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地理人文 » 南开大学人文地理研究生

南开大学人文地理研究生

发布时间: 2021-02-22 15:27:08

A. 北大、南开有没有地理专业

北大还有,南开没有。
师范类地理学依次为:北师大、华东师大、东北师大、南京师大、陕西师大等

非师范类地理学依次为:南京大学、中山大学、北大、兰州大学等

历史地理学高校重点基地 1.复旦大学 2.陕西师范大学 设有历史地理学的研究生院 北京大学 北京师范大学 复旦大学 华东师范大学 吉林大学 南京大学 南开大学 陕西师范大学 四川大学 武汉大学 西南师范大学 厦门大学 浙江大学 中国人民大学 中山大学 各研究生院排名-历史学 1 北京师范大学 A++ 2 南京大学 A++ 3 复旦大学 A++ 4 北京大学 A++ 5 四川大学 A+ 6 南开大学 A+ 7 中国人民大学 A+ 8 厦门大学 A 9 武汉大学 A 10 华东师范大学 A 11 华中师范大学 A 12 东北师范大学 A 13 中山大学 A 14 陕西师范大学 A 060103历史地理学各专业院校 北京大学 中国人民大学 南开大学 东北师范大学 复旦大学 浙江大学 山东大学 中国海洋大学 武汉大学 华中师范大学 西南师范大学 四川大学 云南大学 陕西师范大学 西北师范大学
人文地理方面——

A+ 中山大学,北京大学,华东师范大学 A 北京师范大学,福建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西北师范大学,河南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南京大学 B+(16个)辽宁师范大学,兰州大学,西北大学,安徽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陕西师范大学,湖北大学,四川师范大学,上海师范大学,广西师范学院,江西师范大学,云南大学,新疆大学,新疆师范大学,宁夏大学,河北师范大学 B(15个)陕西师范大学,华南师范大学,武汉大学,西南大学,山东师范大学,首都师范大学,重庆师范大学,云南师范大学,内蒙古师范大学,贵州师范大学,湖南师范大学,西安外国语学院,哈尔滨师范大学,青海师范大学,天津师范大学 C(10)浙江大学,徐州师范大学,广州大学,宁波大学,浙江师范大学,华侨大学,延边大学,河南财经学院,南昌大学,曲阜师范大学
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专业的学校排名依次是:

A+ 武汉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北京大学

A 北京师范大学,南京大学,中山大学,中国矿业大学,首都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浙江大学,东北师范大学

B+(18个)中国海洋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兰州大学,陕西师范大学,安徽师范大学,中南大学,北京林业大学,山东师范大学,新疆师范大学,广西师范大学,福州大学,同济大学,河南大学,河北师范大学,辽宁师范大学,昆明理工大学,成都理工大学,云南师范大学

B(17)新疆大学,长江大学,南京农业大学,西南大学,兰州交通大学,河海大学,西北大学,西北师范大学,长安大学,内蒙古师范大学,福建师范大学,四川师范大学,吉林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东华理工学院,湖北大学,河南理工大学

C(11个)云南大学,华南农业大学,山西农业大学,西南林学院,江西理工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湖南科技大学,山东可见大学,青海师范大学,西安科技大学,西南交通大学

自然地理学专业的学校排名依次是:

A+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大学,南京大学

A 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兰州大学,中山大学,南京师范大学,新疆大学,陕西师范大学,福建师范大学

B+(18个)首都师范大学,西南大学,辽宁师范大学,西北大学,华南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湖南师范大学,西北师范大学,山东师范大学,哈尔滨师范大学,新疆师范大学,上海师范大学,内蒙古师范大学,安徽师范大学,贵州师范大学,武汉大学,河南大学,华中师范大学

B(17个)广州大学,山西师范大学,河北师范大学,浙江师范大学,鲁东大学,云南师范大学,浙江大学,北京林业大学,山西大学,云南大学,青海师范大学,徐州师范大学,重庆师范大学,中国矿业大学,长安大学,成都理工大学,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C(11个)广西师范大学,江西师范大学,福建农林大学,天津师范大学,湖北大学,四川师范大学,四川农业大学,海南师范学院,重庆交通学院,聊城大学,吉林师范大学

最后要提醒你的是不管是数学类还是地理类,这些大多数专业都是只招理科生。

B. 有什么与地理相关的专业

1、地理科学专业

地理科学专业包括地球概论、地质学基础、地貌学、气象与气候学、地理信息系统、人文地理学、城乡规划、城市规划、植物地理学、土壤地理学、水文学、自然资源学原理、测量与地图学、中国地理、世界地理、多媒体课件制作、地理教学论、遥感概论等。

2、地理信息科学专业

地理信息科学是近20年来新兴的一门集地理学、计算机、遥感技术和地图学于一体的边缘学科,主要培养具备地理信息科学与地图学、遥感技术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能在科研机构或高等学校从事科学研究或教学工作。

3、地理教育专业

地理教育专业旨在培养掌握地理学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能在中小学从事地理教学的教师和教育管理人才。了解教育的基本理论与方针政策,具有较丰富的地理知识和组织教学活动的技术能力。

