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地理信息中心陈军教授
A. 中国的国土面积
中国官方公布的国土面积是约960万平方公里。
据美国CIA,the world factbook,其中陆地面积 9,326,410 平方公里,水域面版积 270,550 平方公里,另权外几部权威的网络全书公布的中国国土面积也都在955-960万之间。但不知这些数据是否包括麦线以南(约8万,印度控制)、阿克赛钦(约3万,中国控制)地区,另外把2003年中国地图出版社出的《分省中国地图集》中的各省数据汇总起来为933.8226万,大致与CIA公布的陆地面积相当。当然各省面积数据并不很精确,因为各省省界从来没有精确划定过。很多都是约数。
综上,大致可判断,中国的陆地面积应该为930多万(包括分布于陆地上的水体面积)。
想知道中国领土的确切数据,你可以从国外资料上查到很精确的数据,但从中国官方,现阶段肯定得不到。
不是中国做不到,而是因为中国现在与部分国家的边界线并未正式划定,而且有争议的地方相当大。如果官方现在给出精确数据,只怕以后在边界谈判中,对外对内,都会处于一个被动的境地。只要中国边界不最后敲定,中国领土面积到底有多大永远也不会有准确的说法。
B. 武汉大学遥感信息工程学院的历史沿革
遥感信息工程学院是集遥感、测绘、空间信息与数字工程技术为一体,立足于培养面向现代化,从事遥感、测绘、空间信息技术高级专门人才的信息和工程类学院。它的前身是1956年由同济大学、天津大学、南京工学院、清华大学、华南工学院及青岛工学院等有关专业调整,成立的武汉测量制图学院。设有航测与制图系,包括航空摄影测量与制图两个专业。1957年8月独立成立航空摄影测量系。随着遥感技术的发展,1984年航空摄影测量专业更名为摄影测量与遥感专业,1985年航空摄影测量系更名为航测与遥感系。1995年成立遥感与信息工程学院,1996年4月与计算机系合并成立信息工程学院。2000年8月新的武汉大学组建后,与计算机系分离成立遥感信息工程学院。
经过长期的努力,学院现拥有的摄影测量与遥感学科是国家教育部审定的首批全国重点学科以及“211”工程重点建设学科。该学科点有中国科学院院士1人、中国工程院院士2人、欧亚科学院院士3人、珞珈特聘教授1人、兼职教授17人。学院目前在编教职员工88人,教师54人,其中教授18人,博士生导师18人,副教授18人,讲师17人。 郑肇葆(5421班) 武汉大学遥感信息工程学院教授
张祖勋(5521班)中国工程院院士、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
邹升恒 (5621班) 曾任湖南省测绘科技研究所总工程师
李德仁(5721,因政治原因留级5821班)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
刘先林 中国测绘科学研究名誉院长、中国工程院院士
卜兆宏(5821班)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研究员,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朱宜萱(5822班)李德仁院士妻子,武汉大学教授
孙家柄(5926班)武汉大学遥感院教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
林宗坚(6021班)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院长
徐名澄(6121班)汕头市国土房产局
范良培(6221班)湖北省测绘局总工程师
陈军 (7621班)国家基础地理信息中心主任,国际摄影测量与遥感学会(ISPRS)第二十一届大会主席(2004-2008)
顾行发(7821班)中国科学院遥感应用研究所所长,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法国农科院终身研究员
万幼川(8021班) 武汉大学遥感信息工程学院教授,曾任武汉大学遥感信息工程学院院长
王树根(8021班)武汉大学遥感信息工程学院教授,武汉大学遥感信息工程学院副院长
