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地理人文 » 地理中国一直面火山

地理中国一直面火山

发布时间: 2021-02-18 16:22:19

Ⅰ 中国有火山吗

从中新世到更新世的2000多万年的地质历史中,中国是个多火山国家,那时中国的火版山喷发,尤其是东北地区,并权不亚于日本。近代中国火山活动也非常频繁,1951年5月27日,新疆于田县南部克里亚河源头发生了一次火山活动,随着隆隆的巨响,乱石飞溅、浓烟四起,弥漫的火山灰顷刻间遮住了天日,一座新生的火山-卡尔达西火山诞生了。火山高达145米,全由褐黑色安山岩-玄武岩熔岩组成,火山口呈圆筒状,深56米。这也是近五十年来中国大陆上最有规模的火山活动

Ⅱ 中国有没有火山

中国的火山

中国晚新生代以来的火山及熔岩活动较普遍,主要分布在东北地区、内蒙古及晋冀二省北部、雷州半岛及海南岛、云南腾冲、羌塘(藏北)高原、台湾,太行山东麓及华北平原等地。从全球火山分布来看,中国火山活动大部分属于环太平洋火山带的大陆边缘火山,主要受华夏系、新华夏系断裂及与之相交的北西向断裂控制,为喜马拉雅造山运动的产物。

①东北地区是中国新生代火山最多地区,共有34个火山群,计640余座火山、并有大面积的熔岩被。主要分布在长白山地、大兴安岭和东北平原)及松辽分水岭3地区,具有活动范围广、强度高、喷发期数多、分布密度大等特点。新第三纪时期多有规模巨大的沿断裂溢出的基性玄武岩,覆盖于广大准平原面之上,成大面积的熔岩高原及台地;规模较小者后期被侵蚀切割为方山、岭脊、尖山、残丘等;第四纪以后喷发规模渐小,熔岩充填谷地,覆于河流阶地之上成低台地,或堵塞河流堰塞成湖,如“地下森林”火山群的熔岩流阻塞牡丹江上游,使之成为中国最大熔岩堰塞湖——镜泊湖;晚期则以强烈的中心式喷发为主,形成由火山熔岩及火山碎屑(火山弹、火山砾、火山砂、火山灰等)组成的突兀于熔岩高原、台地之上众多的火山锥。以长白山地区为例:在以长白山火山锥为中心的广大地面上,熔岩高原、熔岩台地呈环带状分布,覆盖面积达万余平方公里。 一般认为东北区晚新生代以来的火山活动共有9期,其中以上新世中期(第三期)喷发为最强烈,此后规模和强度逐渐减弱。

②内蒙古高原亦为中国晚新生代火山活动较频繁地区。在大兴安岭新华夏隆起带和阴山东西向复杂构造带截接部位之北侧,以锡林郭勒盟为中心的内蒙古高原中部,发育有大片第三纪末至第四纪初期的玄武岩组成的熔岩台地,总面积约1.2万多平方公里,规模仅次于长白山区。台地上规律地排列着许多第四纪死火山锥。按其分布约可分为3片: 巴彦图嘎熔岩台地集中于中蒙边界,至少有40余座火山;阿巴嘎火山群规模最大,熔岩台地之上有206座成截顶圆锥形、钟形、 马蹄形、不规则形火山锥;达来诺尔熔岩台地面积约3100平方公里,102座火山锥成华夏向雁行式排列有序。以上均为新第三纪宁静式裂隙喷溢到第四纪后逐渐转为多次强烈的中心式喷发而形成。内蒙古高原南部的集宁周围直至山西右玉、大同,及张北汉诺坝玄武岩台地一带,称察哈尔火山区、该区恰值阴山东西向复杂构造带与大兴安岭新华夏构造带之截接部位,又为祁吕东翼反射弧的斜接所复杂化。所以,玄武岩台地的分布明显受控于北东向及东西向构造。该区熔岩面积很大,如察哈尔熔岩台地面积约4400多平方公里,但后期火山活动规模及火山锥数目均远不及高原中部。第四纪火山锥仅分布在玄武岩台地的南北两侧,如大同火山群可见保存完好的火山锥10余个,另外还有由9座火山组成的马兰哈达火山群和由7座火山组成的岱海南部火山群。据推断该区火山活动始于中新世末—上新世初,到更新世末甚至全新世方结束。

