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地理人文 » 地理中国涞水奇泉

地理中国涞水奇泉

发布时间: 2021-02-17 21:47:42

① 观《地理中国之发现燠泉》有感

《地理·中国》是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科普类电视栏目。该栏目以地质科考为线索,以普及地理学知识为宗旨,介绍地质学的新发现、新成果、新探索,展示地质地貌的新、奇、特、美。它在带着观众感受大自然神奇魅力的同时,传播科学知识,并传播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相互依存的理念,对于我们正在汲取知识营养的青少年来说,观赏性特强。
《地理·中国》栏目,采用外景行进式拍摄与主持人演播室串联的形式,展示地质科考的过程,讲述地质科学的原理。演播室部分,主持人要对关键的科学知识、原理进行介绍,并通过道具、实验进行演示,展现地质地貌的结构、成因及演变,展示地质学的魅力。
首先它题材宽广,观赏性强。中国的辽阔大地,蕴涵着全世界最丰富的地理、地貌资源,这为《地理·中国》栏目提供了丰富的选题内容和创作空间,大自然神奇、瑰丽、壮美的景观,也会使节目具有很强的观赏性。
其次它解密自然,知识性强。《地理·中国》栏目,以对自然现象的探问为发端,以地质科考为线索,通过展示地质科考的推理和求证过程,揭示科学原理,普及科学知识,以满足观众对自然的好奇和求知心理,具有很强的知识性。
其三它行进式科考拍摄,可视性强。 “以行进中的地质科考”为主线,摄制组跟随地质专家,在科考行进中发现问题,求证问题,解答问题。既有科考问题求证过程的悬念吸引,又有行进式拍摄的新奇看点,使节目具备很强的期待性和可视性。
通过观看《地理·中国》,是我更加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更加培养了我的学习兴趣,更加坚定了我成为祖国建设有用之栋梁才的理想信念。

② 我国有那些神奇的泉

神奇的泉有:喊泉、间歇泉、甘酸泉、雌雄泉、毒泉、鱼泉、乳泉、药泉等。

①喊泉:喊泉是一种地下水的毛细现象。这类泉多分布于石灰岩、白云岩地区的岩溶间、地下河与岩溶潭星罗棋布的地带。岩层和土层中有一种脉状孔隙,当孔隙"管"的下端与地下水面接触后,由于地下水本身的压力和孔隙"管"的浸润与虹吸作用,地下水便会沿着孔隙"管"上升而溢出成泉。

拓展资料:

