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地理人文 » 中国国家地理地道风物贵州

中国国家地理地道风物贵州

发布时间: 2021-02-21 17:42:11

⑴ 树莓月饼吃着怎么样

树莓月饼吃着不怎么样?因为那样的月饼又甜又可口,但是吃起来会让人比较腻

⑵ 北京风物发现科技有限公司怎么样

简介:风物发现官是中国国家地理道风物孵化平台,致力于中国各地域地道风物版的发现和传播权,隶属于北京夸克香农科技有限公司,该公司可以将身边发现的好东西,快捷的传递给风物发现官项目组;他们也将用我们的内容能力、互联网产品方式、推广渠道对其进行广泛传播赋能,服务于新经济形势下民众消费升级诉求; 公司创建者是一群在中国国家地理工作过的年轻人,有着深厚的互联网专业背景。
法定代表人:柳科
成立时间:2016-11-01
注册资本:100万人民币
企业类型:有限责任公司(自然人投资或控股)
公司地址:北京市海淀区温泉镇中央档案馆西侧(原温泉镇农业服务中心办公楼)466号

⑶ 地理文创是什么意思

文创”是指文化创意,以文化为元素、融合多元文化、整理相关学科、利用回不同载体而构建的再造与创新答的文化现象。

但现在也用“文创”意指文化创意产业,指依靠创意人的智慧、技能和天赋,借助于高科技对文化资源进行创造与提升,通过知识产权的开发和运用,产生出高附加值产品,具有创造财富和就业潜力的产业。

文化创意在如今已不是新鲜话题,其主要体现是在创意的活动中发现并创造新的审美趣味和审美价值,从而促进经济和社会变革。我国正在蓬勃发展的文化创意产业,不断在与其他产业加速融合,并与数字经济时代的生活方式相结合,这将生发许多新模式、新业态。

⑷ 贵州安顺,如何在小吃摊上打出了一片“美食天地”

