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地理人文 » 中国地理某某霞

中国地理某某霞

发布时间: 2021-02-24 00:33:16

Ⅰ 关于中国地理的短新闻100 条

五大淡水湖: 鄱阳湖、洞庭湖、太湖、洪泽湖、巢湖。
鄱阳湖是我国第一大淡水湖,位于江西省,面积3960平方公里,湖的西北是避署胜地庐山。
洞庭湖是我国第二大淡水湖,位于湖南省,面积2740平方公里,在岳阳楼上可以俯瞰洞庭湖的景色。
太湖位于江苏省,面积2338平方公里,在无锡市太湖边有许多著名的旅游景点。
洪泽湖位于江苏省,面积1851平方公里。
巢湖位于安徽省,面积753平方公里。
淡水湖是湖水含盐量较低的湖泊。中国的淡水湖主要分布在长江中下游平原、淮河下游和山东南部,这一地带的湖泊面积约占全国湖泊总面积的三分之一。中国主要的五大淡水湖都分布在这一地区。
鄱阳湖
鄱阳湖位于江西省北部、长江的南岸,是中国第一大淡水湖。在洪水位21.69米时,湖长170.0公里,平均宽度17.3公里,面积为2933平方公里,最大水深29.19米,平均水深5.1米,蓄水量149.6×108立方米。鄱阳湖湖水主要依赖地表径流和湖面降水补给,主要入湖河流有赣江、抚河、信江、饶河、修水等。
洞庭湖
洞庭湖位于湖南省北部的长江中游以南,为中国第二大淡水湖。它的面积在枯水期约有3100平方公里,洪水期为3900多平方公里,湖区总面积达18000平方公里。容积达一二百亿立方米。主要入湖河流有湘江、资水、沅水、澧水。
太湖
太湖位于江苏和浙江两省交界处,长江三角洲的南部。是中国东部近海地区最大的湖泊,也是中国的第三大淡水湖。湖区总面积约为3100平方公里,水域面积约为2420平方公里。流入太湖的河流主要有东茹溪等。
洪泽湖
洪泽湖位于江苏省洪泽县西部淮河中游的冲积平原上,是中国第四大淡水湖。洪泽湖是一个浅水型湖泊,水深一般在4米以内,最大水深5.5米。湖区总面积为2069平方公里。湖水的来源,除大气降水外,主要靠河流来水。流入洪泽湖的河流有淮河、濉河、汴河和安河等。
巢湖
巢湖位于安徽省江淮丘陵中部,是中国第五大淡水湖。总面积为753平方公里。其源头起自英、霍二山,主要入湖河流有丰乐河、杭埠河、兆河等。

Ⅱ 关于介绍中国地理的书

主推:来
《中国自国家人文地理
《中国地理网络》
还有:
《失落的文明》《地球之谜》《地球之最》《世界100自然奇景》
《世界100文明奇迹》《全球最美的100度假天堂》
《全球最美的100魅力古城》《全球最美的100个地方》
《环球国家地理精华》《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精华》
《全球最神秘的100探险地》《全球最美的100国家公园》
《全球最美的100浪漫之城》《全球最美的100人类奇观》
《人生要去的100个地方》《全球最美的100世外桃源》
《选美地球排行榜》

《欧洲环球国家地理》《非洲·美洲·两极环球国家地理》
《亚洲·大洋洲环球国家地理》《全球最美的地方精华特辑狂野非洲》
《全球最美的地方精华特辑走遍美国》

《中国最美的100个地方》《中国最美的100风情小镇》
《中国国家地理精华》《华北·华东中国国家地理》
《中南·西南中国国家地理》《东北·西北·港澳台中国国家地理》
《中国最美的地方西藏特辑》《中国最美的地方云南特辑》
《中国最美的地方精华特辑游遍台湾》《中国最美的100度假天堂》
《选美中国排行榜》《人生要去的100个地方中国篇》

Ⅲ 给我概括一下中国的地理,地图

我国领土辽阔广大,总面积约960万平方千米,仅次于俄罗斯、加拿大,居世界第3位,第四回位为美国。差不多同整个欧答洲面积相等。我国领土的四端为:最东端在黑龙江和乌苏里江的主航道中心线的相交处(135ºE多),最西端在帕米尔高原附近(73ºE),东西跨经度60多度,东西相距约5000千米,最南端在曾母暗沙(4ºN)、最北端在漠河以北黑龙江主航道的中心线上(53ºN)多,南北跨纬度约50度,南北相距约5500千米。