③海南岛北部与雷州半岛的火山及熔岩地貌的形成是与该区强烈的新构造运动密切相关。该区第三纪初期开如断陷下沉,沉积厚度达3000余米,其中夹有数十层薄层玄武岩。第四纪初雷琼地区上升,火山活动也最强烈。早期为裂隙式的平静溢流,成大规模熔岩被,而后逐渐转为猛烈但规模较小的中心式喷发,至全新世渐趋停息。在地表形成了大面积的熔岩台地及星罗棋布的火山锥。据统计玄武岩流面积达7500平方公里,火山锥近70个。

④著名的腾冲火山群位于滇西横断山系南段的高黎贡山西侧,火山及熔岩流以腾冲县城为中心成一南北向延伸的长条形,面积87×33平方公里,计有火山锥70余座,其中火口完整的22座,遭破坏的10座,其余为无火口火山。火山及熔岩活动自上新世始至全新世。本区以极丰富的地热资源著称于世,据1974年不完全统计,腾冲县79个泉群中,温度在90℃以上者有10处,地表天然热流量一年相当于燃烧27万吨标准煤。在地热区高温中心热海热田,遍布汽泉、热泉、沸泉,水声鼎沸,水汽蒸腾、数里之外可见。另外该区地震频繁,并具岩

Ⅲ 急!急!急!地理白痴求救! 你知道地处于中国大陆最南端的是哪一座城市吗它的独特之处是什么

三沙市是海南省管辖的4个地级行政区(市)之一,于2012年伴随海南省西沙群岛、南沙群岛、中沙群岛办事处撤销而设立,位于南中国海中南部,海南省南部,辖西沙群岛、中沙群岛、南沙群岛的岛礁及其海域,总面积200多万平方公里,其中陆地面积20多平方公里(含西南沙吹填陆地)。截至2015年,三沙市管辖4个行政管理区(工委、管委会)、10个社区,常住人口2500余人(不含驻地军警),户籍人口448人。[1-2]
市政府驻地西沙永兴岛。
三沙市是中国地理位置最南、总面积最大、陆地面积最小、人口最少的县市,是全国继浙江省舟山市之后第二个以群岛建置的地级行政区,[3]
有“全国双拥模范城”荣誉称号。[4]
位置境域

三沙市地处中国南海中南部,海南省南部,[2]
西沙群岛是三沙市位置最北的群岛,主体部分还分为永乐群岛与宣德群岛。中沙群岛位于西沙群岛东南部,多为环礁、暗沙,黄岩岛是唯一高潮时露出海面的。南沙群岛是三沙市位置最南、分布最广的群岛,主要分为东、南、西三群。[18]
总面积200多万平方公里(含海域面积),陆地面积约13平方公里(不含吹填新增陆地),其中西沙群岛约10平方公里,南沙群岛约3平方公里,中沙群岛没有陆地。[2]
[7]

气候

三沙市属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一年间受太阳2次直射,年太阳辐射总量总辐射值140千卡/平方厘米。全年为夏季天气,热量和气温均为全国之冠,但由于海洋的调节,少有酷暑。每年10月至次年3月为东北季风盛行期,5月至9月为西南季风盛行期,平均风速6米/秒左右。平均每年发生台风6~7次,最多达10余次,其中70%来源于西太平洋,30%来源于南海本身,台风旺季为每年7~10月。年平均雨量在1500~1900毫米之间,但在时间上分配不均,每年12月至次年5月为少雨期,6月至11月为多雨期,故一年只有两季,前者为干季,后者为湿季。[22]

水文

三沙海域受大陆气候和陆地迳流影响很小,深海盆地水体深厚、盐度较高、透明度大、水温季节变化较小。海流夏天流向东北,冬天流向西南,流速0.1~1.0海里/小时。海浪全年平均有效波高1~2米,最大有效波高7.5~9.5米,居我国四大陆缘海之首。海面平均水温24~30℃之间,南北海水温差和海水年温差约2~5℃,且温差变化自北向南减小;但海水表层与底层(水深500米以下)温差却很大,可相差20℃之多。海水含盐度在32‰~35‰之间。海水透明度在20~30米之间,高于中国另外3个海域的透明度。[22]

