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地理人文 » 中国地理地理课

中国地理地理课

发布时间: 2021-02-20 00:07:24

A. 中国地理课程在地理学中的地位是如何

中国地理和世界地理都是地理学的基础和载体。没有中国地理和世界地理就没有地理的综合分析和应用评价~~

B. 能用利用中国地图讲的地理课有什么急急!!!

是行政地图,还是自然地理地图,或者交通地图。行政的可以讲点历史回,再加上经济答,发展未来,区域文化等等;自然地理的,可以讲中国梯级地理形成,几个平原,几条大江,几个大山,几个盆地,几个高原等等。交通的,可以讲铁路,公路布局,及他们的纵横贯通,给经济带来的影响,政治上带来的作用等等……一言难尽,有需要的话可以给你高清JPG图片

C. 怎样的方法学习好《中国地理》这门课

中国地理学习方法(怎样学好地理?)
1、字头记忆法:即从同类地理知识中分别提取字头,编成简短话语进行记忆,这种字头法,简化知识,利于增强记忆。例1、有关长江的长度、流域面积、流经省市名称以及长江上中下游的分段等系列知识,地名数据多,硬记有困难,可用字头法编成顺口溜:两湖两江两海安,川西云流六千三;流域超过百八万,宜昌湖口各拉段。第一句及第二句的“川西云”是字头,指明长江流经的十省市名称,“六千三”(百公里)是长江全长,“百八(十)万”(平方公里)是长江流域面积,第四句“宜昌”和“湖口”是长江上中下游的分段点,“各拉段”与“各拉丹”音近似,很容易联想到长江的发源地“各拉丹冬”。例2、记忆世界煤炭储量丰富的七个国家,可以这样记忆:俄巴中澳印加美;中亚五国,哈吉塔土乌。
2、综合法:认识地理特点的过程,绝大多数情况下,要在分析要素特征和各部分联系的基础上加以综合。例3.北美简易图像,说明如何分析它的气候特征。并介绍综合法的一般步骤。图中哪种气候分布的面积最广(1)指出北美的位置及范围,即搞清楚在哪里的问题。(2)根据事物的组成分解成部分。如分析气候成因,就要从纬度位置、海陆分布、地形洋流、气压及风带等方面去分析。(3)分析各因素的特点,看它们在构成地理事物中起了什么作用。由上图可知,纬度、西风和地形的特点都对北美气候产生了影响。(4)分析各部分之间的联系。上述因素中,纬度位置决定了北美主体在北温带,并处在西风控制范围,南北纵列的高大地形阻碍了太平洋湿润气流的进入。这反映了北美纬度、西风同地形之间的紧密联系。

D. 中国地理讲公开课讲什么好

讲中国南北东西的差异,以各地的风景民俗为切入点,这样大家既感兴趣,您可以讲的东西也多。

E. 中国地理的学习方法(高中文科)

高中文科学习,首先要学会听课:
1、有准备的去听,也就是说听课前要先预习,找出不懂的知识、发现问题,带着知识点和问题去听课会有解惑的快乐,也更听得进去,容易掌握;
2、参与交流和互动,不要只是把自己摆在“听”的旁观者,而是“听”的参与者,积极思考老师讲的或提出的问题,能回答的时候积极回答(回答问题的好处不仅仅是表现,更多的是可以让你注意力更集中)。
3、听要结合写和思考。纯粹的听很容易懈怠,能记住的点也很少,所以一定要学会快速的整理记忆。
4、如果你因为种种原因,出现了那些似懂非懂、不懂的知识,课上或者课后一定要花时间去弄懂。不然问题只会越积越多,最后就只能等着拥抱那“不三不四”的考试分数了。

