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边界地理
『壹』 中国几个地理分界线
1(1)黄土高原:长城以南-日月山以东-太行山以西-秦岭以北
(2)内蒙古高原:东起大版兴安岭-西至马鬃山权-南沿长城-北接蒙古
(3)云贵高原:我国西南部,包括云南省东部,贵州全省,广西壮族自治区西北部和四川、湖北、湖南等省边境
(4)青藏高原:向东是横断山脉-向南和向西是喜马拉雅山脉-向北是昆仑山脉
2(1)200mm等降水量线:阴山-贺兰山-祁连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一线
(2)400mm等降水量线:大兴安岭西坡-经张家口-兰州-拉萨附近-达喜马拉雅山东部
(3)800mm等降水量线:青藏高原东南边缘-向东经过秦岭一淮河一线
3(1)第一级阶梯与第二级阶梯分界线:昆仑山-祁连山-巴彦克拉山-横断山
(2)第二级阶梯与第三级阶梯分界线: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
『贰』 中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有哪些
人口分布地地理界线
以黑龙江的黑河市和云南省腾冲县划一条直线为界,该线东南部人口多,该线西北部人口少
地势阶梯界线
第一级阶梯和第二级阶梯的界线:西起昆仑山脉,阿尔金山脉,经祁连山脉向东南到横断山脉东缘。
第二级阶梯和第三级阶梯的界线:由东北向西南依次是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
地形区界线
(1)内蒙古高原和东北平原界线:大兴安岭。
(2)黄土高原和华北平原界线:太行山脉。
(3)四川盆地和长江中下游平原界线:巫山。
(4)云贵高原和青藏高原界线、四川盆地与青藏高原界线:横断山脉。
(5)准噶尔盆地和塔里木盆地界线:天山山脉。
(6)青藏高原和塔里木盆地界线:昆仑山脉。
(7)黄土高原和汉水谷地界线:秦岭。
(8)河西走廊和柴达木盆地界线:祁连山脉。
(9)四川盆地和汉水谷地界线:大巴山脉、米仓山脉。
(10)内蒙古高原和黄土高原界线:古长城。
(11)长江中下游平原和华北平原界线:淮河。
(12)云贵高原与东南丘陵界线:雪峰山
气候界线
(1)l月0℃等温线(也是亚热带与暖温带及高原气候区分界线):大体沿着青藏高原东南边缘,向东经过秦
岭一淮河一线。
(2)800毫米等降水量线(湿润区和半湿润区界线):沿着青藏高原东南边缘,向东经过秦岭一淮河一线。
(3)400毫米等降水量线(半湿润区和半干旱区界线):从大兴安岭西坡经过张家口、兰州、拉萨附近,到喜马拉雅山脉东部。
(4)200毫米等降水量线(半干旱区与干旱区界线):大致通过阴山、贺兰山、祁连山、巴颜喀拉山到冈底斯山一线。
(5)湿润区与干旱区的分界线,即年平均降水量400毫米的分界线。从大兴安岭西麓-燕山-大青山-六盘山-巴颜喀拉山-唐古拉山-念青唐古拉山连线。此分界线以东降水丰富,为湿润区;此分界线以西,除天山、祁连山、阿尔泰山等山地降水量稍多外,其它地区都比较干旱。
(6)季风气候区与非季风气候区的分界线:从大兴安岭-阴山山脉-贺兰山-巴颜喀拉山脉-冈底斯山脉。此分界线以东为季风区,在季风区中,冬季近地面受高压系统控制,盛行偏北风,气候干冷,夏季受低压系统控制,盛行偏南风,气候湿润。此分界线以西为非季风区,气候干旱 。
河流界线
(1)外流区和内流区的界线:北段大体沿大兴安岭一阴山一贺兰山一祁连山(东端)一线,南段比较接近200毫米等降水量线。
(2)长江水系与黄河水系分水岭:巴颜喀拉山脉一秦岭。
(3)长江水系与珠江水系的分水岭:南岭。
(4)澜沧江与怒江的分水岭:怒山。
(5)长江流域与东南沿海诸河流域的分水岭:武夷山。
(6)汉水与渭河的分水岭:秦岭
三大自然区界线