地形

三沙市所在的南海在地质上位于太平洋板块、欧亚板块、
三沙市政府
澳洲-印度洋板块的交汇处,在地球内力和外力相互作用下,中部产生一条东北-西南走向断裂带,并不断向东、西两边扩展,经历了漫长的发育过程,逐渐形成南海断裂-扩张型深海盆地。中央海盆底部平坦,海底地壳为硅镁层,由基性与超基性玄武岩、安山岩、橄榄岩等组成,上面覆盖着粉沙质泥、抱球虫软泥、玄武岩玻璃、火山灰及介壳组成的红粘土等沉积物。与此同时,也进行着漫长的岛礁发育过程。西南中沙群岛为海洋型海岛,除了西沙群岛的高尖石为海底火山喷发形成熔岩露出海面为火山岛外,其余全部是珊瑚岛礁。[22]

地貌

三沙市地貌景观全部由珊瑚礁地貌构成,根据与海平面的高差分为岛屿、沙洲、礁、暗滩、暗沙等类型。[2]
南海盆地在漫长的地质活动过程中,形成一系列东北-西南走向的隆起高地和深邃海槽相间排列的海底地貌,自外围至中心顺次为大陆架、大陆坡、中央海盆,呈近似同心圆式的3层环状结构。海底地貌的总特点是:北、西、南部是浅海大陆架,外缘是大陆坡,陆坡上有高原、海山、峡谷、海槽和海沟;东部是狭窄的岛架,外缘临海沟和海槽;中央是深水海盆,盆底为宽广的平原,点缀着孤立的海山。整个南海海底地貌可分为北部堆积型陆架区、北部断裂阶坡区、西部堆积-侵蚀型陆架区、西部断裂阶坡区、南部堆积型大陆架区、南部分割高原陆架区、东部侵蚀-堆积型岛架区、东部断裂沟脊岛坡区和中央深海平原区等9个地貌区划,地貌类型均属珊瑚礁地貌。
人口

截至2010年9月,西沙群岛5个村(不含驻地人口和流动人口)常住人口共194户,613人,村民主要来自海南岛的琼海、文昌、万宁等市县。其中,永兴村36户169人、七连屿村67户209人、鸭公村33户74人、晋卿村30户87人、羚羊村28户74人。南沙群岛的美济村登记人口为51人。[10]

截至2012年末,三沙市永兴村有渔民38户近200人,七连屿村有渔民67户200多人,晋卿村(晋卿岛、广金岛)有渔民30多户100多人,羚羊村(羚羊礁、甘泉岛)有渔民30余户近100人,鸭公村(鸭公岛、全富岛、银屿、咸石屿)有渔民50多户上百人,美济村有几十户渔民。截至2012年底,三沙市常住人口833人(不含驻军和武警部队),流动人口2000余人,户籍人口144户,户籍总人口236人。[7]
[2]

截至2013年12月,三沙市常住人口1443人,流动人口2000余人。[22]

截至2015年12月,常住人口2500多人(不含驻市部队官兵),户籍总户数348户,户籍总人口448人,其中男性269人,女性179人,448人均为城镇人口。[1]

民族

2015年末,三沙市人口以汉族为主,户籍总人口448人中,汉族占443人,少数民族占5人,其中黎族4人,壮族1人,少数民族人口占户籍总人口的1.12%。

Ⅳ 中国第一大火山群是什么、地理

关东,真抄是一块朴实而袭神奇的大地,是一块原始而粗旷的土地。在它辽阔苍茫浑厚的大地上,远古的造山运动的喧嚣,地质熔岩的喷发,在白山黑水,千里荒原,到处留下了火山溶岩喷发流淌的灼痕。中国东北地区(包括黑、吉、辽三省和内蒙古东部)在地质历史上曾是火山活动非常活跃、非常强烈的地区。尤其是距今2.5亿年以来的中、新生代,火山喷发频频发生,几乎到了天翻地覆的程度,其规模之大、范围之广,胜过晚新生代多火山的日本。
东北地区濒临环太平洋火山带,第三纪以来,经历了多期岩浆活动。东北地区的火山遗迹,主要分布在长白山地、大兴安岭和东北平原及松辽分水岭地区,伴随着中、新生代的火山活动,火山喷发物筑就了高峻的山岭,充填了广袤深陷的谷地。具有活动范围广、强度高、喷发期数多、分布密度大等特点。其火山数量之多,熔岩规模之大,火山景观之典型,均居全中国火山最多的地区首位。火山及熔岩地貌保存极佳,被称为“火山博物馆”。

