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地理人文 » 中国地历史上最早的地理

中国地历史上最早的地理

发布时间: 2021-02-23 16:12:06

『壹』 被李约瑟称之为中国历史上最早出现的自然地理考察著作的是

被李约瑟称之为中国历史上最早出现的自然地理考察著作的是:《尚书 ·回 禹贡》。

《尚书 · 禹贡》,开宗答明义:“禹别九州,随山濬(浚)川,任土作贡。”就是说大禹在调查了中国的九州大地的国土资源以后,分割了九州的地界,划分了土壤等级,依土地肥瘠制定贡献田赋等级的办法,所以称作《禹贡》。《禹贡》全文约1200字,由“九州”、“导山”、“导水”和“五服”4部分组成,它是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全部性区域志。

:完全没有问题,希望帮助到您。请及时点击采纳。

『贰』 中国历史上最早出现地理考察著作的是什么

中国历史上出现最早的自然地理考察著作是《尚书·禹贡》,是中国第一篇回区域地理著作。是答战国时魏国的人士托名大禹的著作,因而就以《禹贡》名篇。

这本书一共只有1193个字,但是在这本书里面却根据当时的自然地理山脉、河流为主要的标志,将国家分为了不同的9个区,并且对于这9个区中的每一个地方的山川,河流,植被,土壤以及风土人情,人文地理等方面都做了简要的记录。关于这本书的作者有传说是禹所做,但是实际的作者却并没有详细的记录。在该书中对于长江和黄河这两条区域沿岸的江河流域以及山脉记录是比较详细的,而其他河流的记录比较粗略。

这是撰著这篇《禹贡》的人士设想在当时诸侯称雄的局面统一之后所提出的治理国家的方案。

这是一个宏伟周密的方案,不与寻常相等,故托名大禹,企望能够得到实际的施行。

这篇《禹贡》以地理为径,分当时天下为九州,这是撰著者理想中的政治区划。

此外兼载山脉、河流、土壤、田地、物产、道路,以及各地的部落,无不详加论述。

『叁』 我国历史上最早的地理学著作是什么

我国历史上最来早的地理学著作是自《山海经》,其作为是中国一部记述古代志怪的古籍,大体上是战国中后期到汉代初中期的楚国或巴蜀人所作。此外,这也是一部荒诞不经的奇书。这部书的作者没有详细记录。

(3)中国地历史上最早的地理扩展阅读:

《山海经》具有非凡的文献价值,对中国古代历史,地理,文化,中外交通等的研究,均有参考,其中的矿物记录,更是世界上最早的有关文献。

最早提到《山海经》的是司马迁,其《史记·大宛列传》中说,《禹本纪》和《山海经》中的内容过于荒诞无稽,所以作史时不敢以为参考。并在《大宛列传》中指出《山海经》与当时现实地理不符。

『肆』 中国历史上最早出现的地理考察著作是哪本

最早的公认的应该是徐霞客所写的徐霞客游记。他游遍了祖国的大好河山。针对当地的地理植物动物矿场都有,比较明显的记得。

『伍』 中国最早出现地理是在什么地方

地理(来Geography),是世界或某一地自区的自然环境(山川、气候等)及社会要素的统称。“地理”一词最早见于中国《易经》。古代的地理学主要探索关于地球形状、大小有关的测量方法,或对已知的地区和国家进行描述

『陆』 中国历史上最早出现的自然地理考察著作

是《尚书·来禹贡》,自这是一篇区域地理著作,全书以自然地理实体为标志,将全国划分为9个区,并对每区的疆域、山脉、河流、植被、土壤、物产、贡赋、少数民族、交通自然和人文地理现象,作了简要的描述。

《禹贡》是中国古代名著,属于《尚书》(一作《书经》,简称《书》)中的一篇,其地理记载囊括了各地山川、地形、土壤、物产等情况。对其作者说法不一,王国维在《古史新证》中认为《禹贡》为周初人所作;

史念海在《论〈禹贡〉的著作时代》一文中,则据《禹贡》中有“南河”、“西河”之称,认定作者为魏国人;顾颉刚认为出自战国时秦国人之手;此外还有日本学者内藤虎次郎的战国末至汉初说。

(6)中国地历史上最早的地理扩展阅读

《禹贡》根据土壤的颜色和性状,将九州的土壤分为白壤、黑坟、赤埴坟、涂泥、青黎、黄壤、白坟、坟垆等类别,这是有一定分类价值的。

《禹贡》中专论山岳和河流的"导山"与"导水"两部分内容,是纯粹地理的内容,它们开创了中国关于区域地形的分部门研究的范例。"导"字被认为是"治理"的意思,以与禹治水的史迹相联系。

