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典的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
Ⅰ 自然地理特征和人文地理特征
四川位于我国大陆地势三大阶梯中的第一级和第二级,即处于第一级青藏高原和第二级长江中下游平原的过渡带,高差悬殊,西高东底的特点特别明显。川西贡嘎山海拨7556米,为省内第一高峰;川东巫山附近的长江河谷,海拨仅80米左右,两者相差7000余米。东西差异大,是四川地貌的总特征。大致经龙门山、大相岭、大凉山为界,以西为高原山,海拨都在3000米以上;经东为四川盆地,由海拨750米以下的盆地底部和2000米左右的盆周山地组成。
简 称: 川或蜀
面 积: 约48万平方千米
人 口: 8323万
省 会: 成都
民 族: 有汉、藏、回、羌等民族
地 形: 本省东部为海拔约5OO米的四川盆地,这里有富饶的成都平原。四川西部为高原山地,属青藏高原东缘,海拔3000-4000米。邛崃山、岷山一带设有卧龙等自然保护区多处。气候:复杂多样,盆地区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冬暖夏长。西南山区干湿度分明。川西北高原长冬无夏,较为干寒。年降水量约一千毫米
工 业: 四川省是我国内地综合性工业基地。成都电器、量具刃具,攀枝花钢铁、川中油气田、自贡盐化工、内江制糖、泸州和宜宾等地的酿酒工业等都很有名
农 业: 四川农业发达,号称"天府之国"。是我国水稻、小麦、油菜籽、甘蔗、黄红麻、桑蚕、茶叶、水果的重要产区。川西高原、山地分别为本省重要牧区和林区
地理位置: 地处我国西南地区、长江上游。春秋战国时为蜀国地。秦代置蜀郡。汉属益州。唐属剑南道。宋置川陕四路。元置四川行省。明清起为四川省
管辖范围: 设重庆直辖市后四川省辖12地级市、4地区、3自治州,18县级市、124县、3自治县。其中有50余个市县对外开放
Ⅱ 人文地理和自然地理有什么区别
人文地理就是风土人情、城市规划之类的。而自然地理就是季风、海陆、地形、气温之类的!总的来说,人文地理就是有人左右的嘛,而自然地理却是大自然什么的。
Ⅲ 挪威的人文地理条件和自然地理条件给挪威当地的文化,人,习俗带来了什么影响
挪威王国(挪威语:Kongeriket Norge或 Kongeriket Noreg),简称“挪威”(挪威语:Norge 或Noreg), 意为“通往北方之路”,是北欧五国之一,位于斯堪的纳维亚半岛西部。挪威领土南北狭长,海岸线漫长曲折,沿海岛屿很多,被称为“万岛之国”,领土与瑞典、芬兰、俄罗斯接壤,属地还包括斯瓦尔巴群岛和扬马延岛。首都为奥斯陆。包括斯瓦尔巴群岛(斯匹次卑尔根群岛)、(布维岛-挪威自然保护区)扬马延岛等属地。地处北欧斯堪的纳维亚半岛西部,东邻瑞典,东北与芬兰和俄罗斯接壤,南同丹麦隔海相望,西濒挪威海。
9世纪形成统一王国,8~11世纪进入维京时代的北欧海盗全盛时期。14世纪开始衰落,从1397年起是受丹麦控制的卡尔马联盟成员。1814年起成为瑞典属国,1905年宣布独立。
挪威是高度发达的工业化国家,石油工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挪威也是西欧最大的产油国和世界第三大的石油出口国。自2001年起挪威已连续六年被联合国评为最适宜居住的国家,并于2009年—2018年连续获得全球人类发展指数第一的排名。
挪威是一个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也是当今世界上最富有的国家之一,北约成员国之一,经济是市场自由化和政府宏观调控成功结合的范例。挪威还是创建现代福利国家的先驱之一。此外,造纸,造船,机械,水电,化工,木材加工也是挪威的传统发达产业。挪威目前还不是欧盟成员国,不使用欧元。
