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
A. 法国的人文地理特征和自然地理特征分条叙述
法国全国总人口6600万(2014年1月1日),其中法国本土6390万,2013年法国人口增长率为0.4%。通用法语专。居民中64%信奉天属主教,3%信奉伊斯兰教,3%信奉新教,1%信奉犹太教,28%自称无宗教信仰。(2009年《十字报》调查数据)
法兰西民族是由多个民族混合构成的,除了主体法兰西民族外,边境地区还有阿尔萨斯、布列塔尼、巴斯克、科西嘉、佛兰芒等少数民族,大约占了总人口的7.9%。
法国本土面积为543965平方公里,包括海外领土面积为632834平方公里。边境线总长度为5695公里,其中海岸线为2700公里,陆地线为2800公里,内河线为195公里。位于欧洲西部,与比利时、卢森堡、瑞士、德国、意大利、西班牙、安道尔、摩纳哥接壤,西北隔拉芒什海峡与英国相望,濒临北海、英吉利海峡、大西洋和地中海四大海域,地中海上的科西嘉岛是法国最大岛屿。
法国地势东南高西北低,平原占总面积的三分之二。主要山脉有阿尔卑斯山脉、比利牛斯山脉、汝拉山脉等。法意边境的勃朗峰海拔4810米,为欧洲第二高峰。
B. 欧洲自然,人文地理概括
欧洲位于东半球的西北部,北临北冰洋,西濒大西洋,南滨大西洋的属海地中海和内黑海,容是世界第六大洲。是世界上海岸线最曲折复杂的一个洲,切割最为厉害。多半岛、岛屿、港湾和深入大陆的内海。阿尔卑斯山脉横亘南部,是欧洲最高大的山脉,东部欧、亚两洲交界处有乌拉尔山脉。欧洲北部有斯堪的纳维亚山脉。平原和丘陵主要分布在欧洲东部和中部。
在世界各洲中,欧洲的河流,分布很均匀,河网稠密,水量较充足,多短小而水量充沛的河流。河流大多发源于欧洲中部,分别流入大西洋、北冰洋、里海、黑海和地中海。
欧洲大部分地区地处北温带,气候温和湿润。西部大西洋沿岸夏季凉爽,冬季温和,多雨雾,是典型的海洋性温带阔叶林气候。东部因远离海洋,属大陆性温带阔叶林气候。东欧平原北部属温带针叶林气候。北冰洋沿岸地区冬季严寒,夏季凉爽而短促,属寒带苔原气候。南部地中海海沿岸地区冬暖多雨,夏热干燥,属亚热带地中海式气候。
欧洲的矿物资源以煤、石油、铁比较丰富。
欧洲是人口密度最大的一洲。欧洲是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最早的一洲,工业生产水平和农业机械化程度均较高。生产总值在世界各洲中居首位,其中工业生产总值占的比重很大。
C. 欧洲西部的区域地理,包括人文地理和自然地理,谢谢各位啦……下午就考试啦啦啦~~~~~~~~~~
1.自然环境
⑴位置范围:欧洲西半部,北临北冰洋,西临大西洋,南临地中海。
⑵海岸线曲折:世界上最曲折的一洲,多半岛、岛屿和海湾。主要半岛北部有斯堪的纳维亚、南部有巴尔干、亚平宁、伊比利亚,主要岛屿有不列颠群岛和冰岛,主要内海有北部的波罗的海、南面的地中海、东南面的黑海,边缘海有北海,比斯开湾是著名的海湾。
⑶地形:平原、山地为主,世界平均海拔最低的一洲。
平原:北海、波罗的海沿岸,莱茵河以东波德平原、以西西欧平原。
山地:北部斯堪的纳维亚山脉、南部阿尔卑斯山脉,博朗峰本区最高。
〔补充〕冰川对西部欧洲的影响
