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地理人文 » 地理中国中国天坑神奇三

地理中国中国天坑神奇三

发布时间: 2021-02-19 07:25:20

① 中国著名的天坑有哪些

重庆奉节小寨天坑群
重庆武隆后坪乡冲蚀天坑群
重庆武隆天生三桥天坑群
四川兴文天内坑群
四川宜容宾
贵州织金义界河天坑群
贵州紫云水塘天坑群
贵州罗甸董当天坑群
贵州安龙板洞天坑
广西乐业天坑群
广西巴马天坑群
广西凤山三门海天坑
北京市房山区上方山森林公园天坑
湖南张家界天坑
四川广元曾家山川洞庵天坑
南昌市昌南大道与迎宾北大道交叉口附近路面突然发生塌陷

② 求 中国天坑有关资料 最好附图

通过 Agilent 6890N/5975MSD GC Mass and HP 6890 GC,研究了大石围天坑群(由大石围和大坨天坑组成)的土壤样中16种多环芳烃和种有机氯农药分布特征。研究结果提供了目前唯一有关大石围天坑群中多环芳烃和有机氯农药的的浓度水平和分布情况。研究结果表明,从项部到底部,从天坑到大石围天坑群,环境污染物的浓度分布有着明显的变化。在大坨天坑中,设置了两个剖面(从和BB)。采集了12个样品用于实验分析。两个剖面中∑PAHs平均含量是42.15ng/g。剖面AA中,∑PAHs的含量范围为29.10-43.04ng/g,平均含量为35.45ng/g;剖面BB中,∑PAHs的含量范为16.93-68.07ng/g,平均含量为48.65ng/g。两个剖面中∑OCPs平均含量是2.54ng/g。剖面从中,∑OCPs的含量范为0.131-14.35ng/g,平均含量为2.44ng/g:剖面BB中,∑OCPs的含量范为0.22-0.57ng/g,平均含量为0.40ng/g。从大石围天坑的项部到底部,采集了9个样品用于分析PAHs and OCPs。结果表明:∑PAHs平均含量是74.48ng/g。顶部∑PAHs的含量范为23.43-88.94ng/g,平均含量为57.76ng/g;底部∑PAHs的含量范为43.5lng/g-190.47ng/g,平均含量为87.88ng/g。∑OCPs平均含量为1.76ng/g。顶部∑OCPs的含量范为0.05-2.46ng/g,平均含量为1.21ng/g;底部∑OCPs的含量范为0.42-5.22ng/g,平均含量为2.20ng/g。 总体来讲,在大石围天坑群中,污染物在底部的总含量高于顶部的总含量,大石围天坑比大坨天坑含有更多的污染物。造成这些差异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其中主要是因为底部和顶部以及天坑之间的光照和蒸发作用存在着巨大差异。根据不同PAHs and OCPs的比率比如 LMW/HMw,AN/AN+PH,BaA/CH,BaA/BaA+CH,andPH/AN,α/γ可以推断污染物的来源,迁移,历史污染及其归宿。研究区土壤中,天坑中的PAHs主要来源于石油.大石围天坑有新的o,p’-DDT在使用没有林丹使用,而大坨天坑有新的o,p′-DDT和林丹使用研究结果表明:天坑底部是PAHs和OCPs归宿地和积蓄库。

③ 天坑是什么,我们中国哪里有天坑啊谁能告诉我吗

天坑(来tiankeng)是指具有巨大的容积,陡峭而自圈闭的岩壁,深陷的井状或者桶状轮廓等非凡的空间与形态特质,发育在厚度特别巨大、地下水位特别深的可溶性岩层中,从地下通往地面,平均宽度与深度均大于100米,底部与地下河相连接的一种特大型喀斯特负地形。

④ 地理中国吞天井天坑

天坑(tiankeng)是指具有巨大的容积,陡峭而圈闭的岩壁,深陷的井状或者桶状轮廓等非凡专的空间与形态属特质,发育在厚度特别巨大、地下水位特别深的可溶性岩层中,从地下通往地面,平均宽度与深度均大于100米,底部与地下河相连接(或者有证据证明地下河道已迁移)的一种特大型喀斯特负地形。

⑤ 地理中国第20190201期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地理中国.20190201》天坑奇观·仙人洞谜云。

⑥ 中央十套地理中国第169期天坑,仙人洞是怎样形成的

地质运动和河流冲刷形成

⑦ 中国最大的天坑位于哪里

在重庆市奉节县,是小寨天坑。

重庆小寨天坑的坑口直径为622米,坑底直径为522米。天坑深度为666.2米。坑壁四周陡峭,在东北方向峭壁上有小道通到坑底。

小寨天坑与天井峡地缝属同一岩溶系统,天坑底部的地下河水由天井峡地缝补给,自迷宫峡排泄,从天坑至迷宫峡出口地下河道长约4千米。天坑是一种特殊的地质现象,天坑一般都出现在峰丛喀斯特地貌,且地面河流切割很深的地区。



