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霞客是不是中国古代著名地理学家
㈠ 古代地理学家徐霞客是--------省---------人
江苏 江阴
徐霞客(1587~1641),中国明末旅行家、地理学家。名弘祖,字振之,别号霞客,南直隶江阴(今江苏专江属阴)人。生于万历十四年十一月二十七日(1587年1月5日),卒于崇祯十四年正月二十七日(1641年3月8日)。
㈡ 徐霞客是我国明代著名什么家
徐霞客
徐霞客(1587年1月5日—1641年3月8日),名弘祖,字振之,号霞客,汉族,明朝南直隶江阴(今江苏江阴市)人。著名的【地理学家、旅行家和探险家】,中国地理名著《徐霞客游记》的作者。被称为“千古奇人”。其一生志在四方,不避风雨虎狼,与长风云雾为伴,以野果充饥,以清泉解渴,出生入死。其足迹踏遍黄山、泰山、普陀、天台、雁荡、九华、武夷、庐山、华山、武当、罗浮、盘山、五台、阻山、衡山、九异等名山,游尽太湖、民江、黄河、富春、闽江、九鲤湖、钱塘江、潇水、湘水、郁江、黔江、黄果树瀑布、盘江、滇池、洱海等胜水。
徐霞客在跋涉一天之后,无论多么疲劳,无论是露宿街头还是住在破庙,他都坚持把自己考察的收获记录下来。他写下的游记有二百四十多万字,可惜大多失散了。留下来的经过后人整理成书,就是著名的《徐霞客游记》。这部书四十多万字,是把科学和文学溶合在一起的一大“奇书”。徐霞客的游历,并不是单纯为了寻奇访胜,更重要的是为了探索大自然的奥秘,寻找大自然的规律。如他对福建建溪和宁洋溪水流的考察,就是一例。黎岭和马岭分别为建溪和宁洋溪的发源地,两座岭的高度大致相等,可是两条溪水入海的流程相差很大,建溪长,而宁洋溪短。徐霞客经过考察,找出宁洋溪的水流比建溪快的结论。“程愈迫则流愈急”,也就是说路程越短,水流越急。这个地理学上的著名结论,就是由徐霞客通过实地考察得出来的。他在山脉、水道、地质和地貌等方面的调查和研究都取得了超越前人的成就。
他对许多河流的水道源进行了探索,象广西的左右江,湘江支流萧、彬二水,云南南北二盘江以及长江等等,其中以长江最为深入。浩荡的长江流经大半个中国,它的发源地在哪儿,很长时间都是个谜。战国时期的一部地理书《禹贡》,书中有“岷江导江”的说法,后来的书都沿用这一说。徐霞客对此产生了怀疑。他带着这个疑问“北历三秦,南极五岭,西出石门金沙”,查出金沙江发源于昆仑山南麓,比岷江长一千多里,于是断定金沙江才是长江源头。迈出了极为重要的一步。在他以后很长时间内也没有人找到。直到1978年,国家派出考察队才确认长江的正源是唐古拉山的主峰格拉丹冬的沱沱河。徐霞客还是世界上对石灰岩地貌进行科学考察的先驱。我国西南地区石灰岩分布很广泛。徐霞客在湖南、广西、贵州和云南作了详细的考察,对各地不同的石灰岩地貌作了详细的描述、记载和研究。他还考察了一百多个石灰岩洞。在湘南九嶷山,他听说有个飞龙岩,就请当地的和尚明宗引导,带着火炬去考察。飞龙岩是个巨大的洞穴,曲曲折折,洞里有洞,洞内又是坑又是水,很难行走。徐霞客全不顾及,一直深入进去,他的鞋跑掉了也不在乎。明宗几次劝他回去,他都不听。直到火炬快烧完了,他才恋恋不舍地往回走。他没有任何仪器,全凭目测步量,但他的考察大都十分科学。如对桂林七星岩十五个洞口的记载,同今天我们的地理研究人员的实地勘测,结果大体相符。徐霞客去世后的一百多年,欧洲人才开始考察石灰岩地貌,徐霞客称得上是世界最早的石灰岩地貌学者。
徐霞客在地理科学上的贡献很多。除上述所说,他对火山、温泉等地热现象也都有考察研究,对气候的变化,对植物因地势高度不同而变化等自然现象,都作了认真的描述和考察。此外,他对农业、手工业、交通的状况,对各地的名胜古迹演变和少数民族的风土人情,也都有生动的描述和记载。
㈢ 徐霞客是明代著名的什么家
徐霞客(1587年1月5日—1641年3月8日),名弘祖,字振之,号霞客,汉族,明朝南直隶江阴(今江苏江阴市)人版.著名的权【地理学家、旅行家和探险家】,中国地理名著《徐霞客游记》的作者.被称为“千古奇人”.其一生志在四方,不避风雨虎狼,与长风云雾为伴,以野果充饥,以清泉解渴,出生入死.其足迹踏遍黄山、泰山、普陀、天台、雁荡、九华、武夷、庐山、华山、武当、罗浮、盘山、五台、阻山、衡山、九异等名山,游尽太湖、民江、黄河、富春、闽江、九鲤湖、钱塘江、潇水、湘水、郁江、黔江、黄果树瀑布、盘江、滇池、洱海等胜水.
