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地理人文 » 中国地理丰茂简要介绍

中国地理丰茂简要介绍

发布时间: 2021-02-19 23:32:40

A. 地理介绍,风情介绍,越详细越好。

几百万年前,青藏高原隆起,地球历史上此一重大地壳运动形成了中国的内地貌。从空中俯瞰容中国大地,地势就像阶梯一样,自西向东,逐渐下降。受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的撞击,青藏高原不断隆起,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号称“世界屋脊”,构成了中国地形的第一阶梯。高原上的喜玛拉雅山主峰珠穆朗玛峰高达8844.43米,是世界第一高峰。第二阶梯由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云贵高原和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四川盆地组成,平均海拔1000—2000米。跨过第二阶梯东缘的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和雪峰山,向东直达太平洋沿岸是第三阶梯,此阶梯地势下降到500米至1000米以下,自北向南分布着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平原的边缘镶嵌着低山和丘陵。再向东为中国大陆架浅海区,也就是第四级阶梯,水深大都不足200米

B. 介绍中国地理的作文

地中海,温和湿润的冬季,在这12月,悄无声息的下了一场雨.柠檬树,在雨后的空气里气定神闲的吐纳呼吸,海岸线,给斑斓却不张扬的地中海风格建筑增添了几分神秘.来不及去拜访萨丁岛上沉默如岩石的会看手相的老人,来不及去倾听水城威尼斯的静谧与喧嚣的交响,没有任何理由,就乘一叶扁舟,顺着水流,从高盐度到更高的盐度.就从这里开始.
苏伊士运河,悠久的繁华,不是那海风吹拂下发出清脆乐声的贝壳小风铃,而是远处传来的阵阵浑厚的钟声,与河水默契的一唱一和,歌颂着忙碌,闲谈着心事,唠叨着一个多世纪前数十万劳工的鸡毛蒜皮,交流着东西两块大陆各自的歌舞升平.
回头远望尼罗河,一路奔流着汇入地中海,沧桑的河流,一声叹息,擦肩而过,迈向相反的方向.就让小船义无返顾的驶向红海吧,舀一勺这最咸的海水,一路向南,追不上太阳直射点的匆忙足迹,路过圣城麦加的穆斯林安详虔诚的表情.
穿过曼德海峡,拐进亚丁湾,逆着印度洋上的季风环流,沿着海岸线,航行一道弧,到阿曼,完成第一站.
阿拉伯半岛是一只巨大的靴子,小船从鞋尖一跃而下,一路的舟车劳顿做成一只漂流瓶,漂向未知的充满期待的远方.就沉醉在这印度洋冬日的逆时针暖流里吧,是鲁宾孙的小木筏,是五光十色旋转木马,享受着低纬的倾城日光,让悠闲把航线划成一个圈.当然,这不是句号.
向东,沿着印度半岛的轮廓,轻声呢喃着陌生的名字,像一个个古老失传的咒语:卡提阿瓦半岛,讷尔默达河...西高止山脉阻断了好奇的视线,那些几乎穿过了整个半岛的河流,终究要从德干高原顺势奔腾,更早的拥入孟加拉湾.不妨,穿过保克海峡,挥别斯里兰卡,绕过半岛东侧的河流入海口,去看望久不得见的老友.一一拜访,沿海北上,直到恒河口.
最后转身,混迹在万吨巨轮的庞大身影中走进马六甲,苏门答蜡,爪哇等岛,是一条光彩夺目的翡翠项链,马来半岛,加里曼丹,苏拉威西是这漫长游记最末的匆忙痕迹.
就到这里.
收起地图,这是"处心积虑"用航线编织的小情绪:
L-O-V-E
我爱上地理

