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地理人文 » 实证主义方法论人文地理学

实证主义方法论人文地理学

发布时间: 2021-02-22 21:54:56

1. 任选一个人文地理问题,针对该问题设计一个实证主义的论证方法

任选一个人文地理问题,针对该问题设计一个实证主义的论证方法。(20 分) 北京师范大学 2002 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2. 人文地理学最新研究方法论

这个你还不如看期刊或者论文呢,网络不太像有人知道的样子。

3. 用人文地理的知识验证经验主义方法论

地理学方法抄论的发展回顾人文地理学方法论主要与四个哲学方法 论流派有关,即经验主义、实证主义、人本 主义、结构主义,其中经验主义是人文地理学最古老的方法论, 也是传统地理学的主流;实证主义、 人本主义、 结构主义方法论是在20世纪60年代以后引入人文地理学的

4. 论述实证主义方法论在理论上和认识论方面的特征,结合思辨哲学的方法论谈谈对这两种方法论的认识。

实证主义方法论的主要特点如下: 
长期以来,伴随着科学技术的发版展而形成的实证研究权范式在社会学研究中一直占据着主流地位。实证研究者受到自然科学量化研究范式的影响,认为只有客观的、实证的和定量的研究才符合科学的要求,才具有价值。而社会学要取得进步,量化的测量和分析是必不可少的。
说白了就是量化和总结分析

5. (好的加分)人文地理学的方法论是什么

人文地理学复的方法论制是:地理要素论
掌握地理要素及其要素之间的关系——如气候的要素是:位置、温度、降水;位置的要素是:经纬度位置、海陆位置、交通位置、资源、经济水平(工业、农业、服务业……)等。“位置”是地理要素当中最为主要,是核心。
地理要素在不同的地方,其中一个要素会起主导作用,位置则是永远不可以忽视的因素。
地理要素之间会相互影响:位置影响气候、自然资源,位置与资源影响交通、经济水平与地位……

传统的方法:分析还原法、主要矛盾分析法、系统分析法和理想化方法
研究的方法论:经验主义方法论、实证主义方法论、人本主义方法论、结构主义方法论

6. 实证主义方法论在认识论方面具有哪些特征

实证主义方法论的主要特点如下: 
长期以来,伴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而形成的实证研究范式在社会学研究中一直占据着主流地位。实证研究者受到自然科学量化研究范式的影响,认为只有客观的、实证的和定量的研究才符合科学的要求,才具有价值。而社会学要取得进步,量化的测量和分析是必不可少的。
说白了就是量化和总结分析

7. 在人文地理学中 请举例说明,经验主义与实证主义方法的异同

社会主义理论在中国的应用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早期左倾右倾都是照搬苏联模式,属于经验主义
后期经历改革开放之后,研究出了中国式的马列主义,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路线就属于实证主义
相同点,都是参照原有的理论进行实践
不同点,经验主义是直接照抄,生搬硬套
实证主义是结合自身特点,进行改进后实施