『柒』 被李约瑟称之为中国历史上最早出现的自然地理考察著作

被李约瑟称之为来中国历史上源最早出现的自然地理考察著作是《尚书·禹贡》。

《尚书·禹贡》是战国时魏国的人士托名大禹的著作,因而就以《禹贡》名篇。这是撰著这篇《禹贡》的人士设想在当时诸侯称雄的局面统一之后所提出的治理国家的方案。这是一个宏伟周密的方案,不与寻常相等,故托名大禹,企望能够得到实际的施行。

这篇《禹贡》以地理为径,分当时天下为九州,这是撰著者理想中的政治区划。此外兼载山脉、河流、土壤、田地、物产、道路,以及各地的部落,无不详加论列。

(7)中国地历史上最早的地理扩展阅读:

《禹贡》是在生产力水平不高、巫风盛行的历史条件下撰写的。它突破了早期著作中传播的许多神秘观念,比较朴实地记录了全国范围内各种地理现象,是中国早期区域地理研究的典范,成为《水经注》、《元和郡县图志》,以及唐、宋以来许多地理著作痒引的对象。也是今天研究中国历史地理的重要参考文献。

历代注释、考证《禹贡》的著作甚多,以清代胡渭的《禹贡锥指》和近人顾颉刚的《〈禹贡〉注释》最为重要。

『捌』 中国最早的地理学家是谁

郦道元引言:在抄中国地理袭史上,有一位著名的地理学家, 他一生勤于读书和著述,注有不可多得的古代地理学名著《水经注》。 郦道元,中国北魏地理学家。字善长,范阳涿州(今河北涿州市) 人。生年有皇兴三年(469)、延兴二年(472)之说, 但都缺乏可靠依据;卒于孝昌三年(527)。 他生于仕宦家庭,北魏太和十八年(494)出任尚书郎, 以后历任颍川太守、东荆州刺史、御史中尉等职, 孝昌三年任关右大使时,在阴盘驿(今陕西临潼附近) 为雍州刺史萧宝寅杀害。郦道元一生勤于读书和著述。《魏书》 卷八十九说:“道元好学,历览奇书。撰注《水经》四十卷,《 本志》十三篇,又为《七聘》及诸文,皆行于世。”但除《水经注》 外,其余著作都已亡佚。 《水经注》是郦道元为《水经》所作的注文。《水经》全书 1万余字,《唐六典·注》说其“引天下之水,百三十七”。《 水经》作者不详,其撰述年代历来说法不尽相同。《四库全书提要》 推论:“观其《涪水》条中,称广汉巳为广魏,则决非汉时;《 钟水》条中,称晋宁仍曰魏宁,则未及晋代。推文寻句, 大概三国时。”以后多数学者同意这种说法。

『玖』 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地图出现在什么时候(要真是的啊)

一、我国的地图学有悠久的历史,见之于记载的古地图很多,可惜大部分已经散佚。现存最早的地图,是1973年底在湖南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中发现的三幅绘在帛上的地图:一幅地形图、一幅驻军图和一幅城邑图。它们距今已有二千一百多年,不但是我国、也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以实测为基础绘制的地图。
二、这三幅图所示的方位都是上南下北、左东右西,与现在通用的地图正好相反。其中的地形图长宽各九十六厘米,绘有山脉、河流、居民点、道路等,已具备了现代地形图的基本内容。此图的地理范围相当于今广西全州灌阳以东,湖南新田、广东连县以西。经过量算,其主要部分的比例为一比十八万。图中主区包括当时的长沙国(诸侯国)南部,即今湘江上游、潇水流域、南岭、九崇山一带,图的精确度相当高。图中用闭合曲线。比较准确地表示了山脉的山体及延伸走向。对九嶷山的表示方法更有独创之处,除了用较粗的闭合曲线勾出山体外,又用细线画成鱼鳞状,层层重叠地表示峰峦起伏的特征,与现在的等高线画法相似。图上还比较准确地绘出大小河流三十多条,详细而明确地绘出了居民点八十多个。图上的河流、道路、居民点和山脉一样,均用统一符号表示。此外,此图已具有现代地图“主区详而邻区略”的特点。图的准确程度表明,它是以相当科学的测量方法为基础绘成的,其熟练的清绘笔法,说明制图水平也很高。
三、驻军图长九十八厘米、宽七十六厘米,以黑、红、蓝三色绘成,它所包括的范围是地形图的东南部分,比例较地形图约大一倍。它是一幅军事守备图,图中除绘有山脉、河流、道路、居民点外,还标注了九支驻军的布防、防区界线和指挥城堡等。驻军图反映了汉初长沙国驻防备战的军事情况,对研究西汉时代的作战思想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此图是我国、也是世界上目前发现的最早的军事地图。
四、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的地图,反映了我国古代相当高的地图测绘水平,是研究我国古代历史地理,尤其是研究西汉历史地理的珍贵资料。它们的发现,不但是我国地图学史上的一件大事,也为世界地图学史增添了光彩。

