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地理人文 » 地理中国每期

地理中国每期

发布时间: 2021-02-23 04:24:06

1. 地理中国 有一期叫什么门探秘

《地理中国》 20170811 夔门探秘(上)。
夔门(kuímén),又名瞿塘峡、瞿塘关,瞿塘峡之版西门。三峡西端入口权处,两岸断崖壁立,高数百丈,宽不及百米,形同门户,故名。长江上游之水纳于此门而入峡;是长江三峡的西大门,峡中水深流急,江面最窄处不及50米,波涛汹涌,呼啸奔腾,令人心悸,素有“夔门天下雄”之称。夔门雄踞长江三峡之首,西起重庆奉节县的白帝城,东至巫山县的大溪镇,全长8公里。在举世闻名的长江三峡中,它是最窄、距离最短的一个峡,瞿塘峡谷窄如走廊,两岸崖陡似城垣,郭沫若过此发出“若言风景异,三峡此为魁”的赞叹。夔门由两岸高山凌江夹峙,在巍峨壮丽的白帝城下,是长江从四川盆地进入三峡的大门。夔门两侧的高山,南名“白盐山”。

2. 地理中国是中央几套晚上几点开播

CCTV-10《地理中国》属科普类电视栏目。以地质科考为线索,以普及地理学知版识为宗旨,介绍地质学的新权发现、新成果、新探索,展示地质地貌的新、奇、特、美。栏目在带着观众感受大自然神奇魅力的同时,传播科学知识,并传播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相互依存的理念。

首播时间
每周一至周日 17:41

3. 中国国家地理》杂志是多长时间一期每期多少钱啊对于高中生学习地理有帮助吗

这本杂志都是为期刊,月都有发布。具体的时间很久没订过了但是你们可以去杂志铺哪上面有。价格不贵全年买才一百多元。还是有帮助的因为里面内容介绍主要是历史和人物背景。 最近杂志铺给力活动!!