8. 社会学实证主义的方法论哲学基础是什么

社会学主要派别之一。由19世纪上半叶,法国实证主义哲学家、社会学创始人A.孔德根据实证哲学思想体系建立,20世纪在世界广泛流行。
理论和方法论特征
实证主义社会学是在西欧启蒙运动、英国经验主义哲学、以物理学和生物学等重大科学发现为代表的发达的自然科学,以及法国的政治大革命和日益高涨的社会改良运动等背景下产生的。受19世纪初特殊的政治、经济、科学、文化乃至宗教等氛围的影响,实证主义社会学在理论和方法论上表现出如下特征:①它明确地规定了社会学理论及其研究对象的特殊性,反对传统的形而上学思辨的思维方式,使社会学摆脱了思辨哲学的羁绊,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②它的理论原则具有强烈的本体论的自然主义倾向,坚持统一的科学观,认为社会现象与自然现象之间没有本质的差异,它们都是一种“物”,故而遵从同样的科学法则。这样便混淆了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之间的区别。③在探讨“物”的规律时,认为自然科学的方法完全适用于对人类社会的研究,特别是按照自然科学的模式应用了类比的法则后,产生了实证主义社会学知识体系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有机进化论和机械论。④重视经验和感性资料在社会认识中的重要作用,在方法论上恪守经验主义原则。⑤强调价值中立性,要求在社会学研究中不作任何个人的价值判断,反对个人的情感介入,以保持严格的客观性和科学性。⑥强调对现实社会生活进行干预,强调社会学理论研究的实践功能,把社会学看作“社会工程学”或“社会医学”,即强调社会学对现实社会的改造作用。⑦重视对社会秩序、社会平衡和社会稳定性的研究,在政治和意识形态畛域内具有相当保守的价值取向。
古典实证主义社会学 实证主义社会学的发展经历了 3个时期。前两个时期通常被看作是实证主义社会学发展的古典阶段。第一个时期始自19世纪上半叶,与社会学的初创阶段相吻合。其理论创始人是孔德、英国社会学家H.斯宾塞、比利时社会学家L.A.凯特莱和法国社会学家F.勒普累等。此阶段虽然确立了实证主义社会学的一般宗旨,但还存在两大缺陷:①社会学理论还残存着思辨哲学的成分;②理论研究和经验探讨相互分离。孔德和斯宾塞致力于构筑实证主义社会学的理论体系,凯特莱和勒普累等人则偏重于经验研究的方法和具体的社会调查。
从19世纪下半叶至20世纪初为实证主义社会学发展的第二个时期,也是实证主义社会学的鼎盛期。法国的□.迪尔凯姆和意大利的V.帕雷托对以往社会学进行了综合,把实证主义社会学推向了高峰。迪尔凯姆在提出“社会事实”概念的同时,制定了一系列社会研究的实证规则。他把社会事实作为社会学的研究对象,进而揭示了它们之间所存在的“形态学”(即结构)的、功能的和因果的关系,由此把社会学的唯实论发展成为把社会看作高于个人的社会决定论。迪尔凯姆还把实证主义社会学的基本理论与经验研究密切结合起来。他运用统计方法对自杀现象的研究,用人种学资料对澳大利亚土著居民进行的宗教研究,是社会学的理论研究与经验研究相结合的范例。帕雷托对逻辑与非逻辑行动的分类,对动态平衡的阐述以及精英循环的看法,使实证主义社会学更加丰富和完善。
新实证主义社会学 继帕雷托之后,实证主义社会学结束了古典阶段,开始向新实证主义社会学阶段演变。与古典实证主义社会学相比较,新实证主义社会学有以下特点:①新实证主义社会学摒弃了古典实证主义社会学的一些粗俗看法,不再把自然科学及其方法看作是社会学理论赖以存在的基础,而把它们视为社会学研究必不可少的工具。②新实证主义社会学依然保持着自然主义的风格,但社会有机体论的基本观点已逐渐演变成现代的结构功能主义,机械论则演变为行为主义的理论公设。③在强调经验材料的重要性的基础上,开始重视科学方法论的研究,力图使社会学的研究通过程序化、操作化和定量化等手段,达到精细化和准确化的水平,进而将社会学的理论概念同经验的操作概念联系在一起,实现理论知识体系和逻辑—方法论手段相统一的目的。
新实证主义社会学包括形形色色的实证主义潮流,如以L.F.沃德等人为代表的具有自然主义进化论倾向的实证主义和以P.A.索罗金为代表的文化实证主义等。到30年代,新实证主义社会学内部又发生了变化,功能主义的方法逐渐取代了新实证主义纯经验的方法。T.帕森斯以《社会行动的结构》(1937)为起点,开始构造系统的结构功能主义理论体系。帕森斯制定了“社会行动的唯意志论”模式,并重点分析行动者动机—目的的结构意义。他虽然承认社会的文化和规范的客观性,并将行为主义、控制论和信息论纳入自己的宏观体系,但毕竟向理解的社会学作出了宽容的让步,冲淡了结构功能主义的实证的自然主义实质。帕森斯的继承人R.K.默顿则无视这种宽容精神,将文化规范等属于人的客观方面加以绝对化。
实证主义社会学在当代的另一变形是行为主义社会学。它以美国心理学家B.F.斯金纳和社会学家G.C.霍曼斯、P.M.布劳、R.埃默森为代表。斯金纳把人的行为等同于动物对外界的刺激—反应的理论,在很大程度上成为社会交换论的基本出发点。他的操作主义和霍曼斯的心理还原主义,以适应新的自然科学方法论的姿态突出实证主义的实质。
具有实证主义倾向的经验主义社会学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它不再排斥理论的指导意义,并把科学方法论作为研究中心。美国的P.F.拉扎斯菲尔德、S.A.斯托福和H.M.布莱洛克等社会学家千方百计地寻找社会学理论概念和经验现实之间的结合点,克服操作主义的局限性,重申实证主义曾一度轻视过的严格的逻辑程序的重要价值,把社会学实证研究的方法与科学哲学联系起来。布莱洛克对变量间因果关系模型的论述,将默顿的中层理论概念具体化为可进行定量研究和分析的操作的经验概念,这一趋向虽然符合社会学计量化和电子计算机化的潮流,但却引起了人文主义者的不安和反感。
对实证主义社会学的批评 实证主义社会学产生、发展和演变的过程,一直受到来自社会学界其他学派的有力挑战。马克思主义社会学、理解的社会学、法兰克福学派、现象学社会学、符号互动论和存在主义社会学等,从不同角度对实证主义社会学将人和人的活动还原为抽象的变量的非人本主义理论进行了批判。它们之间的长期论战,揭示了实证主义社会学的致命弱点,也促进了各学派之间的相互借鉴和相互渗透。