其次,要学会记忆:
1、要学会整合知识点。把需要学习的信息、掌握的知识分类,做成思维导图或知识点卡片,会让你的大脑、思维条理清醒,方便记忆、温习、掌握。同时,要学会把新知识和已学知识联系起来,不断糅合、完善你的知识体系。这样能够促进理解,加深记忆。
2、合理用脑。所谓合理,一是要交替复习不同性质的课程,如文理交叉,历史与地理交叉,这可使大脑皮层的不同部位轮流兴奋与抑制,有利于记忆能力的增强与开发;二是在最佳时间识记,一般应安排在早晨、晚上临睡前,具体根据自己的记忆高峰期来选择。
3、借助高效工具。速读记忆是一种高效的阅读学习方法,其训练原理就在于激活“脑、眼”潜能,培养形成眼脑直映式的阅读学习方式,主要练习提升阅读速度、注意力、记忆力、理解力、思维力等方面。掌握之后,在阅读文章、材料的时候可以快速的提取重点,促进整理归纳分析,提高理解和记忆效率;同时很快的阅读速度,还可以节约大量的时间,游刃有余的做其它事情。具体学习可以参考《精英特全脑速读记忆训练软件》。
学习思维导图,思维导图是一种将放射性思考具体化的方法,也是高效整理,促进理解和记忆的方法。不仅在记忆上可以让你大脑里的资料系统化、图像化,还可以帮助你思维分析问题,统筹规划。不过,要学好思维导图,做到灵活运用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需要花费很多时间的。前面说的“精英特全脑速读记忆训练软件”中也有关于思维导图的练习和方法讲解,可以参考。

最后,要学会总结:
一是要总结考试成绩,通过总结学会正确地看待分数。只有正确看待分数,才不会被分数蒙住你的双眼,而专注于学习的过程,专注于蕴藏在分数背后的秘密。二是要总结考试得失,从中找出成败原因,这是考后总结的中心任务。学习当然贵在努力过程,但分数毕竟是知识和技能水平的象征之一,努力过程是否合理也常常会在分数上体现出来。三是要总结、整理错题,收集错题,做出对应的一些解题思路(不解要知道这题怎么解,还有知道这一类型的题要怎么解)。四是要通过总结,确定下阶段的努力方向。

F. 地理课上,老师挂出一张没有注明省份名称的中国地图,其中有五个省份分别编上了1至5号,让大家写出每个编

由于1号只来出现了一次,所以一号必自为山东;
则5号是吉林是错误;那么5号甘肃就是正确的.
所以2号陕西与2号甘肃是错误的,所以2号湖北与3号陕西是正确的;
所以最后余4号和吉林,即吉林是4号.
综上所述,1号山东,2号湖北,3号陕西,4号吉林,5号甘肃.

G. 中国地理和世界地理是高中的哪个课本

高中地理书大体是按“人文地理”和“自然地理”两个模块划分的回,初中地理则答是“世界地理”和“中国地理”。而中国地理和世界地理里面都有人文地理和自然地理两部分。比如气候属于自然地理,而农业工业属于人文地理。所以,高中地理没有明确的中国地理和世界地理部分,有的穿插在自然地理、人文地理之中,有的则需要初中课本进行补充。

H. 中国地理第一课时如何导入

知识与能力

1.认识日本的自然环境(地理位置、气候等)。

2.了解地震和防震的相关知识。

3.了解日本的东西方兼容的文化。

过程与方法

1.重在认识一个国家的地理位置、特点、主要灾害及成因分析的方法。

2.培养探究问题的能力和分析各地理要素之间相互联系的能力。

情感与价值观

1.培养防震意识。

2.培养合作学习的意识和习惯。

教学重点

1.多火山、地震的国家。

2.培养防震意识和能力。

教学难点

1.自己读图,总结日本的自然环境。

2.分析一个国家的位置、地形、气候的方法。

教学方法

讨论法、情境法、多媒体辅助教学、分析归纳法

教学准备

让学生搜集日本旅游的好去处和与地震有关的材料。

设计思路

《日本》是在学生学习大洲——亚洲后,掌握了分析区域的方法情况下讲授的一节课。如何将方法与知识有机结合是教学突破的重点。所以,本节课采取了由表及里的方法。从一位旅游者的食、住、玩等出发,引入了日本的海陆位置、气候、多火山和地震以及文化的特点。由表及里,如抽丝剥茧,突出了以人地关系为核心的教学思想。

教学内容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今天我们组成旅游团去下面这个国家进行旅游。

【播放与日本有关的图片】

生:根据图片判断考察的目的地——日本。

二、围绕教材提问题,学生自主探究解决

师:我们在出发前,需要做哪些准备呢?