2017年,挪威被联合国评为世界上最幸福的国家。
海岸线长2.1万公里(包括峡湾),多天然良港。是南北狭长的山国,斯堪的纳维亚山脉纵贯全境,高原、山地、冰川约占全境2/3以上。南部小丘、湖泊、沼泽广布。大部分地区属温带海洋性气候,内部山区气候寒冷。挪威是世界重要的海事国之一,其海岸线曲折,近海岛屿达15万多个,既是优良港口,又是风景优美的游览区。
挪威境内最高峰为格利特峰,海拔2470米。
挪威本土属亚寒带针叶林气候,南部属温带海洋性气候,斯瓦尔巴群岛、扬马延岛属苔原气候。首都年平均气温7℃,年降水量740毫米左右。
挪威油气、水力、森林、渔业资源丰富。20世纪70年代兴起的近海石油工业成为国民经济重要支柱,挪现为西欧最大产油国、世界第三大石油出口国。截至2007年底,原油及天然气已探明总储量为130亿标准立方米(石油当量),已开采35%。水力资源丰富,北部沿海是世界著名渔场。
挪威水力资源极为丰富。由于分水岭过于接近海岸,因此河川都很短促,瀑布落差较大。挪威境内还有很多冰川和湖泊,由于冰河溶解的水量丰富,十分适合水力发电,可开发的水电资源约1870亿度,已开发63%。
其他矿产资源有:煤2-5亿吨,铁0.3亿吨,钛0.18亿吨。北部沿海是世界著名渔场。
截至2012年,挪威总人口达到500万。96%为挪威人,有萨米族约3万人,主要分布在北部。官方语言为挪威语。90%的居民信奉国教基督教路德宗。
文化
由于广大的国土有1/3位于北极圈内,因此挪威饮食离不开鱼类和水产品。首屈一指的是熏鲑鱼、新鲜鳕鱼、鲱鱼和虾。肉类有羔羊肉、小牛肉、牛肉,驼鹿肉和驯鹿肉也比较常见。在奥斯陆的家常菜,秋季有肉丸、炖羊肉,冬季有雪山鹑等。好吃的还有奶酪,尤其是涂了甜味羊奶酪的面包片或蜂窝饼。奥斯陆有许多餐馆,风味多样,质量上乘,可惜的是价格比较贵,不分档次。在卡尔约翰街附近,各种风味的餐馆应有尽。阿克码头商场一带夏季热闹非凡,很多小巧迷你的露天咖啡座都是满座。挪威人最爱喝啤酒,葡萄酒和威士忌,但价钱很高。
习俗
挪威人非常喜欢握手。无论何时,当陌生人相会,总要握手及互道姓名。同样地,当以后遇见了不怎么熟的人,你也得在招呼时及道别时握手。
挪威官方语言为挪威语,英语为通用语言。
挪威语挪威通行两种相似的官方语言,学校也教授这两种语言。波克默尔语(Bokmal)是主要语言,因为由丹麦文演变而来,所以又称丹麦式挪语(Dano-Nolwegian)。通用于80%的人口。另一种语言则是新挪威语(New-Nolwegian或Nynolsk),因为是从丹麦统治时的旧挪威语演变而来,包涵许多日常方言的特色,具草根性。二次大战后,由于都市化的影响,新挪威语明显少用了,所以波克默尔语还是占优势。观光区的挪威人也普遍说英文,但乡村地区的人们几乎不说英文。
信仰
挪威全国人口中95%为挪威族,北部有萨米族约2万人。挪威90%居民信奉国教基督教路德宗。
挪威海运业发达,主要港口有奥斯陆、特隆赫姆和卑尔根,奥斯陆港年吞吐量约1000万吨。主要机场有奥斯陆、卑尔根和斯塔万格。
挪威的大众运输系统相当便利,火车公车及渡轮班次彼此密切衔接。在火车站可免费索取《NSBTogruter》,内容详载了火车时刻表及与公车的转乘信息,非常实用。船与公车的出发时间会因季节甚至假日而变动(例如周六的运输班次特别少)所以不妨到各地的旅游服务处索取最新的时刻表。
挪威是创建现代福利国家的先驱之一。福利国家的基础是一套旨在保障社会和经济安全的经济体系。每个公民都是国家福利与劳保组织的成员,享有医疗、退休金、残废金等一整套广泛的经济资助。
