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① 广东佛山有什么特产
佛山特产丰富,代表性的如下:
佛山盲公饼
大良炒鲜奶是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大良街道的特产。大良炒鲜奶主要由鲜奶、鸡蛋清和淀粉等精致而成,口味独特。色泽洁白、配料艳丽、悠悠奶香、食之嫩滑、味道鲜美、岭南一绝。
大良炒鲜奶首创于顺德县大良镇,故名。大良附近多土阜山丘,岗草茂盛,所养的本地水牛,产奶虽少,但质量高,水分少,油脂大,特别香浓,把它制成牛乳饼、双皮奶等饮食品,向为食客推崇。尤其是大良炒鲜奶以其特有的风味而饮誉中外。
大良古称凤城,为鱼米之乡,人们在饮食上比较讲究,尤其善于炒、蒸各类菜肴,故有“凤城炒卖”之说。1932年上海新雅粤菜馆开张伊始,便有“大良炒鲜奶”这个菜供应。当时是照搬广东的作法,将蛋清、鲜奶、生粉调好后直接放入小油锅中推炒而成,行话称“硬炒”。但操作难度较大,稍过一火候便会炒焦,质老,且不能大批操作。
新雅名厨师殷九、殷光、单明道、姜介福等不断摸索,突破传统习惯,吸取“芙蓉鸡片”的做法,改“硬炒”为“软炒”,将调好的鲜鸡蛋浆放入大的温油锅中,待其自然凝结再滤油炒成。这样做成的鲜奶,色泽白净,软嫩如豆腐。于是,这种做法很快在上海流传开来。此菜因其口味清淡,奶香浓郁,一直深受食客青睐。
大良”是个锦绣之乡,那里的乳牛品种特别好,所产的奶,水份少纯度高营养丰富,并且也比一般产地的牛奶要浓稠一些,味道十分纯正,入口香浓好喝。其产量虽不高,但质量相当好。“大良炒鲜奶”是一道火候菜,炒好后要不泻不焦才行,颜色洁白,入口嫩滑,吃起来相当棒!
这道菜,也早已被列为广东的一道名菜。“大良炒鲜奶”这道菜在制作时,里面用鲜奶、蛋清、虾仁、火腿、鸡肝、蟹肉和炸榄仁等。由于我家里没有鸡肝、蟹肉和榄仁,因此,暂且免了。今天用松子仁来代替榄仁,再加上虾肉和金华火腿,味道也相当不错。
② 广东佛山的地图
佛山市位于中国广东省中南部,地处珠江三角洲腹地,东倚广州,南邻港澳,地理位置优越。佛山气候温和,雨量充足,四季如春,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自古就是富饶的鱼米之乡。珠江水系中的西江、北江及其支流贯穿全境,冲积出这片丰饶的大地。
佛山市现辖禅城区、南海区、顺德区、高明区和三水区。全市总面积3848.49平方公里,常住人口592.3万人,其中户籍人口361.1万人。佛山是著名侨乡,祖籍佛山的华侨和港澳台同胞达148万人,其中港澳同胞80多万人。
佛山市位于亚太经济发展活跃的东亚和东南亚的交汇处,与广州地缘相连、历史相承、文化同源,同处在中国最具经济实力和发展活力之一的珠江三角洲经济区中部,共同构建“广佛经济圈”。得天独厚的地缘优势,使佛山能充分接受广州的辐射和带动,与广州共享基础设施、交通网络、金融资本、人才教育、科技信息和市场服务等资源,实现联系紧密、产业联动和功能互补,加快区域经济一体化和城市化进程。佛山市中心区距广州三大交通枢纽(广州新白云机场、广州南沙港、广州火车站)车程均在1小时之内。佛山毗邻港澳,与香港、澳门分别相距231公里和143公里,车程均在2小时左右,使佛山能够充分利用港澳的市场优势和国际性大都市的地位,推动佛山广泛参与世界经济,走向国际化。
[历史与现代融合发展的文化名城]
佛山原名季华乡,“肇迹于晋,得名于唐”,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据考证,佛山的人类历史起源于现禅城区澜石街道区域,距今约4500-5500年前,百越先民沿西江、北江而来在这里繁衍生息,以渔耕和制陶开创原始文明。唐贞观二年(公元628年),因在城内塔坡岗上挖掘出三尊佛像,认为此地是佛家之地,遂立石榜改季华乡为“佛山”。
唐宋年间,佛山的手工业、商业和文化已十分繁荣。明清时,更是发展成商贾云集、工商业发达的岭南重镇,与湖北的汉口镇、江西的景德镇、河南的朱仙镇并称全国“四大名镇”,与北京、汉口、苏州并称天下“四大聚”,陶瓷、纺织、铸造、医药四大行业鼎盛南国。清末,佛山得风气之先,成为我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源地之一,先后诞生了中国第一家新式缫丝厂和第一家火柴厂,并建立了“南洋兄弟烟草公司竹嘴厂”。
悠久的历史,孕育了独具魅力的岭南传统文化。佛山素有陶艺之乡、粤剧之乡、武术之乡、广纱中心、岭南成药之乡、南方铸造中心、民间艺术之乡等美誉。
佛山是“南国陶都”,制陶艺术源远流长,有700多年历史,自古有“石湾瓦,甲天下”的美誉。建于明代正德年间的南风古灶,是世界现存最古老的柴烧龙窑,薪火相传至今400多年,被誉为“陶瓷活化石”。2005年,佛山荣获“中国陶瓷名都”称号。
佛山是“南国红豆”粤剧的发源地。诞生了粤剧艺人的代称——“红船子弟”和粤剧最早的戏行组织——琼花会馆。民间自发组织的粤剧演唱“私伙局”是佛山文化的一大特色,至今长盛不衰。每年一度举办的琼花粤剧艺术节,使佛山呈现“红船泊晚沙,万人看琼花”的盛况。
佛山是“岭南成药之乡”。古方正药的历史有400余年,其产品种类齐全,大约分为膏、丹、丸、散、茶、油、酒等七大类,是工匠、居家、旅行必备的中成药,涌现出了“黄祥华”如意油、“冯了性”药酒、“源吉林”甘和茶等一批老字号名药。
佛山的铸造业始于2000多年前。宋代时佛山所铸鼎、锅、钟、塔等闻名全国。到明代佛山的铸造技术已达相当高的水平,成为南中国冶炼中心。鸦片战争期间,佛山所铸大炮为抗击外来入侵发挥了重要作用。 佛山是闻名的武术之乡,是中国南派武术的主要发源地。明初,佛山武术已相当普及。清末民初,佛山武术流派纷呈,涌现出一批有国际影响的武术家和武术组织,并通过各种途径走向世界,现在世界上广泛流行的蔡李佛拳,洪拳,咏春拳等不少拳种和流派其跟都在佛山,著名武术大师黄飞鸿,武打明星李小龙等祖籍及师承亦在佛山。2004年,佛山被授予“武术之城”称号。 佛山是“狮艺之乡”,是南狮的发源地。龙狮起舞既是融武术,舞蹈,音乐等为一体的体育竞技活动,更是佛山武术重要项目之一,每年的“狮王争霸赛”吸引了国内外广大武术爱好者参与。禅城区是“中国龙狮运动之乡”,南海区西樵镇是全国唯一“中国龙狮名镇”。
佛山是珠江三角洲民间艺术的摇篮,孕育并保留了秋色、醒狮、舞龙、龙舟说唱、龙舟竞渡等大量体现岭南文化精髓的民间艺术及民俗事象;秋色、剪纸、木刻年画、陶塑、灰塑、砖雕等手工传统技艺精湛,独树一帜。现有狮舞、粤剧、龙舟说唱、佛山木版年画、广东剪纸、石湾陶塑技艺、狮子头、香云纱染整技艺、祖庙庙会、秋色、十番、龙狮、灯彩等13个项目入选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行通济、无闭翳”,始于清初,盛于乾隆年间的正月十六“行通济”这一传统习俗完好地延续至今,并逐渐被赋予了现代的色彩,现日趋旺盛,每年都有数十万群众参加。 佛山饮食文化源远流长,是珠三角“美食之乡”。佛山是粤菜发源地之一,素有“食在广东,师出佛山”的美誉。一直以来,佛山以其民间食谱丰富、茶楼食肆林立、烹饪技艺精良而蜚声海内外。2004年,顺德被中国烹饪协会命名为“中国厨师之乡”。为弘扬佛山美食文化,每年“十一”期间举办的“佛山美食欢乐节”,已成为集美食、旅游、文化艺术为一体的盛大旅游节庆活动。
