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地理人文 » 中国南北地理面积

中国南北地理面积

发布时间: 2021-02-19 13:11:40

❶ 中国面积有多大

中国面积:陆地万平方公里;海洋299.7万平方公里。

中国领土,中国所管辖的地球的特定部分。既有宽广的陆地,又有辽阔的海域。中国陆地面积960余万平方千米,约占世界陆地面积的1/15,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之一。东部地区占10.5%,中部地区占25.3%,西部地区占64.2%。

中国疆域辽阔、民族众多,先秦时期的华夏族在中原地区繁衍生息,到了汉代通过文化交融使汉族正式成型,奠定了中国主体民族的基础。后又通过与周边民族的交融,逐步形成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局面,而人口也不断攀升,宋代中国人口突破一亿,清朝时期人口突破四亿,到2005年中国人口已突破十三亿。

(1)中国南北地理面积扩展阅读:

截至2017年2月份,全国共有34个省级行政区(其中: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2个特别行政区)。334(不含港澳台)个地级行政区划单位(其中:293个地级市、8个地区、30个自治州、3个盟)。

2853(不含港澳台)个县级行政区划单位(其中:872个市辖区、368个县级市、1442个县、117自治县、49个旗、3个自治旗、1个特区、1个林区),40497(不含港澳台)个乡级行政区划单位(其中:2个区公所、7566个街道、20117个镇、11624个乡、1034个民族乡、151个苏木、1个民族苏木)。662238(不含港澳台)个村级行政单位(省以下行政区划单位统计不包括港澳台) 。

中国地理面积东西南北距离分别为( )

中国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背陆面海,海陆兼备。中国幅员辽阔,北版起黑龙江权省漠河以北的黑龙江主航道中心线(北纬55°多),南至南沙群岛中的曾母暗沙(北纬4°附近),南北相距约5500公里;东起黑龙江与乌苏里江的主航道汇合处(东经135°多),西至新疆帕米尔高原(东经73°附近),东西相距约5000公里。

❸ 中国南北地区是如何划分的

传统的分法是以秦岭-淮河为界,以南属于南方,以北属于北方。但是这种划分具有局限性,比较科学的分法是基于秦岭-淮河界进行定量和定位。

1908年,中国地学会首任会长张相文从自然地理分区的角度出发,在其所著的《新撰地文学》中首次提出“北岭淮水”为我国的“南北分界线”。当时,与南岭相对应的北岭,即是现在的秦岭。但张相文以“秦岭—淮河”划线分南北的想法,在实际中却很难实现。

为此,2010年,兰州大学陈全功教授等人基于地理信息系统的数字评估完成的中国南北分界带分布图,首次为中国南北分界给出了定量、定位结果。

中国南北分界具有自然和人文的综合属性,呈现带状,涉及7个省的130个县(市),总面积约145500.74平方公里。在中国南北分界带上,顺经度各段中点的连线,称为南北分界线。

(3)中国南北地理面积扩展阅读:

南北分界线的详细线路

此线的走向为,秦岭段为西起与青藏高原相接的西秦岭余脉(E104°15′、N32°18′),经四川省的平武县、青川县,甘肃省的文县、康县,陕西省的宁强县、略阳县、勉县、留坝县、城固县、洋县、佛坪县、宁陕县、镇安县、旬阳县、商南县,湖北省的郧西县,河南省的西峡县、内乡县、邓州市、新野县、唐河县、泌阳县、确山县、驻马店市、汝南县、平舆县、新蔡县。

淮河段为安徽省的临泉县、阜阳市、利辛县、凤台县、淮南市、怀远县、蚌埠市(北距蚌埠市区约4.67公里)、五河县,江苏省的泗洪县、洪泽县、淮安市(北距淮安市区约5.68公里)、涟水县、阜宁县、滨海县、射阳县等44个县(市)蜿蜒而下,止于东海海滨(E120°21′,N34°05′),总长度约1666.28公里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中国南北分界带分布图

❹ 中国南北方地理环境差异

中国南北方地理环境差异比较

中国是一个幅员辽阔、自然环境复杂、人口众多的国家。我国的最北境在黑龙江省漠河附近的黑龙江江心,位于北纬53°31´;最南境为南沙群岛的曾母暗沙,位于4°附近。南北相距5500千米。

从海陆分布看,我国位于全球最大陆地与最大海洋之间,因而季风气候显著,加以青藏高原的影响,使季风气候更加发达,季风在一年内的交替与进退,对我国自然地理环境的形成和地域差异,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由东部海洋性湿润气候至西部大陆性干旱气候间水平变化使得自然景观的经度方向的干湿带性差异颇为显著。我国大陆东海岸带的地理位置,使得西风带影响微弱。