(1)东部季风区与西北干旱半干旱区的界线:400毫米等降水量线。
(2)青藏高寒区与东部季风区的界线:3000米等高线。
(3)青藏高寒区的北部与西北干旱半干旱区的界线:大体从昆仑山向东经过阿尔金山、祁连山一线。
自然地区界线
1)东部季风区内部自然地区界线
①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界线(华北暖温带湿润地区与华中亚热带湿润地区):秦岭一淮河(1月0℃等温线,日平均气温>10℃积温4500℃等值线)。
②东北温带湿润、半湿润地区与华北暖温带湿润、半湿润地区界线:日平均气温>10℃的活动积温3200℃等值线。
③华中亚热带湿润地区与华南热带湿润地区界线:日平均气温>10℃积温7500℃等值线
(2)西北干旱半干旱区内部自然地区界线。
内蒙古温带草原地区与西北温带及暖温带荒漠地区的界线:贺兰山一线,相当于200毫米等降水量线。
等等
『叁』 中国各个地理分界线有哪些
1.我国人口分布的地理界限:大体以黑龙江省的黑河市和云南省的腾冲市一线为界。 2.地势阶梯界限:第一、二阶梯分界线:昆仑山——祁连山——横断山区 第二、三阶梯分界线: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 3.地型区界限:1)内蒙古高原和东北平原界线:大兴安岭 2)黄土高原和华北平原界线:太行山脉 3)四川盆地和长江中下游平原界线:巫山 4)云贵高原和青藏高原界线:横断山脉 5)准噶尔盆地和塔里木盆地界线:天山山脉 6)青藏高原和塔里木盆地界线:昆仑山脉 7)黄土高原和汉水谷地界线:昆仑山脉 8)河西走廊和柴达木盆地界线:祁连山脉 9)四川盆地和汉水谷地界线:大巴山脉 10)长江中下游平原和华北平原界线:淮河 4.400mm等降水量线:大兴安岭——张家口——兰州——拉萨——喜马拉雅山脉东侧 5.200mm等降水量线:阴山——贺兰山——祁连山——巴颜喀拉山 6.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界线: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 7.半湿润区与半干旱区界限:大兴安岭西麓——燕山——大青山——六盘山——巴颜喀拉山——唐古拉山——念青唐古拉山 8.长江、黄河分水岭:巴颜喀拉山——秦岭 9.长江、珠江分水岭:南岭 10.澜沧江、怒江分水岭:怒山 11.长江流域与东南沿海诸河流域的分水岭:武夷山 12.秦岭——淮河一线的意义:1)一月份0摄氏度等温线 2)河流有无结冰期界限 3)800mm等降水量线 4)湿润、半湿润地区分界线 5)小麦和水稻的分界线 6)亚热带季风区和温带季风区的界限 7)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和温带落叶阔叶林的界限 8)南方、北方分界线
『肆』 中国地理的地理事物分界线
我国的地理位置很好
可以说是综合了亚洲的地理气候特点
东沿海气候特点
东北亚温带
北草原
西北沙尘暴
南有热带
亚热带。
『伍』 中国地理分界线
我国地复理上几条重要的分制界线
地势第—级和第二级阶梯分界线
昆仑山一祁连山一横断山一线
地势第二级和第三级阶梯分界线
大兴安岭一太行山—巫山一雪峰山一线
亚热带和暖温带分界线
大致秦岭一淮河一线,(相当于一月平均气温0℃等温线)
湿润和半湿润地区分界线
大致秦岭—淮河一线(相当于年降水量800毫米等降水量线)
湿润地区和干旱地区分界线
大致从大兴安岭西坡一张家口—兰州—拉萨附近一喜马拉雅山东部一线(相当400毫米等降水量线)
季风区和非季风区分界线
大兴安岭一阴山一贺兰山一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一线
外流区域和内流区域分界线
北段大致沿大兴安岭一阴山一贺兰山—祁连山东端一线,南段大致接近200毫米等降水量线