Ⅳ 中国火山的分布状况

中国火山分布状况
黑龙江省五大连池火山群是中国著名的第四纪火山群,一般认为黑龙江五大连池火山群由14座火山组成,如果包括火山区西部的莲花山,五大连池火山群应由15座火山组成,火山岩分布面积达800多km2。其中近期火山包括老黑山和火烧山两座火山。两座火山均由高钾玄武质熔岩岩盾和锥体构成,总面积约68.3km2,熔岩盾是火山主体。
老黑山火山座落在波状起伏的丘陵低地及白河河谷之上,海拔515.5m,总面积约58.8km2,平面形态受熔岩流溢出方向、溢出量及古地形的制约,总体成不规则盾状(刘永顺、李家振、白志达、孙善平)。老黑山为一套叠锥,火山锥中央有一向北西倾斜不对称的漏斗状火口,火口内壁陡峭(65°-85° ),火口缘内径350m,火口深136m。老黑山锥体主要由火山渣、火山集块岩、火山角砾岩、火山灰和浮岩组成,其间夹有薄层熔岩。

火烧山位于老黑山北东约3km处,叠覆在老黑山熔岩北东边缘之上,为一套叠式锥体,海拔340m,面积9.5km2,熔岩流主体向北流淌,溢出体积0.26km2,火山锥坐落其上,碎屑物体积约0.008km2。火烧山锥体由火山集块岩、火山角砾岩、火山弹、熔岩饼和火山渣组成。火烧山是一个塌陷的火口,火口内壁陡峭,火口底低平,直径400m,火口深63m(刘永顺、李家振、白志达、孙善平)。

老黑山(海拔515.5m)和火烧山代表了富钾火山岩带的最新活动,1719~1721年的喷发距今还不到300年,是我国活火山中有历史记载、喷发时间和地点最为确切的一处活火山。据清朝嘉兴年间出版的《黑龙江外记》记载:“墨尔根(今嫩江县)东南,一日地中忽出火,石块飞腾,声震四野,越数日火息,其地遂成池沼,此康熙五十八年事(1719年)至今传以为异”。康熙六十年出版的《宁古塔记略》(1721年)记载:“城外东北五十里有水荡,与康熙五十九年六、七月间,忽然烟火冲天,其声如雷,昼夜不绝,声闻五、六十里。其飞出者皆黑石、硫磺之类,经年不断,竟成一山,直城廓热气逼人三十余里,只可登山而望。今热期间衰,然数里之中人仍不能近。天使到彼察看,亦只远望而已,嗅之为硫磺气。至今如此,人无有识者”。

五大连池火山群保存完好的火山口和各种火山熔岩构造,如多层流动单元构造、结壳熔岩构造、渣状熔岩构造、喷气溢流构造(喷气锥和喷气碟)、熔岩隧道构造等,以及浩渺的熔岩海,堪称火山奇观,加上区内特有的兼为饮用与治疗的碳酸泉,使其成为旅游观光和治病、疗养的著名火山风景区。
--------------------------------------------------------------------------------

--作者:帕拉马里博
--发布时间:2006-4-1 0:56:00

--
第四纪以来,长白山西麓靖宇-辉南近2000km2境内的龙岗火山群有160余座星罗棋布低矮火山锥,显示高密度、多中心爆炸式喷发特点。主要由玄武质火山渣、火山弹、火山碎屑岩和少量熔岩构成。靖宇县城以西至靖宇-辉南交界则以龙湾为代表的低平火山口 (maar)成为龙岗火山群的一大景观,如大龙湾、二龙湾、小龙湾、三角龙湾、东龙湾、南龙湾、龙泉龙湾和四海南龙湾等八个龙湾主要集中于龙岗火山群的东区,其中大龙湾和三角龙湾已开发成为我国境内唯一的、风景优美的低平火山口旅游风景区。就在龙湾环绕的地区一座高耸的火山锥—金龙顶子火山拔地而起,它位于辉南县金川乡东南,海拔999.4m,其晚期岩流从西南豁口流入大龙湾。金龙顶子火山之东红旗林场至四海一带为分布面积最大的一片空降火山碎屑席,称为四海火山渣层。经四海火山渣层底部同一碳化木在不同实验室得到的相近的C14年龄为距今1600年左右,于是龙岗火山又成为中国少数几个近代仍有喷发活动的第四纪火山之一。
对龙岗众多火山渣锥的K-Ar年代学测定结果主要集中于0.5Ma以来的中-晚更新世喷发活动,初步将龙岗火山活动划分为三期:小椅山期(早更新世)、龙岗期(中-晚更新世)和金龙顶子期(距今1600年左右)。对金龙顶子期爆炸式喷发,迄今未发现有历史记载。要恢复龙岗火山的喷发历史,对龙岗火山各期火山岩,特别是对金龙顶子期不同喷发物精确的年龄测定显得十分必要。

