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地理人文 » 中国历史地理论丛pdf

中国历史地理论丛pdf

发布时间: 2021-02-18 20:12:23

㈠ 那位好心的同学可以帮忙在知网上下载下面几篇论文,pdf格式,做毕业论文要用,但是学校购买年限不够,哎!

商代的王畿、四土与四至
【作者】 宋镇豪;
【文献出处】 南方文物 , RELICS FORM SOUTH, 编辑部邮箱 1994年 01期
期刊荣誉:ASPT来源刊 CJFD收录刊
【中文关键词】 郑州商城; 政治疆域; 四土; 商王朝; 甲骨文; 商文化; 安阳殷墟; 偃师商城; 王畿;
【摘要】 商代的王畿、四土与四至宋镇豪商代纪年大致在公元前17世纪末至公元前11世纪初,自成汤革夏命,在冀、豫、鲁之间建立商王朝,先后历十七世三十一王,直至帝辛灭于周,王覆没。历代商王的经营,其政治疆域概念已牢牢确立,用商人的语言说,即恒以"商"或"商邑",与...
【分类号】 K871

商代社会疆域地理的政治架构与周边地区青铜文化
【作者】 卢连成;
【文献出处】 中国历史地理论丛 , , 编辑部邮箱 1994年 04期
期刊荣誉: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 ASPT来源刊 CJFD收录刊
【中文关键词】 夏家店; 寺洼文化; 先周文化; 中原地区; 商文化; 青铜文化; 商王室; 辛店文化; 下层文化;
【摘要】 商代社会疆域地理的政治架构与周边地区青铜文化卢连成商代社会疆域地理的政治架构,是通过四个层次来体现的,由里及表,它们依次分为:1.商文化中心区;2.商文化亚区;3.商文化附庸区;4.商文化周边地区青铜文化。这种疆域地理的政治架构犹如一座巨大的金字塔,...
【分类号】 K928.6

1995年中国边疆史地研究论文索引(一)
【作者】 寇俊敏;
【文献出处】 中国边疆史地研究 , CHINA'S BORDERLAND HISTORY AND GEOGRAPHY STUDIES, 编辑部邮箱 1996年 01期
期刊荣誉: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 ASPT来源刊 CJFD收录刊
【中文关键词】 史地研究; 中国边疆; 论文索引;
【摘要】 1995年中国边疆史地研究论文索引(一)一.综论:中国近年“瓯脱”研究综述杨茂盛郭红卫《社会科学辑刊》1995年第2期六朝疆域与行政区研究史料评说胡阿祥《历史地理》1995年第十二辑18世纪中美边疆问题比较研究成崇德《清史研究》1995年第1期从古长...
【分类号】 K29

1995年中国边疆史地研究论文索引(二)
【作者】 寇俊敏;
【文献出处】 中国边疆史地研究 , CHINA'S BORDERLAND HISTORY AND GEOGRAPHY STUDIES, 编辑部邮箱 1996年 02期
期刊荣誉: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 ASPT来源刊 CJFD收录刊
【中文关键词】 中国边疆; 论文索引; 边疆史地研究;
【摘要】 1995年中国边疆史地研究论文索引(二)一.综论:“国土”和“领土”有别田玉《杨子晚报》1995年11月16日中国的跨界民族王炜荐《民族团结》1995年第5期人口与中国疆域的变迁——兼论中国人口对外部世界的影响葛剑雄《中国社会科学季刊》1995年夏季...
【分类号】 K29

中国地理历史论丛是一级还是二级期刊

是 中国历史地理论丛 http://ke..com/view/5657258.htm
属于 中文核心期刊 http://ke..com/view/574725.htm
目前国内有7大核心期刊(或来源期刊)遴选体系:一、“北大核心”:北京大学图书馆“中文核心期刊”,即北京大学图书馆与北京高校图书馆期刊工作研究会联合编辑出版的《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每四年修订一次,目前是2004版。二、“南大核心”:南京大学“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三、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又称“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四、中国社会科学院文献信息中心“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五、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来源期刊”,六、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学报学会“中国人文社科学报核心期刊,七、万方数据股份有限公司的“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但各单位对中文核心认定办法不一样,应以自己单位的规定为准。一般的以北京大学为准,即《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为准来确定核心期刊。