㈣ 徐霞客是谁、
徐霞客是中国历史上伟大的地理学家之一,也是有名的旅游家。徐霞客名弘祖(或作宏祖),字振之,霞客是他的别号,万历十四年(1587年)出生在南直隶江阴县(今江苏江阴市)南喝岐村(今属马镇乡)。徐霞客的家乡在当时属于“东南财赋地”的经济发达地区。徐霞客出身什宦世家、书香门第,他的曾祖和祖父曾经挂过虚名,但到了他的父亲徐有勉那一代,徐家已经家道中落了。徐霞客的父亲徐有勉,是个淡泊名利的人,他对仕途没有多大兴趣,也不大欢喜和官场中的人结交,宁愿平静悠闲地在乡间一活。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对年幼的徐霞客有所影响。 徐霞客幼年时期的徐霞客,天资聪颖,有很强的记忆力。对于不明白的地方,总要打破砂锅问到底。他对“四书五经”和八股文没有很大的兴趣,却特别青睐历史、地理和探讨大自然力一面的书籍。这类书在当时视为小正规的闲书、奇书。他的阅读面很广,诸如古今史籍、舆国方志、山海国经等,他都有所涉猎。他的族兄徐仲昭曾说他“性酷好奇书,客中未见书,即囊无遗钱,亦解衣市之,自背负而归。今充栋盈箱,儿比四库。”有钱必买书,无钱则变卖衣物来换钱买书,徐霞客“奇书”的嗜好:好就是到了这种令人叹为观比的程度。看了这些书以后,使得他史加向往五厉等名山。 徐霞客19岁时,父亲病故。三年服孝期满,徐霞客萌发了外出游历的想法,而贤德的母亲也认为好男儿志在四方,不愿自己的儿子像篱笆里圈着的小鸡,车辕上套着的小马一样,被束缚而没有见识和出息。对徐霞客的决定给予了极大的支持和鼓励。 年轻的徐霞客终于告别书斋生活,挣脱了仕途功名的束缚,开始实现儿时的梦想。他22岁就开始外出旅游,历经34年,直到生命结束为。他先后游历了大半个中国,足迹遍于华东、华北、中南、西南,包括浙江、安徽、福建、山东、河北、山西、陕西、河南、江西、广东、广西、湖南、湖北、贵州及云南等16个省遍及北京、天津、上海3市。踏遍泰山、普陀、天台、雁荡、九华、黄山、武夷、庐山、华山、武当、罗浮、盘山、五台、阻山、衡山、九异等名山;游尽太湖、民江、黄河、‘富春、闽江、九鲤湖、钱塘江、潇水、湘水、郁江、黔江、黄果树瀑布、盘江、滇池、洱海等胜水。 在漫长的旅途当中,徐霞客为了考察得准确、细致,大都步行前进。披星戴月、风餐露宿,对于所遇的险阻,他都以顽强的斗志去克服,而且无论身体多么疲惫、条件多么恶劣,他都侮天坚持作日记,这些旅游日记记录了他的旅途经历、考察的情况以及心得体会,给后人留下了的宝贵的地理材料。 徐霞客很重视标本的研究价值,他在武当山等地目险采集了榔梅;在尚山采集了当地一种形似菊花的特产—金莲花;在五台山采集了天茶花等珍稀名贵植物;在玛瑙山上采集了“石树”;在蝴蝶泉边采集了花树的枝叶。 徐霞客对科学研究有着无所畏惧的精神。他喜欢猎奇,可以说是到“闻奇必探,见险必截”。侮侮遇到古洞、名刹、温泉、匕瀑、奇峰、深林、幽皇等奇异景观,他都把安危置之度外,只求一览“庐山真面日”。他在自己的记录中说:“旦古人迹未到之处,小惜捐躯命,多力一竭虑以赴之,期于必造其域,必穷其奥而后比。”他在云南腾越为了把一个岩洞看个明自,目死攀登上悬崖;在湖南茶陵时,独闯传说中神秘的麻叶洞;在广西融县真仙岩,徐霞客为了探索一个时洞,竞从一条横卧的巨蟒身上跨过,进到洞内。