佛山自古人文荟萃,才俊辈出。唐宋以来广东出过九个状元,佛山占其五。明清时为“气标两广的人文之邦”。近代以来,孕育了维新运动领袖康有为,政治活动家张荫桓、戴鸿慈、谭平山、何香凝、罗登贤、邓培,民族实业家陈启沅、简照南、简玉阶,科学家詹天佑、邹伯奇,文学家吴趼人,粤剧名伶薛觉先、马师曾,武术名家梁赞、黄飞鸿、李小龙,名医李广海,能工巧匠黄炳、陈渭岩、刘传,第一位华人牧师梁发等杰出人物。
佛山市十分注重文化的传承发展。近年来,在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利用的同时,不断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全面推动广播电视村村通,有线数字电视整体转换,农村电影数字化放映,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含联合图书馆)和“农家书屋”工程等公共文化艺术和文化产业,打造城市文化品牌。开展了“魅力佛山”系列文化活动。2007年成功承办全国第14届“群星奖”音乐,曲艺类复赛,祖庙全面修缮工程正式启动。设立了“佛山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
[经济实力雄厚的商业城市]
改革开放以来,佛山以先行一步、敢为人先的气魄,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不断创新思路,转变发展方式,推动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又好又快协调发展,城市综合实力不断提升。2003年以来,全市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8.7%,预计2007年全市生产总值3588.50亿元,增长19.2%;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生产产值60917元(折合7956美元),增长18%。据中国社会科学院发布的《2007年中国城市竞争力蓝皮书》,佛山的城市综合竞争力在全国(包括港澳台)各大中城市排名第9位。佛山还跻身《福布斯》中文版发布的“2007年中国大陆最佳商业城市”排行榜十佳。
早在改革开放初期,佛山就确立了加速发展民营经济的方针,先后制定了一系列护持和促进民营企业做强做大的具体措施。全市民营企业经济出现了快速发展,提升发展的喜人局面,成为推动佛山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重要力量。2003年以来,全市规模以上民营工业年均增长30%以上,2007年全市规模以上民营工业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4833.79元,增长34.3%,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57.5%。
佛山是中国历史上较早对外开放的商埠之一。改革开放以来,成为中国较早的商品出口基地之一,产品远销一百多个国家和地区。目前,佛山通过创新招商引资机制,出台优惠政策,降低营商成本,吸引外来投资,招商引资成果显著。2007年,全市实际外商直接投资15.73亿美元,增长38.3%;进出口总值378.5亿美元,增长22.2%,其中进出口261.9亿美元,增长23.9%,引进投资超千万美元项目87个,新增世界500强项目17个。引进了奇美薄膜液晶显示器,英威达氨纶纤维等一批科技含量高,带动能力强的龙头项目。目前已有美国杜邦、泰科、加拿大北电,德国西门子、博世、法国安万特、道达尔,荷兰壳牌,芬兰斯道拉恩索,卢森堡阿塞洛,日本丰田、爱信精机、韩国三星、浦项,中国宝钢等39家世界500强企业在佛山投资了77个项目,73家国内500强企业投资了107个项目。
近年来,佛山积极与广州共同建设广佛经济圈。2007年以广佛轨道交通建设为突破口,积极推广与广州在交通道路网,产业等方面合作。不断加强与港澳台及全国其他地区的经贸合作。先后与吉林延边,广西贺州,宁夏吴忠,云南红河洲建立经贸合作关系。地方政府间和民间的对外友好交往活跃,先后与日本伊丹市,毛里求斯路易港市,美国斯托克顿市,法国留尼汪省波赛雄市,澳大利亚汤斯维尔市结为友好城市。
[风光旖旎的岭南水乡] 佛山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有丰富的旅游资源。佛山祖庙、西樵山、南风古灶、清晖园、皂幕山、南国桃园、陈村花卉世界、三水荷花世界被评为“佛山新八景”。其中,佛山祖庙融古代陶瓷、木雕、铸造、建筑艺术于一体,被誉为“东方艺术之宫”;西樵山是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有“南粤名山数二樵”之美誉;顺德清晖园与佛山梁园是清代广东四大名园;高明皂幕山是佛山最高峰;陈村花卉世界是中国南方最大的花卉生产交易基地和花卉文化主题公园;三水荷花世界是目前世界上规模大、品种资源丰富的荷花生态专类园。还有东华里、康有为故居、宝林寺、芦苞祖庙、黄飞鸿纪念馆、李小龙纪念馆可让游客领略独特的岭南文化。目前,佛山以历史文化、南国武术、商务会展、产业观光、休闲度假、购物美食、美化家居等为主题的特色旅游方兴未艾。2007年,全市主要旅游景区(点)共接待游客2202万人次,旅游收入达159.78亿元。
佛山河网密布,生态环境优美,是独具特色的岭南水乡。今年来,佛山以“三年促变,绿地佛山”为目标,实施“青山,绿地,蓝天,碧水”工程,对全市道路统一规划,统一绿化标准,不断加强环境整治,基础设施建设,城市管理等工作,全面改善人居环境,把佛山建设为更加适合生活居住和创业发展的花园城市,为全市营造一个“蓝天,碧水,绿地,静居”的具有岭南水乡特色的生活环境。目前,全市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为100%,环境空气达到良好(API小于等于100)天数为351天。2007年,佛山创建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通过国家环保总局考核验收。全市共创建国家卫生镇18个,省卫生镇3个,省级生态示范镇44个,国家级生态村1个,全国环境优美乡镇2个。
禅城区:位于市域中部,是佛山市人民政府驻地,全区面积154.02平方公里,人口59.7万人,下辖一镇(三街)。2007年全区生产总值683.84亿元,增长19.2%。禅城区积极实施”优二进三“战略,不断推动城市经济和精品经济集聚发展,中心城区综合竞争力得到提升,城市面貌焕然一新。禅城区是中国重要的陶瓷展销、研发、物流信息中心和陶瓷艺术、陶瓷文化旅游中心,拥有鹰牌、东鹏、新中源、新明珠、钻石、金舵、上元等一批领先全国的大型陶瓷企业和著名陶瓷品牌,中国陶瓷城、华夏陶瓷博览城集散能力居全国前列。2007年,启动中国陶瓷产业总部基地建设,将促进陶瓷产业向品牌,研发,物流,会展和总部经济等更高层次发展。机械、电子、塑料制品、针织、童装、有色金属等支柱产业稳步发展,总部经济和创意产业发展迅速。
