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人文地理英文
⑴ 描述加拿大四季的英文文章
您的位置:原版英语学习网 > 英语阅读 > 人文地理 > 加拿大国家概况
加拿大的四季
wwlcj1982 于-04-09发布 l 已有
1248人浏览
教你零基础学英语
外教任意选,每天陪你练口语 公交车上也能听英语 英语口语8000句
加拿大基本上算是一个四季分明的国家。每一个季节,都有丰富多采的活动和娱乐。春天来临,残雪未融,正是制做枫糖
0
加拿大基本上算是一个四季分明的国家。每一个季节,都有丰富多采的活动和娱乐。
春天来临,残雪未融,正是制做枫糖的好时机。红了一秋的枫树,并不仅仅限于观赏。许多枫树可以用来采集树汁,熬制枫糖浆(MAPLE
SYRUP)。枫糖浆营养丰富,甜香可口,据说是北美印地安人的传统食品。印地安人的祖先将枫汁称为“甜水”,他们将枫汁和鹿肉一起煮食,强身健体,延年益寿。驱车到郊外的农庄,可以乘马拉雪橇穿行在枫林之间。坐在雪橇高高的草垛上,看一只只挂在树干上接枫糖浆的桶,很象漆树在“割漆”。事实上,枫树的糖份在秋天便开始在树干内聚集,冬天浓缩,初春则流到树皮下面。这时割开树皮,自然就会流出枫汁。枫汁的采集期大约要持续一个半月。跑到桶前看一看,枫汁原来就象清水。起初的枫汁含糖量较高,约为百分之二点五,到后来就降低到百分之一。过了采集期则干脆没有糖份了。每一百升枫汁大约最多可以熬制二点六升纯枫糖。一般的农庄自然不会达到这么高的提炼指标。但现在崇尚绿色食品,手工熬制的枫糖更受欢迎。现场熬出的枫糖,有一种吃法象我们熟悉的棒棒糖,叫“白雪太妃”。冷却的方式很奇特,是在洁净的白雪堆里滚几下。不由让人联想到《红楼梦》里妙玉煮茶用的采自梅花上的白雪。盛产枫糖的安大略、魁北克、新斯科夏和新布伦瑞克四个省,每年春天都会举行枫林盛会(Sugarbush
Party)。国内外观光的旅客和本地居民纷纷涌向郊外的农庄,既饱眼福,也饱口福。与国内不同的是,加拿大的春天气候反复较大。往往是春雨连绵,路上的行人已经裙裾翩翩,却又忽然下起大雪重新银装素裹。于是,收起的冬装又得翻出来穿在身上。
夏天是加拿大人盼望已久的日子。几个长周末(Long
Weekend)可以一次连续休息四天。再加上每年的有薪假期,这时候的加拿大人多半不会呆在家里,去欧洲、夏威夷、地中海,再不济也要到温哥华的海滩上躺一躺。有钱人存在船坞的船也开动起来,沿着事先规划的航线,在北美的五大湖上游弋。街道上行驶着音乐震天响的汽车,有时还会有狗的脑袋伸出后窗。高速公路上,顶着小船的汽车、拉着野营车的汽车穿梭不停。加拿大湖泊河流众多,自然资源保护的也好。夏天来临的时候,湖区旅游景点的旅馆就会在各种媒体做广告。在那里,你可以游泳、划船、捉鱼、漂流、蹦极。你也可以开去自己的野营车,或者干脆带着帐篷和睡袋。野营一般都有固定的地点。这些固定的野营地提供电源、水源和卫生设备。如果你愿意,你当然也可以深入到渺无人烟的原始森林。最近一位加拿大华裔女作家夏悲写了一部长篇小说《原始森林里的情人》,就描述了原始森林的一些景象。宁静的湖、夜色里游向岸边的麋鹿群、人与风的对话、大火和飓风。夏天的另一项活动是打高尔夫。高尔夫在国内至今仍然是贵族运动。但是在加拿大,高尔夫该算是一项消费得起的运动。在加拿大,钓鱼执照很容易领取。加拿大人普遍认为邻近湖里河里的鱼是有污染的,所以他们钓鱼多是纯粹为了娱乐。钓上鱼以后,会立刻放回水里。中国人则不很在乎那些污染,钓到好鱼便拎回家去,省了再去买菜。
另外,国会山(议会大厦)在夏秋季节会免费向公众开放。皇家骑警的换岗仪式也在这段时间举行。每年的七月一日是加拿大的国庆日,换岗仪式最为隆重。加拿大的总理通常会在这一天在国会山前向全国人民发表讲话。
秋天是加拿大最漂亮的季节。天高云淡之时,真是满目红叶收不尽。其实放眼望去,树叶并不都是一样的红。紫红的、深红的、火红的、桔黄的、明黄的、深绿浅绿的,交织在一起,蔚为壮观。枫叶是加拿大的象征。枫叶旗是加拿大的国旗。说起枫叶旗,还有一段很长的历史故事。加拿大曾经是英国的殖民地,那时加拿大的国旗不是枫叶旗,而是叫作CANADIAN
RED