国家级期刊。同时也可以称为一级期刊,这是老百姓的通俗叫法。
所谓省级期刊,是省部级所主办的期刊。当然相对一级期刊来说,也可以称它为二级期刊。

㈢ 中国历史地理论丛一般什么时候出刊

看清楚 季刊 3个月出一份

㈣ 历史地理学考研需要看哪些书籍

地理学(历史地理学)专业的考研考试科目是每一个第一次考研的考研人首先要回知道的内容,因为只有知道了答地理学(历史地理学)专业的考试科目才能制定自己的考研复习计划,然后根据每一门课的大纲要求进一步提炼每一门课的重点范围、考点精要、重点内容,尤其是专业课更是重中之重。只有明确了北京大学地理学(历史地理学)专业研究生考试科目之后才可以进行全面的专业课备考,提前联系上届研究生师哥师姐寻求专业课内部资料的帮助,也可以在考研论坛上免费下载一些学校的专业课内部资料,虽然论坛上免费下载的专业课资料不是很全,很系统,但是多少也是可以了解一些重点范围的。
地理学(历史地理学)专业的考研考试科目为:
101思想政治理论
201英语一、202俄、203日、253法、254德任选一门
635历史地理学与中国历史地理
857自然地理学 、858中国通史概要
备注:
考试科目④中自然地理学、中国通史概要任选一门。复试为综合面试。

