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地理人文 » 中国地理试题选择题大学

中国地理试题选择题大学

发布时间: 2021-02-20 21:56:07

『壹』 关于中国地理的一些考试题,请大家帮忙

1、太原化工基地是在汾河之西、吕梁山东麓,南起罗城、北至沙沟村绵延10公里地回区内,我国第答一个五年计划期间规划的化工生产基地。
2、青藏旅游区位于我国的西南部,主要包括西藏和青海两省。地形以世界上最高的高原——青藏高原为主,平均海拔在4500米以上,被称为“世界屋脊”。它由一系列的山脉围成,北部是昆仑山,东北部是祁连山,东部为横断山脉,南部是喜玛拉雅弧形山脉。
3、南方林业地区是我国最大的经济林和竹林基地。
4、国家大型煤炭基地由神东、陕北、黄陇、晋北、晋中、晋东、鲁西、两淮、冀中、河南、云贵、蒙东(东北)、宁东等13个大型煤炭基地组成,包含98个矿区。
5、长三角工业基地是我国四大工业基地之一,该地历史上就是人口稠密,生产生活高度发展的地区,苏南与浙北依托上海,这个中国的经济首都,有着广阔的市场与经济腹地,交通也十分便利,较珠三角更接近北方地区,市场潜力很大。由于综合实力较强,该地区的发展将使四地区中最快的。

『贰』 提供几个关于中国地理位置的选择题啊!!

选择题。

1.根据世界时区的划分,我国分属于:[ B ]

A.东五区内至容西九区 B.东五区至东九区
C.东一区至东九区 D.东西区至东十区

2.我国华南地区的下列沿海省级行政区中,北回归线没有穿过的是:[ B ]

A.台湾 B.海南 C.广东 D.广西

3.我国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地理界线是下列中的:[ C ]

A.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
B.昆仑山—祁连山—横断山
C.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
D.青藏高原的东南边缘—秦岭—淮河

4.我国夏季气温最低的地区分布在:[ B ]

A.黑龙江省北部的漠河地区 B.青藏高原地区
C.内蒙古高原北部地区 D.新疆的天山山脉以北地区

>>>

呵、四道题目,应该够了?!