生:畅所欲言(语言、货币、地图、气候、可选择的交通工具等)。

师:适时点拨。

1.友情提示

语言——日语。

货币——日元 100日元≈6.8元人民币(注意);日本银行兑换只在上午9时到下午3时进行,周六、周日及主要假日,银行全天休息。一般只能在饭店里兑换,要比银行兑换稍微贵些。

地图——日本海陆位置、确定旅游地与中国的位置关系、组成(四个大岛)、主要城市位置(东京、横滨、名古屋、大阪、神户等城市)等。

气候——引导学生根据气温和降水变化曲线,判断日本属于海洋性气候,概括气候特点。

交通工具——海陆位置、岛国、轮船(与中国隔黄海)或飞机。

经过几个小时的飞行,我们到达了日本。

2.轻松之旅

师:展示日本的传统饮食图片,如寿司、各种鱼片等。其中寿司的制作除主料大米外,其他大多为海产品(紫菜、鱼片),市场上也有很多海产品。

师:日本人为什么那么爱吃鱼?

(归纳)海陆位置——岛国——饮食习惯

住:日本传统的民居,多是用质地较轻的建筑材料建筑的(图片1)

图片1

师:为什么会是这样的呢

I. <中国国家地理概述》 这门课主要学习什么

这门课主要是通复过中外对比和区域对制比,运用案例和图表,简明地介绍中国国内的地形、地貌、气候、区域经济以及因地域差异形成的不同地域文化等等方面。
主要包括以下细节:
1我国的位置及疆域,
2我国的自然背景,分地形、气候、土壤、自然植物、水文等4个方面,
3我国资源及物产(略述),分农、林、牧、渔、矿产等5方面
4我国的工业、交通、贸易,
5我国的人口与宗族,
6全国各自然区特点作总结叙述。
素材取自地理、经济、规划、少数民族文化等权威资料,可为研究上述内容的学生提供较权威的研究资料,也可供政府管理领域和海内外人士选作了解中国地理和中国地域文化的读物。

J. 怎么自学中国地理。

地理虽然属于文科,但是需要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基础还是非常重要的。不知道楼主是哪个地区,采取的什么版本的教材,我是山东的,使用的是人教版的教材,必修一共有三本,是从宏观层面到微观层面来对地理知识进行相关的介绍,地理的知识点非常多,而且小,但是联系性又非常强,很多同学不适应这种状况,地理学的就不是很好。我个人感觉比较有效的一个学习地理的方式就是培养对地图的敏感,因为地理考试一般都是以图题结合的方式,平常在熟读课本,归纳总结知识点以后,要多看地图,必要的时候可以临摹一份本章节或者某个地区的地图(不要标知识点),然后熟悉地图的相关的要素,比如先确定位置经纬度啊,气候带,植被类型,地形,地貌、工业发展、人口、社会等等,这些都是关联起来的,按照这个逻辑顺序去判断,缺少哪个要素,一般这个要素就是这个题目的考点。在你对所学的知识点有所了解之后,尝试性的将它们标注在你临摹的地图上,这样就能将原本散乱的知识点通过地图这个载体串联起来,这样不但记忆深刻,而且便于以后的复习。
这只是我个人的一点学习地理的经验,可能每个人都不太一样,一定要学会在学习过程中发现能够让自己感兴趣的学习和记忆方法,这样才能排除厌学的情绪,真正的想学,会学。
另外推荐一本辅导书《世纪金榜》各个学科的都有,对地理学科的知识点总结的也比较全,例题也很典型,就是有点厚,希望楼主不要望而怯步,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这才是攻克困难的态度哦~
祝楼主好运~如有问题还可以继续提问哦,希望回答可以帮到你~~

热点内容
鹿特丹港国家地理 发布:2021-03-15 14:26:00 浏览:571
地理八年级主要的气候类型 发布:2021-03-15 14:24:09 浏览:219
戴旭龙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发布:2021-03-15 14:19:37 浏览:408
地理因素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发布:2021-03-15 14:18:30 浏览: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发布:2021-03-15 14:16:36 浏览:425
工地质检具体干些什么 发布:2021-03-15 14:15:00 浏览:4
东南大学工程地质考试卷 发布:2021-03-15 14:13:41 浏览:840
中国地质大学自动取票机 发布:2021-03-15 14:13:15 浏览:779
曾文武汉地质大学 发布:2021-03-15 14:11:33 浏览:563
中国冶金地质总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网 发布:2021-03-15 14:10:10 浏览: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