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地理人文 » 中国国家地理郫县豆瓣

中国国家地理郫县豆瓣

发布时间: 2021-02-19 20:42:36

⑴ 相传郫县豆瓣产生于什么时期

明末清初
郫县豆瓣,四川省郫县特产,中国地理标志产品。是四川三大名瓣之一。它在选材与工艺上独树一帜,与众不同。香味醇厚却未加一点香料,色泽油润却未加任何油脂,全靠精细的加工技术和原料的优良而达到色、香、味俱佳的标准,具有辣味重、鲜红油润、辣椒块大、回味香甜的特点,是川味食谱中常用的调味佳品,有“川菜之魂”之称。其制作技艺列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历史沿革
相传明末清初,湖广填四川,福建汀州府孝感乡翠享村人,陈逸仙迁入郫县,子孙繁衍,久居其地,人称陈家笆子门。1688年(清康熙年间),陈氏族人无意之中用晒干后的葫豆拌入辣椒和少量食盐,用来调味佐餐,不料竟香甜可口,胃口大开,这就是郫县豆瓣的雏形。
19世纪中期(清咸丰年间),陈氏后人陈守信,号益谦(又号心谦),发现盐渍辣椒易出水,不宜保存,遂在祖辈的基础上,潜心数年,先以豌豆加入盐渍辣椒吸水,效果不佳,再换胡豆瓣,依然不佳,又借鉴豆腐乳发酵之法,加入灰面、豆瓣一起发酵,其味鲜辣无比,郫县豆瓣就此诞生。遂开宗立户,取号首“益”字,其年正值咸丰年,取 “丰”为时记,又取天、地、人之“和”,因而定名为“益丰和”号酱园。陈守信和他的“益丰和”号酱园也被人奉为“郫县豆瓣”正宗鼻祖。此后其后人扎根郫县城南外,经长久传承,日益改良,郫县豆瓣声名远播。郫县豆瓣历经数百年的磨砺,形成了极为成熟的制作工艺。因为辣椒与蚕豆都富含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并饱含着人体所需的维生素C,还具有开胃、驱湿防寒之效,同时豆瓣又是烹饪川菜的经典调料,所以郫县豆瓣在全中国乃至世界各地都广为流传、深受欢迎。[2]
郫县豆瓣的规模化生产,当起于公元1803年(清嘉庆八年),陈益兼的后裔陈逸仙在郫县开设“顺天号酱园”,开始大批研制、生产和销售“辣子豆瓣”。公元1853年(清咸丰三年),陈氏后人陈守信又在郫县创立“益丰和酱园”,后来并入“顺天号酱园”,使产品更加精良,生产规模进一步扩大。这时,陈守信开始尝试使用蚕豆和面粉混合发酵,并与盐渍辣椒混合的生产技艺,生产出了正宗的郫县豆瓣。
郫县豆瓣生产工艺的成熟期,在咸丰三年至20世纪80年代,这一时期彭县人弓靖明来到郫县开设“元丰源酱园”,从而打破了“益丰和”独家经营郫县豆瓣的局面,由于出现了有力的竞争对手,两家酱园在郫县豆瓣的生产中绞尽脑汁,寻求技术创新和配料搭配,使郫县豆瓣的生产技艺和口感日臻完美。民国二十年,陈守信次子陈正齐之长子陈文揆,又在郫县开设“绍丰和酱园”,使郫县一地形成豆瓣生产三足鼎立的局面,为豆瓣生产技艺的进一步提升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20世纪10-40年代的民国时期,“元丰源”和“益丰和”两家酱园各自拥有晒场近10亩、缸25000口、工匠近40人、年产豆瓣40万斤左右,规模已十分壮观。
20世纪80年代以后,随着川菜的迅猛发展,餐饮行业和平常人家对郫县豆瓣的需求日益扩大,这就促使郫县豆瓣生产厂家不得不采取工业化生产,以提高郫县豆瓣的产量。但是传统工艺所生产的郫县豆瓣依然具有优势,那就是色泽红润、味辣香醇、瓣子酥脆、粘稠绒实,口感更胜一筹。