『叁』 30道地理选择题

世界地理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
1、赤道穿过的大洲中,面积最大的是:
A、亚洲 B、非洲 C、大洋洲 D、南美洲
2、四大洋中,跨经度最多的是: A、太平洋 B、大西洋 C、印度洋 D、北冰洋
3、完全处在南半球的大洲是: A、非洲 B、大洋洲 C、南美洲 D、南极洲
4、环绕南极洲的大洋,在南极上空看逆时针方向依次是:
A、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 B、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
C、印度洋、太平洋、大西洋 D、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
5、有关地形变化的正确说法是: A、地形的变化是地球内部力量作用的结果
B、地形的变化只发生在陆地部分 C、来自地球内部的力量使地表变得高低不平
D、风吹雨淋等来自地球外部的力量使地表变得高低起伏不平
6、下列地区人口密度最大的是:
A、热带雨林区 B、亚寒带针叶林带 C、亚洲东部和南部 D、南极洲
7、下列哪些问题是由于人口增长过快造成的: A、给环境带来严重破坏
B、劳动力短缺 C、国防兵源不足 D、给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带来极大困难
8、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是: A、英语 B、汉语 C、俄语 D、法语
9、世界上教徒最多的宗教是: A、佛教 B、印度教 C、基督教 D、伊斯兰教
10、亚洲西部和印度北部,以及非洲北部的主要人种是:
A、黄色人种 B、白色人种 C、黑色人种 D、混血人种
11、世界上人口稠密的地区绝大部分位于: A、北半球高纬度近海地区
B、南半球中纬度近海地区 C、北半球中纬度内陆地区 D、北半球中纬度近海地区
12、现在拉丁美洲的许多国家都通行的语言是:
A、汉语 B、英语 C、法语 D、西班牙语
13、划分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依据主要是:
A、人口多少 B、古老的文明 C、民族的差异 D、经济发展水平
14、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领空是指本国陆地范围以上的天空
B、国界是国家实施主权的界限,它决定着国家的领土范围
C、各国地位应该是不一样的,经济发达国家应该利用经济优势统领落后国家
D、各国的领海没有明确界线,临海国可以任意划定自己的领海范围
15、朝鲜半岛的农作物主要是: A、水稻 B、小麦 C、玉米 D、高梁
16、东亚最大的半岛是: A、山东半岛 B、辽东半岛 C、朝鲜半岛 D、雷州半岛
17、从纬度位置看东亚绝大部分位于: A、热带 B、北温带 C、南温带 D、北寒带
18、东亚气候的最大特征是: A、气候类型多种多样 B、海洋性特征明显
C、大陆性气候普遍 D、季风气候显著
19、日本最大的岛屿是: A、北海道 B、本州 C、四国 D、九州
20、日本比较丰富的自然资源是: A、石油 B、煤炭 C、铁矿 D、水能
21、日本最大的外贸对象是: A、中国 B、美国 C、英国 D、韩国
22、关于日本地理特征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地狭人稠 B、多火山、地震 C、多优良港湾 D、境内平原面积广阔
23、日本的气候属于:
A、温带大陆性气候 B、大陆性季风气候 C、海洋性季风气候 D、温带海洋性气候
24、日本最大的城市是: A、东京 B、大阪 C、神户 D、横滨
25、在东南亚各国中,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国家是:
A、缅甸 B、泰国 C、菲律宾 D、印度尼西亚
26、从纬度位置看,东南亚大部分位于: A、热带 B、北温带 C、南温带 D、南寒带
27、东南亚最大的平原是:
A、湄公河平原 B、湄南河平原 C、伊洛瓦底江平原 D、萨尔温江平原
28、世界上火山最多,因此有“火山国”之称的国家是:
A、马来西亚 B、菲律宾 C、新加坡 D、印度尼西亚
29、世界上最大的群岛国家是: A、日本 B、菲律宾 C、印度尼西亚 D、马来西亚
30、热带雨林地区降水类型主要是: A、对流雨 B、锋面雨 C、台风雨 D、地形雨
31、下列国家中,位于面积较大的岛上的是:
A、巴基斯坦 B、斯里兰卡 C、马尔代夫 D、不丹
32、印度大多数居民信奉: A、基督教 B、伊斯兰教 C、佛教 D、印度教
33、南亚主要农业区和人口密集区是:
A、北部山地 B、中部平原 C、南部高原 D、海上岛屿
34、印度最大的海港和棉纺织工业中心是:
A、科伦坡 B、孟买 C、加尔各答 D、新德里
35、与我国相邻的南亚国家有: A、印度、孟加拉国、锡金 B、孟加拉国、印度、不丹
C、巴基斯坦、尼泊尔、不丹 D、斯里兰卡、尼泊尔、不丹
36、阿姆河和锡尔河都是内流河,它们都流入:
A、里海 B、黑海 C、巴尔喀什湖 D、咸海
37、中亚的气候类型是:
A、热带雨林气候 B、热带季风气候 C、温带大陆性气候 D、温带季风气候
38、中亚最大的城市是: A、阿拉木图 B、塔什干 C、卡拉干达 D、杜尚别
39、中亚五国中,有“白金之国”称号的是:
A、土库曼斯坦 B、塔吉克斯坦 C、哈萨克斯坦 D、乌兹别克斯坦
40、西亚面积最大的国家是: A、沙特阿拉伯 B、伊朗 C、土耳其 D、阿富汗
41、北非人口最多的国家是: A、埃及 B、利比亚 C、摩洛哥 D、阿尔及利亚
42、西亚绿洲农业的代表植物是: A、油橄榄 B、柑橘 C、葡萄 D、枣椰树
43、西亚和北非大部分地区属:
A、热带雨林气候 B、地中海气候 C、热带季风气候 D、热带沙漠气候
44、被称为“橄榄之邦”的国家是: A、伊拉克 B、土耳其 C、摩洛哥 D、埃及
45、世界最大的半岛是: A、中南半岛 B、阿拉伯半岛 C、印度半岛 D、索马里半岛
46、下列关于埃及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埃及全境都是沙漠
B、埃及地跨亚、非两洲 C、埃及是尼罗河的赠礼 D、金字塔是埃及的象征
47、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分布最广泛的气候类型是:
A、热带雨林气候 B、热带草原气候 C、热带沙漠气候 D、地中海气候
48、好望角附近的气候类型是:
A、热带雨林气候 B、热带草原气候 C、热带沙漠气候 D、地中海气候
49、赤道附近的东非高原的气候类型是:
A、热带雨林气候 B、热带草原气候 C、热带沙漠气候 D、地中海气候
50、世界上出产黄金最多的国家是: A、几内亚 B、赞比亚 C、扎伊尔 D、南非
51、非洲是当今世界是缺粮最严重的地区,最主要原因是:
A、粮食产量低,年年减产 B、人口增长过快,人口增长速度超过了粮食增长速度
C、耕地太少,粮食总产量少 D、农业生产的自然条件差
52、下列国家中出产铝土最多的是: A、南非 B、扎伊尔 C、几内亚 D、赞比亚
53、非洲热带草原上的动物有:
A、斑马、长颈鹿 B、河马、大猩猩 C、鸭嘴兽、袋鼠 D、骆驼、野驴
54、欧洲地中海沿岸的三大半岛,自东向西依次是:
A、巴尔干、亚平宁、伊比利亚 B、亚平宁、巴尔干、伊比利亚
C、伊比利亚、亚平宁、巴尔干 D、伊比利亚、巴尔干、亚平宁
55、欧洲西部大西洋沿岸的气候特征是:
A、冬季比较温和,夏季比较凉爽 B、冬冷夏热,降水很少
C、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 D、冬季严寒而漫长,夏季凉爽而短促
56、关于欧洲西部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地形以平原为主 B、北部有著名的阿尔卑斯山脉,南部是斯堪的纳维亚山脉
C、主要内海有北海和波罗的海 D、气候深受大西洋影响,海洋性特征显著
57、欧洲西部的人口稠密区是:
A、沿煤矿和工业地带分布 B、沿铁路线分布 C、沿河分布 D、沿海分布
58、欧洲经济实力最强的国家是: A、俄罗斯 B、法国 C、德国 D、意大利
59、关于德国的叙述,正确的是:
A、德国是现代化工业高度发达的国家 B、德国是欧洲人口最多的国家
C、德国石油和铁矿石产量居世界首列 D、慕尼黑是德国最重要的工业区
60、德国南部的新兴工业城市是: A、柏林 B、汉堡 C、慕尼黑 D、波恩
61、下列国家与著名旅游城市的搭配中,正确的是:
A、希腊-罗马 B、瑞士-威尼斯 C、奥地利-维也纳 D、意大利-雅典
62、流经鲁尔区的欧洲大河是: A、莱茵河 B、威悉河 C、多瑙河 D、易北河
63、“独联体”总部设在: A、阿拉木图 B、莫斯科 C、明斯克 D、基辅
64、世界上最深的湖泊是: A、贝加尔湖 B、里海 C、咸海 D、巴尔喀什湖
65、欧洲最长的河流是: A、伏尔加河 B、多瑙河 C、莱茵河 D、叶尼塞河
66、俄罗斯位于北冰洋沿岸的终年不冻港是:
A、圣彼得堡 B、摩尔曼斯克 C、符拉迪沃斯托克 D、伊尔库茨克
67、俄罗斯以重工业和军事工业为主的工业区是: A、新西伯利亚工业区
B、乌拉尔工业区 C、以莫斯科为中心的工业区 D、以圣彼得堡为中心的工业区
68、俄罗斯东部西伯利亚地区的三大河流,自东向西依次是:
A、叶尼塞河、鄂毕河、勒拿河 B、鄂毕河、叶尼塞河、勒拿河
C、鄂毕河、勒拿河、叶尼塞河 D、勒拿河、叶尼塞河、鄂毕河
69、俄罗斯的主要农业地带分布在:
A、东欧平原 B、西西伯利亚平原 C、中西伯利亚高原 D、东西伯利亚山地
70、北美分布面积最大的气候类型是:
A、温带季风气候 B、温带大陆性气候 C、温带海洋性气候 D、极地气候
71、北美五大淡水湖中,完全在美国境内的是:
A、苏必利尔湖 B、密歇根湖 C、伊利湖 D、安大略湖
72、北美的湿润气流主要来自: A、太平洋 B、北冰洋 C、大西洋 D、印度洋
73、美国华人最多的城市是: A、纽约 B、华盛顿 C、旧金山 D、芝加哥
74、联合国总部设在: A、华盛顿 B、日内瓦 C、纽约 D、罗马
75、火地岛与南美洲之间的海峡是: A、白令 B、麦哲伦 C、直布罗陀 D、马六甲
76、有“美洲大陆桥梁”之称的是:
A、墨西哥高原 B、安第斯山 C、巴西高原 D、中美地峡
77、世界上出口牛肉最多的国家是: A、巴西 B、智利 C、阿根廷 D、墨西哥
78、巴西储量大、质地优良、产量和出口量都居世界前列的矿产是:
A、煤 B、石油 C、铁 D、锰
79、拉丁美洲各国普遍种植的粮食作用是: A、小麦 B、水稻 C、玉米 D、甘薯
80、关于拉丁美洲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巴拿马运河缩短了印度洋和大西洋的航程 B、秘鲁附近的海洋是世界著名渔场之一
C、古巴是西印度群岛面积最大的岛国 D、安第斯山北段气候和植被呈明显垂直变化
81、关于澳大利亚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大洋洲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国家 B、世界上唯一的独占一块大陆的国家
C、全国最大的河流是墨累河 D、西部是南北大分水岭,中部是平原,东部是广阔高原
82、澳大利亚最大的城市是: A、堪培拉 B、悉尼 C、墨尔本 D、珀斯
83、南极洲四周的大洋,按地球自转方向依次是:
A、大西洋、印度洋、太平洋 B、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
C、印度洋、大西洋、太平洋 D、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
84、离南极大陆最近的大陆是:
A、美洲大陆 B、澳大利亚大陆 C、非洲大陆 D、亚欧大陆
85、南极洲特有的鸟类是: A、企鹅 B、鸵鸟 C、蜂鸟 D、巨嘴鸟