Ⅳ 100个中国地理之最

世界海拔最高的洲——南极洲,平均高度海拔2 350m;海拔最低的洲——欧洲,平均海拔版300m;面权积最大的洲——亚洲,面积4 400万km2;面积最小的洲——大洋洲,900万km2。

世界面积最大的洋——太平洋(18000万平方千米)

世界最高大的山脉——喜马拉雅山脉,最高峰珠穆朗玛峰海拔8848m,是地球之巅,“世界屋脊”;
最长的山脉——南美安第斯山,被称为“南美洲的脊梁”,南北纵长9000km。

Ⅳ 中国地理知识界的名人有哪些

只说下近现代的吧,竺可桢、谭其骧、侯仁之、黄秉维、任美锷、吴传钧、陆大道、顾朝林、傅伯杰、刘彦随等等。

Ⅵ 中国地理名著

古代:《禹贡》、《汉书地理志》、《水经注》、《水经注疏》、《元和郡县图志》,《徐霞客游记》
现代:《中国地理网络》

Ⅶ 中国地理的顺口溜

91、中国领土范围
西起帕米尔高原,东止太平洋西岸;
北连蒙古大戈壁,南海之南赤道边。
面积九百六十万,世界列位居第三。
92、中国领土四极①
东极:黑熊岛上乌苏镇,
北极:黑龙江心主航道,
西极:葱岭中峰号屋脊,
南极:曾母暗沙南群岛②。
①以东极为起点,逆时针方向记忆。
②南群岛,南沙群岛。
93、中国疆界
海疆一万有八千,辽冀鲁苏自北连。
浙闽粤桂成一线。陆界二万二千里,
滇藏新陇比邻居,内蒙黑吉紧相依。
94、中国行政区划
东北三省纬度高,自北向南黑吉辽。
华北山西和内蒙,京津两市河北抱。
华东七省有沪市,三江鲁皖闽台岛①。
中南五省又一区,海南粤桂湘鄂豫。
西南三省加一区,云贵川藏是高地。
西北两区和三省,陕甘青宁新疆区。
①三江,指江苏,浙江和江西。
95、全国各省、自治区和直辖市①
两湖两广两河山②,五江云贵福吉安③;
四西二宁青甘陕④,还有内台北上天⑤。
①该篇为周恩来总理所作,题目是编者加的。注意在记忆时还应补上海南省。
②本句指湖南、湖北、广东、广西、河南、河北、山东、山西、。
③本句指江苏、江西、浙江,黑龙江、新疆、(谐音)、云南、贵州、福建、吉林、安徽。
④本句指四川、西藏、宁夏、辽宁、青海、甘肃、陕西。
⑤本句指内蒙、台湾、北京、上海、天津。
96、我国省、自治区、直辖市相邻关系①
青甘新藏川,桂粤湘黔滇;
皖浙苏鲁豫,鄂赣接西南:
内冀辽吉黑,宁陕晋相连;
还有京津沪,福建和台湾。
①本歌诀先确定青、桂、皖、内蒙古四点,然后与其相邻省区按从正东开始,逆时针旋转的顺序排列。另外,记住京、津、沪、闽、台的位置就行了。
97、省区的简称①
春秋有鲁晋,分界一重山。
山东鲁国地,山西晋国田。
冀州位河北,蜀郡在四川。
湖南有湘水,甘肃有陇山。
①省区的简称多为古国、古城、山河的名称 98、我国人口和民族
人口世最多,十三亿突破;
计划生育是,我国基本策。
民族五十六,平等团结歌;
少数民族中,百万十五个。
华侨港澳胞,广东福建多;
世界各地有,心心怀祖国。
99、我国地势
西高东部低,地势呈阶梯;
阶梯分有三:青藏高原一,
大太巫雪山,东三西二级。
海风入内陆,东流河源西。
100、我国地形
地形五大种,分布交错综;
山地高平原,盆地和丘陵。
西部多山地,山盆两相间。
山有世界最,盆高世界奇。
中部高原多,南北连一体。
东部平原广,线丘分界域。
101、我国主要山脉
主要山脉拢,三大撇与横。
东西三大横,天阴山北耸;
昆仑山秦岭,南边是南岭,
三撇西首称,大太巫雪峰;
长白武夷中,台湾山脉东。
贺兰横断纵,祁阿属捺形;
喜横相连接,弧形山系成。
喜马拉雅山,基本属西东;
珠穆朗玛属。世界第一峰。
①本节选自王成功主编的《最新中学历史地理快速记忆》。
102、我国四大高原特征
(1)青藏高原
巍巍苍苍,冰峰千丈,
百里悬河;山川相间,
远看是山,近看是川。
(2)蒙古高原
坦荡荡,平沙无际;
天苍苍,野茫茫,
风吹草低,黄羊成帮。
(3)黄土高原
秃山黄丘,川梁相间;
沟谷纵横,地表破残;
黄土深厚,世界罕见。
(4)云贵高原
洼地罗列,山川相间;
溶岩地表,结构奇巧。
103、我国四大盆地
四川盆地述,周围高山矗;
成都平原阔,一把扇斜铺。
西北盆地三:塔准柴达木,
沙漠成大片,绿州均分布。
104、我国三大平原
我国平原三,东北首堪赞,
“沃野千里”平,稍高在中间;
