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大金陵中国高校地理科学展示大赛
『壹』 南京大学图书馆的服务指南
南京大学的古籍线装书主要来源于原中央大学、金陵大学、金陵大学中国文化研究所三家的藏书,数量38 万多册,其中善本近3千余种,3万余册。这批珍贵文献四部皆备,尤以地方史志、明清别集的收藏更为突出,是几代南大人历尽劫难,九死一生才得以保存下来的文化遗产,在南京大学一个多世纪的学术发展史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南大古籍收藏的另一个来源是教授捐赠。中央大学、金陵大学都是声名赫赫的高等学府,很多教授为教学和研究需要,都有数量可观的私人藏书。一直以来,许多著名的教授不仅把自己的毕生心血奉献给教育事业,还把自己的私人藏书也无私地捐赠给学校图书馆。陈钟凡、胡小石、汪辟疆、李小缘、罗根泽、缪凤林、倪则埙、欧阳翥、钟泰、黄玉瑜、程千帆等先生都赠送过大批图书,包括很多珍贵古籍,对南大图书馆的馆藏建设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南京大学图书馆馆藏珍本一瞥:
1. 《名公增修标注南史详节》(宋)吕祖谦撰,宋建阳书坊刻本,四册。该书为十七 史详节之一,是作者读史时删节备检之本。
2. 《东海公年谱》(清)徐衡撰,稿本。一册。东海公即徐乾学,清初著名经史学家。此年谱为徐乾学七世孙所作,未及刻印刊行,是研究徐氏生平学术的宝贵资料。
3. 《历朝茶马奏议》(明)徐彦登编纂,明万历年间刻本。奏议内容广泛涉及明中叶以后茶法与马政的各个方面,是研究明代茶马贸易的第一手材料,对研究明代中后期经济、政治、文化、军事等方面均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4. 《国朝典故志要》(清)锡珍辑,稿本。二册。该书记载了清代的典章制度。1932年由北京大学历史系著名教授邓之诚购得,后归图书馆收藏。
5. 《貂珰史鉴》(明)张世则撰,明万历刻本。貂指的是宦官。全书分五集,资料丰富,体例完备,是研究古代政治史、宦官史的重要资料。
6. 《西湖佳话古今遗迹》(清)墨浪子辑,清康熙初年彩色套印本十册。是一部以杭州西湖风光为背景的短篇小说集,文字生动通俗,特别是在书的卷首有西湖全图一幅,西湖佳景图十幅,多系唐宋元明的著名画家原作或仿作,彩色套版印刷,精美可观。 南大古代地方志的收藏开始得很早,1923年,金大就与美国农业部有中国农业史研究的合作项目,到1929年金大建立文、理、农三院体制,当时任农学院农业图书研究部主任的农业史专家万国鼎先生,争取到美国农业部一等赞助经费,开始大力收集地方志。因农业图书研究部早期属于农学院和图书馆共同管理,所以这项工作也得到了当时图书馆馆长刘国钧先生的积极支持,随后中国文化研究所也加入了这项工作。他们四处派员到各地古旧书店去广泛收购,很快便形成了金大图书馆的特藏。
抗战爆发后,金大仓促内迁,大多数书籍无法运往四川,刘国钧馆长与金大中国文化研究所代所长李小缘先生协商,将馆藏地方志全部秘密运往徽州地区藏起来,后又将其中的善本由屯溪再转运到江西婺源地区。几名承担此重任的职员和工人饱受颠沛流离之苦,遍历九死一生之难,最终保全了这批宝贵的文化遗产。抗战胜利后,地方志也先后运回南京。52年院系调整时,将金大图书馆和文化研究所的方志全部并入南京大学图书馆,此后,担任南大图书馆馆长的李小缘先生又努力搜求,并组织人力手抄,馆藏不断丰富。馆藏地方志约四千三百多种, 四万多册。 南京大学图书馆一直重视地方文献的收藏。在其前身中央大学图书馆和金陵大学图书馆时期,就大力搜求古代地方志,并很快形成特藏。秉承中大、金大的优良传统,南大图书馆对新修方志、文史资料、党史革命史资料以及台湾同乡会文献的收集,亦不遗余力。新修方志用全新的观点和方法记述历史和现状,是中国全面、系统、权威的国情、地情资料宝库。文史资料、党史革命史资料是各地政协和党史办遵从“三亲”(亲历、亲见、亲闻)原则编纂的地方史料集刊,从不同角度记录了中国近现代史上政治、军事、外交、经济、文化等诸方面的情况,大大小小的事件始末和形形色色人物的活动,弥补了现有史料的缺失,提供了浩如烟海的微观史料。台湾同乡会文献如同台湾的文史资料,与大陆文史资料一起,成为中国近现代历史文化研究的新资源。