4、地球科学专业

业务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地理科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在科研机构、学校、企业从事科研、教学、管理、规划与开发及在行政部门从事管理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5、历史地理学专业

历史地理学或历史地理是研究在历史发展中地理环境及其演变规律的学科。基本上历史地理是把地理学加上时间影晌的因素,所以它是地理学的分支学科,又与沿革地理研究有密不可分的关系。

参考资料来源:

网络—地理科学专业

网络—地理信息科学专业

网络—地理教育专业

网络—地球科学专业

网络—历史地理学专业

C. 考研:人文地理下的旅游规划方向,谁能给介绍下啊招生学校排名、入取情况、就业前景等等。好答案会追分

人文地理下的旅游规抄划方向大部袭分院校都是做区域的旅游总体规划的、控制性详规较少,不过现在也有做的,属于规划类的,但又不是纯粹的规划,做的都是战略性规划,一般可操作性不强。
人文地理专业很多学校都有,旅游规划做的好的是中山大学、北京大学、中科院地理所、南京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等,其他的学校就不要考虑了,上了也是白上。比较牛的导师有中山大学保继刚、北大的吴必虎、中科院的牛亚非、南大和华东师大等也有。不过现在旅游规划差不多已经走到瓶颈了,发展空间比较小。劝你慎重考虑。本人就是学旅游规划的,以上是个人意见,仅供参考。

D. 我是学旅游管理专业的,想考研,升人文地理专业的好么哪个大学人文地理考研好

其实旅游管理专业还是蛮好的,不晓得你是读的哪个学校的旅游管理专业,我读的就是旅游内管理专业、生态旅游容方向的研究生,以后可以到规划公司、景区或者旅游院校工作。我建议你考研最好不要转专业,因为导师一般是不喜欢要本科不是同一专业的研究生的,他们更喜欢专业知识比较扎实且能做事的学生。但如果你已下定了决心要转考人文地理的研究生,那我推荐你读福建师范大学或者湖南师范大学的人文地理专业,福建师范大学的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专业全国排名很靠前;湖南师范大学这个专业开办的历史比较长,师资也比较雄厚。希望对你有帮助!

E. 全国大学人文地理学专业排行

人文地理学高校排名:

顶尖院校是:北京师范大学、北京大学、华东师范大学

比较内好的院校是:南京师容范大学、武汉大学、中山大学、浙江大学;

其他学院还有:东北师范大学、福建师范大学、河南大学、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兰州大学、首都师范大学。

可以参考好美网

不考数学的有:武汉大学、中大,浙大,

其他不考数学的还有:云南师范大学,云南大学,西南大学,贵州师范大学,湖南师范大学,华南师范大学的人文,福建师范大学,江西师大,华中师大,山西师大,河北师大,辽宁师大,宁夏大学,山西大学,湖北大学,广州大学,湖南农大等。

F. 人文地理和环境科学就业哪个好点

偏很都理论,就业范围较狭窄,如有可能建议选择环境工程,就业挺版好!

083002环境工程权

排名 学校名称 等级
1 清华大学 A+
2 同济大学 A+
3 哈尔滨工业大学 A+
4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A+
5 浙江大学 A+
6 北京大学 A+
7 华南理工大学 A+
8 大连理工大学 A
9 湖南大学 A
10 重庆大学 A
11 南京大学 A
12 山东大学 A
13 华中科技大学 A
14 武汉大学 A
15 上海交通大学 A
16 北京化工大学 A
17 东南大学 A
18 北京科技大学 A
19 南开大学 A
20 天津大学 A
21 北京工业大学 A
22 北京师范大学 A
23 上海大学 A
24 四川大学 A
25 中国海洋大学 A
26 中国地质大学 A
27 东华大学 A
28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A
29 北京理工大学 A