㈤ 哪位有完整的《四库全书》电子版(pdf)和《永乐大典》电子版(pdf)的下载地址

这大庞大的东西。电子版基本收集不齐。原书都会不齐。不要有这样的想法了。

㈥ 如何学习中国历史地理文档

一、了解现代历史地理学的性质和归属
什么是历史地理学,我们认为现代历史地理学应是研究人类历史时期地理环境变化及与人类和人类社会发展的关系的科学。
长期以来,对于历史地理学的学科归属问题争论较大,归纳起来有四种说法:
一种说法认为历史地理学是历史学的辅助学科。这种观点认为,中国古代沿革地理一直是历史学的一门辅助学科,主要是探讨历史上州县兴废和疆域变迁,进而为历史学的研究提供辅助,为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提供空间的定位。故在很长时期内,人们一直认为历史地理学是历史学的一门辅助学科。在全国高校历史系的教学中,中国历史地理学在一些学校是作为专业必修的基础课,一些作为专业选修课。
一种说法认为历史地理学是地理学的一个分支,即地理学的一门辅助学科。持这种观点的专家认为,历史地理学研究的对象是地理环境,是与现代地理学的研究对象相同的,而其研究工作主要是复原过去的地理环境,进而阐明当前的地理环境的形成和特点,为当代地理学服务。这种说法成为目前历史地理学界的主流观点。
一种说法是历史地理学是历史学与地理学的一门交叉学科。由于历史地理学的研究对象是地理学,而研究时间、资料和方法又多是历史学的,认为历史地理学是一门交叉学科,或边缘学科,新学科。历史上便有所谓“史地不分家”之说,一不了解历史地理学的人,往往还认为是中学的历课与地理课的简单重合。
当然,随着历史地理学学科的发展,已经有些学者感到历史地理学应是一门相对独立的、综的科学。其实早在20 世纪60年代中国已经有人感到历史地理学应是一门独立的学科。20 世纪 90年代以来,许多学者公开认为历史地理学应将社会历史发展与地理环境作为最重要的研究内容,提出历史地理学应是一门独立的综合的学科。
不管学科归属怎样,中国历史地理学目前在历史教学中受到的关注是其他学科所没有的,这体现了中国历史地理教学在历史教学中的地位的重要。
现代历史地理学是研究各个历史时期地理环境变化及与人类和人类社会关系的科学,历史上的人地关系是这门学科的核心。现代历史地理学的学科特色主要是尽全时空和人地互动,这应成为我们学习历史地理学最终应树立的理念。要达到这个境界,则首先要对一些历史地理学的基本知识有所了解和认识,这是我们历史专业的中国历史地理课教学所要达到的基本目的。
二、掌握中国历史地理的基本内容
历史地理学的内容十分丰富,但各方面要求掌握和理解的内容和重点并不完全一样。
历史自然地理是历史地理学的基本背景,是承载历史人文地理各种景观的舞台。作为一名中学历史教师,了解历史自然地理知识,是了解人类产生以来人类环境变化及与人类关系的关键,也是进一步学习历史人文地理的基础。在历史自然地理中,历史气候的变化影响着水文、植被、土壤、海岸等方面的发展趋势,故历史气候变化的学习应是历史自然地理学习中最重要的内容。从学习这个角度上讲,我们需要了解近五千年来中国气候冷暖的周期性变化规律,并对这种周期性气候变化对中国历史发展的影响有一定的认识。如果从研究的角度来说,则还需了解这些周期性变化的主要特征、产生变化的自然和社会原因,怎样运用现代科学技术从考古学、物候学、文献学、现代观测资料来复原过去气候的方法。植物生长特性和周期、年轮判读法、动物的生长特性、海平面的升降、雪线的升降、冰川的变化等方面的知识对学习历史气候地理用处十分大。如果从更高的要求出发,学习怎样复原过去的森林覆盖率、河流径流量、土壤肥力变化、野生动物分布变迁等也是十分重要的。
历史人文地理是我们学习历史地理的主要内容,我们如果将历史地理学作为历史学的一门辅助学科来看,学习历史地理学的这部分内容就是为我们更深刻地理解中国历史发展服务的。
历史政区地理是历史人文地理最传统的部分,学习者应完全掌握实行郡县制以来这两千多年来中国行政区划的基本变化规律,并初步了解这种变化与中国传统社会的关系。进一步研究,则应从行政区划与中国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各个方面来考虑两者之间的互动关系,并对现实行政区划的实践提出建设性的意见。像秦汉时期的郡县制、监察州、道、都护府,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侨置郡县、土断、双头州郡,唐宋时期的道路制、都督府、羁縻州、市镇、军、监、头下军州和元代以来的行省、道、市等有特别意义的行政区划变化都应是重点了解的。
中国历史疆域地理主要是分析近五千年来,在东亚地区一千三百多万平方公里地域上繁衍生息的各民族的疆域变化。从这个意义上讲,中国历史疆域史不应仅是几个中原核心王朝的疆域变迁史,而应是活动在这个时空内的所有民族和政权的疆域变迁史。历史疆域地理的学习重点应是近代中国疆域的变迁史,西北和东北疆土的丧失、外蒙古的丧失、南海诸岛的争端、中印和中越边界的变化等都是十分敏感而重要的内容。
历史经济地理是历史人文地理学习中内容最多的部分,广义的历史经济地理应包括经济区域的演变、农牧分布线的推移、农业植物的嬗变、手工业分布、交通通道的变迁、城镇的分布、人口的分布变迁等内容。传统中国社会是一个农业社会,农业经济的发达程度左右着整个经济的水平,故在学习中要特别注意。以农业为核心的经济区域地位的升降应是历史经济地理学习的重点,其中唐宋之际中国经济中心的东移南迁的过程及其原因,应是重要的学习内容。在学习这个问题时,要充分利用历史地理从人地关系思考问题的优点,除充分考虑社会的因素外,更要十分重视自然因素,特别是气候变化带来的一系列环境变化的因素。同时,从技术层面分析,农业经济的发展也是一个新的学习角度,如汉、宋、明清三次农作物的引进对中国农业产业结构的影响,应该引起我们的充分重视。