⑵ 泡红辣椒和郫县豆瓣的区别

郫县豆瓣,四川省郫县特产,中国地理标志产品。是四川三大名瓣之一。它在选材与工艺上独树一帜,与众不同。香味醇厚却未加一点香料,色泽油润却未加任何油脂,全靠精细的加工技术和原料的优良而达到色、香、味俱佳的标准,具有辣味重、鲜红油润、辣椒块大、回味香甜的特点,是川味食谱中常用的调味佳品,有“川菜灵魂”之称。
(1)精选二荆条海椒,去把后用扁锹切成一寸二分长,与盐混合放入槽桶中于太阳下暴晒,每天翻搅两次;
(2)经冷水浸泡后的二流板干蚕豆放入开水锅中稍煮一下捞起冷却后用石磨碾压去皮;
(3)黄豆磨成面后与糯米混合制成曲饼,与精面粉混合,和去皮的蚕豆瓣搅拌,放入扁筐中,送入曲房,使之自然发酵;
(4)发酵后的豆瓣入缸与海椒混合;
(5)每天早晨翻、晒、露,一年左右后红豆瓣成熟,黑豆瓣一年半以上成熟。
泡红辣椒的做法要先把红辣椒和生姜,大蒜剁细,然后放进干净的容器里,加盐,盐加得很多,之后,搅拌均匀,密封起来,1~2个星期就可以拉味道很酸,很咸,用来炒菜阿什么的,而且腌过的红辣椒软啪啪的,不时很美
材料
红辣椒5000克,新盐水550克,鲜活鲫鱼100克。
调料
白酒、白糖、料酒、红糖、盐水各适量,香料包1个。
做法过程
1、红辣椒去蒂、子,洗净沥干,切块晒干。
2、坛中放入晒干的红辣椒块,倒入盐水,使盐水淹没红辣椒块,再倒入适量白酒,密封好坛口,腌1个月。

⑶ 四川特产有哪些啊

1、郫县豆瓣

郫县豆瓣,成都市郫都区(旧称郫县)特产,中国地理标志产品。是中国顶尖调味料之一。它在选材与工艺上独树一帜,与众不同。香味醇厚却未加一点香料,色泽油润却未加任何油脂。

全靠精细的加工技术和原料的优良而达到色、香、味俱佳的标准,具有辣味重、鲜红油润、辣椒块大、回味香甜的特点,是川味食谱中常用的调味佳品,有“川菜之魂”之称。其制作技艺列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⑷ 哪个牌子的郫县豆瓣酱是正宗的

先解释一下“正宗”这个词语,“正宗”一般是泛指学业技术技艺类的嫡传承继,也指传统的、主要的,个人觉得以“原创”一词更为恰当。

说起现在最有名的豆瓣酱,应该就属郫县豆瓣酱了,这是川菜中重要的调味品,它在香辣中融合了咸、鲜、酸等基本味,组成了川菜中独有的复合味,以它制作的菜肴咸鲜香辣、微带甜酸、醇厚不燥,受到了很多美食老饕的喜爱。