华北第二川,开阔又平坦;
长江中下游,“水乡”河湖繁。
105、我国南北温差
领土面积广,南北跨度大;
冬季温差显,北棉南穿夹;
夏季普高温,南北差不大;
青藏东秦淮,零度等温划。
最寒在一月,高温七月夏。
106、我国降水和干湿地区
夏季多雨天,春季易干旱;
东南至两北,降水呈递减。
年降水量变,南小西北显;
八百等降线,秦淮藏东南①。
干湿地区言,降水蒸发联;
湿润八百南,二百西干旱;
半湿与半干,四百分界线;
长白小兴安②,亦属湿润焉。
①秦淮藏东南,秦岭一淮河至西藏东南边缘一线。
②长白小兴安,长白山、小兴安岭地区。
107、大陆风向与温度、湿度的关系
东风多湿西风干,南风吹暖北风寒;
东南风吹湿多温,西北风来干又寒。
108、我国四季气候特点
(1)春季
风和日暖,少雨天干;
飞沙扬尘,气象万千。
(2)夏季
烈日当头,风云多变;
高温重湿,阴雨连绵。
(3)秋季
秋风送爽,天高云淡;
雨过天凉,霜雾多见。
(4)冬季
朔风怒号,万里雪飘;
寒海滚滚,地冻坚牢。
109、我国气候主要特征
大陆季风强,影响区域广;
年际变化大,雨热同期旺。
第二特征有,复杂又多样。
地形千百态,气候受影响。
110、灾难性天气对农业的影响
春季最害倒春寒,各种秧苗难保全。
北方春旱难播种,南方伏旱摘秧难。
夏季台风多成灾,房倒屋塌粮减产。
若遇寒潮霜冻早,庄稼未熟已枯干。
111、我国主要河流①
河流众多丰水量,水能巨大世界响。
外流江河分三路,大多东入太平洋。
黄河含沙世界首,综合治理日加强;
华北海河短而广,五大水系扇形张;
淮河皖苏流域广,东入黄海南入江。
亚洲第一长江长,“黄金水道”多河港;
东北边境黑龙江,支流松花江通航;
华南珠江大流量,主干西江船来往;
横断山区巨能藏,最大河流澜沧江。
西藏雅鲁藏布江,水丰南入印度洋。
京杭运河南通航,世界人工河最长。
西北额尔齐斯河,唯一注入北冰洋。
此外闽江与钱塘,位于福建和浙江
112、我国河流的一般特征
河流主特征,众多水量丰;
水能蕴藏大,世界第一称;
内外流域分,大阴贺祁东。
水文变化南北同,枯水期为春与冬。
夏秋两季是汛期,天气多雨需防洪。
南水常流北水冻,北水浑浊南水清。
西北河流多内陆,断流季节是春冬。
113、长江概况
滔滔入东海,涓涓青藏源;
全长六千三,流域百八万;
亚洲第一河,世界位居三。
上中下游分,宜昌湖口断。
十大政区过,青蜀藏与滇;
中游鄂湘赣,下游苏沪皖,
金沙经横断①,虎跳峡云南;
上游落差大,龚嘴站四川;
瞿巫西三峡②,电站正在建。
葛洲坝枢纽,长江水横拦。
中游江面宽,“九曲回肠”弯;
洞庭鄱阳湖,沅湘汉江赣;
支流南北布,汛期易排险。
下游阔又深,江口与海连。
自古航运重,“黄金水道”赞。
①金沙,金沙江。横断,横断山区。
②瞿巫西三峡,指瞿塘峡、巫峡、西陵峡。
114、黄河概况
源于巴颜喀拉山,东流注入渤海湾;
流经青蜀陇和宁,内蒙晋陕豫东山①。
第二长河五千五,河口孟津分段三;
上游一二阶梯过,龙羊青铜峡水电;
中游河水多泥沙,支流汾渭三门峡;
下游“悬河”遇洪险,引黄淤灌措施佳。
①东山,山东省的倒称。
115、黄河治理办法
自古黄河称三“善”,善淤善决善搬迁。
如果要把黄河治,三游方法不一般;
上修水库调水量,中保水土是关键
下游固堤分洪流,淤灌也能夺高产。
116、东北三省
(1)地理概况
东北三大省,黑吉辽简称。
黑北漠河镇,“极村”“不夜城”。
地形之特征,外山平原中。
大小兴安岭,西北“人字形。
东部长白山,天池绮丽景。
东北大平原,松辽三组成①。
肥厚耕地阔,“沃野千里”平。
(2)气候与农业
气候之特征,冬长又寒冷;
河冰坚且厚,航运半年通。
积雪和冻土,水丰好墒情。
夏季短且暖,七八月为盛。
农作物玉米,大豆最著名;
春小麦甜菜,苹果产辽东。
一年一熟主,农业基地重。
(3)自然资源
木材基地重,长白兴安岭;
红松木优质,落叶松有名。
貂皮鹿茸参,东北“三宝”称。
东北之水库,最大松花湖。
河流流量大,水能亦丰富;
白山水电站,丰满须记住。
本区矿产多种,石油煤铁为重。
辽河吉林油田,最重须记大庆;
鞍山本溪铁矿,阜鸡鹤煤著名②;
露天采煤抚顺,矿产综合利用。
(4)城市、工业、交通
东北三大省,工业类型重。