二、双项选择:
8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北半球比南半球陆地多 B、南半球比北半球陆地多
C、东半球比西半球陆地多 D、西半球比东半球陆地多
87、关于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A、北极地区是陆地 B、北极地区被三大洋包围
C、南极地区是陆地 D、南极地区被三大洋包围
88、“高峻挺拔”和“一望无际”分别形容的地形是:
A、丘陵 B、山地 C、盆地 D、平原
89、地形大体上可分为西部、中部、东部三大地形区的是:
A、北美洲 B、亚洲 C、欧洲 D、澳大利亚大陆
90、完全在北半球的大洲有: A、亚洲 B、欧洲 C、非洲 D、北美洲
91、下列大洲中,兼跨东西半球的是:
A、亚洲 B、非洲 C、大洋洲 D、南美洲
92、发展中国家农村人口向城市大规模迁移,主要原因是:
A、城市有较多的就业机会 B、较好的生活条件
C、城市的环境好 D、城市的物价低
93、关于国界的叙述,正确的是:
A、所有国家的国界都以自然的山脉、河流、湖泊为界
B、有些国家之间以直线为界,在一定地段设立界碑、界墙、栅栏作标志
C、美国和加拿大之间以安第斯山为界
D、阿根廷和智利之间以安第斯山为界
94、下列国家中与中国相邻的东南亚国家是: A、朝鲜 B、越南 C、新加坡 D、缅甸
95、东南亚的热带雨林气候主要分布在:
A、马来半岛的南部 B、中南半岛
C、马来群岛的大部分 D、菲律宾群岛北部
96、关于南亚气候的叙述正确的是:
A、南亚属热带季风气候,降水季节变化不大
B、西南季风对南亚的农业有重要影响
C、南亚各地区均降水丰富
D、热带季风气候分为旱、雨两季,旱季后期,气候干热
97、下列国家石油工业发展迅速的是: A、墨西哥 B、阿根廷 C、巴西 D、委内瑞拉
98、关于澳大利亚的叙述,正确的是: A、首都堪培拉是全国最大的工业中心
B、工矿业是经济支柱 C、煤、石油大量出口 C、是南半球发达的国家
99、南极洲最丰富的矿产资源是: A、煤 B、石油 C、铁 D、铜
100、下列国家发展畜牧业十分有利的是:
A、墨西哥 B、阿根廷 C、澳大利亚 D、日本
参考资料:http://www.zbsz.cn/section/dili/tiku/_private/%CA%C0%BD%E7%B5%D8%C0%ED%D1%A1%D4%F1%CC%E2.doc