他还经常和鬼神迷信做斗争一,云南地力一上有一本《鸡山志略》,书中记载了五台山、峨眉山和鸡足山等地的“放光瑞影”现象,这种五彩光圈通常被社会上认为是“佛光”或“‘宝光”。徐霞客则从地形环境的角度,解释了出现这种自然现象的原因,驳斥了迁腐的迷信说教,这也表现了他的唯物主义自然观。 [编辑本段]编辑整理和流传 《徐霞客游记》的编辑整理和流传,除了徐霞客家的塾师季梦良幼子李介立(徐霞客的小儿子,为徐霞客侍妾周氏所生。周氏孕后因“不容于嫡,改嫁于李”,遂名李介立,又名李寄)作出了很大贡献外,民间藏书家的珍藏、校订、增补,也是《游记》得以保存和流传的一个重要因素。 在明、清改朝换代的政治变乱中,季梦良辑集的首部《游记》稿本在战火中成为灰烬。此后,季梦良再次搜集材料,又编成了一部稿本。后来,徐霞客志同道合的族兄徐仲昭,为使《游记》尽早成书梓印,把这部抄本面交常熟名士宿儒钱谦益。 钱谦益,明万历进士,官至吏部侍部,著有《初学集》、《有学集》,编有《列朝诗选》,是当时“操海内文字之柄”的著名学者。他又是个大藏书家,曾不惜重资购聚古本,在红豆山庄筑了绛云楼,藏书一万卷。钱谦益同徐霞客有过交往,深知《游记》是霞客毕生“手攀星岳,足蹑遐荒”的考察记录,是“世间真文字、大文字、奇文字,不当令泯灭不传”。可惜,已届耄耋之年的钱谦益生活窘迫,特别他那座万卷楼刚刚被大火焚毁,《游记》再好也无条件珍藏,更谈不上刻印了。为此,他只得求助于当时全国闻名的大出版家毛子晋,写了《嘱刻游记书》,连同稿本一并交给了毛子晋。 毛子晋也是常熟人。他好古博览,藏书八万多卷,专门构建了汲古阁、目耕楼存放。还聘请文士校勘、梓印了《十三经》、《十七史》、《古今百家》及未印刷的书籍。当然,《游记》应该是毛子晋所欢迎的书稿,但不知什么原因未能刻印成书,却把它让给了独山莫绳孙。莫也是个搜访异本的藏书家,他把《游记》长期珍藏在他的影山草堂里,也始终未能刻印。后来,这部《游记》稿本辗转到了浙江湖州南浔镇喜嘉业堂藏书楼。这是楼主刘承干为扩充藏书,向江浙等地十多家藏书家收购古籍时无意中得到的。刘见了书稿,视为善本,一直收藏在鹧鸪溪畔的书楼里。新中国成立后,刘承干把书楼捐赠给国家,《游记》稿本也随之转到了北京图书馆。直到七十年代,一批“徐学”研究者重新整理出版《徐霞客游记》,才在善本特藏部发现了这部辘转大江南北、历时三百余载、数易书主的《游记》稿本,这不能不说是民间藏书家的功劳。 《游记》在藏书家们长期保存和传抄中,还做了大量校订、增补和梓印、刊行等工作。今天还有两部珍藏在北京图书馆善本特藏部的《游记》抄本,就是经藏书家们考证,充实的稿本。第一部系江阴人杨明时抄录、编订的《游记》稿本。杨为康熙进士,曾任云贵总督,当过吏部尚书。他也著书立说,曾纂《周易折中》、《性理情义》等,乾隆时入召教授皇子,是个大学者。康熙四十八年(1707年),他从外舅那里获得了《游记》稿本,亲手誊抄了一部,写了“序言”。不及,又得到了一部经文禄堂赵季方、广东番禺蔡乃煌、京师广东学堂等收藏过的稿本。第二年,杨明时按江阴友人所藏《游记》原本,对手头稿本进行了校勘、考订。经过“订其异同,考其缺失”,对传抄中的谬误或同“实境不符,文意不协”之处,均加以改正,然后又一次誊抄了一部,并再次撰写了“序言”。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徐霞客的族孙徐镇正式梓印的木刻本《游记》,就是以杨明时稿本为基础的。因此,经杨校勘的《游记》,是目前留传下来内容完整、正确,学术价值较高的早期稿本。