哈尔滨机电,长春“汽车城”;
沈阳属机械,鞍钢最著名。
铁路稠密网,骨架“丁”字形;
哈尔滨沈阳,南北枢纽重。
大连不冻港,航线八方通。
①松辽,松辽平原。三,三江平原。
②阜,阜新。鸡,鸡西。鹤,鹤岗
117、黄河中下游五省二市
(1)地理概况
黄河中下游,文明发祥地;
陕晋豫和鲁,京津二市冀。
地形之特征,太行分东西:
平原丘陵东,西高原山地,
高原黄土厚,广布世第一;
秦岭大断崖,西岳华山立。
华北平原阔,黄海淮冲积;
半岛丘陵广,东岳泰山屹。
(2)气候与农业
位居暖温带,农业生产利。
夏季长高温,棉花豫鲁冀;
渭原和汾谷,①二地棉区亦。
粮食冬小麦,高梁谷玉米;
陕南亚热带,水稻种植宜。
春季和初夏,干旱是问题;
农业需灌溉,节用要合理。
(3)矿产和工业
本区煤矿赞,山西首先谈:
大同与阳泉,太原并西山;
平朔露天矿,神府正兴建。
开滦位河北,河南平顶山;
枣庄兖州鲁,京西亦堪赞。
油田亦重要,南阳在河南;
胜利山东省,中原豫鲁兼;
华北分两片,任丘大港焉。
靠近产棉区,棉纺工业繁:
京津和青岛,石郑洛西咸②。
(4)城市和交通
铁路通全国,北京中心站;
京包哈沪广,四大主干线;
石太德胶济,陇海同蒲连;
山西煤外走,大秦运输繁。
首都北京位,永定冲积扇③;
文化享盛名,工业高精尖。
天津直辖市,港津塘新三;
海盐化工重,引滦入津赞。
西安开封洛,古都添新颜。
①渭原,渭河平原。汾谷,汾河谷地。
②石郑洛西咸,石家庄、郑州、洛阳、西安和咸阳。
③永定,永定河。
118、长江中下游六省一市
(1)地理概况
长江中下游,秦淮南岭间。
六省一市记,湘鄂赣和皖,
江苏浙江沪,沿江多平原;
河汊纵横错,湖荡星罗繁。
江口崇明岛,第三大岛焉。
丘陵和山地,广布长江南;
江南丘岭著,井庐黄衡山①。
淮河综合治,灾域产粮棉。
(2)气候与农业等
气候亚热带,温润地区属;
冬温零度上,一年二、三熟。
梅雨春夏间,伏旱七月八。
红壤宜茶园,油茶和杉木。
平原面积阔,河网又密布;
水田种水稻,小麦亦兼顾。
棉花与油菜,太湖“丝绸府”。
淡水鱼产区,湖北和江苏。
(3)矿产
矿产有多种,有色金属丰:
大冶与铜陵,德兴盛产铜;
大余锡矿山,钨锑各闻名;
两淮徐州煤②,鄂磷湖南锰;
马鞍山大冶,武马铁矿供③。
(4)工业、交通和城市
长江三角洲,工业区最重;
沪宁苏无常④,南通工业城;
秦山核电站,苏绣杭锦名。
中游分三区,鄂西武湘中⑤。
“黄金水道”赞,长江干流称;
支流湘赣汉,运河南北通。
铁路交通网,干线须记清。
东西有三条;汉丹和海陇⑥;
上海至贵阳,杭株枢纽中。
京沪广焦柳⑦,南北干线纵。
江苏连云港,宁波浙江省。
南京金陵宁,历史称名城;
革命烈士墓,紫金中山陵。
武汉鄂省府,钢铁享盛名;
铁路枢纽地,“九省通衢”称。
上海长江口,全国最大城;
陆海江航运,交通工业重。
苏州园林美,杭州山水胜。
①井庐黄衡山,井冈山、庐山、黄山、衡山。
②两淮,淮南和淮北。
③武马,武汉和马鞍山钢铁工业。
④苏无常,苏州、无锡和常州。
⑤武,武汉。
⑥海陇,陇海线的倒称。
⑦京沪广,京沪线和京广线
119、南部沿海地区
(1)地理概况
南部沿海省,闽台粤和琼;
壮族自治区,广西府南宁。
曾母暗沙岛,南疆为国境,
香港和澳门,世纪末还中。
地形丘陵山,陵低分布广;
武云五和台①,东北西南向。
越都萌骑庾②,南岭分水忙。
平原台湾西,三角洲珠江。
桂林甲天下,山水好风光。
南岛交通重③,资源在海洋。
(2)气候与河流
高温多雨地,台风常侵袭;
雨多流量大,河流长汛期。
珠闽两水系,珠江分三友;
东江新丰江,大化水电“西”④。
3)物产
主要农作物,水稻多两熟。
“基塘”三角洲,甘蔗最突出。
水果种类多,荔枝名最著;
香蕉和柑橘,菠萝三大属。
(4)台湾
大陆之东南,台湾称宝岛。
日月潭景美,雨极火烧寮。
浊水溪最长,玉山峰最高。
山地樟脑著,平原种水稻;
“水果之乡”称,菠萝和香蕉。
金铜煤石油,矿产最富饶。
台北最大城,基隆高雄港。
居民两千万,我骨肉同胞;
两岸盼统一,分裂不能搞。(5)海南岛
第二岛海南,五指山最高;
作物属热带,经济是橡胶。
石油天然气,铁矿品位高。
海口为省会,经济特区搞。
旅游避寒地,三亚游客招