『肆』 中国地理考考研试题

中国地理内容较广,各个院校的考试侧重点是不同的,如果你想考哪个学校,去跟学校联系,一般会有内部资料,比如往年考题什么的

『伍』 谁有最新的中国地理测试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4分,请将答案选项填入答案栏中,否则不得分)
希腊是位于欧洲南部的一个地中海沿岸国家,有古老的文化,是西方文明之源,首都是雅典。北京时间3月24日17时,北京奥运会圣火火种采集仪式在希腊伯罗奔尼撒半岛西部奥林匹亚山的赫拉神殿举行。圣火遵循古典方式用凹面镜反射太阳光点燃。完成1-3题
1.北京时间3月24日17时,此时雅典(东二区)的时间是( )
A.3月24日17时 B.3月24日11时 C.3月24日23时 D.3月24日8时
2.北京奥运会举行期间,希腊的气候特点是( )
A.高温多雨 B.温和少雨 C.炎热干燥 D.凉爽多雨
3.为迎接奥运会,北京市政府大力推广学习英语活动,其原因是 ( )
A.英语是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 B.英语是世界上使用最广泛的语言
C.英语是联合国规定的唯一工作语言 D.英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达国家
4.下列关于经纬线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赤道是最长的经线 B.本初子午线是南北半球的分界线
C.20ºW、160ºE经线圈是东西半球的分界线 D.经线的长度自本初子午线向180º经线递减
5.每年秋分日(9月23日)过后,家住莆田的玲玲感觉( )
A.白天越来越长了 B.黑夜越来越短了
C.天黑的时刻越来越早了 D.天亮的时刻越来越早了
6.下列四幅地图的图幅大小相同,其中内容最详细的是( )
A.莆田市地图 B.福建省地图 C.中国地图 D.世界地图
7.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组织登山运动,目标是图中莆田某地区的山峰,计划分为四个小组沿图中的①②③④虚线方向进行攀登,其中一组想沿坡度较缓的山谷攀登,其路线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8.按照板块构造学说的观点,红海的形成是由于( )
A.板块的张裂 B.板块的下降 C.板块的上升 D.板块的碰撞
9.全部位于南半球的大洲和全部位于北半球的大洋分别是( )
A.大洋洲、北冰洋 B.南极洲、大西洋 C.大洋洲、大西洋 D.南极洲、北冰洋
10.世界上最高的高原是( )
A.巴西高原 B.伊朗高原 C.东非高原 D.青藏高原
11、赤道横穿的大陆是( )
A.亚洲和非洲 B.南美洲和大洋洲 C.非洲和南美洲 D.亚洲和大洋洲
12、海拔较高,一般在500米以上,地面峰峦起伏,坡度较陡的是( )
A.盆地 B.山地 C.丘陵 D.高原
13.如果一个地区人口的发展特点是高出生率和低死亡率,那么导致的结果是( )
A.人口迅速减少 B.人口缓慢减少 C.人口迅速增长 D.人口缓慢增长
14.关于三大人种分布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非洲只有黑人分布 B.印度南部有白色人种和黑色人种分布
C.黄种人都分布在亚洲的东部 D.白色人种主要分布在欧洲、美洲和南极洲
15.下列语言中,不属于联合国工作语言的是( )
A.西班牙语 B.阿拉伯语 C.葡萄牙语 D.法语
16.世界上信徒最多、流传最广的宗教是( )
A.基督教 B.伊斯兰教 C.佛教 D.道教
17.关于聚落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聚落不仅是人们的居所,也是人们进行劳动生产和社会活动的场所
B.聚落可分为乡村聚落和城市聚落
C.有人居住的地方就是聚落 D.一般来说,先有乡村聚落,后有城市聚落
18.下列连线不正确的一组是( )
19.有“雨极”之称的乞拉朋齐,其主要降水类型是( )
A.对流雨 B.台风雨 C.地形雨 D.锋面雨
20.甲、乙两地处于同纬度地区,相对高度为3000米,两地气温相差( )
A.10℃ B.1.8℃ C.18℃ D.12℃
21.下列选项中,符合“南南合作”的一组是( )
A.中国——美国 B.美国——澳大利亚 C.日本——德国 D.中国——巴西
22.当今世界存在着许多的矛盾与冲突,其中占有突出位置的是( )
A.巴以冲突 B.国际恐怖主义猖獗
C.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日益扩大的贫富差距 D.经济贸易摩擦
23.关于莆田市(25.5ºN、119ºE)位置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南半球、低纬度B.西半球,高纬度 C.北半球,低纬度D.东半球、中纬度
24.有关莆田市人口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人口密度高居全省各设区市首位 B.是人口净流入地区
C.是我省人口最少的设区市 D.是我省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设区市
25.莆田市人多地少,为了扩大耕地面积,自古代起就进行围海造田,其中最大的围海工程是( )
A.后海围垦 B.西埔围垦 C.忠门202围垦 D.澄峰围垦
26.台风给莆田市带来的主要灾害是( )
A.寒冷干燥 B.大风降温 C.狂风和特大暴雨 D.霜冻暴雨
27.浏览以湖、洞、瀑、石四奇著称的“福建三绝”之一的九鲤湖国家水利风景区,需要去( )
A.涵江区 B.秀屿区 C.城厢区 D.仙游县
选择题答案栏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答案
题号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答案
二、综合题(每小格1分,共46分)
1.下图是莆田市略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3分)
(1)图中数字代号所表示的河流是:①______,②______,③______;从图中河流流向看出,莆田市地势表现出____________特征。
(2)图中数字代号所表示的主要旅游景点是:④______,⑤______,⑥______。位于______岛上的妈祖祖庙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每年举行的妈祖祭典已被列入国家首批______(填“物质”或“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3)图中数字代号所表示的山峰是:⑦______,⑧______。
(4)请你在图中适当的位置用数字代号标出下列地理事物:⑨—南日岛,⑩—兴化湾。
2.读两幅经纬网图和甲乙两地的有关,回答下列问题。(8分)

