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地理书签
A. 如何写出有创意的游记
如何写出有创意的游记
在创新方面,非虚构作家往往不能够像小说家那样自由发挥。非虚构作家必须呈现出被察觉到的事实真相。如果文章缺乏真实性,他们的声誉也会因此而受到影响。但是避免凭空捏造并不是意味着我们不能借助想象力和使用有创意的写作技巧来提高文章的质量。
虚构和非虚构类文学作品的创作形式是共通的。在关于创意游记写作的第一部分,将会教给大家一些从小说写作上借鉴而来的有助于提高创新性的技巧,这些技巧同样适用于博客等写作。
线索
开篇可以用一个能够激发兴趣的当地人的故事来吸引读者的注意力。在我最近的一篇游记《苏格兰高地上隐匿的宝石》中,我提到过一位为了逗孙子开心而来回骑自行车的耄耋老人,他很喜欢上高尔夫课,这也是我选择他作为主要的刻画对象的原因。一个人物类线索要比一个没有生命的物体更具有吸引力,除非这个景点或者建筑物是真正地与众不同。
角色
游记中还可以写与该地密切相关的知名度较高的人,尤其是当你的旅行恰巧遇上他们的生日或祭日,或者你目睹了发生在他们身上的有趣的一刻。你要像一个小说家那样,去了解他们的背景故事,描述他们的性格、外貌和经历的奇闻趣事。当我在加泰罗尼亚旅行的时候,我得知当天恰巧是高迪的生日,我就去拜访了他的出生地瑞乌斯并写了一篇游记。当你描绘你遇到的那些当地人时,不要仅仅提到他们大致的外貌,还可以交待一下他们怎样穿戴服饰,怎样走路,身体语言,以及他们生活环境中的日用品等。如果你与当地人交流过,可以在文中引用一些他们说过的话,这样读者也能“听”到他们。(当需要详细地引用对话或者要拍摄当地人时,要记得首先征得他们的同意。)
如何写出有创意的游记
视角
还可以借助其他的视角,比如他人对当地文化或建筑的想法来增加游记的深度。《歌之版图》的作者布鲁斯·查特文曾请一位研究土著文明的俄裔澳大利亚人阿卡迪做为他旅行的向导和顾问。研究西藏的中国学者孙书云曾与甘孜的仁增一家在一起生活了一年的时间,透过他们的视角,她观察并用影像纪录了西藏传统的农耕文化。她的深邃的洞察力为她的游记《西藏一年》增色不少。即使你只是在一个地方做短暂停留,你也可以与当地人和其他旅行者交流,包括你的旅行同伴,至少你可以从他们那里获得不同的观察视角。
背景故事
与别人分享你的背景故事,比如你为什么要去某个地方。这样不仅是吸引读者,也有助于提高文章的可信度。我们都不可避免地带有个人的主观想法,甚至是偏见,即使这样,我们也要尽量客观地分析和评价。十几年前,在整理一位婶婶留给我的几箱布满灰尘的书和杂志时,我发现了一本1914年的国家地理杂志,这本书的书签是一张皱得发黄的杏仁蛋白软糖的发票(我的婶婶曾经开过一间茶室)。这本杂志让我看到了最让人惊异的照片:被薄雾笼罩的群山,富有异国情调的建筑,还有穿着海蓝色长大衣的高贵的男士们…我的婶婶是否也曾期待着独自去这些地方?这个书签是否暗含着某种信息?我的下一步就是确定到达那里的路线。事实上我去那里某种程度上是很自然地受我的旅游冲动的驱使。
倒叙
运用简单的倒叙的手法将你的旅游见闻与其它地方及文化做对比,尤其是与那些你自己亲身感受到的。无论是骑着驴子在塞文山脉中探险,还是在写到南太平洋的时候,罗伯特·路易斯·史蒂文森经常倾听内心深处来自苏格兰的声音。非评判性的比较异同点能够使你更加清晰地塑造出你所希望的东西。
在这一部分中,我将分享有关创意游记写作的最后五种密切相关的技巧——主题、结构、开端、结尾和细节。这些技巧就好比制作美味佳肴的食材,你需要把它们有创意地搭配起来,这样你的游记才会更加地有趣,会给读者留下深远的印象。
主题
主题就是那些将你的游记内容组织起来并形成一个整体的想法或视角。主题除了能使你的游记写作更有目的性和方向性,也为你展现旅行的经历提供了背景烘托。在一篇文章中,主题会提供观点倾向性和增减文章内容的依据。
你的旅行的目的地和所见所闻将会决定游记主题的选择。比如,当地的历史文化、食物,或者你的一次长途跋涉。
结构
结构就是文章的形式或者说框架,它包括你怎样讲述你的故事、事件的顺序、以及用来划分游记段落的事件之间的因果关系链条等。结构为你的读者提供了一个阅读游记的路径。如果认为游记的主要特点就是讲述旅行经历本身,那你写出的游记也许就仅是一个按照时间顺序列出的简单的行动清单,这种流水帐式的游记很难抓住读者的注意力。
结构与主题密切相关,比如,在对一次长途跋涉的介绍中,跟随徒步的路线很明显是游记的一部分。其它的主题则提供了更多潜在的创意想法:如果主题是与历史有关,你就可以以现代为开端,然后采用倒叙的手法回顾历史,反之亦然。如果你的旅游地有河流的主干线,那就从介绍河口开始追根溯源;从山峰到峡谷,从城市到乡村。一定要有创意,同时确保不偏离你的主题和素材,游记要有逻辑性,让读者便于理解。
开端与结尾
正如我在第一篇中所建议的,以线索为开端。但是一些旅行前的细节对于你的读者来说毫无吸引力,比如订票、匆忙中把袜子塞进行李箱等。所以不妨尝试以一个戏剧性的到达目的地的经历为开端,或者旅行中体会到的第一个惊喜,以及你为什么去那里和怎样到达那里的曲折的经历,要把表达的重心放在最精彩的部分上。同样,最让读者满意的结局也要从与此相似的角度来考虑。我们可不想一路跟随着你直到回到家里。
细节
一些小的事实和细节能够让读者产生共鸣,也确保了游记内容的真实性。比如,在当地的一个市场闲逛,如果只是简单地描述当地的手工艺品、艺术品或美食,这些东西虽然五彩斑斓颇能引人注意,但却很难给读者带来新鲜感,触动他们的内心,因为他们的生活中遇到过太多类似的纺织品或美食。不妨带着读者走进当地人的厨房去看看美食的制作过程,当然,如果能分享一下你自己动手制作美食的经历就更好了。
最后,真心希望这篇文章能给你带来一些创意游记写作方面的启示和灵感。
B. 怎么在同学面前装逼
如果你真的这么想,那我教你一招吧。花十块钱买个电子表去见你同学,把手臂举过头顶。然后说一句英文……哈哈
C. 个人藏书如何管理
本人的观点是:支持发展正版电子书,以取代大部分纸本书,尤其是畅销书、杂志、教材(教材电子化一定是未来趋势),这对节约资源、降低价格、便于学术研究(尤其是检索),都是有益的,这是全世界图书业的发展方向。例如《大英网络全书》和《泰晤士报》,都已经彻底电子化了。
纸本书固然有其独特魅力,比如经典版本、艺术类画册、收藏鉴赏类、书法碑帖、影印本线装书、优质少儿书等等,还是值得保留的。
我国图书业的问题,与本题无关,不多言。
本人既喜爱纸本书,也善用电子书,在此献丑浅谈一下选书、 藏书、整理书的经验,以及教训。
先谈谈教训,或者说藏书带来的麻烦吧
坐拥一屋子书,确实很有满足感,但是,纸本书确实给我们带来了无数麻烦。