我国的北方与南方的分界线是秦岭-淮河一线。北回归线穿过华南地区。由于不同纬度的太阳高度、理论昼长、日地距离不同,使理论辐射量也有所不同。各纬度上的太阳高度角与理论昼长的季节变化,使理论辐射量相应地发生季节变化。夏至时,太阳正射北回归线,我国南方北回归线一带太阳高度角大而北方小,但理论昼长却是北方长南方短,结果南方与北方的理论辐射量差别并不太大。冬至时,太阳正射南回归线,我国各地的太阳高度角和理论昼长都比夏至小且南方比北方大,结果理论辐射量普遍比夏至少且南北差异大。虽然这都是各纬度大气上界出的理论辐射量的季节变化,但这正是我国夏季普遍高温且南北温差小,冬季普遍低温且南北温差大的重要原因。

我国气温分布总的特点是北冷南热。年平均气温由南向北逐渐降低,从南海诸岛的25℃以上到黑龙江省北部约-5℃,南北相差达30℃以上。西部地区由于地形的影响,南部的青藏高原年平均气温多在0℃以下,而北部的塔里木盆地等却多在5℃以上。1月是最冷月,1月等温线大致与纬线平行,分布密集,纬度效应明显。黑龙江省最北部,1月气温低于-30℃,台湾南部和海南岛南部则在20℃以上,平均每向北跨1个纬度,1月气温降低1.5℃。全国大部分地区7月最热。7月平均气温20℃-28℃,南北气温差异不大,东部地区平均跨1个纬度,气温差0.2℃左右。淮河流域以南,基本上在28℃-30℃之间。全国著名的高温中心,是深居内陆的吐鲁番盆地。我国各地四季分配长短不一,大体是北方冬长夏短,南方东短夏长。

中国地理中水文要素也有明显的南北分异。年际变化通常用径流变差系数(Cv)和实测最大与最小年平均径流的比值来表示。我国径流变差系数最大的地区是华北一带。华北平原的Cv值一般都大于1,最大可超过1.3。次高区为内蒙古中部、阴山北部地区,其Cv值也大于1,最大的亦可超过1.2。再次为松辽平原、三江平原和西北的塔里木与准葛尔盆地地区。Cv值最小地区是常年出于西风带控制的新疆伊犁河流流域。南方夏季风比较稳定的地区Cv值也较小,四川盆地西部Cv为0.2左右,西南大部分地区为0.3-0.4。而年降水量相对较少的四川盆地、南阳盆地和海南岛西部地区,Cv则比较大,可达0.6。淮河流域大部分地区为0.6-0.8。年径流量最大值与最小值的比值与径流变差系数(Cv)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Cv大的北方诸河Km也大,Cv值较小的南方诸河,Km值也比较小;集水面积较大的河流,其Km值亦较集水面积较小的河流为小;干流Km值比支流为小。

在纬度、海陆位置和地形因素影响下,我国气候从西北向东南由干到湿,自北而南由冷到热,这样的水热分布规律,决定着我国土壤与风化壳的地球化学过程由西北向东南、由北向南逐渐加强。青藏高原及西北高山地区,为第四纪以来的强烈隆起区,风化过程与成土过程均处于初始阶段。发育了碎屑状风化壳和年幼的高山土壤;西北内陆干旱地区,水分稀缺,阻滞着地球化学过程的顺利发展,在土壤与风化壳中石灰与石膏以及其他易溶性盐类均得以保存,形成含盐风化壳和盐渍干旱土;半干旱地区雨量稍多,土壤风化壳具有明显的钙化过程,发育了碳酸盐风化壳和草原钙积干旱土、半干润松软腐殖土,前者如棕钙土、灰钙土,后者如黑钙土、栗钙土等。东部湿润地区雨量丰沛,在排水良好的情况下,地球化学过程大大加强,土壤与风化壳中不仅易溶性盐类多被淋失,就是难于迁移的硅、铝、铁等元素,在一定条件下也发生迁移和聚积,粘化过程和富铝化过程占统治地位,发育了硅铝风化壳,发育的土壤为湿润硅铝土、铁硅铝土和铁铝土,自北而南,随热量增加,粘化过程和富铝化过程加强,主要地带性土壤由寒棕壤递变为暗棕壤、棕壤、黄棕壤、黄壤、红壤、赤红壤和砖红壤。