潘励 (8023班)武汉大学遥感信息工程学院教授,武汉大学遥感信息工程学院副院长
于子松(8122班)武汉大学遥感信息工程学院党委书记
付仲良(8122班)武汉大学遥感信息工程学院教授,地理信息工程技术研究所所长
李建松(8122班)武汉大学遥感信息工程学院教授
张景雄(8122班)武汉大学遥感信息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袁修孝(8122班)武汉大学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获得者
倪 玲(8123班)武汉大学遥感信息工程学院副教授
史文中(8123班)香港理工大学教授,地球资讯科技研究中心主任
谈国新(8123班)华中师范大学教授
钱自红(8123班)湖北省第一测绘院教授级高工
曹 辉(8123班)武汉大学遥感信息工程学院副研究员(副教授)
詹庆明(8123班)武汉大学城市设计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孙和利(8221班)武汉大学遥感信息工程学院副教授
李平湘(8223班)武汉大学测绘遥感信息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教授
高庆方(8223班)黄河基础地理信息中心主任
赵双明(8422班)武汉大学遥感信息工程学院教授
方圣辉(8426班)武汉大学遥感信息工程学院教授
巫兆聪(8426班)武汉大学遥感信息工程学院教授
张继贤 (88年获学士学位)现任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院长
江万寿(8522班)武汉大学测绘遥感信息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教授
闫 利(8522班)武汉大学测绘学院教授,航空航天测绘研究所所长
陶 闯 (86022班)现任PPTV网络电视和PPLIVE 聚力传媒公司 CEO
毕卫民(97021班)2012.10开始任武汉大学遥感信息工程学院党委委员、书记 武汉大学遥感信息工程学院学子马鸿旭以及其他九名学子代表武汉大学参加中国教育一频道大学生益智节目《天才知道》。第一季单场得分王、我校水利水电学院2012级研究生马鸿旭以一题优势击败北京大学单场冠军严堃,摘得《天才知道》第一季总冠军,并为武汉大学赢得了15万元的公益助学金。
“巅峰对决”现场跌宕起伏、扣人心弦。在经历残酷的淘汰赛后,马鸿旭和严堃在冠军争夺中“如约”相遇。在“轮答题”、“共答题”、“记忆题”中,两人你追我赶,比分交替上升,特别是在最后难度系数超高的“记忆题”环节,双方争夺进入白热化,马鸿旭在比分落后的情况下,奋起直追将比分扳平,将比赛拖入一题定胜负的加时赛环节。在最后一题的争夺中,马鸿旭脑疾手快,先抢到题目并且答对,最终凭借这关键一分获得《天才知道》第一季总冠军。
马鸿旭在夺得冠军后激动地流下热泪,“感谢我的母校武汉大学,它即将迎来120周年校庆。我希望这个节目播出以后,让更多的初中生、高中生、甚至大学生能够看到当代大学生的精神面貌,也让我们感受到知识让人更有魅力。”马鸿旭说。比赛结束后,马鸿旭将接受节目组邀请赴英国游学。
C. 中国有多大
D. 国家基础地理信息中心总工程师陈军可退休了
年龄达到60周岁,按规定不再担任行政职务,安心搞科研了。
E. 美国和中国哪个大
中国的国土面来积是多少?源
美国中央情报局在网站上发布消息说:“中国国土面积为959.6960万平方公里,而美国的国土面积为963.1418万平方公里,我们比美国要少3.4458万平方公里。因此,中国面积不是仅次于俄罗斯和加拿大的排名第三,而是排在美国之后的第四。”
对此,北大环境学院崔海亭教授和国家基础地理信息中心主任陈军均表示:“中国陆地面积为960万平方公里。在大英网络全书中,中国国土面积为957.2900万平方公里,美国面积为951.8287万平方公里,比中国要小。”与此同时,国家测绘局向记者透露:“准确统计数据已经完成,将在适当时机公布。”
但现在还流行着中国国土面积大于美国的说法.这就要看你是怎么看了.