C. 中国地理环境影响的具体介绍

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所有因素和条件的综合体。环境与发展已成为当今国际普遍关注的重大问题。环境地理学是一门新兴的地理学与环境科学交叉的边缘科学,它是从人地关系的整体思路出发,研究地球各圈层的环境变化以及它们与人类活动之间的关系的。本书是供研究生用的该学科的基础理论著作,内容丰富、全面系统。全书共分十章,分别介绍了地球环境演化与环境问题的产生;环境地理学的学科范畴、形成和发展;大气环境、水环境、岩石圈表生环境、土壤和生物环境的环境变化及其与人类活动的相互作用和影响;自然的和人为的地球化学异常引发的疾病的产生与防治;21世纪面临的重大环境问题;资源与环境可持续发展以及环境地理学的研究方法等问题。本书主要可供中国科学院各研究所及有关高等学校环境科学、地理学、地球化学、土壤学、生态学以及相关学科的硕士、博士研究生作为教学参考书,也可供有关科研部门和高等学校的科研人员及管理干部参考。《中国科学院研究生教学丛书》序前言第一章绪论第一节环境、环境系统和环境问题一、环境的概念和分类二、环境系统三、人地关系与环境问题第二节环境地理学研究的对象、内容、任务及学科地位一、环境地理学研究的对象、内容和任务二、环境地理学的学科地位第三节环境地理学的形成和发展一、环境地理学的形成二、环境地理学的发展历史三、我国环境地理学研究进展参考文献第二章大气环境第一节大气基本性质一、大气的组成二、大气的能量三、大气的水平运动第二节大气污染化学一、大气污染物二、烃三、光化学四、二氧化硫化学五、气溶胶化学第三节湍流和湍流扩散的基本理论一、大气湍流的基本概念二、湍流运动方程三、湍流扩散的基本理论第四节影响污染物在大气中散布的其他过程一、烟气抬升理论二、干沉积对污染物扩散的影响三、大气污染物的降水清洗过程第五节几种典型下垫面上的大气扩散一、城市大气扩散二、山区大气扩散参考文献第三章水环境第一节水圈与水环境一、水圈的结构二、地球水环境的基本特点第二节地球水资源一、地球上水的分布二、全球水循环三、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四、水资源利用第三节天然水的基本特征一、天然水的物质组成二、天然水的理化性质三、天然水的化学分类四、影响天然水化学组成的自然环境因素第四节天然水物质组成的人为变化一、水体和水体污染二、水体污染物的来源和种类第五节水体的自净过程——污染物在水环境中的迁移转化一、水体的自净作用二、水体自净机制及共影响因素三、污染物在水环境中的迁移转化参考文献第四章土壤环境第一节土壤圈一、土壤形成的影响因素二、人类活动对土壤形成的干扰三、土壤分布第二节土壤理化性质一、土壤物理性质二、土壤化学性质第三节土壤物质循环一、影响土壤物质循环的自然因素二、土壤物质循环的人为影响三、生物地球化学过程和模式第四节人类活动对土壤环境的影响一、土地利用对土壤环境的影响二、污染物对土壤环境的影响三、工程建设对土壤环境的影响第五节土壤环境保护一、土壤自净能力与土壤环境容量二、土壤环境中污染物的迁移转化三、土壤退化与土壤环境保护参考文献第五章生物环境第一节生物圈一、生物圈的形成二、生物圈的特点与范围第二节生物与环境一、生物与环境关系的基本原理二、生物群落的结构与演替三、生物的环境制约第三节生态系统一、生态系统的组成二、生态系统的结构三、生态系统的功能四、生态系统的类型第四节生态平衡一、生态平衡的含义二、生态平衡失调的因素三、维持生态平衡的途径第五节环境污染的生态效应一、污染物对群落结构与功能的影响二、大气污染对生态系统的影响三、水体污染对生态系统的影响四、土壤污染对生态系统的影响第六节生物监测一、环境质量的生物评价与监测二、监测生物及指标的选择三、生物监测的基本方法第七节环境污染治理的生物技术与生态工程修复一、环境污染治理的生物技术二、生态工程修复参考文献第六章岩石圈及其表生环境第一节岩石圈及其组成一、岩石类型及其化学组成二、表生带后生过程的特点第二节风化壳及元素表生迁移一、风化壳的地带性特征二、表生带元素迁移与富集三、影响表生带元素迁移的因素第三节人类活动对表生带的影响一、人类活动——表生环境变化的强大地球化学营力二、人类活动影响的主要领域三、人类活动影响的途径和规模第四节矿产资源开发对表生环境的影响一、采矿对地表形态的影响二、采矿对土壤环境的影响三、采矿对水环境的影响四、采矿对生物群落的影响五、采矿对景观美学的影响参考文献第七章地理环境与人体健康第一节人与环境的关系一、人体中的元素二、地理环境与健康三、化学元素与人体健康第二节原生环境引起的地方性疾病一、环境异常二、地方性疾病的地理流行特点三、自然疫源性疾病四、生物地球化学性疾病第三节人类地球化学活动的健康效应一、环境污染的健康危害二、物理污染的健康影响三、化学污染的健康危害四、生物性污染的健康影响第四节地理环境的改造与优化一、生态风险评价二、人类生存环境的优化参考文献第八章全球环境问题第一节世界环境问题回顾一、发达国家环境质量趋向改善二、发展中国家环境质量继续恶化三、我国环境保护的成就及存在问题第二节21世纪的主要环境问题一、全球气候变暖二、臭氧层耗损三、酸雨四、生物多样性减少五、森林生态功能降低六、淡水资源危机七、耕地资源的损失和破坏第三节环境地理学在全球环境问题研究中的作用一、全球环境问题研究的特点二、环境地理学研究的作用参考文献第九章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第一节可持续发展的内涵一、可持续发展的由来二、可持续发展的内涵三、申国可持续发展及实施对策第二节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一、资源开发利用与可持续发展二、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第三节区域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制定与管理一、区域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模式系统二、区域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制定三、区域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管理参考文献第十章环境地理学研究方法第一节地理环境野外调查与观测一、地形图与遥感资料的应用二、环境背景野外调查三、地理环境摄影与素描第二节环境监测一、环境监测的特点与原则二、环境要素野外监测第三节监测的质量保证和分析方法一、监测的质量保证二、环境分析方法第四节环境信息数据处理与计算机模拟一、环境信息数据类型二、环境信息数据的简缩、转换及标准化三、环境信息计算机模拟第五节环境地理制图一、环境地理图的编制与表示方法二、环境地理背景图三、环境地理现状与质量评价图四、环境地理规划图第六节环境地理信息系统一、环境地理信息系统的内涵与特点二、环境地理信息系统的设计三、环境地理信息系统的应用参考文献