历史交通地理在古代承载着主要的信息传递功能,各历史时期的主要交通通道也应成为学习的重点。如历史上的直道、驰道、西北丝绸之路、海上丝绸之路、隋唐和元明清的大运河,都是十分重要的内容。与交通有关的是城市的分布变迁,城市分布变迁与经济区域重心的发展变化关系十分大,故历代重要的都城位置变化和重要的经济都市分布变化也是历史城市地理学习的重要内容。 历史人口地理在传统社会里也可以包括在历史经济地理中,因在传统社会里人口数量是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当然,由于历史人口发展的重要性,我们也可以单独分出来学习和研究。
历史人口地理与人口史的学习方法和侧重有所不同,相比而言,历史人口地理的学习更应看重历史人口的地理密度变化。在历史人口地理学习中,人口流动产生的移民现象也是一个学习的重点。与移民史不同的是,移民地理的研究更重视人口移动造成的人口和经济要素的空间变动及其原因和影响,特别是造成资源与产业配置的变化,尤为重要。一些重要的历史移民事件,如历史上的北方游牧民族南下和永嘉之乱、安史之乱、唐末波动、靖康之乱等事件造成的北方民族南迁,明清时期的湖广填四川、闯关东、走西口、跑口外、走台湾,都是应重点掌握的典型,是对中国历史发展有较大影响的事件。
历史文化地理的学习应重点掌握历史人才和学校书院分布的变迁,这是与中国经济文化分布的东移南迁关系十分密切的。至于文化地理的其他部分由于目前在历史地理领域的研究还不够深入和全面,对于它的学习还需更多地本着从探索角度来分析一些问题。
三、熟悉有关中国历史地理的着作
为了更好地学习中国历史地理,阅读一些中国历史地理书籍是十分必要的。
中国青年出版社在 1981年出版了一本 《中国古代史常识·历史地理部分》,简明扼要,重点突出,是我们学习中国历史地理学的一本入门书籍。1985 年以来,先后出版了 11 部中国历史地理的通论性专着和教材,即王育民的 《中国历史地理》、马正林的 《中国历史地理简论》、张步天的《中国历史地理》、邹逸麟的 《中国历史地理概述》、史念海的《中国历史地理纲要》、陈昌远的《中国历史地理简编》、韩宾娜等的 《中国历史地理》、陈代光的《中国历史地理》、张全明等的《中国历史地理论纲》、李恩军的《中国历史地理学》、耿占军的《中国历史地理学》。今年,我编着的 《中国历史地理学》教材和主编的 《中国历史地理》教材也将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这些专着和教材都是我们初步了解中国历史地理的重要读物。如果需要进一步的学习,自然地理方面可参阅中国科学院编着的 《中国自然地理·历史自然地理》一书,人文地理方面可参阅邹逸麟主编的《中国人文地理·历史人文地理》一书。历史地理的学习中阅览历史地图是十分必要的,这方面可以参考谭其骧主编的《中国历史地图集》,全书共 %册,主要是历代政区和疆域图。如果在学习的同时有探索的兴趣,可以先了解研究现状,可参考杜喻等主编的 《中国历史地理学论着索引》和华林甫编着的《中国历史地理学五十年》两书,并可阅览《历史地理》和《中国历史地理论丛》两个专业刊物。在此基础上,再阅读有关历史地理的重要历史文献。
四、学习历史地理学应注意的问题
由于历史地理学特殊的学科特点,我们在学习时要注意以下五个方面的问题:
1. 现代历史地理学涉及学科知识众多,主要涉及历史学、地理学、地质学、生物学、考古学、物候学、统计学、人类学等学科,这就要求我们在学习过程中要充分了解有关知识和技能,在探索中学习,不断向其他学科的同事学习,广泛涉猎其他学科的文献。
2.现代历史地理学的核心是人地互动和尽全时空,这样,对地理学的学习就显得尤为重要,树立空间观念对每个学习历史地理学的初学者来说都是十分重要的。
3. 现代历史地理学由于其研究方向越来越向统计计量发展,故对历史地理学的学习更应树立数量观念,如人口的地理密度、气候的温度波动、植被覆盖率、生产的产量、垦殖指数、江河的径流量等都是十分重要的数字统计。在学习中要善于将难以量化的因子量化并进行比较,是历史地理在思维方式上的优势。
4.由于历史地理学特殊的学科特点,“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就成为学习和研究历史地理学的座右铭。对于刚开始学习和研究历史地理学的学生来说,树立和培养热爱自然,走向野外的志向尤为重要。一方面我们要求在日常生活中注意观察自然和社会的变化,一方面要求我们有一种探险献身的吃苦精神。
5. 历史地理学涉及的历史文献比其他历史学分支的文献更广泛,因为一切政治、经济、文化现象都是以一定的空间为背景和舞台的。这就要求我们的学习和研究者不仅只利用正史、会典、会要、实录等史籍,还需要广泛地涉猎各种野史笔记、诗文集、地理志和各类杂着,尽全一切空间资料,也就是对历史上的重要历史地理文献应尽可能涉猎到,如各代的地理总志、正史的地理志等是必读之书。当前由于二十五史和四库全书都有了可供检索的光盘,故对这方面的资料应充分运用,但需与原始版本核对比较,以防出错。
现代历史地理学是一门正在发展的学科,我们应以一种发展的和探索的眼光来学习这门课程。一方面由于对其生疏,我们首先要掌握相关的历史地理名词,熟悉一些重要的概念,一方面我们在学习中应积极发挥主动性,使这门学科在学习和研究中日趋完善。