雌雄泉:四川新宁多喜山上有两眼泉井。一眼春夏有水,秋冬无水,另一眼秋冬有水,春夏无水,人称雌雄泉。

毒泉:云南腾冲有个"扯雀泉",鸡鸭飞鸟,只要一接近泉水,水面会被"扯"下来丧失生命,原因是泉里常散发一股股无色无味的毒气。

乳泉:广西上思海拔800米的凤凰山上有一眼泉,泉水色似乳汁,终年不涸。投以硬币, 浮于水面;用以泡茶,茶水一星期后也不变味;用以腌鱼肉,数天后仍然持鱼之鲜味。

药泉:黑龙江德都有个药泉山,众多矿泉水含有碳酸气,对皮肤病、胃肠系统、神经系统的病有特殊疗效。

蝴蝶泉:位于云南省西部苍云山弄峰下。每年春夏季节,一群群颜色不同的蝴蝶首尾相衔,串串垂挂在蝴蝶树上,倒映在泉水碧波之中。

③ 中国有哪些神奇的泉

  1. 喊泉:安徽寿县北十里处,有一泉水。人至泉边,大声呼喊泉大涌,小专声呼喊泉小涌, 不呼不喊泉不涌属。

④ 农村平房室内冷暖设计,涞水县

野三坡 野三坡鸟瞰图 [编辑本段]景区概况野三坡,是我国北方著名的旅游胜地,有一处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这里自然风光奇特,生态环境纯净,古老的历史文物独具特色,浓郁的民族风情丰富多彩。自1986年开发旅游业以来,以其独特的魅力,深受海内外游人的青睐,这就是闻名遐迩的“世外桃源”——野三坡。
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
·国家AAAA级旅游区。
·国家森林公园。
·国家地质公园。
·中华环保生态示范区。
·中华世界语旅游基地。
·世界地质公园。
·农村旅游先进典型。
·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
国家级风景名胜区野三坡地处北京西部(行车2.5小时),河北省西北部,保定市涞水县境内。她以“雄、险、奇、幽”的自然景观和古老的历史文物,享有世外桃源之美誉!
奇山秀水野三坡: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AAAA级旅游区;国家地质公园;中华环保生态示范区;中华世界语旅游基地。野三坡位于我国北方两大山脉交汇处。巍巍太行从这里沿冀/晋/豫边界千里南下,峥峥燕山从这里顺京、津、冀一路东行。
在天成地造的600平方公里内,地质遗迹丰富多彩,拒马河水川流不息,生态环境原始自然,历史文物稀有珍贵。这里浓缩了太行之情、燕山之华,汇聚了五岳神秀,再现了十四亿年来地质演化过程,传承着中华古老文明。是融雄山、碧水、春花、秋叶、瀑布、冰川、奇峡、怪泉、摩崖石刻、长城古堡、名树古禅、高山草甸、空中花园于一体的独特自然风景区。
华北地质历史的缩影:野三坡雄距紫荆关深断裂带北端之上,多期强烈的构造运动和岩浆活动留下了一幅幅雄伟的历史画卷。雄伟、险峻、神奇、幽深的百里峡构造—冲蚀嶂谷和气势磅礴、巍然矗立的龙门天关花岗岩断裂构造及深邃莫测的佛懂洞塔—鱼谷洞构造岩溶洞泉,体现了其内容丰富、类型齐全、典型独特的地址遗迹特点,造就了它峭壁千仞、如箭插天之雄,危崖绝壁、夹涧而立之险,怪石嶙峋、千姿百态之奇,深邃曲折、移步换景之幽。
野三坡的地址遗迹具有典型性、稀有性、系统性,是华北板内造山带的典型代表。此外,野三坡还有完整的地址遗迹,各类不整合面清晰,侵入岩、火山岩、沉积岩、变质岩各类岩石遗迹齐全,异常发育的构造节理、断层、褶皱等构造遗迹突出,山地夷平面、河流阶地各种拟态等地貌遗迹丰富多彩。它是一部生动的地质教科书,是一座天然地质博物馆,它浓缩了华北30亿年来地质构造的演化史,是专家学者研究全球构造和板内造山带的最佳区域,是学生教学实习的理想基地,是科普教育的生动课堂。
大自然的神奇宠儿:野三坡有七大景区,108个景点,或峰峦耸立、上临霄汉;或碧翠漫野、幽泉叮咚;或奇岩嵯峨、巍然屏立;或葱郁险峻、妖娆连绵。
春风吹来,野三坡碧草青青,山花烂漫,流连于拒马河边,看山岭之上山桃花如雪如火,徜徉于峡谷之内,感岩壁之中野树嫩草生机无限,更有白草畔景区的冰川杜鹃,银白的冰雪世界之中,杜鹃花迎风怒放,让人不知身在何处,恍惚疑是天上人间。
仲夏时节,骄阳似火,而野三坡却是一个清凉世界,曲折幽深的百里峡内,阵阵轻风裹挟着海棠花沁人心脾的花香,漫步在鹅卵石铺就的小路上,惊叹于大自然雕琢的回首观音、一线天、老虎嘴等壮景。而此时的龙门天关,一幅浓墨重彩的花岗岩天然岩画,佐以九道飞流直下,抛珠洒玉的瀑布,让人不得不感叹:早知三坡有美景,何必世外觅桃源。
深秋将至,天高云淡,野三坡群山逶迤,苍莽辽阔,满目之中层林尽染,天愈发地蓝,水愈发的清,泛舟河上,看灰鹤飞掠,鱼儿嬉戏,仰目望去,山头已微见积雪,山间火红金黄,而山脚下,却依然是绿草如茵,当此时节,怎不令人情迷意醉,乐而往返。
野三坡的美在它的山水,野三坡的山水每一分都显露着大自然的青睐和天地之间的和谐,且不论那保护完好的70余科2000余种植物资源,更有数百种或大或小,或静或闹的动物穿梭于山林中,飞翔于峰峦间,在这里,你可以深切地体会到人与自然的亲密无间。
野三坡的美是大自然的杰作,重峦叠嶂、碧影滴翠、溪流瀑布、山花绮丽、飞禽走兽、峡谷峰林,共同构成了一幅独具风采的生态画面。
民族风情的集会:野三坡有甲绝天下的峡谷风光,有抚今追昔的怀古幽情,还有来自全国各地的少数民族同胞与我们共同演绎三坡之恋。
表演场,苗族的上刀山、下火海紧张刺激,扣人心弦;竹楼上,侗族小伙子悠扬的树叶吹奏清音渺渺,绕耳不绝。看独龙姑娘纺纱织布,一派悠闲的田园风光,听摩梭小伙讲述自己的爱情故事,你会对遥远的泸沽湖充满神往。
在这里,你可以欣赏到爱伲姑娘盛装的美丽,佤族小伙狩猎的英姿,看蒙古族舒展轻柔的舞蹈,听白族悦耳清昂的歌喉,你还可以与傈僳族的兄弟姐妹一起跳欢快的竹竿舞、板鞋舞,与傣族的姑娘小伙一起捧起清水过一个激情的泼水节。
在这里没有民族的界限,只有团结的舞蹈,没有相隔千山万水的距离,只有共饮一杯酒的欢畅,生活在野三坡这个北方最大的少数民族村寨,各族兄弟姐妹欢聚一堂,载歌载舞,会让我们感觉到这大自然深情的怀抱中流淌的是浓浓的情。
野三坡,用大自然赐与的美轮美奂的山水画卷,用人与心灵相约造就的亲情诗篇,为我们构造了一个惬意的生态大家园,少年的、青年的、老年的,都会在这里找到属于自己的空间。野三坡,正张开她热情的双手,期待与您相约,相约在这片碧水蓝天。
历史文化的长廊:野三破是古代京都通往塞外的重要关隘,素有“疆域咽喉”之称,为历代兵家必争之地,龙门天关大断壁险胜千重,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峭壁之上,镌刻着历代守关将士的豪言壮语,似乎又让人看见几百年前金戈铁马、浴血厮杀的疆场。龙门城堡屹立于两山之间,敌楼、垛口、炮台保存完好,尚可想象明朝壮士执戈守望的雄姿。
金华山北侧全长45华里的内长城工程浩大,气势恢弘,10米高的城墙,设计独特的关城,烽火台,恰如一道铜墙铁壁,蜿蜒于山岭之中,其雄伟壮丽正是万里长城的一个缩影。金华山南麓的清禅寺,已是千年古刹保存完好的金代壁画色彩艳丽,形态各异,正是不可多得的艺术珍品,寺院周围苍松翠柏,郁郁葱葱,千年银杏仍是枝繁叶茂,果实累累。
野三坡还是革命老区,70年前萧克将军在这里创建了平西抗日根据地,浴血奋战中,涌现出了许多可歌可泣的英雄儿女,野三坡的每一道山,每一寸土,都留下了先烈们殷红的鲜血。
走在野三坡,无处不在感受着历史的熏染,无论是古代戍边埋骨青山的将士,还是昨天战斗献身革命的英烈,无时无刻不在给我们心灵带来剧烈的震撼。
溯其历史沿革。《涿州志》第八篇“三坡支序”中载:“三坡隶属涿由来久矣,无可稽查。”但载有元、明、清代诗人对“盘坡积雪”(古涿洲八景之一)吟赋的诗词多首。其一:此地即桃源,不知汉魏,遑论金元。逃名岩谷,遁迹林泉。大好河山,忍终袖手无人管。满坡积雪,山色有无间。透过这首古诗词,对野三坡的历史渊源,虽可以捕捉的一些踪影,但仍无确考。
1984年县政府组织旅游资源考察小组,对何谓野三坡及其区域、隶属等方面进行了考证调查,现仅作一粗浅简介:野三坡东南界房山,东北临宛平,西北以长城为界与涿洲接壤。地势由南向北逐渐增高,差异很大,故此分为上、中、下三坡。据《涿洲志》载:“上坡与下坡因山脉之障蔽,气候亦有不同,寒暖相差半月许。每逢春令,下坡核桃已结实,上坡始花。雨降稍迟,耕种亦随之转移。”可见,三坡之名是由地形变化,气候不同而产生。考察野三坡的历史沿革,流传着这样一首歌谣:“野三坡,野三坡,燕王扫北没扫着。头上束着野雀窝,穿的鞋子向上撅。清朝不让进考场,祖祖辈辈血泪多。”这首歌谣,就是对野三坡的历史写照。据《涿洲志》载,“明初燕王(朱隶)兴师扫北行至三坡境界(奴才岭),见山中野兽(松鼠)捧食松果,王意以为拱手施礼,当谓左右曰:‘兽且归顺,况人民乎?!’遂颁恩诏免除丁粮。”至今还广泛流传着这里受过皇封的说法。时至清代,因三坡人民崇敬明朝,清廷即对这里人民施加压力,不许三坡人民介入科举之列,取消求得“功名”的权力。这时有些境外匪盗勾结官府来三坡敲诈勒索。人民生活不得安宁,遂推举“家道殷实,素孚重望”的“老人官”综理坡内的一切事务,被迫组织护坡武装,保卫乡里。至载:“一旦闻警,不分村界。
野三坡国家风景名胜区的突出特点是“野”。520平方公里的景区面积分为百里峡自然风景游览区、白草畔原始林保护区和拒马河避暑疗养游乐区。“雄、奇、险、秀、幽”的奇山秀水中分布着72个景点,是一个山水泉洞、鸟兽鱼虫、林木花草、文物古迹无所不包,无所不奇的自然风景区。有酷似桂林山水的拒马河风光,形如鬼斧神工的峡谷奇观,幽深奇异的溶洞,神秘离奇的怪泉,谜底难解的金华山,森林蔽日的白草畔,又有巍峨的长城、苍劲的摩崖石刻,古老的栈道、庙宇,保存完好的古智人化石和平西抗日烈士陵园。春季山花遍野;夏季清凉避暑,平均气温22℃;秋季山果风香,天高
气爽;冬季滑冰、狩猎。这里民风淳朴,管理制度完善,游客尽可畅心游览 [编辑本段]景点介绍野三坡由6个各具功能的景区构成,分百里峡自然风景游览区、拒马河避暑疗养游乐区、白草畔原始森林保护区、鱼谷洞奇泉怪洞游览区、龙门天关长城文物保护区、金华山灵奇狩游乐区。6个景区分布着百余个景点。
百里峡景区:有“天下第一峡”之美誉,峡谷如刀削斧劈,奇石兀立,海棠满沟,花草遍山。倘徉其间,犹如进入了浓墨重彩的百里画廊
拒马河景区:拒马河流经野三坡七十余华里,两岸群峰崛立,怪石峥嵘,河水潺潺,清可照人。游人既可中流泛舟,饱览山光水色,亦可击水畅游,领略大自然的情趣。洁白松软的沙丘是沙浴、日光浴的理想场地。度假村、苗寨与四周景点浑然一体,是休闲、娱乐、避暑的最佳选择。
龙门天关景区:有明代大龙门城堡、蔡村庵长城和华北地区最大的金、明、清历代摩崖石刻群。其中“万仞天关”、“千峰拱立”字体高2.15米,笔力遒劲有力,蔚为壮观。
白草畔森林游览区(海拔1983米):这里山势挺拔,奇峰怪石林立,满山野花盛开,野生动物成群,森林遮天蔽日堪称太行“绿色明珠”。登石城岭可观日出赏云海,探蚂蚁岭上的红蚁巢穴,听风动石畔的松涛,赏千亩杜鹃,游万亩林海,使人流连忘返。
金华山景区:有葱笼黛绿的林海,飞流直下的拉拉湖瀑布,高耸云端的千年银杏,风格别致的古建筑清弹寺。到此游览,可欣赏野三坡民间独有的传统服饰,领略古朴的民风习俗,给你带来恍如隔世之感。
野三坡特色餐饮
在野三坡,游客可以品尝到地道的野菜:河菜,喜寒,生长与泉水中,可做成凉菜,也可做成包子;水芹菜:是三坡野菜系列中的精品,同样是粗纤维植物,口感比家芹菜好多了,最佳做法是泡酸菜;木兰芽:高山上的灌木嫩芽,山中极品,怎么吃似乎都很可口,营养价值很高;山蘑菇:以炒着吃,可以炖着吃,尤其是小鸡儿炖蘑菇,热乎乎、香喷喷的。烤全羊:烤全羊是野三坡最特色的饮食。野三坡的羊一般是生长在5-8个月左右的小羊,肉嫩喷香。红鳟鱼也是深受游客欢迎的,炸小鱼,炸花椒叶是不可缺少的大餐。
百里峡烤全羊,
是由客人现挑活羊,现宰,现烤,整个加工过程要60分钟,百里峡的烤全羊用多种工艺特殊的烧烤设施加工而成。烤全羊色泽艳丽,肉嫩味美,脱骨浓香。百里峡的烤全羊是在固定的场地,二层火焖烤而成,也许这样的烧烤方式,对游客来说没有其它景区那架火烤羊有情调,但是花几百元而吃不到美味,单单有情调还是有点亏的,在百里峡可以吃到与别的景区味道不同的烤全羊,然后在拒马河边点燃一堆篝火,美味情调就都有了,别的景区做不出百里峡的烤全羊,这是一绝。
购物
核桃、杏扁、伏花椒、柿子是野三坡的四种特产。
行车路线
京石高速—琉璃河—韩村河—云居寺—张坊—十渡—野三坡
石家庄—京石高速—高碑店—涞水—张坊—十渡—野三坡—百里峡
大同—京大高速—下花园--怀来—孔涧—河东—龙门天关—野三坡
天津—津保高速—徐水—高碑店—涞水—张坊—十渡—野三坡
秦皇岛—北京—京石高速—琉璃河—韩村河—张坊—十渡—野三坡
火车车次及到开时间
车 次 始发站 始发时间 经过站 到站时间 经过站 到站时间 终点站 到达时间
6095 北京西 06:20 十渡 09:02 野三坡 09:26 太原 次日7:40
6437 北京西 17:44 十渡 20:10 野三坡 20:34 涞源 23:51
6096 太源 16:01 野三坡 18:42 十渡 19:10 北京西 22:03
6438 涞源 06:10 野三坡 08:52 十渡 09:24 北京西 12:28
景点票价
百里峡:90元
野三坡大剧场:门票三等:A票260元,B票160元,C票90元
龙门天关景区:小循环30元-大循环40元
白草畔:60元
清泉山:30元
森林谷:30元
民族园:30元
鱼谷洞:65元/人
风情苑(白寨、傣寨):50元
苗寨:15元
门票优惠政策
百里峡,白草畔,鱼谷洞,龙门天关,民族园这五个景点有学生票,学生凭本人有效学生证件门票半价,其它旅游景点和娱乐项目无学生票。
补充:
希拉穆仁
希拉穆仁,蒙语意为“黄色的河”,希拉穆仁草原,俗称“召河”,因在希拉穆仁河边有清代喇嘛庙“普会寺”而得名。近年来当地政府不断的投资建设,接待设施相当完善。成为著名的内蒙古草原旅游点。