G. 西南大学地理科学学院的校友风采

闫小培:女,1956年3月生,教授、博士生导师,深圳市副市长。1982年毕业于西南师范大学地理系地理教育专业,获学士学位;1987年毕业于英国南安普顿大学人文地理学专业,获硕士学位;1997年毕业于中山大学人文地理学专业,获博士学位。1982-1990年在西南师范大学任教,1991年3月至今在中山大学任教。现任中山大学城市与区域规划系主任、城市与区域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国地理学名词审定委员会委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学科评审组成员、中国地理学会城市地理专业委员会委员副主任、中国城市规划学会理事、中国区域科学协会常务理事、广东省地理学会常务理事、广州市城市规划协会副理事长;曾任国际地理联合会(IGU)人口地理专业委员会委员。兼任《地理科学》(英文版)、《人文地理》、《经济地理》、《城市规划》、《国外城市规划》、《规划师》、《现代城市研究》、《地域研究与开发》等杂志编委。兼任中国致公党广东省委会副主委、致公党中央委员、广东省人大常委。
闫小培从事城市地理、地理专业英语和城市发展学本科和研究生课程的教学工作。任负责人之一的城市地理学课程被列为中山大学和广东省重点建设课程。闫小培从事城市发展与城市化、区域发展与城市规划、城市土地利用、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等领域的研究工作。1990年代以来,主持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项、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1项、建设部与广东省政府合作项目1项、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主持国际合作项目2项、与香港合作项目2项,主持地方政府委托项目10余项。作为主要研究者,参加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2项。自1990年以来,已在《地理学报》、《地理科学》、《Journal of Chinese Geography》(《地理学报》英文版)、《Chinese Geographical Science》(《地理科学》英文版)、《地理研究》、《人文地理》、《经济地理》、《热带地理》、《中山大学学报》、《城市规划》、《国外城市规划》、《城市问题》、《城市研究》、《城市》、《Urban Geography》(美国)、《GeoJournal》(德国)、《Journal of Geography Ecation》(韩国)等国内外主要地理和规划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100余篇,出版著作4本。闫小培曾获广东省高校科技进步三等奖、中南地区大学出版社优秀学术专著一等奖、中山大学先进科技工作者、中山大学优秀教学成果奖、广东省政协优秀提案奖、中山大学地学院优秀班主任、广东省南粤教书育人优秀教师称号。
周介铭:男,1956年5月生于四川省成都市,汉族,教授,四川师范大学校长。1982年7月毕业于西南师范大学地理系。1982-1985年在兰州商学院贸易经济系、西北民族学院民族贸易系任教师,1985-1990年任四川师范大学地理系讲师、副系主任,1990-1997年任四川师范大学副教授、教授,教务处副处长、处长,1997-2003年任四川师范大学副校长,2003年至今任四川师范大学校长。
周介铭主要从事人文地理学的教学与研究,特别是在国土规划与整治,土地资源经济评价方面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多次承担国家计委、国土资源部、四川省科技厅、四川省国土资源厅、云南省土地局、四川省教育厅及各级地方政府下达的科研课题。他主持和承担的《成都市国土总体规划》项目获国家计委科技进步三等奖(1992年),主持和承担的《都江堰市区土地定级与基准地价评估研究》项目获国家土地管理局科技进步二等奖(1995年),主持和承担的《AUTOPLY县级土地利用现状及变更调查信息管理系统》项目获四川省科技进步三等奖(1997年),他主持和承担的项目还多次获得国家土地管理局和成都市人民政府科技进步奖,并于1993年获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除承担大量科研项目外,他还出版了3本专著,并在各类刊物发表论文100余篇。
周介铭在教学与教学管理上也有较深的研究,先后两次获得四川省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他是四川师范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人文地理学硕士点的学术带头人,招收资源评价方向的研究生。
周介铭现担任中国地理学会理事,四川省地理学会副会长,四川省土地学会副会长,四川省国土经济研究会常务理事,四川省土地估价师协会副会长,并于1998年起连续两届受聘为四川省科技顾问团顾问。
王一鸣: 副院长, 研究员,博导, 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959年出生,1982年毕业于西南师范学院地理系,获学士学位;1985年硕士毕业于西南师范学院地理系。1989年7月毕业于天津南开大学,获经济学博士学位。曾先后在国家计委国土地区研究所和宏观经济研究院工作,历任室主任、所长助理、副所长,院长助理。2001年1月任国家计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副院长。2003年兼任国家发改委国土地区研究所所长。2005年2月任院党委书记、常务副院长主持院日常工作。
主要著作:
中国区域经济政策研究
知识经济与中国经济发展
“十五”计划时期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若干重大问题研究
主要学术论文:
西部大开发要以体制和机制创新为先导
关于加快城市化进程的若干问题研究
领导干部宏观经济管理知识读本
“十五”计划时期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若干问题研究
许炯心:男,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1948年12月出生于四川省。1977年毕业于西南师范学院地理系;1981年获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硕士学位。此后在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从事科研工作。1986年9月-1987年7月在荷兰国际地学与航测学院进修。1995年5月-1996年7月在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作高级访问学者、客座教授。现任中科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学术委员会委员、学位委员会委员;中国地理学会理事、地貌专业委员会主任、中国水利学会泥沙专业委员会委员;《地理研究》编委,Journal of Chinese Geography 编委、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ediment Research (IE索引刊物)编委。
研究领域和研究方向:主要从事河流地貌、流域侵蚀产沙和河流泥沙灾害方面的研究工作。 科研业绩:共发表论文110余篇,其中SCI索引论文近30篇。出版专著4部(含合著)。
代表性学术著作:1. 1996,中国不同自然带的河流过程,科学出版社。 2. 1997,河型对含沙量空间变异的响应及其临界现象,中国科学,Vol.27,No.6,548-553. 承担项目情况:主持或参加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及面上项目、973项目、国家六五、七五、八五、九五科技攻关项目、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重要方向及领域前沿项目等共20余项。
