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地理人文 » 斯堪的纳维亚人文地理特征

斯堪的纳维亚人文地理特征

发布时间: 2021-02-18 05:51:45

㈠ 斯堪的纳维亚半岛所在大洲轮廓特点对该大洲西部地理环境的影响

同志:你问的来是斯堪源的纳维亚半岛所在大洲(也就是欧洲)的轮廓特点(破碎)对大洲西部(西欧,不包括东欧)地理环境的影响(自然地理、人文地理)我从显著方面答:
轮廓破碎(冰川作用)
自然环境:便于海洋深入内陆,有大西洋带来充足水汽,使欧洲西部气候湿润,使温带海洋性气候气候范围扩大,同时也使西欧各气候海洋性显著。
ps人文:交通:西欧本应多优良港湾,但因为纬度较高,且北部斯堪的纳维亚山脉呈向东北倾斜,无法阻止极地冷空气南下,故使西欧受冰川侵蚀严重,多峡湾,不宜同航。
其他方面:商业、农业等都可由其后延生开去。

㈡ 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地形特征

半岛地质古老,更新世时期斯堪的纳维亚冰盖是北欧最大的冰体。该冰盖范围最大时几乎到达北纬48°,据估计大约覆盖了660万平方千米的面积,厚度达到3000米。

它起源于挪威的斯特达尔斯布雷恩地区,向西扩展到英国,向东几乎到达莫斯科。直到距今12000~8000年时,大陆冰川才最后消退,但目前山地上部仍留有总面积约5000平方千米的冰原。

由于受到第四纪冰川的强烈作用,半岛上冰川地形非常普遍。除大量的冰斗和冰川槽谷外,并多冰川湖泊,其中瑞典一国就有大小湖泊9.2万个,总面积达3.8万平方千米,占国土8%以上。


(2)斯堪的纳维亚人文地理特征扩展阅读:

海水侵入冰川河道,挪威海岸形成了一系列典型的峡湾。这些峡湾长而窄,曲折而深。它们只有一到几千米宽,通常有100多公里长。斯堪的那维亚山脉贯穿半岛的中西部。

群山构成了半岛地形的主轴。这条山脉陡峭地向挪威海岸以西倾斜。许多地方形成陡峭的悬崖。东坡相对平缓,呈阶梯状通过丘陵过渡到波罗的海沿岸平原。山脉海拔约1000米,最高的山峰是挪威境内的加贺峰,海拔2468米。

㈢ 斯堪的纳维亚的地理特征

本地气候西抄部以温带海洋性气候为主,东部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北部有少部分极地苔原气候。冬季漫长且寒冷。受第四季冰川影响,本地冰川地貌典型,多湖泊河流,但是由于中部斯堪的纳维亚山脉的影响,河流多短小,水流急,水能较丰富。本地常年受西风影响,西部临海,受北大西洋暖流作用明显,故西部形成温带海洋性气候。

㈣ 联系板块知识,分析阿尔卑斯山脉和斯堪的纳维亚山脉特征的差异

阿尔卑斯山脉位于板块交界处,是由两大陆地板块挤压形成的褶皱山;斯堪的纳维亚山脉是中等高度的古老台状山地,位于板块内部,属于断块山。

㈤ 欧洲关于自然地理特征和人文地理特征的知识点是什么

欧洲,也称作“欧罗巴洲”(Europe),名字源于希腊神话的人物“欧罗巴”(希腊语:Ευρώπης),欧洲位于东半球的西北部,北临北冰洋,西濒大西洋,南滨大西洋的属海地中海和黑海。大陆东至极地乌拉尔山脉(66°10′E,67°46′N),南至马罗基角(西经5度36分,北纬36度) ,西至罗卡角(9°31′W,38°47′N),北至诺尔辰角(27°42′E,71°08′N)。

欧洲的面积是世界第六,人口密度70人km²,是世界人口第三的洲,仅次于亚洲和非洲,99%以上人口属欧罗巴人种,是人种比较单一的大洲。欧洲是人类生活水平较高、环境以及人类发展指数较高及适宜居住的大洲之一。

欧洲东以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东南以里海、大高加索山脉和黑海与亚洲为界,西隔大西洋、格陵兰海、丹麦海峡与北美洲相望,北接北极海,南隔地中海与非洲相望(分界线为:直布罗陀海峡)。