首先,整理和存放非常麻烦,这是本题目的核心,随后详谈。
其次,搬家问题。
书店搬迁的麻烦就不谈了,就说家庭,我们家十年前搬入现在的房子时,总共打了80个自然包。自然包,就是采用图书业普遍用牛皮纸打包图书的方法,一包大概相当于40本32开的书。算上线装书、16开画册、辞典等等大书,保守估计2500本书吧。我父母作为业内人都快累吐了。
后来,藏书逐年慢慢增加,家里能放书的地方都是书。去年这个时候,书店倒闭,大部分书退给出版社或转让给一些小书店、咖啡馆,我们家舍不得一些好书,精挑细选,留下了大约40包书。这40包书,让我们十分困扰……
现在,我们家有整三面墙是落地书架,远远不够;家里的其它空间,博古架、不常坐的椅子、阳台、床头,哪儿哪儿都是书;我现在的店铺里,也有几个书架放书。就这样,还是有一些书放不下,只能封在包里,摞在角落里。这种感觉,绝对是名符其实的头大,谁藏书谁知道……
于是,痛定思痛,我们家现在除了古籍和旧书之外,不到万不得已,绝不添新书。
杂志、畅销书,有正版电子版就买,没有正版就…你懂的…
没有电子版,朋友有的话,就借朋友的稍微看看。
总之,就一个准则,只买值得反复阅读的。
然后是使用和阅读问题。
本人敢说,藏书之人,大部分书都不可能拿来精读,有些书只是偶尔翻翻看,有些书买来根本不看,纯是收藏。这属于藏书癖,很多人可能对此感到不解,但确实许多人有这种癖好,我们家都有这毛病……这些书,既然已经买来了,又舍不得处理掉,那么只能想办法保存好、整理好。
实际真正拿来好好阅读的,必然只是藏书中的一小部分。这其中,每本书的阅读次数和频率,肯定也是不同的。
不废话了,直接切入下一部分。
纸本书的整理
书店和图书馆的图书种类太多太多,必须使用电脑管理。就拿我们书店来说,至少2万种书,必须严格按照图书分类进行管理。书店和图书馆要做的,就是让读者用最快的速度找到自己所需的书。
而作为一个普通的藏书家庭,书都是一本本淘来的,是按自己喜好挑选的,可能很杂,什么门类都有,有的门类可能就几本书,根本没必要细化分类。
即便是同一类别的两本书,可能使用频率的差距也很大。比如,刘力红的《思考中医》,我需要经常翻翻看看,但是《针灸甲乙经》,基本就当资料存着,轻易用不到。
所以说,图书管理系统,只是为了更好的管理大型书库,并不符合一般家庭的日常读书习惯。
本人以自己为例,谈谈书籍的整理和选择,都是个人习惯和观点,勿喷,见仁见智吧……
本人算是大学肄业,曾经专业是经济学,爱好是语言学、周易、中医,现在从事古董、艺术品行业,偶尔看看地理、历史、社科等等,基本不读现当代文学,不读励志,不读所谓的心理学,其它的什么类都有。
现有的书,会根据学科门类以及使用频率,先对书进行初步分类:
第一类,学习、研究类。自己的专业书,或者最喜爱的书,也就是经常要看的或查资料用的,值得反复研读的。对我来说,就是艺术史、收藏鉴赏、周易、天文、中医。
第二类,兴趣爱好类。偶尔翻翻看的闲书,比如地理、历史、旅游、美食。
第三类,期刊杂志类。杂志,长期订阅的,或偶尔买来看看的。比如三联生活周刊、国家地理、拍卖图录。
第四类,纯收藏类。几乎不是用来看的书,比如古籍善本、线装书、连环画、网络全书、各种全集(金庸、爱因斯坦、鲁迅、商务印书馆、中华书局啥啥的)等等。
整理时,不妨按照上述四种分类,倒序整理。
首先要整理的是最后一类,纯收藏类。凡是几乎不需要看的书,比如一年才动一次,就将它们妥善安放在最不碍事、最难取放的地方吧。比如:
1、书架的最上层。有的书架下面是带门的柜子,放柜子里也可。
2、当然,未见得一定要放在书架上,其它房间有合适的地方也可,比如衣橱上面。
3、不太贵重的话,装箱放在床底下或者储物间也可。
如果,有些书您虽然不看,但是想经常拿出来给客人显摆显摆,比如什么90年版的《绣像金X梅》,文物出版社的《中国金石集萃》,或者古籍善本,等等等等……
那么,您可以考虑来一个金丝楠木的(防虫)、带玻璃门的(防尘)、带抽屉(放古籍)甚至带锁、带保险柜(防盗)的书架……这种书架可以放在办公室、客厅、茶室最显眼的位置上……
这个不是开玩笑,不少藏书大(tu)家(hao)真是这么做,效果蛮震撼的。
接着是期刊杂志类。
如果你订阅期刊杂志,且有攒刊物的习惯,并且,每期看完几乎不会再看第二遍。那么,这些期刊可以和收藏类书籍一样放在上述地方。
建议按期刊的发行顺序,一期期由左至右或由下至上放好。
我们有时会发现,某一期杂志的内容很有用,需要作为资料经常看,那么,就可以专门开辟一小块地方,比如书架的一格或某个柜子上,专门存放这种有价值的单期杂志。
但是,这样很容易将这一期杂志弄坏、弄脏,或者有朋友看到借走,弄旧,甚至弄丢,然后你的杂志刊号就不全了!不全了!不全了!不全了!藏书人显然不能容忍这种情况发生!
一般来说,某期杂志值得保留的只会是某个专题。所以,本人建议,可以将有用的部分扫描下来,存到电脑(网盘)里,杂志还是跟它的兄弟姐妹们放在一起吧。
推荐一个扫描APP,WorldScan扫描王。
然后是兴趣爱好类。
如果不是专门搞研究、做学问,那么,你所拥有的大部分书,应该都是根据兴趣爱好所选择的。
整理的原则:阅读频率优先,书籍开本其次,图书分类再次,书脊颜色最次。
有人按照书脊颜色整理书架……那纯粹是强迫症,或者是行为艺术或者是搞装饰……除非,您能保证记得每一本书的书脊颜色和摆放位置……
阅读频率优先
简而言之,越常用的书,就放到离你越近的地方。比如,你办公桌旁的书架,你沙发旁的书架,你电脑桌旁的书架,因人而异。
至于书的摆放,当你面朝书架站立时:
1、对应你面部的,应该是你天天读的、最常读的书。
2、对应你腰部到颈部之间的,应该是你偶尔要读的书。
3、对应你头部以上的,腰部以下的,应该是你较少读的书。
可以参考下面的图片。
然后需要考虑的就是书籍的开本。
真正好看、好用的摆放方法,是根据开本来摆放,即同样高矮的书摆在同一格子里。
再讲一个小经验,由于书的宽度是不同的,所以,不要把书推到书架最里面。在书架内壁留点空间,书脊到书架外沿也留点空间。取某本书的时候,可以将两旁的书推进去一点(记得回头放书的时候在整理回来……)。书的高度当然也要合适,比格子略矮5-10cm即可。
如果你将书推到紧贴书架内壁的地方,你只能抠书脊把书抠出来,很容易弄坏书或者弄坏指甲…
所以说,你的常读书,应该在书架上占用2-3个不同大小的格子,分别对应32开,16开,以及特殊开本。
特殊开本,不要参差不齐的摆放,建议从左至右、低到高排列。在较低的书上,可以摆个泰迪熊啊、普洱茶砖、烟盒啥的,调整一下视觉效果。
或者,可以一部分站着,一部分躺着。
以本人为例,常读书在整个书架上,大概也就占一个平方米左右吧。
既然是常读书,我认为它们就像朋友一样,熟悉它们的书名、书脊颜色、摆放位置,是理所应当的。
所以,各位认为,常读书有必要按照类别来摆放么???