F. 世界国土面积位居第二的是哪个国家
1 俄罗斯 1,707.5
2 加拿大 997.1
3 中国 960.1
4 美国 936.4
5 巴西 854.7
6 澳大利亚 774.1
7 印度 328.8
8 阿根廷 278.0
9 哈萨克斯坦 271.7
10 苏丹 250.6
11 阿尔及利亚 238.2
12 刚果(金) 234.5
13 沙特阿拉伯 215.0
14 墨西哥 195.8
15 印度尼西亚 190.5
16 利比亚 176.0
17 伊朗 163.3
18 蒙古 156.7
19 秘鲁 128.5
20 乍得 128.4
21 尼日尔 126.7
22 安哥拉 124.7
23 马里 124.0
24 南非 122.1
25 哥伦比亚 113.9
26 埃塞俄比亚 110.4
27 玻利维亚 109.9
28 毛里塔尼亚 102.6
29 埃及 100.1
30 坦桑尼亚 94.5
31 尼日利亚 92.4
32 委内瑞拉 91.2
33 纳米比亚 82.4
34 莫桑比克 80.2
35 巴基斯坦 79.6
36 土耳其 77.5
37 智利 75.7
38 赞比亚 75.3
39 缅甸 67.7
40 阿富汗 65.2
41 索马里 63.8
42 中非 62.3
43 乌克兰 60.4
44 马达加斯加 58.7
45 博茨瓦纳 58.2
46 肯尼亚 58.0
47 法国 55.2
48 也门 52.8
49 泰国 51.3
50 西班牙 50.6
51 土库曼斯坦 48.8
52 喀唛隆 47.5
53 巴布亚新几内亚 46.3
54 瑞典 45.0
55 乌兹别克斯坦 44.7
56 摩洛哥 44.7
57 伊拉克 43.8
58 巴拉圭 40.7
59 津巴布韦 39.1
60 日本 37.8
61 德国 35.7
62 刚果(布) 34.2
63 芬兰 33.8
64 越南 33.2
65 马来西亚 33.0
66 挪威 32.4
67 波兰 32.3
68 科特迪瓦 32.2
69 意大利 30.1
70 菲律宾 30.0
71 厄瓜多尔 28.4
72 布基纳法索 27.4
73 新西兰 27.1
74 加蓬 26.8
75 几内亚 24.6
76 英国 24.5
77 乌干达 24.1
78 加纳 23.9
79 罗马尼亚 23.8
80 老挝 23.7
81 圭亚那 21.5
82 阿曼 21.2
83 白俄罗斯 20.8
84 吉尔吉斯 19.9
85 塞内加尔 19.7
86 叙利亚 18.5
87 柬埔寨 18.1
88 乌拉圭 17.7
89 突尼斯 16.4
90 苏里南 16.3
91 尼泊尔 14.7
92 孟加拉 14.4
93 塔吉克斯坦 14.3
94 希腊 13.2
95 尼加拉瓜 13.0
96 朝鲜 12.1
97 马拉维 11.8
98 贝宁 11.3
99 洪都拉斯 11.2
100 利比里亚 11.1
G. 求 武汉大学 研究生导师 陈军 的信息
陈军,男,1967年抄12月出生,研究袭生学历,硕士学位,博士在读,1997年7月参加工作,现国家多媒体软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高级工程师。
我查了下他的论文,大致有下,你可以洞察下他的研究方向~
软件复用的数化方法研究——以GIS应用领域软件工程为例 (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2006年10期)
基于角色和任务的层次对象访问控制模型 (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2006年8期)
WebGIS空间数据分布式缓存技术研究 (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2005年12期)
多维动态GIS空间数据模型与方法的研究 (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2004年10期)
Windows视频驱动程序的技术剖析和比较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02年16期)
基于US总线复合设备的设计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02年23期)
据老师介绍,武大学报的信息科学版是很牛的,发表在它上面的文章都是收录在SCI里面的。
H. 请问每一个中国人你知道我们国家国土面积是多大但我肯定告诉你不是960万平方公里!!!
中国的国土面积是1040万平方公里。这是我们大学军事理论课上老师说的。通过卫星遥感影像测得
I. 国际摄影测量和遥感学会的中国大事
国际摄影测量与遥感学会(ISPRS)成立于1910 年,是一个具有百年历史的国际学术组织。第一届国际摄影测量大会1913年在奥地利维也纳举行。 1980年在西德汉堡举办的第14届国际摄影测量大会上,中国测绘学会被接纳入会,代表中国成为该组织的国家会员。这是中国首次派代表团出席国际摄影测量大会。在这次会上,该组织名称由国际摄影测量学会改名为国际摄影测量与遥感学会。
1984年在巴西里约热内卢举办第15届国际摄影测量与遥感大会,中国测绘学会派出了由副理事长王之卓教授任团长的代表团,并在科技展览中展示了中国测绘科研、教育、生产、仪器制造等方面情况和成果,这是我国首次在国际会议上系统展示、宣传中国摄影测量与遥感发展状况。
