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地理气候数据
1. 国家地理一组关于气候变化照片,看得人揪心,不知几十年后地球会是什么模样
国家来地理一组关于气候源变化照片,看得人揪心,不知几十年后地球会是什么模样?再过50年,天山山脉和塔里木河流域,祁连山和青海湖周边,黄河河套灌区到狼山阴山一带森林植被将会扩大一倍,很多的荒漠、沙漠区域被胡杨林、红柳所取代,沙漠绿洲由现在的的点点滴滴变成了大面积的森林覆盖,江南水乡在西北地区司空见惯,多多益善。罗布泊变成了罗布海,天河工程,空中水网,三个温带雨林区域,大片的沙漠变成了一个个的聚宝盆,荒山秃岭变成了青山绿水的摇钱树,极端性的天气气候事件,再也不可能与人类见面!智能化天气气候随心所欲,想晴天便是艳阳高照,阳光雨露,普照大地,想雨天便是阴雨连绵,天大的喷灌,湿润着无边无际的良田,真正的天府之国在祖国的每一寸土地上生根发芽,遍地开花,比比皆是。
2. 写你最想去的一个国家地理位置,气候特征。标志性建筑,文化,运动等方面
一篇文章5分确实太少了
你自己即使没旅游过也可以写的
照着书本,结合自己想象力,再到网上找点资料
把住宿餐饮玩的感受都编一下,就是一篇很好的文章了
3. 全球气候变化的数据
地球正面临着转折点。全球变暖虽然目前尚未失控,但很快就将一发不可收拾。危险的症兆随处可见,这是气候变迁带来的挑战。我们该如何减缓全球变暖?如果不采取措施,地球会有什么下场?全球气温正在升高,每上升1度都会对地球造成严重影响。1度,2度,3度,4度,5度,气温升高6度,后果将不堪设想。想象一下,如果21世纪全球变暖加剧,全球平均气温逐步上升,那么,下一场超级风暴,下一轮灼人热浪,下一场重大天灾将降临何处?争论已经落幕。科学家们一致指出:地球的平均气温确实已升高将近1℃,全世界严阵以待。由于各地出现的预警信息,人类利用数千艘船只,数万所陆上监测站,以及外太空的卫星,共同对地球进行监控。科学家们将获得的数据输入最先进的计算机模型,以此估算地球可能面临的未来。预测结果令人担忧。四十年后,喜马拉雅山区的冰河,这个数百万人赖以生存的水源很有可能消失。格陵兰冰层可能在50年内全部融化。目前,亚马逊雨林的生物品种占全世界的一半,但这座雨林很可能在本世纪末变成一片不毛之地。目前的数据显示,全球均温已经升高了0.8℃,澳大利亚人口第二多的维多利亚洲遭遇到史上最严重的森林火灾高发期,许多人将这次临火高发期视为大自然给的警告,让世人警觉气候变迁的冲击。“澳洲本来就是地球上最干燥的大陆,全球均温虽然只上升了不到1度。这里却因此失去了大量陆上水源。澳洲目前正遭遇一千年来最严重的干旱。”“全球变暖并不仅仅意味着全球均温的上升,还将彻底改变地球的自然机制。到时不是这里出现干旱,就是那里发生洪灾,甚至会出现同一地接连旱灾和洪水的情况。”国家地理的专栏作家马克里内斯长期收集气候模型数据,了解气温每升高1度将对地球造成的破坏。“人们很难想象全球变暖的未来冲击。我想帮大家看清这个事实。因为不是人人都能理解相信汽车废气将在50年后融化喜马拉雅冰河这种结论。”虽然专家估计在未来100年内地球均温有可能升高6℃,但这并非不可逆转的结果。既使地球气温只有6度变化,也将造成严重影响。“如果全球均温出现6度的变化,低6度就是1万8千年前地球最后一次冰川时期的气温。当时的牛津被冰层环绕着,部分地区的冰冠厚达1英里以上。气温降低6度就能让地球重新迎来冰川期,那气温升高6度呢?