如果常读书里有同系列的书,当然要将它们放在一起。
如果有什么特殊癖好,可以考虑按颜色渐变摆放……
一般来说,一个人不可能永远只在一个地点读书,人在不同的地点,阅读状态肯定也是不同的。
所以,凡是你经常读书的地方,有条件的话,就设立一个这样的书架,不需要太大,小型桌面书架也可。这些零零碎碎的小书架上,就放你的常读书。
以本人自己为例,大概平均每天花几个时读书吧,分别在两个地点:家里以及店里。
在家里,尤其是夜深人静的时候,读的都是偏学术的书,搞点研究,因此,这类书我都放在家里。
在店里,虽然古董店没啥生意,也经常来朋友客人,读书会受打扰,因此,店里放的都是些兴趣爱好类的书,或者是一些可以随时拿起、放下的学习类书籍。
这个概念是本人胡乱总结的……大概就是一些内涵丰富的,一时无法参透的,长篇阅读很累的,随时看看都有心得的,随时可以扔下不看的,比如《思考中医》、《燃灯者》、《资本主义与二十一世纪》、《中医运气学解秘》、《周易》、《灵枢》、《马未都说》、《荣宝斋》杂志等等等等……
大部分藏书,应该统一放在一个大书架上。
我在后面有提到书架的尺寸等问题,这种大型书架,就可以按照图书专业分类来摆放了。
具体每一格放什么,是个人兴趣爱好的问题。
看藏书量多少吧,比如科学类特别多,可以分好几个格子放。但是宗教、哲学、医学特别少,合并到一起就好了。
需要注意的是,不要将每一格书架放满才去用另一格,请给你的新书预留足够的位置。
常读的书总有读完、读透、读烦的时候,那时候,就可以将它放回你的藏书架了。
不要把已经彻底读完的书遗留在常用书架上!很多人就是因为这样,书架才会越来越乱。
再就是,谁都会偶尔外出或旅行。
短暂外出,比如聚餐、会客、乘车等等,可能有少许富裕时间,可以用手机一类的设备放点电子书看,不建议带纸本书。
长途旅行,坐飞机、火车,闲得蛋疼,强烈建议:只带一本你平时读不进去的,但是又很有用的书,寂寞会逼你把它读下去的…… 当然,你可以选择玩手机游戏、和旁边乘客聊天、打牌……
学习、研究类书籍。
用的时候几乎天天要用,不用的时候几乎打入冷宫,整理方法同上。
本人也不是正规学院派,纯是自己瞎研究…只能分享几点经验:
1、严格做好分类,参考书、相关书籍、引用资料,分开放置。
2、做好书签,书签,以及书签。
3、需要的引文,以及重要参考文献,建议扫描之后存在专门的文件夹里。一定要整页扫描,标注好书名、页码。
4、资料不怕多,越多越好。脏、旧都无所谓,反正也不是用来收藏的,能买二手书就买二手书,带笔记的也很好,能用电子版就用电子版。
整理书的经验大致就是这些吧……
实用、方便优先
尽量整齐、美观
善于利用各种空间
选书经验——到底什么样的书才值得收藏。
好大的题目……慢慢补充……
先推荐一些出版社吧,排名基本不太分先后……
由于从小接触上一代(50后?60后?)出版人,备受出版界的叔叔阿姨照顾,以下评价,掺入了许多个人感情。
另外,由于人和人的口味、爱好、关注点均有不同,因此,对于出版社的看法也是大相径庭,见仁见智吧~~
出版社
1、生活·读书·新知 三联书店:人文、社科类学术书为主,也搞过金庸、蔡志忠一类畅销经典,紧跟文化潮流,时不时地出好书。我是三联书店的后裔,必须将它排第一。
2、商务印书馆:学术类,最著名的就是汉译名著。
3、中华书局:古籍类。
4、人民文学:虽然我不看,但是总要排上它,文学类。
5、世纪出版集团:原上海N家大社合并的,各类书都有吧,整体水平OK。
6、广西师大贝贝特:后起之秀,近年来,N家贝贝特一起发力,尤其北京贝贝特搞的理想国,社科类,文艺类,都有好书。
7、山东画报:图册类。以前不少好书,后来也……
8、北大、清华、复旦、人大等高校出版社:不少经典专业教材什么的。
9、西泠印社:金石、书法、古籍等等。
10、外研社、外教社:语言、外语类。
还有百花文艺、凤凰,世界图书,新星,海豚,中信,岳麓等等等等…
总之,多关注一些大出版社,总能发现好书。
淘旧书更是如此,过去没那么多书商,就大出版社才靠谱。
版本
相信这里有很多藏书人比在下更懂书籍的版本,不过,肯定还有很多朋友不太了解,因此本人还是献丑谈谈吧……古籍善本就不谈了。
自古以来,所谓“藏书”,实际上藏的重点不在于“书”,而在于“版本”。
例如,同样是《黄帝内经》,有唐本、宋本、天一阁本、文渊阁本、武英殿本等等等等,各个版本各有特色。
评判一个藏书家的功绩,不在于其藏书数量多少,而在于其藏书的质量,即藏书的版本好。
现代书籍亦然,尽管都是印刷厂批量印刷的,但版本之间还是差距很大的。
版本,即Edition,是指一种书籍经过多次修订、印刷、翻译等等,形成的各种不同的本子。
版本概念涉及面很广,包括:作者,选题(或者说内容),校对,出版社,开本,版次,译者(假如有),编辑,美工,排版,印刷,装帧等等等等……
分条目慢慢整理吧……随后慢慢补充:
1、最基本的:错字少,排版舒服,字体大小合适。正版书不一定没错字哦。
2、出版社是很重要的。一般来说,大出版社的图书品质是基本稳定的。小出版社有时候会把书号弄出去乱搞,或者一些人为了评职称、搞宣传什么的乱出书,一定要注意分辨……
3、一版一印,即第一版第一次印刷。对阅读来说并不是特别重要,但对一些极端藏书家来说,一定要追求一版一印。
4、译者。选择外文译著一定要关注译者!比如《源氏物语》,可能丰子恺的译本就比较好。
5、开本。开本大小,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一个书看着舒服不舒服。设想一下,假如National Geographic国家地理杂志是小32开的,吐血不吐血?!假如西游记连环画做成大16开的,囧不囧?!这是我编造的极端例子,但是确实有很多书的开本设计很脑残,具体就不指名道姓了……
6、插图。不要以为随便塞几个相关图片进去就是插图了……插图的数量、位置、大小、清晰度、内容切合度以及是否偏色等等,都将影响书籍的阅读感受和实用性。
7、插画亦然,可以为书籍增色不少。
8、评注本。古籍常有评注本和白话文本,固然有精品,但是,若没有一定的基础,恐怕会被一些错误注解所误导,不建议选择现代评注本和白话文本。当然,古代的名家集注本,也并非都靠谱。
9、换汤不换药版本。什么全新版、重编版、精编版、彩色版等等等等,大多是换汤不换药,建议收藏一个经典版本足矣。
10、修订版。大部分书籍存一个经典版本即可,但是,有些书籍,尤其是科学类专业书籍和教材、网络全书、辞典等等,一定要选择最新的修订版。固守经典与紧跟前沿并不冲突。
……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建议真正想要藏书的人,可以考虑贴着墙打一套专门的书架。
提几点打书架注意事项吧:
1、建议书架高2米以上,宽1米以下。如果是定在墙上的,可以到顶。不要太宽,每一层放书的隔板越宽,需要的承重能力就越高,一旦压断了……你懂的……
2、书架每一层的高度一定不要统一。最大的格子在最底下,放一些大开本的书,这样可以压住重心以防书架倾倒。最顶上的格子也可以是大的,但绝不能是最小的,否则,书架2米以上的话,你抬着头根本看不清小书的书名。每一层的一般高度在30cm左右,能放下绝大部分32开的书,大格子45cm左右。
3、每一层的深度可以在50cm左右,既保证了书架稳定不会倒,又可以前后摆放两排32开的书,书店一般会这样放点库存书(各位,逛书店的时候想要外观新一点的书,就去后面掏一下吧……)。放一排大书的话,前面还能放点杂物(当然这不是个好习惯……显得比较乱……但是真的很节约空间)。
4、一般书架都是木头的,一定要厚,结实!厚、结实!铁书架很好用,但是不好看。
当然,一般的家庭不可能弄那么多书架,那么,就一定要学会合理利用空间,任何地方都可以用来存书,包括卫生间。几个tips:
1、都知道书立吧,多买点,可以把书卡在窗台上啊,写字台边啊,电脑屏幕后面啊,任何平坦的台子都可以。
2、把书躺着摞起来是最节省空间的,但是,不好取用也不美观,不建议这样放。虽然我经常这样放… 旧杂志可以这样摞。
3、箱子。纸箱子、木头箱子,厚、结实!最好别用塑料箱子。常年不需要用的书,统统丢进箱子里。用纸记下书名,放在书的最上面,或者贴在箱子外面。
4、现在的家具多种多样,可以自己开发一下拿来放书。墙上的悬空书架啊,带小书架的茶几,等等等等……
5、书架比较占空间,家具挡在书架前其实也无妨,像我一样,把不重要、几乎不看的书挡起来就可以了。反正,你看,或不看,它就在那里。
防潮、防虫、防水,这些不用说了吧,还需要注意,防火!!防火!!防火!!
1、书架旁边千万不要走电线,建议不要用带灯的书架。凡事总有个万一。
2、书架不要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不要放在阳光能晒到的地方。海风潮,容易发霉。阳光晒,如果极干燥,有着火危险,不干燥,长期晒也会掉色,卷边。
3、不要在书房抽烟。一是为了防火,再一个,书会吸味的,除非你想让你的书沾满烟味……这里扯句题外话,普洱茶存在书房就很好。
4、干粉灭火器。谁能保证永远不失火?失火了用水浇?我家常备三个灭火器。建议一个书房一个。
电子书的选择和整理
慢慢补充吧……
借 @墨寒 的提醒,先谈一谈电子书和纸本书的取舍。
个人认为,纯粹为了通读、研究、参考书的话,电子书是不二选择。
原因很简单:高效。
随身携带查阅,关键段落可以加书签或截图保存,便于检索有效内容,节省桌面空间等等等等……
本人刚刚完成一本书籍的创作,偏研究向,电脑接双屏幕,左边屏幕开一个word写作,再开一个电子书窗口,右边屏幕开两个PDF窗口,桌上还有两本纸本书,纸本书里的书签乱七八糟,电脑里还有一堆截图和参考文档。如果全都使用纸本书和打印文件……恐怕会乱作一团,简直不敢想象……我由衷地佩服老一代泡图书馆做研究的学者!