ENSIGN.旗上有英国的米字旗,非常象现在的安大略省和马尼托巴省的省旗。1925年首次有人提出加拿大应该设计自己的国旗,但当时加拿大国内的亲英情绪极其强烈,这个提议立即就被否决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加拿大人民的民族独立意识日益高涨。于是又有人提出设计新国旗的建议。加拿大议会终于在1946年通过设计新国旗的决议。于是,各式各样的设计蜂拥而出,前前后后竟有一千五百多种设计图案!结果搞得大家眼花缭乱,不知道该选择哪一个为好。议会十八年内做不出决定。1964年,皮尔逊政府选出其中得票最多的图案。图案为白底,中间有三片红色的枫叶,左右各为一道蓝边,代表加拿大国徽上的箴言“从海洋到海洋”。加拿大是一个连接大西洋和太平洋的国家,并引以为荣。许多大公司提起他们全国性的服务网点,也总是说COAST
TO
COAST.这个方案依然通不过议会。仍然有人嫌图案复杂,并把这一款国旗设计方案戏称为“皮尔逊彩旗”。后来经过各方激烈辩论,最终确定了现在的红白色枫叶旗。新国旗白底,左右各有一条宽宽的红边,中间是一片大大的红色枫叶。图案简洁,色彩明亮,美观大方,人见人爱。1965年2月15日,新国旗第一次在渥太华国会山前升起,举国欢呼。这一天就成了加拿大的国旗日,枫叶也从此成为加拿大的国家象征。从1946年到1965年,近二十年的民主讨论,终于有了一个令人满意的结果。在国会山上空飘扬的加拿大国旗,每天都要换一面崭新的旗帜。这个事实是在1998年的一天升上去一面缝制错误的国旗以后,被报界披露的。夏秋季节,国际焰火节会在一些大城市延续数月之久。在渥太华的国会山后面,在蒙特利尔老城港口附近,每逢周末的夜晚,人们就聚集起来,欣赏某一个国家独具风采的焰火表演。秋天的活动主要是看红叶和烧烤。在首都渥太华,总督府是一个看红叶、拍照片的好地方。假如想看层林尽染、万山红遍的景象,可以从渥太华驱车北行一小时,到魁北克的GATINEAU
PARK登高远望。烧烤和野餐依然是秋游的主要项目。湖水渐凉,不能再去游泳和钓鱼。不过室内的游泳馆健身房很多。许多都是属于社区服务性质,收费很低。
冬天是加拿大人骄傲的季节。加拿大的冰球始终处于世界一流水平。溜冰、滑雪,这里几乎人人都会。对于冰雪的热爱使加拿大人将旱冰鞋自然而然地当成了一种交通工具。春季到冬季这一段时间,穿旱冰鞋上班上学的人比比皆是,从十几岁的孩子到人到中年的男女,滑行熟练而轻松。加拿大的冬天是漫长的,往往从11月就开始下雪,到次年4月甚至5月才冰雪消融。在长达半年的寒冷日子里常常是冰雪交加,一夜之间可降雪两三英尺厚。不过,加拿大的住房、办公楼、汽车(包括公共汽车)、商店等公共场所都有暖气设备,不做户外活动,根本不需要穿很厚的衣服。加拿大人的习惯是穿羽绒服和一条单裤。加拿大冬天会在道路上撒盐或砂子,再加上铲雪车及时出动,所以落到道路上的雪基本集不起来。但被雪车推到路边的“雪岸”有时可达一米多高,行人就象走在战壕里一样。加拿大的雪黏度很小,不容易攥成雪球,更不容易堆起雪人,小孩子们也就少了一样乐趣。不过,每逢大雪,公园的小山包上就挤满了孩子,他们坐着各式各样的雪车、雪板从山坡上一路飞滑下去。有考究的竹板雪撬,也有大锅盖一样的塑料板。加拿大每年冬天都举办冬令节(WINTERLOOD),世界各地的冰雕雪雕高手将他们得意的作品汇集一堂。加拿大的冰雕一般没有哈尔滨的大,也没有哈尔滨的多。但制作十分精致,尤其是通体晶莹剔透,让人看了赏心悦目。反观国内的冰雕艺术节,由于污染严重,作品通常摆不了几天就变得灰蒙蒙了。渥太华有一条贯穿市中心的丽都运河,运河上的冰场是世界上最长的冰场。从国会山前的艺术中心直到卡尔顿大学,全长7.8公里。冰场每隔一公里左右就有一个温暖的亭子,供滑冰的人更衣、换鞋、磨刀和休息。去滑雪场可以进行越野滑雪和速降滑雪。假如你没有滑过雪也不要紧,越野滑雪基本上不需要学习就可以滑。不过速降滑雪则需要教练指导。大的滑雪场都有滑雪设备出租,自己不一定买新的。除了冰球之外,冰壶也是一项加拿大人常玩的集体项目。一般需要加入一个俱乐部,编入一个队。这项运动需要运动员不停地大声呼喊,对中国人练口语帮助不小。
⑵ 加拿大的主要城市(加上英文),与人文地理状况