㈤ 为什么说徐霞客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旅行家
《徐霞客游记》是一则以日记体为主的地理著作,明末地理学家徐霞客经过34年旅行,写有天台山、雁荡山、黄山、庐山等名山游记17篇和《浙游日记》、《江右游日记》、《楚游日记》、《粤西游日记》、《黔游日记》、《滇游日记》等著作,除佚散者外,遗有60余万字游记资料,死后由他人整理成《徐霞客游记》。世传本有10卷、12卷、20卷等数种,主要按日记述作者1613~1639年间旅行观察所得,对地理、水文、地质、植物等现象,均作了详细记录,在地理学和文学上卓有重要的价值。
在地理学上的重要成就有:
(1)喀斯特地区的类型分布和各地区间的差异,尤其是喀斯特洞穴的特征、类型及成因,有详细的考察和科学的记述。仅在中国广西、贵州、云南3省区,他亲自探查过的洞穴便有270多个,且一般都有方向、高度、宽度和深度的具体记载。并初步论述其成因,指出一些岩洞是水的机械侵蚀造成,钟乳石是含钙质的水滴蒸发后逐渐凝聚而成等。他是中国和世界广泛考察喀斯特地貌的卓越先驱。
(2)纠正了文献记载的关于中国水道源流的一些错误。如否定自《尚书·禹贡》以来流行1000多年的“岷山导江”旧说,肯定金沙江是长江上源。正确指出河岸弯曲或岩岸近逼水流之处冲刷侵蚀厉害,河床坡度与侵蚀力的大小成正比等问题。对喷泉的发生和潜流作用的形成,也有科学的解释。
(3)观察记述了很多植物的生态品种,明确提出了地形、气温、风速对植物分布和开花早晚的各种影响。
(4)调查了云南腾冲打鹰山的火山遗迹,科学地记录与解释了火山喷发出来的红色浮石的质地及成因;对地热现象的详细描述在中国也是最早的;对所到之处的人文地理情况,包括各地的经济、交通、城镇聚落、少数民族和风土文物等,也作了不少精彩的记述。 他在中国古代地理学史上超越前人的贡献,特别是关于喀斯特地貌的详细记述和探索,居于当时世界的先进水平。
㈥ 徐霞客是哪个朝代的人
1、徐霞客,明朝人,名弘祖,字振之,号霞客;
2、徐霞客简介
著名的地版理学权家、旅行家,中国地理名著《徐霞客游记》的作者。被称为“千古奇人”。其一生志在四方,不避风雨虎狼,与长风云雾为伴,以野果充饥,以清泉解渴。足迹遍历北京、河北、山东、河南、江苏、浙江、福建、山西、江西、湖南、广西、云南、贵州等16省,所到之处,探幽寻秘,并记有游记,记录观察到的各种现象、人文、地理、动植物等状况。
3、《徐霞客游记》
《徐霞客游记》以日记体为主的中国地理名著。明末徐弘祖经30多年旅行,写有天台山、雁荡山、黄山、庐山等名山游记17篇和《浙游日记》、《江右游日记》、《楚游日记》、《粤西游日记》、《黔游日记》、《滇游日记》等著作,除佚散者外,遗有60余万字游记资料。死后由他人整理成《徐霞客游记》。世传本有10卷、12卷、20卷等数种。主要按日记述作者1613~1639年间旅行观察所得,对地理、水文、地质、植物等现象,均作详细记录,在地理学和文学上卓有成就。
㈦ 徐霞客是我国什么代著名的旅行家和地理学家
明代,原名徐弘祖