贵州是什么味道?
如何定义“贵州味道”,是个难题,因为它远不止大家熟知的“酸”和“辣”。
从地理上看,贵州在历史上很长一段时间是与中央政权遥遥相对的“化外之地”,这里世居的也多是非汉族群,所以把黔味道的底色说成是少数民族风味,并不为过。 贵州味道丰富又独特,却并未以“黔菜”之名扬名,除了它的菜色深受周边省份的影响,更是因为贵州菜没有发展出独一无二的烹饪技艺。“菜系”的核心和灵魂,是处理食材的烹饪方式。
位于西南边陲之地的贵州,虽然本是烹调之技贫乏的地方,却恰被几个菜系大省环绕,川菜的麻辣鲜香、湘菜的烧腊劲爽、粤菜的清烹淡调,随着阡陌交通在黔地形成了口味的交汇。同时,贵州作为移民大省,不同时期的移民潮相互作用从根本上造就了“黔菜”的特质——融合,这是一种美味不问出处,口味海纳百川的特质。
如果想体验“黔之味”这种生于阡陌交通的特质,那么位于黔中的安顺,或许是你的最佳目的地之一。
1.自带商业光环的安顺小吃
安顺商贸发达,当地的小吃因此繁复多样。安顺建城于明朝,地理位置处于“扼锁滇黔”,是滇黔主要通道的要塞之地,安顺逐渐成为贵州全省的重要商埠,被称为“贸易之冠”。清人吴其濬在《滇行纪程》描绘了当年的图景——“安顺府城围九里……贾人远集,远胜贵阳”。
等到民国,贵州开放烟禁,倡种鸦片,为此,川、湘、粤、桂等贩烟大商云集安顺,安顺一跃成为了大型物资集散地,据《续修安顺府志》记载,“四通八达,商贾辐辏,纱罗绸缎,光怪陆离;洋货足头,争奇斗艳;商业之盛,甲于全省。”
商业的活跃推动了安顺商圈格局的形成,“自城门至大十字钟鼓楼,街长里余,宽三丈余”,往北三处,“一通蒋衙街,二通望春台,三通儒林路”,往南四口,“一通曹家街,二通碧漾湾、三通顾府街,四通同知巷”,安顺小吃就在商圈内生发、兴盛和传播,这些小吃点心,其实是食客无数张挑剔的嘴试验出来的。
2.“贵阳的穿着,安顺的吃喝”
安顺小吃之密集,连省会贵阳都要礼让三分。顾府街头看似低调的几家粉面摊,说起来个个都有几代人的传承,每一家都算得老字号。
走遍安顺城的最好方式就是:吃过去。当然,这不是我一个人的想法,每个来到安顺旧城的游人,都想试试“过街调”,从街这头吃到街那头,从这条街吃到那条街,逍遥又自由。
裹卷是安顺的经典冷食小吃,食客可自选四种秘制辣椒酱。番茄肉沫酱入口时,先是粉皮爽口的凉,继而是馅,被裹起来的酸萝卜、绿豆芽、酥黄豆都是极为爽脆的食材,甜辣里还有一点酸,唇齿之间都觉得轻松爽快。更辣几分的泡椒风味裹卷,整体口味延续了清爽的味道,辣椒酱浓郁的香辣略带霸道地转悠了一圈,让人必须接连吃好几个,才能罢手。
裹卷以一口就能吃进嘴里的大小为宜,但也随着市场需求,出现更能饱腹的大尺寸裹卷,也可以自己搭配米皮的配菜和酱料。
在路边不起眼的角落里,总有一汪油锅烧得正沸腾。鸡蛋糕被炸得个个金黄酥脆,让人忍不住拿起一个热气腾腾的糕,就想直接往嘴里送。但是这鸡蛋糕,需淋上辣酱和折耳根食用,才算是吃对了。
油炸鸡蛋糕原产于镇宁,制作起来像是“三明治”:先是用大米、黄豆涨发后掺入米饭、粉丝末,然后捣磨成浆,装入金属六边形模具,填入馅,再装浆后,炸至金黄后取出,脆壳金黄,内瓤雪白。
安顺小吃走的一贯是富油重辣的路数,却毫无上火、粘牙之气。由于受东南季风的影响,即便是最冷的一月,安顺最低温也维持在4摄氏度。冬无严冬,夏无酷夏的环境,塑造了安顺小吃冷、热兼具的格局,热食聚而食之,大汗淋漓,冷食鲜腴爽口,痛快至极。
3.米和辣的花样结合
安顺小吃有两大灵魂——辣椒与米。
在外地无法复制安顺小吃的原味,有一大原因是辣椒的新鲜度受损。在安顺,若是辣椒做不好,小吃牌子也立不牢。