东部地区南方和北方分界线
秦岭——淮河—线
耕地以水田为主和旱地为主分界线
秦岭——淮河一线
冬小麦和春小麦种植地区分界线
大致长城—线
『陆』 中国几条重要地理界线 中国地理界线
我国地理上几条重要的分界线
地势第—级和第二级阶梯分界线
昆仑山一专祁连山一横断山一线
地势第二级和属第三级阶梯分界线
大兴安岭一太行山—巫山一雪峰山一线
亚热带和暖温带分界线
大致秦岭一淮河一线,(相当于一月平均气温0℃等温线)
湿润和半湿润地区分界线
大致秦岭—淮河一线(相当于年降水量800毫米等降水量线)
湿润地区和干旱地区分界线
大致从大兴安岭西坡一张家口—兰州—拉萨附近一喜马拉雅山东部一线(相当400毫米等降水量线)
季风区和非季风区分界线
大兴安岭一阴山一贺兰山一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一线
外流区域和内流区域分界线
北段大致沿大兴安岭一阴山一贺兰山—祁连山东端一线,南段大致接近200毫米等降水量线
东部地区南方和北方分界线
秦岭——淮河—线
耕地以水田为主和旱地为主分界线
秦岭——淮河一线
冬小麦和春小麦种植地区分界线
大致长城—线
『柒』 中国常见的地理分界线
北方地区
北方地区是指中国东部季风区的北部,主要是秦岭-淮河一线以北,大兴安岭、乌鞘岭以东的地区,东临渤海和黄海。包括东北三省、黄河中下游五省二市的全部或大部分,以及甘肃东南部,内蒙古、江苏、安徽北部。面积约占全国的20%,人口约占全国的40%,其中汉族占绝大多数,少数民族中人口较多的,有居住在东北的满族、朝鲜族等。
北方地区的降水量
我国北方地区比南方地区优越的自然条件有哪些
北方地区的典型植被类型
北方地区区域自然,人文特点
为什么北方地区冬季早晨逆温层消退初期可能出现严重污染
南方地区
南方地区是指中国东部季风区的南部,主要是秦岭-淮河一线以南的地区,西面为青藏高原,东与南面临东海和南海,大陆海岸线长度约占全国的2/3以上。本区的范围包括长江中下游六省一市,南部沿海和西南四省、市大部分地区。面积约占全国的25%,人口约占全国的55%,汉族占大多数。区内的少数民族有30多个,其人数5000多万,主要分布在桂、云、贵、川、湘、琼等地,人数较多的为壮、苗、彝、土家、布依、侗、白、哈尼、傣、黎等族。
今年拉尼娜现象在我国南方地区形成的原因
南方地区与北方地区的人文差异
我国的南方地区被称为北回归线上的什么
南方地区为什么被称为“鱼米之乡”
中国南方地区的好处?
西北地区
①中国西北内陆的一个区域,是中国四大地理区域之一。地理上包括黄土高原西部,渭河平原,河西走廊,青藏高原北部,内蒙古高原西部,柴达木盆地,和新疆大部的广大区域。通常简称“西北”。
西北地区与青藏地区气候、植被、地形方面的差异
西北地区中国之最
为什么西北地区房子不留窗户?
西北地区的具体地域划分
为什么西北地区不常见对流雨?
青藏地区
青藏地区位于中国西南部,横断山脉以西,喜马拉雅山以北,昆仑山和阿尔金山、祁连山以南,包括青海省、西藏自治区、四川西部甘肃西南部和新疆南部边缘地区。面积约占全国的25%,人口不足全国的1%。这里是中国藏族聚居的地区。西藏自治区同缅甸、印度、不丹、尼泊尔等国相邻。青藏高原海拔大多在四千米以上,是中国,也是世界面积最大地势最高的高原,号称“世界屋脊”。
『捌』 中国人口地理分界线
由东北至西南,从黑龙江黑河到云南腾冲作一直线,就是我国的人口地回理分界线,由地理学答家胡焕庸于20世纪三十年代提出,故又称胡焕庸线。以此线为界,东南半壁占国土面积的42.9%,人口占94.4%,西北半壁占57.1%,而人口仅占5.6%。
黑河──腾冲线基本上和我国400毫米等降水量线重合,两边地理、气候迥异,所以它不仅是我国人口民族地理分界线,也是我国自然地理分界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