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地理日本刀的秘密
1. 日本武士为什么反手拔刀,难道其中藏有不可告人的秘密
日本武士的刀,一般是挎在身体的左侧,然后,左手按住刀鞘,右手拔刀。版
另外,日本武士身权上的佩刀不止一把,有长的和短的。
日本的长刀,因为太长了,所以是有“弧度”的,所以,只能正手拔刀。
而短刀,这有可能反手拔刀。
2. 普及日本刀为何是双手握的知识
可为什么传到日本就成双手了那,而且双手刀很不方便军队集团作战和马战,专可日本为什么就没单属手刀那。大家有没有想过上世纪三十年代前日本借种之前小日本那可是怎一个矮字了得啊。大家都可以看看日本老头的身高在去研究下日本史上名人的高度。你觉得在一个国家男子普遍一米五几的男人单手拿把一米长的刀这能挥舞的动能顺手吗。而由此便自然产生了双手刀啊。大家在去看戚继光写的兵书里就有如何耍日本刀,可里面招式图谱貌似全是单手握的,网络上有的哦。哈哈不发力用单手一发力必用双手此为倭人用刀之精髓(喜欢看漫画的都知道日本有招绝招叫迎风一刀斩其实也就是跳劈而已,也不能怪日本人人矮想爆发当然只能用跳的拉,看过龙蛇的都明白跳起来砍不死别人就只能自己死所以叫绝招)。我觉得这就是日本刀是双手刀的秘密啊。
3. 请谈谈日本刀的知识
日本刀的知识
一、日本刀的历史
从古坟时代出土的文物中,已经开始包括有铁制的刀剑。那个时候的日本刀,并不象我们现在在各种游戏、动漫、影视等作品中看到的那样有挺拔的弧线,相反刀身很直,利于步战。平安时代以后,战斗方式主要由步战改为马上战斗,直刀在这种场合下使用起来就很不方便了,于是出现了刀身弯曲的太刀。之后经由镰仓、室町,到了江户时代,为了适应于剑术决斗的需要,又出现了比太刀更为轻便的打刀(简称刀)。刀的形态基本上已经跟现代的日本刀没有什么两样了。
西历 名称
古坟时代——AD707 直刀(上古刀)
806——1572 古刀
1573——1867 新刀
1868——现在 现代刀
二、日本刀简介
1、刀的种类
日本刀的种类很多,除了上边所说的用来战斗的太刀和刀以外,还有比太刀短一些的小太刀,切腹时使用的胁差(也称胁指),非武士阶级(比如农民、商人、女子)用来防身的短刀,以及忍者使用的忍者刀等等。这里专门提一下忍者刀。忍者刀比一般的刀短,便于携带,而且忍者刀跟平安时代以前的刀相似,刀身是直的,或许是因为忍者从来都是徒步战斗的缘故吧。
2、刀的寸法
日本刀的寸法,即是指刀的长度。这里说的刀的长度是指刃长,并没有将刀柄包括在内。一般来说,刃长30CM以下的就是短刀,胁差的长度在3
0~60CM之间,超过60CM的,就是刀或太刀了。通常,即使是比较长的太刀,刃长也不会超过80CM,换算成寸法的话,即是不会超过二尺六寸六分。但据说,佐佐木小次郎的爱刀“长光”长度为三尺二寸,与之决斗时的宫本武藏使用的木刀更是长达四尺二寸!估计书中所说的长度是将刀柄长度也计算在内了的吧!(参看《日本剑侠宫本武藏》一书,小山盛清著)
种类 长度(寸法) 长度(CM)
短刀 0.33~9.87 1~29.9
胁差 9.90~19.77 30.0~59.9
刀、太刀 19.80~ 60~
3、武士的双刀
在古代的日本,武士阶级是特权阶级,通常的形象是腰挎双刀,走起路来趾高气扬,不可一世。使用二刀流的就不说了,但是,只是使用一柄刀战斗的武士,为何也要佩带两把刀呢?实际上,武士所佩带的两把刀并不一样,其中一把是用于战斗的刀或太刀,另一把则是用来切腹的胁差。当然也不排除有不遵士道,将胁差也拔出来砍人的家伙。如果是使用二刀流的武士,则除了腰上要别两把长刀外,怀中还要揣着一把胁差(身上带着三把刀走起路来会很费劲吧……)
4、刀与太刀的区分
从长度来看的话,刀与太刀并不容易区别。虽然一般来说,太刀比刀要长,可是也不排除有比长的刀短的太刀和比短的太刀长的刀(绕口令……)。但,刀与太刀是有明显区别的!那就是刀的铭文的所在侧不一样。通常带刀时,刀铭应当向外,此时,若刀刃向上,就是刀;若刀刃向下,则是太刀了。(剑心的逆刃刀不算在刀与太刀之列,那是个怪胎……)
5、刀的各部名称
说不清楚啦,要结合图片来说
可惜现在我上传不了东西到我的主页空间!