希拉穆仁,这块美丽的草原,象一块绿色的宝石,镶嵌在包头市达茂联合旗的东南部,是蜚声中外的旅

游避暑胜地,因有一座历史久远的清代喇嘛庙--后席力图召屹立于希拉穆仁河畔,故又名“召河”。希

拉穆仁交通便利,距自治区首府呼和浩特仅80公里。这里草原风情浓郁,人文环境独特。后席力图召始

建于清乾隆三十四年(公元1769年),亦称“希拉穆仁召”,清廷赐名为“普会寺”。希拉穆

仁草原以其独特的人文景观和良好的服务,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中外游客前来观光、游览,现已被正式列

入国线旅游景点的行列。

⑤ 中国六大奇泉之乡是哪六个

织金洞2 黄龙洞3 腾龙洞4 龙宫5 本溪水洞6 芙蓉洞

⑥ 神秘的中国奇泉是怎样的

神奇莫测的大自然造就了大千世界上的无数奇观盛景,奇怪的现象之所以存在,自然是有其道理和规律的,只是现在人类还没有研究出来而已,等到研究出来之后,也许就不奇怪了。

在河北省涞水县(有称易县)境内的野三坡风景区,据称每年谷雨前后,这里的山泉会喷出大量的鲜鱼。每尾鱼约重六、七两,黑脊白肚,肉味鲜美,鱼骨坚硬,当地人称之为“石口鱼”。

据专家观察,这种“石口鱼”是一种多鳞产颔鱼,但这种鱼平时究竟生活在哪里?为何在谷雨时节才喷吐出来?是来自地层深处的暗潭中吗?至今还是个谜。

在江西武宁县宋溪乡山口村,有一个泉水洞,高4.5米,宽2米,弯着腰人可以进去10多米,然后渐小。这个泉洞四季流水不止,有趣的是,泉里平时见不到一条鱼,可是到了五六月间就有成群的鱼涌出。鱼群每次出洞后,结伴嬉戏两三个小时,游一段路程就不往下游去了,然后它们掉头逆水而上,重返回洞中。

湖南省慈利县伏龙山腰,有眼奇怪的山泉——感声泉,它隐没在一个石灰岩洞中。每到雨季,尽管四周山水如注,这口泉却滴水不出。而当雷声轰鸣时,清澈的泉水便哗哗外流;雷声一息,又滴水不流。夏旱季节,伏龙山上干得冒火,方圆数里之内河干地裂,而这口山泉附近却冷风习习。只要有人在洞口叫喊一声,便有清澈的泉水奔涌而出。有几人如果在泉边小憩,无意中爽朗地大笑,泉水在突然间就能溢流。在20世纪70年代中国农村学大寨运动中,曾经有人试图从叫泉开挖一条“长流水”以灌溉山拗农田,但是,那山泉仍然是不叫不流,无声不淌。工程进行了十来天,不得不停工。估计这口泉所处地形一定是天然的感声构造。