『拾』 中国最早的地理家是谁

郦道元

引言:在中国地理史上,有一位著名的地理学家,他一生勤于读书和著述,注有不可多得的古代地理学名著《水经注》。

郦道元,中国北魏地理学家。字善长,范阳涿州(今河北涿州市)人。生年有皇兴三年(469)、延兴二年(472)之说,但都缺乏可靠依据;卒于孝昌三年(527)。

他生于仕宦家庭,北魏太和十八年(494)出任尚书郎,以后历任颍川太守、东荆州刺史、御史中尉等职,孝昌三年任关右大使时,在阴盘驿(今陕西临潼附近)为雍州刺史萧宝寅杀害。郦道元一生勤于读书和著述。《魏书》卷八十九说:“道元好学,历览奇书。撰注《水经》四十卷,《本志》十三篇,又为《七聘》及诸文,皆行于世。”但除《水经注》外,其余著作都已亡佚。 《水经注》是郦道元为《水经》所作的注文。《水经》全书 1万余字,《唐六典·注》说其“引天下之水,百三十七”。《水经》作者不详,其撰述年代历来说法不尽相同。《四库全书提要》推论:“观其《涪水》条中,称广汉巳为广魏,则决非汉时;《钟水》条中,称晋宁仍曰魏宁,则未及晋代。推文寻句,大概三国时。”以后多数学者同意这种说法。

《水经注》40卷,全文超过《水经》20余倍。《唐六典》说引其枝流“一千二百五十二”,涉及的河流近于《水经》的10倍。《水经注》以河川为纲,记述的内容包括自然地理与人文地理的各个方面,特别是自然地理中的水文地理、地貌和生物地理;人文地理中的城市地理、民族地理、文化地理和农业地理等。此外,也有较多沿革地理和地名的资料。 为撰写《水经注》,郦道元搜集了大量资料,在注文中指名引用的文献达470余种,金石碑刻达350余种,另有大量未指明来源的地图、方志、歌谣、谚语等。他所引用的文献、碑刻等大部分已亡佚,由于他的引用方保存至今。郦道元十分重视实地考察,每到一处便“访渎搜集”,观察水道分布、水利设施及其流经地区的自然和人文地理现象,全书许多卷篇中有他野外考察的成果。在注文中,他纠正了《水经》的许多错误,并指出文献引用处的正误。由于当时南北分裂的政治形势,郦道元的足迹未能到达南方,因此涉及此部分的注文也有不少错误。《水经注》成书的年代,从注文中出现的最后一个年代是北魏延昌四年 (515),和郦道元被害于孝昌三年(527)而论,必在此十余年之间。《隋书·经籍志》、《新唐书·艺文志》著录此书均作40卷,说明此书当时仍还完整。至北宋景□年代(1034~1038)的《崇文总目》,著录此书为35卷,已佚5卷。今本40卷,是后人按原卷数拆凑的。《水经注》(1897年新化三味书室据长沙王氏本重刊)

《水经注》资料丰富,语言生动,是一部不可多得的古代地理名著,同时在历史学、金石学、语言学和文学等方面也有很高的价值。

热点内容
鹿特丹港国家地理 发布:2021-03-15 14:26:00 浏览:571
地理八年级主要的气候类型 发布:2021-03-15 14:24:09 浏览:219
戴旭龙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发布:2021-03-15 14:19:37 浏览:408
地理因素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发布:2021-03-15 14:18:30 浏览: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发布:2021-03-15 14:16:36 浏览:425
工地质检具体干些什么 发布:2021-03-15 14:15:00 浏览:4
东南大学工程地质考试卷 发布:2021-03-15 14:13:41 浏览:840
中国地质大学自动取票机 发布:2021-03-15 14:13:15 浏览:779
曾文武汉地质大学 发布:2021-03-15 14:11:33 浏览:563
中国冶金地质总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网 发布:2021-03-15 14:10:10 浏览: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