在过去的几年里,国家将重点放在改善有孩子家庭的生活水平上,除了每个家庭都可以得到儿童抚养费之外,与妇女生产有关的假期条例也订得非常宽泛。90%以上的儿童都在公立学校免费上学,规定必须接受的期限是九年,但每个人都有继续求学深造的权利。跨入新世纪挪威经济活动的很大一部分是以利用自然资源为基础的。同时,挪威也是最依赖其国际贸易的国家。为了迎接未来的挑战,企业和政府都非常重视研究与发展。
高消费国家
如果你要去那里玩,一定要多带钱。据有关人士调查,奥斯陆已经超过英国首都伦敦,澳大利亚悉尼,成为全球物价水平最高的城市。奥斯陆的26种日常消费品的价格要比国际平均水平高出83%。
教育
1998年起实行十年制义务教育。学校多数为公立,中央负责高等教育,地方负责中等和初等教育。有高等院校71所。
著名人物
阿蒙森(1872-1928)是人类中第一个到达南极的,也是第一个驾船通过加拿大以北的西北通道的人;
弗里德持乔夫·南森(1861-1930),科学家和极地学者,又是艺术家和政治家,曾滑雪穿越格陵兰,驾驶帆船“弗拉姆”号穿过北冰洋,1922年被授予诺贝尔和平奖;
图勒·海耶达尔(1914-),探险家,曾驾驶木筏“康提基”号从南美洲抵达玻里尼西亚群岛,证明早期印第安人有可能用同样方法横过太平洋,还驾驶蒲草船“拉号”证明人类可能早已穿越过大西洋。
亨里克·易卜生(1828-1906),戏剧家,《群鬼》和《玩偶之家》,但在纽约、伦敦、巴黎或柏林看到易卜生戏剧的机会大概同样多。易卜生给欧洲戏剧增加了莎士比亚以来一直缺少的心理深度和社会效果。
比昂斯提尔纳·比昂森(1832-1910)于1903年获诺贝尔文学奖。主要写作民间传说、小说、诗歌和戏剧并创作了挪威国歌和歌词。
亨里克·易卜生
克努特·汉姆生(1859-1952),1920年因《土地的成长》一书获诺贝尔文学奖,有《饥饿》、《潘神》和《维多莉亚》等著作。
西格里德·温赛特(1882-1949),在1928年获诺贝尔文学奖奖。她的名著是有关克丽斯汀·拉芙朗斯达特的三部曲,该书已被翻译成多种文字出版。[10]
作家爱德华·蒙克(1863-1944),画家蒙克是现代绘画表现主义的开创人,作曲家爱德华·格里格。
索尼亚·海妮(1912-1969)曾获得十次花样滑冰世界冠军和三次奥运会冠军。格莱特·维茨(1953-)是最熟悉的纽约柏油马路的挪威妇女,她曾获纽约和伦敦马拉松的冠军,还多次荣获马拉松和野外长跑世界冠军。格莱特·维茨已作为妇女长跑的先驱载入史册。
Ⅳ 请问 人文地理 和 自然地理 的概念是什么
人文:关于人类活动而形成的地理现象;如:农业,工业,交通,人口的分布不同而回形成的大小城市等。答自然:因地球内部(内力外力)外部的运动而发生的地理现象,像大气运动,星体运动,水运动等、如有不明,追问!采纳
Ⅳ 十个国家的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资料
我去...
美国:http://ke..com/view/2398.htm
澳大利亚:http://ke..com/view/3692.htm
日本:http://ke..com/view/1554.htm
巴西:http://ke..com/view/5399.htm
印度:http://ke..com/view/2174.htm
英国:http://ke..com/view/3565.htm
南非:http://ke..com/view/2535.htm
沙特:http://ke..com/view/19546.htm
新加坡:http://ke..com/view/3593.htm
中国:http://ke..com/view/61891.htm
具体结合你自己结合把,我们这届高中毕业学生和你们初中的不一样!!!你们课改学的地理和我们的学得不一样.我们不能结合我们高中的!!!你自己参考着找一些!!自己写!!印象深,对自己没坏出.多了解一些有好处的!