4. 中国所有地理资料

一、中国地形图(所有的山脉和地形区及所在的大致经纬度)
二、中国经纬网地图
最西端:x疆帕米尔高原(730E) 最东端:黑龙江与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心线交汇处(1350E)东西长5000多千米
最北端:黑龙江省漠河以北黑龙江主航道(540N)最南端:曾母暗沙(40N)南北长5500多千米
要求:记住900E、1000E、1100E、1200E、1400E所经过的山脉、地形区
200N、300N、400N所经过的山脉、地形区
北京(400N,1160E)
邻国:陆上 朝俄蒙哈吉与塔 阿巴印尼锡和丹
缅甸老挝和越南 隔海相望六国家
东有韩国和日本 南有马文和印尼
东南有个菲律宾
三、中国政区图(34个省级行政区及行政中心、简称、部分省区的形状,可简单绘制个别特殊省份的轮阔图)
简称“三字经” 京津沪 黑吉辽 内蒙古 晋陕甘 青新宁 冀鲁豫 苏浙皖
湘鄂赣 川黔滇 桂粤闽 藏琼渝 台港澳 我祖国 好河山
四、我国三大自然区
1、 划分依据:地形、气候
2、 三大自然区的分界线及各自特点
东部季风区:海拔低,夏季受海洋季风影响显著,普遍高温多雨;冬季受来自北方蒙古西伯利亚冷气流影响,大部分地区寒冷干燥。来自太平洋的东南季风每年5月份登陆我国东南部,于10月离开,来自印度洋的西南季风稍晚一些,其间在长江中下游地区于6月中旬至7月中旬出现梅雨天气,7月中旬至8月中旬出现伏旱天气,此时不利于该地区农作物生长,台风带来了大量降水,也带来了一定的损失。
植被以森林为主(北方为温带落叶阔叶林、针阔混交林为主,南方以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为主)
河流为外流河,以地表补给为主。
人类对该地区的影响广泛而深刻,除极少数地方外,天然植被已不复存在,为我国主要的农耕区。
西北干旱半干旱区:海拔较高,但差别显著。其中吐鲁番盆地的艾丁湖湖面低于海平面155米。
位于欧亚大陆内部,距海遥远,受夏季风影响较小,海洋湿润气流被山岭阻隔,难以深入,大陆性明显,气候干燥。气温年较差、日较差大,多大风天气,尤其是冬春季节,。
x疆西部因受到大西洋和北冰洋水汽的惠泽,加之地形抬升,降水较多,局部地区达到600毫米
植被大部分为荒漠(骆驼刺、芨芨草、仙人掌等,绿洲地区多胡扬等),一部分为草原,尤其是东部地区草高茂盛。
大部分地区属内流区。河流多为季节性雨水和高山冰雪融水补给为主。西部有伊犁河注入巴尔喀什湖。北部有额尔齐斯河北注入北冰洋。
该地区多发展畜牧业。有著名的内蒙古三河马、三河牛、宁夏滩羊等。
青藏高寒区
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空气稀薄,地高天寒,保温效应不明显,气温低,冻土广布,太阳辐射强,风力强大。
植被主要为荒漠、草原和高山草甸灌丛,南部边缘谷地加横断山区为小面积森林(受来自印度洋和太平洋湿润气流影响)
西北部寒冷干旱,多属内流区,藏北高原可可西里地区生活着非常珍贵的藏羚羊。东南部多冰川、湖泊,多大江、大河发源地,自北向南依次为黄河、长江、(雅砻江)、澜沧江、怒江、雅鲁藏布江。
该地区在高原面上由东南向西北出现了山地森林—高山草甸—高山草原—高山荒漠的水平变化。该地区高山的垂直分异明显,喜马拉雅山可分为七个自然带。
3、 三大区的内部差异。
东部季风区的南北差异(主要表现为热量差异)
东北温带湿润、半湿润地区:积温32000C—35000C,为寒温带、温带季风气候,地表以针叶林和针阔叶混交林为主,黑土地,多种春小麦、大豆、高梁、甜菜。一年一熟。
华北暖温带湿润、半湿润地区:积温35000C—45000C,为暖温带季风气候,地表以温带落叶阔叶林为主,黄土地,多种冬小麦、棉花、花生,两年三熟或一年两熟(旱地)
华中亚热带湿润地区:45000C—75000C,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地表以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为主,长江中下游平原和四川盆地多种水稻、油菜、棉花、甘薯,为我国重要的粮棉产区。一年两熟到三熟(水田),产淡水鱼、菱、藕等水生植物。四川盆地部分地区还产甘蔗、植桑养蚕、种柑橘。长江以南的广大丘陵,红壤广布,有机质少,酸性强,土质粘重,适合种茶树、油茶、杉木、马尾松等。本区由于长期以来滥伐森林、陡坡开荒,有些裸露的红壤丘陵,土壤成片、成块地流失,被人们称为“红色沙漠”。
华南热带湿润地区:75000C以上,为热带季风气候,地表以热带季雨林为主,砖红壤,水稻和多种热带经济作物(椰子、桂园、菠萝、香蕉、荔枝、可可、咖啡、油棕等),一年三熟。珠江三角洲也适宜植桑养蚕,两广、闽、台、琼盛产甘蔗。海南岛、雷州半岛、云南南部是天然橡胶的生产基地。
南方地区水果中柑橘产量最大,分布最广。
南方地区矿产:种类多,多为有色金属,但总体较少,尤其是能源矿产(如石油、煤),水能丰富,为解决能源缺乏,兴建了许多水电站和兴建了秦山(浙江)、岭澳(广东)、大亚湾(广东)三座核电站及各型火电站。
西北干旱半干旱区的东西差异(主要表现为水分差异)
植被从东往西大体分为森林草原—典型草原—荒漠草原—荒漠
其中大兴安岭大体为400mm等降水量线,贺兰山大体为200mm等降水量线。
三个经济带(东部经济带、中部经济带、西部经济带)
划分标准:经济发展水平,其中东部面积最小,人口最多,经济最发达
原因:自然原因 我国的自然差异可以看出,东部地带气候湿润、雨热同期,利于作物生长;地势低平,比较有利于开发利用。而中西部地区多属干旱区或高寒区,海拔较高,对农业的发展极为不利。从地理位置上看,东部地带面向大海,具有开放性和便利的海运,为发展开放型经济提供了优越的区位条件。而中部地带和西部距海较远,长期处于比较闭塞的状态。气候较干燥,日照充分,海拔较高,水资源较少,矿产丰富,能源充足。
社会经济原因:(1)东南沿海近代工业起步早,经济比较发达,(2)东部地区的人们思想观念比较开放,在经济竞争面前有比较强的危机感和紧迫感。(3)东部地带的产业结构相对较优,第二、三产业比重都在35%以上,远大于第一产业。农村工业化、城镇化程度较高,生产力水平较高。而中西部地带第一产业比重仍相对较大,乡镇企业不发达,生产力水平较低,经济发展相对迟缓。(4)东部最先实行改革开放加之沿海,首先接受海外先进的技术、大量的资金和现代的经营管理方式,走上了经济快速发展的道路。
中西部第一产业比重大,工业基础较薄弱;人的思想观念比较保守,文化教育落后;生产力水平较低;引进外资较少,但随着西部开发,前景可观。
东部经济发展优势:我国最主要的工业区(辽中南、京津唐、沪宁杭、珠三角);我国主要的农业基地(黄淮海平原、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以及我国海洋水产区等);交通便利;经济国际化程度很高;具有高科技文化水平的优势;我国城市分布最密集的地带。
中西部经济发展优势:面积辽阔,能源和矿产资源具有明显优势(山西煤炭基地、x疆等西北地区丰富的石油和四川的天然气);我国粮油棉糖重要产区和天然林场、牧场;有色金属工业和重工业较发达(哈尔滨、武汉、太原、包头、大同、郑州、洛阳、长沙、株洲、成都、重庆等均为工业重镇);交通运输以铁路和内河航运为主。沿边贸易发展有很大优势,各种资源都很丰富,特别是能源、矿产和旅游资源前景可观;西南地区水力资源充足。
东部经济发展中的问题:能源、原材料不足,北方各省市淡水资源短缺,有些人口城镇密集地区出现环境污染间题;大江大河下游涝年汛期的防洪问题较严重。
中西部经济发展中的问题:铁路运力不能适应山西能源基地煤炭外运的需要;黄土高原大量水土流失;东北森林过度砍伐;黄河中下游河床不断淤高所潜伏的洪水决口泛滥危机;长江中游的洪涝问题;长城沿线的风沙问题。大部分地区工农业基础薄弱;科技文化教育不发达,交通设施手段较落后,西北地区生态环境恶化,土地荒漠化;西南地区交通困难,阻碍了经济发展。
东部地区经济发展方向;充分发挥沿海的地理优势(外引内联);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和集约化农业生产;充分发挥技术创新优势。
中西部经济发展方向:因地制宜,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大力发展农业;加强东西向的运输通道建设;搞好大江大河大湖治理;加强交通通信等基础建设和生态环境建设(退耕还林还草,宜林则林宜草则草,宜荒则荒)(南水北调,三北防护林等)。发挥沿边优势发展边境贸易;有步骤重点开发黄河上中游和长江上游的能源、矿产和水力资源;充分发挥三线建设形成的基础和能力。
东中西协调发展:结合东部地带资金、科技实力和中西部地带丰富的能源矿产资源,可把部分劳动密集型加工企业和部分高耗能、高原料消耗、大运输量的企业由东部地带转移到中西部,把适宜在中西部就地加工的农牧产品加工企业也转移到中西部的农牧业地区。
以上这些离不开遥感(RS)、地理信息系统(GIS)、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PS)(GPS卫星星座由21颗工作卫星和3颗在轨备用卫星组成,共6个轨道面,这样就有了确定位置至少需要的3颗卫星)。