以辣椒为食材衍生的各种佐餐调料,是安顺小吃的灵魂所在。可以说,每一家老字号的辣椒酱都是独家秘方,味道各有千秋。自酿辣椒,对于安顺人来说并不是难事。每年八九月份,赶上朝天椒、野青椒上市,城内家家户户就开始用最传统的方法制作“糟辣椒”。
“糟辣椒”,是贵州“剁椒”的叫法,取来新鲜辣椒,加生姜、蒜瓣、生花椒等辅料手工剁碎,再放入盐、糖、白酒调味,放入坛子里腌制。经过半年的静置发酵,到了年底,坛子内的糟辣椒释放出了一丝酸辣的香气,就算是成功了。
安顺人对面食的兴趣总是差了几分,研究各种米食倒是兴致勃勃。无论是米浆,还是米粉,讲求的都是一个新鲜,当地历来发达的食品轻工业,昼夜不息地运转,为城内每一张挑剔的嘴源源不断地供应食材。安顺有碾米业、米粉业、豆粉业、豆腐业等数十种,碾米业使用礌石把稻谷碾制成米,或借助水力碾米,养活了全城千余米工。米粉业以米磨制成米粉,所制的粉条细匀精洁,最适应小食。
糍粑是贵州最常见的食物,原料都是糯米,大致可以分为现吃、火烤、油炸三类,现吃,就是把糯米饭舂成糍粑后,放在带温度的铁锅里,揪成小团,包上甜咸馅,一边揪一边吃。火烤的有白片糍粑,不包馅,切片后烤熟,敷上黄豆面即可食用;豆沙粑,顾名思义,内包豆沙馅儿,呈扁圆形;油炸的糍粑,有片糍粑、片糕粑、豆炒粑。
清明粑是当地人对清明草和米面的高级发挥,师傅取来糯米面和粳稻米面,加上清明草、水开始和面,两种米的结合,中和了过度糯粘,又带着一丝女子的温柔。我吃的清明粑是豆沙馅,咬下去半口,豆沙的气味飘出来,吃得急了,香气蔓延到鼻腔,直直地甜到人心底,是一种平实又带着点活泼的甜味。西南人更喜咸馅,用糟辣椒搭配肉末豆腐干。
还有一道富有创意的晨间小吃,叫做“油炸粑稀饭”,将米和油艺术性地混煮,再加上一勺黔中特产“引子”,粘稠浓郁的稀饭与掺了米香味的热油,安慰了一大早空虚的肠胃,油炸粑则保持了它的酥脆香浓。
4.安顺人的生活,从餐桌上开始
消费生活让安顺的食物一点一点金贵起来,也养出了安顺人食不厌精脍不厌细的生活热情。清末民初时,安顺的餐饮业开始飞速发展,《续修安顺府志》载:“市场繁荣,大异往昔。商人获利颇丰,生活日趋奢靡;以筵席论,过去不过盘盘菜、八大碗、蹄筋头,今则为海参席、鱼翅席、烧烤席。”
不论哪个阶层,但凡愿意讲究的人家,女主人都有一身好厨艺。一年四季,皆制应节小食,三月三做清明粑,四月八吃糯米饭,九月重阳打糍粑,腊月初八又该熬腊八粥,食之有味,清欢无限。
戴明贤曾在《一个人的安顺》中提到安顺小城的市井之声,“三更前后,市声俱寂,独有‘炒米糖开——’的叫卖声”,此外也有零星的几家面馆营业,在长夜中安静地吐露出白汽,等到天稍亮一些,“卖甜酒——”,“印拓粑混糖粑!”,“热——糕粑——啦!”伴随着一声声叫卖,天际变成青白色,日光逐渐晃眼,安顺旧城越发热闹起来,溜达到东大街一带,寻着声和味,便可找到绝好的早餐馆子。
安顺人还有一套逗趣儿的早餐“行话”,多放食油称“漫子足”,不要辣、葱叫“免红”、“免青”,汤多叫“汤宽”,连汤匙和筷子都有别称——“鸭子”和“蒿杆”。
安顺的早餐也有明显的融合特质。破酥包是云南点心,但在安顺也遍地开花。只有赶早才能买到刚出炉的包子,趁着热乎劲儿咬开一口,能看到一层层酥皮,配合猪肉咸馅,入口即化,口齿生香。裹卷也是在安顺街头最常见的小吃,一般论盒卖,回家路上随手买上一盒,带回家老少咸宜。
每天清晨,到儒林路吃早饭总是不错的选择。老街上的青石路面,被时间磨得圆滑可鉴。只要有琳琅小吃的日子,小城就永远保持着气定神闲,古朴平和的姿态,一如岁月本身。
原文取自《地道风物·贵州》有增减、改动

