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地理人文 » 中国地理学会华东地区

中国地理学会华东地区

发布时间: 2021-02-19 17:36:46

『壹』 中国地理学会的组织章程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本会中文名称为中国地理学会,英文译名为:The Geographical Society of China,英文缩写为:GSC。
第二条中国地理学会(以下简称本会)是由全国各大专院校、科研单位、普通初高中及中等职业学校从事地理教学、科研的地理工作者,地理科学爱好者及相关人员自愿组成并依法登记的,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全国性、学术性、公益性、非营利性的社会团体,是发展中国地理科技事业的重要社会力量。
第三条本会宗旨是:团结和组织广大会员和全国地理工作者,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推动地理科学事业发展和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为中心,促进地理科学事业的繁荣和发展,促进地理科学技术的普及与推广,促进公众地理科学文化素质的提高,促进地理教育事业的发展和地理科技人才的成长和提高,促进科学技术与经济社会发展的结合,为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和生态文明服务,为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和创新型国家做出贡献。
本会活动严格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宪法、法律、法规和国家政策,遵守社会道德风尚,贯彻“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坚持民主办会原则,充分发扬学术民主,坚持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优良学风;大力弘扬“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风尚,积极倡导“献身、创新、求实、协作”的精神;高举爱国主义旗帜,维护民族团结,促进祖国统一。
第四条本会接受登记管理机关民政部和业务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的业务指导和监督管理。
第五条本会的住所设在北京市。
第二章 业务范围
第六条本会的业务范围
(一)组织和支持会员开展国内外地理学科及相关学科的学术交流,活跃学术思想,促进本学科发展,为国民经济建设服务;
(二)编辑出版地理科技书刊;
(三)宣传普及地理科学知识,传播科学精神、思想和方法,推广先进技术,提高国民的文化素质;
(四)对国家科技发展战略、政策和经济建设中涉及地理学科及相关学科范围内的重大问题进行研讨并提出政策建议;
(五)组织开展涉及地理学科及相关学科范围内的科技咨询和技术服务工作,接受委托进行涉及地理学科及相关学科范围内的科技项目论证、科技成果评价、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定,受政府委托承办或根据学科发展需要组织举办展览;
(六)开展对会员和地理科技工作者涉及学科及相关学科范围内的继续教育和培训工作;
(七)举办为会员服务的事业和活动;
(八)反映会员的意见和呼声,维护地理科技工作者的权益;
(九)发现举荐优秀地理人才;经政府有关部门批准,表彰优秀地理工作者,评选优秀地理论著、图集。
(十)与本会业务有关的其他活动。
第三章 会员
第七条本会的会员种类有:个人会员和单位会员。个人会员分会为普通会员、资深会员、港澳台会员、海外会员、准会员。
第八条申请加入本会的会员,必须具备下列条件:
(一)拥护本会的章程;
(二)有加入本会的意愿;
(三)在本学科领域内具有一定的影响;
(四)普通会员:具有中级职称(或相当技术职称)的地理工作者,与本会专业有关的科技工作者和管理人员,在读博士研究生。
(五)资深会员:年龄在60岁以上,满足下列条件之一者:曾(现)任本会理事或分支机构的主任、副主任职务的教授、研究员(或相当技术职称);从事地理科学研究和教学工作,具有博导资格的教授、研究员;为我国地理科学事业的发展做出重要贡献的著名地理学家。
(六)港澳台会员:居住在香港、澳门和台湾地区的永久居民,具有相当于中级职称以上,从事地理科学研究和教学工作或与地理专业有关的科技工作者。
(七)海外会员:从事地理科学研究和教学工作的学者,对我国友好并具有相当国内高级职称的外国籍的地理科技工作者,以及长期在海外学习或工作具有相当于国内高级职称的中国籍地理科技工作者。
(八)准会员:大学地理专业及与地理相关专业的在校高年级本科生、硕士研究生,以及从事地理科研教学及管理工作的大学毕业生。
(九)单位会员:主要指省级地理学会,可以单位会员名义加入本会,也可以包括主要地理研究、教学单位。
本章程下述规定不适用于准会员、港澳台会员和海外会员。准会员、港澳台会员和海外会员的入会程序和权利义务,另行规定。
第九条会员入会的程序是:
(一)提交入会申请书;
(二)经理事会授权机构讨论通过;
(三)个人会员入会,须有二名会员介绍或单位会员单位推荐,秘书处讨论批准,颁发“个人会员证”;
(四)单位会员经理事会或常务理事会批准,颁发“单位会员证”。
第十条会员享有下列权利:
(一)有选举权、被选举权和表决权;
(二)对本会工作有批评建议权和监督权;
(三)参加本会举办的学术活动和取得有关学术资料和服务的优先权;
(四)拥有平等发表学术观点的权利;
(五)会员拥有退会自由。
第十一条会员履行下列义务:
(一)执行本会的决议;
(二)维护本会合法权益;
(三)完成本会交办的工作;
(四)积极参加本会的有关活动;
(五)按规定缴纳会费;
(六)向本会反映情况,提出有关建议。
第十二条会员退会应书面通知本会秘书处,并交回会员证。会员如果1年不履行义务,经本会秘书处提示后,仍不及时履行义务的,应视为自动退会。
第十三条会员如有严重违反本章程的行为,经理事会或常务理事会表决通过,予以除名。
第四章 组织机构和负责人产生、罢免
第十四条本会的最高权力机构是全国会员代表大会,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每届四年。因特殊情况需提前或延期换届的,须由理事会表决通过,报业务主管单位审查并经社团登记管理机关批准同意。但延期换届最长不超过一年。全国会员代表大会必须有2/3以上的会员代表出席方能召开,其决议须经到会会员代表半数以上表决通过方能生效。
第十五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的职权:
(一)制定和修改章程;
(二)选举和罢免理事;
(三)制定本会工作方针和任务;
(四)审议理事会的工作报告和财务报告;
(五)制定和修改会费标准;
(六)决定终止事宜;
(七)决定其他重大事宜。
第十六条理事会是全国会员代表大会的执行机构,在全国会员代表大会闭会期间领导本会开展日常工作,对全国会员代表大会负责。理事会须有2/3以上理事出席方能召开,其决议须经到会理事2/3以上通过方能生效。理事会每年至少召开一次会议;情况特殊时,也可采用通讯形式召开。