5. 求地理中国2019每一期内容总结

我也很爱看地理中国

6. 地理 中国

1、南方和北方的分界线
2、0摄氏度等温线
3、400毫米等降水量线
4、温带和亚热带分界线
5、水田区和旱田区分界线
6、中原官话和江淮官话的分界线
7、金朝和南宋的分界线

7. 《地理·中国》2019 各期主要内容

10《地理中国》属科普类电视栏目。以地质科考为线索,以普及地理学知识为宗旨,介绍地质学的新发现、新成果、新探索,展示地质地貌的新、奇、特、美。栏目在带着观众感受大自然神奇魅力的同时,传播科学知识

8. 央视10台12月8日地理中国的内容有哪些

12月8日,央视10套科教频道《地理·中国》播出的是:自然奇景·神湖探系列节目的第回7集,主答要内容是:考察队进入到广阔的东部平原湖区,依次考察江西新余市的仙女湖,探寻“蛇患”背后的原因;前往有着“中国百慕大”之称的鄱阳湖,破解“沉船之谜”;跨过京杭大运河,在洪泽湖岸边感受海市蜃楼带来的震撼;最终到达山东荣成,观赏湖畔冬日里的天鹅之舞。

热点内容
鹿特丹港国家地理 发布:2021-03-15 14:26:00 浏览:571
地理八年级主要的气候类型 发布:2021-03-15 14:24:09 浏览:219
戴旭龙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发布:2021-03-15 14:19:37 浏览:408
地理因素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发布:2021-03-15 14:18:30 浏览: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发布:2021-03-15 14:16:36 浏览:425
工地质检具体干些什么 发布:2021-03-15 14:15:00 浏览:4
东南大学工程地质考试卷 发布:2021-03-15 14:13:41 浏览:840
中国地质大学自动取票机 发布:2021-03-15 14:13:15 浏览:779
曾文武汉地质大学 发布:2021-03-15 14:11:33 浏览:563
中国冶金地质总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网 发布:2021-03-15 14:10:10 浏览: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