Ⅷ 中国地理的描述

第一天的仪式从傍晚时分开始,毕摩们扎制草鬼,将小猪血滴到草鬼上面以引诱鬼魂附身。毕摩念《驱鬼经》,主人与毕摩各抓住草鬼的一端,毕摩用刀子割断草绳,象征生者与鬼怪脱离关系。众人则将小猪放到篝火上烧去毛发,开膛破肚,砍成小块入锅,很快就做成了彝族特有的坨坨肉,加上玉米粑粑、荞面粑粑,盛出来放在地上,大家围成一圈分享,这就是当天的晚餐。三天之间我吃到了用鸡、猪、羊做成的各种坨坨肉。

整个夜晚,毕摩不停地念经,或众人合诵或轮流独诵,抑扬顿挫,苍凉有韵,音乐般动听,让我想起著名的“山鹰”、“彝人制造”等乐队。这些来自凉山的彝人组合,有的成员就出生于毕摩世家,他们的音乐才华一定和环境的熏陶有关。

深夜,在毕摩的诵经声中下起了雪,大凉山的冬夜越来越冷,我对听不懂的没完没了的诵经也渐觉乏味,睡觉去了。按规矩,在行毕的三天两夜里,主人和毕摩都需通宵达旦,不能睡觉。毕摩们虽然栖身棚中,但地上只铺了薄薄的干草,棚子没有四壁,棚内不能烤火,并不比露天暖和多少,不光熬夜还得受冻,做毕摩是件辛苦的差事。

仪式中最震撼人心的“报牲”场面出现在第三天,所谓“报牲”是将猪和羊打死后敬献给亡灵骑用、引路,一路享用。刘库家的祭牲不多,我在典补乡看到的另一场仪式,送走4代22位亡灵,来的子女亲戚也多,展示的祭牲有15头猪、8头羊,排成一线指向南方云南昭通一带,那是河水流去的方向,在彝族人的集体记忆里,也是祖先迁徙来的方向。

布列和底惹达铁

布列是我在刘库家的送灵仪式上认识的小毕摩,今年14岁,他跟随爸爸、爷爷一起前来作毕。布列是个可爱的孩子,可惜的是他会说的汉语实在有限,我们的交流并不顺畅。他总问我:“你肚子痛不痛?”我很纳闷:“你是在问我‘你肚子饿不饿’吧?”他不好意思地笑了。他担心我吃不惯当地的饭菜。