理事会理事应通过充分酝酿、协商,采用无记名投票选举产生。理事人选应是学术上有成就,学风正派,能参加实际工作的科学家、专家和中青年地理工作者以及热心学会工作并从事有关学科组织管理工作的领导干部。理事会组成要体现老、中、青梯队结构。理事会成员每届更新不少于三分之一。
曾任本会上一届主要领导职务(理事长、副理事长、秘书长、常务理事等)及专业(工作)委员会、分会主任职务的专家、学者经理事会或常务理事会决定,可聘请担任学会下届名誉理事。
对学会有重要贡献的著名专家、学者及关心、热爱地理学并支持学会学术活动的企业家、经理事会或常务理事会决定可聘请担任学会特邀理事。
学会理事会聘请顾问,顾问由不再学会担任职务的两院(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和著名地理学家组成。
第十七条理事会的职权:
(一)执行全国会员代表大会的决议;
(二)选举和罢免理事长、副理事长、秘书长、常务理事;
(三)筹备召开全国会员代表大会;
(四)向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报告工作和财务状况;
(五)决定会员的吸收或除名;
(六)决定设立办事机构、分支机构、代表机构和实体机构;
(七)决定副秘书长、各机构主要负责人的聘任;
(八)制定本会的重要活动计划;
(九)进行奖励和表彰活动;
(十)领导本会各机构开展工作;
(十一)制定内部管理制度;
(十二)决定其他重大事项。
第十八条本会设立常务理事会。常务理事会人数不超过理事人数的1/3)。常务理事会由理事会选举产生,在理事会闭会期间行使第十七条第一、三、五、六、七、八、九、十、十一项的职权,对理事会负责。
第十九条常务理事会每年召开二至四次会议;情况特殊的,也可采用通讯形式召开。常务理事会须有2/3以上常务理事出席方能召开,其决议须经到会常务理事2/3以上通过方能生效。
第二十条本会的理事长、副理事长、秘书长必须具备下列条件:
(一)坚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政治素质好;
(二)在本会业务领域内有较大影响;
(三)理事长、副理事长最高任职年龄不得超过70周岁,秘书长任职时年龄不超过62周岁,秘书长为专职;
(四)身体健康,能坚持正常工作;
(五)未受过剥夺政治权利的刑事处罚的;
(六)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
第二十一条本会理事长、副理事长、秘书长候选人超过最高任职年龄规定的,须本会理事会提议,报业务主管单位和登记管理机关同意后方可选举。
第二十二条本会理事长、副理事长、秘书长任期四年,连任不得超过两届。因特殊情况需延长任期的,须由理事会提出建议,报业务主管单位审查并社团登记管理机关批准,经会员代表大会2/3以上会员代表表决通过后,方可任职
第二十三条理事长为本团体法定代表人,法定代表人代表本会签署有关重要文件。
因特殊情况,受理事长委托,经理事会通过,报业务主管单位审查并经登记管理机关批准同意后,可以由副理事长或秘书长担任法定代表人。
本会法定代表人不兼任其他团体的法定代表人。
第二十四条本会理事长行使下列职权:
(一)召集和主持理事会、常务理事会;
(二)检查全国会员代表大会、理事会、常务理事会决议的落实情况。
第二十五条本会秘书长行使下列职权:
(一)主持办事机构开展日常工作,组织实施年度工作计划;
(二)协调各分支机构、代表机构、实体机构开展工作;
(三)提名副秘书长以及各办事机构、分支机构、代表机构和实体机构主要负责人,交理事会或常务理事会决定;
(四)决定办事机构、代表机构、实体机构专职工作人员的聘用;
(五)处理其他日常事务。
第五章办事机构、分支机构和代表机构
第二十六条学会为办事机构提供必要的人力、物资、经费支持,为专职工作人员提供必要的生活、工作保障。
第二十七条本会分支机构、代表机构名称前应当冠以中国地理学会的全称,不能单独冠以“中国”、“中华”、“全国”等字样。分支机构、代表机构开展活动,应当使用全称,英文译名应当与中文名称一致。
第二十八条分支机构、代表机构接受本会理事会的领导,不具有法人资格。
第二十九条分支机构、代表机构的设立应具备下列条件:
(一)有规范的名称;
(二)有学术带头人和一定规模的专家学者群体;
(三)有符合章程所规定的业务范围;
(四)能独立开展相应的业务活动;
(五)有固定的住所;
(六)有合法和相对稳定的经费来源。
第三十条设立分支机构、代表机构,应经本会理事会或常务理事会审议通过,报业务主管单位审查同意后,向登记管理机关提出登记申请。经登记管理机关批准登记后,方可开展活动。
第三十一条分支机构、代表机构经批准登记后,确需刻制印章的,到登记管理机关办理有关手续。
第三十二条经理事会或常务理事会授权,分支机构可发展会员、收取会费。其发展的会员为本会会员,其收取的会费属于本会所有。
第三十三条分支机构应当按照全国学会的规定按时换届。其负责人任职年龄一般不得超过60周岁,连任不得超过两届。党政机关副处级以上干部兼任全国学会分支机构负责人的,应按干部管理权限报批。
第六章 资产管理、使用原则
第三十四条本会经费来源
(一)会费;
(二)捐赠;
(三)政府资助;
(四)在核准的业务范围内开展活动或服务的收入;
(五)其他合法收入。
第三十五条本会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收取会员会费。本会开展评比、评选、表彰等活动,不收取任何费用。
第三十六条本会经费必须用于本章程规定的业务范围和事业的发展,不得在会员中分配。
第三十七条本会建立严格的财务管理制度,保证会计资料合法、真实、准确、完整。本会配备具有专业资格的会计人员。会计不得兼任出纳。会计人员必须进行会计核算,实行会计监督。会计人员调动工作或离职时,必须与接管人员办清交接手续。
第三十八条本会的资产管理必须执行国家规定的财务管理制度,接受全国会员代表大会和财政部门的监督。资产来源属于国家拨款或者社会捐赠、资助的,必须接受审计机关的监督,并将有关情况以适当方式向社会公布。本会的资产,任何单位、个人不得侵占、私分和挪用。
第三十九条本会换届或更换法定代表人之前必须接受社团登记管理机关和业务主管单位认可的审计单位进行的财务审计。
第四十条本会专职工作人员的工资和保险、福利待遇,参照国家事业单位的有关规定执行。
第七章 章程的修改程序
第四十一条本会章程的修改,须经理事会表决通过后报全国会员代表大会审议。
第四十二条本会修改的章程,须在全国会员代表大会通过后15日内,报业务主管单位审查,经其同意,报社团登记管理机关核准后生效。
第八章 终止程序及终止后的财产处理
第四十三条本会完成宗旨或自行解散或由于分立、合并等原因需要注销时,由理事会或常务理事会提出终止动议。经全国会员代表大会表决通过,并报业务主管单位审查同意。经社团登记管理机关办理注销登记手续后即为终止。
第四十四条本会终止前,须在业务主管单位及有关机关的指导下成立清算组织,清理债权债务,处理善后事宜。清算期间,不开展清算以外的活动。剩余财产在业务主管单位和社团登记管理机关的监督下,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用于发展与本会团体宗旨相关的事业。
第九章 附则
第四十五条本章程经2010年5月29日第十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表决通过。
第四十六条本章程的解释权属本会理事会。
第四十七条本章程自社团登记管理机关核准之日起生效。