加拿大主要城市介绍
多伦多
多伦多Toronto是印第安的Huron族语,"会面之地"之意。Huron族人是最早住在安大略湖边的原居民。果然名副其实,多伦多现在是加拿大第一大城市,享有世界上最多元化城市的美誉,市内居民约由八十多个族裔组成,所讲方言超过一百种,华裔跟英裔、法裔、意裔与葡裔,是人数最多的几个民族。四百三十万的大多伦多居民中,华裔约有三十五万。
多伦多由市中心区向外伸延,幅员极大,著名的卫星城市有约克York、北约克North York、东约克East York、士嘉堡Scarborough及伊陶碧谷Etobicoke等。半小时车程之内,已可到达万锦Markham和密西沙加Mississauga。多伦多即是安大略省的省会,又是安省的文化、工业中心,也是交通要枢,兼全国制造业的心脏。
多伦多同时亦为加拿大的重要财经中心,是全国性大机构的总部所有地。"多伦多证券交易所"Toronto Stock Exchange是北美洲活跃的股票市场之一。多伦多并且是报业中心,全国性的日报The Globe and Mail及全国市报中最大的Toronto Star,均在多伦多出版。在影视节目制作方面,多伦多仅在荷里活、纽约之后,排名第三。
地区号码:多伦多416多伦多以外地区905
有M字头之邮区号码者,在多市之内;其它之邮区号码,在多市之外。
多伦多四季分明。虽然安大略湖对本区的气候起着温和效应的作用,但冬季可以一直迁至四月中。降雪量则年年不同。
春天通常是个短季,随之而来的是湿、热的夏季,间中有雷暴。秋天阳光普照,气温怡人,午间温度会到夏天的水平。
如果你在冬天来多伦多,你需要一件厚外套或大衣,最好连帽)、防水靴子、手套和羊毛帽子。如果你夏天来到,宽阔的薄衣服就最为舒服。一早一晚较为清凉,应该带备一件毛衣。
温哥华Vancouver
温哥华有"太平洋明珠"的美誉。市区座落在一个天然风景区中,有山峰,有海滩,也有全国最温和的气候。迁至温哥华的人中,亚洲人占多数,大温哥华的总人口约一百八十万。温哥华是加拿大第三大城市。
温哥华行政区由十八个城镇组成,面积约二千九百三十平方公里,位处不列颠哥伦比亚省(卑诗British Columbia)低陆平原沿岸一带。单温哥华市人口不超过五十万,其他组成城镇如本拿比Burnaby,列治文Richmond,新西敏New Westminster,高贵林Coquitlam,素里Surrey和三角洲 Delta,是其中较大者。温哥华是华人聚居的地方,除英语外,最多人说的是中文和旁遮普语。每七个温哥华人中就有一个是华裔。
温哥华是加拿大最大的港口及加拿大第三大机场。由于城市的有利地点,使它成为北美洲与亚洲之间的经贸重地,因而赢得"太平洋之门"的美誉。除了贸易,旅游业是温哥华另一个蓬勃的行业。温哥华是加拿大许多大公司的总部所在地。另外,卑诗省几个最大的资源拓展基地也都设在温哥华。
温哥华以气候温和、潮湿著称。夏天通常温暖舒适,而冬天则较为和暖而只有少量的雪。周边的山脉保证该市不受寒风吹袭,同时也产生雨云。北温哥华告鲁斯山的雨量比市区高两倍以上,更是邻近里士满的三倍。
蒙特利尔Montreal
蒙特利尔是加拿大第二大城市,也是世界第三大法语城市,有"小巴黎"之称. 市区总面积2700平方公里,人口有三百三十万,其中约有二百万是早期法语移民的后裔,另一百万则为英裔人、意大利人、犹太人及东欧人等。华裔人口约有五万五千人。早于一八八零年代,华人到此定居,在所居的范围内经营至今蓬勃的商店和餐馆。
蒙特利尔建在一个岛上,周围有二十九个卫星城镇,整体座落在渥太华河与圣劳伦斯河St Lawrence River交界处。这里是英武的英法双语城市。蒙特利尔的城市景观别具网络,市内有北美地区规模最大的教堂--圣母宫,因为全市的哥特式教堂繁多,所以蒙特利尔又有"尖塔之需"的美誉。
在文化方面,蒙特利尔可以称为"艺术之都",她完美的事例了北美、欧洲和古老的东方文化。其浓厚的艺术气息,弥漫在城市的每个角落。蒙特利尔每年都主办盛大艺术活动,国际爵士音乐节、嘻笑节、国际烟火节、以及世界电影节都是国际驰名的文化交流活动。蒙特利尔的梦湖园,是中国境外、北美最大的中国式花园。