身为毕摩世家的大儿子,当毕摩对布列来说是一出生就注定的事情——毕摩就是这样一代一代传承下来的。做毕摩需要四方游毕,而像送灵这样的毕摩仪式一做就是三天三夜,和上学有冲突,所以布列从来没有上过学。作毕到深夜时,爷爷和爸爸还在忙碌,而布列已经倒在松针里睡着了。“学毕不是那么严格,我们行毕时将他带上,慢慢就会了。”布列的爷爷曲比吉日说。

Ⅸ 中国地理方面的古书有哪些

中国地理方面的古书有《汉书·地理志》、《水经注》、《梦溪笔谈》、《太平寰宇记》、《徐霞客游记》等等。

一、《汉书·地理志》

《汉书·地理志》包括上、下两分卷,是东汉班固新制的古代历史地理之杰作。

该书叙述汉以前的地理沿革,着重写了《禹贡》九州和《周官》九州;接着叙述西汉的地理,以郡国为条,用本文加注的形式,依次写各郡国及其下属县、道、侯国的地理概况,诸如郡县的民户、人口,废置并分更名的历史,各项特产,都尉、铁官、盐官、工官等治所,山川湖泽,关塞要隘,名胜古迹,道路交通,等等。

二、《水经注》

《水经注》是古代中国地理名著,共四十卷。作者是北魏晚期的郦道元。

该书所记大小河流有1252条,所记湖泊、沼泽500余处,泉水和井等地下水近300处,伏流有30余处,瀑布60多处,各种自然灾害有水灾、旱灾、风灾、蝗灾、地震等,记载的水灾共30多次,地震有近20次。

记各种地貌,高地有山、岳、峰、岭、坂、冈、丘、阜、崮、障、峰、矶、原等,低地有川、野、沃野、平川、平原、原隰等,仅山岳、丘阜地名就有近2000处,喀斯特地貌方面所记洞穴达70余处,植物地理方面记载的植物品种多达140余种,动物地理方面记载的动物种类超过100种。

三、《梦溪笔谈》

《梦溪笔谈》,是一部涉及古代中国自然科学、工艺技术及历史地理的综合性笔记体著作。成书于北宋,作者是北宋科学家、政治家沈括。

全书有十七目,凡609条。内容涉及天文、数学、物理、地理、化学、生物等各个门类学科,其价值非凡。

四、《太平寰宇记》

《太平寰宇记》是古代中国地理志史,记述了宋朝的疆域版图。广泛引用历代史书、地志、文集、碑刻、诗赋以至仙佛杂记等,计约二百种,且多注明出处,保留了大量珍贵的史料。

《太平寰宇记》作者为北宋地理学家、文学家乐史。《太平寰宇记》撰于宋太宗太平兴国年间(976~983)。

五、《徐霞客游记》

《徐霞客游记》是明代地理学家徐霞客创作的一部散文游记,在原稿的基础之上,王忠纫手校、季梦良续成稿本,成书于崇祯十五年(1642年)。

《徐霞客游记》是系统考察中国地貌地质的开山之作,同时也描绘了中国大好河山的风景资源,此外优美的文字也使之成为文学佳作,在地理学和文学上都有着重要的价值。

Ⅹ 急求一篇中国某一个著名旅游景点认识和感受的文章 1200——1500字之间,好的话 悬赏多 100分哦 亲

暑期黄山行有感
早就听到有关黄山的评价: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据说,这是明代旅行家、地理学家徐霞客在游遍了祖国的山山水水后得出的结论。在他的眼里,黄山集名山之长:泰山之雄伟,华山之险峻,衡山之烟云,庐山之飞瀑,雁荡之灵巧,峨眉之秀丽,黄山无不兼而有之。有“天下第一奇山”之称。黄山可以说无峰不石,无石不松,无松不奇,并以奇松、怪石、云海、温泉、冬雪绝著称于世。
有传说,自从盘古开天地,造就了黄山,由于其险峻,只有善于攀爬的金丝猴来游。过了若干年后,才来到了人。第一个来者是黄帝,黄山才命了名,这是黄山名称的由来。黄山群峰林立,黄山有72峰,或崔嵬雄浑,或峻峭秀丽,布局错落有致,浑然天成。以天都峰、莲花峰、光明顶三大主峰为中心向四周铺展,跌落为深壑幽谷,隆起成峰峦峭壁。