冰川运动时对地面的强烈刨蚀作用,造成角峰、宽谷、冰蚀湖、峡湾等冰蚀地形。冰川消退后,又形成冰碛丘陵、冰碛湖等冰碛地形。第四纪冰川在欧洲有两个中心,一个是以斯堪的纳维亚半岛为中心的大陆冰川,一个是以阿尔卑斯山脉为中心的山岳冰川。第四纪冰川对欧洲的地形起了雕塑作用,如芬兰、瑞典众多的冰川湖,挪威幽深曲折的峡湾,东欧平原波状起伏的冰碛丘陵,阿尔卑斯山脉高山带峰峦挺拔、谷地宽阔、两侧多湖泊等,都是第四纪冰川塑造的结果。
⑷深受大西洋影响的气候
特征:海洋性特征显著
气候:成因
纬度位置大部分地区位于北纬35°-60°之间,属温带,大部分地区盛行西风
海陆分布西临大西洋,大陆轮廓曲折,使海洋影响深入内陆
地形中部为平原,山脉东西走向,有利于海洋湿润气流深入内陆
洋流北大西洋暖流经过,对沿岸地区起到增温增湿作用
东西差异:西部为温带海洋性气候,东部为温带大陆性气候
南北差异;北部是极地气候,南部是地中海气候
⑸河湖
河流特征及成因:本区多平原,降水量较多,河网较密,水量充沛,因大陆轮廓曲折,又受山岭的限制,不利于长河的形成,河流短小。
主要河流:多瑙河世界流经国家最多(德国、奥地利、斯洛伐克、匈牙利、克罗地亚、南斯拉夫、保加利亚、罗马尼亚、乌克兰等9国)。
莱茵河世界航运最繁忙,货运量在世界上仅次于密西西比河。
湖泊:北欧和阿尔卑斯山脉两侧(多为冰川作用形成)
2.国家和居民
⑴国家和地区:有世界最小的国家梵蒂冈。
⑵居民:白色人种为主,人口稠密区沿着煤矿和工业地带分布,略呈“十字型”,人口自然增长率低,匈牙利、德国等出现零增长或负增长。
⑶经济发达地区:大多数国家属于经济发达国家,对外贸易发达,其中德国居第一位。
⑷发达的旅游业。
3.英国——“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简称“联合王国”
⑴西欧的岛国
领土:主要包括大不列颠岛和爱尔兰岛的东北部。大不列颠岛分为英格兰、苏格兰、威尔士三部分,其中英格兰是政治、经济中心地区。
⑵工业化最早的国家
第一次工业革命形成了曼彻斯特的纺织和伯明翰的钢铁工业(煤炭产地)。二战后,出现的汽车、飞机、电子工业分布在伦敦周围以及英格兰中部、苏格兰南部,石油加工业在北海沿岸地区,原油自给有余。
⑶农业
西部——不适合种植粮食作物,乳畜业发达(降雨较多,日照较少,多汁牧草生长好)。
东南部——种植业(小麦、大麦)集中地区(降水较少一些,日照较多,气温较高,生长季节较长)。
⑷首都伦敦:跨泰晤士河两岸,最大城市和港口。曾是著名的雾都。
4.法国
⑴自然地理环境
欧洲西部面积最大的国家。地势东南高、西北低,西部北部为丘陵平原、东部南部山地高原(阿尔卑斯山、中央高原、洛林高原),北部有著名的巴黎盆地,塞纳河流经巴黎盆地,注入英吉利海峡,水量丰富航运便利。
⑵工业、农业都发达的经济
世界上重要的粮食生产国和出口国。
农业有利条件:平原丘陵为主的地形、温和湿润的气候、肥沃的土壤。
巴黎盆地是法国最重要的工业区、农业区。西南部和地中海沿岸园艺业发达,盛产葡萄。
矿产:里尔煤矿区——北部;洛林铁矿区——东北部。
煤、石油不足,大力发展水电和核电,核电比重达70%。
⑶重要城市
首都——巴黎;地中海沿岸——马赛(港口、福斯的东侧)、福斯;福斯敦刻尔克(临海型钢铁工业——日本福山、意大利塔兰托、中国宝山)
5.德国
〔读图识记〕1.北海、波罗的海、基尔运河;2.莱茵河、多瑙河、易北河、多瑙—莱茵运河;3.三大地形区,自南向北依次为:巴伐利亚高原、中德山地、波德平原;4.柏林、汉堡(最大海港、造船中心)、波恩、法兰克福(最大航空港)、斯图加特、慕尼黑(新兴工业区中心)、鲁尔区(德最大工业区);5.欧洲西部陆路交通十字路口。