我国植被水平分布的水平分布纬度地带性规律,可分为东部和西部两种情况。东部湿润区植被分布的纬度地带变化,自北向南形成了不同的纬度植被带,寒温带针叶林,位于大兴安岭北部,分布着大面积兴安落叶松林,间或混有樟子松林。温带针叶树-落叶阔叶树混交林带,包括长白山和小兴安岭,本带阴湿生境中分布着槭、椴等落叶阔叶杂木林,在排水良好、阳光充足的生境分布着蒙古栎林,间或有成片的红松林,但红松多与杂木林混交,特别是在地带北部形成红松-落叶阔叶树混交林。暖温带落叶阔叶林带分布着多种栎林。过度性亚热带含有常绿阔叶林,包括泰巴山区和淮阳丘陵山地、长江中下游平原。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以常绿栎林为主,东部含喜湿树种,西部由耐旱树种组成,亚热带是我国常绿果树产区,主产柑橘类,枇杷、杨梅等,经济树木有油桐、茶等。南亚热带雨林性常绿阔叶林带,在砖红壤性土生长含有大戟科、罗汉松科等热带树种。我国热带季雨林、雨林带面积狭小,在热带开阔谷地或丘陵砖红壤上分布着半常绿季雨林。常绿阔叶雨林仅见于湿润较暖小环境。热带作物有巴西橡胶、椰子、腰果、槟榔等。

中国面积广大,南北方差异明显。中国的气象与气候、水文、土壤和植被分布的纬度地带性差异反应了南北方的显著区别。

❺ 中国南北跨度是多少

中国南北纵来横5500公里。 南北最大跨自度:约跨度49度,相距约5500公里。我国领土最南端海的南沙群岛中的曾母暗沙,位于北纬3度51分00秒、东经112度17分09秒。

我国领土最北端在黑龙江省漠河以北的黑龙江主航道中心线上,地理坐标位于东经121°07′~124°20′、北纬52°10′~53°33′之间,是中国纬度最高的县。

(5)中国南北地理面积扩展阅读:

中国的领陆包括中国大陆及其沿海岛屿、台湾岛、海南岛、钓鱼岛、赤尾屿及其附属岛屿、东沙群岛、西沙群岛、中沙群岛、南沙群岛等。领水包括内水和领海两部分。中国的领空指中国领陆和领水的上空,是中国领土的组成部分。

我国有大小岛屿数千个,总面积约8万平方千米,占全国陆地面积0.8%。台湾岛是我国第一大岛,面积超过3.5万平方千米。海南岛是我国第二大岛,面积超过3.3万平方千米。其他岛面积较小,大部分分布在杭州湾以南的大陆沿岸和南海中。

❻ 中国地理版图到底是多少平方公里

1、大汉中国的地理位置的表述?
中国位于亚洲大陆东部,太平洋西岸,最北在北纬版56°权,最南近北纬2.5°,南北经过寒温带、温带、亚热带、热带、青藏高原带五个地球温度带;最西靠东经约69°,最东靠东经近145°,东西经过东十区,东九区,东八区,东七区,东六区,东五区,共六个时区。中国面积共计18000000平方公里,其中陆地国土面积约为1300600平方公里,海洋国土面积约5000000平方公里。

2、中国国土四方?
最东:库页岛东海岸领海(正东是台湾省的琉球群岛的大东诸岛以东附近海域)
最北:外兴安岭(正北最北为贝加尔湖北岸,西部最北为萨彦岭)
最西:巴尔喀什湖西岸江布尔地区
最南:南海诸岛之南沙群岛的曾母暗沙以南附近海域

❼ 中国的北方、南方 哪个面积大(不含海洋)

南方面积大。

南方地区是指中国东部季风区的南部,当今中国四大地理区划之一,主要是秦岭-淮河一线以南的地区,西面为青藏高原,东面和南面分别濒临黄海、东海和南海,大陆海岸线长度约占全国的2/3以上。

面积约占全国陆域面积的25%,人口约占全国的55%,汉族占大多数。区内的少数民族有30多个,其人数5000多万,主要分布在云、贵、川、渝、湘、桂、琼等地,人数较多的为壮、苗、彝、土家、布依、侗、白、哈尼、傣、黎等族。