『贰』 中国地理学会

中国地理学会(英文名:The Geographical Society of China,缩写:GSC)是由全国广大地理工作者自愿组成、在中华人民共和专国民政部属依法登记注册、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全国性、公益性、学术性的社会团体,是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发展地理科学事业的重要社会力量。
学会挂靠在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中国地理学会拥有全国会员2万人,学会下设16个专业委员会、7个分会、6个工作委员会,联系地方学会31个(未含台、港、澳),学会理事会设有分会:沙漠、冰川冻土、环境遥感、山地研究、长江流域开发、沿海开放地区研究分会。专业委员会:自然地理、经济地理、地貌、气候、水文、化学地理、历史地理(附古地理组)、地图和地理信息系统、世界地理、人文地理(附数量地理组)、海洋地理。此外,还有教育工作委员会、科普工作委员会、对应国际地理联合会委员会和编辑出版工作委员会。这些分会和委员会开展的工作,对地理研究和科学普及起到很大作用。

『叁』 《中国地理学会》 知识论文比赛

首都
北京

地形
中国地势西高东低,各类地形占全国陆地面积的比例是:山地33.3%,高原26%,盆地18.8%,平原%,丘陵9.9%。

岛屿
在中国海域上分布着5400个岛屿。最大的岛屿是台湾岛(面积约3.6万平方公里),其次是海南岛(面积约3.4万平方公里)。

山脉
喜马拉雅山
全世界海拔7000米以上的山峰有19座,而坐落在中国境内和国境线上的就有7座,号称"世界屋脊"的青藏高原上分布着许多高大山脉。喜马拉雅山,平均海拔6000米。它的主峰珠穆朗玛峰,海拔8848.13米,是世界第一高峰。