蒙特利尔的气候,冬和夏之间各走极端。春天通常在五月来临,为时短暂。夏天热,间有雷雨。秋天则清凉怡人。第一次下雪多是在十月底,直至来年三月中。
渥太华Ottawa
渥太华是加拿大的首都,是联邦政府的所在地,国会大厦的绿铜屋顶、市内的和平塔和著名的郁金香花园,被国人视为自己国家的象征。
座落在渥太华河岸(安大略省与魁北克省分界处)的渥太华市,是全国双语制最普及的城市。首都在安省的一边,与魁省的赫尔市Hull相连。赫尔市居民多为法语加拿大人,全市则具多元色彩。很多游客在白天畅游过渥太华的公园、花园及各个历史名胜后,晚上就会到赫尔市的夜总会、餐厅享受精彩的一晚。首都邻近为渥太华--卡尔登区Ottawa-Carleton,及渥太华--赫尔区Ottawa-Hull,居民合共约超过百万,渥太华市的居民约为三十一万一千五百左右。
渥太华的气候,冬夏之间各走极端。春天通常于四月来临,为期短暂。夏天通常阳光普照,热而潮湿,间中有雷暴。秋天则多半清凉舒适。每年十一月底会下第一次雪,雪下至次年四月中为止。渥太华的冬天极为寒冷。
⑶ 加拿大人文地理
加拿大人文地理
自然地理:面积为9984670平方公里,居世界第二位。位于北美洲北部(除阿拉斯加半岛和格棱兰岛外,整个北半部均为加拿大领土)。东临大西洋,西濒太平洋,南界美国本土,北靠北冰洋。西北与美国的阿拉斯加州接壤,东北隔巴芬湾与格陵兰岛相望。海岸线约长24万多公里。东部为丘陵地带,南部与美国接壤的大湖和圣劳伦斯地区,地势平坦,多盆地。西部为科迪勒拉山区,是加拿大最高的地区,许多山峰在海拔4000米以上。北部为北极群岛,多系丘陵低山。中部为平原区。最高山洛根峰,位于西部的洛基山脉,海拔为5951米。加拿大是世界上湖泊最多的国家之一。因受西风影响,加大部分地区属大陆性温带针叶林气候。东部气温稍低,南部气候适中,西部气候温和湿润,北部为寒带苔原气候。北极群岛,终年严寒。
加拿大境内多枫树,每到秋天,满山遍野的枫叶或呈橘黄,或显嫣红,宛如一堆堆燃烧的篝火,因此加拿大有“枫叶之国”的美誉。加拿大国旗上的枫叶代表了加拿大人对枫叶的钟爱。
人口:3149.95万(2002年)。其中,英裔居民占42%,法裔居民约占26.7%,其他欧洲人后裔占13%,土著居民(印第安人、米提人和因纽特人)约占3%,其余为亚洲、拉美、非洲裔等。其中华裔人口已占加拿大总人口的3.5%,成为加拿大最大的少数族裔,即白种人和原住民以外的最大族裔。华裔人口中25%的人是在加拿大本土出生的,其余大部分来自中国大陆、香港和台湾。英语和法语同为官方语言。居民中信奉天主教的占47.3%,信基督教新教的占41.2%。
首都:渥太华(Ottawa),地处安大略省。首都地区(包括安大略省的渥太华市、魁北克省的赫尔市和其周围城镇)人口112.89万(2002年),面积4662平方公里。主要城市:多伦多、温哥华。
行政区划:全国分10个省和三个地区。10个省是:艾伯塔省、不列颠哥伦比亚省、马尼托巴省、新不伦瑞克省、纽芬兰-拉布拉多省、新斯科舍省、安大略省、爱德华王子岛省、魁北克省、萨斯喀彻温省。三个地区是:西北地区、育空地区和努纳武特地区。各省设有省政府和选举产生的省议会。努纳武特地区是1999年4月1日正式设立的,由因纽特人自己管理。
⑷ 加拿大的主要城市(加上英文),与人文地理状况
1 多伦多(Toronto)
作为加拿大的经济中心,多伦多是一个全球城市,也是全球最重要的经济中心之一。多伦多拥有傲人的城市风景线,包括全世界第二高的建筑、现代奇观之一的加拿大国家电视塔(CN Tower),美丽迷人的安大略湖,延绵数里的湖滨走廊和众多世界著名的建筑设计师在多伦多留下的大手笔。
多伦多是全球最多元化的都市之一。其丰富多彩的族裔特色,令这座城市缤纷绚丽,绽放无穷魅力。在这里,49%的居民是来自全球各国共100多个民族的移民,140多种语言汇集在这个北美大都市,共同谱写优美和谐的华丽乐章。由于这里的犯罪率极低、怡人的环境和高质量的生活,多伦多被认为是全球最宜居的城市之一。但同时多伦多也是加拿大消费价格最为昂贵的城市。
2 蒙特利尔(Montréal)
蒙特利尔地处加拿大魁北克省西南方的圣劳伦斯谷地,位于省会魁北克城西南约275公里,首都渥太华东边190公里,最大城市多伦多东北方550公里,纽约市北方625公里。