南海区:位于市域中部,全区面积1074.05平方公里,人口114.3万人,下辖8个镇(街)。2007年全区生产总值1216.97亿元,增长20.8%。南海区在2005年全国百强县(市、区)中位居第5位。南海区始终坚持”发展共赢“的理念,紧紧把握发展主题,大力发展产业,打造现代制造业基地,家用电器,有色金属等传统产业向高端发展,液晶电视,汽车配件,电子信息等新兴产业加速集聚,金融服务,动漫网游,软件服务等产业实现较大突破。南海区是国家信息化试点城市,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信息技术应用和信息产业发展走在全国前列,南海软件科技园是广东省重点扶持的四大软件园之一。主导产业为有色金属加工、纺织服装、装饰板材、五金、制鞋制革、玩具等。民营经济发展迅速,是全区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
顺德区:位于市域南部,全区面积806.55平方公里,人口119.1万人,下辖10个镇(街)。2007年全区生产总值1279.25亿元,增长18%。顺德区在2005年全国百强县(市、区)中位居第2位。顺德区是全国重要的家用电器、涂料、家具生产基地,形成了以高新技术为依托,以家电电器、机械制造、信息电子电讯、建材家具等轻工制造业为支柱的现代化工业体系,拥有一大批省级著名商标及名牌产品。顺德区着力于打造总部经济园区,白色家电之都,自主创新热土,现代化物流基地和生态环保之城。目前已有碧桂园,美的,锡山家具等多家知名企业在顺德区设立总部。
高明区:位于市域西部,全区面积960平方公里,人口29.2万人。现辖4个镇(街)。2007年全区生产总值272.76亿元,增长24.0%。高明区在2005年全国百强县(市、区)中位居第36位。高明农业综合开发程度较高,拥有一批知名农产品品牌,其中包括”合水粉葛“等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工业以广东溢达为龙头,形成了以纺织、化工、塑料、建材、家用电器、金属制品等为主的门类较齐全的工业体系。高明生态环境优美,森林覆盖率45.2%,佛山地区最高峰皂幕山就位于其境内,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形成了珠江三角洲不可多得的“山林水都”,获广东省首批”绿色名县(区)“称号。
三水区:位于市域北部,全区面积874.22平方公里,人口38.9万人,下辖5镇(街)1经济区。2007年全区生产总值334.61亿元,增长22.5%。三水区在2005年全国百强县(市、区)中位居第21位。三水区积极实施”工业强区“发展战略,致力做好节能减排和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促进了经济发展和环境的协调发展,形成了以国际名牌饮料健力宝为代表的饮料、包装、金属制品、塑料制品、电子电器、化工等为骨干的主导产业群,并被誉为”长寿之乡“。近年来,三水区充分利用紧靠广州新白云国际机场的地缘优势,大力发展空港经济,取得了初步进展。
③ 佛山啊,大佬,佛山简介啊
[地理位置优越城市]
佛山市位于中国广东省中南部,地处珠江三角洲腹地,东倚广州,南邻港澳,地理位置优越。佛山气候温和,雨量充足,四季如春,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自古就是富饶的鱼米之乡。珠江水系中的西江、北江及其支流贯穿全境,冲积出这片丰饶的大地。
佛山市现辖禅城区、南海区、顺德区、高明区和三水区。全市总面积3848.49平方公里,常住人口592.3万人,其中户籍人口361.1万人。佛山是著名侨乡,祖籍佛山的华侨和港澳台同胞达148万人,其中港澳同胞80多万人。
佛山市位于亚太经济发展活跃的东亚和东南亚的交汇处,与广州地缘相连、历史相承、文化同源,同处在中国最具经济实力和发展活力之一的珠江三角洲经济区中部,共同构建“广佛经济圈”。得天独厚的地缘优势,使佛山能充分接受广州的辐射和带动,与广州共享基础设施、交通网络、金融资本、人才教育、科技信息和市场服务等资源,实现联系紧密、产业联动和功能互补,加快区域经济一体化和城市化进程。佛山市中心区距广州三大交通枢纽(广州新白云机场、广州南沙港、广州火车站)车程均在1小时之内。佛山毗邻港澳,与香港、澳门分别相距231公里和143公里,车程均在2小时左右,使佛山能够充分利用港澳的市场优势和国际性大都市的地位,推动佛山广泛参与世界经济,走向国际化。
[历史与现代融合发展的文化名城]
佛山原名季华乡,“肇迹于晋,得名于唐”,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据考证,佛山的人类历史起源于现禅城区澜石街道区域,距今约4500-5500年前,百越先民沿西江、北江而来在这里繁衍生息,以渔耕和制陶开创原始文明。唐贞观二年(公元628年),因在城内塔坡岗上挖掘出三尊佛像,认为此地是佛家之地,遂立石榜改季华乡为“佛山”。
唐宋年间,佛山的手工业、商业和文化已十分繁荣。明清时,更是发展成商贾云集、工商业发达的岭南重镇,与湖北的汉口镇、江西的景德镇、河南的朱仙镇并称全国“四大名镇”,与北京、汉口、苏州并称天下“四大聚”,陶瓷、纺织、铸造、医药四大行业鼎盛南国。清末,佛山得风气之先,成为我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源地之一,先后诞生了中国第一家新式缫丝厂和第一家火柴厂,并建立了“南洋兄弟烟草公司竹嘴厂”。
悠久的历史,孕育了独具魅力的岭南传统文化。佛山素有陶艺之乡、粤剧之乡、武术之乡、广纱中心、岭南成药之乡、南方铸造中心、民间艺术之乡等美誉。
佛山是“南国陶都”,制陶艺术源远流长,有700多年历史,自古有“石湾瓦,甲天下”的美誉。建于明代正德年间的南风古灶,是世界现存最古老的柴烧龙窑,薪火相传至今400多年,被誉为“陶瓷活化石”。2005年,佛山荣获“中国陶瓷名都”称号。
佛山是“南国红豆”粤剧的发源地。诞生了粤剧艺人的代称——“红船子弟”和粤剧最早的戏行组织——琼花会馆。民间自发组织的粤剧演唱“私伙局”是佛山文化的一大特色,至今长盛不衰。每年一度举办的琼花粤剧艺术节,使佛山呈现“红船泊晚沙,万人看琼花”的盛况。
佛山是“岭南成药之乡”。古方正药的历史有400余年,其产品种类齐全,大约分为膏、丹、丸、散、茶、油、酒等七大类,是工匠、居家、旅行必备的中成药,涌现出了“黄祥华”如意油、“冯了性”药酒、“源吉林”甘和茶等一批老字号名药。
佛山的铸造业始于2000多年前。宋代时佛山所铸鼎、锅、钟、塔等闻名全国。到明代佛山的铸造技术已达相当高的水平,成为南中国冶炼中心。鸦片战争期间,佛山所铸大炮为抗击外来入侵发挥了重要作用。 佛山是闻名的武术之乡,是中国南派武术的主要发源地。明初,佛山武术已相当普及。清末民初,佛山武术流派纷呈,涌现出一批有国际影响的武术家和武术组织,并通过各种途径走向世界,现在世界上广泛流行的蔡李佛拳,洪拳,咏春拳等不少拳种和流派其跟都在佛山,著名武术大师黄飞鸿,武打明星李小龙等祖籍及师承亦在佛山。2004年,佛山被授予“武术之城”称号。 佛山是“狮艺之乡”,是南狮的发源地。龙狮起舞既是融武术,舞蹈,音乐等为一体的体育竞技活动,更是佛山武术重要项目之一,每年的“狮王争霸赛”吸引了国内外广大武术爱好者参与。禅城区是“中国龙狮运动之乡”,南海区西樵镇是全国唯一“中国龙狮名镇”。