(1)图中A、B两点的经纬度分别是:A__________,B__________。
(2)填写A、B两点所属半球。
A:从东西半球看是______,从南北半球看是______。
B:从东西半球看是______,从南北半球看是______。
(3)在上面的经纬网图上,分别标出甲、乙两地大致的位置。
3、读等高线地形图,回答问题。(10分)
(1)图上比例尺改为数字式:____________。
(2)写出图中字母所在的地形部位名称:
A_______,B_______,C_______,D_______。
(3)甲地海拔为_____米,比乙地高______米。
(4)河流从①到②的流向是自______方向往_____方向流动。
(5)从图上量得甲乙两地的直线距离为4.6厘米,那么两地间的实地距离为_____。

4、读世界海陆分布图,写出图中序号所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15分)

(1)填写大洲名称:
①______洲;②______洲;③______洲;
④______洲;⑤______洲;⑥______洲。
(2)填写大洋名称:
A______洋;B______洋;D______洋;
(3)大洲界线名称:M___________;N___________;
P_______山-_______河-________山-_______海峡。

『陆』 一道大学中国地理考试题,问中部五省和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区域特点和专门化部门的比较

根据国家统计局2011年6月13号的划分办法,为科学反映我国不同区域的社会经济发展状况,为党中央、国务院制定区域发展政策提供依据,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若干意见》、《国务院发布关于西部大开发若干政策措施的实施意见》以及党的十六大报告的精神,将我国的经济区域划分为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四大地区。 中部地区包括山西、安徽、江西、河南、湖北、湖南六个省。2010年,国务院批复武汉市为中部地区中心城市。

