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中国的水资源ppt
A. 求高中地理的中国河流,地形,气候3框的知识框架图
一、中复国的地形
⒈
地势特制点: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状(每级阶梯的地形类型、海拔)
⒉
地势意义:(水汽输入、水运沟通、水能丰富)
⒊
地形特点:――地形多种多样,山区面积广大
4、地形的意义:(交通、农业、资源等)
5、主要山脉:(落实到地图上、山脉走向、两侧的地形名称、行政区、对降水的影响)
二、中国的气候
1、冬季气温分布规律及原因
2、夏季气温分布规律及原因
3、降水的地区时间分布及原因
4、雨带的移动规律
5、冬夏季风的源地、风向、性质、对气候的影响
6、主要地形区属于哪种温度带和干湿地区
三、中国的河流
1、外流河、内流河的补给及水文特点
2、内外流湖湖水性质及成因(画图表示:注明河流、湖泊、等高线)
3、河流开发利用的方向
4、河流的水文特征从哪几个方面分析、我国南北方河流的水文特点
B. 怎样讲述高一地理的水资源的特征
描述河流的水文特征:
1.流量:大小、季节变化、有无断流;
2.含沙量:取决于流域的植被状况;专
3.结冰期:有属无、长短
4.水位:高低、变化特征;
5.水能:河流落差大小,流速、降水量的多少,径流量的大小,蒸发量的大小.
C. 高中地理:如何合理利用水资源
简单说就是抄开源节流
⑴海袭水淡化工程。
⑵雨水截蓄工程。
⑶节约用水。工业上循环利用,提高利用效率;农业上发展节水农业,种植耐旱作物,推广喷灌和滴灌;生活上节药用水;遵守《水法》,提高节水意识。
希望对你有帮助
D. 地理,有关水资源的国内外相关知识。教学用(初中)
水资源是人类生产和生活不可缺少的自然资源,也是生物赖以生存的环境资源,随着水资源危机的加剧和水环境质量不断恶化,水资源短缺已演变成世界倍受关注的资源环境问题之一。
我国开发利用水资源具有悠久的历史,逐渐形成了比较完整且具有中国特色的水利科学体系。公元前250年左右,秦代李冰在四川省灌县修建了解决成都平原水旱灾害的举世闻名的都江堰水利工程就是明显的一例。长期以来,水利界人
士一直认为水利就是兴水利、除水害。在西方国家文字中,暂时还找不到与我国"水利"一词完全相对应的较贴切的译文。因此,我国水利与水资源两词并行,具有一定的历史背景。随着时间的发展,西方的"水资源"也越来越具有"水利"的意义。
本世纪70年代以来,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出现了新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三方面:
(1)水资源出现了短缺,所谓短缺是指相对水资源需求而言,水资源供给不能满足生产生活的需求,导致生产开工不足,饮用发生危机,造成了巨大社会经济损失,逐渐显现出水资源是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瓶颈",水资源产业是国民经济基础产业,优先发展它是一种历史的必然的趋势;
(2)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过程中排放出大量的污水,它们一方面污染了水源,导致水资源功能下降,使本来就具有的水资源供需矛盾更加尖锐,给经济环境带来极大不利影响,严重地制约着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另一方面,为了缓解水资源的供需矛盾和日益严重的水环境恶化的世界性难题,污水处理回用已迫在眉睫;
(3)水资源开发利用带来了一系列环境问题,必须正确处理它们对环境所造成的冲击,尽可能将其对环境所形成的不利影响降低到最低程度,这样水利工程才能发挥最大的效益,也只有这样,对水资源的开发利用、保护和管理才能做出正确决策。因此,从现实角度来看,水资源不仅具有自然属性、社会属性、环境属性,更重要的是它还具有经济属性。世界银行负责环境持续发展的副总裁伊斯梅尔·塞诺丁说:对世界上正耗尽的水资源的管理需要有一个全球性政策,水应该被看做是一种经济资源。
综上所述,水资源包含水量与水质两个方面,是人类生产生活及生命生存不可替代的自然资源和环境资源,是在一定的经济技术条件下能够为社会直接利用或待利用,参与自然界水分循环,影响国民经济的淡水。细加分析此定义,我们会发现它有三个显著的特征:
(1)将经济、技术因素隐含在水资源中,强调了水资源的经济属性和社会属性,因而水资源量具有相对的动态性。一些暂时无法利用的水,如南极的冰山,尽管暂时对国民经济没有影响,但当经济技术发展到一定阶段可以开发利用时,它就是水资源,水资源量含有一定的经济技术水量。
(2)将失去使用价值的污水划归到水资源行列中。在以往的水资源概念中,污水没有相应的地位,很少论及。世界各国每年向环境排放大量的污水,它们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产生巨大影响。我国每年因水资源污染所造成的损失约400亿元。污水也是待开发利用的资源,目前正在兴起的污水资源化技术为解决水资源供需矛盾、保护水环境带来了佳音,如果在理论上不给它相应的地位,这是很不符合现实要求的;
(3)明确强调水资源是环境资源,因而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必须限制在环境可承受的范围之内,在研究水资源时,立足于水量、水质兼顾,避免两者的分离出现偏差的同时,必须考虑水资源环境的制约因素,否则,在理论上是不完善的,在实践上是要付出代价的。
总之,水危机已是全人类面临的重大环境问题,水资源危机发展将更加迅速,前景令人担忧!如何合理地开发利用保护水资源,已是摆在全人类面前刻不容缓的课题。
E. 急!!中国的简单介绍!水资源缺乏的地方及相关资料!!!
新华网济南10月28日电(记者邓卫华、王汝堂)水利部水资源司司长高而坤日内前在山东省东容营市举办的“中国-西班牙水论坛”上说,我国以占世界6%的可更新水资源和9%的耕地,养活了占全球22%的人口,其中水利建设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我国水资源形势仍不容乐观。
高而坤认为,我国水资源人均占有量少,时空分布不均的矛盾在短期内难以缓解,水资源供需矛盾仍然十分突出。在正常情况下全国年缺水总量为300亿~400亿立方米,每年有1亿~3亿亩农田受旱,669座城市中有400余座供水不足,在32个百万人口以上的特大城市中,有30个长期受缺水困扰。随着全国用水量持续增长,水资源短缺进一步加剧。
水生态和环境安全面临威胁,主要表现为水土流失严重、干旱成灾和地下水超采。目前我国水土流失面积356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37%,每年流失的土壤总量达50亿吨。严重的水土流失,导致土地退化、草场沙化、生态恶化,造成河道、湖泊泥沙淤积,加剧了江河下游地区的洪涝灾害。
F. 高一地理(水资源问题)
发展节水农业,这点应该向以色列学习。
在内陆干旱区,更要强调建设高效版节水防污型的权城市,与自然环境相协调
在内陆干旱区,人工绿洲、天然绿洲和沙漠必须保持一定的比例,才能和谐共存。近几十年来,由于人工绿洲扩展过大,呈现"两扩大一缩小"的趋势,即:人工绿洲和沙漠扩大,两者中间的过渡带天然绿洲相应缩小,导致荒漠化扩大,形成生态危机。长期以来,内陆干旱区的历史教训就是人工绿洲的此长彼消
G. 跪求高中世界地理课件,(欧洲必须有),中国地理课件(气候、水资源、地形区、山脉、行政区)
可以上网络文库找找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