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人文地理门头沟
① 有关东南亚国家人文地理,主要产业,风土人情
主要产业:目前,东南亚有11个国家。 新加坡经济发达,经济和生活水平内达发达国家水平,经济以服容务业、航运业、物流业、金融业、科研、旅游业为主,近年积极发展高科技和教育。文莱、马来西亚和泰国经济发展有一定基础,经济以旅游业、制造业、农业和渔业为主,近年积极发展航运业和物流业。越南、菲律宾和印尼经济较落后,经济只有旅游业、制造业、农业和渔业。缅甸、柬埔寨、老挝和东帝汶经济落后,缅甸、柬埔寨和老 挝的经济只有旅游业和农业;东帝汶的经济只有渔业和石油出口。文莱虽然人均GDP接近发达国家,但经济并不发达,经济以石油出口和天然气出口为主,财富和中东产油国一样只集中在少数富裕阶层。 东南亚各国都有自己悠久的历史,且都是新兴的国家。均属发展中国家。主要的粮食作物是水稻。东南亚是世界上人口比较稠密的地区之一。人口多分布在平原和河口三角洲地区。东南亚各国都是多民族的国家。全区有90多个民族。人种以黄色人种为主。东南亚也是世界上外籍华人和华侨最集中的地区之一。记得选我满意啊
② 谁能帮我把国家人文地理2008年第一期中陕南被遗忘的隐者全文发上来,急需用。
这是一块被遗忘了的隐者般神奇、奇怪的土地。
这里的家族史极度模糊—祖先们都是以流浪的方式来到这里。在陕南大地,无论是文化还是方言体系都让人迷惑。这里的原住居民有人说湖北话,有人说关东话,有人干脆就操川话;在文化上,这片土地又是秦、楚、蜀、羌等多种文化的流汇之地;在建筑上,陕南的民居风格杂陈:有氐羌风格、四合院、吊脚楼,更有沈从文笔下的湘西风情……这又是一块充满隐者风范的隔世仙镜般的土地。陕南背靠秦岭,居于汉水,在地理上形成了深藏于大峡谷里世外桃源般的村庄群……
只知道这一点啊。再补一点陕南的吧。陕南大地,西北奇葩.地处西北,却处处透着南国之气。汉水东流,秦岭北立,巴山南卧。北锁关中,南扣巴蜀,东达荆襄,西扼甘陇,因此这里自古是兵家必争之地。这里有被誉为“西北小江南”,“小天府”的汉中。吉祥之地安康。她的历史和关中一样漫长。由于古来是川陕要道,所以文化受到多方冲击和影响,方言独具特色,可谓陕,川,渝,楚,陇的大杂烩。性格除了西北人的爽之外又多加一分温和细腻。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汉中,重在“汉”字。顾名思义是和汉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陕南自古是茶乡,尤其以安康紫阳茶茶而闻名。
③ 看今日门头沟作文400
结合《门头沟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门头沟区生态休闲观光农业走廊规划》,参考北京市林业及生态建设发展的十一五规划,确定门头沟区沟峪经济发展的特色产业主要是以都市生态农业、山区特色旅游业和绿色产品加工制造业为主的绿色健康产业。
具体来看,都市生态农业主要是依托门头沟区作为北京大都市的郊区的区位优势,利用作为城市生态涵养地,利用沟域中现有耕地和林下空地资源而开展的山区特色作物种植业(包括杂粮、经济作物、药材种植等)、林果业、绿色健康养殖业(包括畜禽养殖、特种经济动物养殖、养蜂业等)等无污染的绿色产业。
至于特色旅游业主要根据本区域自然环境和人文地理资源等发展的自然风光旅游业(包括景区、森林、地质地貌等旅游),民俗旅游业(包括宗教、文化、革命纪念地等),生态农业观光(包括观光果园、农作物和蔬菜采摘等),湿地旅游业,特色休闲旅游(包括野外探险考察,素质拓展训练,动植物观赏拍摄等),生态景观观赏等六项旅游形态。
绿色产品加工制造业主要是指依托种植的产品和山区特产的各类林产品,以服务旅游业为主开展的各类农产品、山区林产品和具有区域特色的民间艺术品的加工制作。主要包括农产品加工业、山区林产品加工制造业和民间艺术品制作业等。这些产业形式以村办小型加工企业和家庭作坊为基本单元,统一规划,统一品牌,统一设计产品和要求,经营模式主要以组成产品协会或者公司加农户的模式。