山西省
山西(Shanxi)以大部分位于太行山之西,吕梁山和黄河以东而得名。自古被称为“表里山河”。地理坐标为北纬34°34'-40°43'、东经110°14'-114°33'。全省纵长约682公里,东西宽约385公里,总面积15.67万平方公里,约占全国总面积的1.6%。现辖太原、大同、朔州、阳泉、长治、晋城、忻州、吕梁、晋中、临汾、运城共11个地级市。共计86个县、14个县级市和23个市辖区。全省总人口3593万人(2011年)。省会太原,省政府驻太原市府东街。春秋时期,大部分地区为晋国所有,所以简称“晋”;战国初期,韩、赵、魏三家分晋,因而又称“三晋”。名胜古迹历史名人众多。
安徽省
安徽省是中国东部拥江近海的内陆省份,简称“皖”,位于华东地区腹地,与江苏、山东、河南、湖北、江西、浙江相邻,省会合肥市。公元1667年因江南布政使司东西分置而建省,初称江南左布政使司,驻地南京。1667年改为安徽布政使司,省名为“安徽宁池太庐凤滁和广等处承宣布政使司”简称。东西宽约450公里,南北长约570公里,总面积13.96万平方公里,约占全国总面积的1.45%,居华东第3位,全国第22位。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全省户籍人口为6862.0万人。坐拥淮河、长江、新安江三大流域,形成淮北、江淮、江南多元的地域、文化特征。
江西省
江西省,简称赣(gàn),位于长江中下游南岸,中国东南部。属江南地带,东临浙江、福建,南嵌广东,西连湖南,北毗湖北、安徽而共接长江。江西自古以来物产富饶、人文荟萃,自古素有“物华天宝、人杰地灵”之誉,文物古迹、风景名胜众多,庐山、滕王阁、三清山、婺源、龙虎山、井冈山等闻名海内外。境内最大河流为赣江,自南向北纵贯全境,注入中国第一大淡水湖——鄱阳湖。江西总面积16.69万平方公里,人口4503.93万(2012年),由11个地级市组成,省会南昌市。
河南省
河南,地处国之中央,黄河中下游,简称“豫”,因其所辖区域大部分位于黄河以南而得名,省会郑州,东与山东、安徽相邻,南连湖北,西接陕西,北与山西、河北结合,承东启西、联南望北。河南是中华文明和中华民族的发源地,中原河洛、三商文化源远流长,汉字文化、姓氏文化、根亲文化、诗词文化、功夫文化等博大精深;省内文物古迹、风景名胜众多,少林寺、龙门石窟、殷墟、清明上河园、商丘古城、嵩山、云台山等闻名海内外。河南是中国经济大省,2011年GDP总量列全国第五位、中西部第一位,以河南为主体的中原经济区为中国第四大经济区。
湖北省
湖北省,简称“鄂”,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省级行政区。湖北在中国中部、长江中游、因位于洞庭湖以北而得名,介于北纬29°05′至33°20′,东经108°21′至116°07′;北接河南,东连安徽,东南和南邻江西、湖南,西靠重庆,西北与陕西为邻。东西长约740公里,南北宽约470公里,面积18.59万平方公里,占全国总面积的1.95%,居全国第14位。省会是中部地区唯一的副省级城市、中部地区中心城市——武汉。宜昌市、襄阳市为省域副中心城市,黄石为武汉城市圈副中心城市。汉江自西北向东南,汇入长江,在湖北中部形成江汉平原,是有名的“鱼米之乡”。
湖南省
湖南位于江南长江中游地区,东临江西,西接重庆、贵州,南毗广东、广西,北与湖北相连,大部分地域处洞庭湖之南而得名,因湘江贯穿省域南北,又简称"湘"。据传,自古境内广植芙蓉,唐代诗人谭用之有"秋风万里芙蓉国"之句,湖南故有"芙蓉国"之称。湖南历史悠久,人文荟萃,名人辈出,"惟楚有才,于斯为盛"。湖南物产富饶,素有"湖广熟,天下足"之誉,是著名的"鱼米之乡"。省境依江畔湖,风景秀丽,是海内外闻名的休闲、旅游胜地。全省辖14个地州市、122个县(市、区)。湖南是中西部经济发展最活跃的省区之一,尤其文化产业走在全国的前列。
意义
中部地区地处中国内陆腹地,起着承东启西、接南进北、吸引四面、辐射八方的作用。从中国整体发展的角度考虑,中部就是中国的“腰”,只有“腰板”直了,中国这个巨人才能走得正、走得稳,中国经济才能协调健康发展。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加快中部地区发展是提高中国国家竞争力的重大战略举措,是东西融合、南北对接,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
中国中部地区一度在东部大开放和西部大开发的“夹缝”中处于“塌陷”境地。“十一五”(2006-2010年)期间,中部地区在全国发展格局中的地位由下降转变为上升,“V”形反转的态势已经形成。
位于中国内陆腹地的中部地区包括山西、安徽、江西、河南、湖北、湖南六省份,总人口3.61亿,占全国人口的28%,其中农村人口占全国近三分之一。
2006年出台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若干意见》与2009年批准的《促进中部地区崛起规划》为中部地区的“止跌回升”提供了强大动力.中部省份经济发展势头好,增速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
日前在武汉大学举办的中国中部发展论坛上,中国人民大学区域经济与城市管理研究所副所长、国家“十一五”规划专家委员会委员张可云指出,中部地区经济占全国比重在“十五”时期明显下滑,但由于国家政策和产业转移等因素,这一占比在“十一五”时期明显上扬,这种格局变化就是中部地区的“V”形反转。
对此,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所副所长魏后凯认为,今后中部地区应抓好“三个基地、一个枢纽”建设,即粮食生产基地、能源原材料基地、现代装备制造及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和综合交通运输枢纽;加强以武汉城市圈、长株潭城市群、环鄱阳湖城市群、江淮城市群、中原城市群等为核心的重点区域开发,实现重点区域率先崛起,进而带动整个中部崛起。
编辑本段经济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的不断加快,区域间的竞争,将主要体现为城市的竞争,尤其是中心城市的竞争,从全国经济格局来看,长江三角洲经济区、珠江三角洲经济区以及环渤海湾经济区,都以中心城市为代表,彰显区域中心城市的强大力量,带动地区经济快速的发展,而中部地区、东北老工业区以及西部地区,区域中心城市的核心作用却没有完全发挥出来。在区域经济快速发展今天,中部地区要实现中部崛起,就必须着力区域性中心城市建设,提升中心城市的创新力、辐射力、影响力,构建地区经济与社会发展的战略支点,打造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核心增长极,形成经济隆起带,带动区域经济发展。[1-3]