⑸ 被外地游客眼中低估的是浙江的哪一座城市

对于很多外地游客来说的,说到去浙江旅游,首先会想到去杭州,宁波,温州这样省内的“大城市”去看看,又有多少人会想到去绍兴旅行呢?有人说在浙江,绍兴只能算个“二线城市”,知名度不及杭州,城市地位不及宁波,经济发展不如温州。绍兴显然一直在被低估,但是真正了解绍兴这座城市的人都知道,其实真实的绍兴远比游客想象中厉害得多。

绍兴是座有着悠久历史文化底蕴的古城,虽然看起来不显山露水,且一直在被低估,甚至在外地游客眼中有点平庸,但是曾经辉煌的绍兴城,又岂是当时的杭州,宁波,温州能高攀得起的?绍兴,其实远比外地游客想象中厉害得多!您说呢?

⑹ 《秘境广西》观后感300字作文

涠洲岛的火哥采捞浅海下的海蒿子,无形中为弱小的珊瑚虫扫清生存障碍;潜水教练柠檬在寻找“洞潜”最理想的训练场所;白头叶猴为了生存进化出特殊的胃囊……《秘境广西》的第一集《天飨》,很像当年《舌尖》的笔调,一开场就牢牢吸引观众的目光。“广西是中国饮食最复杂的地方。两部《舌尖》都故意回避了广西的内容,是因为当时我就已经知道中央电视台要跟广西合作拍摄《秘境广西》,所以特别留着广西美食,憋大招。”8月25日,陈晓卿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尽管故意“绕道”,但对于广为吃货们喜欢的“螺蛳粉”,陈晓卿还是把它的制作工艺放进了《舌尖》。
作为《舌尖》的总导演,陈晓卿对广西的美食情有独钟,多次来过广西之后,长居北京的他几乎成为广西美食的“代言人”。“在北京东四环的老唐家螺蛳粉,粉和汤都不错,酸笋和鸭脚更好,遗憾的是每次去,烧田螺都是卖完,看着邻桌吃此物有滋有味,不由怀疑了一下自己的人品”、“广西大厦那兰酒家有纯纯的广西风味,啤酒鱼﹑黄焖鸡﹑八渡笋爆肚丝﹑桂林米粉都很地道”、“侗族打油茶很有意思,老茶叶,配黄姜﹑鲜蒜﹑花生等,放在生铁锅中,用茶树棍慢慢翻炒,味道涩﹑苦﹑甜﹑香。潘家园广西大厦有现做的,10元一碗。吃油茶有瘾,且解酒”……这些令人垂涎的文字,都是陈晓卿写在自己微博上的,为不少吃货指明了一条道路。
甚至于对南宁本地的美食,陈晓卿也是了如指掌。他告诉记者,“在思贤路上,桂林米粉、螺蛳粉、老友粉……密集轰炸,各种口水各种受不了啊。有一次我选了一家八珍粉,大把胡椒酸辣椒一放,哎呀那个爽。”他还透露“我们全家都是空心菜控”。“在广西拍摄《秘境广西》时,我吃过最好的空心菜是广西博白的,半人高,那叫嫩!一根菜,抓中间,轻轻一颤,两端齐手而断!用桂林的花桥腐乳烹炒,人间绝品。”
值得一提的是,也因为陈晓卿的建议,《秘境广西》的拍摄,与《中国国家地理》“地道风物”的广西寻访,几乎同步进行。目前不管是《秘境广西》,还是《地道风物·广西》,关于广西的这两个作品,都向观众和读者呈现出了一个不为人所知的美好广西。很多网友留言表示:“没想到广西有那么丰富的资源和美味,现在最想做的就是背起行囊,到广西走一走,看一看,大吃大喝。”[1]