Ⅵ 欧洲西部的区域地理,包括人文地理和自然地理,谢谢各位啦……下午就考试啦啦啦~~~~~~~~~~
1.自然环境
⑴位置范围:欧洲西半部,北临北冰洋,西临大西洋,南临地中海。
⑵海岸线曲折:世界上最曲折的一洲,多半岛、岛屿和海湾。主要半岛北部有斯堪的纳维亚、南部有巴尔干、亚平宁、伊比利亚,主要岛屿有不列颠群岛和冰岛,主要内海有北部的波罗的海、南面的地中海、东南面的黑海,边缘海有北海,比斯开湾是著名的海湾。
⑶地形:平原、山地为主,世界平均海拔最低的一洲。
平原:北海、波罗的海沿岸,莱茵河以东波德平原、以西西欧平原。
山地:北部斯堪的纳维亚山脉、南部阿尔卑斯山脉,博朗峰本区最高。
〔补充〕冰川对西部欧洲的影响
冰川运动时对地面的强烈刨蚀作用,造成角峰、宽谷、冰蚀湖、峡湾等冰蚀地形。冰川消退后,又形成冰碛丘陵、冰碛湖等冰碛地形。第四纪冰川在欧洲有两个中心,一个是以斯堪的纳维亚半岛为中心的大陆冰川,一个是以阿尔卑斯山脉为中心的山岳冰川。第四纪冰川对欧洲的地形起了雕塑作用,如芬兰、瑞典众多的冰川湖,挪威幽深曲折的峡湾,东欧平原波状起伏的冰碛丘陵,阿尔卑斯山脉高山带峰峦挺拔、谷地宽阔、两侧多湖泊等,都是第四纪冰川塑造的结果。
⑷深受大西洋影响的气候
特征:海洋性特征显著
气候:成因
纬度位置大部分地区位于北纬35°-60°之间,属温带,大部分地区盛行西风
海陆分布西临大西洋,大陆轮廓曲折,使海洋影响深入内陆
地形中部为平原,山脉东西走向,有利于海洋湿润气流深入内陆
洋流北大西洋暖流经过,对沿岸地区起到增温增湿作用
东西差异:西部为温带海洋性气候,东部为温带大陆性气候
南北差异;北部是极地气候,南部是地中海气候
⑸河湖
河流特征及成因:本区多平原,降水量较多,河网较密,水量充沛,因大陆轮廓曲折,又受山岭的限制,不利于长河的形成,河流短小。
主要河流:多瑙河世界流经国家最多(德国、奥地利、斯洛伐克、匈牙利、克罗地亚、南斯拉夫、保加利亚、罗马尼亚、乌克兰等9国)。
莱茵河世界航运最繁忙,货运量在世界上仅次于密西西比河。
湖泊:北欧和阿尔卑斯山脉两侧(多为冰川作用形成)
2.国家和居民
⑴国家和地区:有世界最小的国家梵蒂冈。
⑵居民:白色人种为主,人口稠密区沿着煤矿和工业地带分布,略呈“十字型”,人口自然增长率低,匈牙利、德国等出现零增长或负增长。
⑶经济发达地区:大多数国家属于经济发达国家,对外贸易发达,其中德国居第一位。
⑷发达的旅游业。
3.英国——“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简称“联合王国”
⑴西欧的岛国
领土:主要包括大不列颠岛和爱尔兰岛的东北部。大不列颠岛分为英格兰、苏格兰、威尔士三部分,其中英格兰是政治、经济中心地区。
⑵工业化最早的国家
第一次工业革命形成了曼彻斯特的纺织和伯明翰的钢铁工业(煤炭产地)。二战后,出现的汽车、飞机、电子工业分布在伦敦周围以及英格兰中部、苏格兰南部,石油加工业在北海沿岸地区,原油自给有余。
⑶农业
西部——不适合种植粮食作物,乳畜业发达(降雨较多,日照较少,多汁牧草生长好)。
东南部——种植业(小麦、大麦)集中地区(降水较少一些,日照较多,气温较高,生长季节较长)。
⑷首都伦敦:跨泰晤士河两岸,最大城市和港口。曾是著名的雾都。
4.法国
⑴自然地理环境
欧洲西部面积最大的国家。地势东南高、西北低,西部北部为丘陵平原、东部南部山地高原(阿尔卑斯山、中央高原、洛林高原),北部有著名的巴黎盆地,塞纳河流经巴黎盆地,注入英吉利海峡,水量丰富航运便利。
⑵工业、农业都发达的经济
世界上重要的粮食生产国和出口国。
农业有利条件:平原丘陵为主的地形、温和湿润的气候、肥沃的土壤。
巴黎盆地是法国最重要的工业区、农业区。西南部和地中海沿岸园艺业发达,盛产葡萄。
矿产:里尔煤矿区——北部;洛林铁矿区——东北部。
煤、石油不足,大力发展水电和核电,核电比重达70%。
⑶重要城市
首都——巴黎;地中海沿岸——马赛(港口、福斯的东侧)、福斯;福斯敦刻尔克(临海型钢铁工业——日本福山、意大利塔兰托、中国宝山)
5.德国