◆ 天下五剑
日本国宝。在SFC游戏《幕末降临传ONI》中出现过,游戏中的名字分别叫大典太、数珠丸、童子切、三日月和鬼丸。
名物大典太,太刀,刃长66.10CM。平安后期刀工三池典太光世所作,本来为室町将军家(足利氏)所有,在桃山时代落入秀吉手中,后来秀吉将它赐予前田利家。刀铭:三池光世
数珠丸恒次,具体情况不明,传说为日莲上人所有。
童子切安纲,具体情况不明,传说为源赖光所有。
三日月宗近,山城国刀工三条宗近所作,具体情况不明。
鬼丸国纲,具体情况不明,相传为镰仓北条家家传宝刀,随北条一门的全灭而散落人间。(这里的所说的北条氏与战国时代的小田原北条氏毫不相干,后者是伊势新九郎长盛冒姓北条,改名为北条早云后形成的家族)
(玩过太阁的一定知道吧,哈哈 )
◆ 菊一文字则宗
菊一文字则宗,太刀,刃长78.48CM。后鸟羽院时期备前国刀工则宗所作,一文字派的代表作品。传说后来为新撰组剑士冲田总司所有。刀铭:菊一文字则宗
◆ 长曾弥虎彻
长曾弥虎彻,胁差,刃长45.75CM。越前国刀工虎彻于宽文三年所作。为新撰组剑士近藤勇的爱刀。刀铭:长曽袮虎彻入道兴里
◆ 和泉守兼定
和泉守兼定,刀,刃长70.6CM。著名刀工之定所作,新撰组剑士土方岁三所有为第三代和泉守兼定和十一代和泉守兼定。刀铭:和泉守藤原兼定。在刀柄上也刻有铭文:临
兵闘者皆阵烈在前。这句语出《抱朴子》的话(原文是“临兵斗者皆阵列前行”)在战场上很流行,据说可以起鼓舞士气的作用。读的方法是“兵ノ闘
ニ临ム者ハ皆阵列ノ前ニ在レ”。
◆ 堀川国广
堀川国广,刀,刃长70.6CM。著名刀工九州日向住国广所作,传说是国广作品里的第一杰作。后为新撰组土方岁三所有。刀铭:堀川国广
◆ 葵纹越前康继
葵纹越前康继,胁差,刃长35.3CM。江户时代著名刀工越前康继所作,作为御神刀供奉在尾张热田神宫(御神刀:放在神宫中供奉神明的刀,一般不用于战斗)。刀的两侧分别铸有梅纹和竹纹。而之所以名为葵纹越前康继,据说是由于是受家康赐予德川家葵纹之名,因而改铭。成刀于庆长十一年左右。刀铭:葵纹越前康继
◆ 肥前国忠吉
肥前国忠吉,刀,刃长67.3CM。江户刀工肥前忠吉所作,后来为冈田以藏所有。刀铭:肥前国忠吉
◆ 村正
村正,刀,刃长73.32CM。室町末期刀工势州村正所作,斩切能力出类拔萃,被德川家视为“不吉”的象征,斥之为“妖刀村正”,因而在幕末时的长州倒幕派中人气极高。刀铭:村正
◆ 正宗
正宗,刀,刃长64.4CM。相州名刀工正宗作于镰仓末期,战国时为石田三成所有,关原合战后被敬献给德川家康,后来不知为何流落到萨菲罗斯手里(笑)。刀的全称为名物观世正宗。刀铭:(无铭)
◆ 长船(名物大般若长光)
长船,太刀,73.63CM。又名名物大般若长光,名刀工长光的作品,在室町时代即价值六百贯。因为大般若经刚好六百卷,故取名大般若长光。本为室町末期将军足利义辉所有,后来经由三好长庆、织田信长而到了德川家康手中。长筱合战后,家康将之赐予奥平信昌。刀铭:长船
4. 武士刀为什么被称为世界上刀型最简洁最科学的刀型
真正的日本刀,一把合格的日本刀需要八位工匠大师通力合作。从刀的选材,冶炼,锻内造,研磨,刀鞘容,刀柄,装饰,涂层,组装。每一步都需要工匠小心谨慎。即便只是刀柄上一颗不起眼的目盯,其中也裹藏着匠人们的血与泪。剑是凶器,剑术是杀人的伎俩,不论用多么美丽的借口来掩饰,那始终是事实。许多年代久远的名刀,刀装配件早已不知所踪,外装只是用素面的白鞘来保护。木质白鞘貌不惊人,但往往里面藏了一把上等的好刀。刀身嚣张跋扈的弧度,刀口寒气逼人的锐度,这就是日本刀的魅力。
5. 日本刀的相关问题
裤子上弄根粗的腰带,那个刀嵌进腰带和裤之间缝隙里,为了别掉下来,绑紧腰带也就是了版,您看人家野村先生在权鞍马天狗剧中,也有这样的造型,只是别在腰里的,不绑的造型,好像是有的.