随着电子阅读器的发展,人们阅读电子书的体验一定会越来越好。但是,电子书至今仍然无法替代纸本书的一种功能,就是“翻翻看”。
比如我手边有一本纸本的《马未都说》,都是一篇篇的小文章,我拿起来,随便翻开一节,就可以看。电子书就不行了,我只能一页一页翻,或者跳页,感觉就不那么闲适随意了。但是,如果我想在这本书中搜寻和铜镜有关的内容,电子书的优势就显现出来了。
更典型的例子就是辞典。我手机里有电子版牛津《ODE》辞典和日语《大辞林》,检索非常方便,还有关联Link。但是,我相信很多人会跟我有一样的习惯,就是喜欢翻字典。电子辞典没法解决。
在此强烈建议,如果有IT界人士能看到的话,电子书是不是可以考虑加入“摇一摇"功能,摇一下,然后哗啦啦翻页,随机翻到某个章节的开头,或者辞典随机跳到某个词条。
现在,电子书还有一大问题,就是D版居多,粗制滥造,鲜有好版本。
个人认为电子书的好版本应该具有以下条件:
1、正版。最好是像AMAZON一样,能够做到每一本书跟作者三七分账,而不是国内现在普遍的买断电子版权,作者获得不了太多利益。只有支持、保护创作者,才会有好作品出现。
2、编目完整、清晰。目录精确到小章节最好。
3、版式舒服。页眉页脚什么的有则更好,没有也无妨,主要是排版合理。
4、引用、注解齐全。引文清晰,最好有link,注解最好有单独的弹出框。这是未来的技术发展问题了……
5、图片完整、清晰。多数电子书都输在图片上。所以,图片类电子书,一时半会儿很难取代纸本书的地位。
6、错别字少,特殊符号齐全,没有内容缺失等等。
我相信,总有一天,各种书籍(包括古籍)都会向上述趋势发展出正版或者公版电子书。
正版电子书的制作和推广,不单单是出版社和电商的问题,应当将其视为一种社会公共服务,期待政府、院校、研究所能够参与其中。至少,希望政府能完善法律法规来监管吧。
很多人在使用D版电子书,我也是。我相信这其中很多是无奈之举,有些书既买不到纸本,又没有正版的电子版,我国的图书馆又不那么开放,情何以堪!
这里提倡一下,如果您要读的书有正版电子书,如果您买得起,希望您购买正版,正版电子书的发展,需要我们每一个公民的支持。
D. 我要做期末作品 网站 想找几个主题鲜明的网站模仿 求几个主题鲜明的网站 !!
一、相关链接
1. 网络课程技术规范汇编
2.“化学多媒体软件设计”期末网站作品规范(2007级)</FONT>
3.“化学多媒体软件设计”网站典型问题(2004级)
4. 环境治理专题学习网站栏目结构规划
5. 小小美工(2005级)
6. UI设计要点
7. 网站细节中整体平衡感的调整问题
8. 切片输出网页详解
9. 2007级Fireworks版分段式切片总结
10. 双剑合璧FW切片如何避免在DW中出现页面撑破图解
11. 厚朴网页切片教程曁新春献礼
12. 小切片,快速度——再谈切片全过程
13. Basic CSS
14. Getting Things Done
15. 2008级化学多媒体软件设计FAQ
二、软件工具
1. Macromedia三剑客:Fireworks、Dreamweaver、Flash
2. Office:Word、写字板、Visio
3. 图像处理:Fireworks、Photoshop、AcdSee、光影魔术手......
4. PDF:Acrobat
三、设计原则
1. 网站结构:以站点为核心,对应目录分层次。
2. 规范命名:文件夹名、文件名、Title(标题)。
3. 整体效果:内容完整、导航清晰、创意美工、自成格调。
四、基本要求
1. 主题
限化学、化工、医学、药学专题,可结合基础研究、前沿热点、应用实践、科普环保、可持续发展,主题健康、具体而微。
2. 类型:基于Macromedia三剑客设计,完全静态页面htm或html;
使用Fireworks或者Photoshop设计网页模板源图,切片输出网页后,Dreamweaver建立站点设计页面。
(拒收非切片作品,拒收非Dreamweaver设计作品) 3. 个人原创作品,站点结构(站内链接相对于文档),分类目录,首页index.htm位于根目录,散页数量≥20。4. 各级模板png或psd源图包含切片,图层分组、图层命名、无冗余图层。
5. 布局平衡、页面简约、无多余空白行,页面尺寸:
1024×800分辨率下:页面宽度963px,推荐高度621~1024 px。
参考: 2008年首页设计参考标准6. 页面属性正确:标题、背景、链接颜色、边界为0。7. 排版规范:页面左右居中,每段首行空两格、段落之间空一行、行间距150%左右,CSS锁定文字大小、超链接无下划线、悬停变色、定制IE滚动条,图文间距、文字和表格间距合理。
8. 美工效果:主体图片清晰、羽化、过渡色、文字特效(描边、投影等)、图片边框等、表格(细线或虚线等)、图片文件大小适度。
9. 切片输出时设置jpg品质80,控制图片大小。
10. 切片输出的图片,在DW站点中根据实际需求del或转换为背景。
11. 切片输出的网页title默认常为“ index.jpg”、“index.gif” ,DW中均重新命名title(中文)。
12. 标配站点地图sitesmap.htm,显示网站各级栏目名称(带站内链接)。
五、 网站设计专业路线概要
一画二切三调:细心规范
1. 一画: 首页、栏目页、内容页效果源图 。
2. 二切:切片化整为零,切出页面各部分结构单元。
3. 三调:DW站点中,调整切片图片、形成表格,进而输入内容、美化界面、关联CSS。
六、推荐效果
1. 排版:页面完全居中,锚点、上标、下标、超链接表格背景变色......2. 美工:超级链接提示、单色图片、图片热点、TV扫描线、印章、滚盖图、彩虹字......3. 特效:
弹出菜单,浮动层、层行为动画、透明flash动画,字幕,页面切换,从左至右消隐幻灯图片.....