获奖情况: 曾获中科院自然科学二等奖、科技进步二等奖各一次 。
钱乐祥 , 教授, 博士, 广州大学博士生导师。1987年西南师范大学地理系本科毕业,1997年于华东师大博士毕业,主要从事GIS与遥感应用方向的教学科研工作,现任广州大学研究生处副处长兼地理信息科学系教授,兼任中国自然资源学会热带亚热带资源研究专业委员会委员兼副秘书长、中国地理信息系统协会理论与方法专业委员会通讯委员、广东省地理学会理事暨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专业委员会副主任等学术兼职。先后承担省部级以上项目10余项;出版《地球信息科学引论》等专著6部;发表学术论文70余篇;获各种奖励20余项,2005年获国家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
发表的学术论文:
1.Qian Lexiang, Cui Haishan and Chang Jie. Impacts of land use and cover change on land surface temperature in Zhujiang Delta. Pedosphere, 2006, 16(6), SCI;
2.钱乐祥,丁圣彦. 珠江三角洲土地覆盖变化对地表温度的影响. 地理学报,2005,60(5);
3.钱乐祥等. 福建土地退化的景观敏感性综合评估. 生态学报,2002,22(1);
4.钱乐祥等. GIS支持的土壤贫瘠化区域分异研究. 地理科学,2002,22(1);
5.钱乐祥,丁圣彦,许叔明. 伊洛河流域不同地貌类型区的景观空间结构对比分析. 地理科学,2003,23(5)。
邱道持:男,汉族,重庆市人,1947年生。1978年10月至1982年1月在西南师范大学地理系学习,1982年1月毕业于西南师范大学地理系获学士学位,留校任教至今。其间,1985年至1987年曾在罗马尼亚布加勒斯特大学学习。在校工作期间,先后担任西南师范大学地理系系主任、西南师范大学科技处处长、教育部西南师资培训中心副主任、中国地理学会理事、重庆市地理学会常务副理事长、重庆市国土学会副理事长、重庆市土壤学会副理事长,重庆市科协常委。2001年10月调任重庆市国土资源和房屋管理局副局长。
邱道持同志多年从事地理教育和国土资源管理教学科研工作,成绩突出。先后承担了国家“十五”科技攻关项目:“地质灾害监测、预警及辅助决策支持系统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课题任务书编号:2001BA604A02)以及重庆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重庆市矿产资源总体规划、重庆市土地定级估价等30多项科研课题。在《中国土地科学》、《自然资源学报》、《经济地理》、《人文地理》等学术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60余篇。出版了《中国政治地理》、《综合自然地理学》、《重庆市矿产资源开发》、《土地资源学》等专著。先后获得教育部曾宪梓优秀教师奖、四川省人民政府优秀教学成果奖、以及国土资源部、建设部、重庆市人民政府等八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1996年被西南师范大学聘为教授、2000年被西南农业大学聘为博士生指导教师、2001年被重庆市委组织部和市人事局评选为地理学学术带头人。
王 力:男,教授,人文地理专业硕士导师,生态学专业博士导师。1993年硕士研究生毕业于西南师范大学自然地理专业,获理学硕士学位;1997年博士毕业于西南农业大学农业经济管理专业,获管理学博士学位。1996年在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国家遥感中心参加ARC/INFO专业培训。
主要研究领域:资源经济学、土地资源学、农业经济学。主持“重庆黔江开发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悦来镇城镇总体规划”、“永川生态经济综合发展规划”等项目10项,发表论文20余篇,出版专著2部。
吴康明:1963年9月生,四川省广安市人,1982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84年7月西南师范大学地理系毕业留校工作,副教授。曾任西南师范大学团委副书记(主持工作),四川省委社教工作团达县工作队队长。1992年12月任西南师范大学团委书记。1997年1月任西南师范大学图书馆党总支书记、校党委委员。1997年12月任重庆市团委副书记、党组副书记。1998年5月当选为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第十四届中央委员会委员。2001年12月任重庆市团委书记、党组书记。2003年6月当选为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第十五届中央委员会委员。2004年6月任重庆市北碚区委副书记、代理区长, 2005年任北碚区区长, 2007年任市委党校(重庆行政学院)副校长(副院长)(正厅局级)。
谭净:男,1961年9月29日生,四川南充市人。1979年9月考入西南师范学院地理系,1983年7月毕业留校任教。1984年7月担任助教,1991年7月任讲师,1995年10月任西南师范大学地理系副主任,1996年10月任副教授,2003年6月任西南师范大学资环学院副院长,2004年6月调致公党重庆市委,历任副秘书长兼组织处处长、秘书长、副主委兼秘书长。在校期间,主讲过《中国经济地理》、《产业布局学原理》、《经济地理学导论》、《地理学思想史》、《土地估价理论》、《中国地理》、《房地产开发》、《房地产经营》等本科专业课和《产业布局学原理》、《经济地理学导论》、《区域经济学》等研究生班课程。1次被评为校优秀教师,多次评为优秀实习指导教师。曾参加或主持完成了“海南省通什市城市总体规划”、“四川经济地理”、“川南国土规划”、“合江县农业资源开发重点项目技术经济研究”、“长江上游地区资源开发与生态保护总体战略研究”、“歇马镇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研究”、“长江水天城总体规划和土地估价与预测”、“石柱县悦来镇、下路镇城镇总体规划”、“九龙坡西部九镇城镇体系规划”、“三峡移民与发展”等科研课题。其中1项被评为四川省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评为重庆市社科三等奖。参编的著作2部,在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4篇。
罗清泉:四川省蓬安人,生于1967年3月,1985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88年毕业于西南师范大学地理系,获学士学位;同年就读地理系区域地理学中国经济地理专业研究生,1991年获理学硕士。1998年韩国韩南大学进修宏观经济学;1999年重庆大学资源环境学院攻读博士研究生,2005年获工学博士学位。1998年至2002年先后任重庆市计委(发展计划委员会)高技术处副处长、国民经济综合处副处长、处长,兼任重庆市区县经济发展办公室副主任。2003年2月任重庆市涪陵区人民政府副区长、党组成员。2006年12月至今任重庆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党组成员,分管发展规划、财政金融、高技术产业、西部开发等方面工作,兼任重庆市高新技术产业化办公室副主任、重庆市发展和改革学会副理事长。实践经验丰富,是重庆市“十五”计划制定者和起草人之一,“十一五”重大专题规划的制定者之一,重庆市“一圈两翼”区域发展、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主体功能区、川渝合作成渝经济区建设等重大战略的策划者和推动者。理论功底扎实,公开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出版专著3部。