(7)地理中国中国天坑神奇三扩展阅读:

价值意义

小寨天坑是构成地球第四纪演化史的重要例证,更是长江三峡成因的“活化石”,被誉 为“天下第一坑”。 属当今世界洞穴奇观之一。小寨天坑的底部有一条巨大的暗河,暗河的水来自一条被当地人称为“地缝”的神秘峡谷。

据考察,地缝全长达37千米,最窄的地方只有2米,而峡谷的高度达900米,形成气势恢宏的“一线天”。从上面俯看,在群山之中,茂密的原始森林底下,隐隐约约可以看见一条云雾缭绕的缝隙,那就是深达数百米的神秘地缝,被岩溶地质专家称作“世界喀斯特峡谷奇中之稀”。

离小寨天坑不远,还有一处与三峡夔门几乎一模一样的峡谷,当地人称为“旱夔门”。从旱夔门往里,地势险峻,无法进入,至今仍未探明。


⑧ 求《地理中国》每集简介

地理中国,每集简介。
1柴河地质探秘【哈拉哈河火山群支脉发现】

2巨洞之谜【格凸河暗河洞穴】

3鄱阳湖的奥秘【鄱阳湖】

4解密远古之花 上【达尔文讨厌之谜的破解】

5解密远古之花 下

6黄土中的秘密【洛川黄土剖面】

7太行山中的奇观【赞皇县赤壁长墙】

8石林传奇【路南石林】

9赤水观瀑【赤水丹霞地貌】

10黄龙的诉说【黄龙钙华】

11沙海的奥秘【巴丹吉林沙漠】

12鸭绿江神韵【鸭绿江】

13天露池之谜【丰宁第四纪冰川遗迹】

14嵩山探秘【嵩山五世同堂地质奇观】

15山中奇境【乐业 大石围天坑】

16会飞的山峰【葛仙山】

17神奇的小岛【南碇岛六边形石柱】

18深藏的美丽【九寨沟】

19走进龟峰【龟峰丹霞区象形石】

20红岩石瀑【大洪山琵琶湖红岩石瀑】

21洞穴奇观 上【武隆芙蓉洞喀斯特】

22洞穴奇观 下

山河探秘第一部

23神秘的巨洞【同第二集】【山河探秘第一部第一集】

24探索长崖之谜【同第七集】【山河探秘第一部第二集】

25少林传奇【同第十四集】【山河探秘第一部第三集】

26大漠寻奇【同第十一集】【山河探秘第一部第四集】

27山中奇观【同第九集】【山河探秘第一部第五集】

28石林亿万年【同第八集】【山河探秘第一部第六集】

29好大一个湖【同第三集】【山河探秘第一部第七集】

30塔里木河探秘【塔里木河】

31龙虎山探奇【龙虎山洞穴和古火山口】

32游历地心【天柱山超高温高压变质带】

33生命之石【延庆县千家店盆地硅化木群】

34万柱迷谷【临海市六边形流纹石柱群】

35塘中的发现【海口双池岭 罗京盘玛珥式火山群】

36峡谷行【大渡河金口河大峡谷】

37水下的博弈【治理黄河】

火山的奥秘

38巨灾后的反思【马提尼克岛圣皮埃尔培雷火山大爆发】【火山的奥秘第一集】

39险象环生【夏威夷火山空难救援】【火山的奥秘第二集】

40零距离接触 上【火山专家考察活火山】【火山的奥秘第三集】

41零距离接触 下【火山的奥秘第四集】

42感知火山脉搏【火山专家研究火山喷发】【火山的奥秘第五集】

43破解火山密码 上【火山专家检测火山喷发】【火山的奥秘第六集】

44破解火山密码 下【火山的奥秘第七集】

⑨ 中国的喀斯特地貌典型例子(至少3个)

桂林山水
云南石林

喀斯特分布在世界上极为零散的地区,如法国的科斯、中国的广西、美国的肯塔基州等。

中国几乎各省、自治区都有不同面积的石灰岩的分布,出露地表的总面积约有l30万平方公里,约占全国总面积的13.5%。被埋藏于地下的则更为广泛,有的地区累计厚度可达几千米。以至上万米。由此可见,喀斯特地形的研究对我国来说,是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中国整个西南地区石灰岩连成一片,分布最广,面积共达55万平方公里。其中尤以广西地区出露的面积最大,达12万平方公里,约占广西全区总面积的60%。贵州和云南东南部石灰岩的分布面积也约占该地区总酉积的50%。此外,广东、浙江、江苏以及四川盆地和鄂西山区等地都有大面积的石灰岩分布。