㈦ 吴宏岐的作品

28、吴宏岐、萧爱玲、严艳《抗战时期西京筹备委员会的城市绿化实践及其启示》,《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02,3
29、郭文毅、吴宏岐《抗战时期陪都西京3种规划方案比较研究》,《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5。
30、吴宏岐《抗战期间西京筹备委员会在古都西安文物保护方面的贡献》,《陕西历史博物馆馆刊》,2001,9。
31、吴宏岐《〈黑城出土文书〉中所见元代亦集乃路的灌溉渠道及其相关问题》,《西北民族论丛》,2002,1。
32、吴宏岐、严艳《古都西安历史上的城市更新模式与新世纪城市更新战略》,《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03,4。
33、吴宏岐、阎希娟《抗战时期陪都西京筹备计划与西京市区分区方案》,《新世纪西安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与发展文化集》,陕西人民出版社,2003。9
34、吴宏岐、李瑞《关于中国古都学的若干理论问题》,《陕西师范大学学报》,2004,1。
35、吴宏岐、王洪瑞《历史社会地理学的若干理论问题》,《陕西师范大学学报》,2004,3。
36、严艳、吴宏岐《抗战时期陕西甘宁边区的农业生产与环境保护》,《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04,3. 《元代农业地理》,西安地图出版社,1997年
《黄河文化丛书·住行卷》,主编,陕西人民出版社,2001年
《西安的历史变迁与发展》,副主编,三秦出版社,2003年
《陇上江南-天水》,合著,三秦出版社,2003年
《西北地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与小城镇发展》,主编,西安地图出版社,2003年

㈧ 中国历史地理论丛论文外审多长时间

中国历史地理论来丛论文外审三个自月左右。
来稿一律不退,请自留底稿。对所有来稿均实行编辑初审、编委或专家复审、主编终审三级定稿制,如作者在投稿后4个月内未收到用稿通知,可自行处理;在此期限内,若因一稿多投产生不良后果,概由作者负责。

㈨ 哪位知道《中国历史地理论丛》编辑部值班老

编辑部谁知道呢?你可以找找论丛的邮箱,发邮件联系。联系老师不太靠谱

㈩ 中国历史地理论丛投稿时发票信息怎么写

一般杂志社都是开取文化公司的发票的呢。

热点内容
鹿特丹港国家地理 发布:2021-03-15 14:26:00 浏览:571
地理八年级主要的气候类型 发布:2021-03-15 14:24:09 浏览:219
戴旭龙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发布:2021-03-15 14:19:37 浏览:408
地理因素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发布:2021-03-15 14:18:30 浏览: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发布:2021-03-15 14:16:36 浏览:425
工地质检具体干些什么 发布:2021-03-15 14:15:00 浏览:4
东南大学工程地质考试卷 发布:2021-03-15 14:13:41 浏览:840
中国地质大学自动取票机 发布:2021-03-15 14:13:15 浏览:779
曾文武汉地质大学 发布:2021-03-15 14:11:33 浏览:563
中国冶金地质总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网 发布:2021-03-15 14:10:10 浏览: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