H. 人文地理专业学些什么

人文是个大专业,其中也分很多小专业。这些专业名称的背后,究竟隐藏着什么样的“人文内涵”呢?或者说,什么样的人、什么样的性格,更适合哪一个专业呢?
秘书学专业:最适合那些可以安下心来、处理琐碎事务的人群,这一专业看上去似乎比较简单,但办事不细心、没有条理性的人还是不适合的。另外,这一专业的就业起点比较低,要可以从基层做起、耐得住寂寞的人。
汉语言文学专业:这是我们一般意义上对“中文系”的狭义理解,没错,它学的就是文学,一般要涵盖现当代文学、古代文学、古代汉语、外国文学、文艺理论等等基础课程,它适合对文学有天然爱好的人们,以及思想比较深邃、可以一下子抓住事物本质的人。
中国古典文献学专业:这是很多人都觉得很枯燥的一个专业,整天与“故纸堆”打交道。说实在话,每天翻阅那些没有句读、竖排版、繁体字的古代文献,不仅要有相当的耐心和敬业精神,还绝对需要古文天赋和深厚的专业知识。山东大学的古文献学全国首屈一指。
中国古代文学专业:在本科学习阶段,古代文学和现当代、外国文学、文艺理论等等是一起上的,都是作为中文系文学类的本科生所必须掌握的知识。到了本科快要毕业、写学位论文的时候,就要涉及这一方向比较专门的知识了。它要求我们要熟练、精确掌握古代文学知识,这是必然,另外还有古代文论--从很大程度上说可以算作我国古代与文学有关的“哲学”理论,还有相当的古文字功底。比较适合准备继续深造的考生。这一专业比较“强”的是一“南”一“北”--北京大学和南开大学。
戏剧戏曲学专业:有些高校的此专业名称为“影视戏曲”等,是文学与艺术学相结合的学科,适合想象力丰富的同学们来大展身手。但此专业在高校中并不算普及,最棒的当然是中国传媒大学(即前北京广播学院)。
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不喜欢中国传统文学?我可以理解,就像我有一个学哲学的朋友,就是喜欢西方哲学,打死也对中国哲学不感兴趣,一个道理。我们在高中时后接触的“闲书”,大多是“世界名著”,外国文学对我们的文艺感觉有“启蒙”之功啊。要想向这一方向努力,首先,多看著作;其次,学好外语;再次,有在比较中发现问题的能力和天赋(因为对外国文学的研究都是伴随着与中国文学的对比进行的);最后,学好文艺理论。适合比较活泼、接受能力强的同胞选择。
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这个专业与“古代文学”专业同理,是本科的基础学习之后的向一个固定方向的精深发展。就看你对当代文学感兴趣,还是对古代文学感兴趣了。还有,“现当代文学”的意思,是从1919年五四运动开始的文学,一般认为改革开放以前叫做“现代”,开放以后叫做“当代”。武汉大学的现当代专业实力在国内无二。
汉语言文字学专业:虽然也有“语言”,但这个专业的主要研究重点还是在“文字”,以研究文字为主、研究语言为辅助,这一方面的人才将来一般从事对外汉教的工作或者专门的研究、教学工作。
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这才是真正专门研究语言学的专业了。可以说,语言学与文学的研究方法截然不同,如果说文学的感性因素多一些的话,语言学简直就是文科中的“理科”,需要科学的实据(语料调查)和严密的推理。近几年语言学在我国的发展非常火爆,因为下设的应用语言学可以用于对外汉教、计算机语言处理等等领域。北京大学的本专业无人可比,很多名师、大家。
文艺学专业:“文艺学”是什么?它即不是文学,又不同于艺术,通俗的说,就是进行文学、艺术创作或欣赏的指导性理论,我们学习这个专业,要做的就是结合作品阐述理论,或者结合理论分析、评价作品,是人类文艺欣赏和创作经验的总结。适合善于哲思、逻辑性强的同胞们选择。
地理是个大专业,其中也分很多小专业。在叶宝明主编的《人文地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中,主要分支学科划分为:1.人口地理学 2.资源地理学 3.经济地理学 4.政治地理学 5.文化地理学 6.旅游地理学 7.历史地理学 8.聚落地理学 9.社会地理学 10.社区地理等、
我佷赞同复旦大学副校长陆昉的观点:
他认为:首先,开展通识教育!
这也是实际上世界各个高校努力建设一流大学的目标所辐射带来的结果。
牛津、剑桥、哈佛这样的世界一流大学,都采用了通识教育的培养模式,在这些学校,通识教育是大学教育的一个主体部分,各个学科课程逐渐向科学与人文、专业与通识紧密融合的方向发展。其次,上世纪90年代后,科技飞速发展,技术更新的周期越来越短。 大学里所学的知识实际上已经跟不上社会发展的需求。 事实上,现在不少国内外名企在招聘毕业生过程时,已经不看重学生在大学里所学的专业,他们更看重能力与综合素质。 如果你有能力,经过培训以后马上就可以满足职业化的需求。 比如他所指导的研究生,学的是半导体物理,以前去微电子行业发展的比较多;金融危机后,该领域对这类毕业生的需求减少,他的学生就转到其他领域工作,到银行、保险公司总部、证券公司,甚至房地产公司。在许多非主流领域都表现较为出色。
所以说学为所学,学为实用,学用泛用的最终目的是要:杷我们的大学教育去引导学生不仅仅单以传授知识为目的的教育体系。而是向学生传递一种科学精神和人文素养,培养学生的品格、能力和智慧。
现在教育当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导致单纯的专业教育模式已经不能适应当今社会发展需要,教育改革也就呼之欲出。 通识教育逐步走进中国的大学校园,目标就是要寻求人文精神的回归,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使命感,使学生在知识的融会贯通中,集聚智慧,获得心智的提升,使他们不仅要具备创新精神,批判性的思维以及熟练掌握跨学科知识,同时,也应该要具有爱心、责任心、崇高的道德水准,人与人和谐共处、共赢的健全的人格。通识教育逐步走进中国的大学校园,目标就是要寻求人文精神的回归,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使命感,使学生在知识的融会贯通中,集聚智慧,获得心智的提升,使他们不仅要具备创新精神,批判性的思维以及熟练掌握跨学科知识,同时,也应该要具有爱心、责任心、崇高的道德水准,人与人和谐共处、共赢的健全的人格。
这就是专业学些什么?该学些什么!
说了些文不对题的话,我想也引人深思!