佛山是珠江三角洲民间艺术的摇篮,孕育并保留了秋色、醒狮、舞龙、龙舟说唱、龙舟竞渡等大量体现岭南文化精髓的民间艺术及民俗事象;秋色、剪纸、木刻年画、陶塑、灰塑、砖雕等手工传统技艺精湛,独树一帜。现有狮舞、粤剧、龙舟说唱、佛山木版年画、广东剪纸、石湾陶塑技艺、狮子头、香云纱染整技艺、祖庙庙会、秋色、十番、龙狮、灯彩等13个项目入选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行通济、无闭翳”,始于清初,盛于乾隆年间的正月十六“行通济”这一传统习俗完好地延续至今,并逐渐被赋予了现代的色彩,现日趋旺盛,每年都有数十万群众参加。 佛山饮食文化源远流长,是珠三角“美食之乡”。佛山是粤菜发源地之一,素有“食在广东,师出佛山”的美誉。一直以来,佛山以其民间食谱丰富、茶楼食肆林立、烹饪技艺精良而蜚声海内外。2004年,顺德被中国烹饪协会命名为“中国厨师之乡”。为弘扬佛山美食文化,每年“十一”期间举办的“佛山美食欢乐节”,已成为集美食、旅游、文化艺术为一体的盛大旅游节庆活动。
佛山自古人文荟萃,才俊辈出。唐宋以来广东出过九个状元,佛山占其五。明清时为“气标两广的人文之邦”。近代以来,孕育了维新运动领袖康有为,政治活动家张荫桓、戴鸿慈、谭平山、何香凝、罗登贤、邓培,民族实业家陈启沅、简照南、简玉阶,科学家詹天佑、邹伯奇,文学家吴趼人,粤剧名伶薛觉先、马师曾,武术名家梁赞、黄飞鸿、李小龙,名医李广海,能工巧匠黄炳、陈渭岩、刘传,第一位华人牧师梁发等杰出人物。
佛山市十分注重文化的传承发展。近年来,在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利用的同时,不断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全面推动广播电视村村通,有线数字电视整体转换,农村电影数字化放映,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含联合图书馆)和“农家书屋”工程等公共文化艺术和文化产业,打造城市文化品牌。开展了“魅力佛山”系列文化活动。2007年成功承办全国第14届“群星奖”音乐,曲艺类复赛,祖庙全面修缮工程正式启动。设立了“佛山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
[经济实力雄厚的商业城市]
改革开放以来,佛山以先行一步、敢为人先的气魄,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不断创新思路,转变发展方式,推动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又好又快协调发展,城市综合实力不断提升。2003年以来,全市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8.7%,预计2007年全市生产总值3588.50亿元,增长19.2%;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生产产值60917元(折合7956美元),增长18%。据中国社会科学院发布的《2007年中国城市竞争力蓝皮书》,佛山的城市综合竞争力在全国(包括港澳台)各大中城市排名第9位。佛山还跻身《福布斯》中文版发布的“2007年中国大陆最佳商业城市”排行榜十佳。
早在改革开放初期,佛山就确立了加速发展民营经济的方针,先后制定了一系列护持和促进民营企业做强做大的具体措施。全市民营企业经济出现了快速发展,提升发展的喜人局面,成为推动佛山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重要力量。2003年以来,全市规模以上民营工业年均增长30%以上,2007年全市规模以上民营工业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4833.79元,增长34.3%,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57.5%。
佛山是中国历史上较早对外开放的商埠之一。改革开放以来,成为中国较早的商品出口基地之一,产品远销一百多个国家和地区。目前,佛山通过创新招商引资机制,出台优惠政策,降低营商成本,吸引外来投资,招商引资成果显著。2007年,全市实际外商直接投资15.73亿美元,增长38.3%;进出口总值378.5亿美元,增长22.2%,其中进出口261.9亿美元,增长23.9%,引进投资超千万美元项目87个,新增世界500强项目17个。引进了奇美薄膜液晶显示器,英威达氨纶纤维等一批科技含量高,带动能力强的龙头项目。目前已有美国杜邦、泰科、加拿大北电,德国西门子、博世、法国安万特、道达尔,荷兰壳牌,芬兰斯道拉恩索,卢森堡阿塞洛,日本丰田、爱信精机、韩国三星、浦项,中国宝钢等39家世界500强企业在佛山投资了77个项目,73家国内500强企业投资了107个项目。
近年来,佛山积极与广州共同建设广佛经济圈。2007年以广佛轨道交通建设为突破口,积极推广与广州在交通道路网,产业等方面合作。不断加强与港澳台及全国其他地区的经贸合作。先后与吉林延边,广西贺州,宁夏吴忠,云南红河洲建立经贸合作关系。地方政府间和民间的对外友好交往活跃,先后与日本伊丹市,毛里求斯路易港市,美国斯托克顿市,法国留尼汪省波赛雄市,澳大利亚汤斯维尔市结为友好城市。
[风光旖旎的岭南水乡] 佛山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有丰富的旅游资源。佛山祖庙、西樵山、南风古灶、清晖园、皂幕山、南国桃园、陈村花卉世界、三水荷花世界被评为“佛山新八景”。其中,佛山祖庙融古代陶瓷、木雕、铸造、建筑艺术于一体,被誉为“东方艺术之宫”;西樵山是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有“南粤名山数二樵”之美誉;顺德清晖园与佛山梁园是清代广东四大名园;高明皂幕山是佛山最高峰;陈村花卉世界是中国南方最大的花卉生产交易基地和花卉文化主题公园;三水荷花世界是目前世界上规模大、品种资源丰富的荷花生态专类园。还有东华里、康有为故居、宝林寺、芦苞祖庙、黄飞鸿纪念馆、李小龙纪念馆可让游客领略独特的岭南文化。目前,佛山以历史文化、南国武术、商务会展、产业观光、休闲度假、购物美食、美化家居等为主题的特色旅游方兴未艾。2007年,全市主要旅游景区(点)共接待游客2202万人次,旅游收入达159.78亿元。
佛山河网密布,生态环境优美,是独具特色的岭南水乡。今年来,佛山以“三年促变,绿地佛山”为目标,实施“青山,绿地,蓝天,碧水”工程,对全市道路统一规划,统一绿化标准,不断加强环境整治,基础设施建设,城市管理等工作,全面改善人居环境,把佛山建设为更加适合生活居住和创业发展的花园城市,为全市营造一个“蓝天,碧水,绿地,静居”的具有岭南水乡特色的生活环境。目前,全市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为100%,环境空气达到良好(API小于等于100)天数为351天。2007年,佛山创建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通过国家环保总局考核验收。全市共创建国家卫生镇18个,省卫生镇3个,省级生态示范镇44个,国家级生态村1个,全国环境优美乡镇2个。
禅城区:位于市域中部,是佛山市人民政府驻地,全区面积154.02平方公里,人口59.7万人,下辖一镇(三街)。2007年全区生产总值683.84亿元,增长19.2%。禅城区积极实施”优二进三“战略,不断推动城市经济和精品经济集聚发展,中心城区综合竞争力得到提升,城市面貌焕然一新。禅城区是中国重要的陶瓷展销、研发、物流信息中心和陶瓷艺术、陶瓷文化旅游中心,拥有鹰牌、东鹏、新中源、新明珠、钻石、金舵、上元等一批领先全国的大型陶瓷企业和著名陶瓷品牌,中国陶瓷城、华夏陶瓷博览城集散能力居全国前列。2007年,启动中国陶瓷产业总部基地建设,将促进陶瓷产业向品牌,研发,物流,会展和总部经济等更高层次发展。机械、电子、塑料制品、针织、童装、有色金属等支柱产业稳步发展,总部经济和创意产业发展迅速。