一、从全国经济区域格局看中心城市的带动和辐射作用
2008年,在全国地级城市中,国内生产总值超过万亿元的有上海、北京两个城市,5000亿元到10000亿元的有广州、深圳、苏州、天津、重庆5个城市,3000亿元到5000亿元的有杭州、青岛、无锡、佛山、宁波、武汉、成都、大连、沈阳、南京、东莞、唐山、烟台、济南、郑州、长沙16个城市。按省份分布来看,广东省有4个城市生产总值3000亿元以上,江苏省有3个城市,山东省有3个,浙江省2个,辽宁省2个。从经济区域分布来看,长江三角洲经济区有6个城市,珠江三角洲经济区4个城市,环渤海湾经济区有4个城市,中部地区有3个城市,西南地区有2个城市。在这些区域中,长江三角洲经济区的经济最为发达,实力最为雄厚。“长三角”超过3000亿元的城市有6个,六城市的生产总值为37319亿元,城市平均生产总值6220亿元,其中上海市全耐你生产总值大13698亿元,位居全国各城市之首,区域中心城市的龙头作用十分明显。中部地区有3个城市生产总值超过3000亿元,三个城市生产总值9965亿元,城市平均生产总值3322亿元,和“长三角”城市相比,相差甚远,区域中心城市的龙头作用还没有体现出来。
二、从中部六省看区域中心城市的带动和辐射作用
随着国家“实现中部崛起”战略的实施,中部地区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着力推进区域中心城市建设,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成为共识。
山西省谋划建设太原经济圈。
太原经济圈以省会太原市为中心,以晋中市、吕梁市、阳泉市、忻州市为核心圈,总面积约2.5万平方公里。该区域公路、铁路、航空等交通运输体系完备,产业基础雄厚,经济总量占到全省的40%。山西省以加快太原经济圈建设为着力点,围绕“三大基地、四大中心”, 以城市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为突破口,积极推进太原、榆次同城化,强化太原与圈内城市间的经济联系,积极探索建立政府引导、市场运作、企业为主、社会参与的区域合作机制,深化与周边省市、中部地区和国内各经济区的交流与合作,不断提高太原作为中心城市的辐射力。同时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增强对全省的服务功能,努力打造华北地区重要的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的集散地,不断提升对黄河中游经济区的拉动力,把太原市建成为黄河中游区域经济发展的“发动机”。
2008年,太原市国内生产总值1468亿元,增长速度8.1%,抓住机遇,快速发展,是太原市的当务之急。
安徽省沿长江发展,构筑皖江城市带。
皖江城市带由长江沿岸的马鞍山、芜湖、铜陵、安庆、巢湖、宣城、池州、滁州8市组成,面积5.6万平方公里,占安徽省的40.3%;人口2120.3万,占全省的32.5%。皖江城市带是中部地区最接近长江三角洲与其他沿海省份的城市群,群中城镇化水平高,交通网络密集,对外联系方便,区域经济外向度较高。以马(鞍山)、芜(湖)、铜(陵)三城市为城市群核心区,通过长江黄金水道,逐步成为承接长三角产业转移的重地。安徽省70%的招商引资来自长三角,安徽省的农民工75%在长三角打工,这使得皖江城市群与长三角的产业分工更加明确。一方面逐步成为长三角的原材料和配套产品生产基地,强化了垂直的产业关联;另一方面借助长三角的技术力量和产业优势,大力发展产品组装和深加工,立足工业化产业错位互补发展强化了水平层面上的产业关联。2008年,马鞍山市国内生产总值636亿元,同比增长15.5%,芜湖市749亿元,同比增长16%,铜陵市328亿元,同比增长16%。总体来看,三个核心城市经济总量不大,但增长速度较快,显示了较强的发展后劲。
江西省以南昌、九江为支点,力推昌九工业走廊。
昌九工业走廊北起九江,南至南昌,以南昌、九江两市为支点,是江西省经济发展的动脉和龙头,也是江西省经济最活跃的地区。昌九工业走廊按照“高起点、高层次、多方位、开放式”的新要求,“依托园区办工业,以工业的崛起加速江西的崛起”,加快昌九工业走廊及沿长江产业带建设,力争把昌九工业走廊建成江西省经济繁荣、工业发达的新型城市群,成为中部地区具有较强国际国内竞争力的外向型经济示范区,成为长江经济带重要的现代制造业基地,成为东、中、西部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战略支点。
昌九工业走廊的交通四通八达,除了京九铁路和长江水运外,3条国家高速公路在走廊交错,和走廊里两个机场一起,织就了省内的“四小时经济圈”和连接长珠闽的“八小时经济圈”,把昌九工业走廊建设成为特色鲜明、技术水平高、配套能力强的优势产业密集区和城市群落密集区、开放型经济密集区,走廊地区成为江西重要的经济增长板块,成为江西省的共识。2008年,南昌市国内生产总值1650亿元,同比增长15.5%,九江市生产总值703亿元,同比增长13.5%,经济总量不大,期待发力。
河南省以郑州为龙头,着力建设中原城市群。
中原城市群以河南省会郑州为中心,包括洛阳、开封、新乡、焦作、许昌、平顶山、漯河、济源在内共9个省辖(管)市,下辖14个县级市、34个县、843个乡镇。区域土地面积约5.87万平方公里,人口3950多万,分别占全省土地面积和总人口的35.1%和40.2%。中原城市群的区位优势明显,承东启西,连南贯北,是河南省经济发展最好的区域。
“中原崛起看郑州!”郑州作为河南省会城市、中原城市群的龙头,以现代化、国际化、信息化和生态型、创新型城市为目标,不断增强核心城市的发展力、辐射力、带动力、创造力、影响力和凝聚力,大力实施中心城市带动战略,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现代城镇体系和自主创新体系,进一步强化枢纽城市地位,着力抓好大枢纽、大金融、大物流等区域性功能中心建设,全面提升城市综合承载能力和区域发展服务能力。不断壮大中心城市,培育特大城市和大城市,积极发展卫星城,逐步调节城市群内各城市的规模结构、空间结构和功能分工,建设资源共享、生态共建、产业互补、各具特色、协调发展的现代化城市群是中原城市群建设的重中之重。
在中部六省打造的经济圈中,中原城市群经济总量最大。2008年,郑州市国内生产总值3004亿元,洛阳市1919亿元,许昌市1050亿元,平顶山市1050亿元,焦作市1031亿元,新乡市886亿元,开封市695亿元,漯河市550亿元,济源市227亿元。
湖北省围绕武汉市,着力武汉大都市经济圈。
武汉市扩大与黄石、黄冈、鄂州、孝感、咸宁、仙桃、潜江、天门等周边城市之间的联合协作,立足都市圈发展,构筑现代产业体系和现代化基础设施框架,加快基础设施衔接,促进产业合理分工,拓展和完善城市空间布局和功能分区,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