初期的变化主要表现在地球上空,大气层是一个缓冲区,它将地球表面与太空隔离开来,其中一小部分是温室气体,混合水气,二氧化碳、甲烷、氧化氩氮和臭氧。这就像一点罩住地球的圆盖。用来保存足够的太阳反射能量,以维持地球生物所需的正常气温。温室气体量越高,储存的热能就越多,这将对全球气候造成剧烈影响。过去250年来,温室气体的排放量急剧增加。因为人类不断寻找到新的方法使能源的消耗量越来越大。我们没有意识到二氧化碳就是我们付出的代价。各种能源方便了我们的现代生活,但由此产生的二氧化碳却被排放到大气层,积存在我们呼吸的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被增聚就会造成全球性灾难。危险含量是百万分之四佰五十。现在已经是百万分之三百八十三。全球变暖再让地球均温上升1—2度,将导致严重的后果。气温升高1度,美国某些最富饶的陆地就将重新沦为沙漠。6000年前美国大半个西部都属于美洲沙漠,地球轨道的微小变化让夏季阳光稍微有所减弱,整个美国西部却因此出现了大幅转变。沙漠被薄薄的表层土覆盖,干沙隐藏到了地表几公分以下,只要气温升高1或2度,地表就会失去水分。上世纪30年代我们已经领略到了大地是多么的脆弱。“想象一下20倍强度的连续沙尘暴这将重创美国西部大半地区。”气候仅升高1度,就能让这片畜牧之乡重新变成炙热干枯的无情荒漠。现在,表层土仍然能稳定地覆盖住沙漠,但这又能维持多久?全球均温升高1度的世界会使几家欢乐几家愁。财富将出现转移。全球气候模式产生变化,导致各种作物的主要产区转移。全球变暖的起因是人类对能源的大量需求。每次打开开关,插上插头,或按下按钮启动电器,都必须有发电厂提供电力,全球有近九层的能源来自化石燃料,包括煤炭、石油和天然气。燃烧史前动植物化石,会不可避免的产生二氧化碳,这三种化石燃料是排放二氧化碳的最大元凶,化石燃料改善了数代人的生活质量,我们难以想象没有化石燃料的日子。从个别产品来看,消耗的能源似乎不多,比如制作一副墨镜或者点亮一个招牌,但人类活动产生的二氧化碳会大量累积。如果气温升高超过一度,脆弱的大自然平衡将受到威胁。从深隧的海底到世界最高峰都无法避免。
4. 国家地理环境的定义
首先从物理位置分析的话,经度一般影响不大,而纬度对天气影响很大,所以对人影响也大。这个维度的特点,四季分明,物产多样性极强。多样性很重要,有时候物产资源丰富不代表多样,在非常时期即便丰富也很难找出一些资源的替代性。
再说地缘政治,国境线复杂,北上南下西进东出。而且在国力减弱时很容易被群攻。但是当国家强盛的时候,可以说四周都是资源。
在物理地域上占据天时,在地缘政治上占据地利。所以在国力强盛时大有可为,在国力衰弱时就是一块肥肉。强不应该强在山河广袤,而是自身的科技,人文和经济。
首先说农业,可耕地面积,山地和贫瘠的高原、沙漠,农业是人类文明的基石。
然后就是工业发展的条件,河流是工业的动脉,即便是在当代,水路运输仍然是最重要的运输方式之一。因为成本地,载荷大,很多大型的重工业必须靠河沿海,方便原料和产品的运输。
第三,自然禀赋。尤其是地表的森林植被,以及水资源,很多都被破坏性开发。现在的原始森林已经很少了,湖泊也因为维护造田而面积急剧缩减,虽然如此,但是现代工业发展所需的矿产资源还是有很丰富的存量,尤其是煤矿储量,以及被炒的沸沸扬扬的稀土,如果算上海洋矿产,