南海区:位于市域中部,全区面积1074.05平方公里,人口114.3万人,下辖8个镇(街)。2007年全区生产总值1216.97亿元,增长20.8%。南海区在2005年全国百强县(市、区)中位居第5位。南海区始终坚持”发展共赢“的理念,紧紧把握发展主题,大力发展产业,打造现代制造业基地,家用电器,有色金属等传统产业向高端发展,液晶电视,汽车配件,电子信息等新兴产业加速集聚,金融服务,动漫网游,软件服务等产业实现较大突破。南海区是国家信息化试点城市,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信息技术应用和信息产业发展走在全国前列,南海软件科技园是广东省重点扶持的四大软件园之一。主导产业为有色金属加工、纺织服装、装饰板材、五金、制鞋制革、玩具等。民营经济发展迅速,是全区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
顺德区:位于市域南部,全区面积806.55平方公里,人口119.1万人,下辖10个镇(街)。2007年全区生产总值1279.25亿元,增长18%。顺德区在2005年全国百强县(市、区)中位居第2位。顺德区是全国重要的家用电器、涂料、家具生产基地,形成了以高新技术为依托,以家电电器、机械制造、信息电子电讯、建材家具等轻工制造业为支柱的现代化工业体系,拥有一大批省级著名商标及名牌产品。顺德区着力于打造总部经济园区,白色家电之都,自主创新热土,现代化物流基地和生态环保之城。目前已有碧桂园,美的,锡山家具等多家知名企业在顺德区设立总部。
高明区:位于市域西部,全区面积960平方公里,人口29.2万人。现辖4个镇(街)。2007年全区生产总值272.76亿元,增长24.0%。高明区在2005年全国百强县(市、区)中位居第36位。高明农业综合开发程度较高,拥有一批知名农产品品牌,其中包括”合水粉葛“等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工业以广东溢达为龙头,形成了以纺织、化工、塑料、建材、家用电器、金属制品等为主的门类较齐全的工业体系。高明生态环境优美,森林覆盖率45.2%,佛山地区最高峰皂幕山就位于其境内,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形成了珠江三角洲不可多得的“山林水都”,获广东省首批”绿色名县(区)“称号。
三水区:位于市域北部,全区面积874.22平方公里,人口38.9万人,下辖5镇(街)1经济区。2007年全区生产总值334.61亿元,增长22.5%。三水区在2005年全国百强县(市、区)中位居第21位。三水区积极实施”工业强区“发展战略,致力做好节能减排和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促进了经济发展和环境的协调发展,形成了以国际名牌饮料健力宝为代表的饮料、包装、金属制品、塑料制品、电子电器、化工等为骨干的主导产业群,并被誉为”长寿之乡“。近年来,三水区充分利用紧靠广州新白云国际机场的地缘优势,大力发展空港经济,取得了初步进展。
④ 中国🈶️多少个地理标志产品
华北地区
北京市:北寨红杏 ,平谷大桃,燕山板栗,大兴西瓜,房山磨盘柿,昌平苹果,门头沟京白梨,昌平草莓,延庆国光苹果
天津市:茶淀玫瑰香葡萄,盘山磨盘柿,小站稻,独流老醋,七里海河蟹
河北省:深州蜜桃,京东板栗,顺平桃,唐县大枣,宣化牛奶葡萄,魏县鸭梨,容城绿芦笋,黄骅冬枣,昌黎葡萄酒,沙城葡萄酒,沧州金丝小枣,卢龙粉丝,泊头鸭梨,蠡县麻山药,涉县核桃,赞皇大枣,京东板栗,涉县花椒,山庄老酒,板城烧锅酒,武安小米,大名小磨香油
内蒙古自治区:科尔沁肥牛,苏尼特羊肉、巴林石,呼伦贝尔西旗羊肉,阿鲁科尔沁牛肉、阿鲁科尔沁羊肉 鄂尔多斯细毛羊 乌拉特羊肉 乌珠穆沁羊肉
山西省:太谷壶瓶枣,祁县酥梨,永济芦笋,沁州黄小米,平遥牛肉,山西老陈醋,阳城蚕茧,广灵小米,左权绵核桃,左云苦荞,汾州核桃,36.5°黑泥化妆品,临猗苹果、襄垣手工挂面、长子大青椒、太谷饼
东北地区
辽宁省:盘锦河蟹,桓仁蛤蟆油,桓仁山参,傅家花生,抚顺哈什蚂花、牛苹果,清原马鹿茸,黑山花生,盘锦大米,锦州道光柑,鞍山南果梨,大连鲍鱼,大连海参,岫岩玉,丹东板栗,桓仁冰酒,桓仁大米,桓仁大榛子,东港大米,东港草莓 [4] ,桓仁红松籽,桓仁蛤蟆油,桓仁山核桃油,高桥陈醋,梁山(小梁山)西瓜,盘锦河豚,盘锦泥鳅,盘锦碱地柿子
吉林省:万昌大米、西江大米(西江贡米)、延边黄牛肉、吉林长白山中国林蛙油、白城绿豆、白城油葵、大川平贝母、吉林长白山天然矿泉水、吉林梅花鹿、姜家店大米、集安板栗、延边苹果梨、吉林长白山人参、露水河红松籽仁、通化山葡萄、扶余四粒红、延边大米、梅河大米、白城燕麦、长白山红景、敦化小粒黄豆
黑龙江省:五营木都柿,珍宝岛大米,饶河东北黑蜂,铁力平贝母,铁力北五味,铁力中国林蛙油,抚远“黑龙江大马哈鱼”鱼子,抚远“黑龙江鲟鳇鱼”鱼子,宝清红小豆,五常大米,孙吴大果沙棘,响水大米,宝清大白板,梅里斯洋葱,挠力河毛葱,板子房西瓜,北大仓酒,玉泉酒,建三江大米,五大连池鲤鱼,五大连池草鱼,五大连池鲢鱼,五大连池鲫鱼,克东天然苏打水
华中地区
河南省:信阳毛尖、新郑大枣、息半夏、息县香稻丸、信阳红、卢氏鸡、张弓酒、商城黑猪 、河阴石榴、正阳花生、西峡猕猴桃、西峡香菇、济源冬凌草、大别山银杏及制品、淮阳黄花菜、仰韶酒、洛阳牡丹、道口烧鸡、西峡山茱萸、钧瓷、怀山药、平舆白芝麻、方城丹参、南召辛夷、十三香调味品、棠溪宝剑,驻马店小磨香油、原阳大米、淮南猪、汝瓷、灵宝大枣、灵宝苹果、偃师银条、确山板栗、卢氏黑木耳、卢氏连翘、宁陵金顶谢花酥梨、嵩县柴胡、唐半夏、唐栀子、中牟大白蒜、禹白附、禹白芷、固始鸡、固始云雾、禹南星、宁陵白蜡杆、泌阳花菇、内黄大枣、桐柏玉叶、许昌腐竹、郑州黄河鲤鱼、潢川甲鱼、杞县大蒜、桐河桐蛋、密二花
湖北省:钟祥大米、来凤金丝桐油、咸丰白术、板桥党参、来凤漆筷、景阳鸡、九资河茯苓、襄阳大头菜、利川山药、涨渡湖黄颡鱼、窑湾蜜桔、程河柳编、巴东独活、襄麦冬、京山桥米、京山乌龟、来凤凤头姜、罗田甜柿、丹江口翘嘴、洪山菜薹、利川莼菜、利川黄连、恩施玉露、蔡甸莲藕、郧阳乌鸡、龙峰茶、邓村绿茶、宜城板鸭、罗田板栗、房县黑木耳、竹山绿松石、郧阳木瓜、丹江口翘嘴鲌,武当蜜橘,麻城福菊、云梦鱼面、荆州鱼糕、荆州大白刁、罗田金银花、黄陂荆蜜、蕲春艾草、百里洲砂梨、三湖黄桃
湖南省:攸县香干、炎陵黄桃、醴陵瓷器、黔阳冰糖橙、武冈卤铜鹅、武冈卤豆腐、临武鸭、永丰辣酱、永兴冰糖橙、湘西猕猴桃、古丈毛尖、隆回龙牙百合、隆回金银花、浏阳花炮、邵东玉竹、湘绣、邵东黄花菜、湘阴藠头、桃源野茶王、乌牛早茶、雪峰蜜桔、松花石、松花砚、仓桥水晶梨、汉寿甲鱼、澧县葡萄、安化黑茶、桂东玲珑茶、耒阳红薯粉皮 、城步青钱柳茶、新晃黄牛肉、绥宁绞股蓝、鼎城茶油、常德酱板鸭、常德香米、城头山大米、桃源黑猪、桃源鸡、津市藠果、石门柑橘、石门银峰。
华东地区
上海市:崇明老白酒、崇明老毛蟹、南汇水蜜桃
江苏省:射阳大米、高邮鸭、高邮咸鸭蛋、界首茶干、高邮湖大闸蟹、镇江香醋,东海水晶,鸽岛、竹岛、羊山岛、开山岛、秦山岛、车牛山岛、达山岛、平岛醋,固城湖螃蟹,洞庭(山)碧螺春茶,宝应荷藕,广洋湖青虾,泰兴白果,扬州漆器,阳澄湖大闸蟹,雨花茶云锦,南通长江河豚(养殖),吕四海蜇,盱眙龙虾,河横大米,兴化香葱,东台发绣,邳州银杏[8] ,阳羡雪芽茶,滨海白首乌、海安桑蚕茧