第16届国际摄影测量与遥感大会于1988年在日本京都召开。在这次大会上,中国获得两项显著成果:一是王之卓教授成为ISPRS荣誉会员。按照会章规定,荣誉会员总数同时不超过7位,获此荣誉的都是在国际上有声望、有贡献的老资格摄影测量与遥感学家和学会活动家,只有在原成员去世后才能递补。二是武汉测绘科技大学李德仁教授当选为ISPRS第三委员会主席。
1992年在美国华盛顿召开了第17届国际摄影测量与遥感大会。在这次大会上,中国首次表达了申办ISPRS大会的意向。
2000年7月在荷兰举行了第19届国际摄影测量与遥感大会,中国组成了以杨凯教授为团长的代表团参会。在这次大会上,中国为申办ISPRS大会进行了首次冲刺,预定目标是取得2004年第20届大会的主办权。在ISPRS技术委员会领导人竞选中,国家基础地理信息中心陈军教授当选为第二委员会主席。
2004年7月在土耳其伊斯坦布尔举行的第20届国际摄影测量与遥感大会上,中国成功获得2008年第21届国际摄影测量与遥感大会主办权。陈军教授当选为第21届大会主席,进入ISPRS执行局。大会还增设了“王之卓奖”,这是为纪念中国摄影测量与遥感学科的创始者、ISPRS荣誉会员王之卓院士而设立的奖项。
J. 谁有建立地理信息系统的报告
走近国家基础地理信息的“窗口”
记者胡其峰
--------------------------------------------------------------------------------
在普通人眼里,“基础地理信息”这个词似乎和国家建设和百姓的生活内容离得很远,其实并非如此。12月28日,国家基础地理信息中心迎来了自己10周岁的生日,记者也有机会亲身感受她长期以来默默无闻、却在国民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
国家基础地理信息中心主任陈军教授用4句话概括了中心10年来承担的责任:提供国家基础地理信息及服务的“总窗口”、国家基础地理信息系统的“主节点”、完成国家应急服务任务的综合队、测绘工程建设和国际合作的国家队。
让国家重大决策更加“精准”
“基础地理信息”对国家建设的意义何在?在中心听到的几件事让记者恍然大悟。
中心专题应用部的高级工程师季晓燕告诉记者,在中国工程院受国务院委托、组织的“中国可持续发展水资源战略研究”、“西北地区水资源配置、生态环境建设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等重大咨询项目中,中心充分利用直观的可视化数字地图、三维模型等表达的多种地理信息,对地形地貌、湖泊演变、调水工程淹没损失、调水路线等方面进行空间分析,为全国水资源规划布局提供了科学、翔实的决策依据,并开拓了国家级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系统为国家宏观管理与重大战略服务的应用模式。
中心副主任李伟建介绍说,中心充分利用国家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和相关技术,向财政部提供的全国财政补偿分析所需的地理影响调节系数,被用于制定全国汽车燃油税征收办法和卫生事业费补偿政策,提高了国家财政分析决策的水平与效率。
中心工程师许礼林告诉记者,在我国公安边防边境管理、国家防汛调度信息化建设、南水北调工程线路分析等诸多领域,“基础地理信息”及相关技术都有着广泛的应用,它使许多国家重大决策更加“精准化”。
“基础地理信息”就在你我身边
“基础地理信息”和普通百姓的生活有联系吗?记者得到的答案同样是肯定的。
在抗击2003年肆虐的“非典”疫情战斗中,中心充分发挥在地理信息数据及技术方面的优势,组织技术力量建立了“‘非典’疫情查询检索系统”,提供给中央进行辅助决策和快速指挥。“在突发性灾难面前,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和技术所发挥的作用往往超出人们的想象!”陈军主任说。
目前,城市的智能交通、旅游、监控、车载导航等对地理信息产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此,中心开发的180多个城市框架电子地图数据,被广泛地应用于城市建设、居民生活的各方面。中心办公室副主任殷海荣说,这些在城市功能规划、环保、智能交通等方面有着诸多应用。
大型历史文化纪录片《故宫》开篇的动画里,华北平原古老河道的效果,就是将华北平原的数字高程模型数据和卫星影像数据叠加后,再经三维制作呈现真实而古老的效果。
“持续更新”是生命力
记者了解到,国家基础地理信息中心1985年12月成立后,围绕构建数字中国地理空间基础框架这个目标,建设和维护了国家级大地数据库、遥感影像数据库、地图数据库、专题数据库四个数据库和测绘档案资料馆及其业务运行系统。10年来,国家基础地理信息系统建设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一个多尺度、多种类、多时态、不断动态更新的国家基础地理信息系统建设已初具规模。
谈到中心未来的发展,陈军主任提到最多的是“持续更新”这个词。他说,“更新”是“基础地理信息”的生命力所在,目前信息更新与服务滞后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局面并没有得到根本性改变。加快基础地理信息更新步伐,努力开拓灵活、便捷、多样化的基础地理信息及技术服务,提高基础测绘保障能力和基础地理信息服务水平已是迫在眉睫,这也是测绘事业发展、特别是基础测绘发展的生命力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