种种传说与评价,更加深了对黄山的向往。带着几分兴奋与好奇,乘着去宁波的机会,与朋友的友人一行十八人参加旅行团,专程从浙江宁波乘巴士长途跋涉来到安徽黄山,开始了三天的黄山观光之旅。
我们当天抵达后,我们先去漂流,晚上住在黄山脚下的云海楼酒店。第二天清晨,吃过早餐,开始上山。先是乘旅行车沿盘山公路上行,当我们的客车在蜿蜒曲折的山路上盘旋前进,真佩服司机先生那熟练的驾术,看着满山的绿色苍翠的树木,感觉好极了,当我的耳朵时而感觉到了耳鸣,就知道已经在海拔几百米的高度了。从侧窗往远处眺望,云雾缭绕,仙境般的意境如今浮现在眼睛,幸福感顿然而生。远处的山峦,雄伟壮观;妖娆的云雾,变幻莫测;无数的奇松怪石,千姿百态,美不胜收。我俯视,我眺望,我环视,我定睛,此刻就感觉到眼睛不够用的了。不知不觉已经到达黄山口,我们再乘坐缆车上山。上了缆车,才觉得生命的微薄,第一次体会到了自己的渺小。我们在缆车上好像飞起来一样,耳膜涨了起来,心跳也加快了,一会飞到云里,白茫茫的一片什么也看不见,一会飞出来,映入眼前的一座座山峰环绕,个个相连,奇峰罗列形态各异;云在半山腰环绕,树立于山峦间,能俯视看到远处的云层。一路往上欣赏黄山的美景,只感觉身在仙景中。