D. 中国地理位置特点简单介绍

中国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疆域南起曾母暗沙,北至漠河附近的黑龙江上;西从帕米尔高原,东到黑龙江和乌苏里江汇流处。陆地面积约960万平方千米,东部和南部大陆海岸线1.8万多千米,内海和边海的水域面积约470多万平方千米。中国同14个国家接壤,与8个国家海上相邻:东北与朝鲜接壤,东北、西北与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为邻,正北方是蒙古国,西部毗邻阿富汗、巴基斯坦,西南与印度、尼泊尔、不丹相接,南面有缅甸、老挝和越南。 2004年末,中国总人口是12亿9988万。中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有56个民族:汉族、蒙古族、满族、朝鲜族、赫哲族、达斡尔族、鄂温克族、鄂伦春族、回族、东乡族、土族、撒拉族、保安族、裕固族、维吾尔族、哈萨克族、柯尔克孜族、锡伯族、塔吉克族、乌孜别克族、俄罗斯族、塔塔尔族、藏族、门巴族、珞巴族、羌族、彝族、白族、哈尼族、傣族、僳僳族、佤族、拉祜族、纳西族、景颇族、布朗族、阿昌族、普米族、怒族、德昂族、独龙族、基诺族、苗族、布依族、侗族、水族、仡佬族、壮族、瑶族、仫佬族、毛南族、京族、土家族、黎族、畲族、高山族。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于1949年10月1日。首都是北京。 【政 区】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行政区域划分如下:(一)全国分为省、自治区、直辖市;(二)省、自治区分为自治州、县、自治县、市;(三)县、自治县分为乡、民族乡、镇。直辖市和较大的市分为区、县。自治州分为县、自治县、市。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都是民族自治地方。并规定“国家在必要时得设立特别行政区”:1997年7月1日,中国政府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设立香港特别行政区;1999年12月20日,中国政府恢复对澳门行使主权,设立澳门特别行政区。目前中国有34个省级行政区,即4个直辖市、23个省、5个自治区、2个特别行政区。 截至2006年12月31日,全国县级以上行政区划共有: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2个特别行政区;50个地区(州、盟);655个市,其中:直辖市4个;地级市283个;县级市369个;1635个县(自治县、旗、自治旗、特区和林区);856个市辖区。总计:省级34个,地级333个,县级2860个。 【地 形】 中国地势西高东低。各类地形占全国陆地总面积的百分比是:山地约33%,高原约26%,盆地约19%,平原约12%,丘陵约10%。习惯所说的山区,包括山地、丘陵和比较崎岖的高原,约占全国面积的三分之二。山脉走向以纬向(东西)和新华夏向(东北—西南)两种方向最为普遍。全国主要山脉有阿尔泰山、天山、昆仑山、喀喇昆仑山、祁连山、冈底斯山、喜马拉雅山、阴山、秦岭、南岭、大兴安岭、长白山、太行山、武夷山、台湾山脉和横断山等。以上山脉的分布构成中国地形的基本骨架。中国地势自西向东可以分为三级阶梯。西南部有世界上最高大的青藏高原,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素有“世界屋脊”之称,是地势最高的一级;珠穆朗玛峰海拔8844.43米,为世界第一高峰。在此以北以东的内蒙古、新疆地区、黄土高原、四川盆地和云贵高原,是中国地势的第二级阶梯,海拔1000—2000米。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武陵山—雪峰山—线以东至海岸线多为海拔在200米以下的平原和1000米以下的丘陵,是第三级阶梯。海岸线以东以南的大陆架,蕴藏着丰富的海底资源。海域分布有大小岛屿7600个,其中台湾岛最大,面积35798平方千米,其次为海南岛,第三是崇明岛