最长的河流
长江
长江是中国第一大河,全长6300公里,仅次于非洲的尼罗河和南美洲的亚马逊河,为世界第三长河。黄河系中国第二大河,全长5464公里。

最大的峡谷
西藏高原的雅鲁藏布江上,有全长504.6公里、深6009米的大峡谷,它是世界第一大峡谷。

最长的人工河
京杭大运河,全长1801公里,始凿于公元前五世纪,是世界上开凿最早、最长的人工河。

湖泊
鄱阳湖
长江中下游平原的鄱阳湖是中国最大的淡水湖,面积3583平方公里;青藏高原的青海湖是中国最大的咸水湖,面积4583平方公里。

气候
中国大部分地区处于温带和亚热带,南部部分地区处于热带,北部部分地区则靠近寒带。
地理位置
中国位于东半球,亚洲大陆的东部,太平洋的西岸。

国土面积
960万平方公里,仅次于俄罗斯和加拿大。

最大的城市
上海
举世闻名的京杭大运河,是世界上开凿最早、最长的一条人工河道。

大运河北起北京,南达杭州,流经北京、河北、天津、山东、江苏、浙江六个省市,沟通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全长1794公里。从公元前486年始凿,至公元1293年全线通航,前后共持续了1779年。在漫长的岁月里,主要经历三次较大的兴修过程。

京杭大运可是由人工河道和部分河流、湖泊共同组成的,全程可分为七段:(1)通惠河;(2)北运河;(3)南运河;(4)鲁运河;(5)中运河;(6)里运河;(7)江南运河。京杭大运可作为南北的交通大动脉,历史上曾起过巨大作用。运河的通航,促进了沿岸城市的迅速发展。

清朝末年,自京汉、津浦等铁路修建以后,清朝政府不关心运河的命运,任其荒废。运河河道越来越窄,最窄处不足10米,运输能力大减,不少河段不能通航。山东境内的部分河段已淤成平地;即使水量较大,通航条件较好的江苏省内河段,也只能通行小木帆船。

新中国成立后,制定了改造大运河的计划,对运河很多区段进行了疏浚、扩展,沿河建设了不少航闸,两岸改建和新建了许多现代化码头。目前,大运河全程虽不能通航,但季节性通航里程已达1100公里,对分担津浦铁路的货流,特别是承担煤炭、建材、盐、日用工业品、粮、油和其他农副产品的中短途运输任务,对发展地区经济,加强南北交流,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今天,大运河将作为南水北调的主要路径,古老的大运河必将重新焕发出青春的活力。

『肆』 中国地理学会的组织机构

中国地理学会拥有全国会员2万人,学会下设16个专业委员会、7个分会、6个工作委员会,联内系地方学会容31个(未含台、港、澳),学会理事会设有分会:沙漠、冰川冻土、环境遥感、山地研究、长江流域开发、沿海开放地区研究分会。专业委员会:自然地理、经济地理、地貌、气候、水文、化学地理、历史地理(附古地理组)、地图和地理信息系统、世界地理、人文地理(附数量地理组)、海洋地理。此外,还有教育工作委员会、科普工作委员会、对应国际地理联合会委员会和编辑出版工作委员会。这些分会和委员会开展的工作,对地理研究和科学普及起到很大作用。

『伍』 中国地理学会发的荣誉证书中考可以加分么

中考加分是为了给三好生、特长生、高危军人子女等考生一定的加分鼓励,通常情况下是按照文化课科目每科加1分的标准来进行加分,也就是加5分,特殊也有加10分、20分的情况,不能累计加分。
①孩子可以加分的考生:
1. 获得市级"三好学生"称号的考生;
2. 经主管部门认定的在艺术、体育、科技等方面获奖的考生;
3.归侨(华侨)子女考生;
4.台湾省籍考生;
5.少数民族考生。
②军人子女优惠待遇:
军人子女的优惠待遇分为三种:第一种是不加分,但是在录取时有优先录取的权力;第二种是加10分的情况;第三种是加20分的情况。具体情况如下:
③不加分的情况:
现役军人子女、现任驻外使领馆工作人员随任子女(初中阶段回国),在招生考试总分相同的情况下,优先录取,不予加分。
④加10分的情况:
因公牺牲人民警察子女和一级至四级残疾人民警察子女;获得"首都见义勇为好市民(荣誉市民)"荣誉称号的牺牲人员子女和一级至四级伤残人员的子女;现担任战备值班任务的师以下战斗部队连续工作3年以上(含已工作并将连续工作3年以上)等情况。
⑤加20分的情况:
烈士子女考生;现驻国家确定的三类(含三类)以上艰苦边远地区、西藏自治区,解放军总部划定的二类(含二类)以上岛屿和在高风险、高危害岗位连续工作3年以上(含已工作并将连续工作3年以上)军人的子女,以及有子女后曾在该地区和岗位累计工作5年以上军人的子女。