⑴欧洲大陆上“十字路口”,本区邻国最多的国家(9个)。
⑵北部和南部的地形差异:地势南高北低,呈阶梯状。
北部是北德平原,地势低平,气温较低,冬冷夏凉、土壤较贫瘠,主要发展畜牧业,粗放经营,人口较稀;中部谷地和宽广的山地,宜于农耕和放牧;南部巴伐利亚高原和阿尔卑斯山脉,广布森林和草地。
⑶发达的工业
现代化工业高度发达的国家,欧洲经济实力最强,贸易额居世界前列。
有利条件:丰富的煤炭、钾盐;便利的水陆运输条件、雄厚的科技力量。
不利条件:石油、铁矿石、有色金属进口,产品一半依赖国际市场。
分布:莱茵——鲁尔区:埃森、杜伊斯堡是中心,南部慕尼黑宇航、飞机、微电子。
分布特点:工业布局大分散小集中,分布较为均衡,工业由北向南发展。
〔注意〕鲁尔区的兴衰(必修内容)
a.区位优势
①丰富的煤炭资源。
②离铁矿区近,靠近法国东北部洛林铁矿区。
③充沛的水源。
④便捷的水陆交通:欧洲中部陆上交通的十字路口,河运方便并直通海洋。
⑤广阔的市场。
b.衰落原因
①生产结构单一:集中于煤炭、钢铁、电力、机械,煤炭、钢铁是基础。
②煤炭能源地位下降:石油、天然气的广泛应用,使煤的比重减少、新技术炼钢耗煤量降低。
③世界性钢铁过剩:产量增加,经济危机及替代品广泛使用,使用量减少。
④新技术革命的冲击:传统的生产和组织形式不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用地紧张、环境污染严重。
c.综合整治
①发展新兴工业和第三产业,改造煤炭、钢铁工业,促进经济结构多样化。数量减少、规模扩大,新建迁移的以技术精良的中小企业为主。
②调整工业布局,保证各行业平衡发展:如钢铁工业日益集中到西部,有的把高炉建到荷兰海边。
③拓展交通,完善交通网:有德国最稠密的铁路和高速公路网,航运繁忙,运输的一半是铁矿石。
④消除污染、美化环境:控制污染排放,建立完善回收装置和污染处理系统和植树造林。
⑷主要城市
柏林:德国首都,位于东部,是全国最大城市
汉堡:位于易北河下游,最大港口城市和造船中心
法兰克福:德国最大航空港,铁路枢纽和化学工业城市,世界重要金融中心
慕尼黑:南部工业中心,德国宇航、飞机、微电子工业中心,啤酒之都
D. 欧洲知识点总结。自然地理特征人文地理特征。。详细一点
高考的话,自然地理主要看几个方面:1.地图,包括中国地图和世界地图,熟记经纬线所专在的,对于各大属洲的经纬要有所了解,气候和寒暖流,这个可以结合着看的。
2.像比如宇宙这种,可以大概了解就行,不会考的太多,一般人都知道是怎么回事。
3.而接下来就是岩石圈,地貌,水域,地震带,这个也可以结合地图去看。比如尼罗河,它的流域面积,含沙量等这些都是可以根据地图。
这是一种方法。
另一种方法,就是结合降雨类型、水文特征、盐度因素、影响气候的因素。这些是可以展开的看,关键还是在于结合地图,记得一定要展开,这样子就比较容易记忆,比如说,洋流,你看洋流的时候可以看看洋流图,然后就可以知道洋流所带给流经区域的气候,结合地形,既然就知道这一地区在这一洋流的影响下是什么气候,太多了,讲起来很麻烦,你看看就知道了。
而人文地理知道,其实也没有必要分开来看,就结合自然地理一起看,其实很快的,2~3个星期就能够看好的。比如南方的屋顶是呈三角型的,这是由于南方的气候所影响的。等等,一般结合其自然想象就基本能把人文地理解决了。重头戏还是在于自然地理。
最后祝你考试顺利!