南京大学图书馆收藏的现当代地方文献约三万余册件,涉及全国1900多个各级行政区。数字化加工文史资料近一万册,还收藏了80多个国家和地区20多个语种的期刊,尤以物理、生物、地学、数学、东方学为特色。1949年以前的中文社会科学书刊收藏颇丰。南大图书馆还是教育部建设的全国高校的地科(地质、地理、气象、天文、环境科学)教材中心、文科文献中心,经多年努力,进一步扩大了馆藏内容,增强了馆藏特色。
『贰』 南京大学金陵学院怎么样
地处南京郊区,偏僻,周边有其他学校,原本是个大学城,但是后来南大专、东大都搬去了仙属林,所以这里就荒掉了。绿化还行,后面一座山,校内两片湖,山后有人放羊的那种= =
宿舍环境要看情况,有旧楼和新楼的区别,分别还挺大。
然后学习氛围还行,图书馆天天爆满,自习室常常有人。
师资大多数是从南大弄过来的,或者南大毕业的过来的。外聘的大多数也是国内名校985之类的。
文科么,外院的话西班牙语是王牌,专业主任是国内泰山北斗,然后商学院的金融这几年的分数很高,老师也很牛逼,新传媒的主任因为太牛逼了所以能够带动整个新传媒的就业。
考研容易这个话题么,其实全国平均来说,考研能上的比率是1:3,所以全国来说都不算难,只是你报什么学校什么专业的问题。但是确实金陵有很多人考南大的研,而且上的几率比较大(这倒不是说金陵上南大研有什么优惠政策,纯粹是因为南大有老师在金陵教书,所以多多少少认识些人而已。。。顶死了算有印象分,有的还没有)
我觉得说的挺客观了。。。
我记得一年前的7.8月我在空间发了5.6篇新生指南的,有兴趣可以去网络空间找一下。
还有问题可以网络消息问我。。。
『叁』 浙江大学好还是南京大学好
南京大学也是一个全国数一数二的名校,很多的专业都是全国排名第一的,比如说声学专、地质学、天属文学、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应用气象学,这些专业都是影响力非常大的,这些专业的学生日后都是为国家做出很大贡献的,国家也会特别重视这些学生。也许你会觉得南京大学遥不可及,但努力一定会有奇迹。
南京大学分为鼓楼和仙林、浦口三大校区。鼓楼校区,闹中取静,仙林校区,依山傍水。南京大学有着辉煌的校史,杜厦图书馆的书籍量在全国遥遥领先,给予了学生很多的知识。敬文学生活动中心,一个千人大剧院,两个百人小剧场,无数的活动房间和无限的热情。方肇周体育馆,红如火立方,那是学生的主场。学校里还有咖啡厅,无数让你思考和激发灵感的空间。师资水平、学科实力、国际综合排名在国内绝对领先。
学生寝室基本上为四人间,寝室里有卫浴和阳台,也有空调和热水器,也有公共浴室,还有卖一些生活用品和小零食的商铺,每栋宿舍楼都要刷卡才能进入,这也是对学生负责。
『肆』 南京大学的历史
1、三江师范学校
1902年5月,张之洞和他的好朋友,当时的两河省长刘坤一,一起到了清廷。他们请求两江总督办公室江宁(即南京)的一所师范学校。同年,他们开始建立三江师范学校。部分教师聘请了中国学者,另一部分聘请了日本,开设了南京第一所现代大学。
2、两江师范学校
1905年,三江师范学校更名为两江优秀师范学校。李瑞清担任两江师范学校校长(校长)
3、南京师范大学
1914年8月30日,江苏巡逻队让韩国钧任命蒋谦总统组建南京师范学校。 “江苏省原来的两江师范学校,原来由于军队,现在已经决定,应该由省开放。为了预备教师,两江师范学校进行了改造,成为南京师范学校。
4、国立东南大学
1920年,国立东南大学在南京师范大学的基础上建立。 “南高士”和“东大”在同一校园共存,共享资源。 1923年7月,南京高等师范学校的校卡被撤销,南考正式合并为东大,后称国立东南大学
5、国立中央大学
1928年5月16日,国民政府行政院作出决议,“江苏大学”改称“国立中央大学”,张乃燕仍为校长。
6、国立南京大学
1949年5月7日,南京军事管理协会会长刘伯承和副主任宋仁福接管了国立中央大学。 8月8日,国立中央大学更名为国立南京大学。 12日,全国南京大学学校委员会成立,梁曦担任主席。
7、南京大学
接华东军政委员会教育部通知,校名去 “国立”两字而径称“南京大学”。2018年10月17日,QS教育集团2019金砖国家大学排名发布,南京大学位居第7位。11月,教育部公示第一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名单,南京大学入选。
(4)南大金陵中国高校地理科学展示大赛扩展阅读:
南京大学于1902年以三江师范学校为学校建设时间建校。南京大学的主要来源是中央大学,二级资源是金陵大学,于1952年合并。金陵大学成立于1888年,该系统的撤销主体于1952年与南京大学合并。经过64年的春秋。