『陆』 中国地理学会的出版书籍

(1) 《中国自然地理》(总论),(科学出版社,1985年)(在编委会领导下,由我会具体组织实施)
(2) 《中国自然地理》(地貌),(科学出版社,1980年)
(3) 《中国自然地理》(气候),(科学出版社,1984年)
(4) 《中国自然地理》(地表水),(科学出版社,1981年)
(5) 《中国自然地理》(地下水),(科学出版社,1981年)
(6) 《中国自然地理》(土壤地理),(科学出版社,1981年)
(7) 《中国自然地理》(植物地理,上下册),(科学出版社,1983年,1988年)
(8) 《中国自然地理》(动物地理),(科学出版社,1979年)
(9) 《中国自然地理》(古地理,上下册),(科学出版社,1984年,1986年)
(10) 《中国自然地理》(历史自然地理),(科学出版社,1982年)
(11) 《中国自然地理》(海洋地理),(科学出版社,1979年)
(12) 《中国自然地理》(自然条件与农业地理),(科学出版社,)
(13) 《中国人文地理丛书》·中国经济地理(科学出版社,1998年)
(14) 《中国人文地理丛书》·中国政区地理(科学出版社,1999年)
(15) 《中国人文地理丛书》·中国农业地理(科学出版社,2000年)
(16) 《中国人文地理丛书》·中国交通地理(科学出版社,2000年)
(17) 《地理学名词》(科学出版社,1988年)
(18) 《GEOGRAPHY IN CHINA》(Science Press, 1984)
(19) 《RECENT DEVELOPMENT OF GEOGRAPHICAL SCIENCE IN CHINA》(Science Press, 1990)
(20) 《论地理科学》(浙江教育出版社,1994年)
(21) 《迈向21世纪的中国·地理学的理论与方法》(香港中文大学香港亚太研究所,1999年)
(22) 《迈向21世纪的中国·环境、资源与可持续发展》(香港中文大学香港亚太研究所,1999年)
(23) 《迈向21世纪的中国·城乡与区域发展》(香港中文大学香港亚太研究所,1999年)
(24) 《世纪之交的中国地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年)
(25) 《中国地理学90年发展回忆录》(学苑出版社,1999年)
(26) 《生态系统建设与区域持续发展研究》(测绘出版社,1997)
(27) 《1960年地理学术会议文集(地貌)》(科学出版社,1962年)
(28) 《中国地理学会一九六三年年会论文选集(地貌学)》(科学出版社,1965年)
(29) 《中国地理学会一九六五年地貌学术讨论会文集》(科学出版社,1965年)
(30) 《中国地理学会1977年地貌学术研讨会文集》(科学出版社,1981年)
(31) 《中国地理学会第一次构造地貌学术研讨会论文选集》(科学出版社,1984年)
(32) 《喀斯特地貌与洞穴》(科学出版社,1985年)
(33) 《喀斯特地貌与洞穴研究》(科学出版社,1990年)
(34) 《地貌及第四纪研究进展》(测绘出版社,1991年)
(35) 《地貌过程与环境》(地震出版社,1993年)
(36) 《喀斯特景观与洞穴旅游》(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3年)
(37) 《地貌实验与模拟》(地震出版社,1993年)
(38) 《地貌、环境、发展》(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5年)
(39) 《资源、环境、区域开发研究》(科学出版社,1988年)
(40) 《机遇与挑战——90年代的地理学》(南京大学出版社,1991年)
(41) 《自然地理学与国土整治》(科学出版社,1988年)
(42) 《自然地理学与中国区域开发》(湖北教育出版社,1990年)
(43) 《生物地理和土壤地理研究》(科学出版社,1990)
(44) 《生物和土壤资源利用与保护》(科学出版社,1993)
(45) 《资源产业化开发与生态环境建设》(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9年)
(46) 《地理学创新与全球变化区域响应》(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年)
(47) 《1978年中国地理学会陆地水文学学术会议文集》(科学出版社,1981年)
(48) 《中国地理学会第三次全国水文学术会议论文集》(科学出版社,1986年)
(49) 《中国地理学会第四次全国水文学术会议论文集》(测绘出版社,1989年)
(50) 《中国地理学会水文专业委员会第五次全国水文学术会议论文集》(科学出版社,1992年)
(51) 《中国地理学会水文专业委员会第六次全国水文学术会议论文集》(科学出版社,1997年)
(52) 《中国雨水利用研究文集》(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1998年)
(53) 《经济地理学的理论与方法》(商务印书馆,1980年)
(54) 《工业布局与城市规划》(科学出版社,1981年)
(55) 《农业布局与农业区划》(科学出版社,1982年)
(56) 《地理学与农业》(科学出版社,1983年)
(57) 《城市气候与城市规划》(科学出版社,1985年)
(58) 《国土规划与经济区划》(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6年)
(59) 《数量地理学在生产布局中的作用》(科学出版社,1988年)
(60) 《环境中重金属研究文集》(科学出版社,1988年)
(61) 《环境中污染物及其生物效应研究》(科学出版社,1992年)
(62) 《第二届全国冻土学术会议论文选集》(甘肃人民出版社,1983年)
(63) 《地图学的开拓与进展——理论探讨与实践经验》(中国地图出版社,1991年)
(64) 《遥感新进展与发展战略》(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6年)

『柒』 江苏属于南方还是北方

地理学上,南方和复北方以秦岭淮制河一线来分界的,一线的南边属南方,北边属于北方。而江苏的泗洪县、洪泽县、淮安市(北距淮安市区约5.68公里)、涟水县、阜宁县、滨海县、射阳县在南方北方分界线上,因此,可以说,江苏处于南方和北方的交界处。

