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地理人文 » 中国地理五带划分

中国地理五带划分

发布时间: 2021-02-23 17:47:16

㈠ 地理上的五带是按纬度划分的吗

以回归线度数:23°26′ , 极圈度数:66°34′来划分,热带分布在南北回归线专之间,温属带分布在回归线至极圈之间,寒带分布在极圈至90°之间
北回归线的纬度:23°26′N,北极圈的纬度:66°34′N,南回归线的纬度:23°26′S,南极圈的纬度:66°34′S。
热带分布在南北回归线之间,即23°26′N~23°26′S之间,北温带分布在北回归线至北极圈之间,即23°26′N~66°34′N之间,南温带分布在南回归线至南极圈之间,即23°26′S~66°34′S之间,北寒带分布在北极圈至90°北纬之间,即66°34′N~90°N之间。南寒带分布在南极圈至90°纬度之间,即66°34′N~90°N之间。
分为四种大气候类型。具体如下:
一、热带气候:
热带雨林气候
热带草原气候
热带季风气候
热带沙漠气候

二、温带气候:
亚热带季风和湿润气候
地中海气候
温带季风气候
温带海洋性气候
温带大陆性气候

三、寒带气候。

四、高原山地气候。

㈡ 中国五带的划分和世界上五带的划分有什么区别

呃,总的来说,一个是总的划分,一个是部分的划分,我国温度带的划分比世界温内度带的划分比起来容就详细些,像有些过渡带的温度带都有划分开来,比如说我国南部在世界五带中是温带,但是我国温度带划分里把南部划分为热带与亚热带等
亚热带也是气候概念,和五带无关,就象温带也有热带气候一样.
最冷月温度在0C以上为亚热带

㈢ 中国分为哪五带!

温度带分为热带、亚热带、暖温带、中温带、寒温带,其实还有一个终年寒冷的专青藏属高原区。


秦岭是我国热带与亚热带的分界线。


秦岭——淮河一线是亚热带与暖温带的分界线。


暖温带与中温带的分界线是长城一线。即400mm等降水线。


寒温带主要位于在黑龙江与内蒙古北部。


青藏高原区主要位于青藏高原与柴达木盆地。

㈣ 五带怎么划分

地球上的五个基本气候带是怎样划分的?它们各有什么特点?关于气候带的划分原则和方法,是随着气候学的发展历史而不断演进的。最早古希腊学者亚里斯多德曾以南、北回归线和南、北极圈为界,把地球上分为热带、南温带、北温带、南寒带和北寒带等五个气候带。它是完全按照天文因素,即太阳高度和昼夜长短,也就是根据地球表面各地获得太阳光热的多少来划分的。因此,这种分法通常称之为天文气候带。但它的名称是气候名称,可见天文五带是气候带的基础。另外,以回归线和极圈四条纬线划分的五带,都是一定的纬度地带,所以又可以说五带是纬度带。热带:在南、北回归线之间,这是地球上唯一阳光能够直射的地带,地面获得的太阳光热最多。热带地区气候终年炎热,四季和昼夜长短变化都不明显。寒带:南、北极圈以内的地区。北极圈以北的地区是北寒带,南极圈以南的地区是南寒带。寒带地区,太阳斜射得很厉害,一年中有一段时间是漫长的黑夜,因此,获得的太阳光热最小,故称寒带。这里气候终年寒冷,没有明显的四季变化,有极昼、极夜现象。温带:是南、北回归线和南、北极圈之间的广大地区。北回归线和北极圈之间为北温带,南回归线和南极圈之间为南温带。温带地区,地面阳光斜射,寒暖适中,得到的光热比热带少,但比寒带多;冬冷夏热,四季分明;夏季昼长夜短,冬季昼短夜长,昼夜长短变化明显。天文气候带没有考虑下垫面的性质和大气环流与洋流的热量输送,显然是不妥当的。而气候学上通常用等温线为划分气候带的界线,这叫温度带。早在1879年苏潘就提出以年平均气温20℃和最热月10℃等温线划分三个气候带。1953年发表的柯本气候分类法,以气温和降水两个气候要素为基础,并参照自然植被的分布,把全球分为五个气候带,即A热带,B干带,C温暖带,D冷温带和E极地带。以等温线作为划分气候的界线,比起天文气候带的划分来,前进了一步。

