首先选择在平原地区和河流中下游地区生存发展。同时,他们还都创立了自己的文字,使这些文明得以记录传承下来。
2.2 文明古国的生产发展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2.2.1 古埃及。古埃及文明的形成与尼罗河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古埃及人为了不违农时,必须掌握尼罗河泛滥的规律,准确地计算时间,因此发展了太阳历,他们把一年定为365天,把天狼星与太阳同时从地平线升起的那一天,定为一年的起点。一年分为12个月,每月30天,年终加5天作为节日。埃及人根据尼罗河的涨落和农作物的生长变化,将一年分为3个季节,每个季节4个月。
2.2.2 古巴比伦。由于两河流域上游雨量变化较大,加之!两河∀流程较短,水量也不确定,易于成灾,因此,特殊的地理条件使得古巴比伦较早开始研究排水,到了公元前4000年代中期,两河流域已经有了较大规模的灌溉网。同时,古巴比伦也是为了农业生产,他们采用了阴历,并发明了置闰方法。
2.2.3 古印度。印度河流域和恒河流域都生长着茂盛的热带森林,正是丰富的古代森林提供了的充足的木本燃料才有可能使制陶业、青铜等金属的冶炼和加工、红砖烧制等行业由产生发展,一直达到鼎盛的阶段。
2.2.4 古中国。中国特别频繁的水早灾,促使了中国水利灌溉工程的大力发展。如公元前316年,四川人民建造了郑国渠。为了方便农业生产,古中国也创造了夏小历。
总之,四大文明古国文明产生和发展特征与地理环境的影响有很大的关系。地理环境不是影响文明产生和发展的决定因素,但在生产力十分低下的时期,由于人类受自然因素较大制约,地理环境对文明的产生和社会形态的发展发挥了不可低估的影响。
2.3 文明古国的消失与地理环境变迁的关系。随着气候的变迁,文明古国也面临着环境的威胁。昔日的尼罗河流域、两河流域、印度河平原遭到了干旱的威胁,水源无法保证,水土流失加剧,最终都被沙漠埋葬。再加上政治的动荡不安,外族的侵略,更加速了这些文明古国的消失灭亡。内忧外患最终使三个昔日古老的农业文明古国消失在历史的长河里。
当北半球副热带高压带重新控制中一低纬度文明带、沙漠掩埋了其他几个古老的文明时,黄河流域则由于青藏大高原的屏蔽作用和东亚季风的形成而避免了沙漠化的厄运与此同时,中国文化中心由环境恶化的黄河流域向长江流域的转移,使华夏文明历得以保存下来。
3 结 论
地理环境是不断变化的,这种不断变化的地理环境对社会发展的影响是十分明显的。首先,人类和人类社会是在合适的地理环境下产生的。其次,文明是在一定的地理环境下产生的。再次,局部地区社会的兴衰也是由地理环境的变化引起的。地理环境既孕育了它们的形成,又加剧了它们的灭亡。当然,当时的政治条件和社会条件也有一定的影响作用。地理环境的制约并不是绝对的,随着科技的进步,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会逐渐减弱。但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是世界各国的必然选择。
参考文献
[1]于殿利,郑殿华.东方文化丛书###巴比伦古文化探研[M].南昌:江西
人民出版社,1998.
[2]班武奇.印度河文明兴衰和地理环境变迁[J].地理研究,1998(9).
[3]李海荣.地理环境对古文明的影响历史研究2007(5).
[4]林秀玉.古代文明与自然地理之间的关系###古代中国、埃及及两河流
域比较[J].闽江学院学报,2004(2).
[5]王会昌.世界古典文明兴衰与地理环境变迁[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
然地理版),1995(3).
E. (10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中国为什么会拥有世界上最古老的、连续不断的文明中国在其有史以
(1)封闭的地理环境;人口庞大;农业发达;共同的文字;非凡的考试制度;儒家文化的影响。(4分。答出一点得1分,答对四点给满分)
(2)海洋环境;多种经济形态并存(或航海和商业贸易发达);以“个体导向”为倾向的文化渊源;民主制度。(4分) (3)强调地理环境对文明形成的重要影响。从自然环境、经济、文化、政治等角度阐释文明的内涵。(2分。答出其中一个方面即可,其它言之成理的答案酌情赋分) F. 为什么中国拥有最古老的连续不断的文明
应该从两个方面来看此问题,一地理位置 二就是文化 G. 中国古代文明持续发展的原因 中国古代文明持续发展,在世界文明史上是极为少见的。究其原因为,一方面是版地理环境的基础作用,独特权地理位置、封闭而又复杂的地理环境使其然;另一方面,中国古代大一统的历史和文化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相对封闭、完整且一脉相承的文化是其内在动因;人口、土地开发和技术水平三者关系的协调是其前提;先进的农耕制对土地资源的保护是其基础;文明中心随环境而变迁,保证了古代文明的持续发展。 H. 概括中国古典文明兴起和衰落的原因 1、兴起的原抄因: 统治者的重视,人民袭的辛勤,上下一心。大部分时间人口、生态、经济技术比较协调。农耕灌溉施肥,保护土地与生态。文明中心迁移。 2、衰弱的原因: 到了封建社会后期,封建小农经济,限制了对生产力发展的需要,使科技的发展缺乏足够的动力;封建统治者推行的 “闭关锁国”政策,限制了对外交流,阻碍了中国古代科技的发展;明清时期的教育专制尤其是八股取士,使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缺乏必要的人才。中国 “重道轻器”的文化传统轻视科技发展;总之,封建制度的日益腐朽导致了中国古代科技在16世纪以后走向衰落。 拓展资料: 中国文明:亦称华夏文明。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明之一,也是世界上持续时间最长的文明。一般认为,中华文明的直接源头有三个,即黄河文明、长江文明和北方草原文明,中华文明是三种区域文明交流、融合、升华的灿烂果实。 产生中华文明的重要因素非黄河和长江莫属了。在黄河流域产生的农业文明,受到历史时期自然地理因素的影响,不断向长江流域农业文明过渡、发展。长江流域农业文明是黄河流域农业文明的继承和发展。黄河流域早期农业一般主要是种植粟,长江流域农业主要是种植水稻。 参考资料:中国文明 (世界上最古老的文明)_网络 热点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