蒙特利尔是世界上最内陆的海港(也是河港),整个城市坐落于圣劳伦斯河与渥太华河汇流处的蒙特利尔岛上。蒙特利尔因其市中心注目的皇家山(古法语:Mont Réal 英语:Mont Royal)而得名。
蒙特利尔是大蒙特利尔都会区(Montreal Metropolitan Community)的中心,与北方的拉瓦尔(Laval)、南方的朗奎尔(Longueuil)、东方的雷朋堤尼(Repentigny)和西方的西岛自治市(West Island相邻。
3 温哥华(Vancouver)
温哥华 (Vancouver)位于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省(British Columbia)南端,是一座美丽的城市。她三面环山,一面傍海,虽处于和中国黑龙江省相近的高纬度,但南面受太平洋季风和暖流影响,东北部有纵贯北美大陆的落基山脉作屏障,终年气候温和、湿润,环境宜人,多次被评选为全球最宜居城市,是加拿大著名的旅游胜地。
温哥华是BC省和加拿大西部最大的城市同时也是仅次于多伦多、蒙特利尔的加拿大第三大城市,也是加拿大西海岸最大的工商、金融、科技和文化中心。温哥华公立图书馆藏书丰富,并设有20个分馆,是加拿大最大图书馆之一。温哥华港现时是加拿大最大和最繁忙的港口,以货物总吨数计是北美的第四大港口。此外,温哥华的自然环境深受游客欢迎,令旅游业成为市内继林木业后第二大经济支柱。温哥华也是北美继洛杉矶和纽约后第三大制片中心,更有“北方好莱坞”(Hollywood North)之称。
4 渥太华(Ottawa 首都)
渥太华(Ottawa)是加拿大首都和政治文化中心,安大略省第二大城市,加拿大第四大城市。渥太华坐落在安大略省东南部的渥太华河(Ottawa River)南岸,与渥太华河北岸的赫尔(Hull)一起构成了加拿大的首都地区。根据Mercer Consulting的排名,渥太华是美洲生活质量第一的城市。也是加拿大第二清洁的城市和全球第三清洁的城市。加拿大著名财经杂志《MoneySense》公布最新的本国最佳居住城市排名榜,首都渥太华在本国190个城市的排名中,连续第三年排在第一位。其独特的文化个性、优美的城市风光、闲适的生活情,使渥太华不仅受到加拿大人民的钟情,而且成为世界人民旅游观光向往的城市之一。
5 卡尔加里(Calgary,或译卡加里)
卡尔加里(Calgary)又称卡城,是一座位于加拿大阿尔伯塔省南部落基山脉的城市,面积789.9平方公里,海拔约1048米。根据2007年市人口普查,市内人口有1,019,942人,2006年全国人口普查大卡尔加里更有人口1,079,310人。卡尔加里是艾伯塔省经济、金融和文化中心。这个城市的工程师密度是全加第一,多次被评为世界上最干净的城市。
6 爱民顿(Edmonton,或译埃德蒙顿)
加拿大阿尔伯塔省省会。居该省中部,跨北萨斯喀彻温河两岸,距美加边界560公里,为通向北方的门户。人口782,439人 (2009年数据),是阿尔贝塔省人口第二多的城市(排在卡尔加里之后),是加拿大第五大的城市。 埃德蒙顿是阿尔伯塔省的文化、政府和教育中心,城市拥有轻轨运输,一年有许多节日,并有北美最大的室内购物中心——西部埃德蒙顿购物中心和加拿大最大的历史公园——埃德蒙顿堡垒公园。
7 魁北克市(法语:Ville Québec,英语:Quebek city)
魁北克城是加拿大的第九大城市,在魁北克省则仅次于蒙特利尔居第二。全市总人口约68万,其中绝大多数为法裔加拿大人,有两种官方语言:英语和法语,但95%的居民只讲法语。全城分新区和老区两部分。新市区高楼林立,商业繁荣,一派现代化城市风貌。旧市区仍保有18世纪时法国城市的风貌。这里挂有18世纪牌匾的店铺商行比比皆是,店员身着古装、梳古老发型,使整个市区充满了古色古香的情调。魁北克城名胜古迹甚多,是北美洲一座历史名城。魁北克城(Quebec City)是魁北克省省会,加拿大东部重要城市和港口,位于圣劳伦斯河与圣查尔斯河汇合处。在这里,河面收缩到不足1000米宽,形势险要。魁北克城犹如一头雄狮,扼守着这条水路的咽喉要道,因此,它素有“北美直布罗陀”之称。“魁北克”源于印第安语,意思就是“河流变窄处”或“峡湾”。原住民用此词来指现魁北克市处圣劳伦斯河口处。圣劳伦斯河从西流至此地豁然开阔。