〔读图识记〕1.北海、波罗的海、基尔运河;2.莱茵河、多瑙河、易北河、多瑙—莱茵运河;3.三大地形区,自南向北依次为:巴伐利亚高原、中德山地、波德平原;4.柏林、汉堡(最大海港、造船中心)、波恩、法兰克福(最大航空港)、斯图加特、慕尼黑(新兴工业区中心)、鲁尔区(德最大工业区);5.欧洲西部陆路交通十字路口。
⑴欧洲大陆上“十字路口”,本区邻国最多的国家(9个)。
⑵北部和南部的地形差异:地势南高北低,呈阶梯状。
北部是北德平原,地势低平,气温较低,冬冷夏凉、土壤较贫瘠,主要发展畜牧业,粗放经营,人口较稀;中部谷地和宽广的山地,宜于农耕和放牧;南部巴伐利亚高原和阿尔卑斯山脉,广布森林和草地。
⑶发达的工业
现代化工业高度发达的国家,欧洲经济实力最强,贸易额居世界前列。
有利条件:丰富的煤炭、钾盐;便利的水陆运输条件、雄厚的科技力量。
不利条件:石油、铁矿石、有色金属进口,产品一半依赖国际市场。
分布:莱茵——鲁尔区:埃森、杜伊斯堡是中心,南部慕尼黑宇航、飞机、微电子。
分布特点:工业布局大分散小集中,分布较为均衡,工业由北向南发展。
〔注意〕鲁尔区的兴衰(必修内容)
a.区位优势
①丰富的煤炭资源。
②离铁矿区近,靠近法国东北部洛林铁矿区。
③充沛的水源。
④便捷的水陆交通:欧洲中部陆上交通的十字路口,河运方便并直通海洋。
⑤广阔的市场。
b.衰落原因
①生产结构单一:集中于煤炭、钢铁、电力、机械,煤炭、钢铁是基础。
②煤炭能源地位下降:石油、天然气的广泛应用,使煤的比重减少、新技术炼钢耗煤量降低。
③世界性钢铁过剩:产量增加,经济危机及替代品广泛使用,使用量减少。
④新技术革命的冲击:传统的生产和组织形式不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用地紧张、环境污染严重。
c.综合整治
①发展新兴工业和第三产业,改造煤炭、钢铁工业,促进经济结构多样化。数量减少、规模扩大,新建迁移的以技术精良的中小企业为主。
②调整工业布局,保证各行业平衡发展:如钢铁工业日益集中到西部,有的把高炉建到荷兰海边。
③拓展交通,完善交通网:有德国最稠密的铁路和高速公路网,航运繁忙,运输的一半是铁矿石。
④消除污染、美化环境:控制污染排放,建立完善回收装置和污染处理系统和植树造林。
⑷主要城市
柏林:德国首都,位于东部,是全国最大城市
汉堡:位于易北河下游,最大港口城市和造船中心
法兰克福:德国最大航空港,铁路枢纽和化学工业城市,世界重要金融中心
慕尼黑:南部工业中心,德国宇航、飞机、微电子工业中心,啤酒之都
Ⅶ 跪求印度的自然地理特征和人文地理特征
欧洲【概况】名称 欧罗巴洲,简称欧洲。位置:位于东半球的西北部,亚洲的西面。北临北冰洋,西濒大西洋,南隔地中海与非洲相望,东以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大高加索山脉、博斯普鲁斯海峡、达达尼尔海峡同亚洲分界,西北隔格陵兰海、丹麦海峡与北美洲相对。范围:大陆东至极地乌拉尔山脉(东经66°10′,北纬67°46′),南至马罗基角(西经5°36′,北纬36°00′),西至罗卡角(西经9°31′,北纬38°47′),北至诺尔辰角(东经27°42′,北纬71°08′)。面积:1016万平方千米,约占世界陆地总面积的6.8%,仅大于大洋洲,是世界第六大洲。地理区域:欧洲有44个国家和地区。在地理上习惯分为南欧、西欧、中欧、北欧和东欧五个地区。南欧指阿尔卑斯山以南的巴尔干半岛、亚平宁半岛、伊比利亚半岛和附近岛屿,包括南斯拉夫、克罗地亚、斯洛文尼亚、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马其顿、罗马尼亚、保加利亚、阿尔巴尼亚、希腊、意大利、梵蒂冈、圣马力诺、马耳他、西班牙、葡萄牙和安道尔。西欧狭义上指欧洲西部濒大西洋地区和附近岛屿,包括英国、爱尔兰、荷兰、比利时、卢森堡、法国和摩纳哥。中欧指波罗的海以南、阿尔卑斯山脉以北的欧洲中部地区。