安徽省寿县也有这么一眼怪泉,人站在泉边对泉喊叫,立刻便有泉水涌出。大喊泉水大涌,小喊泉水细涌,不喊则不涌。

据1987年5月8日《农民日报》报道,在四川省松潘县境内的雪宝顶东南悬崖上,突兀着一块苍绿的巨石,会随人的呼叫涌出清流,被藏胞们视为圣地。“雪宝顶”距县城25公里,是藏族佛教信徒朝佛举行转山会的地方。每当朝佛的信徒来到突兀的巨石下,叩头长作拱毕,老喇嘛便带领信徒们齐声呼叫:“东巴雪洛(藏族的智慧之神)——丑耸(赐水)。”喊声过后,巨石濡湿滴水珠成串而下。在阵阵“丑耸”的呼唤声中,越来越大的水流从巨石上奔腾而下,抛掷出根根银柱,悬挂起幅幅水帘,从几十丈的高处直撞崖底,似雪崩腾起白蒙蒙的烟雾,甚为壮观!最大时瀑水可达水桶般粗。人们停止呼唤,瀑水也渐渐隐去,这确是名副其实的喊瀑。

在云贵高原深处的贵州省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新近发现了一眼神奇的太阳泉。这股泉水从岩石的缝隙间流出,被储在青石的泉池里。但是,你并不是任何时候都能看到叮咚泉流。太阳泉的奇妙之处在于它既不是一年四季长流不断的泉水,也不是间歇泉,它泉涌的时间是由太阳光决定的。

天气晴朗的早晨,当太阳光照到泉口石缝,清澈的泉水就缓缓流出,持续40分钟左右,水量约2吨。如果天气到中午或下午才放晴,泉水同样在太阳光照射到泉口时流出。倘若整天没有阳光,这个泉也没有一滴水流淌出来。专家考察发现,太阳泉的水质不同,其比重比一般的水要大3%左右。据介绍,这种神奇的太阳泉现象,在别的地方尚未见报道,其科学奥秘何在,还有待进一步考察研究。

广东省湛江市有一口地震观测井,叫罗屋井。该井水位变化还可以反映鱼汛,渔民能从水位记录线上看出次日可捕到什么鱼,捕鱼量有多大。这可真是让人费尽思量。

四川省长宁县也有一眼井,井内有两道水脉,味道一淡一酸。若是堵住其中一脉,另一脉也就不会出水了,放开以后,两脉都又开始涌水,这是什么道理,人们还弄不清楚。而江西于都县紫阳镇有一井,逢单日水酸,逢双日水甜,一年四季如此。

安徽省安庆市郊有一泉,当人们抢着汲水时,泉水就断流;而当人们相互礼让按顺序汲水时,泉水即涌流甚欢。为此人们叫它礼让泉。

1987年6月,在海南岛万宁县尖岭山发现了五眼神奇温泉。这五眼温泉分布呈弯月形,泉与泉之间的距离远的约10米,近的仅几米。但泉水温度高的达80℃,低的只有40℃左右。温泉的泉水均清澈透底,稍带硫磺气味,能提神醒脑,消炎解毒,可治疗多种皮肤病。

从前曾发现能预报天气的岩石——气象预报石。近来,人们也发现了可预报天气的温泉——预报气象泉。这座泉叫仙人塘,位于中国云南西部。此泉在大雨前2~3个小时,原本清澈的泉水会变成米汤样的乳白色溶液,大雨后2~3个小时又变清。另一眼温泉叫巴腊掌2号泉,在下雨前,水温下降。例如,1985年5月5日上午9时,有几位科学工作者在现场测试,雨前水温为30℃,但雨后温度上升为37℃。为什么雨水能使泉水温度上升?雨水一般都是较冰的,因它是来自温度较低的空中,但雨水下来后,泉水温度反而升高(按理应降温),其原理是什么?还有待专家们去揭秘。但有人认为,这可能与泉眼周围地质(比如有生石灰岩)有关,雨水和潮气会使生石灰产生化学反应而生热,水质变浊,温度升高,沉淀后,水又变清。

云南西畴县有一口井叫疯龙潭,当洪水来临时,井水变浑、起泡,并有隆隆的吼叫声。

在贵州剑河县一个山谷中,有三个天然湖泊,叫媳妇塘、姑娘塘和狗塘,当地群众根据媳妇塘和姑娘塘水的清浊,可判断是否要下雪或有冰冻。每当要下雪时,媳妇塘里的水变浑浊,而姑娘塘里的水则是清澈的。但当有冰冻时,姑娘塘的水变得浑浊不清,而媳妇塘则是清澈透明。

江苏东海县石梁河乡贾庄村,村民杨明吉家1977年打了一口深6米的泉水井,多年来这口井能准确的预报雨情。

该井正常水位1.3~l.5米,水清且甜。遇有干旱,附近水井的水位会下降,但这口泉水井的水量不减。然而,每当天气变阴要下雨之前,这口井的水位会突然下降40厘米左右,而且井水变浊,预示着天要下雨。不过这现象其实还较普遍。

新疆腾格里沙漠有一处鸣泉。此泉每当地震前夕便发出声似短笛的鸣叫声。在吉林省长白山的白头山上,有一股可以作药用的清泉,在炎热的夏季,人们将这气泡滚滚的泉水加上白糖,就像喝汽水那样清凉可口。据介绍,这股泉水的主要成份是游离二氧化碳、重碳酸根、镁、钙、钠等,对胃炎、消化不良、便秘、风湿性心肌炎、高血压症都有很好的疗效。

据1994年10月13日《新晚报》报道:辽宁省康平县郝官屯乡顾家屯村有一眼水井,据说该井水能医治心脑血管硬化等多种疾病。传说这眼井是清朝皇帝路过此地时打的,原名孤家井,因而该村取谐音顾家屯。该井常年水温保持在5℃以上。该乡经委主任刘才说,经常用此水的人没有患癌症、心脑血管疾病的,并且对妇产后无乳现象有明显治疗效果。井中还有一奇观,就是在深井内生长的30余条泥鳅生活常态全部仰游,令目击者惊叹不已。目前,有关部门对该井水进行监测化验,发现水中含有高浓度碘和偏硅酸,这些物质有软化心脑血管的作用。但为啥该水能防癌、催乳,至今仍是个谜,至于“泥鳅仰游”的自然奇观更是谜中之谜,有待科学专家们去进一步破解。

湖南省新宁县烟村乡岩顶村里,有一个面积20多平方米的深水潭。潭边有个直径约80cm的石洞,不管是天干地旱,还是阴雨连绵,每天早晨7点、中午12点和下午5点,准时涌出3次泉水,从未间断,被当地群众称为“报时泉”。“报时泉”每次出水不仅有一定规律而且十分有趣。出水之前,洞内一阵阵狂风呼啸着旋转而出,洞口升起一股烟雾,尔后,浑浊的泉水便从洞中涌出……几小时之后,泉水又带着呼啸声退进洞内,一切又恢复平静。为什么“报时泉”每天3次准时涌出泉水,目前人们还不能解释。

据《新晚报》1997年7月10日第10版报道:在吉林省公主岭市甘家子满族镇的一个山谷里,一眼由于矿物质丰富而带有乳白色的矿泉被当地居民称为“奶泉”。长期饮用此水,对人体有明显的保健功能。由于此泉眼远离农作物和工矿区,所以没有受到任何污染。当地74岁的农民李少先介绍说,自从他饮用了奶泉的水,身上的老年斑不见了,几十年的关节炎也基本痊愈了。他们同村的人也都喝奶泉的水。有的群众还介绍说,坚持每天饮用此泉水,可以帮助消化,增强食欲。从“奶泉”的成份看,主要是内含稀有元素,因为多数矿泉水中都含有元素碘、钾、钠、镁、锌、钴、硒和化合物等,这些物质对人体具有保健作用。黑龙江德都县的五大连池矿泉水、黑龙江五常市红旗林场凤凰山泉水也都具有很好的医疗和保健功能,值得广为利用。