七、设计禁忌
1. 页面尺寸失调,1024×768分辨率下左右超宽,页面撑破。2. 网页、图片等站内文件用中文名称,网页未命名、无标题(untitled、indes.jpg、index.gif等、或全部雷同)。3. 图片无法显示、超级链接错误。4. 错别字、多余空格、中英文标点混杂,
5. 配色混乱,主体图片和文字模糊。6. 滥用特效,运行出错。
7. 切片图片未经处理,网页直接使用切片输出的文字图片。
八、网站设计规划书
1. 文档内容: 封面、主题、风格(色调、布局等)、软件工具、设计流程、网站结构(栏目和内容,一级栏目不少于8个)、站点特色、课程感悟等。
(图文并茂、推荐使用表格和框图表达)2. 文档格式:doc+pdf3. 文档结构:封面(标题、图片、文字、日期,参考中国国家地理杂志、三思科学等),doc文档结构图并生成目录页,页眉页脚,页码;pdf带书签。4. 网站图、网站总体设计图格式:Vsd
九、提交指南
1. 提交站点文件夹:
·Web(网站):分类目录、网站文件 (页面数量不少于20)
·Source(源图):首页、栏目、内容页面psd或png源图(包含分组图层,图层规范命名)
·Doc(网站设计规划书):网站设计规划书doc、pdf文件
·Visio:网站图、网站总体设计图Viso源图、jpg效果图
2. 将文件目录压缩打包成RAR格式文件,上传至 ftp://202.116.83.77(sites目录)
(ftp权限:可写、不可读、不可追加、不可删除、不可建目录)
用户名:2008
密 码:ideal
文件目录名=专业+学号+姓名
压缩包不大于21M
3. 消除侥幸心理,提交作品前,请备份数据,遵循设计规范严格测试,守正出奇。切忌投机取巧,欲速则不达。
4. 截止时间:2009年12月31日中午12时
E. 以宣传环保为主题的活动的报道怎么写
以下是我当老师的时候,做过个一个策划,希望你用的上
“构建环境友好型校园”环保宣传活动策划
一、活动目的:
增强大学生的环保意识、美化家园环境、创建节约型平安校园。并通过这次活动回应今年世界环境日中国主题——生态安全与环境友好型社会
二、活动主题:
环保家园,生态中国
三、活动主办单位:
滨州市环境保护局滨州学院城市与环境系
协办单位:
滨州电视台滨州日报
滨州广播电视台滨州学院团委
四、.活动内容:
活动一:《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社“环境与生活”校园征文活动
活动二:成立青年环保志愿者服务队
活动三:向中小学生讲解环保知识及其重要性
活动四:环保自行车队围城宣传
活动五:①以“保护母亲河、新立河”为主题,以义卖黄河水的形式举行募捐活动及签名活动
②响应国家环境保护总局、民政部、教育部的号召,协助滨州市环境保护局在居民小区内号召居民捐献闲置物品,开展旧物交易的爱心小屋活动。
活动六:环保志愿者千人行活动
五、.活动联系媒体:
滨州电视台、滨州日报、滨州广播电视台
六、.活动具体实施方案
活动一:《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社“环境与生活”校园征文活动
一、征文要求:
1、 文体不限,字数在2000字以内,标题自拟
2、 原创,首次公开发表的文章
3、 体现环境变化对我们生活的改变和影响
二、活动时间:2006年5月22日—5月28日
三、参赛对象:滨州学院全体同学
四、参赛形式:本次活动可以系(院)为单位统一组织,也可个人自由参加,并鼓励电子稿件。
五、评奖办法:
◆奖项设置:个人奖分设一等奖1名、二等奖2名、三等奖5名。
◆评奖办法:参赛作品由组委会评定,确定获奖人员名单
◆结果公布:2005年6月中旬公布获奖名单,获奖者颁发证书和奖品。
◆在5月25日之前评选出的优秀作品,我系将其推荐到《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社,参加该社举办的“环保家园生态中国”主题征文活动,获奖个人将获得2006年《中国国家地理》典藏版一套,获奖作品将刊登在搜狐网站并附专题报道。
活动二:号召青年环保志愿者
为使校园环保工作长期不懈地展开,定期宣传环保知识,体现当代大学生求真务实的精神风貌,城市与环境系决定成立“青年环保志愿者服务队”。服务队将统一着装,定期开展环保活动。
(一)加入环保志愿者条件:
1.热爱环保、关心环保,有正义感和责任感;
2.组织纪律性强,身体健康;
(二)报名时间及办法:
时间:2006年5月22日——6月4日下午3点至6点及晚上7点半至9点半
申请者到滨州学院文科北楼(B15)401室城市与环境系会议室报名
活动三:向中小学生讲解环保知识及其重要性
时间:2006年6月1日
分别在两所幼儿园及一所小学内做环保宣传,帮助他们树立环保意识,让环保从小做起。如:交小朋友用树叶作成书签,告诉他们树是人类的好朋友,人离不开树。
活动四:环保自行车队围城宣传
时间:2006年6月4日
50名环保青年志愿者上午9点以骑车的方式从滨州学院出发围绕滨城区,以沿途演讲、交流等形式宣传环境保护,届时滨州市环境保护局局长会在出发前开动员讲话。
形式:每名志愿者所骑车子后面插上带有环保标语的旗帜
活动五:①以“保护母亲河、新立河”为主题,以义卖黄河水的形式举行募捐活动并附以大型环保教育图片展览。
②响应国家环境保护总局、民政部、教育部的号召,协助滨州市环境保护局在居民小区内号召居民捐献闲置物品,开展旧物交易的爱心小屋活动。
(一)活动时间:6月3、4、5日
(二)具体内容:
时间:6月3日9:00——16:00
地点:滨州市政广场
“环保家园,生态滨州——保护母亲河、新立河”市区人民大型横幅签名活动,以义卖黄河水的形式举行募捐活动并展示环保教育图片
时间:6月4日10:00
地点:居民小区内
响应国家环境保护总局、民政部、教育部的号召,协助滨州市环境保护局在居民小区内号
召居民捐献闲置物品,开展旧物交易的爱心小屋活动。
时间:6月5日11:00——16:00
地点:滨州学院东餐厅
“爱护环境、从我做起、从身边做起”全校师生大型横幅签名活动,以义卖黄河水的形式举行募捐活动并在东餐厅展示环保教育图片。
义卖黄河水形式一:滨州市是黄河的流经地,环保志愿者将黄河水注入到从医院收购的废用小瓶中(已消毒),瓶内底部为浅浅的黄沙,上层为澄清的黄河水。让人们了解黄河为什么“黄”
形式二:义卖用装满黄河水沉淀后残留泥沙的废用小瓶制作成的风铃,让人们看到资源再利用的例子。
活动六:环保志愿者千人行活动
时间:6月3日上午8点
参与人员主要为企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及在校大学生
以市政广场为起点、银茂大酒店为终点,按指定的“口”字型路线(避免过十字路口时对交通带来的不便),千人长跑,以此来宣传环保。
九、.经费预算
奖品花费500元
服装:T恤15元×80件=1200元
帽子5元×80顶=400元
旗子10元×50=500元
横幅100元×5面=500元
海报300元
玻璃瓶0.5元×1000个=500元
摄影展展版300元
胶卷及冲洗费:
胶卷20元×10卷=200元
冲洗25元×10卷=250元
后备资金:1000
共计:5650元
注:如此活动方案有幸能被贵刊采纳,在走访各个学校及居民区时我们还会义卖贵刊提供的《中国国家地理》杂志,所筹得的资金将会用到校园环保活动当中!
F. 谁能告诉我一条去以色列旅游最划算的路线和攻略去7天时间,最好有亲自去过的人来...
不是北京出发啊。。要是北京出发的可以走我们社,超值的以色列旅游
以色列印象之—老城物语(The tale of Jerusalem)
第1天:北京/特拉维夫
请您于首都国际机场T3航站楼,经过以航特别安全检查后,工作人员协助您办理相关登机手续,搭乘以色列航空国际航班飞赴以色列Ben Gurion国际机场。
参考航班:LY096 PEK-TLV 2200/0400+1
第2天:耶路撒冷
以色列当地时间凌晨抵达(以色列时间比北京时间晚),机场助理及司机接机后,乘车前往集基督教、伊斯兰教和犹太教三教圣地汇聚的世界著名城市“圣城”耶路撒冷(车程大约30-45分钟)。抵达酒店后,将行李寄存前台并拿取酒店的联络卡片,前往耶路撒冷老城外的咖啡馆享用一份简单早餐,并在朝阳中欣赏慢慢苏醒的“圣城”。步行至老城著名的雅法门前可分散自行活动,用双手和心灵去触摸历史印痕。膜拜深邃和灿烂的宗教及文化遗产。十几个足球场面积的范围内,塞满沉甸甸的历史和宗教文化圣迹。在老城中穿行,犹如流连在中东缤纷的社会风情画卷之中。晚间各自根据自己的安排返回下榻的酒店。除接机之外,旅客全天自由活动。
第3天:耶路撒冷
深度体验“人神共享的永恒之城”,掸落3000年的岁月尘封。经历过55次陷落,18次重生的血色庄严中,耶路撒冷依然怀揣着包容,善良和敏感的心……无论橄榄山,西墙,还是大屠杀纪念馆都在见证着人们对自由的向往。
此日建议您将手持一本旅行指南,按照攻略继续走进耶路撒冷,深度感受这座充满智慧的“和平”城市。全天自由活动。
第4天:耶路撒冷
耶路撒冷既是传统的,也是世俗的。这一点毋庸置疑。玩转耶路撒冷,在“七人聚集地”街区的barood酒吧喝上一杯,也许还有机会邂逅以色列的“瑞奇 马丁”流行音乐人ivri lider
此日继续您的自由活动。可参阅《孤独星球LP》,《国家地理NGO》,《探索发现DISCOVERY》或其他的经验分享,去DIY您的耶路撒冷脚印。全天自由活动。
第5天:耶路撒冷-死海-特拉维夫/北京
犹太人谚语:除了太阳,死海和头脑,我们一无所有,但是我们凭借这些,拥有了一切。这一天,我们将见证以色列不屈不挠走向进步与繁荣的伟大创造力。
清晨收拾好行囊乘车前往世界著名的度假胜地,地球上最低的地方,位于海平面之下416米的死海,死海水富含丰富矿物质,盐浓度更高达30%,具有非同寻常的浮力。在死海边的公共浴场尽情的享受死海黑泥的特别美容功效,及时不会游泳也能充分体验毫不费力的海上漂浮乐趣。前往死海边上的游客中心,在这里既可以为自己和亲戚朋友购买由死海矿物和黑泥提炼的以色列独有品牌“AHAVA”爱神牌美容护肤化妆品,又可以在自助餐厅享用具有以色列特色的丰盛午餐。
之后乘车返回以色列的商业中心、地中海海滨的现代化城市特拉维夫。参观以色列著名的钻石中心。在以色列艺术家最为集中的雅法老城漫步,随意的在街边小店中挑选独具匠心的手工艺艺术品和纪念品,在地中海的夕阳下或海滩散步欣赏地中海风光、或在咖啡馆要上一杯香浓咖啡品上一块犹太茶点休息。
晚间18点在指定地点汇合,乘车前往Ben Gurion国际机场,搭乘以航航班返回。全天随团活动。
参考航班:LY095 TLV-PEK 2255/1330+1
第6天:北京
北京时间当日下午抵达首都国际机场,您的充满以色列印象的旅程是一本未曾读完的书,请把书签夹在这一页,老城物语。
G. 谁能将“装逼”这个词详细的解释一下
一、装B之读书
世界上总是有那么群爱装B的人,所以才有这篇不完全装B手册,为什么不完全呢?因为装的艺术是要表现在你生活的方方面面的,而我在此仅探讨几个关于读书的装B问题。
唐代非著名诗人章碣曾很感慨地说“刘项原来不读书”,如果能做到刘邦、项羽这么牛B的人,是不需要靠读书来装的,但一个社会同时只能容纳一个这种牛人,不可能实现大家共同装B的愿望,不利于和谐社会的建立,所以这里不推荐。
大人们总是教育小孩子,通过读书来装B,闷头读个20年的书,然后再出来装
可这样有意思吗?