I. 本人想考旅游管理或者人文地理下面的旅游规划与开发方向的研究生,想请教各位前辈。厦大好还是川大好啊

你好,我本科是地理科学专业,我没猜错的话你也是地理科学专业的吧,我研究生考的旅游管理专业,没有考人文地理下的旅游规划方向。考研要有一定的目的性,虽然带目的性不好,但是目前的就业形势让我们必须考虑,如果你将来想去高校的话,那么你必须读旅游管理专业,如果是人文地理专业下的旅游规划高校肯定不会要的,这个我有很多经验,当然,就算旅游管理专业毕业也不一定能找到好的高校。在这里我没必要吹嘘,但是说实话,我本科和研究生阶段都非常优秀,学习成绩基本前三,基本一等奖学金,活动参加的超多,没有我不上的晚会,本科是学生会主席,研究生是研究生会主席,男生,党员,211工程院校的研究生毕业,就算如此,毕业时我也没找到一所正规高校,后来选择做旅游规划了。这就要谈谈如果你将来想做规划,那么读旅游管理专业和人文地理下的旅游规划专业就都可以了,只要你的导师有旅游规划项目就行,到时候公司招聘主要看你是否有项目经验,学校层次和专业的考虑不会太多。
从考研的难度来讲,旅游管理难考,人文地理好考,因为旅游管理属于工商管理类,分数高,你可以网上查查复试分数线,人文地理属于理科类,分数低一些,容易考。另外,招旅游管理研究生的高校少,招人文地理研究生的高校多。当然,至于厦大和川大,都很不错,你得了解一下每年的录取情况,看看哪个可能性更大,我不建议要求太高,其实研究生阶段关键看自己的学习和导师的项目情况,和学校好不好关系真的不太大,呵呵,洋洋洒洒,没什么系统,希望能帮到你!