广西壮族自治区桂平县西山南麓有宽度、深度各两尺多的乳白泉,它常年不枯也不涨,每天早晚9点左右,流出的泉水如鲜乳莹白夺目,随后又逐渐清澈透明。用这种泉水浇灌的西山茶被奉为佳品,用此泉酿造的酒,被誉为“广西茅台”。这种泉水含有丰富的天然氧,是我国最好的软水。

河南省雅县城南有一条地下流泉,该泉水清冽甘美,并带有槐花香味,醒郁醇厚,人称槐花水。早在北宋年间就被用来酿酒,被品酒家称为天然琼液。

据《江南晚报》报道,安徽省庐江县顺港乡大宛冲和小宛冲的两村之间,傍于火山下,有一泉名叫笑山泉。此泉有50至60平方米见方,2米左右深。它的四周长满了绿色灌木和花草,风景宜人。泉水常年不涸,清澈见底。泉水四周每天早晨笼罩着雾气,人若在其旁,会有飘然欲仙之感。最令人拍案称奇的是,这口泉的泉底有5至6个泉眼,平时出水时肉眼看不见,但若人到泉边哈哈一笑,泉眼即刻汩汩向上直冒泉水。笑得越响,泉水就越冒得欢,并且百试即验,故而笑山泉也由此得名。笑山泉里有寸许长的鱼儿欢快的游来游去,活泼可爱。人们将它捉来制成“西香鱼”,吃来鲜美可口。笑山泉清冽甘甜,是不可多得的天然水。但由于交通不便等原因,至今笑山泉仍为一片未开垦的处女地。

《重庆晚报》曾有报道,说奉节县有一泉好奇特,雷电起时,伴声而喷。科学探测为间歇喷泉。报道说:迷惑人心几十年的奉节“水怪”,已于近日被科技人员探明,“水怪”并非“蚊龙”,乃一雷鸣喷泉。通过科学测试、解释,老百姓终于见怪不怪了。

雷鸣喷泉位于奉节县红土乡鸡鸣村周治平家的堂屋中心,喷泉口直径约50厘米,泉深不见底。从70年代中期开始,每逢电闪雷鸣,便从泉口喷出约一米高的水柱。泉水喷出时,还伴随着古怪的声音。老百姓惊骇异常,以为是天庭发怒,特派“蚊龙”作怪。于是每逢下雨、电闪、雷鸣时,老百姓便纷纷用五谷盐茶,跪拜、祷告老天爷,以保平安。更有甚者,如一些巫师、道士以此妖言惑众,大搞封建迷信活动。政府虽然多次派人制止,解释、教育大家要相信科学,破除迷信,但始终无法说服当地百姓。红土乡政府曾3次请来成都有关地质勘探人员进行探测。现终于查明,原来该地下有一股间歇性泉水,并有一处天然磁场,所以每逢电闪雷鸣时,由于磁场的作用、雷声的振动,泉水就会自然喷发而出,形成了雷鸣喷泉,并非“蚊龙”作怪。类似雷鸣喷泉,国内还有按季节喷发的泉,如中国山东济南市的趵突泉、虎头泉等。由于地下压力减小,这些现在已不是常年喷发,而是随季节而变,夏秋喷发,冬季间歇。世界其它地方也发现过间歇泉。

譬如在西藏冈底斯山打加冰峰脚下,也有一个间歇喷泉。它在喷发之前,泉口水柱一起一落,经过数次重复后,突然一声巨响,一个直径达2米的白色水柱射入天空,高达100多米。水柱热气腾腾,入空化成一阵热雨。喷一段时间,水柱便又缩回泉口,一切恢复平静。

任何江河湖海,只要地处寒温带一定纬度以北,在冬天就会结冰,而夏天化为清水,这是大自然的规律,同时也是人们的常识。然而,人世间还真有反其道而行之的怪现象——泉水伏天结冰,外面越热,泉水结冰越厚。据《汕头特区晚报》报道:湖北省五峰县玉屏峰下的白溢寨海拔1700米处,有一个天然冰泉。该冰泉完全裸露于地表,每年夏天进伏后,冰穴之水开始结冰,天气越热,冰层越厚,“冰穴”最低温度可达零下20度,而此“冰穴”仅高出2米左右的穴口四周,却依然青枝绿叶。

冰穴之水四季澄亮,附近村民用生水泡菜不臭不腐。饮用此泉水及其邻近水源的白坪、湖坪两村村民人均寿命70.1岁,其中60至80岁的有69人,90岁以上的20人,100岁以上的2人。90岁以上高龄还健在的有21人。

另据《南方日报》报导,1994年3月四川省旅游局和长江三峡旅游线规划组的专家、教授,在万县市巫峡县红池坝考察时,新发现了世界奇观——夏冰洞。夏冰洞坐落在红池坝草场东一座大山顶的垭口。据当地人介绍,只要红池坝气温在摄氏15度以下,无论冬夏,洞内均不结冰,但坝上气温超过摄氏15度,气温越高结冰就越多;气温下降,洞内的冰则开始慢慢融化。

这一有悖自然常规的奇观原因何在?专家教授认为,这可能与洞穴岩层中藏有超量的二氧化碳有关。与此相类,辽宁省东部山区桓仁县境内,有一个夏冷冬热的怪地方。这是一条长15公里的“地温异常带”。炎夏,只要在“地温异常带”的裂隙口6至7米远处站上一两分钟,就会感到寒气透骨。入秋后,地温又节节上升,至隆冬寒风刺骨时,那里却热气腾腾,地上绿草如茵。目前这个“地温异常带”之谜尚未揭开。

林县石板岩乡西北部的太行山半腰有一个叫“冰冰背”的地方,太行山花盛开时,恰在六月炎暑。十冬腊月,惟独冰冰背没有积雪,而且热气如蒸。

真可谓无奇不有,四川省广元县龙门山上的陈家乡,有一股只要受以震动就蜷缩起水流的含羞泉,当地群众称它为“缩水泉”。在泉边,只要你把一块小石头往泉水里一扔,泉水受到回声与波震的影响,就缓慢地缩回去,水面降低,就像一位见了生人就脸红的姑娘一样,羞答答地躲了起来。再过一会儿,泉水便又自动由细变粗地涌出来。

还有一眼水火泉,台湾省台南县关子岭有一眼水火同源的水火泉,称为关子岭温泉。只要划一根火柴伸到水面上就能让水燃烧起来。原来这里的泉水中有天然气混含和水一起涌出,所以可以在水面上点火。

贵州省安平县城西有一个怪异的珍珠泉。当人们来到泉边大声喧哗或鼓掌时,泉水就进出大量的气泡往上窜,形如串串珍珠,声音停止后,气泡就随之消失。贵州平坝也有个“珍珠泉”,游人对泉水鼓掌,泉水就冒出气泡。在左边鼓掌,左边的泉水冒泡;在右边鼓掌,右边亦然,好似在欢迎客人,因而也叫“喜客泉。”据地质学家解释,这是由“声震”造成的现象,与复杂的地质结构有关。

这么多神奇的泉,对人类来说对于它们的许多成因来说至今仍是个谜?