上山时,天气晴朗,但是过了遂道能见度并不很好,天空中似有一层淡淡的薄雾,远处起伏的山峦背景衬着些灰色,景物不够清晰真可见。当时,在电视中看到过黄山的云海,虚无缥缈,很壮观,很有些仙境的感觉。听导游说运气好的话可以看见云海,但云海必须在一定的温度、湿度条件才能形成,一年中没有几次。我们没有赶上,很遗憾。下了缆车映入眼帘的是一幅幅如诗如画的人间美景。面对黄山大自然的杰作,令人称叹,大家以惊奇的目光注视它,欣赏它,不由得赞叹造物主的神奇!
黄山之美,是一种无法用语言来表述的意境之美,有着让人产生太多联想的人文之美;黄山之景时时变换,景色千变万化,稍纵即逝,每一分每一秒都不一样,令人目不暇接,眼花缭乱,此行只能大致的领略一下黄山的大美,因为它每一处都是景,我们的足迹实在太小无法全部覆盖。我们只能一步步朝着迎客松进军了。经过一番艰苦跋涉,终于来到了传说中的迎客松面前,仔细端详:它一侧的树枝伸出,如人伸出臂膀欢迎远道而来的客人,雍容大度,姿态优美,树干苍劲挺拔,无半丝娇柔,树支横空而生如铮铮铁骨,绿得发黑的松针如钢丝扎成,树龄据说越千年。是黄山的标志性景观。登黄山不来迎客松留影是没真正来过黄山,所以慕名而来的人真是不少,都在排着队和它合影,真可谓人山人海。迎客松旁一块巨石,因状若雄狮盘坐,称为狮石。石上镌满“一览众山小”,“观止”等石刻。和迎客松合影后,我们又向黄山的最高处峰——莲花峰进发了。
人越往高处走,心情越激动,我们一路向山上行,山道上与我们擦肩而过的挑夫让我深受感动,他们挑着粗重的钢管;有的挑着成捆饮料;有的挑着换洗的被褥或蔬菜、水果;有的背着硕大的石雕和水泥,他们大都显得很瘦弱,那沉重的担子让他们步子很慢,可每一步都那样的坚实,多年的辛劳让他们表情木然,似乎身边一切都置之度外了,休息的时候,手中的一根短木杆就架在挑子中间,担起时,这木杆又从另一个肩膀伸到扁担中间,让双肩都分担重物,与我们行进的速度还不相上下,确实让人佩服。
一路拍照一路攀登,开始还能快步或一步两个台阶,慢慢的,每走一个台阶都很是吃力了,还好天公作美,山上温度只有16至21度,山上的风极清凉,如同沐浴在清澈的溪水中。不知不觉到了莲山峰交汇处,莲花峰是黄山最高的山峰之一,海拔1864米。我们这一行是由五个家庭成员组团的,每个家庭成员中都有老有少,加上莲花峰地势险峻,我们就分成了二队。胆子大的爬莲花峰,妇孺和小朋友就改道而行,相约莲花亭汇合。由于平时缺少锻炼,看到深不见底的悬崖峭壁就发颤,所以就不跟大队登莲花峰了。与他们分道扬镳后,我们一路说说笑笑地走着,在谈笑间一边欣赏着黄山的奇峰怪石;其形态可谓千奇百怪,令人叫绝。似人似物,似鸟似兽,情态各异,形象逼真。留下深刻印象的怪石有孔雀戏莲花、犀牛望月、仙人指路等。神奇的大自然,鬼斧神工,造就了令人遐思无限,想象无穷的奇峰、奇石,为黄山增添了无穷的魅力。
我们穿过小心坡、走过幸福桥来到莲花亭,小小的莲花成了游客最集中的地方。这地方有小卖部,有茶水食品出售,在莲花亭上渐渐感觉寒冷,还好上山时备了防寒衣服,这时候可以有用处了。在此可观佳景有“龟蛇二相守梯”两块天生巧石,一如灵龟,一似长蛇,分守左右,维妙维肖。在莲花亭我们汇合后又要出发了,下一目标是到天海,这一段最难走的地方就是百步云梯和一线天。百百步云梯一百八十多级,立于云雾之间,如若连接天地之梯,是最险处坡度。我把它称为:天梯。从天梯下过去,不免会心惊肉跳。大约走了四十分钟我们就来到一线天,这里已经站了长龙,上面的人正在艰难地往上爬。一线天有一道两壁夹成的狭长石巷,宽处不过2米,中间盘道有80多级,窄处仅半米只能容一人通过,非常之险峻。不过两边石壁和护栏,可以保证游客的安全。人行其中,仰望长空,蓝天仅存一线,我们爬上一线天登上鳌鱼峰峰顶,鳌鱼峰顶有邹鲁手书的“大块文章”石刻,不过文章的章字下面写错了。导游解说是是故意的。下了鳌鱼峰到天海路上要经过当年黄帝在黄山炼药时所用的晒药台。到了天海,可以好好的休息一下了,我们在这里吃饱喝足之后一小时后再登宿光明顶。
约摸四十五分钟的光景,我们登上了光明顶,光明顶是黄山第二高峰,海拔1860米。上光明顶的山路相对平缓,无需耗太多体力,从天海到光明顶这一路上基本无风景可观,到达光明顶基本上就玩遍了。光明顶的视野相当开阔,让人感觉不到这里是峰顶,而是一个大天台,任何季节和时辰,这里都是黄山光线最好的地方。光明顶最醒目的标志就是气象台的那个巨大白色圆球,几乎在黄山任何的峰顶都可以看得到。听导游讲,这里是黄山的南北交界处,以北为北海,以南为前海,此处则为天海。这时我们真正到了黄山腹地。光明顶上人潮汹涌,我们找到一处空档,站在光明顶上,极目四望,氤氲云烟,钟灵毓秀,美不胜收,苍松翠柏,葱葱茏茏;诸峰竞秀,高耸入云,各具情态。
从光明顶下来,我们顺着山道下山,所谓:上山容易下山难。加上刚下完一场倾盆大雨,山道就更加难行了。我们穿行于山峦之间,随风飘移,时而上升,时而回旋,时而舒展,由而展现云海,云海妙在似海非海,非海似海,现身时,好像滔滔白浪,淹没时,深谷沟壑,只露出峰尖,像一座座岛在海中沉浮,转眼间,又波涛起伏,浪花飞溅。望着远处的群山,我不禁吟起杜甫的诗“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回来的路上,我们都回味着黄山的胜景。黄山它虽没有富丽堂皇的庙宇,也没有宏壮的禅院宫苑,全凭自己毫不雕饰的天姿国色吸引了成千上万的游客。难怪明代大旅行家徐霞客游罢黄山后,发出了“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的赞叹。

热点内容
鹿特丹港国家地理 发布:2021-03-15 14:26:00 浏览:571
地理八年级主要的气候类型 发布:2021-03-15 14:24:09 浏览:219
戴旭龙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发布:2021-03-15 14:19:37 浏览:408
地理因素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发布:2021-03-15 14:18:30 浏览: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发布:2021-03-15 14:16:36 浏览:425
工地质检具体干些什么 发布:2021-03-15 14:15:00 浏览:4
东南大学工程地质考试卷 发布:2021-03-15 14:13:41 浏览:840
中国地质大学自动取票机 发布:2021-03-15 14:13:15 浏览:779
曾文武汉地质大学 发布:2021-03-15 14:11:33 浏览:563
中国冶金地质总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网 发布:2021-03-15 14:10:10 浏览: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