J. 有什么关于地理专业的大学选择吗

全国重点学科 理学 科学技术史: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基础数学:北京大学 清华大学 南开大学 复旦大学 南京大学 浙江大学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中山大学 四川大学 计算数学:北京大学 大连理工大学 吉林大学 西安交通大学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北京大学 北京师范大学 南开大学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中南大学 应用数学:北京大学 清华大学 南开大学 复旦大学 浙江大学 新疆大学 四川大学 运筹学与控制论:复旦大学 山东大学 理论物理:北京大学 北京师范大学 复旦大学 南京大学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粒子物理与原子核物理:北京大学 清华大学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兰州大学 原子与分子物理:清华大学 吉林大学 四川大学 等离子体物理:大连理工大学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凝聚态物理:北京大学 清华大学 吉林大学 复旦大学 上海交通大学 南京大学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山东大学 郑州大学 中山大学 声学:南京大学 光学:北京大学 北京工业大学 山西大学 哈尔滨工业大学 复旦大学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华南师范大学 无线电物理:南京大学 武汉大学 无机化学:北京大学 吉林大学 南京大学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分析化学:北京大学 南京大学 厦门大学 武汉大学 湖南大学 有机化学:北京大学 南开大学 兰州大学 物理化学:北京大学 吉林大学 复旦大学 南京大学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厦门大学 福州大学 高分子化学与物理:北京大学 南开大学 吉林大学 复旦大学 南京大学 中山大学 天体物理:北京大学 南京大学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天体测量与天体力学:南京大学 自然地理学:北京大学 北京师范大学 华东师范大学 南京大学 兰州大学 人文地理学:北京大学 中山大学 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南京师范大学 武汉大学 气象学:北京大学 南京大学 南京气象学院 大气物理学与大气环境:北京大学 物理海洋学:青岛海洋大学 海洋化学:厦门大学 青岛海洋大学 海洋生物学:厦门大学 青岛海洋大学 海洋地质:同济大学 固体地球物理学:北京大学 空间物理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矿物学、岩石学、矿床学:南京大学 中国地质大学 地球化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中国地质大学 古生物学与地层学:中国地质大学 西北大学 构造地质学:北京大学 南京大学 西北大学 植物学:北京大学 中国农业大学 东北林业大学 南京大学 中山大学 西北大学 兰州大学 四川大学 动物学:北京大学 内蒙古大学 厦门大学 中山大学 生理学:北京大学 山西医科大学 复旦大学 西安交通大学 水生生物学:暨南大学 微生物学:中国农业大学 南开大学 山东大学 武汉大学 华中农业大学 神经生物学:北京大学 复旦大学 遗传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 复旦大学 中南大学 发育生物学:武汉大学 细胞生物学:北京大学 中国协和医科大学 北京师范大学 东北师范大学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北京大学 清华大学 中国农业大学 中国协和医科大学 南京大学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华中农业大学 中山大学 生物物理学:清华大学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生态学:北京师范大学 东北师范大学 东北林业大学 复旦大学 华东师范大学 南京林业大学 浙江大学 云南大学 兰州大学 系统理论:北京师范大学 (七)工学 光学工程:清华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南开大学 天津大学 长春光学精密机械学院 浙江大学 生物医学工程:清华大学 上海交通大学 东南大学 浙江大学 西安交通大学 四川大学 一般力学与力学基础:北京大学 哈尔滨工业大学 固体力学:北京大学 清华大学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西安交通大学 西北工业大学 流体力学:北京大学 清华大学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天津大学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工程力学:北京理工大学 大连理工大学 同济大学 上海交通大学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中国矿业大学 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清华大学 大连理工大学 哈尔滨工业大学 上海交通大学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华中科技大学 西安交通大学 机械电子工程:北京理工大学 哈尔滨工业大学 浙江大学 上海大学 机械设计及理论:清华大学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北京科技大学 东北大学 燕山大学 上海交通大学 华中科技大学 中南大学 重庆大学 西安交通大学 车辆工程:清华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吉林大学 西南交通大学 精密仪器及机械:清华大学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哈尔滨工业大学 重庆大学 测试计量技术及仪器:天津大学 材料物理与化学:清华大学 北京科技大学 河北工业大学 浙江大学 中南大学 西北工业大学 南昌大学 材料学:清华大学 北京工业大学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北京科技大学 北京化工大学 东北大学 哈尔滨工业大学 同济大学 上海交通大学 东华大学 南京理工大学 山东大学 武汉理工大学 中南大学 华南理工大学 西安交通大学 西北工业大学 四川大学 材料加工工程:清华大学 北京科技大学 天津大学 太原理工大学 吉林大学 哈尔滨工业大学 上海交通大学 郑州大学 华中科技大学 华南理工大学 西北工业大学 冶金物理化学:北京科技大学 钢铁冶金:北京科技大学 东北大学 上海大学 有色金属冶金:东北大学 中南大学 昆明理工大学 工程热物理:清华大学 浙江大学 热能工程:清华大学 华中科技大学 西安交通大学 动力机械及工程:清华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天津大学 哈尔滨工业大学 上海交通大学 西安交通大学 流体机械及工程:江苏大学 西安交通大学 制冷及低温工程:上海交通大学 西安交通大学 化工工程机械:浙江大学 电机与电器:清华大学 河北工业大学 沈阳工业大学 哈尔滨工业大学 华中科技大学 西安交通大学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清华大学 天津大学 华北电力大学 浙江大学 华中科技大学 西南交通大学 西安交通大学 