欧洲最北端是挪威的诺尔辰角,最南端是西班牙的马罗基角,最西端是葡萄牙的罗卡角。欧洲是世界上第二小的洲、大陆,仅比大洋洲大一些,其与亚洲合称为亚欧大陆,而与亚洲、非洲合称为亚欧非大陆。

1、地形总特点:以平原为主,冰川地貌分布较广,高山峻岭汇集在南部。

2、地形区域构成:海拔200米以上的高原、丘陵和山地约占全洲面积的40%,海拔200米以下的平原占60%。

3、山脉分布特点:阿尔卑斯山脉横亘南部,斯堪的纳维亚山脉比较平缓,沿岸多深入内陆的陡峭峡湾。

4、河流分布特点:河网比较稠密,多短小而水量充沛的河流,不少河流间有运河相连接。

㈥ 斯堪的纳维亚自然地理特征

简介
斯堪的纳维亚在地理上是指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包括挪威和瑞典,文化与政治上也包括丹麦,这些国家彼此视对方属于斯堪的纳维亚。虽然他们政治互相独立,共同的称谓显示了他们的文化和历史有深厚的渊源。斯堪的纳维亚一词对于世界各地的人有不同的含义:
·有些人认为芬兰和冰岛也属于斯堪的纳维亚。
·德国人认为斯堪的纳维亚包括挪威、瑞典和芬兰,但不包括丹麦。
·英国人认为斯堪的纳维亚包括挪威、瑞典和丹麦,加上芬兰和冰岛。
这些定义对斯堪的纳维亚人来说都是错误,有时这些误解可能会引起不满。北欧国家才是称呼三个斯堪的纳维亚王国(挪威、瑞典和丹麦)以及两个共和国(芬兰、冰岛)的正式名称。
地理特征
本地气候西部以温带海洋性气候为主,东部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北部有少部分极地苔原气候。冬季漫长且寒冷。受第四季冰川影响,本地冰川地貌典型,多湖泊河流,但是由于中部斯堪的纳维亚山脉的影响,河流多短小,水流急,水能较丰富。本地常年受西风影响,西部临海,受北大西洋暖流作用明显,故西部形成温带海洋性气候。
北极光

在冬季,斯堪的纳维亚的北部天空会呈现出美丽的极光现象。而挪威的沿岸水域则是观测这种神奇天象的最佳地点。您可以搭乘海达路德船队的巡游船在沿岸地区欣赏这种美丽的自然现象。

本资料引自http://ke..com/view/51986.htm#2
谢谢,望采纳。

㈦ 举例说明斯堪的纳维亚设计的特点和世界设计的贡献

两次世界大战之间,地处北欧的斯堪的纳维亚国家在设计领域中崛起,并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形成了影响十分广泛的斯堪的纳维亚风格。这种风格与艺术装饰风格、流线型风格等追求时髦和商业价值的形式主义不同,它不是一种流行的时尚,而是以特定文化背景为基础的设计态度的一贯体现。这些国家的具体条件不尽相同,因而在设计上也有所差异,形成了“瑞典现代风格”、“丹麦现代风格”等流派。但总体来说,斯堪的纳维亚国家的设计风格有着强烈的共性,它体现了斯堪的纳维亚国家多样化的文化、政治、语言、传统的融合,以及对于形式和装饰的克制,对于传统的尊重,在形式与功能上的一致,对于自然材料的欣赏等。斯堪的纳维亚风格是一种现代风格,它将现代主义设计思想与传统的设计文化相结合,既注意产品的实用功能,又强调设计中的人文因素,避免过于刻板和严酷的几何形式,从而产生了一种富于“人情味”的现代美学,因而受到人们的普遍欢迎。

斯堪的纳维亚永远给人清新自在、与世无争的感觉。这种风格的家居自然也保持同样的调子。蓝色象征洁净的海,白色则是北欧半岛冰天雪地的符号。蓝和白的色彩组合,是永恒的经典。白色混油家具,线条简单利落,兼顾装饰和实用的效果。沙发宽大、柔软,坐上去很舒服。墙壁上,靠包上,花朵图案的加入,让居室更加温馨,当然你也可以用条纹图案来强调北欧风格执着的特点。整个房间安静、轻柔,搭配简单,不会出任何错误。叶子图案是斯堪的纳维亚风格的典型元素,在配饰方面可以尽情选择使用。
就风格而言,斯堪的纳维亚设计是功能主义的,但又不像20世纪30年代那样严格和教条。几何形式被柔化了,边角被光顺成S形曲线或波浪线,常常被描述为“有机形”,使形式更富人性和生气。