我觉得没意思,20年读出来,你就已经牛B了,还有啥装的乐趣?
废话不说,入正题--------------------
第一,古典文学是必须的,它可以装出一个人的深度,但丁的《神曲》,歌德的《浮士德》,卜伽丘的《十日谈》或是某某的《某某某》随便弄几本来撑书架。甭管喜不喜欢内容,也甭考虑是否同意作者观点,这年头真正读懂这些书的人,你可能一辈子也遇不到几个,所以根本就不用担心有人会真的和你讨论作品本身的。不过有一点切记,千万别买一大套《莎士比亚全集》精装本,这是暴发户级的装B,还不如不装。莎士比亚的书一定不能买精装的,只有肤浅的人才会关心书皮,而且也别买全套,那只能说明你还是入门级的读者。装B的最高境界,只需要买几册简装本,而且还不能买什么《威尼斯商人》、《罗密欧与朱丽叶》这种连扫地大妈都知道的,专拣那些别人连听都没听过的买,这就是品味。
试想,某天,一个小B跑你家来,看到书架上有几本莎士比亚,正想装一把牛B 的文学青年,可拿下来一看,《安东尼与克莉奥佩特拉》,傻了眼,然后假装翻了几页,看到你不经意间夹在里面的书签,一张上世纪某天的歌剧门票,还不把他震撼得一败涂地?就这么几下,啥也不用说,你就已经和普通的小B拉开了好几个层次。
另外,这种书上一定要积一点小灰,这是历史的厚度,至少说明这本书不是刚买来冲样子的,但也不宜太厚。关于书的新旧也一定要把握一个度,全新的肯定不行,那是暴发户的书架,但也不能太旧,这毕竟是文学类书籍,不是工具书,所以弄的破稀破烂的只能说明你读书的时候不爱惜,最佳的装B方法是保持书的新度,然后再不经意间(注意,一定要“不经意间”地去做)在某页折个角,在某行划几道线,如果你的字太烂,笔记就别写了。
OK,现在你古典文学的造诣,已经达到了名牌大学中文系助理教授的水平,对于文学青年这种肤浅的称号,你可以永远的说拜拜了。
第二,专业书籍。一个牛B的人除了有深厚的古典文学修养外,掌握几门专业技能也是必须的(文学不能当饭吃),所以弄几本看起来很 professional的书当道具也是不可少的。首先,和那些xx入门、xxDIY、xx初级指南一类的书一定要划清界限。要时刻提醒自己,你现在是一个很牛B的专业人士人了,你要看的是那种非专业人士一看书名就晕,普通专业人士一翻内容就吐的书。
选书的时候要注意几点,那些刚毕业的人在看的书别买(拉不开差距);那些人人都买的书就拣英文版的买;同样内容的书,切不要选书名叫xx宝典的,书只是一个工具而已,把它看得太高只能显得你的低级;在一堆的工具书里,至少要保证有一本原版的、经典的(哪怕是1985年出品的也没关系)、只讲理论毫无实用的专业书,这本书将代表你所能装的最大高度,所以一定要认真挑选。
最后在强调一次,一定要professional
第三,流行书籍。一个牛B的人并不是一个不食人间烟火的人(脱离了人民群众你TM装给谁看啊),所以一定要和社会流行文学保持一定的距离,孔子说“惟女子与小人难养也,近之则不逊,远之则怨”,和这个道理一样,距离要保持一个度。比如现在论语很火,你可以在床头放一本原版论语,体现你也是一个很潮流的牛人,但切不能放个白话文或是于丹的杂文;易中天很火,你也不能买他的新书,太俗,要买也得买他出名前的,比如《读城记》,这就是保持的一个度。
第四,说一说书籍的放置问题。严肃的古典文学一定要规规矩矩地放在书架或书桌上,切不可随手扔在沙发上,除非你想装成一个叛逆派牛人。而沙发上可以随便扔一些杂志,体现出你日常的品味。
记得有一个记者采访芙蓉姐姐,芙蓉姐姐说她现在也在看书,那记者就问“什么书?读者?知音?”
芙蓉姐姐说“才不是,是有深度的。”
所以,就算是杂志也要注意品味和深度,如果实在不知选什么杂志好,建议宁可选肤浅的美男美女靓车杂志,也别拿《知音》类的弱智刊物,前者最多被别人鄙视你的欣赏眼光,但后者会被别人鄙视智商的。
床头也是一个放置书籍的重要地方,它可以体现你在床上的不凡品味,如果你在床头放本《playboy》的话.....
所以建议大家还是忍一忍,放一本老庄的书,假装思考下宇宙万物轮回的大问题,或者放一本《资本论》,在每天的临睡前,借助马克思的智慧去思考下是不是该补仓了。
还有一个地方,也是装B人士不能遗忘的舞台。曾经见过一个朋友家的厕所,马桶上放了本《十月》,看,装得多像!
此段结束,OVER---------------------
二、装B之写作
“如今我习惯于将自己的文字麻木在风花雪月的冰彻骨架上,那使我不但可以逃避拷问自己的灵魂,而且坚强不可逆转的对所有的现实表达谄媚的尊重与敬意。”
“2006年的除夕,我陪伴快速老去的父母跌坐在1926年的钢筋水泥里,享受着电视里春晚的欢声笑语”
“中国文化的乐感因素气韵深长,智慧追求的魅惑空灵的飘荡在我们的天空。”
对于热爱装逼的人来说,单是看看下面的张亚哲老师的文章标题就应该“义无反顾肃然起敬于”一颗勇于装逼,勤于装逼,乐于装逼的心灵了。
■ 关于那些阴暗的记忆-当波兰斯基遭遇狄更斯 2006-03-0619:07:07
■ 残酷的话语霸权与陈凯歌的恐惧记忆 2006-02-2018:19:48
■ 一个批判愤怒者的自我愤怒 2006-02-0911:58:14
■ 面对激烈流氓之辩的胜利宣言 2006-01-1820:48:14
■ 中国青年的心灵史不能就此完结 2006-01-1418:52:15
■ 万福玛丽亚博客命运符 2006-01-1112:39:11
■ 这难道就是我们的辉煌上海 2006-01-0509:54:30
■ 中国民办教育的哈利路亚 2005-12-2116:11:00
■ 什么是一地鸡毛的激情与背叛 2005-12-0113:51:57
只要悟性不是太差的,看完张亚哲老师的这些装文(即装逼文字),基本上装逼创作就应该入门了。那些文字悟性差又好这一口儿的朋友们如果会电脑编程,可以把张亚哲老师博客上的文字全部导入电脑分析一下,相信可以轻松弄出一个装逼写作速成软件。为了装逼,千万不要给软件起中文名,不妨叫做ZBF MadeEasy 1.0 beta3 Professional Edition。如果你故作神秘,对软件名称的含义不加解释,还可以让那些不知道内情的人苦苦思索ZBF到底是猪变疯,真不忿还是准备饭。这时候如果你面带诡谲的笑容继续不做任何说明,他们一定会愤怒地指责你说,“他妈的,真是个装逼犯!”