学脉可追溯在孙吴永安元年的第一年可以追溯到南京太学。现代学校的历史始于三江师范学校,始建于1902年。之后,它经历过两江师范学校,南京高等师范学校,国立东南大学等。在历史时期,1949年,“国立中央大学”大学“是中华民国最高学府,更名为”国立南京大学“。
1950年,它被称为“南京大学”,至今仍在使用。
校训:
“诚朴雄伟,励学敦行”八字校训,不仅言简意赅,琅琅上口,易于传记,而且端庄大气,寓意深刻,富有哲理。
『伍』 南京大学苏州校区与金陵学院有什么区别
南京大学苏州校区与金陵学院的区别:
南京大学苏州校区是公办大学,发985的文凭。
金陵学院,正式名称:南京大学金陵学院,是民办独立学院,学费比较贵。
南京大学,简称“南大”,是国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位列“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A类”、“211工程”、“985工程”,为九校联盟、中国大学校长联谊会、环太平洋大学联盟、21世纪学术联盟、国际应用科技开发协作网、东亚研究型大学协会、新工科教育国际联盟、中国高校行星科学联盟、长三角研究型大学联盟成员,入选学位授权自主审核单位、“珠峰计划”、“强基计划”、“111计划”、“2011计划”、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全国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教育部来华留学示范基地、国家级双创示范基地。
南京大学重点学科和优势专业
1、国家重点学科一级学科
中国语言文学
地质学
数学
生物学
物理学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
化学
天文学
2、国家重点学科二级学科
马克思主义哲学
社会学
气象学
世界史
情报学
自然地理学
政治经济学
微电子与固体电子学
外科学(普外)
企业管理
环境科学
英语语言文学
材料物理与化学
3、国家重点培育学科
经济法学
大气物理与大气环境
中国近现代史
世界经济
环境工程
水文与水资源
4、国家级特色专业
地质学、水文与水资源工程(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
软件工程(软件学院)
物理学(物理学院)
大气科学(大气科学学院)
化学(化学化工学院)
生物科学(生命科学学院)
环境科学(环境学院)
临床医学(医学院)
汉语言文学(文学院)
历史学(历史学系)
哲学(哲学系)
新闻学(新闻传播学院)
经济学(商学院)
国际经济与贸易(商学院)
行政管理(政府管理学院)
数学与应用数学(数学系)
天文学(天文与空间科学学院)
英国语言文学、法语(外国语学院)
『陆』 南京大学里有多少个系,分别是什么
南京大学,来简称南大,源 是一所源远流长的高等学府。追溯学脉古为源自三国吴永安元年的南京太学,近代校史肇始于1902年筹办的三江师范学堂,历经多次变迁,1949年“国立中央大学”易名“国立南京大学”,翌年径称“南京大学”,沿用至今。南京大学是教育部与江苏省共建的全国重点大学,国家首批“211工程”、“985工程”高校,首批“珠峰计划”、“111计划”、“2011计划”、“卓越计划”实施高校,也是九校联盟、世界大学联盟、环太平洋大学联盟、21世纪学术联盟的重要成员和东亚研究型大学协会高校。
南京大学南京大学的院系有:文学院哲学系(宗教学系)历史学系物理学院天文与空间科学学院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大气科学学院地理与海洋科学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现代工程与应用科学学院新闻传播学院商学院经济学院管理学院外国语学院法学院生命科学学院政府管理学院社会学院化学化工学院环境学院医学院软件学院工程管理学院匡亚明学院(基础学科教育学院)大学外语部体育部文化艺术教育中心模式动物研究所
『柒』 南京大学的历史学怎么样
南京大学的历史学很好,本硕博一直到博士后!在全国可以排在前五名专。我们学校有属两个老师是南京大学的博士后,还有一个南京大学世界史专业的博士。尤其是中国近现代史方面,陈谦平、李良玉、高华等都是名家。不过,历史学在当今社会属于冷门学科,因此分数线较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