8 温尼伯(Winnipeg)
温尼伯(Winnipeg)是加拿大马尼托巴省省会和最大城市,马尼托巴省60%以上的人口都居住于该市。温尼伯现有人口68万(2001年)。温尼伯位于加拿大中心位置,是加拿大中部地区的重镇,距美国国境仅 96 公里。温尼伯(Winnipeg)和马尼托巴同时被译作温尼泊和曼尼托巴,原因就是温尼伯当地有一个湖,湖名Winnipeg Lake(温尼伯湖),因此后来人则形象地翻译成温尼泊。温尼泊的城市中心有大量土著居民(因纽特人)的接待站,是加拿大土著人聚集地之一。
9 咸美顿(Hamilton,或译汉密尔顿)
加拿大汉密尔顿市全市有公园45座,总面积超过1600英亩,市属彻都克高尔夫俱乐部设有两个18孔的球场。顿德恩大城堡是一座重修的19世纪的私人宅第,现在是对外开放,供游人参观的场所。市内小溪潺潺,瀑布壮观,视野开阔,风景独特。
汉密尔顿美术馆,馆中收藏了大量的油画,其珍品有"法裔加拿大农民之家"、"马与火车"、"钻石帽"等。加拿大著名画家威廉·布鲁斯(1859-1906)杰作30件,他去世后,由其家人捐献给汉密尔顿市,现已成为该的基本收藏品。布鲁斯公署镶有铜匾一块,以纪念这位名画家。布鲁斯的作品也在渥太华市的国家美术中展出。
中心市场位于市场广场的中心市场之一。
⑸ 很想了解关于加拿大的人文地理风俗情况。
加拿大(英文、法文:Canada,IPA读音:/'k
⑹ 加拿大人文地理介绍
自然地理:面积为9984670平方公里,居世界第二位。位于北美洲北部(除阿拉斯加半岛和格棱兰岛外,整个北半部均为加拿大领土)。东临大西洋,西濒太平洋,南界美国本土,北靠北冰洋。西北与美国的阿拉斯加州接壤,东北隔巴芬湾与格陵兰岛相望。海岸线约长24万多公里。东部为丘陵地带,南部与美国接壤的大湖和圣劳伦斯地区,地势平坦,多盆地。西部为科迪勒拉山区,是加拿大最高的地区,许多山峰在海拔4000米以上。北部为北极群岛,多系丘陵低山。中部为平原区。最高山洛根峰,位于西部的洛基山脉,海拔为5951米。加拿大是世界上湖泊最多的国家之一。因受西风影响,加大部分地区属大陆性温带针叶林气候。东部气温稍低,南部气候适中,西部气候温和湿润,北部为寒带苔原气候。北极群岛,终年严寒。
加拿大境内多枫树,每到秋天,满山遍野的枫叶或呈橘黄,或显嫣红,宛如一堆堆燃烧的篝火,因此加拿大有“枫叶之国”的美誉。加拿大国旗上的枫叶代表了加拿大人对枫叶的钟爱。
人口:3149.95万(2002年)。其中,英裔居民占42%,法裔居民约占26.7%,其他欧洲人后裔占13%,土著居民(印第安人、米提人和因纽特人)约占3%,其余为亚洲、拉美、非洲裔等。其中华裔人口已占加拿大总人口的3.5%,成为加拿大最大的少数族裔,即白种人和原住民以外的最大族裔。华裔人口中25%的人是在加拿大本土出生的,其余大部分来自中国大陆、香港和台湾。英语和法语同为官方语言。居民中信奉天主教的占47.3%,信基督教新教的占41.2%。
首都:渥太华(Ottawa),地处安大略省。首都地区(包括安大略省的渥太华市、魁北克省的赫尔市和其周围城镇)人口112.89万(2002年),面积4662平方公里。主要城市:多伦多、温哥华。
行政区划:全国分10个省和三个地区。10个省是:艾伯塔省、不列颠哥伦比亚省、马尼托巴省、新不伦瑞克省、纽芬兰-拉布拉多省、新斯科舍省、安大略省、爱德华王子岛省、魁北克省、萨斯喀彻温省。三个地区是:西北地区、育空地区和努纳武特地区。各省设有省政府和选举产生的省议会。努纳武特地区是1999年4月1日正式设立的,由因纽特人自己管理。
⑺ 北美人文地理
地形
大陆海岸线长约6万公里。西部的北段、北部和东部海岸比较曲折,多岛屿和峡湾;南半部海岸较平直。半岛总面积约为210万平方千米。岛屿总面积约400万平方千米,居各洲之首,其中格陵兰岛为世界最大岛。
全洲平原和丘陵约占总面积的42%,海拔500米以上的高原和山地约占58%,平均海拔约为700米。大陆地形的基本特征是南北走向的山脉分布于东西两侧与海岸平行,大平原分布于中部。地形明显地分为三个区:
== ※东部山地和高原 ==
圣劳伦斯河以北为拉布拉多高原,以南为阿巴拉契亚山脉,地势南高北低,海拔一般为300~500米。阿巴拉契亚山脉东侧沿大西洋有一条狭窄的海岸平原,西侧逐渐下降与中部平原相接。
== ※中部平原 ==
位于拉布拉多高原-阿巴拉契亚山脉与落基山脉之间,北起哈德逊湾,南至墨西哥湾,纵贯大陆中部。平原北部多湖泊和急流,南部为密西西比河平原。平原西部为世界著名的大平原。
== ※西部山地和高原 ==
属科迪勒拉山系的北段,从阿拉斯加伸展至墨西哥以南,主要包括三条平行山脉,由东至西为:落基山脉、阿拉斯加山脉-加拿大海岸山脉-喀斯喀特岭-内华达山脉、加拿大西部沿海岛屿-美国海岸山脉,其中阿拉斯加山脉中的麦金利峰海拔6194米,为北美洲最高峰。东部山脉和中部山脉之间为高原和盆地,大盆地南部的死谷低于海平面86米,为西半球陆地的最低点。
气候
北美洲地跨热带、温带、寒带,气候复杂多样。由于所有的山脉都是南北或近似南北走向,故从太平洋来的湿润空气仅达西部沿海地区;从北冰洋来的冷空气可以经过中部平原南下;从热带大西洋吹来的湿润空气也可以经过中部平原深入到北部,故北美洲的气候很不稳定,冬季有时寒冷,有时温暖,墨西哥湾沿岸的亚热带地区,冬季也会发生严寒和下雪的现象。
水文
北美洲的外流区域约占全洲面积的88%,其中大西洋流域面积约占全洲的48%,太平洋流域约占20%。除圣劳伦斯河外,所有大河都发源于落基山脉。落基山脉以东的河流分别流入大西洋和北冰洋,以西的河流注入太平洋。内流区域(包括无流区)约占全洲面积的12%,主要分布在美国西部大盆地及格陵兰岛。
密西西比河是北美洲最大的河流,按长度为世界第四大河。重要的河流还有:马更些河、育空河、圣劳伦斯河和格兰德河等。北美洲的河流上多瀑布,落差最大的瀑布是约塞米蒂瀑布,落差达700米;尼亚加拉瀑布,落差51米,宽1240米。
北美洲多湖泊,淡水湖总面积约40万平方千米,居各洲首位。湖泊主要分布在大陆的北半部。中部高原区的五大湖:苏必利尔湖、休伦湖、密歇根湖、伊利湖、安大略湖,总面积为245 273平方千米,是世界上最大的淡水湖群,有“北美地中海”之称。其中苏必利尔湖为世界第一大淡水湖。
人口
全洲人口分布很不平衡,绝大部分人口分布在东南部和西南部沿岸地区。面积广大的北部地区和美国西部内陆地区人口稀少,有的地方甚至无人居住。居民主要为来自欧洲移民的后裔,其中以盎格鲁萨克逊人最多,其次是黑人、印第安人、混血种人,还有少数的犹太人、日本人和华人等。主要信基督新教和天主教。通用英语和西班牙语。
经济
美国和加拿大是工业基础雄厚的发达国家,科学技术先进,农业也极为发达,农业生产机械化程度很高。北美洲其他国家除墨西哥外,多为单一经济国家。中部平原是世界著名的农业区之一,农作物以玉米、小麦、棉花、大豆、烟草为主。中美洲和加勒比海诸国主要产甘蔗、香蕉、咖啡、可可等热带农作物。
可以参考维基网络
⑻ 各个国家的英语名称
1、中国 China 北京 Beijing
2、阿富汗 Afghanistan 喀布尔 Kabul
3、孟加拉国 Bangladesh 达卡 Dhaka
4、不丹 Bhutan 廷布 Thimphu
5、缅甸 Burma 仰光 Rangoon
6、柬埔寨 Cambodia 金边 Phnom Penh
7、印度 India 新德里 New Delhi
8、印度尼西亚 Indonesia 雅加达 Jakarta
9、日本 Japan 东京 Tokyo
10、老挝 Laos 万象 Vientiane
11、马来西亚 Malaysia 吉隆坡 Kuala Lumpur
12、马尔代夫 Maldives 马累 Male (Maale)
13、蒙古 Mongolia 乌兰巴托 Ulaanbaatar
14、尼泊尔 Nepal 加德满都 Kathman
15、朝鲜 North Korea 平壤 P'yongyang
16、巴基斯坦 Pakistan 伊斯兰堡 Islamabad
17、菲律宾共和国 Philippines 马尼拉 Manila
18、新加坡 Singapore 新加坡 Singapore