悟性差,又弄不到这种软件,还执意想成为装逼犯的可以和我一起分析一下这类装逼文章的特点。虽然成为一个好的装逼作家需要一些天分,但如果你的目标只不过是象张亚哲老师一样想在装坛混得一席之地还是比较容易的,并且完全可以速成。
首先,要想装得中文底子好,就尽可能多用书面语,至少是旧式口语,尤其是能表现你特别有思想因而无比苦恼的“徘徊”、“踟蹰”、“逡巡”、“彷徨”、“疏离”、“踌躇”、“愤懑”等等。
象声词要用现在的人绝对不用的,如“毕毕剥剥萧萧许许作作索索窸窸窣窣”,装逼装到得意处,如果忍不住笑出声来,可不能“哈哈”,要“哑哑”。你要装一只国学底子深厚的狗,那就绝对不能“汪汪”,要“狺狺”。
你要是想“很鲁迅”或者“很五四”,那就把“去吧”写成“去罢”,“她”叫“伊”,“或者”用“抑或”,“如果”换作“倘若”,“比如”要说 “譬如”, “因为”则是“因了”,还有,鲁迅那时候“那时候”叫“其时”,“松懈”用“弛懈”,“原谅”用“宥恕”,“点头”用“颔首”,既然颔了首,“馒头”自然也不能吃了,改吃“馒首”。这样说话可不是为了“讲究”,而是为了“考究”,都已经装到这个份儿上了,“已经”就改成“已然”罢,“常常”也不得不“每每”了。
要是抄五四风格抄烦了,也可以生造愣词或愣造生词,比如遏止逆转叫“遏逆”,果敢勇猛叫“果猛”等等,嗯?已经有人这么干过了?那就翻转颓糜为糜颓,再把屠戮拧成戮屠。为了显示个性,用词上要做到为了不一样而不一样,比如既然大家都说夜色漆黑,你不妨象张亚哲老师那样说酱黑,即使夜色酱黑听起来很蹩脚。重要的不是效果好,而是和别人不一样。
三、装B之华语音乐
你还在听蔡依林、孙燕姿、张韶涵、王心凌、梁静茹么?出去怎么好意思跟人打招呼啊~~~所以我特地写这一篇来网普一下,造福广大装逼无门装精无路的小青年们。首先,本文是针对华语的,也就是两岸三地之内人声用中文演绎的歌曲,这里作为切入点比较合适。一上来就直接搞国外的Calla, Radical Face,Blonde Redhead,Windmill,The Shins之类恐怕段数太高,内功不够会走火入魔。而且我们搞这个是装逼用的,甩几个名字出来结果周围的人全没听说过就很尴尬了,恩,装逼未遂,你比对方更尴尬。其次,本文是初级的,提到的歌手和专辑全都很好找,有的甚至比主流还红,歌曲都上网络那个流行mp3下载榜的,等你把这些都搞定之后,并且发现你自己已经可以跟姑娘们炫耀可以跟二逼追随者们炫耀可以跟爸爸妈妈们炫耀可以跟老师校长炫耀可以跟全世界炫耀的时候,不要安于现状,不要知足,再去找更高阶的素材继续装吧。
听流行的不叫装逼,那应该听什么呢?听独立的啊,术语叫indie(你看看,不要说独立,中文土嘛!说 independent又嫌太长了,四个音节,舌头都会打卷,重音一不小心还会发错。所以直接读前面一半,indie,多慵懒的感觉啊,爱死这个词了)。独立的歌手一定要自己写词自己写曲自己编曲自己配乐自己组团自己录制自己拍MV自己发行,上哪都要把乐队带着,演出到一半要一一介绍,“这是鼓手谁谁谁, guitar手叉叉叉,bass手圈圈圈,keyboard啥啥啥”。写的歌不能老是情啊爱的,不然充其量也就一创作型流行歌手了。要写生活,写小事,写理想,写小性子,写小脾气,写海边,写寂寞,实在是要写爱那一定只能写爱自己,恩,也就是自恋啦。这样才叫小布尔乔维亚情调噻~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首先你会要用豆瓣,那里可以找到很多装逼者,共同学习,共同进步,我刚才列的那一排英文名字全部是在豆瓣随手拈来的,有没有把你们震住?其实我一个都没听过,所以说,豆瓣是个好东西,装逼必备啊。那里的最热讨论组,关于演员的不是金城武不是阿汤哥是Johnny Depp;(这里如果我说约翰尼·德普那就土了,刚才已经示范过嘛,悟性高的同学大概已经总结出装逼第一招了:碰到外国人名一定不要用中文译名,是英文就老老实实的敲,是日文就平假名片假名的拼,有人问了,要是是意大利法国的,哪还不得去装字库啊?你傻呀,复制粘贴你不会啊?又有人要问了,那我现在是在学华语音乐装逼,没外国人怎么办吖?不着急,咱还是又办法的,后面会讲,装逼人民的智慧是无穷的)关于导演的不是张艺谋不是Steven Spielberg,是いわい しゅんじ(这个就是岩井俊二了,我也不知道写的对不对,不认得日文);关于中文歌手的不是周杰伦不是李宇春,是陈绮贞。
好了,终于出现陈绮贞三个字了,铺垫到此结束,我开始进行地毯式的介绍(一句话点评),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以下每张专辑我都一首首的听过的,绝对不会忽悠大家:
旅行的意义 / 旅行的意义
CD / 好小气音乐工作室 / 2006春季寻羊限定版 / 陈绮贞
陈绮贞,独立的内涵,流行的风格,文艺的调调,小资的气质。我靠,不列进来真是说不过去。这一首《旅行的意义》又好听又好唱,去KTV都能点,太难得了,站在钱柜包房里一唱,呗有面子啊!“我看过了许多风景,我看过了许多美女……”
陈绮贞 精选(1998-2005) / 陈绮贞精选(1998-2005) / 陈绮贞精选(1998-2005)
CD / 中国康艺音像出版社 / 陈绮贞
她专辑还真多啊,就不一一列了,再加个精选集进来,自己去听吧,你要是连她的歌都听不习惯,抱歉,没有装逼的天份了,老老实实回去听街歌吧~
La Dolce Vita / 甜蜜生活
cd / 前卫花园唱片公司 / 2007-11-08 / 台湾版 / 魏如萱 / 娃娃 / waa
《女人痛经时》这都可以当歌唱,太有才了,哎呀我的天,哎呀我的天,哎呀我的天。
资源回收
Audio CD / 风和日丽唱片行 / ALBUM / 自然卷
碰到萝莉型的女生,不要急着推倒,给她听这张专集里的《低着头》吧,保证她的回答是:“太卡哇伊了!”
C’est La Vie
CD / 风和日丽唱片行 / 自然卷
自然卷是由奇哥和娃娃(就是第3张里的魏如萱)组成的,奇哥同时也是陈绮贞和杨乃文的乐手,不能只听歌啊,这些背后资料都要当作常识来记,然后在合适的时候很漫不经心的甩出来,装逼不是那么容易的。
我们在炎热与抑郁的夏天,无法停止抽烟 / 我们在炎热与抑郁的夏天,无法停止抽烟 / We Can’t Stop Smoking in the Vicious an
Audio CD / 维港音乐 / 2007-10-10 / My Little Airport
这个不加进来都对不起专辑的名字啊,闷骚到极致了。
消失的光年
CD / 九洲音像出版公司 / 2007-07-12 / 首发现场纪念版 / 大乔小乔
内地的,一个大叔带着个小盆友,这种组合本身就很文艺了。看看专辑介绍吧:“她的叔叔会在安静的早晨听钟立风,小乔还抱着她的玩具熊在睡觉。她梦见了白云和风筝,而我们正在忙碌。”
只因当时太紧张 / 只因当时太紧张
维港唱片 / My Little Airport
听这张专集之前我还不知道太宰治是谁,所以说,装逼是相通的,赶快搞本《人间失格》看看吧
在动物园散步才是正经事
cd / 口袋唱片 / 2004-08-07 / 引进版 / My Little Airport
“XXXX才是正经事”这个句型很火了一阵吧,出处就在这张专辑了。粤语听起来很有feel啊~
A Wishful Way / A Wishful Way
CD / 上海声像出版社 / Import / 跳房子
田原是我初中校友啊,就在隔壁班上……不过我不认识她她也不认识我。
突破
吃草的鱼 / 2007-08-15 / EP / 范晓萱&100%乐团
萱最近反弹得厉害啊,上内地通告上得那叫一个密集。fans也越来越多了,还动不动就嚷嚷着“我喜欢她十几年了”,其实自己一共也就活了二十岁吧,真行~
My Life Will...