早在1900年巴黎国际博览会上,斯堪的纳维亚设计就引起了人们的注意,同时也标志着斯堪的纳维亚设计从地方性的隔离状态激烈地转变到面对国际性竞争。从20世纪20年代初开
始,设计师和厂家就在积极为1925年巴黎国际博览会做准备。在这次博览会中,瑞典玻璃制品取得了很大成功,获得了多块金牌,并打进了美国市场。但最值得一提的是丹麦的工
业设计,由汉宁森(Poul Henningsen,1894--1967)设计的照明灯具在博览会上获好评,被认为是该届博览会上惟一堪与柯布西埃的“新精神馆”相媲美的优秀作品,并获得了金牌
。这种灯具后来发展成了极为成功的PH系列灯具(图1),至今畅销不衰。这类灯具具有极高的美学质量,它是来自于照明的科学原理,而不是由于附加的装饰,因而使用效果非常
好,这正体现了斯堪的纳维亚工业设计的特色。
在20世纪20年代后期,为包豪斯所推崇的功能主义也影响到了斯堪的纳维亚各国。其中瑞典受到的影响最大,因为瑞典相对来说工业较发达。受到包豪斯启发的一些最富成果和艺
术性的思想体现在1930年著名的斯德哥尔摩博览会之中,这标志着功能主义在斯堪的纳维亚的突破。这次展览是由瑞典工艺协会主办的,它成了现代主义的国际性广告,标准化、
合理化和实用性被应用到建筑和设计中,改变了先前国际博览会炫耀和虚饰的惯例。在这次展览中,包豪斯的设计思想戏剧般地体现于斯堪的纳维亚国家,揭示了一种革命性的设
计哲学,特别强调居住建筑和装修,反映出对于实用、卫生和灵活性的关注。展出的家具和日用品都十分简洁而轻巧,向世人展出了瑞典富于个性的现代主义。

20世纪30年代还有两位在斯堪的纳维亚很有影响的设计师,一位是丹麦的克林特,另一位是芬兰的阿尔托(Alvar Aalto,1898?1976)。克林特并不标榜自己是功能主义者,但他早
期对于设计的研究关注于标准化、模数结构和实际功能要求,而不是风格上的自我表现。他十分尊重材料本身的特点和手工艺传统,并善于吸收不同文化和不同历史阶段的精华。
他设计的椅子能满足用户在实用上和美学上的需要(图3,4)。通过采用不上油漆的暖色木材,不着色的皮革和素色织物,他创造了一种接近自然的设计语汇,成了斯堪的纳维亚
风格的重要特点。克林特在20世纪30年代重新设计了一把折叠椅和一把躺椅,两者都是经典性的作品。

在芬兰,阿尔托以用工业化生产方法来制造低成本但设计精良的家具而著称。特别有创见的是他利用薄而坚硬但又能热弯成型的胶合板来生产轻巧、舒适、紧凑的现代家具。他于
1928年设计的扶手椅是采用胶合板和弯木制成的,轻巧而适用,充分利用了材料的特点,既优美雅致而又毫不牺牲其舒适性(图5、6)。阿尔托的其它家具设计也具有同样的特征。
实际上,斯堪的纳维亚的功能主义可以在阿尔托的作品中看得最清楚,他所爱好的有机材料不仅使他的作品具有一种温馨、人文的情调,而且也有助于降低成本,因为木材在芬兰
是取之不尽的。阿尔托也长于玻璃制品设计,他在1937年设计的花瓶采用了有机形态的造型,其创作灵感来自于他的祖国的湖泊边界线。他的设计还在英国、美国有较大影响,这
推动了国际家具设计的“软”趋势,并预示着20世纪50年代的“有机现代主义”的基本特征。