E. 中国地理

24、
(1)京津唐
(2)北京 天津 唐山
(3)我国北方最大的综合性
(4)煤、 铁、 石油
(5)海陆交通便利
(6)京九铁路

F. 请简单描述中国的地理位置!要简单一点,急!

中国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南北相距约5500公里;东西相距约5000公里。中国同14个国家接壤,与8个国家海上相邻.

G. 介绍中国地理

您说的是大学的地理学专业吧,一下都是一些比较重要的教材《自然地理学》版、《人文地理权学》、《环境学概论》、《地图学》、《经济地理学》、《区域分析与区域规划》等,要是你想多了解地理的课外知识可以看看《中国国家地理》、《national geography》、《discovery》等等

H. 关于中国地理

4个直辖市
北京,上海,天津,重庆

23个省
黑龙江省(省会哈尔滨)、吉版林省(省会长春)、辽宁省权(省会沈阳)、河北省(省会石家庄)、河南省(省会郑州)、湖北省(省会武汉)、湖南省(省会长沙)、江苏省(省会南京)、江西省(省会南昌)、陕西省(省会西安)、山东省(省会济南)、山西省(省会太原)、四川省(省会成都)、青海省(省会西宁)、安徽省(省会合肥)、海南省(省会海口)、广东省(省会广州)、贵州省(省会贵阳)、浙江省(省会杭州)、福建省(省会福州)、台湾省(省会台北)、甘肃省(省会兰州)、云南省(省会昆明)。

5个自治区
内蒙古自治区(首府呼和浩特)、宁夏回族自治区(首府银川)、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首府乌鲁木齐)、西藏自治区(首府拉萨)、广西壮族自治区(首府南宁)

2个特别行政区
香港特别行政区
澳门特别行政区

副省级城市

东北地区(4个):沈阳、大连、长春、哈尔滨
华东地区(6个):南京、杭州、宁波、厦门、济南、青岛
华中地区(1个):武汉
华南地区(2个):广州、深圳
西南地区(1个):成都
西北地区(1个):西安、兰州