⑦ 神秘的中国奇泉是怎么回事

神奇莫测的大自然造就了大千世界上的无数奇观盛景,奇怪的现象之所以存在,自然是有其道理和规律的,只是现在人类还没有研究出来而已,等到研究出来之后,也许就不奇怪了。

在河北省涞水县(有称易县)境内的野三坡风景区,据称每年谷雨前后,这里的山泉会喷出大量的鲜鱼。每尾鱼约重六七两,黑脊白肚,肉味鲜美,鱼骨坚硬,当地人称之为“石口鱼”。

据专家观察,这种“石口鱼”是一种多鳞产颔鱼,但这种鱼平时究竟生活在哪里?为何在谷雨时节才喷吐出来?是来自地层深处的暗潭中吗?至今还是个谜。

在江西武宁县宋溪乡山口村,有一个泉水洞,高4.5米,宽2米,弯着腰人可以进去10多米,然后渐小。这个泉洞四季流水不止,有趣的是,泉里平时见不到一条鱼,可是到了五六月间就有成群的鱼涌出。鱼群每次出洞后,结伴嬉戏两三个小时,游一段路程就不往下游去了,然后它们掉头逆水而上,重返回洞中。

湖南省慈利县伏龙山腰,有眼奇怪的山泉——感声泉,它隐没在一个石灰岩洞中。每到雨季,尽管四周山水如注,这口泉却滴水不出。而当雷声轰鸣时,清澈的泉水便哗哗外流;雷声一息,又滴水不流。夏旱季节,伏龙山上干得冒火,方圆数里之内河干地裂,而这口山泉附近却冷风习习。只要有人在洞口叫喊一声,便有清澈的泉水奔涌而出。有几人如果在泉边小憩,无意中爽朗地大笑,泉水在突然间就能溢流。在20世纪70年代中国农村学大寨运动中,曾经有人试图从叫泉开挖一条“长流水”以灌溉山拗农田,但是,那山泉仍然是不叫不流,无声不淌。工程进行了十来天,不得不停工。估计这口泉所处地形一定是天然的感声构造。

安徽省寿县也有这么一眼怪泉,人站在泉边对泉喊叫,立刻便有泉水涌出。大喊泉水大涌,小喊泉水细涌,不喊则不涌。

据1987年5月8日《农民日报》报道,在四川省松潘县境内的雪宝顶东南悬崖上,突兀着一块苍绿的巨石,会随人的呼叫涌出清流,被藏胞们视为圣地。“雪宝顶”距县城25千米,是藏族佛教信徒朝佛举行转山会的地方。每当朝佛的信徒来到突兀的巨石下,叩头长作拱毕,老喇嘛便带领信徒们齐声呼叫:“东巴雪洛(藏族的智慧之神)——丑耸(赐水)。”喊声过后,巨石濡湿滴水珠成串而下。在阵阵“丑耸”的呼唤声中,越来越大的水流从巨石上奔腾而下,抛掷出根根银柱,悬挂起幅幅水帘,从几十丈的高处直撞崖底,似雪崩腾起白蒙蒙的烟雾,甚为壮观!最大时瀑水可达水桶般粗。人们停止呼唤,瀑水也渐渐隐去,这确是名副其实的喊瀑。

在云贵高原深处的贵州省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新近发现了一眼神奇的太阳泉。这股泉水从岩石的缝隙间流出,被储在青石的泉池里。但是,你并不是任何时候都能看到叮咚泉流。太阳泉的奇妙之处在于它既不是一年四季长流不断的泉水,也不是间歇泉,它泉涌的时间是由太阳光决定的。

天气晴朗的早晨,当太阳光照到泉口石缝,清澈的泉水就缓缓流出,持续40分钟左右,水量约2吨。如果天气到中午或下午才放晴,泉水同样在太阳光照射到泉口时流出。倘若整天没有阳光,这个泉也没有一滴水流淌出来。专家考察发现,太阳泉的水质不同,其比重比一般的水要大3%左右。据介绍,这种神奇的太阳泉现象,在别的地方尚未见报道,其科学奥秘何在,还有待进一步考察研究。

广东省湛江市有一口地震观测井,叫罗屋井。该井水位变化还可以反映鱼汛,渔民能从水位记录线上看出次日可捕到什么鱼,捕鱼量有多大。这可真是让人费尽思量。

四川省长宁县也有一眼井,井内有两道水脉,味道一淡一酸。若是堵住其中一脉,另一脉也就不会出水了,放开以后,两脉都又开始涌水,这是什么道理,人们还弄不清楚。而江西于都县紫阳镇有一井,逢单日水酸,逢双日水甜,一年四季如此。

安徽省安庆市郊有一泉,当人们抢着汲水时,泉水就断流;而当人们相互礼让按顺序汲水时,泉水即涌流甚欢。为此人们叫它礼让泉。

1987年6月,在海南岛万宁县尖岭山发现了5眼神奇温泉。这5眼温泉分布呈弯月形,泉与泉之间的距离远的约10米,近的仅几米。但泉水温度高的达80℃,低的只有40℃左右。温泉的泉水均清澈透底,稍带硫磺气味,能提神醒脑,消炎解毒,可治疗多种皮肤病。

从前曾发现能预报天气的岩石——气象预报石。近来,人们也发现了可预报天气的温泉——预报气象泉。这座泉叫仙人塘,位于中国云南西部。此泉在大雨前2~3个小时,原本清澈的泉水会变成米汤样的乳白色溶液,大雨后2~3个小时又变清。另一眼温泉叫巴腊掌2号泉,在下雨前,水温下降。例如,1985年5月5日上午9时,有几位科学工作者在现场测试,雨前水温为30℃,但雨后温度上升为37℃。为什么雨水能使泉水温度上升?雨水一般都是较冰的,因它是来自温度较低的空中,但雨水下来后,泉水温度反而升高(按理应降温),其原理是什么?还有待专家们去揭秘。但有人认为,这可能与泉眼周围地质(比如有生石灰岩)有关,雨水和潮气会使生石灰产生化学反应而生热,水质变浊,温度升高,沉淀后,水又变清。

云南西畴县有一口井叫疯龙潭,当洪水来临时,井水变浑、起泡,并有隆隆的吼叫声。

在贵州剑河县一个山谷中,有3个天然湖泊,叫媳妇塘、姑娘塘和狗塘,当地群众根据媳妇塘和姑娘塘水的清浊,可判断是否要下雪或有冰冻。每当要下雪时,媳妇塘里的水变浑浊,而姑娘塘里的水则是清澈的。但当有冰冻时,姑娘塘的水变得浑浊不清,而媳妇塘则是清澈透明。

江苏东海县石梁河乡贾庄村,村民杨明吉家1977年打了一口深6米的泉水井,多年来这口井能准确的预报雨情。

该井正常水位1.3~l.5米,水清且甜。遇有干旱,附近水井的水位会下降,但这口泉水井的水量不减。然而,每当天气变阴要下雨之前,这口井的水位会突然下降40厘米左右,而且井水变浊,预示着天要下雨。不过这现象其实还较普遍。

新疆腾格里沙漠有一处鸣泉。此泉每当地震前夕便发出声似短笛的鸣叫声。在吉林省长白山的白头山上,有一股可以作药用的清泉,在炎热的夏季,人们将这气泡滚滚的泉水加上白糖,就像喝汽水那样清凉可口。据介绍,这股泉水的主要成分是游离二氧化碳、重碳酸根、镁、钙、钠等,对胃炎、消化不良、便秘、风湿性心肌炎、高血压症都有很好的疗效。