包括波兰、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德国、奥地利、瑞士、列支敦士登。北欧指欧洲北部的日德兰半岛、斯堪的纳维亚半岛一带。包括冰岛、法罗群岛(丹)、丹麦、挪威、瑞典和芬兰。东欧指欧洲东部地区,在地理上指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白俄罗斯、乌克兰、摩尔多瓦和俄罗斯西部。 【居民】 人口 7.28亿,约占世界总人口的12.5%,是人口密度最大的一洲。人口分布相对均匀。绝大多数国家人口密度为50人/平方千米,仅北欧地区相对稀疏。民族:欧洲绝大部分居民是白种人(欧罗巴人种),在各大洲中,种族构成相对比较单一。全洲大约有70个民族,绝大多数民族的人口均达到一定数量,小民族和小部落较为少见。多数国家的民族构成也较单一。民族构成较复杂的国家有俄罗斯、瑞士等。语言:欧洲各国语种很多,主要语言有英语、俄语、法语、德语、意大利语、西班牙语等。宗教:居民多信奉天主教和基督教。【自然环境】海岸线 大陆海岸线长37 900万千米,是世界上海岸线最曲折的一个洲。多半岛、岛屿和港湾。半岛和岛屿的总面积约占全洲面积的1/3(其中半岛面积约240万平方千米,约占全洲面积的24%;岛屿面积约75万平方千米,约占全洲总面积的7%)。此外还有许多深入大陆的内海和海湾。地形:欧洲地形总特点是以平原为主,冰川地貌分布较广,高山峻岭汇集南部,海拔200米以上的高原、丘陵和山地约占全洲面积的40%,其中海拔在500? 000米的仅占15%,海拔2 000米以上的高山仅占约2%;海拔200米以下的平原约占全洲面积的60%。全洲平均海拔300米,是平均海拔最低的一洲。欧洲平原西起大西洋岸,东至乌拉尔山,绵延数千里,形成横贯欧洲的大平原。阿尔卑斯山脉横亘南部,是欧洲最大的山脉。东南部大高加索山脉的主峰厄尔布鲁士山,海拔5642米,为欧洲最高峰。欧洲北部斯堪的纳维亚山脉地势比较平缓,沿岸多深入内陆、两岸陡峭的峡湾。里海北部沿岸低地在海平面以下28米,为全洲最低点。气候:欧洲绝大部分地区气候具有温和湿润的特征。大陆南北跨纬度35°,包括附属岛屿也只有47°,除北部沿海及北冰洋中的岛屿属寒带、南欧沿海地区属亚热带外,几乎全部都在温带。是世界上温带海洋性气候分布面积最广的一洲。欧洲西部各地方距海洋均不超过700千米,而东部距海洋最远的地方可达1 600千米,因此欧洲从西向东由海洋性气候过渡到大陆性气候。又由于平原辽阔,从浩瀚的大西洋吹来的湿润西风能无阻地深入内陆,湿润的空气调节了气温,北大西洋暖流使整个西欧及北欧西部沿海地区更为温暖。最冷月广大地区在0?16℃之间;最热月平均气温多在8?4℃之间。降水量的多少及其分布情况是由于距大西洋的远近和盛行风向的不同而有差别。你好近大西洋的向风坡,年平均降水量达1 000毫米以上,广大的低山、丘陵、高原和平原地区,年平均降水量在500? 000毫米之间,南欧三大半岛的南部属亚热带地中海式冬季降水区,冬季降水约占全年降水的30?0%。水系:欧洲河网比较稠密,多短小而水量丰沛的河流,不少河流之间有运河连接。外流区域约占80.5%,其中流入大西洋的河流(包括流入地中海、黑海和波罗的海)流域面积约占全洲面积的68%;流入北冰洋的约占12.5%;内流区域约占19.5%,大多注入里海。主要河流是伏尔加河、多瑙河、乌拉尔河、第聂伯河、顿河、莱茵河、罗讷河、泰晤士河等。欧洲落差最大的瀑布是挪威的奥尔默利瀑布,落差563米。欧洲湖泊众多,且是一个多小湖群的大陆,但分布很不均匀,主要分布在北部和阿尔卑斯山地区。欧洲湖泊多为冰川作用形成。阿尔卑斯山麓分布着许多较大的冰碛湖和构造湖,山地河流多流经湖泊。【自然资源】矿物 欧洲的地质勘探进行较早,大部分地区已勘查。目前,石油的探明储量约124亿吨;天然气探明储量约37万亿立方米(多集中在原苏联,其次在荷兰、英国和德国);硬煤探明储量4.7万亿吨(乌克兰的顿巴斯、波兰和捷克之间的西里西亚、德国的鲁尔和萨尔、法国的洛林和北部煤田、英国的英格兰中部等皆有世界著名的大煤田);钾盐储量约640亿吨(多集中在原苏联、德国);铁矿储量3 400亿吨(主要集中在原苏联、法国、瑞典、英国和德国);铜矿金属储量约7 100万吨(其中50%以上集中在原苏联,其次分布在波兰);铬矿储量约3.5亿吨。