E. 欧洲西部和西亚的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有哪些相同之处
西亚不仅是亚、欧、非三洲的结合部,也是人类古代文明发祥地之一;古巴比回伦(即两河文明)位于如今伊答拉克美索不达米亚平原;伊斯兰教、基督教、犹太教等世界性和地区性宗教的源地。近代史上殖民主义、帝国主义列强几经瓜分,使本地区的民族、语言、宗教及领土、边界问题都相当复杂
F. 欧洲西部、东部以及俄罗斯部分的自然,人文地理特征
欧洲来西部、东部、源俄罗斯部分自然地理特征:
地形:一般南高北低,南部以高山为主,北部为沿海平原,山脉多沿东西方向延伸,平原广大,自西向东伸展,有西欧平原,波德平原,东欧平原等相连,为典型的大陆冰川影响形成的。
气候:该区位处中高纬度的西风带上,因此气候的海洋性特征自西向东减弱,主要有温带海洋性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等类型。温带海洋性气候常年温暖湿润,降水丰富。
植被自然带:受海洋性特征影响明显,主要分布有温带草原,温带落叶阔叶林,温带针阔混交林等类型。
人文地理特征多样,需要根据不同地区的来进行分析,比如宗教,政治,军事,风俗,人口等多种!
G. 欧洲关于自然地理特征和人文地理特征的知识点是什么
欧洲,也称作“欧罗巴洲”(Europe),名字源于希腊神话的人物“欧罗巴”(希腊语:Ευρώπης),欧洲位于东半球的西北部,北临北冰洋,西濒大西洋,南滨大西洋的属海地中海和黑海。大陆东至极地乌拉尔山脉(66°10′E,67°46′N),南至马罗基角(西经5度36分,北纬36度) ,西至罗卡角(9°31′W,38°47′N),北至诺尔辰角(27°42′E,71°08′N)。
欧洲的面积是世界第六,人口密度70人km²,是世界人口第三的洲,仅次于亚洲和非洲,99%以上人口属欧罗巴人种,是人种比较单一的大洲。欧洲是人类生活水平较高、环境以及人类发展指数较高及适宜居住的大洲之一。
欧洲东以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东南以里海、大高加索山脉和黑海与亚洲为界,西隔大西洋、格陵兰海、丹麦海峡与北美洲相望,北接北极海,南隔地中海与非洲相望(分界线为:直布罗陀海峡)。
欧洲最北端是挪威的诺尔辰角,最南端是西班牙的马罗基角,最西端是葡萄牙的罗卡角。欧洲是世界上第二小的洲、大陆,仅比大洋洲大一些,其与亚洲合称为亚欧大陆,而与亚洲、非洲合称为亚欧非大陆。
1、地形总特点:以平原为主,冰川地貌分布较广,高山峻岭汇集在南部。
2、地形区域构成:海拔200米以上的高原、丘陵和山地约占全洲面积的40%,海拔200米以下的平原占60%。
3、山脉分布特点:阿尔卑斯山脉横亘南部,斯堪的纳维亚山脉比较平缓,沿岸多深入内陆的陡峭峡湾。
4、河流分布特点:河网比较稠密,多短小而水量充沛的河流,不少河流间有运河相连接。
H. 东欧与西欧地区的自然地理特征与人文地理特征
欧洲西部
自然地理特征:
一、基本概况
1.地理位置:
1)海陆位置:北临北冰洋,西临大西洋,南临地中海
2)经纬位置
2.范围:包括南欧,中欧,西欧,北欧
3.地形:南北高中间低,平原山地为主
1)中部平原:莱茵河以西西欧平原
以东波德平原
北海、波罗的海沿岸平原
2)南北山地:北:斯堪的纳维亚山脉
南:阿尔卑斯山脉
二、地形特征:
1.地形以平原、 山地为主,平均海拔最低
2.地势南北高,中间低,地表起伏大
3.海岸线曲折,多半岛、岛屿、峡湾
4.深受冰川作用
三、气候特征:
海洋性特征显著,南北纬40° - -60°大
陆西岸,以温带海洋性气候为主,夏季凉
爽、冬季温和,降水量大且季节分配均匀
(全年温和多雨)
1.地中海气候,南北纬30° 一40°大陆西岸,
2.夏季高温少雨,冬季温和多雨
3.温带大陆性气候,冬冷夏热,日较差大,
4.降水少.且季节变化大
5.苔原气候
(东西差异:温带海洋性气候:西部、中部