高电压与绝缘技术:清华大学 西安交通大学 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中国矿业大学 浙江大学 合肥工业大学 电工理论与新技术:清华大学 重庆大学 物理电子学:北京大学 清华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哈尔滨工业大学 华中科技大学 电子科技大学 电路与系统:清华大学 北京邮电大学 复旦大学 电子科技大学 西北工业大学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北京大学 清华大学 吉林大学 复旦大学 南京大学 电子科技大学 西安交通大学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电磁场与微波技术:北京邮电大学 上海交通大学 东南大学 电子科技大学 西安电子科技大 通信与信息系统 北京大学 清华大学 北方交通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北京邮电大学 哈尔滨工业大学 上海交通大学 东南大学 浙江大学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华南理工大学 电子科技大学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信号与信息处理:清华大学 北方交通大学 北京邮电大学 东南大学 电子科技大学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清华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东北大学 上海交通大学 东南大学 浙江大学 西北工业大学 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天津大学 浙江大学 系统工程:华中科技大学 西安交通大学 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清华大学 上海交通大学 南京理工大学 西安交通大学 导航、制导与控制: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哈尔滨工业大学 哈尔滨工程大学 计算机系统结构:清华大学 华中科技大学 计算机软件与理论:北京大学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吉林大学 上海交通大学 南京大学 计算机应用技术:北京大学 清华大学 东北大学 哈尔滨工业大学 东南大学 浙江大学 安徽大学 西北工业大学 建筑历史与理论:东南大学 建筑设计及其理论:清华大学 天津大学 东南大学 城市规划与设计:清华大学 同济大学 岩土工程:同济大学 中国矿业大学 河海大学 浙江大学 结构工程:清华大学 哈尔滨工业大学 同济大学 东南大学 湖南大学 广西大学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市政工程:哈尔滨工业大学 供热、供燃气、通风及空调工程:清华大学 桥梁与隧道工程:同济大学 中南大学 西南交通大学 水文学及水资源:河海大学 武汉大学 西安理工大学 水力学及河流动力学:清华大学 四川大学 水工结构工程:清华大学 大连理工大学 河海大学 水利水电工程 武汉大学 华中科技大学 港口、海岸及近海工程:天津大学 大连理工大学 大地测量学与测量工程:武汉大学 摄影测量与遥感:武汉大学 化学工程:清华大学 北京化工大学 天津大学 华东理工大学 南京化工大学 浙江大学 华南理工大学 化学工艺:太原理工大学 石油大学 生物化工:天津大学 华东理工大学 应用化学:北京理工大学 大连理工大学 华东理工大学 南京理工大学 工业催化:天津大学 矿产普查与勘探:中国矿业大学 中国地质大学 成都理工学院 石油大学 地球探测与信息技术:吉林大学 中南大学 地质工程:中国地质大学 成都理工学院 采矿工程:北京科技大学 东北大学 中国矿业大学 中南大学 矿物加工工程:中国矿业大学 中南大学 安全技术及工程:中国矿业大学 西安科技学院 油气井工程:西南石油学院 石油大学 油气田开发工程:大庆石油学院 西南石油学院 石油大学 油气储运工程:石油大学 后勤工程学院 纺织工程:天津工业大学 东华大学 纺织化学与染整工程:东华大学 服装设计与工程:东华大学 制浆造纸工程:华南理工大学 制糖工程:华南理工大学 发酵工程:江南大学 皮革化学与工程:四川大学 道路与铁道工程:同济大学 中南大学 西南交通大学 长安大学 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北方交通大学 大连海事大学 西南交通大学 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北方交通大学 同济大学 东南大学 载运工具运用工程:西南交通大学 长安大学 船舶与海洋结构物设计制造:大连理工大学 哈尔滨工程大学 上海交通大学 武汉理工大学 轮机工程:大连海事大学 武汉理工大学 水声工程:哈尔滨工程大学 飞行器设计: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哈尔滨工业大学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西北工业大学 航空宇航推进理论与工程: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航空宇航制造工程:西北工业大学 人机与环境工程: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武器系统与运用工程:北京理工大学 西北工业大学 兵器发射理论与技术:南京理工大学 火炮、自动武器与弹药工程:北京理工大学 南京理工大学 核能科学与工程:清华大学 核燃料循环与材料:清华大学 核技术及应用:北京大学 清华大学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农业机械化工程:中国农业大学 吉林大学 东北农业大学 农业水土工程: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农业电气化与自动化:中国农业大学 森林工程:东北林业大学 木材科学与技术:东北林业大学 南京林业大学 林产化学加工工程:南京林业大学 环境科学:北京大学 北京师范大学 南开大学 南京大学 环境工程:清华大学 哈尔滨工业大学 同济大学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食品科学:江南大学 南昌大学 农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中国农业大学 水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青岛海洋大学

热点内容
鹿特丹港国家地理 发布:2021-03-15 14:26:00 浏览:571
地理八年级主要的气候类型 发布:2021-03-15 14:24:09 浏览:219
戴旭龙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发布:2021-03-15 14:19:37 浏览:408
地理因素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发布:2021-03-15 14:18:30 浏览: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发布:2021-03-15 14:16:36 浏览:425
工地质检具体干些什么 发布:2021-03-15 14:15:00 浏览:4
东南大学工程地质考试卷 发布:2021-03-15 14:13:41 浏览:840
中国地质大学自动取票机 发布:2021-03-15 14:13:15 浏览:779
曾文武汉地质大学 发布:2021-03-15 14:11:33 浏览:563
中国冶金地质总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网 发布:2021-03-15 14:10:10 浏览: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