19、韩国 South Korea 首尔 Seoul
20、斯里兰卡 Sri Lanka 科伦坡 Colombo
国家(guo jia)是由领土、人民(民族,居民)、政府三个要素组成的,国家也是政治地理学名词。
从广义的角度,国家是指拥有共同的语言、文化、种族、血统、领土、政府或者历史的社会群体。从狭义的角度,国家是一定范围内的人群所形成的共同体形式。
在社会科学和人文地理范畴,国家是指被人民、文化、语言、地理区别出来的领土;被政治自治权区别出来的一块领地;一个领地或者邦国的人民;跟特定的人有关联的地区。
(8)加拿大人文地理英文扩展阅读:
国家体制
“合众国”、“共和国”、“公国” 、“ 联合王国 ”还有“ 联合酋长国 ”、“ 联邦 ”、“邦联”这些名称,有的是侧重表达国家的政体(共和国、王国和公国),有的是侧重表达国家的组成形式(合众国、联邦、邦联),有的是兼而有之(联合王国、联合酋长国)。
1、共和国——Republic,民主政体的国家,国家元首为全民选举出来的总统或者主席。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都使用这个名称来体现其政体特点,个别的也称作“民国”。
2、合众国——United States,特指美国,现有的合众国除美国外还有墨西哥。字面上并无“共和国”之意也没有体现出其民主政体的特点,而是侧重表达美国是联邦制国家,可以理解为是由若干“州”联合组成。这里的主题词States是复数,指的是国家的组成单元。
3、王国——Kingdom,以世袭君主国王为元首的国家。
4、联合王国——United Kingdom,特指英国,可以理解为由英格兰、苏格兰、威尔士、北爱尔兰(历史上还包括有爱尔兰、印度等等)数个地区组成的一个王国。这里的主题词Kingdom是单数,指的是整个国家,与合众国的主题词的用法不同。另外历史上也有过其他的联合王国,例如葡萄牙·巴西·阿尔加维联合王国。
5、公国——Principality或Dukedom,世袭的君主称作公爵而不是国王,按照封建时代的体系,公国的级别比王国要低。
6、大公国——Grand Duchy,以大公作为国家元首的国家,和公国同为封建历史的产物。大公是地位介于国王和公爵间的称号。卢森堡为现存的唯一大公国。
⑼ 其他国家的风俗习惯人文地理的英文文章有翻译
印度的饮食
Foods vary widely in India, depending on the culture and region. For example, rice is a staple in the south, while roti (wheat bread) is the staple in the north. Indian meals are usually very spicy. Different types of curry, made with eggs, fish, meat, or vegetables, are popular. Vegetarianism is widely practiced, often for religious reasons. All castes and religions have their own rules and customs governing food. Hins consider cows to be sacred and they, like Sikhs, will not eat beef. Muslims do not eat pork or drink alcohol.
在印度,根据文化和地区,饮食也各具不同。例如,稻米是是印度南部的主要产物,而罗提(一种面团)是印度北部的主要产物。印度人有着喜爱香辣的饮食习惯。由蛋、鱼、肉、或者蔬菜做的各种咖喱很受人们欢迎。由于宗教原因,人们都习惯于素食主义。印度的世袭制度和宗教有着它们食物特有的风俗习惯。印度人认为牛是神圣不可侵犯的,印度的锡克教徒就不吃牛肉。穆斯林不吃猪肉或饮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