④ 《中国国家地理》《世界博览》《国家人文地理》选一个订阅,哪个更好看
《国来家人文地理》以精美自绝伦的图片、生动有趣的文字,浓缩专业、权威、新锐的理念精华,奉献给读者大众。以其原生态的视觉对地貌山川、人文地理进行深度解读。内容丰富,知识性强,但意识形态浓厚。所以选择《国家人文地理》好些。
⑤ 环球人文地理杂志是国家级期刊还是省级期刊还是啥都不是
《环球人文地理》由《国家人文地理》于2010年3月期更名而来。《环球人文地理》杂志是内由教育部主管、西南大学容和21世纪人才报合办,在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综合性学术杂志,是以全球为视野、专门研究我国和世界各国人文地理科学的中文期刊。本刊是中国教育部主办,电脑报集团、21世纪人才报社创办的一份16开全铜版纸新锐地理人文杂志(月刊)。是品质时代最具影响力的人文地理类风情读本,以格调、原创、独特深入读者记忆。发行网络覆盖全国各大、中型城市,发行量超过34万份,阅读群体超过100万,覆盖人群广及白、金、粉领和中产或中产以上人群。其影响力和号召力在全国同类媒体中排名第二。
⑥ 中国国家地理和国家人文地理哪个好看啊
《中国国抄家地理》,原名袭《地理知识》,是中国一本关于地理的杂志月刊,由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和中国地理学会主办。内容以中国地理为主,兼具世界各地不同区域的自然、人文景观和事件,并揭示其背景和奥秘,另外亦涉及天文、生物、历史和考古等领域。是中国大陆较为出名的一本有关地理的杂志。
《国家人文地理》以精美绝伦的图片、生动有趣的文字,浓缩专业、权威、新锐的理念精华,奉献给读者大众。以其原生态的视觉对地貌山川、人文地理进行深度解读。
个人认为两本刊物侧重点不同,前者侧重地理知识,后者更注重人文方面。
⑦ 有没有介绍全世界各个国家人文、地理、风光的视频或记录片
蓝色星球 冰冻星球 地球最壮观的景色 地球的力量 新西兰:神话之岛 黄石公园 太阳系的奇迹 大堡礁 美丽中国 人类星球
⑧ 北京人文地理环境
北京地区居民宗教信仰者50多万,约占北京市4%。信仰的宗教主要是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天主教、基督教,其中佛教、道教和伊斯兰教对北京的历史、文化、艺术产生过较大的影响。北京现有宗教活动场所达100多处。
北京在历史上曾为六朝都城,在从燕国起的2000多年里,建造了许多宫廷建筑,使北京成为中国拥有帝王宫殿、园林、庙坛和陵墓数量最多的城市。
北京故宫,明朝时叫大内宫城,清朝时叫紫禁城,这里原为明、清两代的皇宫,住过24个皇帝,建筑宏伟壮观,完美地体现了中国传统的古典风格和东方格调,是中国乃至全世界现存最大的宫殿,是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
北京市山区面积10200平方千米,约占总面积的62%,平原区面积为6200平方千米,约占总面积的38%。北京的地形西北高,东南低。北京市平均海拔43.5米。北京平原的海拔高度在20~60米,山地一般海拔1000~1500米。
北京西部为西山属太行山脉;北部和东北部为军都山属燕山山脉。最高的山峰为京西门头沟区的东灵山,海拔2303米。
最低的地面为通州区东南边界。两山在南口关沟相交,形成一个向东南展开的半圆形大山弯,人们称之为“北京弯”,它所围绕的小平原即为北京小平原。诚如古人所言:“幽州之地,左环沧海,右拥太行,北枕居庸,南襟河济,诚天府之国”。
(8)国家人文地理门头沟扩展阅读:
根据“十三五”北京水务规划,到2020年,我市节水型社会将率先全面建成;城乡水环境明显改善;供水、排水、防洪排涝等水务基础设施更加完善,运行服务保障能力显著提高。