『捌』 中国人文地理概况

中国的地理中国位于欧亚大陆东部,太平洋西岸。中国约有4079年(含“夏朝”)的已知文明史(以出现国家体制为始),是亚非大河流域四大文明古国之一。
1、中国地理简介
01、中国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它的版图被形象地比作雄鸡。是中华民族的主要聚居地。
02、中国领土总面积为:陆地面积960万平方千米(不包含被俄帝国吞并和逼迫清政府割让陆地面积588万平方公里土地),内海和边海的水域面积约四百七十多万平方千米。总面积为1430多万平方千米)不包含俄帝国侵占588万平方公里土地)。
03、中国领土东西跨经度有六十多度,跨了五个时区,东五区到东九区。全国统一北京时间为东8区。东西距离约五千二百公里。中国领土南北跨越的纬度近五十度,南北距离约为五千五百公里。
04、中国领土的中心位置在陕西省泾阳县永乐镇石际寺村(34°32′27.00〃N,108°55′25.00〃E)。
05、中国领土最北端在黑龙江省漠河以北的黑龙江主航道中心线上(53°33.5′N)。
06、中国领土最南端在南海的南沙群岛中的曾母暗沙(3°51′N,112°16′E) 。
07、中国领土最东端在黑龙江省黑瞎子岛(48°27′N,135°05′E) 。
08、中国领土最西端在新疆帕米尔高原,约在中、塔、吉三国边界交点西南方约25公里处,那里有一座海拔5000米以上的雪峰。 (39°15′N、73°33′E)。
09、中国的大陆海岸线长一万八千多公里,沿海有许多优良港湾,便于船舶避风和停靠。 中国的大陆边境线长二万多公里。
10、中国岛屿大约有5000多个,绝大部分分布在长江口以南的海域。
11、中国陆地面积最大的群岛是舟山群岛,它位于浙江省东面的东海海域。
12、中国南海有四个群岛,即东沙群岛、西沙群岛、中沙群岛、南沙群岛。
13、中国所濒临的海洋,从北到南,依次为渤海、黄海、东海、南海。
14、内海是一个国家神圣不可侵犯的领土,山东半岛与辽东半岛之间的渤海、雷州半岛与海南岛之间的琼州海峡是中国的内海。
15、中国最大的岛屿是台湾岛,第二大岛是海南岛,第三大岛是崇明岛。
16、山东半岛是中国最大的半岛,辽东半岛是中国第二大半岛。
17、台湾海峡位于福建省与台湾省之间,从南到北连接着南海和东海,是中国海上运输的重要通道,人们称它为“海上走廊”。
18、 世界上有两条地震带,一条是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一条是环太平洋地震带,中国正好在两大地震带的中间,所以中国是一个多地震的国家。
19、与中国陆地相邻的国家有十四个,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中国还是世界上邻国最多的国家(共20个)。
20、东面同中国相邻的国家有朝鲜。
21、北面同中国相邻的国家有俄罗斯、蒙古。
22、西北面同中国相邻的国家有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
23、西面同中国相邻的国家有阿富汗、巴基斯坦。
24、西南面同中国相邻的国家有印度、尼泊尔、不丹。
25、南面同中国相邻的国家有缅甸、老挝、越南。
26、同中国隔海相望的国家有六个。
27、东面同中国隔海相望的国家为韩国、日本。
28、东南面同中国隔海相望的国家为菲律宾。
29、南面同中国隔海相望的国家为马来西亚、文莱、印度尼西亚。
30、中国的行政区域,基本分为省(自治区、直辖市、特别行政区)、市(地区、自治州、自治盟)、县(旗、区、市)、乡(镇、街道办事处)、村(居民委员会)五级。
31、中国共有三十四个省级行政单位,二十三个省,五个自治区,四个直辖市和两个特别行政区。
32、北京市位于华北平原西北部,是中国的首都。战国时为燕国都城,故也称“燕京”。
33、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是中国面积最大的省级行政区,约有一百六十六万平方公里,占了整个中国面积的六分之一。它位于中国的西北部,其人民政府所在地是乌鲁木齐市,简称为“新”。
34、陕西省,举世公认的中华民族的摇篮和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中华民族世代景仰的人文初祖炎帝和黄帝 即诞生并埋葬于此。春秋战国秦国的所在地,故简称“秦”或 “陕”。人民政府所在地是西安市,即古长安,古代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是举世闻名的世界四大文明古都之一,兵马俑的故乡。延安是著名的革命圣地。
35、山西省,西临黄河,东临太行山脉,位处黄土高原,是华夏文明的发源地之一,有着“煤海”之称,因位于太行山的西面而得名,因在战国时代为晋国领地,故简称“晋”,人民政府所在地是太原市,是中国重要的能源重工业基地,也是中国重要的能源供应基地,山西文物众多,非物质文化遗产丰富。
36、河北省因位于黄河北边而得名,在古代它的部分土地属于冀州,故简称“冀”,人民政府所在地是石家庄市,北戴河与承德均为避暑胜地。
37、河南省大部分地区位于黄河南边,是中国古代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它是中国古代“九州”中的“豫州”,故简称“豫”,又称“中州”和“中原”。洛阳市、开封市、安阳市和郑州市是中国八大古都中的四个,其中洛阳是十三朝古都,开封是七朝古都。人民政府所在地是郑州。河南有大量古代文化遗址。现在的河南省是建国初期平原省和老河南省合并而成。
38、内蒙古自治区横贯我国东北、华北、西北,简称“内蒙古”,人民政府所在地呼和浩特市,意思是“青色的城市”。 是蒙古族的发源地,煤炭储量居全国第一。
39、辽宁省因省内有一条辽河而得名,简称“辽”,人民政府所在地是沈阳市,另有计划单列市--大连市。有“钢都”鞍山。
40、吉林省位于东北平原的中心,简称“吉”,人民政府所在地长春市,是中国的“汽车城”。
41、黑龙江省有着“北大仓”(粮仓)之称,是中国最北和最东的省份,简称“黑”。人民政府所在地哈尔滨市,又称“冰城”,每年的元旦到春节期间,这里举办冰雕艺术节。
42、甘肃省是中国古代“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人民政府所在地是兰州市。简称“甘”或“陇”,古所辖地为甘州(现张掖市)和肃州(现酒泉市),是故甘肃。
43、宁夏回族自治区位于中国的西北部,人民政府所在地是银川市。简称“宁”。
44、青海省因青海湖在其境内而得名,青海湖古代叫“西海”,是我国最大的内陆湖和咸水湖,蒙古语称“库库诺尔”,意思是“青色的湖”。也是中国唯一以湖泊而得名的省,人民政府所在地是西宁市。简称“青”。
45、西藏自治区位于中国的西南边疆。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即位于本区。从公元七世纪开始就与内地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经常往来,促进了藏族、汉族两民族之间的交流与发展。简称“藏”。人民政府所在地拉萨市,在藏语中是“圣地”或“佛地”的意思。又因这里一年四季晴空万里,日照时间长,人们把它叫做“日光城”。