分集简介
编辑
第一集《天飨》
山的国度,水的沃土。广西,群山环抱的盆地之家。山和海之间,无数人类与自然携手造就的秘境,正等待着我们。天飨,上天的馈赠其实就在我们身边。涠洲岛的火哥采捞浅海下的海蒿子,无形中为弱小的珊瑚虫扫清生存障碍。红树林、珊瑚礁共同护卫陆海之间的隐秘之地。潜水教练柠檬在寻找“洞潜”最理想的训练场所;白头叶猴为了生存进化出特殊的胃囊;七百弄农民唐奇美在最深的洼地中绝境求生;都安东庙乡农民韦至奉练就藤编手艺;乐业飞猫探险队的洗飞勇敢挑战天坑、地下河;桂平白石山农民陈永江用特殊方法培育珍贵药材;浦北县农民容家良熟悉物候时令,收获大地馈赠的红椎菌。广西人寻找、发现一处处不曾到达的秘境。决心与勇气,推动生活在这块地域上的人们,不断向前。
第二集《物华》
八山一水一分田,广西气候温热,但耕地稀少。为了收获自然的赐予,劳作者的耕耘格外讲究。东兰县武篆镇农民黄语剑用传统方法种植稀有稻种“墨米”;宾阳县手艺人邹玉特和胡廷旭一家人,早早就为一年一度的传统节日扎制“炮龙“;涠洲岛渔民康哥勇于挑战,试验养殖珍珠贝;灵山县退休园艺师用技术提高荔枝产量;藤县古龙镇农民莫艺苦心钻研,十年磨一剑,为八角树高产学会了嫁接术;桂平市石咀镇稻农杨炳友精准把握农时,赶在洪水到来之前收获稻谷;玉林市牛巴点老板杨三姐继承家传手艺,坚持手工制作牛肉巴;平南县果农何世全与时间赛跑,抢占商机,把最新鲜的石硖龙眼运到深圳水果市场;横县茶商梁巧恩不怕挫折,开发高端茉莉龙井茶。正月初十的宾阳炮龙节里,人们沉浸在农耕时代的娱乐意境中,其乐融融。广西这片土地上,农人从不吝啬对赐予他们食物的天与地,表示感恩。
第三集《人和》
每一寸土地都曾点燃人们的想象。根植于山水之间,得益于自然的启示,广西人用双手营造出属于自己的秘境。钦州陶艺师黄亚男追求完美,在创作中期待屔兴陶“窑变”的出现;融水大苗山芦笙师杜庆仁升华手艺,创制新芦笙;三江县“掌墨”师傅石万春,传承匠人绝技,不用图纸,不用铁钉,让木楼耸立山水间;全州老农唐以金潜心琢磨,以一己之力复原古宅院,圆了梦想;桂剧演员袁杰,传承“打棍出箱”绝活,精益求精;南丹白裤瑶女孩陆秀珍努力学习染布、刺绣;巴马瑶族女孩覃媛媛勇于挑战自我,成为射弩好手;桂林髹漆师王伯杨依靠悟性,无师自通,钻研古老髹漆工艺。广西大地上,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无论山野乡村、喧嚣都市,从生活中诞生的艺术,总能连通昨日与今天,让我们的心灵富足安稳。