I. 介绍中国地理的作文,不少于1000字

五千年的华夏文明孕育了我们祖国灿烂的历史文化,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雕刻出了神州大地山绝石险的自然奇观。我们的祖国宽广博大、秀丽天成、历史悠久。
在这本书中,我知道了许多关于中国地理知识,也领略了祖国的名胜古迹。我身临其境般地感受到桂林山水,黄山云海,蓬莱仙境,玉宇琼楼等景地的奇妙与美丽,我仿佛来到了祖国的各个地区、省来欣赏景色。
翻开这本散发着淡淡清香的书,我便开始了中国之旅。它向你介绍了中国概况、近海、地貌、水系、气候、自然资源,再介绍了地区,省。第一个是东北地区,这儿是指黑龙江省、吉林省、辽宁省。这里的自然资源极为丰富,同时它也是中国的商品粮生产基地和重要木柴生产基地,经济实力雄厚。“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是对东北地区的真实写照。这里有一条鸭绿江,因为江水清澈,水声似鸭头颈而得名。鸭绿江发源于吉林省长白山南麓,流经长白、集安、宽甸、丹东等地。向南注入黄海,全长795公里,是中朝两国的界河。区内碧绿的江水蜿蜒,江中翠岛棋布,沿岸群山叠翠,鹤鸟翱翔,景色十分秀美。
在这个地区里,有两种必须要提的动物:东北虎和丹顶鹤。东北虎又称满洲虎、乌苏里虎。体色夏毛棕黄色,冬毛淡黄色。而它身上背部和体侧具有多条横列黑色窄条纹,通常2条靠近呈柳叶状。这些条纹赤褐色,较窄且稀疏,被毛丰满,毛色较浅。丹顶鹤,也就是俗称的“仙鹤”,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东北特产珍禽,大部分生活在黑龙江省。因体态优雅、颜色分明,在这一地区的文化中具有吉祥、忠贞、长寿的寓意。
离开东北地区,我们又来到了各个省,如:黑龙江省、吉林省、辽宁省、河北省、山西省、山东省、江苏省、浙江省、安徽省、江西省、河南省、湖北省、湖南省、福建省、广东省、四川省、贵州省和云南省。在这些省份中,有几个省里的风景名胜吸引了我,它的旁边还附着插图呢!
第一个是吉林长白山。长白山景观神奇秀丽,巍峨壮观,原始自然风光无限,邓小平曾感叹:”人生不上长白山,实为一大憾事!”在这里有“东北三宝”,即人参、鹿茸、貂皮,有长白虎、梅花鹿、黑熊、白天鹅等珍禽异兽,是一个闻名世界的风景区。天池是长白山风光最优美的地方,它是东北地区最高的高山湖。在它的四周,耸立着16座千姿百态的山峰,构成了绮丽的自然风光。
第二个是江苏周庄。周庄是一个具有900多年历史的水乡古镇。这里环境幽静,建筑古朴,虽然历经数百年的沧桑,仍完整地保存着原来水乡集镇的建筑风貌。怪不得着名大画家吴冠中撰文说“黄山集中国山川之美,周庄集中国水乡之美。”
第三个是云南玉龙雪山地处丽江城区西北约15千米处。山顶终年积雪,宛如白色玉龙横卧山巅,故名玉龙雪山。各种植物依不同海拔和气候分布,这里是经济林木、药用植物和观赏花卉的着名产地,有”植物宝库”之称。
看!大千世界,无奇不有。我们祖国果然是一个景色之国,山河锦绣、鸟语花香。如果你有空,一定要去看看哦。我相信,中国的大自然是最美的。我们因生在这儿而骄傲、自豪!

热点内容
鹿特丹港国家地理 发布:2021-03-15 14:26:00 浏览:571
地理八年级主要的气候类型 发布:2021-03-15 14:24:09 浏览:219
戴旭龙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发布:2021-03-15 14:19:37 浏览:408
地理因素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发布:2021-03-15 14:18:30 浏览: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发布:2021-03-15 14:16:36 浏览:425
工地质检具体干些什么 发布:2021-03-15 14:15:00 浏览:4
东南大学工程地质考试卷 发布:2021-03-15 14:13:41 浏览:840
中国地质大学自动取票机 发布:2021-03-15 14:13:15 浏览:779
曾文武汉地质大学 发布:2021-03-15 14:11:33 浏览:563
中国冶金地质总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网 发布:2021-03-15 14:10:10 浏览: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