褐煤、铅、锌、汞、硫磺也较丰富。阿尔巴尼亚盛产沥青,世界驰名。森林与草原:欧洲森林面积达8.74亿公顷,约占世界森林总面积的23%,其中以原苏联森林面积最广大。草原面积约占世界草原总面积15%。水利:可开发的水力资源估计年可发电量为18 000亿度,约占世界可开发水力资源的18%。海洋渔业:欧洲沿海渔场面积约占世界沿海渔场总面积的32%。盛产鲭、鳀、鳕、鲑、鳗、沙丁鱼和金枪鱼等。著名渔场有挪威海、北海、巴伦支海、波罗的海、比斯开湾等。欧洲捕鱼量约占世界30%,捕鱼量最多的国家为俄罗斯和挪威,其次为西班牙、丹麦、英国和冰岛等。【经济简况】欧洲经济发展水平居各大洲之首。工业、交通运输、商业贸易、金融保险等在世界经济中占重要地位,在科学技术的若干领域内也处于世界较领先地位。欧洲绝大多数国家属于发达国家,其中北欧、西欧和中欧的一些国家经济发展水平最高,南欧一些国家经济水平相对较低。 工业 欧洲煤、铁开采量占世界总开采量的30%以上,汞、钾盐均占60%以上,其主要工业部门是钢铁、机械、化学、食品。汽车、船舶、飞机、发电设备、农机、电子器材等产量占世界40?0%,俄罗斯、德国、法国、英国等国家的生产规模巨大。此外瑞士的钟表和精密仪器、捷克与斯洛伐克的重型机器、德国的光学仪器、西班牙的造船、瑞典的造船和矿山机械等在国际上素有盛誉。农业:欧洲农业为次要生产部门。农牧结合和集约化水平高为重要特点。主要种植麦类、玉米、马铃薯、蔬菜、瓜果、甜菜、向日葵、亚麻等,小麦产量约占世界总产量的50%,大麦、燕麦约占60%以上。园艺业发达,主产葡萄和苹果。畜牧业以饲养猪、牛、绵羊为主。欧洲已形成了庞大的综合运输网络,各种运输方式高度发展,铁路、公路、海运、航空等都非常发达。运输业居世界各洲之首位。
很不错哦,你可以试下
rydizaggth1282161774
2013/2/28 4:41:23
Ⅷ 俄罗斯的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
俄罗斯区域位置
位于30°~180°E,50°~80°N,地跨欧亚两洲,位于欧洲东部和亚洲大陆的北部,其欧洲领土的大部分是东欧平原。北邻北冰洋,东濒太平洋,西接大西洋,西北临波罗的海、芬兰湾。
陆地邻国西北面有挪威、芬兰,西面有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波兰、白俄罗斯,西南面是乌克兰,南面有格鲁吉亚、阿塞拜疆、哈萨克斯坦,东南面有中国的黑龙江省、蒙古和朝鲜。海岸线长37653公里。
同时,俄还与日本、加拿大、格陵兰、冰岛、瑞典和美国隔海相望。
面积1709.82万平方公里(占原苏联领土面积的76.3%,占地球陆地面积的11.4%),水域面积占13%,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东西长为9000公里,横跨11个时区;南北宽为4000公里,跨越4个气候带。随着克里米亚共和国和塞瓦斯托波尔市加入俄罗斯,俄罗斯版图新增加2.55万平方公里。
俄罗斯地形地貌
以平原和高原为主的地形。地势南高北低,西低东高。
西部几乎全属东欧平原,向东为乌拉尔山脉、西西伯利亚平原、中西伯利亚高原、北西伯利亚低地和东西伯利亚山地、太平洋沿岸山地等。西南耸立着大高加索山脉,最高峰厄尔布鲁士山海拔5642米。
俄罗斯的河流
河流和湖泊
①欧洲第一长河,全长3685千米(俄罗斯母亲河,五海通航:黑海、亚速海、里海、波罗的海、白海)——伏尔加河;第聂伯河、顿河、阿穆尔河(黑龙江)、乌拉尔河等。
②西伯利亚地区的鄂毕河、叶尼塞河(俄罗斯第一长河)、勒拿河。
③贝加尔湖(世界最深湖泊,由地壳断裂下陷而成)、奥涅加湖
Ⅸ 丹麦的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特征