⑺ “山水之城”贵阳,包裹着多少令人神往的市井气

贵阳有着西南城市常见的享乐精神,市井之间永远浮动着一种活泼气氛。来到这里的人很难不受到其感召。街头行人商贩的嘈杂声,像是在大声宣示着这是一座属于市井的城市。
与城里喷鼻的生活香气截然相反。如果你驱车向城外走去,不管是哪个方向,半个小时之内总能看到好风景。山水景与烟火气的有机统一,使人错愕,摸不准这座城市的脉搏。
贵阳确乎就是这样一座山水幻城。
1.贵阳,生气扑面而来
贵阳人能够24小时不间断地吃喝玩乐,凌晨两三点还在堵车。夜宵落幕的时候,早餐铺子也开张了。
画家董重在一篇博客里写道:“这是我的城市,贵阳。多阴雨,夏天凉爽,冬天湿冷,生活在这里的人都是吃辣椒的天才,善饮酒,什么都敢吃。这座城市不大,嘈杂,各类闲杂人等常无名头地聚集在一起,理由当然是喝酒、玩耍。”
贵阳人爱消费、讲时髦似是一种共识。这种感觉并非毫无依据。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信息,2017年,贵阳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32186元,首破3万大关,虽然增速高于全国水准,但是数额仍比全国城镇居民平均水平低将近12%;同年,贵阳市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达26063元,比全国平均水准还要多出1618元。
关于贵阳人的消费心理我听到多种解释,作家戴明贤推测这是抗战时期“下江人”大量流入带来的影响——“下江人”是对抗战时期逃难而来的内地人的统称,因其中有大量江浙难民,他们带来的海派生活方式对贵阳以及贵州影响深远。
还有人说这是因为贵阳集中了省内依靠资源发家的富有家族,可以类比太原,因而拉高了平均消费水准。还有人认为这是少数民族文化对贵阳的影响,相对于积攒财富,人们更看重当下的快感。也有人则直接把它归因于虚荣与庸俗的观念作祟。
贵阳街头的餐饮小食店之多,流动商贩之多,在中国的城市里是排在前列的。最能感受贵阳气氛的大概是清晨的肠旺面馆,人们从窗口接来一碗撒着红油、香臭并举的劲道汤面,自助加满一碟各家馆子特制的酸辣泡菜,左右腾挪出位置挤挤挨挨坐下,呼噜吃完之后各奔前程。
跟早餐店里的食客一样,贵阳的山山水水、楼屋街道也是那么挤挤挨挨的。贵阳的生气,也在于山地里的故事。
2.这里的每座山都有故事
站在黔灵山顶上向南望,收进眼底的是多半个贵阳城。山顶的亭子叫“瞰筑亭”,“筑”是贵阳古称,原因有多种推测,大部分解释为同“竹”,念二声;贵阳还有“林城”的别号,总之,这里曾是茂林修竹之地。现在的视野里,可见的是破旧与簇新的建筑密密麻麻,城市替代丛林,向上、向四边努力生长,直到在另一座山前碰壁。
贵阳主城区位于百花山、黔灵山、南岳山三条纵向山系之间,是两块不规则形状的坝子,被群山锁扣,被错综的水系切割。
黔灵山所俯瞰的云岩区和南明区是贵阳最早的两个城区。云岩的名字来自山,南明取自河,自有诗意。南明河自南向东北方向流淌,包含了贵阳大半城区。城内常见山丘,突兀地间插在楼宇之间,造成视觉上的惊异效果,好像它们才是后来到达的不速之客,见缝插针地在城市中抢占一席之地。喀斯特地形让贵阳与山川自然紧密交错,在中国的省会都市里罕有,就像天神把握于股掌间的盆景。
作为省会的贵阳城市规模不大,人口数量也不多。但贵阳中心城区的人口密度其实非常高。2014年的贵阳市“疏老城建新城布局规划”提到,贵阳一环以内(包括云岩和南明两区核心范围)的人口密度将近每平方公里5万人。同一年,香港人口分布最密集的观塘,是每平方公里5.7万人。都说贵阳曾经被叫作“小香港”,在这一点上,倒真是有点相似。
这样你就能理解,紧贴一环北沿的黔灵山为什么受到贵阳市民的钟爱,就像是香港中环边上的太平山,它们都与都市短兵相接,就算人们要规划它、修整它、建筑它,它们还是顽强地留存在那里,连同树、草、花和鸟,最终成为人们的依靠。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摧枯拉朽式的城市建设对地方文脉和生活肌理的改变是巨大的,贵州省建筑规划院的总工程师刘兆丰说:“贵阳以山水定城,不像很多平原上的城市以街巷定城,街巷没有了,城市就死亡了。贵阳只要山水骨架还在,就可以有依托,实现城市的复兴。”
贵阳不仅是被山系合围,在城区之中也或分散或聚合着许多山丘,“每座山都有故事”。
东南方向的森林公园,受周恩来的指示成立于1960年。园区内有古迹“图云关”,始建于宋,曾是环绕贵阳的14个古关口之一,也是“从湖南达至贵阳的最主要通道,当时(1939—1946年)中国红十字会总会救护总队部、军政部战时卫生人员训练所及陆军167后方医院、美军第27野战医院全部迁到图云关,有3000多名工作人员和医护人员,救治了数百万伤病员”。