可能是我记错了也可能,毕竟许久未看了,野村先生好像是某大学讲师,好像对狂言颇有研究,参看他的视频可能有帮助
6. 抗战老兵缴获一把军刀,日方欲出三千万买回,为何老兵毅然回绝
自古以来,我国就是亚洲文明的领先者,对于兵器也更是如此,而与我们相邻的日本,也一直在模仿学习着我国的一些文化,比如国家地理曾经推出的一档纪录片,《日本武士刀的秘密》,它记录了日本武士刀的起源以及千百年以来在战场上使用的轻兵器。纪录片里特别提到,由于一些武器没有弧度如直刀这种,在战场上发现了诸多的缺点,以至于后来被淘汰掉了,而工匠则发现如果把直刀弧度变得稍微弯曲,这样的刀更适合在战场或是马背上使用。而日本常使用的武士刀也与之有非常大的渊源,而这一点也是无一例外在模仿中国的影子,比如战场上常规的刀剑兵器,在外观上也是与我国冷兵器大同小异。
结语
战争对世界上的任何一个人来说,都是极其残酷的,更是一场难以磨灭的伤痛,所以我们要坚决捍卫和平。而对于我们这一代人来说,那段抗战历史却是不能忘记的国耻,正是这段历史让我们时刻谨记着不能再重蹈覆辙,新一代的人们一定要奋发向上,自强不息,不断进取,为祖国的繁荣昌盛而贡献自己的力量。
7. 日本刀的介绍
日本刀(にほんとう,Nihontou),这是外国人对日本传统刀剑的统称,其全称回为平面碎段复体暗光花答纹刃。依据形状、尺寸可分为太刀、打刀、肋差(肋指)、短刀等,其中日本人所称呼的刀,特指打刀这一形制的刀类;广义上的日本刀还包括长卷、剃刀、剑、枪等。自古以来,日本刀作为武器的同时又以其优美造型而著称,很多名刀被当作艺术珍品收藏,并寓含着武士之魂之含义。与其他国家的刀类不同,日本刀最大的特点是在外形装饰之外的刀体本身上展现出设计感和艺术感。在日本,制刀人被称作“刀工”、“刀匠”或“刀锻冶”。
8. 古代日本军刀为什么会有波浪形状,它有什么意思吗
我来正确的回答您:
1.您所谓的军刀实质上是武士刀,因为有条纹的刀在日本古代只有武士才能佩戴,也就是武士刀
2.您所说的波浪型条纹,是武士刀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
具体是这样:
武士刀,由于工艺上的成熟,其制造过程和工艺都很精湛,刀剑本身铸造过程中,为了保证武士刀的锋利和柔韧度,加入了一些特殊成分(如一定比例的低碳元素)和特殊的制造工艺(如夹钢工艺),这就改变了武士刀本身构成成分,于是在经历淬火这一工序时,刀刃部分会形成条纹装花纹。并且这种花纹并不是人为可以改变其图案构成的。
3.至于楼上说“纯属装饰,完成后另外加上去的。”
这是一种误解,事实上每一把手工打造的武士刀都会有条纹,但是武士刀的工艺并非在出现条纹后就结束。还有后续的加工,比如抛光。打磨。还有开锋,以及配套的刀柄和剑鞘。
在抛光这一过程中,日本人追求完美的精神得以体现,除了刀本身的抛光打磨,刀刃上的条纹也是要经过保密工艺进行处理,保证其完美。体现武士高洁风尚。也使得武士刀更加完美。
这里也给你一些有趣的资料参考:
1.武士刀的生产过程全手工打造,不是每一个人都能随便得到这一殊荣的。二战中大量出现的日本武士刀实质上是军工厂锻造批量生产的,用于侵略战争,这批刀身上不会有条纹的出现。
2.武士刀至今在日本依然有铸剑大师在生产,光是抛光处理条纹这一工序就要耗时三个月,经过几位日本大师级铸剑师的鉴定才算完工,否则就是废品
3.光是用于开锋的磨刀石只有美国能够生产,且价格不会低于数十万美元。
有兴趣的您可以去看看这部纪录片《日本武士刀传奇》
希望我的回答能够解答您心中的疑问!
9. 戚继光专门克制日本刀的秘密武器,为何模样古怪
明朝中叶,危害东南沿海地区的倭寇愈发猖狂,他们攻城掠县,杀害乡民,搜刮金银,寻找有价值的陪葬品,做出的坏事简直罄竹难书。当时明朝的卫所制度几近崩坏,缺乏训练的地方军不是倭寇的对手。而装备精良的京营和边军,都在北方防备边患,无法抽调。调往浙江的山东长枪兵,因为士气和装备和受到南方地形限制的原因,无法取胜,徒增伤亡,这些都助长的倭寇的威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