【国花】 红三叶草(豆科)【国鸟】 白天鹅 【面积】 4.31万 平方公里(不包括格陵兰和法罗群岛)。 【人口】 541.1 万人( 2005 年 1 月),丹麦人约占 95 %,外国移民约占 5 %。 官方语言为丹麦语,英语为通用语。 86.6 %的居民信奉基督教路德宗, 0.6 %的居民信奉罗马天主教。 【首都】 哥本哈根( Copenhagen , Koebenhavn ),人口 50.2 万( 2005 年 1 月)。 【国家元首】 女王玛格丽特二世( Margrethe II ), 1972 年 1 月 14 日 即位。 【货币】丹麦克朗简况】 位于欧洲北部,日德兰半岛上。南同德国接壤,西濒北海,北与挪威、瑞典隔海相望。海岸线长 7314 公里 。地势低平,平均海拔约 30 米 。属温带海洋性气候。平均气温 1 月- 2.4 ℃ , 8 月 14.6 ℃ 。年均降水量约 860 毫米 。 【政治】 2004 年丹麦政局稳定,执政两党自由党、保守党合作良好。政府继续在医疗卫生、养老、移民及税收等领域深化改革,推出地方行政改革方案,并于 10 月调整内阁成员。主要反对党社民党力量有所恢复,民调支持率止跌,但政治主张缺乏新意,无法对现政府的执政地位形成有力挑战。 2005 年 2 月 8 日 ,丹麦举行全国议会选举。在极右的人民党支持下,自由党和保守党再次组成两党联合政府。 【资源】 自然资源较贫乏。除石油和天然气外,其他矿藏很少,所需煤炭全部靠进口。北海大陆架石油蕴藏量估计为 2.9 亿吨,天然气蕴藏量约 2000 亿立方米。 1972 年起开采石油, 2000 年产油 1773 万吨,为欧洲第 3 大石油输出国。探明褐煤储量 9000 万立方米。森林覆盖面积 48.6 万公顷,覆盖率约 10 %。北海和波罗的海为近海重要渔场。 【工业】 工业在国民经济中占主导地位。 2003 年工业总产值达 5423.7 亿丹麦克朗,约占国内生产总值的 38.9% 。从业人数 42.3 万,占就业总人数的 15.3 %。主要工业部门有:食品加工、机械制造、石油开采、造船、水泥、电子、化工、冶金、医药、纺织、家具、造纸和印刷设备等。产品 60 %以上供出口,约占出口总额的 75 %。船用主机、水泥设备、助听器、酶制剂和人造胰岛素等产品享誉世界。企业以中小型为主。主要工业部门产值如下(单位:亿克朗): 农业】 农牧业高度发达。近年受欧盟共同农业政策影响较深,农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份额逐年下降,但在外贸中仍占较大比重。 2003 年农牧业总产值(包括渔业、林业)为 644.93 亿克朗,占当年国内生产总值的 4.6 %。农牧结合,以牧为主,蓄牧业、林业产值 606.12 亿克朗,占农业总产值的 94 %。有耕地 265.8 万公顷,农场 4.86 万个,从业人员 10.1 万,占就业总人数的 3.6 %。农业科技水平和生产率居世界先进国家之列。农畜产品除满足国内市场外,约 65 %供出口,占出口总额的 10.6 %,猪肉、奶酪和黄油出口量居世界前列。丹是世界上最大的貂皮生产国, 2003 年有貂场 1998 个,产貂皮约 1220 万张。
Ⅹ 瑞典自然地理特征
瑞典位于北欧来斯堪滴那为亚半岛源
西北与挪威交界的漫长国界分布的是斯堪地那为亚山脉,总长度超过2000公里
东南部波罗地海沿岸为狭长的沿海平原,多湖泊
中部为山地与浅丘
属于北欧文化
北美大陆大致地理面貌是西部为以洛基山为代表的山地,中部是以密西西比河平原为代表的大平原,平原从南部的墨西哥湾一直延伸到北部的哈的孙湾沿岸.东部是以阿巴拉契亚山和??(加拿大东部的高原忘记名字了)的高原的低山
属于北美文化
南美西部为安第斯山脉,北部加勒比沿岸为低山和浅丘向南一点为广阔的亚马孙河平原
东部为世界第一大高原——巴西高原
南部为拉埔拉塔河平原
属于拉美文化和印第安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