据1994年10月13日《新晚报》报道:辽宁省康平县郝官屯乡顾家屯村有一眼水井,据说该井水能医治心脑血管硬化等多种疾病。传说这眼井是清朝皇帝路过此地时打的,原名孤家井,因而该村取谐音顾家屯。该井常年水温保持在5℃以上。该乡经委主任刘才说,经常用此水的人没有患癌症、心脑血管疾病的,并且对妇产后无乳现象有明显治疗效果。井中还有一奇观,就是在深井内生长的30余条泥鳅生活常态全部仰游,令目击者惊叹不已。目前,有关部门对该井水进行监测化验,发现水中含有高浓度碘和偏硅酸,这些物质有软化心脑血管的作用。但为啥该水能防癌、催乳,至今仍是个谜,至于“泥鳅仰游”的自然奇观更是谜中之谜,有待科学专家们去进一步破解。

湖南省新宁县烟村乡岩顶村里,有一个面积20多平方米的深水潭。潭边有个直径约80厘米的石洞,不管是天干地旱,还是阴雨连绵,每天早晨7点、中午12点和下午5点,准时涌出3次泉水,从未间断,被当地群众称为“报时泉”。“报时泉”每次出水不仅有一定规律而且十分有趣。出水之前,洞内一阵阵狂风呼啸着旋转而出,洞口升起一股烟雾,尔后,浑浊的泉水便从洞中涌出……几小时之后,泉水又带着呼啸声退进洞内,一切又恢复平静。为什么“报时泉”每天3次准时涌出泉水,目前人们还不能解释。

据《新晚报》1997年7月10日第10版报道:在吉林省公主岭市甘家子满族镇的一个山谷里,一眼由于矿物质丰富而带有乳白色的矿泉被当地居民称为“奶泉”。长期饮用此水,对人体有明显的保健功能。由于此泉眼远离农作物和工矿区,所以没有受到任何污染。当地74岁的农民李少先介绍说,自从他饮用了奶泉的水,身上的老年斑不见了,几十年的关节炎也基本痊愈了。他们同村的人也都喝奶泉的水。有的群众还介绍说,坚持每天饮用此泉水,可以帮助消化,增强食欲。从“奶泉”的成分看,主要是内含稀有元素,因为多数矿泉水中都含有元素碘、钾、钠、镁、锌、钴、硒和化合物等,这些物质对人体具有保健作用。黑龙江德都县的五大连池矿泉水、黑龙江五常市红旗林场凤凰山泉水也都具有很好的医疗和保健功能,值得广为利用。

广西壮族自治区桂平县西山南麓有宽度、深度各两尺多的乳白泉,它常年不枯也不涨,每天早晚9点左右,流出的泉水如鲜乳莹白夺目,随后又逐渐清澈透明。用这种泉水浇灌的西山茶被奉为佳品,用此泉酿造的酒,被誉为“广西茅台”。这种泉水含有丰富的天然氧,是我国最好的软水。

河南省雅县城南有一条地下流泉,该泉水清冽甘美,并带有槐花香味,醒郁醇厚,人称槐花水。早在北宋年间就被用来酿酒,被品酒家称为天然琼液。

据《江南晚报》报道,安徽省庐江县顺港乡大宛冲和小宛冲的两村之间,傍于火山下,有一泉名叫笑山泉。此泉有50~60平方米见方,2米左右深。它的四周长满了绿色灌木和花草,风景宜人。泉水常年不涸,清澈见底。泉水四周每天早晨笼罩着雾气,人若在其旁,会有飘然欲仙之感。最令人拍案称奇的是,这口泉的泉底有5~6个泉眼,平时出水时肉眼看不见,但若人到泉边哈哈一笑,泉眼即刻汩汩向上直冒泉水。笑得越响,泉水就越冒得欢,并且百试即验,故而笑山泉也由此得名。笑山泉里有寸许长的鱼儿欢快的游来游去,活泼可爱。人们将它捉来制成“西香鱼”,吃来鲜美可口。笑山泉清冽甘甜,是不可多得的天然水。但由于交通不便等原因,至今笑山泉仍为一片未开垦的处女地。

《重庆晚报》曾有报道,说奉节县有一泉好奇特,雷电起时,伴声而喷。科学探测为间歇喷泉。报道说:迷惑人心几十年的奉节“水怪”,已于近日被科技人员探明,“水怪”并非“蚊龙”,乃一雷鸣喷泉。通过科学测试、解释,老百姓终于见怪不怪了。

雷鸣喷泉位于奉节县红土乡鸡鸣村周治平家的堂屋中心,喷泉口直径约50厘米,泉深不见底。从70年代中期开始,每逢电闪雷鸣,便从泉口喷出约1米高的水柱。泉水喷出时,还伴随着古怪的声音。老百姓惊骇异常,以为是天庭发怒,特派“蚊龙”作怪。于是每逢下雨、电闪、雷鸣时,老百姓便纷纷用五谷盐茶,跪拜、祷告老天爷,以保平安。更有甚者,如一些巫师、道士以此妖言惑众,大搞封建迷信活动。政府虽然多次派人制止,解释、教育大家要相信科学,破除迷信,但始终无法说服当地百姓。红土乡政府曾3次请来成都有关地质勘探人员进行探测。现终于查明,原来该地下有一股间歇性泉水,并有一处天然磁场,所以每逢电闪雷鸣时,由于磁场的作用、雷声的振动,泉水就会自然喷发而出,形成了雷鸣喷泉,并非“蚊龙”作怪。类似雷鸣喷泉,国内还有按季节喷发的泉,如中国山东济南市的趵突泉、虎头泉等。由于地下压力减小,这些现在已不是常年喷发,而是随季节而变,夏秋喷发,冬季间歇。世界其他地方也发现过间歇泉。

譬如在西藏冈底斯山打加冰峰脚下,也有一个间歇喷泉。它在喷发之前,泉口水柱一起一落,经过数次重复后,突然一声巨响,一个直径达2米的白色水柱射入天空,高达100多米。水柱热气腾腾,入空化成一阵热雨。喷一段时间,水柱便又缩回泉口,一切恢复平静。

任何江河湖海,只要地处寒温带一定纬度以北,在冬天就会结冰,而夏天化为清水,这是大自然的规律,同时也是人们的常识。然而,人世间还真有反其道而行之的怪现象——泉水伏天结冰,外面越热,泉水结冰越厚。据《汕头特区晚报》报道:湖北省五峰县玉屏峰下的白溢寨海拔1700米处,有一个天然冰泉。该冰泉完全裸露于地表,每年夏天进伏后,冰穴之水开始结冰,天气越热,冰层越厚,“冰穴”最低温度可达-20℃,而此“冰穴”仅高出2米左右的穴口四周,却依然青枝绿叶。

冰穴之水四季澄亮,附近村民用生水泡菜不臭不腐。饮用此泉水及其邻近水源的白坪、湖坪两村村民人均寿命70.1岁,其中60~80岁的有69人,90岁以上的20人,100岁以上的2人。90岁以上高龄还健在的有21人。

另据《南方日报》报导,1994年3月四川省旅游局和长江三峡旅游线规划组的专家、教授,在万县市巫峡县红池坝考察时,新发现了世界奇观——夏冰洞。夏冰洞坐落在红池坝草场东一座大山顶的垭口。据当地人介绍,只要红池坝气温在15℃以下,无论冬夏,洞内均不结冰,但坝上气温超过15℃,气温越高结冰就越多;气温下降,洞内的冰则开始慢慢融化。