温带大陆性气候:东部,温差较大)
自西向东:降水逐渐减少,年温差逐渐增大
(南北差异:苔原气候:北冰洋沿岸
地中海气候)
四、 河湖及特征
1.河网密布,水量充沛,河流短小,无结冰期
2.河流水位平稳,季节变化小,含沙量小
3.多运河,内河航运价值高
4.湖泊众多
5.河流的航运价值:流量;流程;流速;水位季节变化;
6.河道宽窄、深浅;有无冰期;流域经济状况等
五、传统的畜牧业
1.以乳畜业为主,主要是奶牛、牛奶、奶酪等
产品面向城市市场
2.机械化水平高,集约化程度高
还没整理完,如果需要追问再整理
I. 英国与德国的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
1、德国
人文地理:截至2016年,德国总人口8267万,是欧盟人口最多的国家,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226人,是欧洲人口最多的国家之一。它主要是德语(德语),有少量的丹麦人和山梨人。德语被广泛使用。德国文学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中世纪。
受意大利文艺复兴的影响,18世纪德国文学达到了顶峰。歌德、海涅、席勒、莱辛和格林是杰出的代表。
自然地理:德国地形多样,有丘陵、高原、丘陵、美丽的湖畔和广阔的平原。整个德国地形可分为五个不同特征的区域:北德低地、中程隆起带、西南部中程梯形带、南部阿尔卑斯山边疆带和巴伐利亚阿尔卑斯山。
2、英国
人文地理:截至2016年,英国总人口为6558万。官方语言是英语。威尔士语也在北威尔士使用。盖尔语仍在苏格兰西北高地和北爱尔兰部分地区使用。
大多数居民信奉新教基督教,主要是英国国教(也称为圣公会,其成员占英格兰成年人的60%)和苏格兰国教(也称为长老会,有59万成人)。在英国,每个人都享有宗教自由。因此,各种宗教信仰在英国中部地区蓬勃发展。
自然地理:英格兰西北部有许多低矮的山脉和高原,东南部的泰晤士河是英格兰最大的河流。这七条河是英国最长的河。它有338公里长。它发源于威尔士中部河道呈半圆形,流经英格兰中西部,注入布里斯托海峡。
(9)欧洲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扩展阅读:
英国气候特征:
英国受盛行西风控制,全年温和湿润,四季寒暑变化不大。植被为温带落叶阔叶林。通常最高气温不超过32摄氏度,最低气温不低于-10摄氏度,1月平均气温为4-7摄氏度,7月平均气温为13-17摄氏度。年平均降水量约为1000毫米。英国属温带海洋性气候。
J. 欧洲西部法国自然,人文地理概括
欧洲西部
1 基本概况
自然地理特征:
位置和范围: 东半球西北部,亚欧大陆西部,包括欧洲的西半部,面积约为欧洲的一半。
北临北冰洋,南临地中海,大西洋深入内陆
主要的半岛有北部的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南部的伊比利亚半岛,亚平宁半岛和巴尔干半岛
主要岛屿有大不列颠岛和冰岛等
主要内海有波罗的海
地形:中部的平原分布在北海和波罗的海沿岸,莱茵河以东叫做波德平原,以西为西欧平原
北部和南部山地分布较广
冰川对地形的作用明显
气候:地中海气候:分布在地中海沿岸 冬季温和湿润 冬季收西风带影响,夏季受副热带高压带影响
温带海洋性气候:欧洲大陆西部 冬季温和 夏季凉爽 全年湿润
温带大陆性气候 大陆内部 冬冷夏热 全年降水较少
湖泊与河流:河网密布,水量丰沛,无长河,便利的河道航运网,多湖泊
人文地理特征:
以白种人为主;人口稠密区沿煤矿和工业地带分布,略呈十字形;是世界上人口自然增长率最低的地区;城市人口比重大。欧洲西部是世界经济发达的地区之一,对外贸易发达,德国居第一位。旅游业发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