Audio CD / 新力博德曼音乐娱乐股份有限公司 / Import / 张悬
对Malaimo这首我要多说一句就表示我不够装逼
遇见我
cd / 创盟音乐钛友文化、星丝雨 / 2005年12月 / [引] / 曹方
这张一点都不闷啊,歌曲都朗朗上口,大家有福了,赶快拜谢曹芳小姐让装逼者不用太抑郁
2007小草地二年级同学音乐会 / 草地音乐同学会
CD / 默契音乐 / 2007-05-25 / Various Artists
大串烧,装逼cult神教开会了。。。赶快记名字吧,然后找每个歌手自己的专辑去听!
蜂蜜与白色樱草 / 露水十一合辑
CD / 露水十一 / 2007年10月 / 独立发行 / Various Artist
同上,第二次开会了~至少给我们开到***吧,多传达点精神啊,装逼社会。。。
Close To 蔡健雅 / Original x Tanya Demo
CD / 亚神音乐 / 2007-10-03 / 蔡健雅
demo一定不要错过,indie才有啊,主流是不会出现的,一发行就是精装版豪华版限量版了。
OK / 思念是一种病
Audio CD / 滚石唱片 / 2007-07-06 / Album / 张震岳
张震岳也从主流走到非主流了,这张专辑太牛逼了,放在这里我都开始后悔这个列表整体的调侃和鄙视装逼的基调了。
只能谈情 不能说爱
厂牌:Wasabi工作室 / 《只能谈情不能说爱》是一本小说,也是一张小说配乐概念唱片,音乐 + 主题曲 / Various Artist
还有比把独白,配乐朗诵,几首歌放在一起更文艺的么?
思 生活 / The Private Life of Chetlam
CD / LYFE / Warner / 林一峰
什么叫“创作的歌曲要写生活”?看看这张专辑里每首歌的名字就会理解了。
无与伦比的美丽 / 无与伦比的美丽
CD / 林暐哲音乐社 / 2007-10 / 专辑 / 苏打绿
劳资都听到这厮的第三张专辑了,愣是没搞清楚到底是个男的还是个女的。回顾这个列表,80%以上都是女声啊。。。谁能告诉我,装逼的人里面到底是女的多还是男的多呢?
去听吧去听吧,听了不能白听,一定要写评论啊,
碰到陈绮贞就要说“她的声音总是清澈得让我颤抖。”
碰到范晓萱就要说“我喜欢这样敏感、坚韧、叛逆的女子。”
不知道怎么评论专辑和歌手的话,你就写你自己,至于歌随便扯上去就行了,例子:“我的07年过得如流水般平静,是这张专辑陪我度过了每一个失眠的夜晚,是这个歌手给了我生活的勇气和力量,谢谢。”
这你都不会,那再教你个万能的,至少你可以说说“买这张专辑,完全是因为它的封面,在CD店里看第一眼就爱上了。”(哪怕你都是bt迅雷电驴上下mp3,连附近哪有音像店都不知道也没关系……)
千叮咛万嘱咐,写评论的时候一定不要写歌手的原名啊!显得层次太低了,要拿出一副跟歌手很熟很亲切的样子,独立歌手都用英文名的,什么 cheer啦,mavis啦,Tanya啦。不知道英文名的话至少你要把姓给省掉,比如晓萱(干脆直接叫萱,更好),绮贞,阿岳什么的。要是知道昵称就更好了,叫一声陈老师,外行都不知道你在说谁,然后你再慢慢解释吧,多有成就感~
四、星巴克装B指南
行为艺术少不了道具,以下是我为大家开具的道具清单
首先你必须带一本杂志,啥?《读者》?呸,你丫只配去汉口火车站买杯豆浆蹲着喝去。中文的杂志一律PASS!必须得英文原版的!什么?《Reader’s digest》? 我说你丫有完没完啊?!按照小资圣经--保罗.福塞尔写的那本《格调》(Class)里面所说,连《国家地理》《TIME》之类的杂志都只会暴露出你庸俗的小中产阶级格调,可笑我们还老拿某某上了《TIME》封面说事儿,起码得拿本《Economist》吧,或者,后两个杂志的中文版是可以免费申请赠阅的,一般人我不告诉他!
手机的话怎么也得带个Iphone,甭管多不好用,版本一律破解成阿拉伯语或者希伯莱语,倍儿有面子,电话响了先说:Bonjour! 再说Guten tag!你要说HELLO你都不好意思和别人打招呼.
笔记本也得带一个,LV的,接完电话就掏出万宝龙的钢笔在本子上写啊写的,眉头紧皱做日理万机状.
笔记本电脑也得带上,女的一律用Imac或者Ibook,男的都用IBM,反正星巴客里面有无线的WIFI,把什么BT,电驴全都给开上,把网络带宽占的死死的,这样一来就你一人能上网,叫别人眼红去吧!去之前记得在电脑里把金山词霸给装上,不然英文杂志读不下来啊~~~~
咖啡杯决不能用店里的,不就一大瓷杯子么,上爱玛仕Hermes的,一千块一个,到了店里收银完了把杯子递过去,跟小姐特客气的说:麻烦您用这个杯子装咖啡,别的杯子我喝不惯……
咖啡得喝现煮的,最好就和吃火锅一样,放在面前咕嘟咕嘟的冒泡,那才叫一品位.
坐下来先把车钥匙往桌上一扔,不是BENZ就是BMW,最次也得AUDI,扔的时候得用劲扔,把所有人都吓一跳那种,然后大声的自言自语:这德国货质量就是好,这么用力都摔不坏啊(友情提示,买不起车你还买不起钥匙吗,上TAOBAO啊)
着装你可千万别穿西装领带,叫人笑话,要的就是休闲气质,先穿件长袖POLO衫,外面再套件长袖灯芯绒衬衫,然后再套件苏格兰格子的呢衬衫,啥叫格调,领子越多越有格调,脚上穿上拖鞋,一看就是永远待在空调房的贵族啊.
再去银行换几十张一美元的零钞,走的时候丢桌上,穿过大厅的时候就听后面服务员喊:先生您的钱忘记拿了!要的就是这效果. 你就缓缓回头,冲她回眸一笑,说:哎呀,我在美国喝咖啡给小费给习惯了,你就收着吧!
于是你就可以在万众仰慕的目光中走出STARBUCKS,天那么蓝,空气那么清新, 这是一次多么完美的装B行为啊!
五、综合性装B
我是一工薪族,以下是本人多年装B的一些肤浅经验,我把它们写出来与工薪阶层的其他装B爱好者们分享,希望通过此文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以便与大家互通有无彼此借鉴取长补短,在今后的工作和生活中更加求真务实勤学苦练,创造性地装B。白领、富豪之流的生活离我很远,我不知道人家的B怎么装,即便知道我也装不象,毕竟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没有超越常人的智慧不要试图跨越式装B,以免装B不成反被X。
H. 哈尔滨工业大学校园内有哪些地标性建筑
哈尔滨工业大学校园内的地标性建筑有:
1. 哈工大主楼,是哈尔滨从解放初期至今城市建设翻天覆地变化过程的见证者,建筑风格上属俄罗斯“社会主义民族建筑风格”,是哈尔滨欧式建筑风格的典范之一。
2. 电机楼,建于1954年,位于主楼东侧。
3. 机械楼,建于1953年,位于主楼西侧。
4. 哈工大土木楼空间群,与哈工大博物馆融为一体,形成山字形平面,距离校本部不远。相对于之后陆续建成的电机楼、机械楼,由专业分工之故,它又被称作“土木楼”。
5. 哈工大博物馆,馆舍建于1906年,原为俄国驻哈尔滨总领事馆,后为哈工大最初的校舍。
(8)国家地理书签扩展阅读:
哈工大建筑群入选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中国国家地理》杂志曾将此哈尔滨工业大学土木楼空间群评为最美的大学校园TOP5之一。其教学质量和科研实力非常厉害,而且学校的建筑都是世界建筑遗产呢。
哈工大整体来说学校面积不是很大,几栋建筑很快就能搞清楚,将近包年的历史,校区内的不少建筑都是充满了年代感的,而且北方的建筑和南方的建筑却是区别很大,厚体墙,小窗户。
11月24日,“第三批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项目”入选名录公布了100个建筑,其中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群入选名录。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群包括了哈工大博物馆和哈工大原学生宿舍。
I. 以前在优酷还是别的看到的一些视频 讲一些行星 太阳系银河系之类的
这一类的视频有很多,Discovery的宇宙探索系列,国家地理频道的《旅行到宇宙边缘》等纪录片,还有一些如《霍金的宇宙世界》等系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