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地理人文 » 人文地理学方法知识点

人文地理学方法知识点

发布时间: 2021-02-20 13:03:32

Ⅰ 怎样学好地理,主要考哪些知识点(初中的)

第一,无论是什么阶段什么学科,想学好首先得有兴趣,这个很重要;专
第二,要善于终结属、归纳、分类,地理无外乎天文地理(有生之年不会变)和人文地理(时时刻刻都在变),所以要找到一个适合自己的方法;
第三,以应试为目的的学习,说不定到达陌生的城市就迷向了。能做到学以致用,使之成为一种能力,才是学习的目的。

最后,各个学科之间都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小综合、大综合考的也基本都是这些联系,平时多积累,用时如泉涌!

Ⅱ 关于地理的学习方法

1、预习。预习既是学习方法问题,也是学习习惯的问题。预习的内容很多,如:课前要预习生词、课文和语法内容,在自己不懂的地方作上标记,带着问题有针对性去听课,课堂上尽力去解决自己不懂的问题,如仍不懂,课后应马上问老师。
2、听课。听课是学习过程中最重要的环节,听课效率高的学生往往能够在课堂上掌握教师讲授的大部分内容。听课要做到:紧跟各个教学环节,如复习、引入、呈现、练习和巩固等;要集中精力,听懂教师的讲解,并做好笔记;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如回答问题、对话、角色扮演和复述等。
3、作业。要认真完成课后作业。英语作业分口头和笔头两种。对语言学习来说,朗读、记忆、背诵等课后作业十分重要。
4、复习与总结。课后要进一步理解课上所学的内容,如整理笔记、复习重点和难点;熟读或背诵重要句子;通过归纳、分析和比较,使知识条理化;根据个人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复习。
5、自备一本词典。对于重点词汇或易混词要勤查词典,学会用简单的英语去解释生词,其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以便今后能正确使用英语词典等工具书,准确地理解词义。
自己试着分析结构比较复杂的长句子,如能理解长、难句,那么也就不难理解整篇文章了,这样也随之提高了阅读能力。
6、课外时间尽量多看些课外读物或英语报刊杂志,多读故事类、幽默笑话类材料,以便提高学习英语的兴趣。另外,可以辑一些英语谚语、警句等(如:Practice makes perfect. 熟能生巧;Where there is a will, there is a way.有志者,事竟成)。这样在扩大自己知识面的同时激励自己发奋学习。
7、多说英语,多背课文,培养语感;多写英语,锻炼自己的组词造句能力;课余时间要多与老师交流,解决遗留问题,坚持勤学好问。

高中地理知识点总结和学习方法

作为一门学科,学法上有着与其他学科许多共同点。如:科学的学习态度;勤动脑、勤动手、勤动口;耳到、眼到、口到、手到、心到等;同时还有它独特的学法。其实我们一直强调的就是科学的学习方法的思维方法。
一、地理学习的灵魂——地图的利用
1、学会分类地图包括日照图、统计图表、地形剖面图、地质图、地理景观图、地理原理示意图、地理漫画图、地理数据图、地理结构图、地理等值线图等。
2、学会读图①先读图的主题②看清图例③注意细节④联系实际
3、学会变图①图图转换(剖面图转换为平面图)②图文转换
4、学会用图①用图归纳总结地理规律或特点②用图记忆中国地理:可看这几方面的地图,即:中国政区图、中国地形图、中国气候图(气温、降水量)、中国水系图、中国资源图(森林、矿产、水能、旅游资源等)、中国农作物分布图、中国工业分布图、中国人口、民族、城市、商业中心图、中国交通图、中国自然保护区图等。逐一看图、记图,甚至画图,中国地理的基本知识就掌握了。学习世界地理:
1、要在十条线上下功夫(五条经线、五条纬线)。
2、找出十条线穿过地区的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
3、在经纬度跨度不超过十度范围内描一幅轮廓图,说出其中的位置、自然地理特征和人文地理特征,并问一个为什么?这样你会发现你开始“脑”中有“图”,“心”中有“理”了,地理不再是单调的文字。
二、地理学习的支柱——教材的理解
1、依纲据本,掌握地理原理、规律
①先将书读厚:在书上作读书笔记,加上自己的理解或找出自己的疑点
②再将书读薄:将知识整理归纳形成主干,构建自己的“思维导图”。
2、利用课本,学会举一反三做到举一反三,寻找同类地理事物的一般特点和规律。
3、利用课本总结和归纳,掌握地理学习的规律。如:
区域地理(大洲或国家):位置、范围、人口、地形、气候、河湖、资源、工农业、交通、城市。
相信经过努力,同学们一定会喜爱地理并学好地理的。

Ⅳ 人文地理学研究生应该怎么复习

1、以课本为本,以考纲为纲,把课本吃透。考题肯定是根据指定的教材出,不内是根据某家出容版社的教辅材料出。平常的考试题目,几乎百分之百都可以在课本中找到原型——当然经过多层的综合和深化。
2、三遍读书法。第一遍应该以整体浏览为主,争取明白全书概要,不要求理解每个具体知识点;第二遍才细致的理清重点难点;第三遍就是重新梳理,记忆背诵知识点。这样三遍下来,这本书才算基本上看过了。
3、书看得差不多了,知识体系也整理好了,接下来开始做题。做题必须把握一个原则:先求精,再求多;先求慢,再求快;先求质量,再求数量。
4、背题。所谓背题,是一个比较形象的说法,并不是说一定就要把整个题目背下来。而是做了以后,把做过的练习册.试卷等等都保存起来,以后每隔一段时间拿出来看一看。