㈧ 中国古代地理学家
一、郦道元(约466至472年—527年 ),字善长。范阳涿州(今河北涿州)人。北朝北魏地理学家,散文家。曾任御史中尉,北中郎将,冀州长史,鲁阳郡太守,东荆州刺史,河南尹,关右大使。郦道元年少时博览奇书,曾随父亲到山东访求水道,后又游历秦岭、淮河以北和长城以南广大地区,考察河道沟渠,搜集有关风土民情、历史故事、神话传说,撰《水经注》四十卷。文笔隽永,描写生动,既是一部内容丰富多彩的地理著作,也是一部优美的山水散文集。是我国游记文学开创者,对后世游记散文发展影响颇大。另著《本志》十三篇及《七聘》等文,但均已失传。
二、沈括(1031年—1095年),字存中,号梦溪丈人。浙江杭州钱塘县人,北宋政治家、地理学家、科学家。沈括出身于仕宦之家,幼年随父宦游各地。嘉佑八年(1063年),进士及第,授扬州司理参军。神宗时参与熙宁变法,受王安石器重,历任太子中允、检正中书刑房、提举司天监、史馆检讨、三司使等。元丰三年(1080年),沈括出知延州,兼任鄜延路经略安抚使,驻守边境,抵御西夏,后因永乐城之战牵连被贬。晚年移居润州,隐居梦溪园。沈括一生致志于科学研究,在众多学科领域都有很深的造诣和卓越的成就,被誉为“中国整部科学史中最卓越的人物”,其名作《梦溪笔谈》,内容丰富,集前代科学成就之大成,在世界文化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
三、徐霞客
徐霞客(1586年—1641年),名弘祖,字振之,号霞客。明南直隶江阴(今江苏江阴市)人。明地理学家、旅行家和文学家,地理名著《徐霞客游记》的作者,被称为“千古奇人”。徐霞客一生志在四方,足迹遍及今二十一个省、市、自治区。“达人所之未达,探人所之未知”,所到之处,探幽寻秘,并记有游记,记录观察到的各种现象、人文、地理、动植物等状况。他经三十年考察撰成的六十万字《徐霞客游记》,开辟了地理学上系统观察自然、描述自然的新方向,既是系统考察祖国地貌地质的地理名著,又是描绘华夏风景资源的旅游巨篇,还是文字优美的文学佳作,在国内外具有深远的影响。
四、裴秀
(223年—271年),字季彦,魏晋河东闻喜(今山西闻喜县)人。我国历史上杰出的地图学家。李约瑟称裴秀为“中国科学制图学之父”,与古希腊地图学家托勒密齐名。
㈨ 徐霞客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地理学家你还知道那些他的故事
滴的雨点打到窗玻璃上,发出有节奏的“嘀嘀嗒嗒”的声音.哎呀,糟糕!真专是天有不测风云!不由得后悔属起早上没有听妈妈的话把伞带上了.我这才想到问题的严重性,爸爸在单位加班,妈妈又生病了,都不可能跑来接我呀!怎么办?看来只好冒着雨回去了.想着想着,下课铃声响了,我慢吞吞地收拾好书包.走到窗口
㈩ 徐霞客游记是哪个朝代地理学家徐霞客所著
此书是明代后期的作品,作者徐霞客应该说是一位伟大的旅行家,在交通条件如此恶版劣的古代权、克服重重困难走遍天下,为我们留下了当时那些壮美风光和地理奇观的最早面貌,是一部独一无二的地理奇书。但要说他是真正地理学家就不准确的,因为此书以游记为主,对一些自然现象的记录只是顺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