㈧ 斯堪的纳维亚半岛的地形特征及成因

半岛地质古老,更新世时期斯堪的纳维亚冰盖是北欧最大的冰体。该冰版盖范围最大时几权乎到达北纬48°,据估计大约覆盖了660万平方千米的面积,厚度达到3000米。它起源于挪威的斯特达尔斯布雷恩地区,向西扩展到英国,向东几乎到达莫斯科。直到距今12000~8000年时,大陆冰川才最后消退,但目前山地上部仍留有总面积约5000平方千米的冰原。由于受到第四纪冰川的强烈作用,半岛上冰川地形非常普遍。除大量的冰斗和冰川槽谷外,并多冰川湖泊,其中瑞典一国就有大小湖泊9.2万个,总面积达3.8万平方千米,占国土8%以上。挪威沿海,由于冰川槽受海水侵入而形成一系列典型的峡湾,这些峡湾狭长、曲折、幽深,宽仅一至数千米,长度往往超过100千米,两岸多为高峻的山崖,是船舰良好的停泊地。斯堪的纳维亚山脉纵贯半岛中西部。山脉构成半岛地形的主轴。山脉西坡陡峻,直临挪威沿岸。许多地方形成峭耸的悬崖。东坡比较平缓,成阶梯状经丘陵台地过渡到波罗的海的沿岸平原。山脉海拔1000米左右,最高峰是挪威境内的加尔赫峰,海拔2468米。

㈨ 斯堪的纳维亚国家的设计概况和特点、名家

设计概况:
这种风格与艺术装饰风格、流线型风格等追求时髦和商业价值的形式主义不同,它不是一种流行的时尚,而是以特定文化背景为基础的设计态度的一贯体现。这些国家的具体条件不尽相同,因而在设计上也有所差异,形成了“瑞典现代风格”、“丹麦现代风格”等流派。但总体来说,斯堪的纳维亚国家的设计风格有着强烈的共性,它体现了斯堪的纳维亚国家多样化的文化、政治、语言、传统的融合,以及对于形式和装饰的克制,对于传统的尊重,在形式与功能上的一致,对于自然材料的欣赏等。斯堪的纳维亚风格是一种现代风格,它将现代主义设计思想与传统的设计文化相结合,既注意产品的实用功能,又强调设计中的人文因素,避免过于刻板和严酷的几何形式,从而产生了一种富于“人情味”的现代美学,因而受到人们的普遍欢迎。

特点:
丹麦
在木制家具中,全世界首推丹麦设计最为经典。丹麦设计的精髓是以人为本。如设计一把椅子,丹麦的设计不仅仅追求它的造型美,而是更注重它的曲线如何与人体接触时作完美的吻合。
瑞典
瑞典风格并不十分强调个性,而更注重工艺性与大众化。瑞典的设计更追求便于叠放的层叠式结构。
芬兰
芬兰设计师追求将山水的大自然灵性融入室内,使其拥有一种源自自然的艺术智慧与灵感。进入20世纪60年代,芬兰人渐渐将设计风格沉淀为平实、实用,与生活密切结合,逐渐形成芬兰室内设计的现代特色。
挪威
挪威家具处处渗透出厚重与质朴,富有浓郁的北欧气质。在挪威风格的设计中,成型合板和金属运用几乎达到了极致,常常给人以意想不到的独特效果,并起到强化风格的作用。