㈤ 五带如何划分各带有何特点

地球五带的划分、特征和成因
(1)地球五带 地球上的热带、南温带、北温带、南寒带和北寒带的总称.
五带是个天文气温带.所以,五带的划分只考虑天文因素,而不考虑地理因素.划分五带的天文因素是太阳高度和昼夜长短.因此,五带实质上是天文带.五带的划分,是根据两条天文线:回归线和极圈,即南北纬23°26′和66°34′两条线.前者是太阳回归运动的南北极限,为热带与温带的分界线;后者是极昼极夜的界线,是温带和寒带的分界线.这两条线之和为90°,具有互补性,取决于现代的黄赤交角值.
(2)各带的特征
热带:天文上的低纬地带,在南北纬23°26′之间,跨纬度46°52′,占地表面积的39.8%.有直射阳光,终年常夏无冬,昼夜长短变化小,白昼长为10时35分~13时25分.
温带:天文上的中纬地带,在南北纬23°26′与南北纬66°34′之间.南北温带各跨纬度43°08′,合占地表面积的51.9%.这里既无直射阳光,也无极昼极夜现象,四季分明,昼夜长短变化大,白昼长的变化幅度为2时50分到24时.
寒带:天文上的高纬地带,在南北纬66°34′到90°之间.南北寒带各跨纬度23°26′,二者合占地表面积的8.3%.太阳高度角小,终年无夏.有极昼极夜现象,其持续时间在极圈为一日,在两极为半年.
(3)五带的成因
五带的形成,是由于地球公转,公转时地轴与轨道面的铅垂线有23°26′的倾斜,而且倾斜方向不变,因而导致太阳直射点徘徊于南北纬23°26′之间.这样,一方面,世界各地(赤道除外)产生昼夜长短变化,在极圈内出现极昼极夜现象;另一方面,产生了气温高低变化,使气温从赤道向两极递减,这是太阳高度角从赤道向两极逐渐变小的结果,最后形成了地球五带.

㈥ 看看我国大部分地区位于五带中的哪一带

我国大部分地区位于北温带。

北温带的纬度位置在北纬66.5度到北纬23.5度,即北回归线回和北极圈之答间。包括亚洲、欧洲、北美洲的大部。北温带区域的四季变化明显,人口众多,终年受极地气团影响,虽然冬季表层水温较低,但盐度小,含氧量多,水汽团垂直交换强。

(6)中国地理五带划分扩展阅读:

中国的陆地面积主要位于北纬20--50度,其中心纬度约为北纬35度,基本上与中国的地理上的南北分界线秦岭--淮河线一致,在这条线以北为北方,这条线以南为南方,它也是我国一条重要的气候分界线。

由于我国领土辽阔、地形复杂、各地距海远近差异很大,形成了气候复杂多样的特点,如黑龙江省北部全年无夏,海南岛长夏无冬,淮河流域四季分明,云贵高原南部四季如春,青藏高原西部终年积雪,西北以及内陆地区夏热冬冷,日温差大。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北温带

㈦ 中国五带的划分图

从五带的划分看,我国大部分地区位于北温带,小部分位于热带,没有寒带.
故选:A.

㈧ 地理:人们划分五带的依据是

地球天文五带划分的依据是
有无太阳直射,有无几昼夜现象

五带:热带、北温专带、北寒带、南温带、南寒带。有太属阳直射的地区属热带,有几昼夜现象的地区属于寒带,温带即无太阳直射,也无几昼夜现象。

主要依据是地表接受热量的多少

㈨ 地理五带划分

南北回归线、南北极圈为界划分为热带、南北温带、南北寒带

热点内容
鹿特丹港国家地理 发布:2021-03-15 14:26:00 浏览:571
地理八年级主要的气候类型 发布:2021-03-15 14:24:09 浏览:219
戴旭龙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发布:2021-03-15 14:19:37 浏览:408
地理因素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发布:2021-03-15 14:18:30 浏览: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发布:2021-03-15 14:16:36 浏览:425
工地质检具体干些什么 发布:2021-03-15 14:15:00 浏览:4
东南大学工程地质考试卷 发布:2021-03-15 14:13:41 浏览:840
中国地质大学自动取票机 发布:2021-03-15 14:13:15 浏览:779
曾文武汉地质大学 发布:2021-03-15 14:11:33 浏览:563
中国冶金地质总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网 发布:2021-03-15 14:10:10 浏览: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