以武汉为核心城市,按照以“一小时距离法则”,不断优化都市圈城镇空间格局,积极发展中小城市,壮大城市规模。按照现代化国际性城市的长远发展目标,逐步形成三镇功能分区明显、卫星城镇拱卫、周边城市支持的现代化大都市的基本框架。同时优化产业布局,建立具有竞争优势的产业集群,进一步强化和提升中心城市功能,加快塑造现代都市格局,以增强其吸引和辐射功能。
2007年12月,国家发展改革委批准武汉城市圈为全国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率先突破,正在形成有利于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的体制机制,逐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2008年武汉市国内生产总值3960亿元,同比增长15.1%,在中部地区一枝独秀,引领武汉城市圈快速发展。
湖南省以“长株潭”为中心,打造长株潭城市群。
长株潭城市群位于湖南省东北部,包括长沙、株洲、湘潭三市,沿湘江呈品字形分布,两两相距不足40公里,面积2.8万平方公里,是湖南省经济发展的核心增长极。2007年12月,湖南长株潭城市群和武汉都市圈同时被批准为全国资源节约型社会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实验区。
长株潭城市群是京广经济带、泛珠三角经济区、长江经济带的接合部,区位和交通条件优越。三市通过资源整合和产业布局,已建成了3个国家级开发区,2个国家级产业基地。三个城市的基础比较好,联系比较紧密,三个城市在半小时车程的范围内,具备大规模的集聚产业、集聚要素,长株潭城市群未来发展优势明显,正逐步打造生产生态生活协调发展的新城市群典范。近几年,长株潭三市经济保持强劲的发展态势,地区生产总值,进出口、实际利用外资占全省的比重都占有较大比重,产业发展较为合理,核心增长极的作用十分明显。2008年,长株潭城市群的核心城市长沙,国内生产总值突破3000亿元,增长速度15.1%,株洲市930亿元,增长速度13.5%,湘潭市655亿元,增长速度为13.8%,三城市增长速度均保持在13%以上。
中部地区在我国经济均衡发展中举足轻重,着力中心城市建设,充分发挥中心城市的带动作用,实现跨地区的城市联合,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互动发展,是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实现中部崛起的重要途径。
2006年4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若干意见》,基本确定了这一区域经济发展的政策框架。
作为承东启西的节点区域,包括山西、河南、安徽、江西、湖北、湖南六省的中部地区,人口和经济总量分别占全国的28%和20%以上,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主产区,又是国家综合运输网络的中心区域和重要的能源、原材料基地,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中占有重要地位。
专家认为,随着中部建立“两型社会”试验区、西部成渝地区建立“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中西部发展被注入了新的活力。
最新设立的武汉城市圈和长株潭城市群,围绕“两型社会”,希望在解决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的矛盾问题上有所探索,避免走“先发展、后治理”的老路,探索内生型经济发展道路,建立适合中国国情的内生型发展模式,促进中部地区崛起。
循着4个试验区成立的先后顺序,我们不难看出,试验区的设立正在从围绕经济发展向更看重和谐社会建设转变。这也是最近几年国家大政方针所在。
改革试验区一体化的体制机制障碍仍然存在。如武汉城市圈内存在着城际高速公路收费、跨城公交迟迟没有进展,通信同城收费、统一区号久谈不妥等。这些问题除了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外,都是由行政区划导致的,需要通过综合配套改革逐步加以解决。
但我们更欣喜地看到,加强东西南北各区域协调机构之间的合作,已在我国区域合作机制创新中形成新的突破。中部地区围绕国家中部崛起的战略,正在着力解决经济发展的二元结构矛盾,全力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形成若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集群,以此来推动经济快速发展;振兴东北战略实施4年,东北发展活力明显增强,产业结构调整和国有企业改革改组改造加快,“老工业巨人”正在重振雄风。

『柒』 有关中国第一阶梯的地理选择题

三个阶梯 最高 高原 盆地 低 平原和丘陵 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

热点内容
鹿特丹港国家地理 发布:2021-03-15 14:26:00 浏览:571
地理八年级主要的气候类型 发布:2021-03-15 14:24:09 浏览:219
戴旭龙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发布:2021-03-15 14:19:37 浏览:408
地理因素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发布:2021-03-15 14:18:30 浏览: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发布:2021-03-15 14:16:36 浏览:425
工地质检具体干些什么 发布:2021-03-15 14:15:00 浏览:4
东南大学工程地质考试卷 发布:2021-03-15 14:13:41 浏览:840
中国地质大学自动取票机 发布:2021-03-15 14:13:15 浏览:779
曾文武汉地质大学 发布:2021-03-15 14:11:33 浏览:563
中国冶金地质总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网 发布:2021-03-15 14:10:10 浏览: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