Ⅵ 中国火山有那些

中国火山分布 ①东北地区是中国新生代火山最多地区,共有34个火山群,计640余座火山,并有大面积的熔岩被。主要分布在长白山地、大兴安岭和东北平原(见五大连池火山群)及松辽分水岭3地区,具有活动范围广、强度高、喷发期数多、分布密度大等特点。新第三纪时期多有规模巨大的沿断裂溢出的基性玄武岩,覆盖于广大准平原面之上,成大面积的熔岩高原及台地;规模较小者后期被侵蚀切割为方山、岭脊、尖山、残丘等;第四纪以后喷发规模渐小,熔岩充填谷地,覆于河流阶地之上成低台地,或堵塞河流堰塞成湖,如“地下森林”火山群的熔岩流阻塞牡丹江上游,使之成为中国最大熔岩堰塞湖——镜泊湖;晚期则以强烈的中心式喷发为主,形成由火山熔岩及火山碎屑(火山弹、火山砾、火山砂、火山灰等)组成的突兀于熔岩高原、台地之上众多的火山锥。以长白山地区为例:在以长白山火山锥为中心的广大地面上,熔岩高原、熔岩台地呈环带状分布,覆盖面积达万余平方公里。一般认为东北区晚新生代以来的火山活动共有9期,其中以上新世中期(第三期)喷发为最强烈,此后规模和强度逐渐减弱。 ②内蒙古高原亦为中国晚新生代火山活动较频繁地区。在大兴安岭新华夏隆起带和阴山东西向复杂构造带截接部位之北侧,以锡林郭勒盟为中心的内蒙古高原中部,发育有大片第三纪末至第四纪初期的玄武岩组成的熔岩台地,总面积约1.2万多平方公里,规模仅次于长白山区。台地上规律地排列着许多第四纪死火山锥。按其分布的可分为3片:巴彦图嘎熔岩台地集中于中蒙边界,至少有40余座火山;阿巴嘎火山群规模最大,熔岩台地之上有206座成截顶圆锥形、钟形、马蹄形、不规则形火山锥;达来诺尔熔岩台地面积约3100平方公里,102座火山锥成华夏向雁行式排列有序。以上均为新第三纪宁静式裂隙喷溢到第四纪后逐渐转为多次强烈的中心式喷发而形成。内蒙古高原南部的集宁周围直至山西右玉、大同,及张北汉诺坝玄武岩台地一带,称察哈尔火山区。该区恰值阴山东西向复杂构造带与大兴安岭新华夏构造带之截接部位,又为祁吕东翼反射弧的斜接所复杂化。所以,玄武岩台地的分布明显受控于北东向及东西向构造。该区熔岩面积很大,如察哈尔熔岩台地面积约4400多平方公里,但后期火山活动规模及火山锥数目均远不及高原中部。第四纪火山锥仅分布在玄武岩台地的南北两侧,如大同火山群可见保存完好的火山锥10余个,另外还有由9座火山组成的马兰哈达火山群和由7座火山组成的岱海南部火山群。据推断该区火山活动始于中新世末—上新世初,到更新世末甚至全新世方结束。 ③海南岛北部与雷州半岛的火山及熔岩地貌的形成是与该区强烈的新构造运动密切相关。该区第三纪初期开始断陷下沉,沉积厚度达3000余米,其中夹有数十层薄层玄武岩。第四纪初雷琼地区上升,火山活动也最强烈。早期为裂隙式的平静溢流,成大规模熔岩被,而后逐渐转为猛烈但规模较小的中心式喷发,至全新世渐趋停息。在地表形成了大面积的熔岩台地及星罗棋布的火山锥。据统计玄武岩流面积达7500平方公里,火山锥近70个。 ④著名的腾冲火山群位于滇西横断山系南段的高黎贡