名家及代表作:
马姆斯登和马特逊
马姆斯登(Carl Malmsten)和马特逊(Bruno Mathsson)是瑞典现代设计师的代表人物,他们在20世纪30年代为创立斯堪的纳维亚设计的哲学基础做出了很大贡献,并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设计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他们的家具设计思想建立了瑞典居家环境轻巧而富于人情味的格调,为家庭成员度过漫长而寒冷的冬季提供了重要的心理依托。马特逊喜欢用压弯成型的层积木来生产曲线型的家具,这种家具轻巧而富于弹性,提高了家具的舒适性,同时又便于批量生产。对于舒适性的追求也影响到了材料的选择,纤维织条和藤、竹之类自然而柔软的材料被广泛采用。
丹麦的克兰特和芬兰的阿尔托
20世纪30年代还有两位在斯堪的纳维亚很有影响的设计师,一位是丹麦的克林特,另一位是芬兰的阿尔托(Alvar Aalto)。克林特并不标榜自己是功能主义者,但他早期对于设计的研究关注于标准化、模数结构和实际功能要求,而不是风格上的自我表现。他十分尊重材料本身的特点和手工艺传统,并善于吸收不同文化和不同历史阶段的精华。他设计的椅子能满足用户在实用上和美学上的需要。通过采用不上油漆的暖色木材,不着色的皮革和素色织物,他创造了一种接近自然的设计语汇,成了斯堪的纳维亚风格的重要特点。克林特在20世纪30年代重新设计了一把折叠椅和一把躺椅,两者都是经典性的作品。
在芬兰,阿尔托以用工业化生产方法来制造低成本但设计精良的家具而著称。特别有创见的是他利用薄而坚硬但又能热弯成型的胶合板来生产轻巧、舒适、紧凑的现代家具。他于1928年设计的扶手椅是采用胶合板和弯木制成的,轻巧而适用,充分利用了材料的特点,既优美雅致而又毫不牺牲其舒适性。阿尔托的其它家具设计也具有同样的特征。实际上,斯堪的纳维亚的功能主义可以在阿尔托的作品中看得最清楚,他所爱好的有机材料不仅使他的作品具有一种温馨、人文的情调,而且也有助于降低成本,因为木材在芬兰是取之不尽的。阿尔托也长于玻璃制品设计,他在1937年设计的花瓶采用了有机形态的造型,其创作灵感来自于他的祖国的湖泊边界线。他的设计还在英国、美国有较大影响,这推动了国际家具设计的“软”趋势,并预示着20世纪50年代的“有机现代主义”的基本特征。PH系列灯具的重要特征①所有的光线必须经过一次反射才能到达工作面,以获得柔和、均匀的照明效果,并避免清晰的阴影;②无论从任何角度均不能看到光源,以免眩光刺激眼睛;③对白炽灯光谱进行补偿,以获得适宜的光色;④减弱灯罩边沿的亮度,并允许部分光线溢出,以防止灯具与黑暗背景形成过大反差,造成眼睛不适。

㈩ 欧洲知识点总结。自然地理特征人文地理特征。。详细一点

欧洲,也称作“欧罗巴洲”(Europe),名字源于希腊神话的人物“欧罗巴”(希腊语:Ευρώπης),欧洲位于东半球的西北部,北临北冰洋,西濒大西洋,南滨大西洋的属海地中海和黑海。大陆东至极地乌拉尔山脉(66°10′E,67°46′N),南至马罗基角(西经5度36分,北纬36度) ,西至罗卡角(9°31′W,38°47′N),北至诺尔辰角(27°42′E,71°08′N)。[1]
欧洲的面积是世界第六,人口密度70人\km²,是世界人口第三的洲,仅次于亚洲和非洲,99%以上人口属欧罗巴人种,是人种比较单一的大洲。欧洲是人类生活水平较高、环境以及人类发展指数较高及适宜居住的大洲之一。[1]
欧洲东以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东南以里海、大高加索山脉和黑海与亚洲为界,西隔大西洋、格陵兰海、丹麦海峡与北美洲相望,北接北极海,南隔地中海与非洲相望(分界线为:直布罗陀海峡)。
欧洲最北端是挪威的诺尔辰角,最南端是西班牙的马罗基角,最西端是葡萄牙的罗卡角。欧洲是世界上第二小的洲、大陆,仅比大洋洲大一些,其与亚洲合称为亚欧大陆,而与亚洲、非洲合称为亚欧非大陆。
1、地形总特点:以平原为主,冰川地貌分布较广,高山峻岭汇集在南部

2、地形区域构成:海拔200米以上的高原、丘陵和山地约占全洲面积的40%,海拔200米以下的平原占60%

3、山脉分布特点:阿尔卑斯山脉横亘南部,斯堪的纳维亚山脉比较平缓,沿岸多深入内陆的陡峭峡湾

4、河流分布特点:河网比较稠密,多短小而水量充沛的河流,不少河流间有运河相连接[4]

热点内容
鹿特丹港国家地理 发布:2021-03-15 14:26:00 浏览:571
地理八年级主要的气候类型 发布:2021-03-15 14:24:09 浏览:219
戴旭龙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发布:2021-03-15 14:19:37 浏览:408
地理因素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发布:2021-03-15 14:18:30 浏览: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发布:2021-03-15 14:16:36 浏览:425
工地质检具体干些什么 发布:2021-03-15 14:15:00 浏览:4
东南大学工程地质考试卷 发布:2021-03-15 14:13:41 浏览:840
中国地质大学自动取票机 发布:2021-03-15 14:13:15 浏览:779
曾文武汉地质大学 发布:2021-03-15 14:11:33 浏览:563
中国冶金地质总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网 发布:2021-03-15 14:10:10 浏览: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