中国北方地区位于秦岭-淮河以北、内蒙古高原以南、大兴安岭、青藏高原以东,东临渤海和黄海,面积约占全国的20%,人口约占全国的40%,其中汉族占绝大多数。

(7)中国南北地理面积扩展阅读

秦岭—淮河一线,就是我们常说的中国南北地理分界线。此线南北,无论是自然条件、农业生产方式,还是地理风貌以及人民的生活习俗,都有明显的不同。

自然区划概念的“南方地区”,指中国东部季风区的南部,主要是指秦岭—淮河一线以南的汉地九州地区,东临东海,南临南海。

包括江苏大部、安徽大部、浙江、上海、湖北、湖南、江西、福建、云南大部、贵州、四川东部、重庆、陕西南部、广西、广东、香港、澳门、海南、台湾、甘肃最南端、河南的南阳、信阳地区。

❽ 中国南北方怎么划分

1、中国南北方划分就是以秦岭--淮河为界,就是我们常说的中国南北地理分界线。此线南北,无论是自然条件、农业生产方式,还是地理风貌以及人民的生活习俗,都有明显的不同。

2、从气候特点看:秦淮以北的大部分地区,河湖冬季结冰,由于北方地区年降水量较少,降水多集中在夏季,只有夏季才形成汛期,时间也比较短,河流的含沙量较大。而在秦淮以南地区则正好相反,冬季不结冰,一年四季常绿。河流的水量较大,汛期时间长,河水含沙量较小。

3、农业及风俗:从农业生产及人们生活习俗来看,秦淮南北的差异就更明显。北方耕地为旱地,主要作物为小麦和杂粮,一年两熟或两年三熟;南方则主要是水田,农作物主要是水稻和茶叶等作物,一年两熟或三熟,人们平常所说的“北麦南稻,南船北马”是这种差异的真实写照。

(8)中国南北地理面积扩展阅读:

1、我国南北自然分界线,实际上首先是气候分界线。就热量带说是北方暖温带和南方亚热带的分界;在水分区划中则是北方干旱、半湿润气候和南方湿润气候的分界;在雨旱季节类型区划中则是北方春旱、夏雨气候和南方春雨、梅雨及伏旱气候的分界。

2、秦岭—淮河一线经过甘、陕、豫、皖、苏等省,是中国中东部地区一条重要的地理分界线,其南、北在气候、河流、植被、土壤、农业生产等方面,都有显著差异。

❾ 中国地理——南北东西方 一定要快 要细致

http://wenku..com/view/4e215ecfa1c7aa00b52acb5b.html

中国地复理复制习笔记归纳总结(特细)

❿ 中国南北,东西长各是多少

中国领土南北长:约公里,东西长:约5000公里。

中国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的西岸。领土辽阔广大,总面积约960万平方千米,仅次于俄罗斯、加拿大,居世界第3位,第四位为美国。差不多同整个欧洲面积相等。

中国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山地、高原面积广大。东西相距约5000千米,大陆海岸线长达18000多千米,气温降水的组合多种多样,形成了多种多样的气候。

省级行政单位总共34个,包括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和2个特别行政区。

人口的突出特点是人口基数大,人口增长快,民族众多。资源丰富,但人均资源占有量相对较少。中国可分为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青藏地区四大部分。

(10)中国南北地理面积扩展阅读

中国是个地大物博、资源辽阔的国家。除了疆域辽阔,中国陆地边界也较长,邻国众多,海岸线广阔。

中国陆地边界长达2.28万公里,东邻朝鲜,北邻蒙古,东北邻俄罗斯,西北邻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西和西南与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尼泊尔、不丹等国家接壤,南与缅甸、老挝、越南相连。东部和东南部同韩国、日本、菲律宾、文莱、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隔海相望。

中国大陆海岸线长达18000多千米,自北向南濒临的近海有渤海、黄海、东海和南海。中国的领海,是指从海岸基线向海上延伸到12海里的海域。渤海和琼州海峡为中国内海。沿海分布有台湾岛、海南岛、崇明岛、舟山群岛、南海诸岛等5000多个大大小小的岛屿。

热点内容
鹿特丹港国家地理 发布:2021-03-15 14:26:00 浏览:571
地理八年级主要的气候类型 发布:2021-03-15 14:24:09 浏览:219
戴旭龙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发布:2021-03-15 14:19:37 浏览:408
地理因素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发布:2021-03-15 14:18:30 浏览: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发布:2021-03-15 14:16:36 浏览:425
工地质检具体干些什么 发布:2021-03-15 14:15:00 浏览:4
东南大学工程地质考试卷 发布:2021-03-15 14:13:41 浏览:840
中国地质大学自动取票机 发布:2021-03-15 14:13:15 浏览:779
曾文武汉地质大学 发布:2021-03-15 14:11:33 浏览:563
中国冶金地质总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网 发布:2021-03-15 14:10:10 浏览: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