46、云南省是中国西南边疆省份,同缅甸、老挝、越南三国相邻,简称“滇”或“云”。云南省有五十二个民族,是中国民族最多的省级行政单位。云南省人民政府所在昆明市,是中国的历史文化名城之一,也是闻名中外的“春城”。云南省大部分地区冬暖夏凉,气候温和,四季如春。
47、贵州省因“天无三日晴,地无三尺平,人无三分银”而得名,简称“黔”或“贵”,人民政府所在地是贵阳市。中国最大的瀑布也是闻名于世界的黄果树瀑布位于离贵阳一百五十公里处的镇宁布依族自治县。仁怀市出产的茅台酒被列为世界三大蒸馏名酒之一,也是中国的国酒。
48、四川省因物产丰富而被称为“天府之国”,简称“蜀”或“川”,人民政府所在地是成都市。
49、湖北省因地处洞庭湖以北而得名,简称“鄂”,人民政府所在地武汉市。水陆交通便利,被人们称为“九省通衢”和“江城”,夏季气温高,是“四大火炉”之一。
50、湖南省因位于洞庭湖以南而得名。因境内最大的河流湘江纵贯全省,故简称“湘”,人民政府所在地是长沙市,夏季气温高,是“七大火炉”之一。
51、江西省地处长江中下游南岸,因从唐代开始设江南西道而得名,又因为赣江是省内最大的河流,故简称“赣”。人民政府所在地是南昌市。 景德镇是中外闻名的瓷都。
52、安徽省出产“文房四宝”中的纸、墨、砚,简称“皖”,古有徽州和安庆二府,各取一字,乃为安徽。人民政府所在地是合肥市。
53、山东省因位于太行山以东而得名,在古代是齐国和鲁国的所在地,故简称“鲁”。人民政府所在地济南市,是中国著名的“泉城”。 另有一计划单列市--青岛市。
54、江苏省位于中国华东地区,简称“苏”,“苏”字繁体写法的鱼和禾是指鱼米之乡、草字头是指平原、“苏”字诠释了江苏的一切、意味着江苏是鱼米之乡、繁华不衰。江苏建省始于清代初年,取江宁(现南京)、苏州两府的首字而得名,人民政府所在地南京市,是著名的“六朝古都”,也是副省级城市。 江苏的经济,文化和教育在全国一直处于领先地位。
55、浙江省位于中国东南部沿海的中段,简称“浙”(Zhè),境内最长的河为钱塘江,钱塘江曲折多弯,又名“折江”, “折”与“浙”谐音,是为“浙江”。人民政府所在地杭州市,风景优美,是我国“七大古都”之一。另有一计划单列市--宁波市。
56、福建省 位于中国东南沿海的南段,简称“闽”,因境内第一大河闽江而得名。人民政府所在地福州市,又称“榕城”,因城中榕树多而得名。另有一计划单列市--厦门市,位于福建省东南沿海。境内有“海上花园”与“钢琴之岛”之称的鼓浪屿是著名的旅游景点。而古老的泉州市是多元文化宝库,海峡西岸名城。
57、广东省位于中国南部沿海,简称“粤”。人民政府所在地广州市,有“羊城”之称,有着悠久的革命历史,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发展最为迅速。广东三大民系是指广东汉族人里的广府人、客家人、潮汕人,他们占了广东汉族人的大多数。广东集中了深圳,珠海,汕头三个经济特区 ,成为中国改革开放的窗口。广东GDP一直保持全国第一,成为改革开放的领头羊。
58、广西壮族自治区,简称“桂”,因桂林在历史上长时间为省会,故广西的简称由此而来。人民政府所在地南宁市,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会议所在地。
59、海南省是仅次于台湾岛的中国第二大岛,简称“琼”,人民政府所在地海口市。是中国最南端也是最年轻的省份。
60、台湾省与福建省隔海相对,是中国的宝岛,简称“台”,岛上居民以汉族为最多,他们的祖先大部分是从福建和广东迁居过去的,通用普通话、闽南话和客家话,风俗习惯和闽南差不多。最大城市为台北市,高雄市则是第二大城市和最大港口。
61、位于中国西藏自治区和尼泊尔交界处的珠穆朗玛峰是世界上最高的山峰(海拔8844.43米)。
2、中国的地势
中国地势西高东低,山地、高原和丘陵约占陆地面积的67%,盆地和平原约占陆地面积的33%。山脉多呈东西和东北一西南走向。海岸线以东以南的大陆架,蕴藏着丰富的海底资源。
3、中国的气候
中国气候有三大特点:显著的季风特色,明显的大陆性气候和多样的气候类型。冬季气温普遍偏低,南热北冷,南北温差大,超过五十摄氏度。主要原因在于:冬季太阳直射南半球,北半球获得太阳能量少;纬度影响:冬季盛行冬季风。夏季全国大部分地区普遍高温(除青藏高原外),南北温差不大。主要原因在于:夏季太阳直射北半球,北半球获得热量多;夏季盛行夏季风,我国大部分地区气温上升到最高值;夏季太阳高度大,纬度越高,白昼时间越长,减缓了南北接受太阳光热的差异。冬季最冷的地方是黑龙江省漠河县,夏季最热地地方是新疆吐鲁番。
4、行政区划分
4个直辖市
北京:中华人民共和国首都,简称“京”,又称“北京城”。位于华北平原西北端。初称蓟,春秋战国时为燕国都城,辽时为陪都,称“燕京”、南京,金、元、明、清至民国初为都城,先后有中都、大都、北平、北京等称号。1928年始设市。现辖十六区、二县,为中央直辖市。全市面积一万六千八百平方公里。2007年末,全市人口一千七百四十三万。北京是中国的政治中心,也是文化、科学、教育、国际交往中心和交通枢纽。北京还是驰名中外的游览胜地,主要名胜古迹有长城、故宫、天坛、十三陵、颐和园、香山等。北京曾举办过1961年第26届世乒赛、1990年第11届亚运会和2001年第21届世界大学生运动会、2008年8月8日第29届奥林匹克运动会。
上海:简称“沪”或“申”,又称“上海滩”。地处中国东部海岸中段、长江入海口处。古为海边渔村,春秋为吴国地,战国时为楚国春申君封“邑”,宋设镇,始称上海,1927年设市。现为中国四大直辖市之一,辖十八区、一县。全市面积五千八百平方公里。2007年末,全市人口一千八百五十八多万。上海是中国第一大城市,也是世界大都市之一。上海还是中国最大的工业城市、商业中心、金融中心和科技基地。上海曾举办过2001年APEC会议和2005年第四十八届世乒赛单项赛。2010年,上海将举办世博会。
天津:简称“津”,又称“天津卫”。位于华北平原东北部,海河五大支流在此汇合流入渤海。金元时代称“直沽”,为漕运要地,后设海津镇,明初取“天子津渡”之意始称天津并设卫,称“天津卫”,清为“天津府治”,1928年始设市。现辖十五区、三县,为中央直辖市。全市面积一万一千多平方公里。2007年末,户籍人口一千零九十五万人。天津是华北最大的工业城市,油气、海盐资源丰富,并有一定的工业技术基础。天津也是华北重要的商业中心和口岸城市,2006年被确立为北方经济中心。天津的名胜古迹主要有市区的宁园、天后宫、大沽口炮台,蓟县独乐寺,黄崖关古长城及有“京东第一山”之称的盘山风景区。
重庆:简称“渝”,又称“重庆山”。位于西南地区东部,长江上游。春秋战国时为巴国地。隋唐属“渝州”。抗日战争时期为国民政府陪都。1997年6月,以原四川省重庆、万县、涪陵三个地级市和黔江地区行政区域设中央直辖市重庆市。下辖十九区、十七县、四自治县。全市面积八万二千三百多平方公里。2007年末,全市总人口三千二百三十五多万人。重庆是综合性工业城市,有长江三峡、枇杷山、缙云山等旅游胜地。