9. 举例说明实证主义方法论的应用

西方社会学家大多在某种程度上坚持由孔德和迪尔凯姆所开创的实证主义方向,其中包括各种理论流派。尽管各派的观点不尽相同,但是他们都在一定程度上主张社会学应当成为一门科学。社会学不是探讨“应该如何”,而只是客观地阐明社会“究竟是如何”,它不关注于独特的历史事件,而主要关注于社会现象的原因和规律。他们坚持认为社会研究的逻辑方法是假设演绎法,科学假说的陈述必须由经验事实来检验,理论仅当它得到经验证据的完备支持时才是可接受的。获取经验证据需要采用实验、系统观察、调查、访问、文献考察等方法。虽然社会科学在方法、技术的运用上有其特点,但它在理论构建、证据搜集、证据分析与评判、理论检验等方面所运用的方法,与自然科学方法并无本质区别。实证主义者把自然科学方法论作为自己的基本原则,把自然科学当作科学的范例,在他们看来,社会学是符合科学的逻辑的。
在实证主义方法论流派中,较极端的派别是定量主义和数理社会学派。定量主义受心理学的操作主义和生物测量学的影响,强调在任何科学中都必须使用测量和计量的方法。定量主义的倡导者、美国社会学家G.A.伦德伯格主张,任何概念都可以测量,由于定义不明确而无法测量的概念在科学研究中是没有用处的。20世纪40年代,美国社会学家S.A.斯托福、P.F.拉扎斯菲尔德等人进一步发展了社会学的数量分析技术。他们严格遵循经验实证主义的原则,主张用精心设计的方法从资料中推导出理论。数理学派是50~60年代开始发展的,主张以数学的概念、理论、方法和公式来描述和表示社会现象,并运用数学模型或数学符号的运算来模拟真实的社会过程。认为通过数学描述和计算机模拟就能够发现社会规律并对社会发展作出预测。这一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有美国社会学家H.M.布莱洛克和J.S.科尔曼等人。
美国的芝加哥学派创立了社会学经验研究的传统,早期它侧重对城市生态问题的实证研究,提出“科学的社会学研究”的口号,摒弃一切哲学思考和内省方法。后期它又受心理行为主义的影响,只注重对微观社会现象的描述和统计资料的堆积,忽视对宏观现象的把握。
作为20世纪中期社会学主流的结构功能主义,直接继承了迪尔凯姆侧重分析社会结构及文化要素的研究传统。这一学派的创始人T.帕森斯在他的社会行动理论中将社会化决定论与因果关系论作为他的基本假设,认为由社会化而得到的社会规范、道德与价值观,支配、影响着个人行为,强调社会结构与文化的制约性。他还指出,社会学研究应侧重分析文化因素与社会行动之间的因果关系。
社会交换论受美国行为主义心理学家B.F.斯金纳的影响,它借鉴心理学和经济学的假设,将个人行为视为通过对不同利益与代价的衡量作出理性选择与决策的产物,认为社会学研究的重点是:通过经验与观察来揭示个人接受报酬与付出代价的刺激而形成的行为或互动模式。这一学派的创始人是美国社会学家G.C.霍曼斯。G.C.霍曼斯与社会学现代结构主义的代表人物P.M.布劳都主张以严格的逻辑演绎建立公理形式的理论体系。他们认为,科学理论应是一个概括程度不断提高的命题等级系统,所有低层命题都是依据逻辑严格地从高层命题推演得到的。布劳的理论体系包括21个假设、34个主要定理和150个子定理或推论,用以考察和解释社会行动的基本模式。现代功能主义者,如德国社会学家N.卢曼,在构建理论体系时也经常使用演绎方法,即从抽象的假设出发,演绎出一套命题,再从经验世界中寻找验证。

10. 实证主义社会学的研究方法论

实证哲学,实证顾名思义就是凡事都要有个证据,都要证明一下,光说不行还得有实践的基础。所以他的哲学基础就是经验主义。

热点内容
鹿特丹港国家地理 发布:2021-03-15 14:26:00 浏览:571
地理八年级主要的气候类型 发布:2021-03-15 14:24:09 浏览:219
戴旭龙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发布:2021-03-15 14:19:37 浏览:408
地理因素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发布:2021-03-15 14:18:30 浏览: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发布:2021-03-15 14:16:36 浏览:425
工地质检具体干些什么 发布:2021-03-15 14:15:00 浏览:4
东南大学工程地质考试卷 发布:2021-03-15 14:13:41 浏览:840
中国地质大学自动取票机 发布:2021-03-15 14:13:15 浏览:779
曾文武汉地质大学 发布:2021-03-15 14:11:33 浏览:563
中国冶金地质总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网 发布:2021-03-15 14:10:10 浏览: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