1508年,王阳明流放于现属贵阳市修文县下的龙场担任驿丞,进而“龙场悟道”,提出“知行合一”的学说,这是贵阳跟中国传统道统走得最近的一次。清嘉庆年间在贵阳市扶风山南麓修阳明祠,与民国时期修建、纪念东汉学者尹珍的道真祠,以及始于乾隆年间的扶风寺连为一体。
3.贵阳历史的片段
贵阳的故事很多,但留下详实记录的却很少。
贵州是古人类遗址分布丰富的省份,迄今已经发现的遗址中,旧石器时代最多,以贵州北部、西部和贵阳所在的中部最为密集,通常沿河流分布;到新石器时代减少,至商周变得零星。有学者推测贵州古时温暖,植被动物众多,方便采撷捕猎,喀斯特地形又为穴居提供了方便。当人类的生产方式向农业过渡时,这些便利条件却成为劣势。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牂牁大姓”就是汉代移入的三蜀大姓、汉代将领与当地土酋的结合。更具体的例子是,以暴力平定苗疆的顾成,其第六代后人顾良相因不忍带领明军进剿黔东南、屠戮无辜,而逃入苗疆,改苗名“邦迪”,取苗女文氏,按照父子连名的方式传承至今。
1282年,元朝建“顺元城”为贵阳建城起始。顺元城筑有土墙,面积仅有一平方公里,相当于一个关卡。
贵阳真正作为一个城市发展还是在明代。
此前,关于贵阳的记述大多见于文献,真正的实物很少,大量物证还是明清之后的遗存。明初明军平定云南,需要借道贵州,于是修建驿路,沿途屯军,大量移民。贵阳因为地理位置居中,成为驿路的枢纽,形成现在贵阳城的雏形,自此贵阳和贵州真正并入中国历史的主流。
明清以来贵阳中心城区的相对地理位置和范围几乎没有大的变动。老贵阳府城有九门四阁,奠基于明代。紫林庵、大十字与喷水池大致以老城的西门、城中心和北门为坐标。
贵阳曾有“黑羊箐”的古称,据说来自彝语。而在贵阳、花溪附近苗族的诗歌中,“格洛格桑”是反复出现的词汇,“格洛”指花溪,“格桑”指贵阳,“格洛格桑”是苗族人对贵阳地区的命名。
贵州是百越、百濮、苗瑶与氐羌先民融合分化之地,只是要寻找他们在贵阳留下的痕迹,所得的零星证据都很模糊。元代以前一直到夜郎和牂牁,贵阳本地的历史大段留白,无法勾连出连续的画面。
一直到清朝中叶以后,贵阳的汉族人口才超过少数民族人口,渐渐成为汉族占据主流的城市。就像所有的人类历史一样,这一过程既有自发流动,也有文治武功。贵阳名胜甲秀楼前曾立有铁柱两根,分别为清雍正时期的云贵总督鄂尔泰平定苗民起义,以及嘉庆年间云贵总督勒保平定布依族起义后,用收缴的兵器铸成。
4.被“统一”的移民
近百年来,对贵阳影响最为深刻的大变动都跟人口迁徙有关:一是抗战时期躲避战乱的人口;二是新中国成立后工业建设迁入的人口;三是“三线建设”迁入大批企业。
根据1953年全国第一次人口普查,云岩、南明两区的人口仅27万人,是同期北京的10%、上海的4%。而1953—1960年迁入人口达25万人,仅1958年大招工就迁入18万人。1964—1978年“三线建设”净迁入人口也达20万人以上。到了1982年,贵阳全市人口增至132万人(云岩、南明两区合计为79万人)。
2010年之后,贵阳曾经以几个超大楼盘——城市综合体引起舆论瞩目,其中规模最庞大的花果园,根据《贵阳晚报》报道:入住人口50余万人,日均人流量100万人次,日均车流量31万辆次。从那里经过,如同鸽笼的摩天高楼毗连成片,游弋其中如同体验AR版的科幻电影。仅花果园一个楼盘的吞吐量就可以与新中国成立后的几次大移民相提并论。
贵阳经济的生机受惠于中央与地方政府的政策倾斜,举目皆是生态文明、大数据的蓝图与成就。贵州省大数据中心管理局副局长景亚萍在2017年的一次公开演讲中说:贵州省大学生的回流指数名列全国第七,回省创业的大学生要比出省创业的多217%;而贵阳是仅次于深圳、全国最年轻的城市之一;2017年,贵州GDP增长10.2%,增速连续7年全国前三。曾经以穷困闻名的省份,现在似乎要打翻身仗了。
历史总有回响。
高速公路与铁路的建设对比当年驿路的铺设;城市化大量吸纳人口对比历史上的移民潮;当富士康挖空了三座山,把数据中心建在贵安新区的山洞里时,不由让人联想到“三线建设”时那些迁移到贵阳山区的军工厂——在工业文明朝互联网转向时,贵阳天然的地理环境再次发挥出优势,仿佛是对旧石器时代的呼应。
一地人有一种特点是过度简化的描述,接近于偏见,离谬误不远。但环境对人的塑造又是显见的,会埋伏在你的体内,随着年岁彰显。戴明贤讲贵阳人——可以说所有贵州人——具有山民性格:他们不事张扬,所以好山好水好人才不为外界所知;他们耿直倔强,用方言讲是“牯”,当这个为牛分类的名词被用作形容词时,其意涵有了微妙的变化,包含了丰富与生动的形象。
如今的贵阳人,向上追溯一至两代,有不少人都可被称为移民。但是把时间轴线放长,哪座城市又不是移民构成的呢?那些从几万年前到现在持续流动至贵阳的人们,最终被酸汤、辣椒和好酒统一了口径,被低调湿润的气候改造了面貌,被包围着的山川塑造了个性。
如果以明代建城作为现代贵阳的起始,那么这座“牯”而“有骨”的城市正迎来600年以来的大变局。
本文取自《地道风物·贵州》,原文有增减、改动。