浙江省:新昌花生、开化杜仲茶,王店三园鸡,温郁金,姚庄蘑菇,建德苞茶,松阳茶,天目山铁皮石斛,龙井茶、杭白菊,庆元香菇,金华火腿,龙泉青瓷,常山胡柚,新昌花生(小京生),安吉白茶,塘栖枇杷,余姚杨梅,黄岩蜜桔,萧山萝卜干,天台乌药,海盐大头菜,德清早园笋,严东关五加皮酒,龙游发糕,仙居鸡,常山山茶油,遂昌竹炭,瓯柑三门青蟹,宁波金柑,绍兴酒,慈溪杨梅,凤桥水蜜桃
安徽省:涡阳苔干,涡阳大豆 [10] ,霍山黄芽,霍山石斛,迎驾贡酒,灵璧石,怀远石榴,怀远白莲坡贡米,沱湖螃蟹,铜陵白姜,铜陵牡丹(凤丹),霍山灵芝,松萝茶,黄冈柳编,霍邱柳编,长丰草莓,八公山豆腐,六安瓜片、宣纸、滁菊、口子酒,黄山毛峰茶,砀山酥梨,高炉家酒,明绿御酒,古井贡酒,太平猴魁茶,漫水河百合,临水酒,岳西茭白,石台富硒茶,黄陂湖大闸蟹,岳西翠兰,万安罗盘,五城米酒,五城茶干,三河米酒,李兴桔梗,祁门红茶,段园葡萄,太平猴魁,金种子酒,和县黄金瓜,桐城水芹,桐城小花,安庆胡玉美蚕豆辣酱,南陵大米,小窖宣酒,女山湖大闸蟹,石臼湖螃蟹,舒城小兰花,安茶,黄山贡菊(徽州贡菊) ,符离集烧鸡,明光绿豆,皖南土鸡,皖西鹅,肥西老母鸡,天长龙岗芡实,繁昌长枣,和县辣椒,金寨板栗,无为板鸭,池河梅白鱼,金寨黑毛猪,铜陵凤丹皮,宁国山核桃,宁国牡丹,太和香椿,东至云尖,东至麦鱼,潘集酥瓜,宁国山核桃,金寨山羊,巢湖麻鸭,金寨山核桃,金寨山茶油,枞阳煤鸭,金寨茯苓,金寨西洋参,金寨天麻,金寨高山米,金寨土鸡,亳州白芍,霍山百合,塔山石榴(淮北市烈山区)。
福建省:柘荣太子参,尤溪金柑,永安莴苣天,天宝香蕉,南日鲍,龙岩咸酥花,浦城薏米,平潭水仙花,德化黑鸡,清流豆腐皮,河龙贡米,云霄枇杷,永泰李干,连城红心地瓜干,明溪肉脯干、闽笋干,永春佛手茶、大红袍茶、白毫银针,寿宁高山茶,古田银耳,建瓯锥栗,永春芦柑,政和白茶,柘荣太子,安溪铁观音,坦洋工夫永春、佛手,德化白瓷、永春篾,香东山鲍鱼,长汀河田鸡,武夷岩茶,建宁建莲,清流溪鱼,浦城丹桂,莆田桂圆,莆田枇杷,武平金线莲,大田肉兔,长泰吴田地瓜。
江西省: [11] 奉新猕猴桃,宜春苎麻,丰城富硒大米 [12] ,横峰葛,大余金边瑞香,余江夏天无寻乌蜜桔,三湖红桔,广丰白耳黄鸡,广昌通心白莲,泰和乌鸡,万年贡米,金溪黄栀子,崇仁麻鸡,兴国灰鹅,军山湖大闸蟹,高安腐竹,浮瑶仙芝,南康甜柚,瑞昌山药,彭泽鲫,南城淮山,婺源绿茶,南安板鸭,遂川金桔,峡江传统米粉,安福火腿,宜春茶油,奉新大米、四特酒,万载百合生米藠头,南丰蜜桔、狗牯脑茶,赣南脐橙,泰和乌鸡,景德镇瓷器,庐山云雾茶,弋阳年糕,商州枳壳、三瑚红桔,天桂梨,共青板鸭及副产品夏布萱麻,东乡瘦肉猪,临川贡酒,婺源荷包红鲤鱼、白玉豆系列蔬菜,余干辣椒,梅岭毛尖,五丰系列米粉,三江口萝卜,广丰马家柚
山东省:青岛灵山岛海参,蒙阴蜜桃,周村烧饼,景芝神酿酒,平邑金银花,日照绿茶,苍山大蒜,马家沟芹菜,烟台大樱桃,栖霞苹果,泰山赤鳞鱼,大泽山葡萄,无棣贝瓷,烟台鲍鱼,沾化冬枣,烟台苹果,烟台葡萄酒,龙口粉丝,平阴玫瑰,乐陵金丝小枣、丁马甲鱼,安丘大姜,潍县萝卜,崂山绿茶,昌邑丝绸,青州蜜桃,威海海带,海洋白瓜,金乡大蒜,成武大蒜,沂源苹果,麻湾西瓜,鱼台大米,鱼台小龙虾,鱼台甲鱼,后霍家村草莓
华南地区,
广东省:罗浮山百草油,东陂腊味,合水粉葛、端砚,郁南无核沙糖桔,罗定肉桂, [13] 罗定皱纱鱼腐, [14] 罗定稻米,[15] 泗纶蒸笼, [16] 新兴香荔,清新冰糖桔,西牛麻竹笋,徐闻山羊,龙门年桔,水东芥菜,清远乌鬃鹅,星子红葱,惠来荔枝,西牛麻竹叶,连南瑶山茶,连州溪黄草,普宁青梅,河源米粉,廉江红橙,马坝油粘米,增城丝苗米,程村蠔春,砂仁流沙南珠,陆河青梅,埔田竹笋,普宁蕉柑,覃斗芒果,愚公楼菠萝,英德红茶,化橘红黄圃腊味,梅州金柚,新会陈皮,新会柑,南山荔枝,湛江剑麻纤维,徐闻良姜,南雄板鸭,白蕉海鲈,增城迟菜心,派潭凉粉草,火山粉葛,连平鹰嘴蜜桃, 清化粉
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罗汉果,桂林马蹄,桂林腐乳,桂林米粉,桂林辣椒酱,灵川狗肉,兴安白果,全州禾花鱼,全州湘山酒,绍水蘑菇,恭城月柿,临桂五通甘蔗,平乐茨菇 ,平乐石崖茶灌阳红枣大新苦丁茶,梧州龟苓膏,梧州腊肠,钦州坭兴陶,灵山荔枝,灵山凉粉,灵山香鸡,融水糯米柚,桂林三花酒,容县沙田柚,合浦南珠,巴马香猪,荔浦芋,凌云白毫茶,永福罗汉果,忻城金银花,玉林香蒜,天等指天椒,融安金桔,阳朔金桔,阳朔九龙藤蜂蜜 [17] 横县茉莉花,横县大头菜,南山白毛茶 [8] 博白空心菜,平南石硖龙眼,雅长铁皮石斛,凌云白毫茶,田东香芒,富川脐橙,武鸣沃柑,靖西大香糯 [18] ,靖西大果山楂 [19]
海南省:兴隆咖啡,琼中绿橙,白沙绿茶,和乐蟹 ,三亚芒果
西南地区
重庆市:涪陵榨菜,合川桃片,酉阳青蒿,江津花椒,南川方竹笋,金佛山方竹笋奉节脐橙,城口老腊肉
四川省:邻水脐橙,南江山核桃,简阳羊肉汤,会理石榴,涪城麦冬,洪雅雅连,盐边油底肉,国胜茶青,川七佛贡茶,旺苍杜仲,彭州大蒜,资中冬尖,新店七星椒,双流枇杷,南溪豆腐干,泸州酒,江油附子,都江堰猕猴,中江丹参,雁江蜜柑,蒙山茶,水井坊酒,古蔺肝苏,安岳柠檬,苍溪红心猕猴桃,苍溪雪梨,龙泉驿水蜜桃,通江银耳,南江金银花,长赤翡翠米,汉源花椒,剑南春酒,郫县豆瓣,青川黑木耳,双流冬草莓,达县苎麻,温江大蒜,仪陇大山香,川芎,金阳白魔芋,金阳青花椒,朝天核桃,崇州郁金,峨眉山茶 [20] ,新津黄辣丁,小金松茸,广安蜜梨,紫云猕猴桃
贵州省:赤水金钗、石斛,赤水乌骨鸡,兴义饵块粑,德江天麻,开阳富硒米,遵义朝天椒,余庆小叶苦大方天麻,茅台酒,仁怀酱香酒,梵净山,翠峰茶,余庆苦丁茶,沙子空心李,六枝特区“郎岱酱”,赫章核桃 [21] ,三穗鸭,麻江蓝莓,锦屏茶油
云南省:红河灯盏花,程海螺旋藻,洱源梅子,普洱茶,宣威火腿,文山三七,昭通天麻,保山小粒咖啡,石屏杨梅西畴阳荷深沟鸡 [22]
西藏自治区:西藏那曲冬虫夏草,西藏藏药
西北地区
陕西省:洛川苹果,延安苹果,延川红枣,蓝田玉,西凤酒,紫阳富硒茶,商南茶,紫阳天然蓝黑板石,紫阳蓝黑板石,临潼火晶柿,略阳乌鸡,汉中仙毫,西乡牛肉干,镇巴腊肉,子洲黄芪,富平柿饼,府谷海红果,甘泉豆腐干,子长粉条,黄龙核桃,黄龙中蜂蜂蜜,延安酸枣,韩城大红袍,太白酒,凤县大红袍,平利绞股蓝,商洛丹参,周至猕猴桃,定边马铃薯 [8] [23] ,横山羊肉,户县葡萄
甘肃省:酒泉夜光杯,庆阳苹果,文县纹党,临泽小枣,秦安蜜桃,秦安苹果,两当狼牙蜜,西和半夏,苦水玫瑰,兰州百合,礼县大黄,临洮大丽花,武都橄榄油,平凉金果龙神茶,庆阳黄花菜,静宁苹果,环县荞麦 [5] ,定西马铃薯,民勤蜜瓜,民勤甘草,民勤羊肉,靖远枸杞,永昌啤酒大麦。
青海省:藏毯互助青稞酒
宁夏回族自治区:香山压砂西瓜,灵武长枣,贺兰山东麓葡萄酒,宁夏枸杞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英吉沙色买提杏干,莎车巴旦姆木垒鹰嘴豆,阿克苏红枣,阿克苏核桃哈密大枣,吐鲁番葡萄,伽师瓜,库尔勒香梨,哈密瓜,阿瓦提慕萨莱思 [24]
⑤ 佛山 过期外国杂志 哪有卖啊 类似国家地理杂志之类的。。
书店应该就有,如果找不到的话,建议去学校附近看看,尤其是一些外语类的高等院校
⑥ 有人可以提供佛山详细的地区知识给我吗市,区,县,镇,乡。越详细越好~!