2020年,全市用水总量将控制在43亿方以内,再生水利用量将达到12亿方;全市污水处理率达到95%以上;消除全市范围内黑臭水体,重要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77%;万元GDP水耗和万元工业增加值水耗下降15%以上。
⑨ 请从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两方面介绍北京(大约800字)
自然环境
北京市位于北纬39度56分,东经度20分,地处华北大平原的北部,全市土地面积16410.54平方公里。
北京地势西北高耸,东南低缓。西部、北部和东北部是连绵不断的群山,东南是一片缓缓向渤海倾斜的平原。北京市东部与天津市毗邻,其余均与河北省交界。
北京天然河道自西向东五大水系:拒马河水系、永定河水系、北运河水系、潮白河水系、蓟运河水系。北京没有天然湖泊。全市有水库85座,其中大型水库有密云水库、官厅水库、怀柔水库、海子水库。
北京属暖温带半湿润气候区,四季分明、春秋短促、冬夏较长。2006年平均气温为13.4℃,一月份最冷,平均气温-1.9℃,八月份最热,平均气温26.4℃。2006年全年降水量318毫米,年度降水主要集中于夏季。
人口、宗教、民族
截至2006年末,全市常住人口1581万人,其中户籍人口1197.6万人,居住半年以上的外来人口383.4万人。
常住人口密度为963人/平方公里。常住人口中,城镇人口1333.3万人,乡村人口247.7万人。全市人口出生率6.26‰,死亡率4.97‰,自然增长率1.29‰。全市人口中拥有全国所有56个民族,除汉族外,回、满、蒙古、朝鲜族人口均超过万人。
北京地区居民信仰的宗教主要是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天主教、基督教,其中佛教、道教和伊斯兰教对北京的历史、文化、艺术产生过较大的影响。
行政区划
全市总计:16个市辖区、2个县(截至2002年12月31日)
市辖区:东城区、西城区、宣武区、房山区、崇文区、海淀区、朝阳区、丰台区、门头沟区、石景山区、通州区、顺义区、昌平区、大兴区、怀柔区、平谷区
县:延庆县(延庆镇)、密云县(密云镇)
历史沿革
北京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首都是世界闻名的历史古城、文化名城。是全国的政治、经济、交通和文化中心。这里荟萃了中国灿烂的文化艺术,留下了许多名胜古迹和人文景观。
北京最早见于文献的名称叫做蓟。公元前十一世纪时,蓟国是统治中国北方的西周王朝的一个分封国。春秋(公元前770年-前476年)中期,位于蓟国西南面的另一个封国燕,吞没了蓟,并迁都于蓟城。从这时起,直到公元前226年燕国被强大的秦国所灭,蓟城一直是燕的都城。据考古学家考证,当年的蓟城就在现北京城区的西南部。
公元938年,蓟城成为辽的陪都。辽是崛起于中国东北方的少数民族契丹人建立的。因为蓟位于它所辖的疆域的南部,所以改称南京,又叫燕京。一个多世纪以后,另一个少数民族女真人建立的金朝将辽灭亡,并于1153年迁都燕京,改名中都。1214年,金朝因受到新兴的蒙古族军队的进攻,被迫迁都汴京(今河南开封),第二年蒙古铁骑入占中都。1267年,蒙古族首领忽必烈下令在中都城的东北郊筑建新城。四年后这位首领即在兴建中的都城内登上皇帝的宝座,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的元朝。1276年新城全部建成,这便是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在游记中称之为“世界莫能与比”的元大都。从此,北京取代了长安、洛阳、汴梁等古都的地位,成为中国的政治中心,并延续到明、清两代。1911年10月10日,中国爆发了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第二年二月清帝被迫宣告退位。至此,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溃亡,北京作为帝都的历史到此结束。