第四地形和气候。地形的多样性,这一点有利有弊,但对于经济发展应该是弊大于利。比如说交通建设,为了建造全国的交通网要研究各种地质条件下的施工技术。热带的,寒带的,高原的,山地的,丘陵,多年冻土,湿陷性黄土。既有穿越戈壁沙漠的新疆,也有潮湿炎热的两广。厂家生产的产品要行销全国还要考虑气候问题,虽说练就了全球顶尖的技术,但是也花费的巨大的成本,各有利弊。
5. 加蓬国家地理气候
地理
位置境域
加蓬位于非洲中部西海岸,横跨赤道线。东、南与刚果版相连,北与喀麦隆接壤权,西北与赤道几内亚毗邻,西濒大西洋,海岸线长800公里。全国面积26.77万平方公里。
地形
沿海为冲积平原,内地为高原、山地。主要山地有:北部的克黎斯达山地,南部的古姆那—布阿里和夏伊吕山地,东南部的比罗固山地。山地都在海拔1000米以上。伊本吉山是最高山峰,海拔1575米。
水文
境内最大河流为奥果韦河,发源于刚果境内的巴泰凯高原,全长1200公里,自东向西,流经全境,于让蒂尔港注入大西洋;恩古尼埃、伊温多、奥富埃、奥卡诺和阿班加为其5大支流,流域面积达22万平方公里。其他河流有:科莫河、朗波—恩科米河和尼昂加河,均由东向西流入大西洋。
气候
加蓬北部因赤道横贯,属热带雨林气候,炎热、潮湿,全年温差不大,平均温度为摄氏26度左右。全年分为4季:2月中旬到5月中旬为大雨季,5月中旬到9月中旬为大旱季,9月中旬到12月中旬为小雨季,12月中旬到次年2月中旬为小旱季。年降雨量为1500~3000毫米。南部属热带草原气候,分干湿两季,干湿两季的更替,在时间上恰好与北半球热带草原气候相反。
朋友,你是不愿上网查询吧。
6. 哪些国家地理位置气候条件优越,但经济
西非国家森林、矿产资源丰富。以贝宁为例,地下蕴藏着丰富的资源,如黄版金、近海石油、大理石权、石灰石、磷酸盐和铁矿等,但这些资源几乎没有被开发。
例如,马里
能源:马里拥有丰富的太阳能资源、优质的风能资源(风速为3-7米/秒)以及有待利用的800MW水电资源和300MW生物质能。
农业:马里拥有4600万公顷的耕地和放牧地,其中包括位于尼日尔河中部三角洲400万公顷的土地;灌溉业也是一个重要的投资领域,马里拥有400万公顷的可灌地。
矿业和石油:在马里,矿业开发的历史已经延续了几千年,尤其是大理石、粘土、砂岩、辉绿岩、花岗岩、盐、黄金和亚宝石(如石榴石)。
7. 捷克国家地理位置,国家人口,气候,
捷克共和国(捷克语:Česká republika),简称“捷克”,是一个中欧地区的内陆国家,国土面积78866平方公里,其前身为波希米亚王国和大摩拉维亚国,历史上曾是捷克斯洛伐克的西部,于1993年1月1日起与斯洛伐克和平地分离,成为独立主权国家。
捷克人口有1056万,主要民族为捷克族,占90%;其他民族有摩拉维亚族、斯洛伐克族、德意志族和波兰族等。官方语言为捷克语,主要宗教是罗马天主教。
捷克属海洋性向大陆性气候过渡的温带气候。夏季炎热,冬季寒冷多雪。其中7月最热,1月最冷。布拉格平均气温7月份为19.5℃,1月份为-0.5℃。
8. 国家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的数据怎么使用
步骤
1
网络搜索国家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打开版第一权个
2
服务资源
3
详细信息
4
打开网页
5
选择打开方式为arcmap
6
下载
7
用arcmap打开
注意事项
电脑必须联网,因为数据的访问是通过已经发布好的服务访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