4.购买郫县豆瓣酱时一定要买大品牌产品,不然也有一些假冒的豆瓣酱。

比如有些商家会增加大量的辣椒面增加辣味,如果在郫县豆瓣表面会有粉状的物质,说明是假的,正品一般是块状。

为了增加郫县豆瓣酱的重量,也有商贩会在豆瓣中加入大量的盐,如果口味会非常的咸,一般也是假的。

还有在豆瓣酱中加入面粉的,如果按正常的操作方法炒制还是出现粘锅现象,说明豆瓣也是假冒产品。

⑸ 郫县豆瓣的产地环境

郫县属盆地中亚热带湿润气候,自然条件得天独厚。郫县豆瓣通过长期翻、晒、露等传统工艺天然精酿发酵而成,具有瓣子酥脆化渣,酱脂香浓郁、红褐油润有光泽、辣而不燥、黏稠适度、回味醇厚悠长的特点,是川味食谱中不可缺少的调味佳品。郫县豆瓣的品质特色与郫县的环境、气候、土壤、水质、人文等因素密切相关。
郫川西平原腹心地带,介于东经103°42'~104°2',北纬30°43'~30°52'之间,辖区面积437.5平方千米。东临成都市金牛区,西连都江堰市,南临温江区,北与新都区、彭州市接壤。境内除西北角有一块浅丘台地外,均属一望无际的平原。县内属都江堰上游灌溉区,自然条件得天独厚,地势平坦,土地肥沃;水利资源丰富,柏条河、徐堰河、走马河、清水河等河道自西向东贯穿全县,独特的地理环境为生产出独特的郫县豆瓣提供了优越的天然条件。
郫县年均气温15.7℃,年极端最高温度35.7℃,年极端最低温度-5.2℃,相对湿度70%,年降雨量960毫米,多集中在5-9月,全年无霜期282天,平均日照1286.9小时。其特点是气候温和,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四季分明,无霜期长,空气质量好,无污染。距郫县直线距离20千米左右的都江堰是川西平原在四川盆地西部的起点,沿都江堰赵公山山脉一带海拔3000米以上常年为低温湿空气,而郫县地处平原,日照相对较多,空气湿度比赵公山山脉高,在风力的作用下,形成湿空气的流动循环,为郫县豆瓣微生物菌群的生存提供了最佳环境,使其微生物菌种群落在这种极佳的环境中充分裂变生长、纯化。独特的微生物群的共同作用造就了郫县豆瓣独特的外观品质和内在风味。
郫县98%的土壤属灰色冲积潮土,中偏微酸性,pH6.5~7.0,有机质含量2.3%~3.0%。仅在西北角就有一个4平方千米的浅丘台地,属老冲积土壤。灰色冲积潮土中,油沙类、泥田类、漕田类三大类水稻土面积占90%以上,其中尤以土质肥沃疏松的油沙田及泥田为主,占80%以上,适合农作物及经济作物生长,特别有利于郫县豆瓣主要原材料红辣椒、胡豆的生长。
郫县豆瓣风味独特,与当地的水质状况也有密切的关系。郫县属于岷江上游的都江堰自流灌溉区,水源无污染,符合国家水域标准,水质条件好,纳入成都市水源保护区范围。境内河流较多,水系分布均匀,众多的水系河流形成了郫县境内丰富的地下水资源,优良的水质状况给郫县豆瓣酿造发酵过程中的微生物生存提供了丰富的矿物质养料及水分,使其充分生长并分泌大量的酶类,促使豆瓣中各原料的分解,从而形成郫县豆瓣独特的“色、香、味、形”

⑹ 郫县豆瓣,为什么被誉为“川菜之魂”

有句话叫做“吃在四川,味在郫县”,完美印证了郫县豆瓣酱的巨大魅力。郫县豆瓣酱的精妙运用,让川菜更加细致多变,咸鲜、家常、麻辣、糊辣、鱼香、椒麻、酸辣等各种口味都离不开郫县豆瓣酱的提味增香。

郫都区属盆地中亚热带湿润气候,自然条件得天独厚。郫县豆瓣通过长期翻、晒、露等传统工艺天然精酿发酵而成,具有瓣子酥脆化渣,酱脂香浓郁、红褐油润有光泽、辣而不燥、黏稠适度、回味醇厚悠长的特点,是川味食谱中不可缺少的调味佳品。郫县豆瓣的品质特色与郫都区的环境、气候、土壤、水质、人文等因素密切相关。

⑺ 郫县豆瓣的地理标志

郫县豆瓣,四来川省郫县特产自,以香辣为显著特点,具有悠久历史和很高的知名度,是郫县最富盛名的特产之一。中国地理标志产品。是四川三大名瓣之一。它在选材与工艺上独树一帜,与众不同。香味醇厚却未加一点香料,色泽油润却未加任何油脂,全靠精细的加工技术和原料的优良而达到色、香、味俱佳的标准,具有辣味重、鲜红油润、辣椒块大、回味香甜的特点,是川味食谱中常用的调味佳品,有“川菜灵魂”之称。其制作技艺列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⑻ 郫县豆瓣酱什么牌子的最正宗

“益丰和”号酱园与郫县第二大酱园“元丰源”争先响应政府号召实行公私合版营,成立国营郫县豆瓣厂,生权产的郫县豆瓣也更名为“益丰和号”、“鹃城”牌郫县豆瓣。

郫县豆瓣是成都市郫都区(旧称郫县)的特产,也是中国地理标志产品。郫县豆瓣是中国顶尖调味料之一,其在选材与工艺上独树一帜,与众不同,香味醇厚却未加一点香料,色泽油润,全靠精细的加工技术和原料的优良而达到色、香、味俱佳的标准。

郫县豆瓣具有辣味重、鲜红油润、辣椒块大、回味香甜的特点,是川味食谱中常用的调味佳品,有“川菜之魂”之称。其制作技艺列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郫县豆瓣风味独特,与当地的水质状况也有密切的关系。郫都区属于岷江上游的都江堰自流灌溉区,水源无污染,符合国家水域标准,水质条件好,纳入成都市水源保护区范围。