⑻ 皮厚馅少的月饼

一块小小的月饼,不断打破月饼市场的边界,被赋予了更多的时尚元素和文化创意。面对今年市面上争奇斗艳的各种网红月饼,你准备“翻牌”哪一款?

2020年9月,《消费者报道》对比测评了12款网红月饼。

测评品牌

肯德基六星繁花月饼礼盒、
李子柒我爱北京天安门月饼礼盒、
故宫食品 朕的心意锦盒国色天香中秋礼盒、
星巴克 星情月饼礼盒(台式月饼)、
迪士尼快乐明星月饼礼盒、
中国国家地理·地道风物定制款明月来相照·野生菌月饼礼盒、
锋味月饼礼盒、
三只松鼠不亦月乎好物流心礼(8枚装)月饼礼盒、
良品铺子留香经典月(中秋礼盒)、
许个愿吧流心奶黄星球月饼、
味BACK 那么大月饼(芋泥咸蛋黄味)、
诺梵巧克力月饼(国潮联萌)

测评指标

主观试吃(外观、气味、口感、味道)、价格、能量、馅料含量、包装。

测评结果

1. 星巴克、李子柒、三只松鼠、肯德基、良品铺子脂肪含量较低,诺梵脂肪含量一款远超传统广式月饼;

2. 能量方面,三只松鼠、李子柒相对较低,最高的是诺梵;

3. 良品铺子馅料含量最高,李子柒、星巴克、味BACK相对“皮厚”;

4. 从单价看,味BACK、良品铺子最实惠,故宫食品最昂贵;

5. 包装评价上,李子柒、故宫食品、许个愿吧备受青睐,良品铺子、味BACK、肯德基不受待见;

6. 主观试吃中,良品铺子、味BACK表现较好,诺梵、中国国家地理·地道风物口碑垫底。

热点内容
鹿特丹港国家地理 发布:2021-03-15 14:26:00 浏览:571
地理八年级主要的气候类型 发布:2021-03-15 14:24:09 浏览:219
戴旭龙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发布:2021-03-15 14:19:37 浏览:408
地理因素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发布:2021-03-15 14:18:30 浏览: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发布:2021-03-15 14:16:36 浏览:425
工地质检具体干些什么 发布:2021-03-15 14:15:00 浏览:4
东南大学工程地质考试卷 发布:2021-03-15 14:13:41 浏览:840
中国地质大学自动取票机 发布:2021-03-15 14:13:15 浏览:779
曾文武汉地质大学 发布:2021-03-15 14:11:33 浏览:563
中国冶金地质总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网 发布:2021-03-15 14:10:10 浏览: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