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人文地理国之大器原子密码
『壹』 国之大器的第一部《原子密码》下集
各位好,这里是凤凰大视野。
20世纪中叶,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形成了东西方两大阵营。同属版于东权方社会主义阵营的苏联和中国,在那一年代当中是同志加兄弟的亲密盟友。人们习惯地在称苏联是“大哥”的前面呢,还得加上个“老”字,“老大哥”,透着那么股浓浓的亲情。50年代,这个老大哥确实给了正在战争废墟当中建设的新中国以极大地帮助。可是,好景不长,双方在意识形态方面越来越尖锐的分歧,最终导致了两党两国分道扬镳。和其它几百个援助项目一起被扔在了半道边上的中国核工业,一时之间前途未卜。当时负责核工业的二机部部长宋任穷他说了这么一句话,天快要下雨了,要准备伞。
师傅们突然都走了,丢下了心里还没有底的徒弟。这对刚刚起步的中国工业建设无疑是个巨大的打击。偏偏又祸不单行,1960年,进入了三年经济困难时期的中国处在饥饿的边缘。有关部门呢不得不开始压缩城乡居民的粮食定量,对国民经济实行大幅度调整。
但是当时很少有人知道,还有比饥荒更恐怖的危机,正在数万米的高空上向他们悄悄逼近。
明天同一时间请各位继续收看凤凰大视野《国之大器——当代中国两弹一星事业》第二部“雷惊天荡”。
『贰』 国之大器的第一部《原子密码》上集
各位好,这里是凤凰大视野。
自上世纪六十年代以来,中国自行成版功研制了原子弹权、氢弹、导弹,以及人造地球卫星等尖端武器,并且由此建立起了中国的战略核力量。“两弹一星”是人们对这一国家高科技事业的简称。
在新中国发展60多年的历程当中,恐怕最能支撑起中国大国地位的就是“两弹一星”了。20世纪80年代以前,出于对国家安全的考虑,中国尖端国防工业领域一直和其它国家一样,是属于高度保守的一个秘密,外界很难窥得其中的奥秘。那么从今天开始播出的系列片《国之大器——当代中国两弹一星事业》,就将揭开多年来蒙在这一秘密领域厚厚的面纱。让我们一起来感受一下,中国的大国地位是如何炼成的。
原子弹,上一次它掀翻了日本,这一次它又与中国擦肩而过。对新中国的领袖们来讲,一个命题已经无法回避:这个国家撑得住一场遭受核打击的现代战争吗?
如何能够掌握原子能超自然的力量,成为了那一个年代刚刚从战争废墟中站立起来的中国人最急迫实现的理想。
明天请您继续收看凤凰大视野《国之大器——当代中国两弹一星事业》的第一部“原子密码”的下集。明天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