在此后的30多年里,北京历经苦难:先是连年不断的军阀战争,使当年的帝都变得衰微破败;1937年日本侵略军侵入,古城在血与火中苦熬了8年;抗日战争胜利后,国民党政府接管这座城市。苦难、屈辱、血泪,终于使人民起而抗争。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北京成为新生的共和国的首都,古城的历史揭开了新的一页。一座城市的历史就是一个国家的历史。作为几代帝都和今日中国首都的北京是中国历史和现状的缩影。北京是古老的,但同时又是一座焕发美丽青春的古城,北京正以一个雄伟、奇丽、新鲜、现代化的姿态出现在世界上。
自然地理
北京市简介:简称京。中华人民共和国首都。为历史悠久的世界著名古城。位于华北平原西北边缘,东南距渤海约150千米。面积16410平方千米。全市总人口为1492.7万人。北有军都山,西有西山,山地占全市面积的62%;东南是永定河、潮白河等河流冲积而成的、缓缓向渤海倾斜的平原。山地有煤、铁等多种矿物和花岗石、大理石等优良建筑材料。
地理地貌:北京市中心位于北纬39度,东经116度。雄踞华北大平原北端。北京的西、北和东北,群山环绕,东南是缓缓向渤海倾斜的大平原。北京平原的海拔高度在20~60米,山地一般海拔1000~1500米,与河北交界的东灵山海拔2303米,为北京市最高峰。境内贯穿五大河,主要是东部的潮白河、北运河,西部的永定河和拒马河。北京的地势是西北高、东南低。西部是太行山余脉的西山,北部是燕山山脉的军都山,两山在南口关沟相交,形成一个向东南展开的半圆形大山弯,人们称之为“北京弯”,它所围绕的小平原即为北京小平原。综观北京地形,依山襟海,形势雄伟。诚如古人所言:“幽州之地,左环沧海,右拥太行,北枕居庸,南襟河济,诚天府之国”。
土地面积:北京全市土地面积16410平方公里。其中平原面积6338平方公里,占38.6%。山区面积10072平方公里,占61.4%。城区面积87.1平方公里。
气候特点:北京的气候为典型的暖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夏季炎热多雨,冬季寒冷干燥,春、秋短促。年平均气温10~12摄氏度,1月-7~-4摄氏度,7月25~26摄氏度。极端最低-27.4摄氏度,极端最高42摄氏度以上。全年无霜期180~200天,西部山区较短。年平均降雨量600多毫米,为华北地区降雨最多的地区之一,山前迎风坡可达700毫米以上。降水季节分配很不均匀,全年降水的75%集中在夏季,7、8月常有暴雨。
历史和古迹
北京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首都,也是世界历史文化名城和古都之一,有3000多年建城史,800多年建都史,曾为辽、金、元、明、清五朝帝都。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北京从此成为新中国的首都。
北京拥有众多的文物古迹,故宫、长城、周口店猿人遗址、天坛、颐和园、明十三陵等,被联合国列入世界文化遗产。2005年末,全市拥有博物馆34个,馆藏文物达115.1万件,参观人数达1370.9万人次。
城市规划
2005年初,国务院正式批复了《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2020)》。新总规将北京的城市性质定义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首都,全国的政治中心、文化中心,世界著名古都和现代国际城市;将北京未来发展目标定位为国家首都、国际城市、文化名城和宜居城市。
⑩ 微博上有那些介绍国家人文地理的博主谢谢!!
中国国家地理 美国国家地理 华夏地理
这些都不错,我一直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