建议到佛山图书馆去查一下当地的资料就可以了,比较全,网上没有全的资料.
⑦ 佛山有哪些名优农业产品
佛山是传统的“鱼米之乡”,有“三水黑皮冬瓜”、“高明合水粉葛”、“大顶苦瓜”名优农业产品等。
大顶苦瓜:
大顶苦瓜是大沥谭边特有的苦瓜品种,大顶苦瓜之所以美名远扬自有它过人之处,味甘植株攀缘生长,分枝力强,叶掌状5~7深裂。
单性花,雌雄同株,主蔓第8~14叶节着生第一雌花,此后每隔3~6叶节着生一雌花。瓜短圆锥形,长约20厘米,肩宽11厘米左右;外皮青绿色,具不规则的瘤状突起,瘤粒较粗;肉厚1.3厘米左右,较少苦味,品质优良。单瓜重250~600克。耐热、耐肥,适应性强,但不耐涝;春、夏、秋三季均可种植。亩产1000~1500公斤,一般以春季栽培产量最高。
大顶苦瓜有清暑清热,明目解毒,隐血糖的作用,还有一定的抗病毒能力和防癌的功效,是糖尿病患者的最佳食材。
正宗的大顶苦瓜瓢少肉厚、顶大身短,形如雷公凿,似加大版的青椒。外观青绿,口感爽脆,口味甘凉。其糖分和维生素D比一般苦瓜要高10%,回甘后劲和下火功效,可谓十分强大。
⑧ 广东佛山简介
佛山简介: [地理位置优越城市]
佛山市位于中国广东省中南部,地处珠江三角洲腹地,东倚广州,南邻港澳,地理位置优越。佛山气候温和,雨量充足,四季如春,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自古就是富饶的鱼米之乡。珠江水系中的西江、北江及其支流贯穿全境,冲积出这片丰饶的大地。
佛山市现辖禅城区、南海区、顺德区、高明区和三水区。全市总面积3848.49平方公里,常住人口592.3万人,其中户籍人口361.1万人。佛山是著名侨乡,祖籍佛山的华侨和港澳台同胞达148万人,其中港澳同胞80多万人。
佛山市位于亚太经济发展活跃的东亚和东南亚的交汇处,与广州地缘相连、历史相承、文化同源,同处在中国最具经济实力和发展活力之一的珠江三角洲经济区中部,共同构建“广佛经济圈”。得天独厚的地缘优势,使佛山能充分接受广州的辐射和带动,与广州共享基础设施、交通网络、金融资本、人才教育、科技信息和市场服务等资源,实现联系紧密、产业联动和功能互补,加快区域经济一体化和城市化进程。佛山市中心区距广州三大交通枢纽(广州新白云机场、广州南沙港、广州火车站)车程均在1小时之内。佛山毗邻港澳,与香港、澳门分别相距231公里和143公里,车程均在2小时左右,使佛山能够充分利用港澳的市场优势和国际性大都市的地位,推动佛山广泛参与世界经济,走向国际化。
[历史与现代融合发展的文化名城]
佛山原名季华乡,“肇迹于晋,得名于唐”,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据考证,佛山的人类历史起源于现禅城区澜石街道区域,距今约4500-5500年前,百越先民沿西江、北江而来在这里繁衍生息,以渔耕和制陶开创原始文明。唐贞观二年(公元628年),因在城内塔坡岗上挖掘出三尊佛像,认为此地是佛家之地,遂立石榜改季华乡为“佛山”。
唐宋年间,佛山的手工业、商业和文化已十分繁荣。明清时,更是发展成商贾云集、工商业发达的岭南重镇,与湖北的汉口镇、江西的景德镇、河南的朱仙镇并称全国“四大名镇”,与北京、汉口、苏州并称天下“四大聚”,陶瓷、纺织、铸造、医药四大行业鼎盛南国。清末,佛山得风气之先,成为我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源地之一,先后诞生了中国第一家新式缫丝厂和第一家火柴厂,并建立了“南洋兄弟烟草公司竹嘴厂”。
悠久的历史,孕育了独具魅力的岭南传统文化。佛山素有陶艺之乡、粤剧之乡、武术之乡、广纱中心、岭南成药之乡、南方铸造中心、民间艺术之乡等美誉。
佛山是“南国陶都”,制陶艺术源远流长,有700多年历史,自古有“石湾瓦,甲天下”的美誉。建于明代正德年间的南风古灶,是世界现存最古老的柴烧龙窑,薪火相传至今400多年,被誉为“陶瓷活化石”。2005年,佛山荣获“中国陶瓷名都”称号。
佛山是“南国红豆”粤剧的发源地。诞生了粤剧艺人的代称——“红船子弟”和粤剧最早的戏行组织——琼花会馆。民间自发组织的粤剧演唱“私伙局”是佛山文化的一大特色,至今长盛不衰。每年一度举办的琼花粤剧艺术节,使佛山呈现“红船泊晚沙,万人看琼花”的盛况。
佛山是“岭南成药之乡”。古方正药的历史有400余年,其产品种类齐全,大约分为膏、丹、丸、散、茶、油、酒等七大类,是工匠、居家、旅行必备的中成药,涌现出了“黄祥华”如意油、“冯了性”药酒、“源吉林”甘和茶等一批老字号名药。
佛山的铸造业始于2000多年前。宋代时佛山所铸鼎、锅、钟、塔等闻名全国。到明代佛山的铸造技术已达相当高的水平,成为南中国冶炼中心。鸦片战争期间,佛山所铸大炮为抗击外来入侵发挥了重要作用。 佛山是闻名的武术之乡,是中国南派武术的主要发源地。明初,佛山武术已相当普及。清末民初,佛山武术流派纷呈,涌现出一批有国际影响的武术家和武术组织,并通过各种途径走向世界,现在世界上广泛流行的蔡李佛拳,洪拳,咏春拳等不少拳种和流派其跟都在佛山,著名武术大师黄飞鸿,武打明星李小龙等祖籍及师承亦在佛山。2004年,佛山被授予“武术之城”称号。 佛山是“狮艺之乡”,是南狮的发源地。龙狮起舞既是融武术,舞蹈,音乐等为一体的体育竞技活动,更是佛山武术重要项目之一,每年的“狮王争霸赛”吸引了国内外广大武术爱好者参与。禅城区是“中国龙狮运动之乡”,南海区西樵镇是全国唯一“中国龙狮名镇”。
佛山是珠江三角洲民间艺术的摇篮,孕育并保留了秋色、醒狮、舞龙、龙舟说唱、龙舟竞渡等大量体现岭南文化精髓的民间艺术及民俗事象;秋色、剪纸、木刻年画、陶塑、灰塑、砖雕等手工传统技艺精湛,独树一帜。现有狮舞、粤剧、龙舟说唱、佛山木版年画、广东剪纸、石湾陶塑技艺、狮子头、香云纱染整技艺、祖庙庙会、秋色、十番、龙狮、灯彩等13个项目入选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行通济、无闭翳”,始于清初,盛于乾隆年间的正月十六“行通济”这一传统习俗完好地延续至今,并逐渐被赋予了现代的色彩,现日趋旺盛,每年都有数十万群众参加。 佛山饮食文化源远流长,是珠三角“美食之乡”。佛山是粤菜发源地之一,素有“食在广东,师出佛山”的美誉。一直以来,佛山以其民间食谱丰富、茶楼食肆林立、烹饪技艺精良而蜚声海内外。2004年,顺德被中国烹饪协会命名为“中国厨师之乡”。为弘扬佛山美食文化,每年“十一”期间举办的“佛山美食欢乐节”,已成为集美食、旅游、文化艺术为一体的盛大旅游节庆活动。
佛山自古人文荟萃,才俊辈出。唐宋以来广东出过九个状元,佛山占其五。明清时为“气标两广的人文之邦”。近代以来,孕育了维新运动领袖康有为,政治活动家张荫桓、戴鸿慈、谭平山、何香凝、罗登贤、邓培,民族实业家陈启沅、简照南、简玉阶,科学家詹天佑、邹伯奇,文学家吴趼人,粤剧名伶薛觉先、马师曾,武术名家梁赞、黄飞鸿、李小龙,名医李广海,能工巧匠黄炳、陈渭岩、刘传,第一位华人牧师梁发等杰出人物。
佛山市十分注重文化的传承发展。近年来,在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利用的同时,不断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全面推动广播电视村村通,有线数字电视整体转换,农村电影数字化放映,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含联合图书馆)和“农家书屋”工程等公共文化艺术和文化产业,打造城市文化品牌。开展了“魅力佛山”系列文化活动。2007年成功承办全国第14届“群星奖”音乐,曲艺类复赛,祖庙全面修缮工程正式启动。设立了“佛山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