Ⅳ 高三地理知识点人文地理

探讨各种人文现象的地理分布、扩散和变化,以及人类社会活动的地内域结构的形成和发展容规律的一门学科,是地理学的两个主要分支学科之一。"人文"二字与自然地理学的"自然"二字相对应,泛指各种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现象。人文地理学一般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人文地理学包括社会文化地理学、政治地理学、经济地理学等,狭义的人文地理学则指社会文化地理学。
折叠简述
人文地理学的发展经历了知识积累、学科形成和理论演变、学科分化,以及理论和方法的革新等过程。按其发展顺序,可分为古代、近代、现代三个阶段。

Ⅵ 地理学习方法

一、区域地理综合题解题的一般方法与步骤
解答区域地理综合题,一般要求学生具有系统的地理知识,即完整的知识结构和知识体系,要求学生熟练掌握地理基本知识、基本原理和地理规律,并能进行综合运用这些内容。由于综合题往往具有多种题型的功能,又是多种试题类型的综合,考查的内容往往涉及自然、人文和区域的内容,所以必须全面审视试题,综观全题,以确定题意和解题方法、步骤。
(一)仔细审题
审题过程一般有:一要细审试题的背景材料,包括文字、数字、图例、比例尺、注记、图形等。在审题的过程中要注意层次性,区域地理综合题常以地图的形式呈现,必须先把地图读懂才能根据试题所涉及的知识要点去组织答案,所以审题要注重层次性,第一层次一般是确定地理位置;第二层次是思考问题所涉及的知识点属于哪方面的内容。二要细审设问,包括设问的角度、限制性条件、所属知识范围,领悟命题者考查的意图,把握已知条件与未知条件的联系,从提供材料与问题的内在联系中找到突破口。审题特别要注意准确性,高考地理综合题是考查学生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但知识是能力的载体,只有打好坚实的基础,才能形成超强的能力。所以,在牢固掌握基础知识的前提下,在审题的过程中一定要把握细节,特别是对试题提供的所有信息进行细致的综合的分析,获得有效信息,这样才能不失分或少失分。
(二)理清思路
准确审题后,解题的关键是要有正确的答题思路,灵活提取平时积累的知识储备,将所学知识与试题要求成功“对接”,从而解答试题。在掌握有用信息的基础上进行多维度地理思维,综合分析、解答问题。解答问题时要运用头脑中已经建立的完整的地理知识结构,即自然地理环境的各要素(地形、气候、水文、植被、土壤等)及各要素间的相互联系,人文地理要素(资源、市场、交通、劳力、技术、政治、经济、文化等)以及自然环境与人文活动之间的联系、影响等知识。有时由于题目条件隐蔽,层层设障,并且没有明显的正误倾向,只能依据条件去判断、推理。
(三)注意层次
解答综合题,仍要把运用知识和能力放在解题的首位,经验和技巧是第二位的,也就是说答题要科学、准确、完整,不可喧宾夺主。当然,答案要简明扼要、重点突出、层次分明、切合题意。
(四)准确组织答案
首先是答案的方向性,就是试题要求与自己储备的基础知识的“对接”,分析解决问题所应用的地理原理,实现知识的迁移和应用。其次是答案的逻辑性,就是将已知条件和所问问题,即事物的前因后果组成一条“知识链”,各知识点环环紧扣,“知识链”的起点是背景材料中的已知条件,终点指向问题。最后是答案的全面性,即在答题时思路要开阔,思维要流畅、灵活,在确定了答题的方向后,要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进行思考,确保答案全面、完整,避免失分。
二、区域地理综合题的类型与解答对策
(一)读图分析型综合题
1.题型特点
读图分析型综合题是将试题的背景材料以图形的形式呈现出来,地理图形与试题设问联系紧密,地理图形在试题中还可以起到以图释文、以图引文、以图代文、以图补文等作用。从考查的内容来说,可以涉及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和区域地理等知识;从图形表现形式上看,有区域地图、景观图、示意图、统计图等;从考查的形式上看,有填充试题,有简答类试题,有绘图类试题和问题探究类试题。
2.解题对策
解答读图分析型综合题的关键是审清题意,明确目的,观察图像,把握关键。首先,要认真观察图像的名称、图例、注记等要素,根据题意明确读图分析的目的和对象;其次,仔细观察图像中地理事物及地理要素的特点,掌握其基本特征,如掌握地理事物及要素的分布特点、发展演变过程、空间结构等;最后,在读图的基础上分析地理事物及要素的联系,为解题提供条件。
根据解题要求,以图像中的核心和关键为中心,展开联系,形成结构,如以关键知识点为中心建立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结构、地理事物发展的过程结构、地理事物及要素相互联系的逻辑结构等;以综合性为基础,形成对地理事物整体的、全面的认识;站在全局的高度和整体的层面上,对整体性的地理事物进行对比、分析、概括,发现问题的症结,针对症结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根据试题要求,将分析结果归纳整理,组织语言进行描述。

热点内容
鹿特丹港国家地理 发布:2021-03-15 14:26:00 浏览:571
地理八年级主要的气候类型 发布:2021-03-15 14:24:09 浏览:219
戴旭龙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发布:2021-03-15 14:19:37 浏览:408
地理因素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发布:2021-03-15 14:18:30 浏览: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发布:2021-03-15 14:16:36 浏览:425
工地质检具体干些什么 发布:2021-03-15 14:15:00 浏览:4
东南大学工程地质考试卷 发布:2021-03-15 14:13:41 浏览:840
中国地质大学自动取票机 发布:2021-03-15 14:13:15 浏览:779
曾文武汉地质大学 发布:2021-03-15 14:11:33 浏览:563
中国冶金地质总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网 发布:2021-03-15 14:10:10 浏览: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