境内河流较多,水系分布均匀,众多的水系河流形成了郫都区境内丰富的地下水资源,优良的水质状况给郫都区豆瓣酿造发酵过程中的微生物生存提供了丰富的矿物质养料及水分,使其充分生长并分泌大量的酶类,促使豆瓣中各原料的分解,从而形成郫县豆瓣独特的“色、香、味、形”

⑼ 裨县豆瓣酱那个牌子最好

郫县豆瓣酱推荐:鹃城牌、好人家、国酿食品、旺丰、丹丹。

1、鹃城牌

郫县豆瓣是制作川菜不可或缺的调味佳品,以优质红辣椒、蚕豆、小麦粉和食盐为主要原料,通过制曲、发酵、翻晒酿制等传统工艺加工而成,产品具有红褐油润、酱酯香味浓郁的特点。

2、好人家

公司已先后自主开发出“大红袍”、“好人家”、“天车”、“羊羊羊”四大系列100余种畅销全国并远销海外的产品,产品全部获得QS生产许可并获中国绿色食品A级产品证书。

5、丹丹

四川省丹丹调味品有限公司创建于1984年,位于成都市郫县安德镇中国川菜产业化园区,总占地面积120亩,注册资金2600万元,是一家以生产郫县豆瓣、火锅底料、鸡精、四川泡菜等多种调味品为主的集团化企业。

⑽ 四川有什么土特产

1、郫县豆瓣

郫县豆瓣,成都市郫都(旧称郫县)特产,中国地理标志产品。是中国顶尖调味料之一。它在选材与工艺上独树一帜,与众不同。香味醇厚却未加一点香料,色泽油润却未加任何油脂。

全靠精细的加工技术和原料的优良而达到色、香、味俱佳的标准,具有辣味重、鲜红油润、辣椒块大、回味香甜的特点,是川味食谱中常用的调味佳品,有“川菜之魂”之称。其制作技艺列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盐皮蛋

盐皮蛋是小平故里四川广安独具特色的美食。既有盐蛋又有皮蛋的美味,此蛋不仅是佐酒的美味食品,更是早餐的最佳菜肴之一。盐皮蛋蛋白质的氨基酸比例很适合人体生理需要、易为机体吸收,利用率高达98%以上。盐皮蛋还是较好的健脑食品。

3、龙安柚

龙安柚,四川省广安市特产,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龙安柚亲本源于四川省广安市广安区龙安乡群策村村民唐延文家屋后的两株53年生柚树,由广安市广安区经济作物技术推广站选育而成。 

龙安柚果实中大,果皮黄橙色,肉质脆嫩,汁多,少核或无核,11月上中旬成熟。具有调节人体的新陈代谢、消食醒酒、降火等作用,对脊柱炎、便秘患者有较好疗效。

4、苏稽米花糖

苏稽米花糖产于四川乐山市苏稽镇,故名。米花糖在清末就有名,是乐山地区传统名产。原料配方主要是白芝麻、花生仁、泡米,特点是香甜可口,酥脆化渣,具有米花清香味。苏稽米花糖,连续四届由乐山消费者投票评为“嘉州人民喜爱商品”等荣誉。

5、龚扇

龚扇又称自贡龚扇,是中国传统工艺美术珍品,蜀中名扇之一。四川自贡竹编扇,晶莹光亮,宛如纨绢,驰名中外。由民间艺术家龚玉璋创制至今已逾百多年历史,是自贡著名的小三绝之一,目前龚扇的制作已经传至龚氏家族第五代传人。

热点内容
鹿特丹港国家地理 发布:2021-03-15 14:26:00 浏览:571
地理八年级主要的气候类型 发布:2021-03-15 14:24:09 浏览:219
戴旭龙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发布:2021-03-15 14:19:37 浏览:408
地理因素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发布:2021-03-15 14:18:30 浏览: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发布:2021-03-15 14:16:36 浏览:425
工地质检具体干些什么 发布:2021-03-15 14:15:00 浏览:4
东南大学工程地质考试卷 发布:2021-03-15 14:13:41 浏览:840
中国地质大学自动取票机 发布:2021-03-15 14:13:15 浏览:779
曾文武汉地质大学 发布:2021-03-15 14:11:33 浏览:563
中国冶金地质总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网 发布:2021-03-15 14:10:10 浏览: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