[经济实力雄厚的商业城市]
改革开放以来,佛山以先行一步、敢为人先的气魄,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不断创新思路,转变发展方式,推动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又好又快协调发展,城市综合实力不断提升。2003年以来,全市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8.7%,预计2007年全市生产总值3588.50亿元,增长19.2%;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生产产值60917元(折合7956美元),增长18%。据中国社会科学院发布的《2007年中国城市竞争力蓝皮书》,佛山的城市综合竞争力在全国(包括港澳台)各大中城市排名第9位。佛山还跻身《福布斯》中文版发布的“2007年中国大陆最佳商业城市”排行榜十佳。
早在改革开放初期,佛山就确立了加速发展民营经济的方针,先后制定了一系列护持和促进民营企业做强做大的具体措施。全市民营企业经济出现了快速发展,提升发展的喜人局面,成为推动佛山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重要力量。2003年以来,全市规模以上民营工业年均增长30%以上,2007年全市规模以上民营工业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4833.79元,增长34.3%,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57.5%。
佛山是中国历史上较早对外开放的商埠之一。改革开放以来,成为中国较早的商品出口基地之一,产品远销一百多个国家和地区。目前,佛山通过创新招商引资机制,出台优惠政策,降低营商成本,吸引外来投资,招商引资成果显著。2007年,全市实际外商直接投资15.73亿美元,增长38.3%;进出口总值378.5亿美元,增长22.2%,其中进出口261.9亿美元,增长23.9%,引进投资超千万美元项目87个,新增世界500强项目17个。引进了奇美薄膜液晶显示器,英威达氨纶纤维等一批科技含量高,带动能力强的龙头项目。目前已有美国杜邦、泰科、加拿大北电,德国西门子、博世、法国安万特、道达尔,荷兰壳牌,芬兰斯道拉恩索,卢森堡阿塞洛,日本丰田、爱信精机、韩国三星、浦项,中国宝钢等39家世界500强企业在佛山投资了77个项目,73家国内500强企业投资了107个项目。
近年来,佛山积极与广州共同建设广佛经济圈。2007年以广佛轨道交通建设为突破口,积极推广与广州在交通道路网,产业等方面合作。不断加强与港澳台及全国其他地区的经贸合作。先后与吉林延边,广西贺州,宁夏吴忠,云南红河洲建立经贸合作关系。地方政府间和民间的对外友好交往活跃,先后与日本伊丹市,毛里求斯路易港市,美国斯托克顿市,法国留尼汪省波赛雄市,澳大利亚汤斯维尔市结为友好城市。
[产业基础完善的制造业名城] 通过改革开放30多年的发展,佛山已成为以工业为主导,三大产业协调发展的制造业名城,“佛山制造”享誉海内外。 佛山大力实施“科教兴农”战略,推进了现代农业生态园区建设,生态农业,观光农业,创汇农业和品牌农业发展迅速,建立起一批优势农产品基地。全市现有国家级农业龙头企业1家,省级农业龙头企业9家,建立各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8个,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128个。海峡两岸农业合作试验区建设进一步推广,粤台农业合作项目之一的顺德花博园引入国内外花卉生产企业100多家。高明区“合水粉葛”成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顺德区“左滩牌”,“右滩牌”草鱼和鳙鱼通过了国家绿色食品A级认证。
佛山不断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加快发展新兴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工业结构不断优化,呈现出适度重型化,高级化的趋势,形成了家用电器,机械装备,金属材料加工及制品,陶瓷及其他建材,纺织服装,电子信息,食品饮料,塑料制品,精细化工及医药,家居用品等十大各具优势的行业,十大优势行业工业总产值和工业增加值约占规模以上工业的90%。2007年,全市工业总产值达9358.05亿元,增长28.2%,轻重工业比例为48.3:51.7。 传统产业改造提升。佛山市着眼未来,谋划全局,出台一系列政策措施,采取政策限制和积极引导的方针,以发展总部经济,会展经济和引进先进企业带动发展的形式,推进陶瓷,纺织,水泥等传统产业改造提升,取得了良好的成效。2007年,“中国陶瓷产业总部基地”奠基,标志我市市陶瓷产业发展总部经济进入新阶段。 新兴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加快发展。初步形成了以液晶显示器件,电子信息,汽车配件,数码光学,环保家电和设备,生物工程,新材料等行业为主导的高新技术产业群。全市现共有高新技术企业513家,其中国家火炬计划重点高新技术企业(集团)46家。2007年,全市高新技术产品产值1813.4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总值的21.6%。 总部经济和创意产业得到发展。佛山以发展总部经济和创意产业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优化产业结构的重要手段,推动产业向价值链高端发展并带动相关产业。目前已有万和集团,锡山家具,美的集团,碧桂园等国际国内知名企业在佛山建设总部大楼,佛山创意产业园和禅城区石湾陶瓷文化创意产业园相继挂牌运作。 产业集聚集约发展。以区,镇(街)为主战场,加快工业园区,专业镇和特色产业基地建设,推动产业集群集约发展。全市共有重点工业园区7个,国家级特色产业基地23个,省级产业基地6个,中国产业名都,名镇37个,省级专业镇31个,西樵纺织,(丹灶)金沙小五金是国家级产业集群升级示范区,顺德家电,产出陶瓷,西樵纺织,大沥有色金属,丹灶小五金,狮山家电是广东省产业集群省级示范区。依托工业园区和专业镇,培育,打造出一批国内外知名的区域品牌,形成了各具特色的产业集群。2007年,全市工业园区完成工业总产值4300亿元,工业增加值1000亿元,园区工业总产值约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46%。
⑨ 在佛山市有什么渠道可以买到英文杂志。比如:《国家地理杂志》、《时代》等。
可以上淘宝网和当当网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