『玖』 材料一:2008年由《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社联合中国地理学会、中国气象学会、中国农业经济学会、中国生态学

(1)根据是否能够受到夏季风的影响,将我国划分为季风区与非季风区,其分界线由回东北向西南大致为答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故位于非季风区的天府为:伊犁河谷.
(2)我国人口地理分界是以黑河-腾冲一线,东部地区自然条件优越,适合人类生活,人口密度大,西部地区自然环境恶劣,不适合人类居住,人口密度小.
(3)根据地理位置可知A线为秦岭-淮河一线,该线是我国1月0°等温线通过的地方,大致也是800毫米等降水量线通过的地方.
(4)根据我国地势特点可知,十大天府中位于我国第二级阶梯上的有成都平原、伊犁河谷、呼伦贝尔、宁夏平原.
故答案为:(1)伊犁河谷;
(2)人口;黑河;腾冲;
(3)0°;800;
(4)成都平原、伊犁河谷、呼伦贝尔、宁夏平原.

热点内容
鹿特丹港国家地理 发布:2021-03-15 14:26:00 浏览:571
地理八年级主要的气候类型 发布:2021-03-15 14:24:09 浏览:219
戴旭龙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发布:2021-03-15 14:19:37 浏览:408
地理因素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发布:2021-03-15 14:18:30 浏览: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发布:2021-03-15 14:16:36 浏览:425
工地质检具体干些什么 发布:2021-03-15 14:15:00 浏览:4
东南大学工程地质考试卷 发布:2021-03-15 14:13:41 浏览:840
中国地质大学自动取票机 发布:2021-03-15 14:13:15 浏览:779
曾文武汉地质大学 发布:2021-03-15 14:11:33 浏览:563
中国冶金地质总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网 发布:2021-03-15 14:10:10 浏览: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