广西地区的喀斯特地貌是别具特色的,这里除了部分的弧形山系以外,其余大部分地区则分布着连绵成片、一眼望不到边的尖锥状、宝剑状、柱状、塔状等形态各异、挺拔峻峭的石灰岩山峰。如果我们站在较高处放眼望去,只见群峰密集,气势雄伟,犹如苍蓝色的石头森林。它们纵横连绵达数百公里,而且各个山峰的高度都十分相近,构成了一个自西北向东南缓缓倾斜的峰顶面,在林立的石峰之间密布着一个个深达200~400米、直径不过100~200米的封闭小洼地。从广西西北部到中部,地形形态呈有规律的变化:峰顶高度依次降低,山峰密度逐渐变稀。同时,山间的封闭洼地高程也渐次下降,洼地规模也明显增大,由数个洼地联接成串珠状洼地。

此外。不规则的长条形谷地则逐步过渡为较开阔的峰林谷地和孤峰平原地形。以山水甲天下著称的桂林—阳朔一带,就是一种喀斯特强烈发育的峰林谷地和孤峰平原。这里是广西东北部峰林地形的主要部分,也是亚热带喀斯特地形的典型代表。

与广西相邻的云贵高原区喀斯特发育的特点与广西喀斯特有显著的差异,其原因是云贵高原的地质条件比广西复杂得多,可溶性的碳酸盐类岩层与非可溶性的砂页岩、火山岩交互成层,再加上褶皱紧密,断裂错综,因而形成许多独立的、大小不同且各具特点的可溶岩体,而不像广西那样是一个连续分布的、褶皱平缓和岩性比较单一的、巨大的可溶性岩体。在黔南、黔西南和滇东某些地段,也有大面积连续分布的碳酸盐类岩层,在几百万年前的第三纪也曾发育有热带、亚热带的峰林和孤峰平原等喀斯特地形,但因其自第三纪以后,云贵高原区地壳大幅度隆起,成为海拔1000~2000米以上的高原,这样就不再具备广西那种湿热的亚热带气候条件,以溶解为主的喀斯特作用也就远不如广西那样能够强烈地进行,故其剥蚀作用相对较为突出,山峰一般具有浑圆、低缓的特点,溶洞分布也远不如广西那样普遍,峰林的陡峻程度也远比广西的峰林逊色。如今黔西安顺的峰林,云南路南的石林均为第三纪时尚未上升为高原前湿热气候条件下的产物,而不是现在凉爽的高原气候条件下所能形成的。

中国现代喀斯特的发育具有明显的气候分带现象,广西、贵州南部、湖南南部。云南东部和纬度比桂林更低的地区称为热带型,峰林地形是这一类型喀斯特地貌的主要标志;川东、鄂西山地和贵州高原大部分地区属温带—亚热带型,洼地、漏斗、竖井等负地形是本区的主要特征,江苏宜兴、浙江金华与杭州等地区的溶洞与石灰岩泉也可以归入这一类型;山西的太行山和部分吕梁山区、北京西山、山东西部丘陵等石灰岩零星出露地区属温带型,这里现代地表喀斯特作用比较微弱,地表水顺裂隙渗入地下,成为地下河及石灰岩泉,如济南、太原等地的石灰岩泉便是典型的例子;在中国西部高山区及内陆干旱区则属于寒带型和干旱型,这里由于昼夜温度变化较大,往往引起石灰岩的崩解,溶蚀作用也就不十分明显了。

对于喀斯特地形的研究,中国早在16世纪(明朝)就已经开始了,这要比外国早200年左右。中国著名的地理学家徐霞客(1586~1641年),在畅游南北名山以后,曾于1637~1639年用两年的时间遨游广西、贵州、云南,对中国西南石灰岩分布地区进行了详细的调查和考察。他探索了100多个地下岩洞,并对石灰岩地区的地貌形态作了详尽细致而又朴实生动的描述,对它们的成困作了正确的科学解释。他写的《徐霞客游记》一书,可说是世界上研究喀斯特地形最早的一本书。 答案补充 桂林山水
路南石林 云南石林

热点内容
鹿特丹港国家地理 发布:2021-03-15 14:26:00 浏览:571
地理八年级主要的气候类型 发布:2021-03-15 14:24:09 浏览:219
戴旭龙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发布:2021-03-15 14:19:37 浏览:408
地理因素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发布:2021-03-15 14:18:30 浏览: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发布:2021-03-15 14:16:36 浏览:425
工地质检具体干些什么 发布:2021-03-15 14:15:00 浏览:4
东南大学工程地质考试卷 发布:2021-03-15 14:13:41 浏览:840
中国地质大学自动取票机 发布:2021-03-15 14:13:15 浏览:779
曾文武汉地质大学 发布:2021-03-15 14:11:33 浏览:563
中国冶金地质总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网 发布:2021-03-15 14:10:10 浏览: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