这一有悖自然常规的奇观原因何在?专家教授认为,这可能与洞穴岩层中藏有超量的二氧化碳有关。与此相类,辽宁省东部山区桓仁县境内,有一个夏冷冬热的怪地方。这是一条长15千米的“地温异常带”。炎夏,只要在“地温异常带”的裂隙口6~7米远处站上一两分钟,就会感到寒气透骨。入秋后,地温又节节上升,至隆冬寒风刺骨时,那里却热气腾腾,地上绿草如茵。目前这个“地温异常带”之谜尚未揭开。

林县石板岩乡西北部的太行山半腰有一个叫“冰冰背”的地方,太行山花盛开时,恰在六月炎暑。十冬腊月,唯独冰冰背没有积雪,而且热气如蒸。

真可谓无奇不有,四川省广元县龙门山上的陈家乡,有一股只要受以震动就蜷缩起水流的含羞泉,当地群众称它为“缩水泉”。在泉边,只要你把一块小石头往泉水里一扔,泉水受到回声与波震的影响,就缓慢地缩回去,水面降低,就像一位见了生人就脸红的姑娘一样,羞答答地躲了起来。再过一会儿,泉水便又自动由细变粗地涌出来。

还有一眼水火泉,台湾省台南县关子岭有一眼水火同源的水火泉,称为关子岭温泉。只要划一根火柴伸到水面上就能让水燃烧起来。原来这里的泉水中有天然气混含和水一起涌出,所以可以在水面上点火。

贵州省安平县城西有一个怪异的珍珠泉。当人们来到泉边大声喧哗或鼓掌时,泉水就进出大量的气泡往上窜,形如串串珍珠,声音停止后,气泡就随之消失。贵州平坝也有个“珍珠泉”,游人对泉水鼓掌,泉水就冒出气泡。在左边鼓掌,左边的泉水冒泡;在右边鼓掌,右边亦然,好似在欢迎客人,因而也叫“喜客泉。”据地质学家解释,这是由“声震”造成的现象,与复杂的地质结构有关。

这么多神奇的泉,对人类来说对于它们的许多成因来说至今仍是个谜?

⑧ 中国有哪些奇泉

含羞泉

位于四川省广元龙门山上?把一块小石头往泉里一扔,泉水就会像一个害羞的小姑娘,因受到回声与波振的影响而倒流回去,当没有任何动静后复又冒出?

蝴蝶泉

位于云南省西部苍云山弄峰下?每年春夏季节,一群群颜色不同的蝴蝶首尾相衔,串串垂挂在蝴蝶树上,倒映在泉水碧波之中?

喊泉

位于安徽省寿县以北5千米的地方?当有人站在泉边大声叫喊时,泉水就会大股涌出;如果小声叫喊,泉水则小股涌出;不呼不喊泉水不涌。

香水泉

河南省睢县城南有条地下流泉,带有一股浓浓的槐花香味,人称槐花泉?

喷乳泉

广西壮族自治区桂平市西南麓有口宽?深各两尺的喷乳泉?每天早?晚9时左右,泉水如鲜乳一样,莹白夺目,随后又渐渐地清澈透明?

涌鱼泉

四川东北部的城口县境内有57处鱼泉,每年春季,各种各样的鱼从泉口纷纷涌出水面,达30多个品种,大的鱼重达1斤多?

啤酒泉

内蒙古锡林郭勒草原有六眼泉,其水呈橙黄色,其味略呈麻?辣?酸,色和味都酷似啤酒,且泉水中含有对人体有益的微量元素,有健身治病作用?

报时泉

托币泉

在杭州西湖的虎跑泉,泉水表面张力大?将水装入杯中,投数枚钱币于杯水中不沉,水可高出杯口两三毫米而不溢出

位于台湾省台南县境内?泉水温度高达75℃,泉水既咸又苦,只要划根火柴伸到水面上,会顿时烟火腾空?

姐妹泉

在河南省郑州西南郊的三李村,有一对泉水,相距不远?一个温度在32℃以上,称为温泉;一个温度在18℃以下,称为冷泉?

毒气泉

位于云南省腾冲县城东北45千米处?泉井无水,却可见到硫黄结晶等物质,并经常发出二氧化硫等气味?

含羞泉

⑨ 中国十大奇泉

1.喊泉 安徽省寿春北十里处,有一泉水,人至泉边,大声呼喊泉水大涌,小声呼喊回泉答水小涌,不呼不喊泉水不涌

2.五味泉 江西省永丰有一泉,泉水具有天然的麻,辣,酸,甜,苦五种味道.

3.甘酸泉 江西省于都东紫阳观的泉水,一天酸,一天甘,两味交替.

4.间歇泉 西藏昂仁塔格架有一泉,间歇喷水,没四天一次,水柱高达70米.

5.雌雄泉 四川省新宁多喜山有两眼泉,一眼春夏有水,秋冬无水.一眼秋冬有水,春夏无水,人称雌雄泉.

6.红饭泉 云南省红河岸有一泉水,煮出来的糯米饭呈粉红色,滑润爽口.

7.鱼泉 河北省易县鱼洞山脚下有一泉,每年谷雨前后会流出鱼来,最多一年达2万多斤,人称谷雨泉.

8.乳泉 广西省上思海拔800米的凤凰山上有一泉,水似乳汁,经年不涸,用以泡茶,茶水一星期内不变味 .

9.兰泉 湖南省凤凰山南华山有一泉,含有兰花香味,芬香醉人,用以洗身,香气久久不会消失.

10.珍珠泉 贵州省平安县城西,人们在泉旁喧哗鼓掌,泉水中就大量迸出气泡,形似颗颗

⑩ 中国十大奇泉是哪十大

1.喊泉 安徽省寿春抄北十里处,有一泉水,人至泉边,大声呼喊泉水大涌,小声呼喊泉水小涌,不呼不喊泉水不涌

2.五味泉 江西省永丰有一泉,泉水具有天然的麻,辣,酸,甜,苦五种味道.

3.甘酸泉 江西省于都东紫阳观的泉水,一天酸,一天甘,两味交替.

4.间歇泉 西藏昂仁塔格架有一泉,间歇喷水,没四天一次,水柱高达70米.

5.雌雄泉 四川省新宁多喜山有两眼泉,一眼春夏有水,秋冬无水.一眼秋冬有水,春夏无水,人称雌雄泉.

6.红饭泉 云南省红河岸有一泉水,煮出来的糯米饭呈粉红色,滑润爽口.

7.鱼泉 河北省易县鱼洞山脚下有一泉,每年谷雨前后会流出鱼来,最多一年达2万多斤,人称谷雨泉.

8.乳泉 广西省上思海拔800米的凤凰山上有一泉,水似乳汁,经年不涸,用以泡茶,茶水一星期内不变味 .

9.兰泉 湖南省凤凰山南华山有一泉,含有兰花香味,芬香醉人,用以洗身,香气久久不会消失.

10.珍珠泉 贵州省平安县城西,人们在泉旁喧哗鼓掌,泉水中就大量迸出气泡,形似颗颗

热点内容
鹿特丹港国家地理 发布:2021-03-15 14:26:00 浏览:571
地理八年级主要的气候类型 发布:2021-03-15 14:24:09 浏览:219
戴旭龙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发布:2021-03-15 14:19:37 浏览:408
地理因素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发布:2021-03-15 14:18:30 浏览: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发布:2021-03-15 14:16:36 浏览:425
工地质检具体干些什么 发布:2021-03-15 14:15:00 浏览:4
东南大学工程地质考试卷 发布:2021-03-15 14:13:41 浏览:840
中国地质大学自动取票机 发布:2021-03-15 14:13:15 浏览:779
曾文武汉地质大学 发布:2021-03-15 14:11:33 浏览:563
中国冶金地质总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网 发布:2021-03-15 14:10:10 浏览:864