Ⅶ 请问这句话有没有语病“新疆火山成为世界上最热的地区之一”,这句话来自中央电视台地理中国节目。

对于这种情况,建议楼主不要纠结于此。不过可以看出你是非常回在意语法方面的,答但可以告诉楼主的是,从语言"约定俗成'的原则来看,词语的使用 上,如果一个错误大家都在犯,也就不会造成 理解上的困难,这个"错误'的用法也就取得 了约定俗成的地位,早晚都会得到学术界的 重新界定和承认。其实现在这种用法普遍已经被大家所接收,而且也可以理解----热是一个非常主观的词,新疆火山当然很热,而有没有一个国际上的权威机构对世界上所有地区的热度做了一个完整的调查呢?同时世界上还有其他地方很热,比如沙特阿拉伯,比如利比亚,等等。。。所以说“之一”总没错吧?这也比较客观,它只是要强调新疆火山很热,这就是它这句话的主旨。

Ⅷ 地理大神进!我朋友老是担心地会动!板块运动火山喷发老是担心!怎么说服她啊!急救!

告诉他,别去日本就行了,那里火山地震特别多。因为处在板块交界处,地壳比较活跃。

Ⅸ 求《地理中国》每集简介

地理中国,每集简介。
1柴河地质探秘【哈拉哈河火山群支脉发现】

2巨洞之谜【格凸河暗河洞穴】

3鄱阳湖的奥秘【鄱阳湖】

4解密远古之花 上【达尔文讨厌之谜的破解】

5解密远古之花 下

6黄土中的秘密【洛川黄土剖面】

7太行山中的奇观【赞皇县赤壁长墙】

8石林传奇【路南石林】

9赤水观瀑【赤水丹霞地貌】

10黄龙的诉说【黄龙钙华】

11沙海的奥秘【巴丹吉林沙漠】

12鸭绿江神韵【鸭绿江】

13天露池之谜【丰宁第四纪冰川遗迹】

14嵩山探秘【嵩山五世同堂地质奇观】

15山中奇境【乐业 大石围天坑】

16会飞的山峰【葛仙山】

17神奇的小岛【南碇岛六边形石柱】

18深藏的美丽【九寨沟】

19走进龟峰【龟峰丹霞区象形石】

20红岩石瀑【大洪山琵琶湖红岩石瀑】

21洞穴奇观 上【武隆芙蓉洞喀斯特】

22洞穴奇观 下

山河探秘第一部

23神秘的巨洞【同第二集】【山河探秘第一部第一集】

24探索长崖之谜【同第七集】【山河探秘第一部第二集】

25少林传奇【同第十四集】【山河探秘第一部第三集】

26大漠寻奇【同第十一集】【山河探秘第一部第四集】

27山中奇观【同第九集】【山河探秘第一部第五集】

28石林亿万年【同第八集】【山河探秘第一部第六集】

29好大一个湖【同第三集】【山河探秘第一部第七集】

30塔里木河探秘【塔里木河】

31龙虎山探奇【龙虎山洞穴和古火山口】

32游历地心【天柱山超高温高压变质带】

33生命之石【延庆县千家店盆地硅化木群】

34万柱迷谷【临海市六边形流纹石柱群】

35塘中的发现【海口双池岭 罗京盘玛珥式火山群】

36峡谷行【大渡河金口河大峡谷】

37水下的博弈【治理黄河】

火山的奥秘

38巨灾后的反思【马提尼克岛圣皮埃尔培雷火山大爆发】【火山的奥秘第一集】

39险象环生【夏威夷火山空难救援】【火山的奥秘第二集】

40零距离接触 上【火山专家考察活火山】【火山的奥秘第三集】

41零距离接触 下【火山的奥秘第四集】

42感知火山脉搏【火山专家研究火山喷发】【火山的奥秘第五集】

43破解火山密码 上【火山专家检测火山喷发】【火山的奥秘第六集】

44破解火山密码 下【火山的奥秘第七集】

热点内容
鹿特丹港国家地理 发布:2021-03-15 14:26:00 浏览:571
地理八年级主要的气候类型 发布:2021-03-15 14:24:09 浏览:219
戴旭龙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发布:2021-03-15 14:19:37 浏览:408
地理因素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发布:2021-03-15 14:18:30 浏览: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发布:2021-03-15 14:16:36 浏览:425
工地质检具体干些什么 发布:2021-03-15 14:15:00 浏览:4
东南大学工程地质考试卷 发布:2021-03-15 14:13:41 浏览:840
中国地质大学自动取票机 发布:2021-03-15 14:13:15 浏览:779
曾文武汉地质大学 发布:2021-03-15 14:11:33 浏览:563
中国冶金地质总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网 发布:2021-03-15 14:10:10 浏览: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